0

关于信任的作文素材【优秀6篇】

如花蕊吐露芬芳,如树木新生翠绿,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信任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融洽。信任是缕缕春风,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里开学吧给你们分享关于信任的作文素材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4977

作文

6

篇1:中考话题作文素材:信任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金钱是买不到信任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信任少一点质疑,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完美。——题记

在郑州有一位老太太就是因为信任别人所以也换来了他人的信任。住在郑州市的张老太是一个卖馒头的普通人,他每次不想看摊的时候就把膜摊往那一撂挂个牌子:买馒头的请把钱放在箱子里。然后就回家吃饭了,很多人会很奇怪那样岂不是会赔很多?其实没有,是因为张老太信任每个人,她相信每个人都会主动付钱。正是因为张老太对别人的信任,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被人信任了,所以每个人都很讲信用的把钱放在箱子里。

在英国的一个葡萄园里,一位老爷爷在葡萄园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放下五英镑可以进园随便摘。然后他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了,其实也会有很多人问他会不会有人一次摘完或怎么样,但是他就笑了笑说了句肯定不会的,满脸都显示出对葡萄园的放心。然后这个结果跟上一个故事的结果一样,每个人都放了五英镑然后也不会摘超出交钱范围的葡萄,有的人想多摘点自然也就多放点钱。张老太和葡萄园的老爷爷都是因为相信别人所以也都获得了别人的尊敬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其实在自己的身边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曾经有个同学她有一个特别喜爱的宠物狗,因为她平常比较孤僻,所以没有什么朋友,有次她家人要带她去外地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带她的狗,其实她家人完全可以把狗托付给亲戚,但是她的妈妈想趁这次机会让她锻炼一下,所以让她自己把宠物托付给同学,她就试着想把宠物托付给一个同学,但是因为她孤僻的性格所以只是很惬意的问了一句:“你愿意帮我照顾一下狗么?”她的同学当时还很奇怪为什么会找自己,但是她同学同意了,结果令她很感动也很疑惑,她就忍不住的问她同学为什么会同意,她同学说:“之所以你会把它交给我肯定是因为相信我,我没有办法拒绝一个相信我的人。她同学的一句话改变了她,从此她就变得乐观了,学会与人交往了。

在未来,无论世界会变成怎样,信任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像一条纽带一样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如果你选择了相信别人那么你也会收获一份信任,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信任别人又被人信任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上海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的荣耀,世界的信任

全文共 167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这也是中国第二次举办国际奥林匹克盛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知,而再次申奥成功也是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实力的认可。

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体会议上,北京以获得85张选票中的44张赞成票优势,战胜了只获得40张赞成票的阿拉木图,另有一张选票为放弃票,最终胜出——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授予北京。(新华网7月31日)

国际奥委会再次垂青北京,既是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抱有的坚定信心,又是对北京举办的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又一次高度肯定。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国家,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荣获过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中国沸腾了,北京欢迎你,2022年北京冬奥会欢迎你,欢呼声、期待声响彻世界。

长达一年又8个月时间的漫长申办之路,在今天看来,都走得那么稳健扎实,可谓步步为营,步步高。期间,中国人以诚意、智慧、远见、实力和魄力,开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征程。面对国际奥委会的严格要求和委员们的百般挑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社会各界、形象大使、优秀志愿者和市民们的热情关心和鼎力助推下,北京携张家口一起过五关斩六将,戮力同心向前闯,写就了申办“成功”二字。

2013年11月3日,当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时,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就已经结成申办共同体,联合申办这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冬奥会,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2014年3月1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北京、波兰克拉科夫、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乌克兰利沃夫5个城市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

这一年的7月7日,国际奥委会再一次宣布,中国北京与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3个座城市正式入围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8月1日,北京冬奥申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只争朝夕,奋力完成好申办工作,力争获得举办权。申办愿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和申办标识“墨舞冬奥”等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核心元素,也在会议上正式集中亮相。从此,一路不停地努力,直至冲刺。

北京携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这是中国的荣耀,世界的荣幸。7年前,也就是2008年北京以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在百余年奥林匹克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奥林匹克精神广播在亚洲,广播在世界,北京为世界所熟记,所崇敬,所向往;再过7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圣火将再一次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熊熊燃烧,在百余年奥林匹克史上树立起了又一座丰碑,奥林匹克精神由全球首个举办过夏季、冬季奥运会,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进一步广播到东西南北半球,北京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清楚镌刻的伟大符号,而且熠熠生辉照耀着人类和平、文明、进步的前程。

我们不会忘记,7月31日上午,在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表决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对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期盼之情和最坚定的支持,表示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和国际奥委会的改革主张,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全方位践行《奥林匹克2022议程》。习近平的洪亮声音穿越时空,感动了国家奥委会,也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北京申办成功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中国与世界同贺。令人深受鼓舞的是习近平在当晚第一时间致信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代表团,热烈祝贺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他说,你们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7年,对于中国而言,时间宝贵。作为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国,一定会手握改革、创新、实干、发展的时代巨笔,写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中考信任他人的写作素材

全文共 152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不要远离信任,因为信任的本质是一把双刃剑,信任会使我们活的轻松。信任是需要付出感情的一种心理的活动,是一种属于在众多理由中如何抉择的艰难孕育的产物,更是一种智慧。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的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起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

"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虽然我现在很幸福--因为你在绝望时还那么地相信我,但我却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羞耻......"

【故事感悟】: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尤其是当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好多的猜测与不信任,即使有的人是真心的帮助别人也会被看做是假意的伪装,但是我们需要信任!

不要远离信任,因为信任的本质是一把双刃剑,信任会使我们活的轻松。信任是需要付出感情的一种心理的活动,是一种属于在众多理由中如何抉择的艰难孕育的产物,更是一种智慧。有人说过: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和人打交道。对于这种观点和感叹,我是持同意的态度的。一个在没有完全准备好角色内容而匆匆跨入社会的人,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思维的“高级动物”,面对着自己从客观上对自己智商的挑战和自己全方位的斗争。这种任何人不愿意去做但又不可避免地必须去做的现实,是一种不能用车载斗量所能承接起来的任务。也就是这种可以伴随终生的善变的现实,就要求你学会自己给自己适度的减压,而减压的方式之一则是学会信任别人,学会判识什么样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因为只有这样,你就会少一个竞争的对象,你就会多一个同舟共济的朋友,你就会获取一根可以助力的拐杖,你就会在心中已经“过饱和库存”里少设一道带刺的篱笆和屏障。

信任的产品是友谊。多一份友谊总是快乐的,没有人会傻得连友谊这样的产品拒之门外。因此,定义信任为一把双刃剑是合理的。而如何挥舞着把双刃剑,那就不是仅仅需要和年龄一起长大的所谓的经验,则更需要智慧。要知道,有的人一辈子是拿不起这把双刃剑的,就如他一辈子不知道成熟一样。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要要学会自信,学会相信自己,学会相信别人。适当的警惕是必须的,但那不是用来对待自己的爱人或朋友,你要学会信任自己与信任别人。

你学会相信别人的同时,你也会丰富自己,相信他人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信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考写作素材:“天价鱼”背后的信任危机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国庆节火了青岛大虾,刚刚过去的春节又让哈尔滨“天价鱼”成为焦点。剧情几经反转,仍扑朔迷离,没有结论和说法。按照这位江苏顾客的报料,自己一行在哈尔滨旅游,在导游带领下来到“北岸野生渔村”,遭遇了398一斤的“天价鱼”和短斤少两;商家的说法则是我明码标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于鱼的重量,因为地方口音的差异,顾客听错了。当地管理部门介入后的初步结论,基本维持了商家的说法,强调店里有明码标价,就没有违法行为。但接着三天之后,又以擅自改变商铺名称和营业许可到期为由,查封了这家餐厅。

网上舆情则是起起伏伏,莫衷一是。一些同情顾客,认为旅游地区宰客是常见现象,只是很多没曝光而已;甚至发展到地域歧视,人身攻击。“宰客”这一现象,从三亚到哈尔滨、从青岛到四川(17日有网友爆料在自贡吃鱼被宰),确非一地所独有,也绝非餐饮业所独有。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达到了严重危机的程度。当你高兴出游时,点个菜都需要“机警”,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网民的争议是一个方面,少数媒体也以调查为名“拉偏架”。就在事件曝光后的第五天,有两家报社记者发布实地调查结果。一家晚报说,当天他在这家“北岸野生渔村”看到几乎没有顾客,餐馆工作人员感叹生意一落千丈——作为当前倍受争议的主角,出现这一现象应该是正常的吧。但另一家经济报的记者则报道说,他看到这家餐馆仍然顾客盈门,甚至有顾客说消费万元很正常。作为受众,我们不知道两位记者先生谁说的是真的。曾经我们相信报纸电视,但越来越多的假新闻让我们产生信任危机,特别面对互相矛盾的说法,我们更不知道该信谁。我们也曾很相信,甚至“迷信”专家,可惜无数事实证明,专家几乎都是利益决定脑袋的“砖家”。

对官方的信任叫公信力。可现在大家对官方的信任度也锐减。当地调查“天价鱼”的结论一出台,质疑其草率、地方保护主义的看法不少,甚至怀疑“保护伞”者亦有之。这不能只怪罪群众不相信有关部门,公信力的丧失是一个渐进、累积过程。当某些部门一次次、一件件地背离事实、背弃规则后,教大家如何再信任你?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比如欠债跑路,比如成品油价,比如延迟退休,比如4500点下不减持……

春晚有个小品叫《放心吧》,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人与人互信,大家交托的事儿能放心,让这部小品充满了正能量。如果小品最后情节是:你把钱给我,我帮你交医药费,然后拿着钱不见踪影,喜剧就成了悲剧,浪漫主义就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缺少的,正是“放心吧”这三个字!

我们呼唤诚信,但诚信建设不能只靠空洞的道德说教。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法治建设,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特别是对坑蒙拐骗者加大处罚力度。其次是官方要重塑公信力,要按法律和政策办事,而不是看重眼前利益而有所取舍。第三是大家逐步积累正能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宽容。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素材:信任只有一次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沉默的女孩。我没有拥有其他女孩的阳光朝气,活泼开朗。我喜欢沉默,我觉得沉默很优雅。我的爱好也于其他的女孩大大不同。我喜欢在黄昏时候端一杯茶静静的欣赏风景。我喜欢一个人吹着凉爽的微风看书。呵,我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我喜欢沉默。虽然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令我感到伤感的是我的爸爸不信任我。

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出去接姐姐。我坐在爸爸的车上,静静的听着那美妙的音乐,我便爸爸说了说我的学习主况。因为我也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六年级生了,我跟爸爸说了说我概括的小学六年的知识。但是,爸爸听了后,冷冷的说了一句:“你说的就厉害,看你实际有没有这么厉害。”听了之后,我心中充满满肚子的委屈,我忍住不让泪水流下来。我的心里很明白的告诉我——爸爸不信任我。

爸爸,我是您的女儿。我的成绩您不知道吗?每一次你总会说:“你说的就厉害,看你实际有没有这么厉害”的时候,您知不知道我有多难过?为什么您就不信任我呢?而您对哥哥则是百般信任,为什么?为什么您不信任我?爸爸,恳请你给我一次机会信任我,哪怕就一次信任,就一次的信任,我也心满意足了。

[作文素材:信任只有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信任桥梁,架起熟人陌生人鸿沟作文素材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文素材

(一)幼儿园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我们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二)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却说:“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在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陌生人的新闻……”

(三)中国古代的“亲戚”之说,“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亲人不睦家必败”:英国谚语也有“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的说法。而今时今日,你可在淘宝将一个陌生人叫做“亲”,却甚少如此亲热地称呼与自己有着血脉之亲的亲人。

二、构思点拨

这道作文素材主要围绕着对“熟人”和“陌生人”解读和理解。材料一反映了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信任感严重缺失问题;材料二反映社会中“熟人”和“陌生人”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材料三反映熟人与陌生人之间奇怪的转换关系。材料的导向之多元化,给了考生很大的思维空间,而且这三个材料都贴近现实生活,可以引导考生从“掉书袋”中走出来,从象牙塔望出去,真正关注我们的社会,关注身边的生活,用文字抒写真情。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点是开放的、多维的,又是有所限制的,关键要能联系现实,从“熟人”和“陌生人”关系的理性思辨中表现自己对生活、社会现象的思考,辨明是非善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当然,我们更可以扣住这三则材料的核心,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但每一个人又无法逃脱整个社会的联系,所以,人与人的关系至关重要,每一个人都与社会中的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陌生人和熟人可以相互转化。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从陌生人到熟人,进而发展为朋友、亲人;而原本是熟人也可能因接触、沟通少了,或因太熟悉了发现并非知己,也形同路人了。可见,陌生人和熟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可以有以下立意:用信任架设陌生人走向熟人的桥梁。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一种进步,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需重构社会信任,等等。

由于本题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社会性,因此采用议论性文体是很好的选择。例如从社会上人们面对陌生人的冷漠态度,谈“用信任架设陌生人走向熟人的桥梁”。我们可以采取先驳后立的写法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老人摔倒,有的老人可以得到陌生人的帮助,有的老人却被人视而不见甚至因此而丧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冷漠到这样的地步?

当然,因为材料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所以,采用记叙类的文体也是可行的。比如通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对熟人和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先写自己“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根深蒂固,后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邻里渐渐成为见面不相识的陌生人:而在网络上,自己反而认识了很多热心人,从而明白,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不在于距离的远近,而在于心的远近。

[信任桥梁,架起熟人陌生人鸿沟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