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项南故里实用20篇

“杜甫故里”经过数年时间的设计和施工,在原有杜甫诞生窑的基础上,修建了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等,总面积达200多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项南故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282

作文

153

篇1:长安故里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撑一把白色印花的油纸伞,穿一袭长及曳地的淡粉色衣裙,三千青丝,用蝴蝶钗挽住,随风摇曳,眉心间点缀一朱砂,不施粉黛,却更显清水芙蓉,我缓步走在青石案的马路边,来这古城,寻找属于我的杨玉环,那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那个令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女子。

杨玉环生于中等家庭,大臣之女,生来便是一副好面貌,惹人喜爱,自幼便倾城,令无数男子为之钦慕,芳心暗许,长大之后,愈加美艳动人。三千青丝,肌肤光滑如玉,似是吹弹可破,微勾唇角,美得惊心动魄,不可方物。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隆基,万人之上,虽年过半百,却为美人,甘愿丢掉自己的君王尊严,不顾群臣反对,坚持己见,将杨玉环召进宫中,封为妃子。一代年过半百的君王,却为了一个小小女子,甘愿做她的少年郎,好景不长,乱世,需要红颜点缀,一代美人,最终死在马崽坡下,而李隆基,也无力护住自己心爱的女子……

世人皆骂杨玉环魅惑王上,殊不知,那是李隆基,甘愿放下身段,做她的少年郎,只为了她的一鼙一笑……

一片娇嫩欲滴的花瓣随着风,落了下来,落到了我的脚边,我轻轻拾起,藏于衣袖……雨,下了起来,我提起裙角,急忙跑到亭子下避雨,朦胧之中,我似乎看到了玉环,她一袭大红嫁衣,灯火摇曳之中,李隆基在为她束发……

长安从此无故里,故里从此别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鲁迅故里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荣归故里,投身革命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1926年1月,黄振士、雷永铨、罗汉、王弗伦等八十多人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第一批跟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抵琼。27日上午,在海口市大街关帝庙召开回琼党团大会。会议由冯平主持,带队的罗汉同志讲话,并宣读了分配到琼崖各地去工作的人员名单,黄振士被派回陵水县国民党党部工作。

黄振士回陵水县后,立即与1925年我党从广州派回陵水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陈贵清接上关系。同时,党也派郑家齐(黎族),王克兆,吴瑞廷三人回陵水县协助黄振士、陈贵清开展工作。

2月初,国民党陵水县党部改组,黄振士任党部书记,陈贵清任秘书。与此同时,黄振士和陈贵清等人先后在陵水城乡秘密地吸收了工人郑有造,农民吴文道,士兵黄家芳,教师黄其祥、陈业绍,学生周文朝、陈敦朝、王庆琮等八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使陵水共产党员从原来五人,发展到十三人。 1926年2月28日,在陵城镇文明路陈贵清家的小楼上,黄振士主持召开了中共陵水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中共陵水党小组,黄振士被选为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四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舅舅打来的一个电话改变这一天。他说要带我们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电话刚挂,我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刷牙、洗脸、吃早饭,一切准备完毕。那天刚好下雨,我便打着伞在马路旁等待。不过几分钟,舅舅的汽车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随后我就上车,出发。

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吃着零食,有说有笑。差不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绍兴故里。舅舅先买好票,我们便开始鲁迅故里的一日游。就在入口处旁边有一堵墙十分引入注意,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还画一条古街和鲁迅的上半身画像。只见鲁迅身着古装,一只手垂直,另一只手拿着香烟,双目炯炯有神。入口的另一边是乌篷船码头,一条条乌篷船在河道中穿梭着就像是织布的梭子。

鲁迅故里大致可分成四部分,有三味书屋、百草原、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的是鲁迅故居。所谓鲁迅故居也就是鲁迅的老家。我们刚进院子,客厅里的那些古家具吸引我们的眼球,赶紧跑过去看。舅舅不停为我们拍照,看完大厅往里走,就到佛堂,墙上挂着一大块金黄色的布,上面锈着红色的“佛”字,前面还摆一张桌子,桌上放许许多多贡品。再往里就是一间一间的房间,有主人房、少主房、幼童房、绣房、琴房等,不但房间多而且每间都富丽堂皇、豪华富贵。可想而知,鲁迅家可真是大富贵家族呀!

参观鲁迅故居,我们又来到鲁迅纪念馆。走进展厅鲁迅的雕塑如同磁铁一样把我们吸引过去。一楼主要是鲁迅读过的书和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事。往前面看过去围一群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是虚拟的水乡社戏。舅舅说:“因为以前没有剧院,水乡的人就坐在船上看戏的。”上面还有二楼,那里存放着鲁迅写的书。

看完纪念馆,时间也差不多,肚子也饿,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荒。于是我们便找一家饭馆先垫饱肚子。吃完午饭,我们又去百草原“大扫荡”。百草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那里有好多名贵的花草树木,真是名不虚传。在花坛旁还竖着一块写着“百草原”的大石头。我们都站在石头前合影留念。

最后我们还去三味书屋。那里有几间教室,有一间门看着,那就是鲁迅当年读过的教室,最角落的那张是鲁迅的。据说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他,他就在桌子刻个“早”子。

四个景点都看过,我们又在热闹的古街上逛逛,买些纪念品带回家。多么快乐的鲁迅故里一日游呀!我肯定不会忘记这一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项王故里作文5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正是旅游的好季节。我们《宿迁晚报》的小记者与河南小记者一起前往项王故里

在去项王故里的大巴里,我与河南的小记者在车上说笑,可开心了。我还认识了三个河南小记者,她们是洪赫遥、曹铭真、朱子薇。我和她们不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

走进项王故里,迎面高耸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因牌坊建在古黄河大堤上,主体建筑在堤下,居高临下,建筑群尽收眼底。其建筑风格既有汉代居民特点,又有宫廷式风格。室、阁、亭均为青砖青瓦,飞檐石基,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廊柱、格扇、雕刻绘画极为精美,四周围墙呈淡黄色,上覆青色小瓦,古色古香,雍容典雅。

其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前为高大的汉式石厥,象征项羽故居为帝王规格。中院以英风阁为主体,阁内是项羽高大塑像。四面墙上嵌着反映项羽生平十二幅浮雕,如项羽举鼎、吴中起兵、破釜沉舟、巨鹿救赵、鸿门设宴、骇下突围等。英风阁前面有霸王鼎,鼎高2.6米。直径1.9米,重8吨,鼎上铸铭文,记叙了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古朴壮观,气势雄伟。第三进院为花园式庭院,正面为故宫纪念室,室内有虞姬像,室外有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有好几个男同学骑在上面,可一点也不像项羽,要是项羽骑在上面,一定很威风。亭外有栓马槽,这个槽原是项羽饲养乌骓马所用,保存至今,可谓一绝。院内广植松柏、梧桐,以及四时花卉。那株相传为项羽手植古槐,虽然经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树貌奇古,枝干苍老,但仍枝繁叶茂,蓬勃挺秀,令人发思。难怪美国一位植物学家把它喻为“天下第一槐”。

项王故里真壮观啊!我下次一定还去。这次旅程也使我们增长了见识,也为我们宿迁小朋友与河南小朋友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项王故里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集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5集纪录片项南》在福建东南卫视播出之后,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12日下午,福建百余名领导干部相聚厦门举行研讨会,建言让纪录片教育感染更多人。

纪录片《项南》由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四机构联合支持,厦门集诚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历时10年,行程25万公里,采访258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

纪录片《项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原省委书记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观看纪录片后,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结合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把“项南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立足本职岗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便捷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鲁迅故里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第五天,我们来到浙江省绍兴市,听说这个城市呀,不光GDP指数高,还有许多古遗址呀,好看的景点什么的,于是,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这儿一探究竟,到底这个“Perfect城市”真的像百度描写的那样,像网友描述的那样吗?

首先,我们来到了文明中外的兰亭,在此解释一下,兰亭并不是一个叫兰的亭子,兰亭的得名呢,其实是东周时期的勾践在此种下了兰花,所以叫做兰亭,有人可能会问,“兰”字解释了,那“亭”字怎么解释呢?“亭”指驿站,也就是说,兰亭,其实是指种满了兰花的驿站。也就是说,兰亭其实就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地方,只不过是越王用来种花的地方,和御花园没什么两样,再说了,越王是东周时期的人物,不可能中间没有什么人去把兰亭“捧”红,而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既是书法家,也是位诗人,他就是文明古今中外的王羲之,是他,邀请了四十二位朋友去兰亭的曲水流觞喝酒,大家可能听不懂,如果你听懂了,说明你的智商很高和推理能力很强,所谓“曲水流觞”其实就是一条无名小溪,然后因为它与其他四十二位朋友定的规则缩短就是“曲水流觞”,“曲水”是指弯弯曲曲的小溪,而“流”呢,是指漂流在某地,“觞”就是指古代用牛角做的杯子,合起来其实就是,杯子漂流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我还对几个景点印象特别深,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首先是鹅池,鹅池呢,相传王羲之最喜欢的动物是白鹅,所以王羲之专门养了一池子的白鹅,然后在给这个池子提名的时候,相传上面的“鹅”字是王羲之写的,而下面的“池”字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写的,所以这个写着“鹅池”二字的石碑,又称父子碑。还有就是祖孙碑,那是一面双面的石碑,正面是康熙皇帝在执政年间认真临摹的《兰亭集序》一词,其行楷体极为秀丽,而反面呢,是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在执政年间给《兰亭集序》题的词,我想,乾隆皇帝在那时并不是再建一个石碑,而是把字留在阴暗面,他也是个皇帝呀,那么,他就是表达了对爷爷的尊敬。

观赏完兰亭清秀的风景,也该吃午饭了,虽然我一向不写流水仗,可是这一天的午饭餐厅实在是有历史,而且饭菜可口。这个酒店叫做咸亨酒店,是中华老字号,它建于1894年光绪年间,是鲁迅亲戚开的一家小酒馆当时的秀才孔乙己代言过这个酒店。

吃完午饭,我们来到鲁迅故里,我一进去,看见了鲁迅以前住过的卧室,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大户人家”,鲁迅的卧室少说也有十几平米吧,那时候,这么大的房子,可谓是“富上加富”啊!

此次春节游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巩义杜甫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9月19日,我们参加了以“爱我家乡 走进巩义了解杜甫品读唐诗”为题的游学活动。

下了车,“杜甫故里”四个大字在门上光辉耀眼。首先我们走到了诗圣大道,在大道的中央,有个高高的杜甫像,这个像,是由美术家项金国经过画图,雕刻出来的。在杜甫像两旁的石头上,还刻有许多的书法字。走过杜甫像,远远望去,一条长长的桥横跨在河面上,桥名为“诗圣桥”,桥为拱桥状,所横跨的河是泗河,泗河是伊洛河之一的河流。继续走了一段路,抬头看,那一座山多么像笔架呀,顾名思义“笔架山”。在笔架山的斜前方,我们来到了杜甫诞生的地方,“杜甫诞生窑”,站在门口看,我仿佛看见了杜甫曾经的童年时光。

带领我们的李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杜甫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诗人,受祖辈的影响,杜甫从小就热爱作诗,7岁时自己就写出了第一首诗«咏凤凰»。9岁时,杜甫的毛笔字已经练习的非常好,刚劲有力。在我们休息的过程中,我们男女生进行诗词比赛和背诗大赛,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又紧张又兴奋,最终第一局1:1平,第二局我们女生胜利。李老师还向我们说了杜甫三游,第一次游学是在吴越;第二次是在山东河北,并创作了«望岳»这首诗,第三次游学在梁宋,与大诗人李白相遇。在休息的时候,李老师领着我们回忆了曾经所学的古诗,还教我们背诵了«望岳»和«春夜喜雨»。

下午,我们参加了庄严的参拜仪式,是为了纪念大诗人杜甫。接着,李老师还带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分别是:«不眠忧战伐»«穷年忧黎元»«推己及人»«润物无声»,都是关于当年战争的片段。

就这样,一天的行程很快的结束了,我们带着疲惫和开心,返回了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次我们要去游玩的地方就是鲁迅的故里——绍兴。 绍兴最著名的景点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参观这些著名的景点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房子比较古老,也很多。房子与房子之间由大大小小的走廊连通,我们走在里面就像走迷宫。据说鲁迅的父亲曾当过清朝的官,家中比较富裕,所以又这么大的房子。 这是鲁迅家的“会客厅”

这是景点里卖纪念品的地方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其实就是鲁迅家屋后的菜园子,小时候的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捉蟋蟀、摘果子、听蝉鸣、挖何首乌根,是鲁迅小时候最爱玩的地方。

这里是鲁迅家的明堂,俗称天井。由于这里原本种着两株茂盛的桂花,故得名“桂花明堂”。鲁迅小时候经常在桂花树下乘凉,听祖母给他讲故事,猜谜语。照片里的塑像就是上面所说的场景。 出了“百草园”,我们来到了“绍兴鲁迅纪念馆”。这里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学习、生活经历,展示着有关鲁迅的各种资料,能让人们完整的了解鲁迅先生伟大的一生。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儿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据说小鲁迅用过的课桌上还刻了一个“早”字,为的是提醒自己上学不要迟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沈园”,“咸亨酒店”等,还在古玩城里看到了一张五百万的钱,只不过那是以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有时间要带我去绍兴参观鲁迅故里,到了鲁迅爷爷的故里,就看见门口有一块很大很大的墙面,墙面上有鲁迅爷爷的照片,还有鲁迅爷爷的房子,这里就是鲁迅爷爷的家和学堂。我站在鲁迅爷爷的边上和他照相留念。

走进去看见了鲁迅的祖居,里面很简陋的一张古代的床,凳子和桌子都是很破旧很古老的木头做的,现在的家里是看不见这样子的,原来鲁迅爷爷以前很艰苦的呀,但是他却很能干,很会读书。再参观了三余书屋,简简单单的几张桌子和凳子,这就是鲁迅爷爷以前读书的地方呀,我上去坐了下,爸爸突然从后面用扇子敲了一下我的头,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爸爸就问我:“你知道以前上课不认真,老师是怎么处罚学生的吗?”我摇摇头?爸爸笑笑说:“就像刚才我敲你脑袋一样。以前叫老师叫先生,先生上课手上随时都准备好一副扇子,不认真听讲就敲脑袋。”不会吧,以前的老师这么凶呀。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接下来我们进了德寿堂,突然我发现上面挂的这个“德”字是个错别字,心字上面少了一横,正当我想告诉爸爸的时候,看见一个导游阿姨在介绍着这个“德”字为什么少了一横?她说,这一横是故意不写上去的,古时候他们说如果加上了一横就是把心给遮住了,把心给遮住了怎么还会读书呢?哦,原来还有这个意思呀,我心里暗暗在想,等我回去要好好考考同学们,等上到鲁迅爷爷的课时,我就可以在课堂上面讲出来讲给大家听听了,这样我就先学习了一下。

很快鲁迅爷爷的故里游完了,我还游了百草园,还看见了很多关于鲁迅爷爷的书展览在那里,我告诉妈妈,回家给我买些关于鲁迅爷爷的书,我要更深的了解鲁迅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杜甫故里景区观后感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乙丑7月26日回故乡祭祖,同时拜谒了我国唐朝诗圣杜甫故里纪念馆暨杜甫出生地。能与诗人同乡深感骄傲和自豪,踱步在古槐旁,吟诵着千古诗篇,不禁思绪万千·····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呐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诗人怒斥权贵的声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反映民众疾苦的铿锵之声穿过一千二百多年的时空隧道,抨击人们的耳膜,震撼人们的灵魂。

巩义市政府斥资一个多亿扩建、修缮杜甫故里纪念馆,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位卑未敢忘国忧的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自豪我是绍兴人,因为绍兴是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好城市。绍兴还是出名人的好地方,有文学家鲁迅,有爱国女将秋瑾,还有政治家,革命家周恩来……,让我觉得影响最深的是鲁迅。妈妈趁这个寒假,带我去了绍兴鲁迅故里

我和妈妈来到了绍兴鲁迅故里,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呢!我们排立刻好长时间的对领了票,就去了鲁迅故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鲁迅以前住过的地方,虽然时间很长了,房子也很陈旧了,但是至今仍保持完好,是重点的文物保护点。参观了鲁迅故居,亲自感受到了鲁迅的生活,学习的地方,似乎自己也好像生活在了那个美好的时代。

我看过鲁迅先生写的很多篇小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这是鲁迅先生亲笔写下它儿时在家玩耍的百草园,我只看见过他写的,没有亲眼见到过,今天终于有机会实现梦想了。我们走出了鲁迅的房子,来百草园看看吧!刚走进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婀娜多姿的大树,再低头看脚下是一片荒芜的菜地,这片菜地对于我们来说是荒芜的,但是对于鲁迅先生来说却是非常美好的一片菜园。虽然里面的菜都枯了,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绿油油的,很茂盛的。从中我能发现鲁迅先生对这片菜园的热爱之情。菜园旁边还有一口井,那口井并不是很深,以前鲁迅小时候就在这口井上面跳来跳去的玩耍。自从被送去读书后,他就很少有机会来这儿玩了,他是很环念他那儿时玩耍的百草园。游览完这鲁迅先生笔下的游乐园,我也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这一天的鲁迅故里游让我更加了解了鲁迅,更加了解他的作品书。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思想家而后革命家。鲁迅先生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作品,他的爱国精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带我去鲁迅故里,那里是鲁迅小时候生活、学习的地方,是绍兴著名的风景区之 一。

一走进鲁迅故里,我们首先看到一面墙,墙上雕刻着鲁迅先生一边抽烟一边思考的样子。鲁迅先 生一看就很有学问,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在墙下拍照。

沿着百草园的泥墙根,走进那个普通的农家菜园的时侯,我发现百草园不仅仅是当年鲁迅小时侯的乐园,也是我所企盼的乐园。那里的泥土散发清香,那里的野草梅很酸甜,那里的黄蜂肥胖,那里的蟋蟀会弹琴,那里的美女蛇,更令人神往。

从百草园出来我们来到了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墙上有一幅画,画上画着一棵高大的树,树下躺着一只梅花鹿。画的下面是老师的书桌,桌上右边放着一把戒尺,老师桌子的四周整齐地摆放着八名同学的桌子。鲁迅的桌子在房间右边的一个角落里,在桌子的右上角还能看到鲁迅小时候刻的“早”字。

鲁迅是伟大的,是我们的“民族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集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国内第一部以民间力量、从民间视角摄制的当代政坛人物大型纪录片项南》,将于1月16日在东南卫视首播。

大型纪录片《项南》由漳州龙海的林志远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摄制完成,共分5集,每集时长约39分钟。

该纪录片重温福建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追寻一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的真实足迹,再现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

该片由厦门集诚毅文化传播公司摄制。总编导林志远带领团队行程15万公里,采访250多人,历时近十年才完成,片中穿插了不少亲历者的口述,资料珍贵丰富,真实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呐喊》等等。今天,我们全家去鲁迅故里参观游玩。

我们来到鲁迅故居。房子里的家具都是木头做的,因为年代久远,有些陈旧,但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过书的私塾,屋里散发着一股花香。正对门的墙中间上方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坐过的书桌上还刻着一个“早”字,我对这个 “早”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有的同学常常迟到却不以为然,和鲁迅比起来是多么相形见绌啊!

人人都喜欢玩,鲁迅也是。鲁迅家后面有一个百草园,那是鲁迅曾经的乐园,我仿佛感受到了鲁迅快乐的童年。我让爸爸妈妈用相机拍下这美丽的一瞬间。

我要像鲁迅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鲁迅故里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绍兴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等,因为五一人多,所以我们只去了两个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游览宿迁项羽故里的作文

全文共 1978 字

+ 加入清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千百年来,这首感天动地的英雄末路绝唱,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英雄情结,令多少人为之唏嘘不已。“霸王别姬”那悲壮的一幕不仅载入史册,更被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被戏剧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吟唱,成为国人心目中永恒不变的审美典型。

多年来,对项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籍上,只能在文字中去采集历史的蛛丝马迹。当我踏上宿迁,走进项王故里,与历史人物近距离接触时,内心满怀着期待,犹如朝圣般惊喜。

那天,天气尚热,与友人相约,乘坐大巴,开启了宿迁之旅。一下车,便被高大巍峨的古城阙所震撼,尽管是仿古建筑,但依然彰显出王者的威仪。只见项羽乘坐乌骓宝马的雕塑屹立城阙之前,乌骓宝马腾空而起,一身戎装的项羽英姿勃发。尽管时空已跨越两千年,尽管是静止的雕塑,但目睹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项羽当年嗔目叱之,敌目不敢视,手不敢发的神威。

由古城门进入后,由南到北依次参观了项府、项园、将署、项羽故居、项家宗祠、霸王古今馆、虞家老宅等十个主要景点。其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前为高大的汉式石阙。中院以英风阁为主体,阁内为项羽高大塑像。四面墙上嵌着反映项羽生平的十二幅浮雕,如项羽举鼎、吴中起兵、破釜沉舟、巨鹿救赵、鸿门设宴、垓下突围等等。英风阁前面有霸王鼎,鼎上铸铭文,记叙了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英风阁东西建有碑廊,东廊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巨幅石刻。西廊为当代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历史名人歌颂项羽的诗作。第三进院为花园式庭院,正面为故居纪念室,室内有虞姬像,室外有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亭外有拴马槽。该槽相传为项羽饲养乌骓马所用,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院内植物多为松柏、梧桐,以及四时花卉。所以,项王故里,又称为“梧桐巷”。有一株古槐相传为项羽当年亲手手植,虽经历二千多年风风雨雨,但仍枝繁叶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见证着历史的烟云。古槐西北角有一石碑,上面镌刻“项王故里”四个大字,此碑为康熙四十年(1763年)知县胡三俊所立。当地群众传说,立碑处即为项羽出生地。伫立碑前,不禁肃然起敬。

很是荣幸,在下午竟能观看一场楚风歌舞表演,真是大饱了眼福。当古典乐器箫、瑟、鼓、筝齐奏,发出悦耳的鸣声,几名身着汉服的妙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伐,摆动着裙裾,面绽可掬的笑容,款款走向观众。只见她们时而顾盼生姿,时而颔首垂眉,时而莲步轻移,时而驻足凝望,时而如花瓣绽放般散开,时而如莲叶亭亭般合拢。舞动广袖如嫦娥奔月,来回穿梭如小鹿惊跃。那舞姿颇像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段舞曲过后,音乐由急促转入低缓,一身着另种款式的女子从幕后步入舞台,随后一王者打扮的男子紧随而来。其他女子则随即散开,扮作侍者。合着音乐的节奏,男女主人公以娴熟的动作演绎着舞蹈的丰富内涵,颦蹙之间,尽显妙态。几番轮回的动作变幻中,传达出男女主人公的情深意重、依恋重重。观众有的在忙着拍照,有的鼓掌喝彩。我对舞蹈完全是外行,自然不能尽解其妙。舞到高潮处,也跟着盲目喝彩。喝彩之余,不禁沉思,这不是一出霸王虞姬的故事吗?楚人分明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悼念他们已逝的霸王。曲终舞停,演员向观众敬礼致谢,台下又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看懂了吗?又何尝不如我一样跟着盲目喝彩?

观舞过后,伫立庭院中,看着古香古色的建筑,回想着盈盈的舞曲,不禁想起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在四面楚歌中,楚兵兵败如山倒,虞姬向项王投过最是深情的一眸,凄然起舞,忍泪唱起“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然后拔剑自刎。项王俯身痛哭,悲叹万千。当年吴中起兵,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成就美名。破秦列土,分封诸王,何等英豪。如今,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算的了什么英雄?大丈夫落魄至此,何其悲哉!

太史公对项羽一生功过是非做了恰当的评价:“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即已对项羽的功过是非做出了定论,不知为何后世史学家对项羽这么多微词?

说什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从来都是牺牲了女人,谁人如项羽用情专一至深?说什么妇人之仁、缺乏谋虑,“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谁人如项羽草莽之前有如此愧怍?我常想,假若项羽霸业成功,则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多了一楚,少了一汉,延续着封建王朝兴亡交替的历史规律。从此,少了一个光照千古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精神乏力的时代需要有英雄的引领。进入英雄故里,缅怀历史,宜带着虔诚之心,顶礼膜拜。因为,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就算失败,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关于游览宿迁项羽故里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绍兴鲁迅故里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天空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风和日丽的天气总会勾出人们那颗想旅游的心。我和妈妈还有刚来到杭州的大姨、哥哥们也不例外。

我们先坐车去客运中心,又坐上了从杭州到绍兴的汽车,一路上风景非常美丽,不知不觉我在车上睡着了,后来妈妈叫醒了我,我才知道到绍兴了。啊!终于到绍兴了!我迫不及待的想下车去看看绍兴的美景!

踏上绍兴的土地了,我们坐车去到鲁迅故里,在那里找到一家很有特色的面馆,先填饱了肚子,吃的都是地道的绍兴菜,非常可口的,印象深的是鲜虾面,我吃了好大一碗,还有特色炒年糕也好吃的,我吃了好多呢,绍兴的美食真让我馋啊!

我们去拿了门票,开始入园参观,在大门口我们还合了影,接着去鲁迅以前住的地方去参观,他居住的地方真大啊!有闺房、琴室、绣房、浴室、书房、藏书室、少主卧室、当铺等许多地方,这里的摆设显得很有气派的,鲁迅的勤奋好学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啊!

还去了鲁迅纪念馆,里面有好多关于鲁迅的成长故事和雕塑、图片介绍,还看了鲁迅故居,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馆,三味书屋,那里有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生活的点滴介绍,还有他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这些深深的感染了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加油,热爱祖国!

鲁迅故里一条街上的人真多啊,吃的,玩的,也是琳琅满目的,我们买了好多绍兴特产,就回杭州了!

啊!鲁迅故里真是又大又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鲁迅故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了鲁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辆大巴车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我们乘坐的是4号车,可是老师让我们先到教室集合,再统一上车。到了教室,我看见已经有20多个小朋友在了,老师则没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来,这时候,人已经特别多了。等到人都到齐的时候,老师说:“大家排队上车吧!”大家立刻欢呼起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鲁迅故里,车子停了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我们首先去了鲁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鲁迅用过和看过的东西。第二个参观的是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在课桌上刻过的“早”字。不过,课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是用木头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不锈钢和塑料做的课桌呢!第三个去参观的是百草园,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几百种草,数来数去也只看到十几种草,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几百种草,我有点失望了。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回学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在嘈杂的人群中高声叫卖着。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扑我们的鼻子,馋得我们都直流口水。可是,我们不能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溜走”。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一处名胜古迹,我们要爱护它们,更要尊重他们。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鲁迅故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恩来故居、大禹陵,还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为自己生活在绍兴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项南,龙岩连城人,原中央委员、福建省委原书记,为福建的改革开放、经济崛起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纪录片《项南》讲述了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重温福建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追寻一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的真实足迹,再现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

“项南主政福建期间做了很多好事,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项南向科威特贷款兴建了厦门国际机场、帮企业‘松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他思想开阔、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忠诚无私、勤政廉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感人至深,我们永远怀念他。”原龙岩地委书记郑霖观看纪录片后感触颇深。

在新的历史时期,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怎样当好干部提出的五个标准之一。项南身上体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也正是当今时代所呼唤的精神。“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苏俊才说,我们应以项南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改作风抓起,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于做事、敢于担当,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