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一篇关于美国的作文(优秀20篇)

小孩是母亲的心头肉,是父亲的小伙伴,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到了孩子生日的这一天,作为孩子的亲人,该怎么说生日贺词呢?下面小编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浏览

1085

作文

756

美国艺术三百年史初中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和妈妈在报纸上看到上海博物馆有这么一个画展——美国艺术三百年时,我们立刻就说要去。

“1776年7月4日,一个即将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在大西洋彼岸诞生了!”从这句话开始,我和妈妈开始了对美国历史、艺术三百年的了解旅程。

在第一个阶段,殖民与抗争里,令我印象最深得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肖像画,共有两幅。第一幅画的是1780——1782年时候的华盛顿,一身戎装,站在炮弹旁边。体魄健壮,神情坚毅,仔细看,能看出他厚实的脸上还有一丝狡猾!人物神态非常逼真,表现手法也很细腻。

然而,在另一幅画中,已经当上总统的华盛顿就不一样了,他穿着一身名贵的服装,脸上得表情平和而睿智,似乎在想着怎样治理国家,颇有大国总统的风度。

第二个阶段是扩张与分解,主要是风景画、风俗画。那时的人们可以从画里看见自己或邻居的身影。在这里有一副非常有意思的画,名叫《旧金山市森街市场一景》,这幅画表现了当时菜市场的情景,有来买菜的贵妇人,也有做小摊贩的人,其中还有几个中国人呢!生活气息非常浓。

《小丑与鼓》这幅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画的是一位小丑满脸忧伤地坐在一面鼓旁边,看了这幅画,我满脸疑惑的问妈妈:

“妈妈,小丑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可是他为什么在后台会露出这样的神情呢?”

妈妈说:

“小丑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可是他不一定快乐呀!这就是画家的高明之处,把欢乐和忧愁画在了在一幅画里。”

越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后来的画就越来越现代,有抽象画,让你自己去想象;也有像动画片一样的画;有的画什么也不像,所以就没有了题目,只是在旁边写上“无题”两个字;有的甚至把黑色的油墨往上一涂就算是一幅画了!

看了这次画展,我不仅欣赏了美国的艺术,也了解了美国三百年的历史。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画展啊!

[美国艺术三百年史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美国宪政历程读后感

全文共 385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喜欢刘瑜《民主的细节》,又认为《论美国的民主》或者《联邦党人文集》太过冗繁晦涩,那么我强烈推荐任东来等合著的这本书,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对于美国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比较翔实的资料和客观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初级宪政史读本,远好过林达那种消遣型的散文式描述,令我感慨良多,姑且胡诌一二。

制约、妥协与平衡的产物:美国联邦宪法

1787年5月制宪会议召开时的美国,不过是刚刚取得独立地位的13个邦基于《邦联条例》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政治不统一,经济财政状况混乱。作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心急如焚各邦的56位政治精英齐聚一堂,违反授权,擅自主张,把修改《邦联条例》的会议变成了制宪大会。某些确凿的证据指出,这些人精明有余,高尚不足,其实制宪的主要动机其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托克维尔说他们是“新大陆最精明、最高尚的人物”实乃过誉。甚至华盛顿当时也认为,这部宪法能用50年就不错了。然而,作为人类历史上首部成文宪法,美国联邦宪法历经两百多年风雨,见证了一个飘摇的新生共和国成长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历程,其奥妙何在?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曾经说,“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那么,这个“根”里到底有什么呢?我觉得宪法其实就是用语言和逻辑包裹起来的某种政治哲学理念。众所周知,美国国父们借鉴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与平衡,使得宪法条文中处处体现出对权力深深的不安与不信任。然而因为对英国的暴政记忆犹新,即便是这样一部众多精英争吵了四个月才成型的宪法和即将建立的当时世界上最弱小的政府,也令民众感到忧虑,以至于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等人不得不抄起笔杆子在报纸上为宪法辩护,形成了著名的《联邦党人文集》*。最后,经过妥协,联邦主义者同意在宪法通过后立即加入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修正案(即后来的《权利法案》),才使美利坚合众国不至于胎死腹中。

可以说,美国宪法从一开始,就是一部旨在限制政府权力与行为的宪法。既然政府是“必要之恶”,那就把利维坦关在笼子里,以免伤人。具体方法则是在政府部门之间横向平衡,中央与各州之间纵向平衡,并且以宪法形式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既不能寄望于英明的领导者,也不能依赖人性的善良,一切都得遵从宪法所体现和宣扬的契约精神与程序正义。这便是美国国父们的初衷。

民主、法治与宪政

严格说来,美国似乎应该算联邦共和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怎么看法治都要比民主重要的多:宪法通过时,投票的一共才2000来人;代表最高司法权威且终身任职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而非选举产生;甚至总统的产生也是由选举人团的间接民主方式选出的,因此才会出现2000年戈尔比小布什多了50多万普选票缺输掉了宝座的情形。

然而民主和法治可以断然分割开吗?我院潘为老师因民主制主张“多数决”而对其嗤之以鼻,并且认为法治才是改革的最终出路,现在想来,恐怕有失之过简之嫌。盖因民主实在是个内涵丰富且在仍在不断发展中的概念。蔡定剑教授《在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中提到,现代的民主概念其实包括法治因素,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在理的。

相对来说“法治”则要明晰许多,不管狭义广义,无外乎“rulebylaw”或“ruleoflaw”两种,中文习惯以法制和法治两种说法加以区分。广义法治的概念本身就认可平等观念和天赋人权思想,因此与民主可以说确实渊源颇深。

而宪政本身并不涉及民主,宪政不关心政府和政权的产生方式。哈耶克指出宪政的实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限权,即限制政府及立法机构的专属权力;限权的一个精巧的技术性手段是分权。二是保障,即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特别是洛克主张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宪政不仅限制政府的权力,也限制“人民”即多数的权力。通过宪法和法治的方式践履这样的政治制度,就是宪政。意即宪法是静态的,而宪政是动态的,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具体在实践中,宪政的关键是独立和不受选举约束的司法系统。

“我们看到一个独立与公正的司法机构对于保证民主选举的完整与可靠是至关重要的,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即在于司法程序本身必须是一个自由、平等与公开的说理过程,其中每个法官(不论是‘几品’),都可以不受压制、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宪法与法律的观点,而他(她)的任何法律意见——无论是多么智慧或荒谬——也都将受到法学界同行、学者乃至整个社会与历史的无情检验。”

其实纠缠于概念或者“主义”本身是很无聊的。但是在这种纠结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把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概念作为价值追求,那么,宪政与法治原则就是其必然逻辑。具体到美国,王辑思院长(时任社科院美国所所长)在本书序言中说道:“显然,本书中的‘宪政’绝非‘立宪政治’或‘民主政治’,同孙中山的‘宪政’大相径庭,而大体是constitutionalism的意思,即在判例、司法解释、颁布法令中,依据宪法逐步形成一整套法律体系,借以治理国家。从‘宪政’的不同定义中,可以体会到中美两国在法律体系和观念上的巨大差距。而正是这种差距,才使本书具有其价值和趣味。”

制度有什么用?

轰动全球的水门事件给美国带来了深远影响,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本书的分析中,我注意到一个相对细枝末节的有趣事件。自罗斯福新政始,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极大强化,尼克松甚至被称为“帝王总统”,总统直接任命的白宫幕僚权倾朝野。在水门事件中,尼克松希望借当时极高的民意支持率和总统行政特权抵抗司法介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就其本身而言水门事件也实在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长理查德森解雇找麻烦的独立检查官考克斯。然而,理查德森给了总统一个明确的答复,“如果你坚持,我辞职。”尼克松心说你丫有种,继而要求司法部副部长执行这一命令,得到了类似答复。总统大怒,最后任命第一助理副部长博克为司法部代理部长,将考克斯撵回家,并且查封了其办公室。

最后事实证明,总统正是毁于这一蛮横专权的举动所引发的宪政危机,而并非水门大厦的窃听事件。我所感兴趣的是,理查森和他的副部长缘何敢于跟“帝王总统”叫板,非要和大老板过不去呢?放在其他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打折扣。是他们二位有过人的道德修养,还是对原则有近乎神圣的膜拜?

要说起来,理查森其实算是尼克松的老朋友、老部下,但是在尼克松提名他为司法部长后,国会举行的任命听证会上,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特意要求理查森承诺保证不非法干涉特别检察官的决定和行动,在他信誓旦旦满口答应后才批准这一任命。因此,若他言而无信,必将对个人声誉和政治前途造成极恶劣的影响。果然水门事件后不久,理查森同志便重新出山,被福特总统任命为商务部长和驻英大使等要职,声望极高。反观博克,十几年后,里根总统提名其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被参院坚决否决,当年的决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道德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求政客们具有超常的品行修养,未必现实。如果人人都是天使,还要政府干嘛?相比较无政府的混乱和有政府的管制,后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但是政府行为也必须收到严格约束,这个约束便是制度设计。制度决定行为,设计精巧的制度尽可能的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便能使政府可能带来的恶显著减少。

对此,本书作者评价道:“要求政府官员坚持原则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制度性的监督和保障,使耿直守法之士善终,令趋炎附势之徒失意,才能真正在各级官吏中形成坚持原则、奉公守法的操守和风气。”

然而必须看到,世上不存在尽善尽美的制度。美国的政治文明虽然代表着人类历史上相当高的成就,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限制政府权力,宪法赋予人民持枪权,固然可以有效保护私产,却无疑提高了社会生活的危险性;警察和检查院在刑诉中必须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嫌疑犯有权不自证其罪(“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blabla”即宪法第五修正案引申出的“米兰达宣告”),无疑降低了刑事犯罪的破案率;繁复的权力制约机制,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法律体系的极端重要性使得律师遍地,诉讼成本极高,而且由于所有法院都有义务为贫困的刑事罪案嫌犯提供辩护律师,因此又增加了社会成本。所以说,美国的宪政体系在民主与法治中,倾向于法治;在自由和效率上,选择了自由。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也。

引申出的一些思考

1、一项制度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暴力革命或者渐进改良。孰优孰劣,也许因时因地而异。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社会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力。彻底的全面的否定过去,恐怕往往意味着秩序的混乱。从这个意义上,改良优于革命。可“传统”究竟是什么,与“现代”的关系又怎样?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汉斯·摩根索曾经说,就政治理论而言,新鲜突兀未必是优点,源远流长也未必是缺点。即使不考虑“传统”到底有何是非对错,也应当作为一种既存因素加以考量,而决不可视而不见。因此老潘讲中国未来的改革路径必须从古代政治文明中寻找答案,也是有道理的。未来考虑读一读东欧转型社会的东西,看看有何借鉴意义。

2、曾有位非主流学者提到,他认为对于一个大国而言,联邦制是最优选择。这个我完全没有概念。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才算和谐?值得思索。

3、*关于《联邦党人文集》。去年尹宣先生新译《联邦论》出版,首先在题目上就非常靠谱,也有人说《联邦党人文集》应为《联邦主义文集》,盖因此书面世时,尚未有联邦党这种东西。《联邦论》应当找来看看。

好吧,先这么着吧。最近又开始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天宁岛的自然喷洞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玛里亚纳群岛有一座天宁岛,它的东南端的自然喷洞,被列为世界五大奇景之一。

这神奇的喷洞是海浪不断拍打在礁石上而形成的溶洞,溶洞内的压力,迫使在溶洞内不断喷射,那喷洞水的声音咆哮如雷,犹如万马失磅、千军仆地、喷烟吐雾、细如珠帘、粗若冰柱、碎玉四溅、银珠轻扬,如蒙蒙细雨、点点飞雪。巨大的水柱形成的水滴,在太阳强烈照射下,水滴形成一道一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彩虹。

这里不仅喷洞很美,地面还有很特别凹凹凸凸、坑坑洼洼的岩石,有的岩石像狗的牙齿一样锋利,又像海浪一样没有规律,还有的岩石像一座一座山峰。

突然,一阵风吹来,直冲云霄的水柱,变成一片薄雾,水珠吹到我的脸上,就有一丝清凉扑面而来。

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大大小小的自然喷洞在喷出水花,好像在演奏交响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我想去美国作文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问我最想去哪里?毫无疑问我最想去哈佛大学,看看那里的花草,看看那里的学生,听听哈佛大学非常大,甚至有人把它比做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有像妈妈一样地老师呵护着学生,有像亲兄弟姐妹般地学生,有数不尽地书带我们遨游知识地国度。我想瞧瞧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他上过的教室,用过的桌椅,兴许还能发现他留下的字迹呢,。还想步入他去的讲演室,试试站在讲台前,体会一下紧握话筒望台下看的心情,闭目遐想他当时讲演时慷慨昂扬的神态。我在游览每一间教室,看着学生认真的学习的背影,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讲讲题,一块思考,等等。去美国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现在学习奋斗的动力。

我还想去巴厘岛走走,坐在那白如雪的沙滩上,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海风的吹拂,浪儿的啪打声,那可真叫幸福无比!那里的风光美如画,白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空气清新,如果坐上小船上,随着波浪摇摆,那又是一番惬意的感受了。太阳落山时,远处的火烧云,像撒欢的马儿撇开四蹄;像小狗进食贪婪的模样;像连绵不断的山立在天中。夜晚来临时,黑漆漆的天空,挂着的月亮如玉盘镶嵌在空中,显得美丽极了,再加上多多繁星衬托,让夏夜的美景中多添的几分神秘。巴厘岛-我朝思暮想的地方,我现在只能让梦女神把我带到巴厘岛一睹风采。

我也想去埃及,穿过茫茫无迹的沙漠来到埃及,来到沙漠中金子塔跟前,呀!多么雄伟壮观的建筑呀,我不由为这杰作而感概古人的伟大,我站在金字塔前拍照留念,给同学们带去我和金字塔的合影,想像着同学们眼里流入出那羡慕的眼神。唉!现在不行,只能再网上看有关它的介绍。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实现我朝夕期盼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美国游记和感受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加州——在这座城市里,既可以感受到都市生活的繁华,也可以享受乡村田间的清新,可以选择快节奏,也可以选择慢生活,在这个国庆,我去了这座非凡的城市,感受美国西部文化。

我去了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两座城市,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玩的就是辛普森家族,我们坐在一个车子上,大屏幕上出现了4D影像,逼真的可以以假乱真了,在他们坐过山车时,虽然车没动,但却有了失重感,很刺激、很有趣。

接下来是参观时间,我们坐车游览整个好莱坞,虽然解说的中文非常滑稽,但我们听的津津有味,第一个参观的是各个电影的拍摄场地,《加勒比海盗》、《金刚1》、《金刚2》《金刚3》、《速度与激情》、《侏罗纪公园》、《大白鲨》……当看到这么多场景都是假的时,我不免有些失望,但了解了很多。我们看了发大水的场景,本来天空万里无云,可却下起了大雨,山上迸发了洪水,原来是电影特效。还有8、2级大地震,本来一片安静,突然,大地震动,天花板倒了下来,压在一辆汽车上,把它压烂,楼上的汽油运输车顺着倾斜的天花板滑下来,一头撞在柱子上起了大火,一列火车开了过来也被砸了个稀巴烂。右边的水管破了,大水向外喷,这一切,发生在短短50秒,真有趣。

这次旅行让我知道了电影的起源,电影的特效,意义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在美国的日子里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一次邂逅,我与美国的贝克太太成为“忘年交”。她长得胖胖的,皮肤非常白,她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很和蔼可亲。经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妈妈”,便欣然接受她的邀请--去美国生活学习一年。一个月后,贝克太太带我去了她在美国的家。

一进门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原来贝克太太有四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一个在上初中,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她家的房子好大呀!贝克太太给我安排住在她小女儿艾米的隔壁。那间卧室好漂亮,有好多玩具,洋娃娃,小熊……我在这个温暖又舒适的房间里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吃过早饭,贝克太太把我送进了一所美国小学。由于我的英语水平太差,所以只能被安排在较低的年级。一进教室,同学们都围着我看,大概是好奇吧!

因为我是一个黄皮肤的人,全班就我一个中国人。老师安排我坐在第二座,我的前面是一个来自英国的女孩,她叫那维塔。后面是来自法国的芙妮娜,全班开始上课了,天啊!在这听课太痛苦了,数学课还好一点,语文课我完全听不懂,结果我的成绩得的是良,要知道在中国我的成绩可都是优啊。贝克太太可能也知道了我的烦恼,所以她在家有空就给我补些英语,哥哥姐姐们也来帮助我,很快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奖励我,贝克太太决定带我去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在那我见到了原来只在绘画书里见过的米奇、米尼、高菲和唐老鸭。而且我还吃到了在中国买不到的米奇棒棒糖,可好吃了!贝克太太还给我买了像米老鼠耳朵一样的发卡。我一边骑着旋转木马一边吃着棒棒糖,就在这时艾米拿着照相机把这美妙的时刻拍了下来。到了午饭时间,贝克太太带我去餐馆吃了犹太圈饼、腌牛肉、黑麦面包……

下午贝克太太带去了我唐人街,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看见过,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见。相比较唐人街的中国人较多些,那里有好多中国餐馆,还有专卖中国物品的商店,他们每天生意都很好,看来美国人对中国的东西也感兴趣。天不早了,我和贝克太太还有哥哥姐姐们回家了,路上我想:美国虽然经济很发达,但是我还是喜欢中国,因为中国毕竟是生我养我十几年的祖国。

转眼间,一年过去,我要离开美国了。临走前,我和贝克太太一家人挨个深情地拥抱,感谢她一年来像妈妈一样对我的悉心照顾。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中美两国人民会像兄弟姐妹一样世世代代地友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国自由行

全文共 14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七月我梦寐以求的科技大国——美国,在那生活的十五天里.我的英语有一些进步,应为这次我不在是和同学一起呆在一个家庭里,而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家庭!

六月二十七日的早上就要开始登机了.在头一天晚上我极为兴奋因此我准备提前倒时差.到了六月二十七日的早上虽然熬了夜但是依然精神投手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成都双流机场.在那里我东看看西看看找同学和老师我首先看到了沈力,当时他在埋头写东西我一听得知是以免行李掉了的挂牌.我也急冲冲的去向老是要.几小时过去了要登机了领队的张老师对我们说去美国的飞机会豪华的令我们惊讶,看到了飞机的却是令我惊讶,只不过是小的令我惊讶,我心想"如此小的飞机能飞到地球对面的美国去吗?我的心中一直在打问号."上了飞机在一看和普通的飞机没什么两样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难道这就是领队张老师说的豪华飞机吗?我一问才知我们要转机的,这是往香港的不是飞往美国的.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飞机起飞了我一头栽下去就睡着了,几小时过去了飞机降落了,沈力拍了拍我的背.我昏沉沉的睁开了双眼问到"降落了?""是的沈力回答我."睡了一觉起来,我精神抖擞就如同喝了五杯咖啡一想马上就要坐豪华飞机了我的小电脑开始乱想起来是不是有电视还是有电脑或者是可以听音乐......我一下只打消了这些想法想上了飞机不就知道了吗!在登机前我看到飞机是大型的新飞机;登机后我看到娱乐设备是一人一个的一种象电脑但不是电脑的东西从我上了飞机后我一直在玩这个冒牌货电脑中的一个游戏我和沈力高诗浩以及丘菡把这个游戏叫做冒牌货的老虎机的电脑猴子版,一直在玩的我兴奋到了极点.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来了我们也下了飞机我们坐着大巴,坐着大巴的路上老师说开始宣布谁跟谁一起住当宣布到我时我格外紧张因为前面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而我英语不好岂不是成了聋子和哑巴了老师说了我也听到了我开始埋怨老天爷不长眼让我成了一个聋子和哑巴了,为什么不让我的翻译机——沈力和我一个家呢?没法都安排好了,我开始了我的美国之旅.

我的那个家庭里有四个哥哥,其中有三个比我只大不到三个月.最大的一个哥哥叫Owen;老二叫Jared;老三和老四是双胞胎分别叫Ethan和Nick我到那是六月二十八日,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是节假日无上课安排我在二十八日品尝了一下他们的鸡蛋和炸牛肉我认为有天壤之别他们的炸牛肉很好吃可是鸡蛋然我觉得心中有些恶心我吃完饭得知阿姨叫Debbie,叔叔叫Raja是一个黑人,有一条高大的猎狗叫Nemo他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尖尖的耳朵,久而洪亮的声音,脖子上有一块绿色的三角形的口布,屁股上有短短的毛茸茸的尾巴身体是黄色的极为听话但很调皮跑得很快连我都追不上.Holiday是一只类是于加菲的大肥猫,尾巴高跷胡子垂下来眼睛发亮,但重来不追老鼠.星期一至星期四我上午去学校学英语,中午出去玩下午呆在家中星期一和星期二Ethan要去学小提琴星期三和星期四Nick要去学游运.星期五是他们的国庆节我们去了它们的朋友家在一个小山坡上我们吃着烤肉舔着冰淇淋还遇到了一个荷兰人,吃完饭后我们去打橄榄球我一跳就接住了球,我东一闪西一绕的突破了重围......很快一星期就过去了要说再见了.我开始了游戏之旅

我们去了好莱坞的环球旅程里面我只能用不要命来行容迪斯尼就不要说了.最后一天我们去了美国的火焰山也是赌博者的天堂娱乐的圣地,我们在那住了这次旅行中最好的酒店以致于第二天我们一个房间的人都睡过头了一次旅行就这样过去了又开始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之旅了.

啊!美国很好玩但太不要命了太疯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美国梦英文作文

全文共 1488 字

+ 加入清单

Three hundred years ago,the emigrants from England arrived at Maryland a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May Flower" to search for a "pure"land for the puritans to live.Since then American Dream has come up.America gives every person all over the world equal rights.people can achieve their dreams by hardworking.

Three hundred years later,this country has become a rich state.However,American Dream doesnt fade awa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it has many meanings today.What is the American Dream?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but at any rate,American Dream contains several factors below:America offers every person an opportunity to succeed;Success depends on ones ability and effort regardless of the fortuitous circumstances of birth or position;Every person has equal rights;Every person has free belief.

When it comes to the 21st century-the information age,Bill Gatess success indicated that only if you have wisdom and talent,you can succeed in America.But American Dream has changed,compared with its original meanings.Whats the true motivation behind American Dream?Some historians considered it the thirst for wealth .Pursuing mone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American Dream.However,the over pursuit of wealth makes American Dream turn bad and lost its attraction to people worldwide gradually.

As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Dream may become less and les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confess to having lost faith in the American Dream.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美国求职留学受挫记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7月正当暑假,功课没那么多,于是我打算找一份兼职,目的是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和赚一些钱。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某某越南面包店,原因有二:第一,我初到美国时所吃的第一份食物是在这家面包店里买的。第二,这家面包店的其中一家分店在我学校附近。

我在这家面包店的网站上下载了工作申请表格,填好之后,一天放学,我自己走路去递交。一位中国女经理接过了我的申请表。

我的老师曾说过,在美国找工作一定要很主动,如果对方没有回复你,自己就要多打几次电话去询问,可能他们在试探你是否有诚意做这份工作,也可能是他们真的忘了联络你。学校午饭时间,我打电话去询问。接电话的是一位男生,他用越语大声地和他那边的同事说:“有人要找经理。”然后另一位男生接过电话,叫我下午3时去。

最后的一节课上得很快,我又开心又紧张地来到这家面包店,其时不过两点半。向一位售货员表明来意之后,他请出一位中年男子,说我是来找工作的。那位中年男子的样子和穿着,一看便知道是越南人。他问我是谁叫我来的,我说是今天中午打过了电话,一位男生让我面试。我又说已经递了申请表,想知道现在有没有空位可以留给我。他再一次问叫我来的人是谁,然后很客气地说了一句:“还不到3时,经理还没来,坐着等吧。”我随口问了他一句:“您是经理吗?”他的回答也吓了我一跳:“我是主管。”

坐着等的时候,我看见他既充当售货员售面包,又兼职清洁工打扫。3时多,一位墨西哥男生走进来,不出声地坐在我隔壁。我瞥见他手上拿着一份工作申请表,原来他有一位朋友在里面工作,介绍他今天来面试。我并没有因为他而觉得受到威胁,因为他最多只会两种语言,而我会4种语言,相比之下,自信了很多。

不久,经理来了,和那位墨西哥男生面试之后便走开了。我一脸茫然找来那位主管,他跟我说:“经理说他没有预约我今天来面试。”他为了打发我走,说可能我今天中午打电话到别的分店了,不是这一家。我打开手机,在通话记录中找出今天打到这家面包店的号码,问他是这家面包店的电话吗?他很肯定的说是。然后我给他看通话日期和时间,他也肯定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那就没错了,电话是对的,日期时间也是今天,证明我今天的确打过给这家面包店。谁知他的话仍是:“我想你可能打到别的分店去了。”

[作文:美国求职留学受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国名人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荒谬,甚至违反直觉。1996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他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稍做延长,即检查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什么大痛。做延长检查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应不错,觉得下次选择还是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而那些没有延长检查时间的病人下来后则大叫:“真像下地狱啊。”

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一个时间长短的因素。也就是说,最后阶段的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这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天利用这一“捷径”做出上百个决定极为有用。

[美国名人故事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的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全文共 216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电影。当我看完,几天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每年向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了众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之地,这也成就了它的自豪与傲娇。从影片开头的场景中足有体现。而在学生们眼里,这里是地狱学院,校方坚称的“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理念不过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的代名词而已。这一切看起来多么熟悉!

基廷老师是这所学校曾经的荣誉毕业生,如今成为了这里的老师,试图用自己创新的方式去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正是这样,他深知这传统教育光鲜亮丽下的落后与枯朽,必须用创新的、诗意的理念去启发学生们学会独立的思考,感受生活。

这是个多好的隐喻啊,让你曾经最得意的门生去颠覆你所推崇的一切!令人惊悚而又充满讽刺。而这必定是一切旧有的、落后的制度的下场!

尼尔是基廷老师的学生,勇敢而充满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他重新组织社团,与同学们一同感受诗意、浪漫、生活。他热爱演戏,却摆脱不了家庭早已预设好的人生道路,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最终在一次与父亲的争吵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校方蓄意借尼尔自杀事件,逼迫学生签字保障,把责任归于基廷老师,以此将其辞退。而影片最后用学生站在课桌,口念“o captain,my captain”的镜头,以示老师的精神将会在他们心中流传!

人类社会在不同地域、种族间的发展历程总是相似的,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人都会把问题指向当下群体所处的环境。我更相信问题认识能力及应对措施的偏差,指引了这种差异的走向。如果建立在这一点的认同上,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探讨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能够深深体会到自我意识觉醒时不被认可的痛苦,也曾为遇到像基廷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喜。我可以担保,每一位中国学生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有深深的触动,对尼尔的处境感到似曾相识,对基廷这样的老师有着深切的向往,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自我倾诉。

不同国别,不同年代,无数年轻人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路人?

人生之路,漫阻且长。走哪条路,结哪路伴;做哪一行,拜哪行师。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活迷雾里,有人指引前路。有人生来智慧,苏格拉底至死也没有认清自己。对于年轻人而言,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我们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些严肃呆板,有些轻松活波,有些教你学业进取,有些让你人生豁朗。

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他们更多地教我学会功能性的技能,如何快速地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怎样通过模拟题来通过一门考试,诸如此类。我很感谢这一路的老师,让我从一个几乎空白的木偶人慢慢熟悉了常规意义上人的思维和行为,这样对他们来说已然很了不起。

但是,这样的功能性开发似乎并没有让我满足多少,一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个应该还有别的。比如,如何去赞美一位美丽的姑娘,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富有情趣。而这些,不是靠一些逻辑顺序的叠加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满怀生活的热情,去摸索、感知。

一位好的领路人会给我们最本质而有最简单的体悟,学会理解生活的本意,坚守普世的价值,严苛的行为准则。让你一路不疲乏,还心花怒放,就像尼尔心领神会基廷老师后那欣喜的表情。

生活很现实,而浪漫的情愫会让生命之路山花烂漫!引领你我一路前行!

当自我理想与家庭的期待发生背离时,该如何抉择?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使命。作为与生俱来的独立个体,我们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自我支配权,而这样支配权伴随着人类的自然法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我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恰恰正是在群体活动的交往中,彰显出了人的智慧与生命魅力。

而往往,我们所展现出来的独立仅仅在肉体上,而精神在先天性情感和世俗化诱惑中,趋于被支配地位,而这样的支配逐步从精神层面渗透到个体行动,最终让我们失去自我,成为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玩偶,任人摆布。

一旦被感性所困扰,人的理性将会不复存在。我们很多时候被这样的情感所牵绊,父辈的期待,他人的眼光,以致于不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而成为别人达成目的的工具。

家庭的爱和期待,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心灵的归宿,给予其奔波劳累后的慰借,而不是牢笼和枷锁,将孩子困顿于寸土之地。现在很多的父母,为了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成就,全然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所思所想,并将之命名为“爱”,这样的爱太悲情,也太自私。带来的也只会是伤害和悲剧的重演,正如尼尔的死。

要明白父母之所以过多地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家庭伦理的爱,还有一点很多人并不察觉——不信任,他们始终觉得孩子还小、阅历尚浅、涉世未深,不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需要去帮助、引导,常常这种帮助和引导就变成了全面的支配。与此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反思。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能否坚信自己的理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这些需要我们的信念和执着去尝试、探索和论证。

肯定会有人说,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家庭的爱和期待,是否是一种忤逆和叛变?

看过一本冉云飞先生的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如果你得到的爱不能让你感受到自由,那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最好的爱是把手放开,最深的回报是坦诚相待!

正如基廷老师对尼尔所说,如果你不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表面的和气而背弃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假装的孝顺。与之相比,哪一个更是一种背叛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它的名字叫春风化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奇遇美国人作文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我的头发已经长了,是时候该去理发了。

来到理发店,刚一进门,我就看见一双灵活而美丽的蓝色眼睛,一头前黄后黑的头发,看起来真像传说中的“美国女人”,这可真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连忙跑到老爸身后,悄悄地问:“爸爸,你旁边那个女人是不是美国人,是不是美国女人来中国学理发了?”我瞪大眼睛等待着老爸的回答。而爸爸则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去用英语和她对话,如果她用中文回答你,她就是中国人。”可我仍然心存疑惑,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别的中国人眼睛是黑色的,而她的眼睛却是蓝色的?”“因为她的眼睛戴上了蓝色的美瞳。”爸爸的回答似乎充满了智慧。

理完了头发,我还是将信将疑,便鼓起勇气大胆地对她用英语说:“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谁知,她的反应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竟然一脸迷茫地问我:“小朋友,你在说些什么呀?”“我说的是英语呀?你不是美国人吗?”我固执地反问着。“那个……那个……我的英语……不太好。”我一听无比惊讶:“美国人怎么会英语不太好呢?”于是我又转身去问老板,老板说:“她是俄国人,你对她说俄语,她就回答你了。”“咦?不对呀?我自己还不会说俄语呢!”我暗暗地想到。忽然,我灵机一动,快速地向那位神秘的美国人问道:“眼睛戴了美瞳吧?”她扑哧一声笑了,满脸自豪地看着我问:“怎么样?漂亮吧!我戴上蓝色的美瞳就是为了引人注目,吸引人哦!看看,把你吸引住了吧?”话已说完,可她的笑声却仍未停止。

我愣愣地站在原地,终于相信的了爸爸的话。原来,那看起来像美国人的人居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啊!

[奇遇美国人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美国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上星期郭校长去美国学习了。喏,这不是正在给我们讲美国的事吗?

看了美国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我知道了美国是一个非常干净清洁的国家,地上只有掉下来的树叶,却没有烂纸、塑料袋什么的;美国人很爱护动物,布莱恩校长的家很大,经常有小动物在布莱恩校长家旁的高尔夫球场里来回跑动,像鹿、松鼠什么的。

美国的教育很好,学校一个班绝不会超过二十人,教室设计也很有条理,而最让我们羡慕的是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不吃垃圾食品;爱护环境卫生,在马路上看到垃圾要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保护动物朋友;多植树和草坪;不要在公共场所或者自己家中大喊大叫。

我们要保持更好的环境卫生,向美国看齐。我们要多多了解美国,尽力而为地超过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美国最大高原湖泊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们去美国最大的高原湖泊,它位于加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群山中。这个湖泊是几千年前,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高山湖泊--太浩湖。

太浩湖海拔六千二百二十五英尺,长二是二英里,宽十二英里,并且有七十二英里长的湖岸,湖水呈蓝色,湖底异常的深,最深处达一千六百四十五英尺。湖的四周山峰环绕,冬天下雪常达八个月,湖水却不会结冰。正因为冬天降雪常达八个月,所以是最佳的滑雪场地。和太浩湖紧连在一起的翡翠湖湖水呈深绿色,远远望去在同一个湖面上清楚的看到两种不同的颜色,湖面上有许多白色的游艇,湖的四周有青山环绕。风景非常独特,景色非常优美。我连忙拿起相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美国总统先生:

您好!

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您的容颜经常出现在电视上。两年前,您正式派遣海军陆战人的士兵前往伊拉克进行“维和”行动。为了祖国的安全,伊拉克军队被迫还击,而您却又以伊拉克军队攻击美军为借口,继续派美国军队前往伊拉克作战。使得伊拉克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搞得怨声四起,更引起国际社会的指责,而您却不顾这些一意孤行地继续“维和”伊拉克。

您是知道伊拉克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败海军陆战队,可您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呢?是为了伊拉克的石油吗?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吗?还是想控制伊拉克的政权?……可您知道吗?世界刚从战争中离开走向和平,可您作为一个全球强国的总统,您不但没有制止战争,反而参与战争。每当一架架轰炸机在巴格达上空轰炸,每当防空警报一次次响起,每当一枚枚“战斧”导弹落在伊军的军营中……。那些在前线的美军士兵厌恶战争,甚至精神崩溃……,美国最重视人权,也最尊重人权,可您尊重过那些在前线战斗的美军士兵的人权吗?您尊重过那些一次次遭到伤害的伊拉克人民的人权吗?您没有!

总统先生,作为世界最强国的总统,您应带领美国人民帮助那些有战乱的国家恢复和平,让因战争而死去的军人安心,让那些离散的家庭团圆,让全世界走向和平之路。为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不受伤害,为让和平之花开得更加美丽!全人类应团结起来,为了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祝:总统先生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改善空气质量,美国已在行动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事件回放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高达3.9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6.13元人民币)的2015财年政府预算方案,其中包含众多环保内容,如“气候行动计划”提供资金和启动新的“气候复原基金”等。奥巴马表示:“此方案建立在保持经济理性发展的‘机遇、增长和安全行动’的基础之上,这将有助于我们理智削减政府支出,并减少税收漏洞,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造福社会各界。”美国政府用于“机遇、增长和安全行动”的预算为560亿美元,国防和非国防资金各占一半。其中划拨10亿美元“气候复原基金”,主要用于气候变化相关影响的研究,帮助社区进行规划和制定预案。

评:当国内还处在一片雾霾之中、民众“霾”怨不断的时候,遥远的美国已经展开了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行动,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了呢?

超级链接

各国积极应对空气问题

美国推“气候复原基金”

由于加利福尼亚州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同时美国东部和中西部今冬遭遇最强暴风雪的袭击,奥巴马的“气候复原基金”获得美国社会的普遍支持。

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美国环保局将利用78.9亿美元用于环境和健康保护。美国环保局表示,用于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的预算为10.3亿美元,比2014财年实际的支出水平提高了4 100万美元。

此外,环保局还额外提供了1 000万美元和24个工作岗位,用于支持“气候行动计划”的执行。该计划要求美国环保局制定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并解决甲烷排放以及氢氟烃类制冷剂问题。2015年财政预算案还安排了相关资金,用于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法规,以及编制改扩建和现有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指南。其中,有200万美元将用于为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提供工具,帮助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灵活性。

法国巴黎应对PM2.5超标

由于进入2014年春季以来巴黎无风少雨,市区空气中的PM2.5和PM10指数连续多日严重超标。巴黎市政府采取多重应急举措以减少空气污染。巴黎市政府3月10日在其网站上宣布,11日市区路边停车位全部免费,鼓励市民将私家车停在家附近的公共车位,而改乘公共交通出行。此外,市政府还宣布市区快速路限速由每小时90公里降为70公里,郊区高速限速由每小时130公里降为110公里,来减少刹车与变道,从而减少尾气排放。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市政府还出台临时规定,在空气质量未好转之前,市政府所有公车除非是混合动力车型,一律停止运行。在巴黎空气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治理空气污染也成为此次巴黎市镇选举的重要议题。巴黎市长选举多位候选人均在竞选纲领中提出了改善巴黎空气质量的具体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美国的奥林匹克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奥林匹克体育节是美国全国性的体育节日,是以奥运项目的高水平竞赛为主要特征,由美国奥委会具体承办,迄今已经举行了13届。1995年7月21日,第14届奥林匹克体育节在美国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正式开幕,8月1日结束。参赛运动员3000多人,37个体育项目,另有5个伤残人体育项目,这是美国奥委会组织的最大的全国性体育竞赛。

美国女飞人乔伊纳创下的女子百米的世界纪录至今都无人打破。

美国体操运动员柳金。

美国田径运动员杰瑞米·瓦里纳(Jeremy Mathew Wariner)。

美国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美国哥哥50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美国哥哥出生在美国,他是我舅舅家儿子,中文名字叫王冉君,美国名字叫Zane Wang。

哥哥和我都是2001年出生,都属蛇,但他是五月份生日,我是八月份。虽然他仅仅只比我大三个月,但我妈妈让我必须称呼他为哥哥。

表哥学习很好,学习成绩在年级基本上是前几名,数学也在市里拿过奖;哥哥多才多艺,美术作品参加过全加州比赛,是校游泳队成员,每年圣诞节和万圣节的时候,都会上台表演;哥哥很勇敢,他从很高的山上往下滑雪,在海里背着氧气瓶潜泳,还和鳄鱼、蟒蛇一起照相呢。

哥哥生活在美国,但每年暑假都会随舅舅和舅妈一起回国,探望他在南京的爷爷奶奶和在北京的外婆。因为美国暑假假期时间基本与中国暑假假期时间相同,所以,每年暑假我都会和哥哥在一起度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去北京登长城、游颐和园,在南京逛夫子庙、品尝秦淮风味小吃,也会一起弹钢琴、游泳、轮滑。

哥哥虽然生长在美国,但他非常努力地学习中文。我俩常说,我们要一起努力,哥哥努力学习中文,我努力学习英语。还要比成绩,比勇敢。

我相信,中国妹妹、美国哥哥一定都很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南海仲裁案是美国搅乱南海的一场闹剧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仲裁案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但绝非其自导自演的一出“独角戏”。舞台幕后,美国为其出谋划策、指点支招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不仅拿菲律宾当枪使,更在逐步介入南海的过程中掺入冷战思维,借南海局势拉帮派、组集团、搞对立。

对美国而言,搞合纵对抗中国、拉同盟抵制中国、造舆论诋毁中国,恐怕才真正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这是面对一个在和平发展中快速成长的地区大国,以及面对一个在和平发展中迈向一体化的地区时,美国人的心态。

为了掩饰“病变”的心态,美国在南海地区抛出“自由、法治、安全”这三张老套的“话语牌”,靠伪装掩饰,靠偷换概念,靠空头支票,公然在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

美国著名律师布鲁斯·费恩指出,美国当前的南海政策体现了“危险的帝国思维”,跑到南海去渲染“中国威胁”除了加剧地区紧张、给亚洲国家发出错误信号外,美国只会一无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我的美国留学梦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三十而立收获了事业的成功、美满的家庭开始享受人生;有人三十而学,继续努力奋斗,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已到而立之年的王阳正是后者,虽然已经拥有了令人羡艳的工作,也娶妻生子,但他仍然怀揣一个美国梦,一个改变自己的梦想。

“选择美国是我多年的一个夙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在事业上遇到了瓶颈。”已在大型企业任职多年的王阳深知,事业的发展需要学识、学历以及见识等多方面的提升。而美国拥有众多顶尖院校,同时经济发达、社会开放,无疑是王阳的首选。区别于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王阳,在选择院校时并不特别关注综合排名,他关注最多的是专业的排名。“我已经不会再改变职业了,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根据我目前的职业方向而决定的,所以学科专业排名对我来说更重要。”王阳说。

由于工作需要,王阳曾经有过多次到国外外派工作的机会,而这样的工作机会给他带来了对国外生活的更多了解以及思维上的转变。外国教育开放的学习体验,以团队协作形式相互沟通的交流方式是最吸引王阳的地方,留学之于他,交流多于学习。“人脉是我更为看重的地方。”王阳将留学后“人脉关系”的获得看作是留学生涯最宝贵的财富,这项被许多人忽视的“隐形财富”,在留学生毕业后就业阶段会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帮助。王阳说,自己目前的计划是在美国完成学业之后,迅速回国继续自己的工作,在国内完成自己的事业上升期之后,考虑之后移民问题。

“我的妻子现在完全支持我个人的决定,父母也希望我能够出国深造,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过的更好。”王阳说。也许在许多人看来,30岁出国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决定,但每一个选择出国留学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意义,事业长远的发展;个人眼界的全面开拓;人生未来的规划都是王阳做出留学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支持他不断努力的动力。相比其他的“小留学生”,30岁的王阳需要付出的更多,他需要在出国之前就安排好家里的一切,留学对于王阳乃至王阳的整个家庭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目光长远的决定。

“我是一个自我主义的人,但我追求的是一种适度的自我,留学对我来说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平衡,无论如何,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30岁的王阳,面对人生、家庭、未来的选择时如是说。

[以我的美国留学梦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国宪政历程读后感

全文共 4477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最高法院的核心职责是通过审查涉及宪法解释的案件,来判定联邦或州议会的某项法律或者联邦或州政府的某种行为是否违宪。因具有这一强大的司法审查权,最高法院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成了民众与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争议的最终裁决者。休斯大法官在1907年一次演讲中的某句说辞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状态:“Weare under a Constitution,but the Constitution is what the judges say it is。”

然而美国的最高法院一开始也并不是像现在这么强大。最高法院成立之初,华盛顿任命了六位大法官,实到的只有四位。第一任首席大法官是约翰·杰伊,也就是与麦迪逊、汉密尔顿联手撰写《联邦党人文集》的那位,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六年后他选择辞职,五年后,约翰·亚当斯总统请他重新担任大法官,他拒绝了总统的好意,并说了这样一段话:

“为司法部门不断争取一个合适地位的种种努力,业已证实是徒劳无功的。我实实在在地相信,在一种有如此缺陷的制度下,最高法院既没有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力、分量和尊严,使其能够支持联邦政府,也不拥有它应该获得的、公众把它视为国家正义的最终保护者的那种信任和尊重。”

这种情况的成因在于美国宪法第三条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十分笼统,只有短短三款,远不及对议会和政府规定的那样详尽,而且,最关键的是,美国宪法当时并没有指明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此时的最高法院就像汉密尔顿评论的那样:“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一个”。

然而马歇尔大法官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通过判决成功地向国家立法机构宣布,不仅宪法高于一切法律,而且判定法律是否违宪与立法机构无关,只有最高法院才是一切与宪法有关法律问题的最终裁判机构;向国家行政机构宣布,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司法部门有权判定行政当局的行为和命令是否违宪。这样,最高法院拥有了司法审查权,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最终立法权”。

不过马歇尔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其背后的政治意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背景实际上是民主共和党与联邦党二党之争,联邦党本来占有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的领导地位,但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一败涂地,让民主共和党控制了立法与行政部门,手上只剩下了司法部门。通过司法部门获取权力,就成了联邦党人的救命稻草一般,而这时马歇尔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即让最高法院获得了可以通过司法审查否决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行为的权力。此时民主共和党的领袖杰弗逊非常担心,“宪法欲使政府各协作部门之间相互制衡。但是,如果授权法官决定法律是否违反宪法,使法官不仅在司法部门的地盘自行其是,而且还在立法和执法部门的行动范围独断专行,那将使司法部门成为一个专制暴虐的机构”。尽管杰弗逊忧心忡忡,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在马歇尔大法官的领导下,联邦最高法院自我约束,见好就收,并没有单纯从党派利益出发,凭借司法审查权与国会、总统拼个鱼死网破,频繁地否决新国会的立法,使最高法院成为“专制暴虐的机构”。在马伯里案之后的30余年,马歇尔法院再也没有动用过司法审查权,既维护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又树立了最高法院的权威。

身为大法官一定要具有锐利的政治眼光,必须懂得审时度势。马歇尔大法官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的处理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处理政治问题的实用主义精神,该妥协时就妥协,并不随意动用自己的权力肆意妄为。然而说肆意妄为可能有点过,毕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比起政客之流,往往并非什么居心叵测之辈,但是说到审时度势,可能就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像马歇尔大法官那样登峰造极了。

美国宪法第1条第9款第一项规定,在1808年之前,即在宪法生效20年之内,国会不得立法禁止进口奴隶的贸易。此条款起草时,联邦内共有13个州,其中7个州是自由州,6个州为蓄奴州,作为建国的一种妥协,自由州同意奴隶制在蓄奴州的存在。然而美国独立后,其领土不断地在扩张,1787年通过与英国的谈判获得了西北领地,1803年从法国购入了路易斯安那领地,接着又从墨西哥夺得了西南领地,并逐渐在这些领地上建立新州。至1819年,联邦内一共有22个州,自由州和蓄奴州同为11个,双方在参议院的力量势均力敌。就在1819年间,位于路易斯安那领地的密苏里地区要求以蓄奴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如此一来,南方将控制参议院,北方遂极力反对,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原属马萨诸塞州的缅因地区要求独立加入联邦,国会顺势同意其以自由州身份加入,以维系南北之间的平衡,为此,国会还专门通过了一部《密苏里妥协案》,对南北双方的势力范围作了划分,双方不得越界扩张。

天意弄人,在这部法案通过后的第36年,最高法院受理了斯科特案,并以8比1的的绝对多数作了确认奴隶制存在的判决,然而最关键的是,最高法院第二次动用司法审查权,判决《密苏里妥协案》违宪,取消了南北双方的边界。如此一来,便等于最高法院承认奴隶制的正当性,并且奴隶制可以任意地向北方扩张。经此一判,最高法院失去了北方的忠诚,北方各州法院开始公开抵制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执法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在北方严格执行逃奴追缉的法案。然而有问题就有解决方案,此时北方的共和党人积极行动起来,争取让林肯在1860年的总统大选中获得胜利,这样一来,林肯就能在任期内任命新的大法官以取代当时最高法院风烛残年的几位,占据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中的多数席位,从而推翻斯科特案的判决。然而南方岂有不识此道之理?虽然林肯具有温和主义的名声,南方仍然放出风声,如果林肯获胜,南方就将脱离联邦。

历史已为人所知,林肯最终获胜,美国内战也最终爆发。然而要把内战爆发的全部责任推到最高法院有关斯科特案的判决上去,可能言过其实,当时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南北双方的经济背景。因气候和地理原因,美国南方形成了一种主要靠向英国和北方大规模出口棉花、烟草等农产品“创汇致富”的出口导向型农业经济,其原棉占据了英国棉纺工业80%的市场,而北方受气候限制只能发展工业。为了保护刚起步的民族工业,现今大肆鼓吹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的美利坚合众国,当时通过世上最高的关税率筑起了保护性贸易壁垒。可是该制度深深地伤害了南方的出口型经济,致使其遭受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南方政客普遍认为,北方企图以高关税和废奴运动摧毁南方种植园经济,使南方沦落为北方的廉价原料产地。不管北方是不是这个想法,至少政客们的思路还是对的,南北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经济矛盾。

然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问题,仍然根据宪法规定财产权判决奴隶为个人财产,只能说他们是一群有原则的人,然而当时的世界并不需要这么有原则的人。北方的政客大肆宣扬南方的奴隶如何辛苦,但是他们的商人可以让童工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林肯总统发布了著名的解放奴隶宣言,当然,这是北方在快要输掉南北战争的情况下,之前他还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根据这种情形,本文只能说,当时非常聪明的人,大概都不在最高法院吧。在此也不得不提杰克逊大法官的一句名言:

“Weare not final because weare infallible,but weare infallible only because weare final。”

放在这个案件背后,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愿意重新思考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休斯大法官在任职最高法院之前,于1907年的一次演讲中感慨:“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部宪法是什么意思,确实法官们说了算。”可是,当休斯本人身在其位时,体会到“法官说了算”的巨大责任和沉重压力之后,他叫苦不迭:“我是多么讨厌写判决书啊!我宁愿出庭辩护,让别人去承担做出司法裁决的责任吧”。最高法院虽然看起来很平静,但正如霍姆斯大法官说的,这种平静只是暴风眼中的平静。

霍姆斯大法官退休时,美国正处于30年代大萧条的谷底,这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美国人选择了罗斯福作为新一任的总统,因为他许诺要通过新政将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此时,在民主党人控制的国会协助下,罗斯福毫不犹豫地通过了许多以救济、恢复和改革为核心的法案。这些法案损害到了一部分共和党人的利益,于是共和党人纷纷提起诉讼,一些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保守的最高法院再次动用司法审查权,宣布诸多的新政立法违宪无效。

不过罗斯福可不是好惹的,况且他的背后有美国的广大民众撑腰,虽然最高法院给予了罗斯福以重创,但民众却坚定地站在了罗斯福一边,在1936年的选举中再次投给了他绝对的多数票。有了民众的支持,罗斯福决定与最高法院斗一斗。鉴于当时9位大法官已有6位年逾古稀,罗斯福建议国会通过法律,规定只要大法官年逾七旬且任期超过10年,总统就可以加派一位新的大法官,最多加派6人。罗斯福希望通过这种掺沙子的方法,把自己信任的6人送进最高法院,以此来改组最高法院。

罗斯福本人确实是行动派,一提出改组最高法院的方案后,罗斯福就开展了宣传攻势,大肆动员舆论对他的支持,大打民意牌,罗斯福指责说,“最高法院的所为所为已不是司法机构,而是制定政策的机构”,民选的国会正在努力使美国人民“免于灾难”,而最高法院“却要人们怀疑国会的这种能力”,他的责任就是“把宪法从法院中拯救出来,同时也把法院从他自身中拯救出来”。

罗斯福的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是荒谬至极,最高法院如此充满魅力的一个机构,大家又怎么会认同这样一个提议呢?如此认为的人都被狠狠地煽了一个巴掌,因为罗斯福的建议引起了全国性的大辩论,保守派攻讦说这是宪政的末日,就连民主党人自己也忧心忡忡:“假定有一个位反对总统,像罗斯福一样富有魅力、能言善辩而不可抗拒,而他又决定用他很容易称之为紧急理发的法律来删削《权利法案》,那么,我们就得由这位阎王摆布了”,当然,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只是需要美国人民生活在更惨的环境中罢了。

后来罗斯福的改组建议还是失败了,因为最高法院改变了态度。在西岸旅馆诉帕里什案中,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确认规定最低工资的法律有效。当时首席大法官休斯和布兰代斯大法官在内的四名大法官都倾向于支持最低工资法,也有四位大法官倾向于反对最低工资法,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到了欧文·罗伯茨大法官身上。虽然罗伯茨大法官在半年前与保守派站在一起,投票反对了纽约州的最低工资法,但是全国对此案发表评论的344家报纸中,只有10家赞成了这一判决。罗伯茨大法官在纠结犹豫了一夜之后,最终选择了自由派,投票赞成支持最低工资的法律有效,避免了与罗斯福更大的冲突,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宪政危机。现在看来,虽然经济理论的对错是非难解,但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与人们的期望不失为最高法院的明智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