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案例(合集20篇)

浏览

1789

作文

24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胜似亲人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村有几十户人家,大部分都是苗族,只有我们家是汉族。

我们家的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老奶奶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来几次,老奶奶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所以该买的东西不能买,该做的事不能做。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常常从地里回来,都要去老奶奶家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有一次,过星期天,我看见老奶奶在洗衣服,我就急忙跑过去,帮老奶奶洗衣服。洗完衣服,老奶奶亲切地抱住我,用热乎乎的脸贴在我的脸上,笑着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总是帮助我,照顾我,比我的亲人还要亲,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笑着说:“老奶奶,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是啊,“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平凡中的美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跟随爸爸去表舅家去给表姥姥过生日,起初,我还是很高兴的,可一到了表舅家,我却显得有些拘束,小小的房子里挤满了人,闷得透不过气。 In the summer vacation, I followed my dad to cousins cousin for his birthday. At first, I was still very happy, but when I got to my cousin, I seemed a little bit a little bit a little bit a little bit a little bit a little bit somewhatStanding, the small house was crowded with people, so stuffy.

那些大人们只顾得聊着他们喜欢的老掉牙的事,无聊死了,一点都不顾及我这个小孩的感受,好像早已经把我忽视了我的存在。

无奈,我只好对爸爸说:“爸爸,我出去透透气啊”爸爸笑着说:“别走远啊……”

还没等爸爸说完,我就跑了出去哈哈~还是外面好啊,清新的空气,重要的是还很凉快啊,我在这条小路上漫不经心的走着,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好喜欢这里,一条小路,只有几辆数得清的车的走动,路的两旁一丛丛草儿茂盛的生长着,想必,不曾有人为它们修剪,为它们施肥,为它们捉虫,但是它们仍然这么坚强的生存着,不在乎别人的讥讽:“它只是路边的一棵野草,对我们有没有什么用处,长着有什么用啊,有什么大不了啊”还会顺手折断它,弄得满路都是。它们不在乎,还是长的这么茂密,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大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忽然,我眼前一亮,猜我看见了什么,好漂亮的花啊,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薰衣草呢!它的外形像个五角星,只是一个角是圆的,是淡淡的紫色,而其它四个角是白色的,中间还点缀着灿烂的金,显得格外美丽,中间还有那小巧美丽的花蕊,漂亮极了,它并不是单独开放,而是一簇一簇的,并没有我们以前所看到的百花争艳的景象,可见它是不平凡的。

在它没开花之前,是一棵被人忽视的小草,在它开花之后,它是一棵被人忽视的花,它是那么美丽,尽管没人在乎它的存在,尽管它知道它也许永远都这样的平凡,得不到像水仙花,月季花,玫瑰花那样的尊敬,那样的待遇,但它还是坚强的活着,为这条小路多增添一点色彩,为这个忽视自己存在的世界曾添一点生机,只要自己满意,自己知道自己对别人所做的贡献就够了,不在乎风吹雨打,不在乎人类对自己的踩践,坚强的活着,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就够了。

这就是路边的不平凡的生命。哪怕是一棵草都有如此的信念,我呢,何必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伤心呢,坚强起来。相信,下次,我一定会成功的,老师们,不要忽视了我的存在,我会回来的,以前的我会回来的!谢谢你,不平凡的生命,是你,让我又拥有了奋斗的决心!谢谢你,不平凡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一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初一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学反思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在结构上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脉络,按照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学习全文。“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想象,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读是一种古老的却极富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也是品读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朗读去体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堂课总得来说是较好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整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合理,上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课的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带领着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到结尾。这堂课我自己感觉最值得珍藏的一点便是学生的朗读,从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体会到学生从诵读中享受到了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默读,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这个句子读出声来,之后读给你的小伙伴听,接着指名读他(她)喜欢的句子,一边读还一边做朗读指导。这个自然段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运用了多种读书的方法,从第一次读到最后的一次读,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个精读的过程了。

当然,这堂课也让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带领着我进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方面,我感觉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除了课前设计过的一些过渡语和叙述性语言外,其余在课堂临场发挥的语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够美!这一点也直接牵扯到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所以,第二点便是评价语单调,对孩子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激励或纠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这堂课让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这堂课的反思与感悟,我想自己会在教学道路上前进一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胜似亲人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朝鲜族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小姑娘六岁那年,她的父母劳累成疾,相继死去,使小姑娘成为了一个孤儿。一位老奶奶没有亲人,孤孤单单一人生活,但她在一天夜里听到一个小姑娘的哭声,便顺着哭声找到了那个小姑娘。

老奶奶把小姑娘带回家,问她:“你是谁家的孩子?”小姑娘哭着说:“我的父母去世了,我没有亲人。”老奶奶真替她难过,于是就收留了这个小姑娘。

自从小姑娘来到老奶奶家之后,一间小小的茅屋顿时变得生气勃勃,不像原来那么死气沉沉,老奶奶为小姑娘交钱上学,小姑娘不仅在学校认真完成作业,还在家里为老奶奶洗衣服,做饭,整理房屋。冬天,为老奶奶暖被;夏天,为老奶奶扇扇子。在老奶奶生病的时候,喂老奶奶吃药,给老奶奶说笑话,让老奶奶每天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小姑娘门门功课都是一百分,她考上一所重点初中,一想到要离开老奶奶,心里很伤心,她和老奶奶紧紧拥抱,并许诺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让老奶奶的穷苦日子有所改变。

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把老奶奶接到城市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望着以前的小茅屋,不禁再次拥抱了老奶奶……

是啊,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但现在的人们都被金钱所迷住了,感情却麻木了,我多么希望不要被金钱迷住,让人们的感情再次恢复知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四年级语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近了,近了,车窗外的景物出现在视线里又如闪电般消失;更近了,沐浴在烈日下的那个小镇正是我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乌镇!

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了,没有都市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却有着碧绿、柔软的柳条,幽静、清澈的河水,精巧、古朴的拱桥和年代久远的老屋……

漫步桥上,一阵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桥的另一边有许多黑色的房子,一幢挨着一幢。我想,这大概就是乌镇名字的由来吧!它们承载了几辈人的记忆,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在岁月的沉淀中见证着历史。

接着,我们来到乌镇西栅景区的龙行田,那里的马鞭草花儿开得正旺。徜徉在这片蓝紫色的花海中,只觉得被成千上万的花朵拥抱着,仿佛沉浸在梦幻中,花海已与天空连在一起,美不胜收。

傍晚,晚霞收尽了最后一丝余晖,天空中出现几颗调皮的星星。它们神秘地眨着眼睛,好像在说:“乌镇是个有趣的地方,你要仔细观察哦!”在码头上散步的时候,我看到一艘艘渔船的彩灯逐渐亮起来。江中灯火通明,层层叠叠,像一个个橙色的星星在闪光,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天上的星,哪个是地上的灯。我们一家人坐在船上,微风在耳边细语;渔夫摇摇晃晃地摆动船桨,一下一下拨起层层水花。听说早市时,他们还会在渔船上叫卖水果,好不热闹。

第二天,我们告别了画卷似的乌镇,踏上返回的客车。当它渐渐消失在视野里时,那别具一格的小桥人家,秀丽的夜景,具有年代感的小路,还有美丽淳朴的花海……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乌镇,真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育教学的优秀读书笔记

全文共 4146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暑假期间,我读了《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什么是科学?

通常科学是指近代科学,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对实证方法的确立,看作是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科学原指自然科学。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定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小学科学中论及的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质等。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的特点?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1)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4)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谈论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3、“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简介

XX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在中国开展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取名“做中学”。即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让儿童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实际,达到以下目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获得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关“做中学”的很多资料,可以登陆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

4、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了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他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5、要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大致包括: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实验或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 结论和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在有些探究课题中,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在科学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究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科学的方法,还是本身就作为一种课程的目标。〈科学课程标准〉认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对年幼的学生来说,可能学习探究的过程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认为,小学的科学教育中只是承担科学启蒙的任务,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是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儿童已有的科学基础上精心选择和组织儿童探究的内容,而只是在课堂上采用零碎的、杂乱的案例,那么这样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将会是效率很低的教育,也不可能达到培养儿童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把让儿童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想法)、改善和纠正已有的科学概念以及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结合起来考虑。

在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但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来说,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不能分割的,不能说用这个科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用另一个活动来教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在通过一个活动来教学生总结,这样做不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也达不到探究式教育的目的。

6、为什么要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在知识社会里信息的综合和生成数据本身一样重要。因而,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分析和推理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家的意见、教育理论的支持和学习科学(神经教育学)的启示这三个方面都认为如此。

7、教师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但不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和设置环境,单进行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能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取决于学生本人的情况和努力。作为科学教师需要掌握或了解三方面的知识:科学概念和模型、教学法以及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规律。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儿童在他们原由想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正确的科学概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常常不能靠一节课来完成,而是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课来实现。设计系列的课,有助于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制定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我们经常称这样的系列课为一个模块。

8、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学生是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主动的学习者,这表现在:

学习者分享了最初对特定时间或现象的看法和解释

学习者收集到其他人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

学习者检查支持他们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人的看法的证据;

学习者提出问题;

学习者提出探明事件或现象的探究计划;

学习者进行数据收集、解释

学习者根据实证来确定或修正原由的意见或解释;

学习者想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学习者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9、提出合适问题的注意点

(1)探究的内容与方式符合儿童实际的认知水平

完并不等于探究。那种把探究式学习简单解释成为“玩中学”的提法是不全面的。

(2)问题应该和一个通过这次探究可以正式的自然科学的概念有关。最好一次探究活动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不是想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或是不明确的科学问题。

(3)不宜向儿童涉及复杂系统的探究题目

(4)在提出的题目所包含的探究过程中,尽可能包括定量的测量和定量的描述。

(5)我们不主张在小学阶段对社会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10、如何组织讨论

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环境,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启发,都主要靠讨论。

讨论是发展儿童思维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对比不同意见,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尊重不同意见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的过程。

11、关于观察的策略

(1)教会学生围绕一个概念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学生会学得更有效;

(2)设法改变某些事物,并观察发生了什么,尽可能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学生会观察得更深入;

(3)观察是探究的一个环节,要和学生的语言发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12、关于科学表达和记录

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时,我们强调学生应有一本连续使用的记录本,这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估,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激烈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很有利的。它帮助学生观察、表达、用词和写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意外的收获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我深知,做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课改需要的不只是热情,还需要语文教师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开发教材。因为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教学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

最近我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读了一篇文章《珍贵的纪念》,当说到小猴、小熊纷纷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时,一个同学就说:“老师,它们这是乱写乱画,这是不对的”。我还没说话,另一个同学就很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小刚用铅笔画桌子,你过来看看…”话音还没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小刚,你不爱护桌子”“小刚,桌子是学校的,不应该乱画““你看,这墙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画的”看同学们的情景,跟开批斗会一样,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评你两句,我看看小刚,脸红红的,低着头不说话。作为新课改的教师,不应是“一言堂”的堂主,这时的我,应是学生探究的引导者,于是我亲切地问:“小刚,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我错了,我再也不画桌子了。”“老师,有一次我发现我桌子上有谁用铅笔画了一道线,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帮小刚擦掉。”我们的班长起来发言了,三月是学雷锋月,我马上肯定了她想帮助别人的想法。“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小刺猬,种些花草,不应该破坏公物。”文静的课代表说出了我们下面想学的内容,我想说的话。我马上因势利导:“小刺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讲环保比较多一些,所以我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种花,多植树,不随地扔垃圾…关于爱护、环保的“演讲”整整持续了十分钟。同学们热情高涨,课下有的同学竟然抓住了几个踩草坪的小朋友,有的同学跑到院子里去捡垃圾,有的同学在教室喧哗,马上有同学指责他是噪音污染。一堂不是按我设计上的课,让我有了意外收获。第一,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引导;第二,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了;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同学们互相监督,我们班的卫生、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

总之,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

全文共 101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立意的问题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

以人物对《鸿门宴》中的项羽评价为例:

1、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来看看历史名人、作家如何评价项羽乌江自刎:

(1)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诗中的观点。

总结: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同一个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以水为话题,来选取一下立论的角度。见书后练习题,每人写出三个角度,写在本子上。“水”立意参考:

1.水无形,随容器而安。意即人处于被动或逆境时要随遇而安。

2.水滴石穿。目标专注,同时具有韧性和毅力,才能成功。

3.海纳百川。意即为人宽容和有爱心最重要。

4.水沾染污垢,自己也变得浑浊。人则应保持自身纯洁,出淤泥而不染。

5.水是柔韧的代表,婉转地折败了刚硬,即便抽刀断水亦无用。生活中也不要处处逞强,平和低调的人更易成功。

6.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再怎么变通,原则不能丢。

7.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人也要不断追问和反省自己选择的道路。

8. 舟行水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9.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10. 流水不腐。常学习,才有源头活水,才能保持聪慧的头脑。

咱们从“水”这个话题想到很多论点,这就是一种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的方法有:联想(由此及彼)想象、横向比较、反向考虑(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突破思维定式,也叫逆向思维)、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

例如,从每一条的水的特性归结到后面的哲理,这就是运用联想,且由现象到本质的方法。水有什么品质,从中提取要点,这是横向比较,运用了逆向思维。

总之,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多方面进联想想象,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思善想,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才能想出好点子,好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多看才能找到更多的思路。

四、练习用发散思维来分析材料并立意。

【材料】《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你从不同角度阐释这句话,然后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意思是说:狗不因为善于狂吠便是好狗,人不因为善于说话便是贤能。善:善于、擅长。

【写作指导】

第一步,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狗不以善吠为良”在这里可以说起了“比兴”的作用,材料的重点是“人不以善言为贤”,它的“关键词”是:“人”“善于说话”“贤能”。

首先,从正面分析三者的逻辑关系。“善于说话”不一定是“贤能”,那怎样才能成为“贤能”?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为:“脚踏实地地去做”,“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说和做成为贤者的双翼”等。

其次,从“说者”的角度,“善于说话”会怎样?这可从两个方向思考:

一、正向思维,“善于说话”为何未必能成为“贤能”?因为“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夸夸其谈的人往往以此表现自己的才德,殊不知孔雀在炫耀璀璨的同时也露出了令人难堪的“屁股”。乌鸦叫声虽多,但招来的却是人们的讨厌,果实无语,人们却百般赞赏和爱护。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为:“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不要做聒噪的青蛙”等。

二、逆向思维,“善言”之人就不是“贤能”了?烛之武退秦师,诸葛亮舌战群儒,邹忌讽齐王纳谏,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无不让人折服。试想,没有机智雄辩的口才怎么可能做到?联系现实生活,有的同学就从这个角度立意:“善言成就事业”,“善言——民族友好的使者”,“善言——沟通你我他”,“社会需要毛遂自荐”等。

再次,从“听者”的角度,既然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那么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妖精用天使一般的脸孔欺骗世人,却用鹰隼一般的利爪杀害无辜。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分辨“美言”,老子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有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立意:善于分辨“美言”,不要被奉承话冲昏了头脑,“透过现象看本质”等。

五、立论的原则

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材料:据报载,神农架林区野猪曾一度为患,有人想出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播放狮叫虎吼的声音吓唬野猪的办法。开始倒很有效,后来,野猪非但不怕,反而拱倒了电线杆。

1、适者生存;2、不能姑息迁就;3、骗,终非长久之计;4、动动真格又如何;5、要顺应时代潮流;6、改革才会有发展;7、弄虚作假者戒;8、既要声势,更要行动;9、形式主义要不得;10、做个“野猪”又何妨。

分析:1、5、6显得浮泛,扣训练材料不紧;2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3、4、7、8、9属于扩散思维,其中8最好;10属于逆向思维,有些标新立异。

材料:(练习二)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她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踩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比较几种立意:

1、人无完人

2、梅花香自苦寒来

3、奋斗就有挫折

4、专注的力量,唯有这样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

5、知足常乐

6、成功的道路上难免有绊脚石,要追求就不要惧怕失败

7、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

纵观全文,尤其是黑格尔的一句话,材料向我们传达的最佳立意是3、4、6、7;1、2的立意有偏颇;5立意就相差太远。3、4、6、7你会选择哪一个写作?为什么?

可见立意的角度有很多,抓住最佳才得高分,创新也不是随意而为,有一定的方法可寻,还有一定的限制。那么我们选择论点写作有哪些原则呢?(立论的原则)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不能一味剑走偏锋,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符合实际还表现在要有现实意义,有针对性。

3.立论要新颖。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4.选择适合自己的。

六、作文练习:课后习题任选

参考

水说

世间万物,各有其形,或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一成不变与瞬息万变中诠释永恒;或翩然起舞,日行千里,以及之千回百转耻笑万物之僵行拙步,如风。而集坚毅与温柔,力量与祥和于一身者,惟水而已。

初识水,在烟台。一片碧蓝,望之无边,不似天空遥不可及,不似险峰高不可攀。她只是悠闲的坐卧在那里,温和地看着一些渺小的生灵在她身边快乐地嬉戏。踏在灾害的边缘,一边是无边金黄,一边是无尽湛蓝,不能不暗叹自己的微不足道。面对着这种博大与从容,还能有什么言语呢?唯敬畏而已。

大海以一个强者而不强弱的姿态告诉我:真正的胜利者,不是站在前台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人,而是面对世间的纷繁,从容地微笑着的人。

再见水,在九寨。五颜六色,千变万化。印象尤深者,当数落日朗瀑布,百米外即闻水声如雷。近览,即见水滴千万奔腾而下,激起银浪无数。一阵风过,身边便如细雨纷飞,使人不免生疑:莫非落日朗来自天边?一路所见,尽是奇观异彩,唯她,洁白晶莹,不染纤尘,一改先前所见柔媚之美。与彩霞生发出借来高山深涧,只为一展水之力量,水之玄妙。

落日朗以一个骄傲者的姿态告诉我:只要有心,柔弱亦可化为刚强;只要有志,平凡亦可画为奇迹。

终识水,在黄龙。满目皆水。在山顶,在石缝间,到处都是水流的脚印。细细的、柔柔的印痕,细细的、柔柔的脚步。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脚步,踏开了岩石,踏出了溪流,踏出一片桃源胜地。细看一块大石,薄薄的水层匍匐而下,很难想象这些小小的生灵们是如何在岩石上梳理出如此光滑细密的印痕的。伸出手去轻触,是浸透的冰凉。她们来自雪山,带着神圣的使命,要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天堂。是的,她们成功了,再坚硬的岩石也不能不在她们脚下俯首称臣。她们或许不是奇迹,但她们却用自己纤细的手指创造出了奇迹!

黄龙之水告诉我: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是只要有梦,便有希望;只要用力呼吸,便能看到奇迹!

水之形,无处不在;水之魂,亦无处不在。世间之水,无论生在大海、江河、湖泊甚至溪流,都是造物者的杰作。她们含蓄而不怯懦、雄劲而不张扬地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真谛。

水之言,你听懂了几分?

不要因为坑的存在而忘记仰望天空

如果没有没有看见月亮的升起,不要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星辰的闪烁;如果没有听到故事的开头,不要急噪,否则我们会错过完美的结束;如果有坑的存在,依然铭记:仰望天空的美丽。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却万分坎坷,无数的“坑”在等着我们。但要记着,“坑”的上面是我们想要的“美丽”天空。有一些人会低头看“坑”,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只为躲避“坑”,他们只能说是“活着的人”。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坑”无存在的价值,他们会仰望天空,不顾脚下,他们才是“爱生活的人”。

仰望天空,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阔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着。尽管事与愿违,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都在“坑”的道路上抬头仰望自己的天空。

仰望天空,是霍金身患绝症却研究宇宙大爆炸的毅力;是张海迪失去双腿却自己创作的坚持;是毛主席农民出身却创建新中国的奇迹。尽管身残,但志不残;尽管艰难,但依然在掉入“坑”后,继续爬起,继续抬头仰望天空。

仰望天空,是一次考试失败后的重新奋斗;是百忙之中对花花草草的关注;是为父母织的一件毛衣;摔倒了,不哭,再爬起来!尽管道路坎坷,尽管路途遥远,但抬头望望,天空依然美丽。

朋友们,成功的道路上难免有绊脚石,没关系,朝着我们的目标,向着天空,即使掉进“坑”中也要继续向前,美丽的天空在等待着我们!“坑”终究会过去的。

朋友们,人生的路途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没关系,努力地跨过去,有天空在等待我们,看“坑”过一生,仰望天空也是一生,何不仰望美丽的天空呢?

“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天空亦是如此。而人们往往只看“坑”忘记了美丽的天空需要我们的仰望。那么,从现在起仰望天空吧。天空仰望久了,“坑”也就消失。

羁绊后的执着

成功需要代价,辉煌需要付出,而这些“代价”、“付出”远不止金钱、时间,它们更需要的是你的经历、毅力和你倒下后爬起的勇气。也许这些付出已令你伤痕累累,而在众人疲惫之时,唯执着是真。

步如花季雨季,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人生的战场。在那里,稚气未脱的我们在撕打,在纠缠。虽然没有流血与铁戟,而无疑,每个人都打算拼到只剩最后一口气。

是的,我们选择了这样艰难的路。步入高三,我几欲把几年的力全部喷发,因为我已欠自己太多。懵懂的高一,暗淡的高二,是的,此时此刻,我心如火,来点燃这最后的时期。而当一次次的成绩榜下发后,我已一次次又被寒冰覆雪所盖。我可以做到不怕任何人的眼色,但却难以直面自己的心。太令自己失望,也许便没有再奋起的理由。

理所当然的,我愿意放弃,躺在那坑里。

整日沉溺于篮球与游戏之中,也许没有伤痛,没有痛苦。但其实那是对一颗麻木而没有知觉的心而言的,对于我,亦没有快乐。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

我不愿绊倒,只希冀缓缓地走;我不会看天抑或是前方,只会盯着地面,旁若无人。

而那是自己么?

曾几何时,自己是以保尔为榜样的,我只坚信一点,一个坚强的灵魂在平平如也的环境中略显无奇,而只有在困苦的境遇中,这种伟大才会显现出来。

每一次成绩的发放都会使我感觉如同跌入深渊,我是多么愿意,就那样躺在谷底,看着明月睡去。无疑,第二天的烈日之光又无情地射在我脸上,我发现,灵魂的昏睡实则是对人最大的折磨。

于是,我不敢怠慢,只得背起沉包灰溜溜的走进学校。也许下一刻迎接我的依旧是失望,也许冲刺之时我已掉队。哪怕最后一刻我一无所获,即使永远我都在那悲观绝望的坑里,我会向上看,向上走,那里是阳光之地,可以令我不再惭愧。当我赢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高空。

致那些仰望的失足者

仰望,望变幻莫测的星辰,望云卷云舒的苍穹,或是仰望心中高洁的圣土,都不失为一种高贵的姿态。而仰望,抑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志士高昂的头颅,守望了理想的高空。

那么,因仰望而“失足”的你们,我怎能收起一丝一毫敬重?

郁郁不得志的中唐,略微萎靡的细风拂过统治者的殿堂,一片死气沉沉。政治革新!一声新鲜的呐喊却冲破波澜不惊的朝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对仰望着国强民泰、兼济天下的挚友,无比响亮地喊出了关注民生、增强国力的改革口号。他们昂首阔步、躬耕不辍为民请命的姿态却招来保守派的群起攻之。当壮志被冠以未酬,等待他们的是使数年的贬谪之途。远离长安的赤子之心却依然在“艰难苦恨繁霜鬓”中,微笑着望那数条未被废止的改革政策下百姓的欢腾。梦得与子厚没有如那些卑躬屈膝者安稳地蜷缩在坑里,他们凝神仰望,纵然脚下路途坎坷,不改高傲的神情、挺拔的姿态。

风雨飘摇,是近代中国的名字;暗无天日,是百姓甘于臣服的现实。这沉默而阴霾的世界里,却有人不愿做黑屋子里不声不响的陈尸,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仰望乌云滚滚中端倪出现的阳光,他仰望唤醒沉睡巨狮的响雷。风雨如磐的故园里,他坚毅的神情照亮锐利的笔锋,饱蘸悲怆的字句里,由他忍痛揭疤的彷徨。而被当局仇视,举步维艰的斗士啊,却矢志不渝地昂着头,不惧怕下一步是否会踩空。他欣慰地看青年一辈不再蒙着雾霭的瞳中闪烁着英勇睿智的光芒,慢慢痊愈的国土,怎会负了他的守望……

因为仰望真理的光辉,布鲁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为仰望科学的巅峰,“嫦娥”一号经历了无数挫折;因为仰望精神的自由,裴多菲忍受了生活的苦痛……他们坚定地仰望着,他们无可避免地“失足”;他们坚定地仰望着,我们无法嘲讽他们的“失足”。致那些“失足者”,不用鲜花和掌声,用后人虔诚的仰望……

仰望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仰望星空观察星星时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结果被路人救出。当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时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然下了雨。

有人会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东西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然而,人生活在世间,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深坑的,在其毫不防范的情况下也会一脚踏空掉了下去。这些是谁都不可避免的,谁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度过了。

深坑、湍流……随时可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把它当作一次次经验的叠加,在下次仰望星空时记得注意脚下也许会出现深坑,要小心掉入深坑中。

在我们含辛茹苦的求学的十二年里,也会出现许多的深坑。比如考试的失利,比赛的失败,荣誉的失去……这些都是我们在仰望知识的星空时不料出现的一些深坑,掉入深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入后一蹶不振没有勇气爬出深坑后继续仰望知识的星空,继续欣赏璀璨的明星,继续丰富我们的知识。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不仅对天上的知识如此丰富,我们同样看得到脚下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在听了泰勒斯的故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就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不到除此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高空,高空中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去等待我们探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去等待我们揭晓。

我国“神五”“神六”的发射,便是去探索高空中奥秘的两大成功事例,我们国家的那些科技人才也是在仰望星空时不经意间掉入深坑后爬起来继续努力才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的。假想一下当他们再掉入深坑后不敢爬起来,永远躺在坑里不再仰望高空,那么就不会有“神五”“神六”的成功,也就更谈不上“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了。

我们勇敢地仰望星空,不管前面是否有深坑都要一直地勇往直前。

谈最遥远的距离

我的爷爷说:他怕远,怕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

我的姐姐说:他怕近,怕冲闯不出近处的风景。

怕远的,留恋近处;怕近的,向往远方,人呀,你在哪里呢?

都说你在天边,在最遥远的地方,就像苏子说的远在“千里”是吗?就像李白说的远在“长江天际”是吗?可是你不是在“婵娟”与共吗?你不是在儿女“沾巾”吗?千里不算远,因为有心相连;万里不算长,因为有情相依。那天,你在太空行走;那天,你挥舞着五星红旗;那天,你行走在我们未曾到过的空间;还是在那天,你,我,还有他,我们所有的人走的又是那么近,好象彼此都听到了对方的呼吸!我们明白,你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时候。

都说隔海相望,都说鸡犬相闻,都说同根同源,可为什么一轮朗朗的明月,恍惚各有其华;为什么一弯浅浅的海峡,仿若事隔千年?能说近吗?当年的德国只有一道柏林墙却隔绝45年。能说近吗?二战之后东西两方只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却陌生近半个世纪。再说人情,吴宓与毛彦文擦肩而过,终不能成为伉俪;刘兰芝与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却饮恨而逝。我们明白,你在最近的时候也就在最远的地方。

都说距离是一堵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说距离是一抹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说距离是一种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最遥远的距离是不能用公里一类来测算的。它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它早晚出现,却恍若隔世。于是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的追求和我的希望。

大洋彼岸,一份牵挂,轻轻点击,一封E-mail在最遥远的距离里传递你与他的情话。千年企盼,一样血统,众口相传,一个神话在当今社会里撒播文明与和平的种子。没有一脉相承,没有魂牵梦绕,没有心灵相通,朋友,你我永远只能处在最遥远的地方。

于是我的爷爷说:他不怕远,远的地方也有祭拜。

于是我的姐姐说:他不怕近,近的地方令人回味。

距离

冰冷的防盗门,虚拟的网络世界,四通八达的电话网,林立如劳笼的高楼大厦。这一切,告诉我们世上有种东西,叫距离。

爱琴海边,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塔列斯那意味深长的铭刻:“人啊,认识你自己。”唤醒了人类。人类不再相信君权神授的谬论了,不再沉守刀耕火种的愚昧了。人类进步了,可是他们抛弃陈旧的同时丧失了什么?

是的,我们忘记了坦诚相待。我们开始学会给自己戴上面具,去抵挡所谓的伤害,周旋于纷繁的尘世。周而复始,我们就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心安理得。

是不是很久没和朋友谈过心了?准备好一肚子的苦水,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从嘴里说出来的却是莫名其妙的一切安好,满腔愁苦却在网络里成了无谓的打情骂悄?

是不是很久没看过一封手写的信了?开始相信如果自己都无法保守的秘密又怎能奢求朋友为自己保密。是不是,淡然于透过打印纸整齐的铅字排版?却是看到了对方格式化的脸,格式化的心。

是不是已经学会逢场作戏?在一大片肆无忌惮的笑声里强作欢颜。听阿桑的《叶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却毫无心悸。

而在一个个孤单清冷的午夜,我们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距离产生美。

其实我们早已心知肚明。我们所谓的距离并不是真正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因距离而变得更加美好。太近的不是距离,是干涉,侵犯;太远的也不是距离,而是冷漠,隔阂。真正的距离,是恰倒好处的远近,是不妄加干涉,也不置之不理。

才明白塔列斯的铭刻为何被后人咀嚼,也明白了我们所迷失的岁月里,需要怎样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站在大海这头,望着遥遥无际的海面,寻找海的另一头,好遥远的距离;立在大陆的彼岸,眺望着它的雄姿,好遥远的距离;坐在父母的对面,瞅着他们憔悴的面庞,与父母相互思忖着各自的心思,中间树起一道无形的冷墙,也许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吧…

从呀呀学语到满腹经纶,身边最亲的人,同时对子女花费最大心思的人只有父母。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就有了一堵冷墙,也就是所谓的代沟。于是最亲的人便从最近的生活距离跨越到了最遥远的心灵距离。从无话不谈似朋友的亲近到无话可谈似陌生人的遥远,这一切竟是那么遥远。

也是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心灵之间就好像两个人孤寂地站在一望无涯,波涛汹涌的大海两岸,无法沟通,遥不可及;也似身在异乡流浪魄落的游子,在大陆彼岸望着它不能回归时的无助。

这最遥远的距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希望见到的。它让亲情不可以流露。每个子女都希望与父母回到那些无话不谈的时刻,如此的话我们就努力自主的缩短这段距离,用心灵,用沟通缩短“最遥远的亲子距离”…

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_尼罗河,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能用光年衡量的宇宙......在我个人认为最遥远的距离莫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唐代诗人曾在诗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世人眼里这三千尺,落九天,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天文数字,但是比起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可是芝麻比西瓜胆大妄为了。

记得曾有这么一位老人,他在世时,对人生充满着希望与向往,一心只想着能把自己的人生到路走完,在他的人生脚印中,创贡的辉煌匿迹不计其数,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意愿,在他临终的做后一口气中,他向家里发出了这样感慨:人生道路还真遥远啊。

人生道路,就如大海中的一艘轮船,虽然你能一帆风顺的到达大海的另一头,但是你永远不能到达大海底部的万丈深渊,人生道路就如在天空中高昂飞翔的雄鹰,虽然你能飞过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如花似锦的各个国家,但是你永远飞不出地球对你的引力,人生道路就如在地铁里行使的火车,虽然你能快捷的行使到你的目的地,但是你永远不能脱离轨道而行使。

人生道路就是那样的遥远,在道路中她会使你感受到酸甜苦赖,也会使你感受到悲欢离合,当你认为自己将要走完人道路时候,其实你的将来还有更遥远的人生路途等着你。

几例论证供同学借鉴

麻雀整天叽叽喳喳的叫,却很少有人在意它的存在;公鸡只在天亮前的那一刻引吭高歌,却赢得人们的赞美。那些“说不好却说不少”的人往往“破绽百出”,那些认为“沉默是金”的人,却往往语出惊人。(比喻、对比论证)

赵括纸上谈兵,口若悬河,却在兵戎相见时,断送四十万大军。张自忠在外交风度上虽然并不潇洒倜傥,巧于词令,但“礼节周到,言词谨慎,态度恳切持重”得到各国驻津人士的赞誉。真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比论证,例证,引证)

苻坚不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想一举灭晋,以投鞭断流之势却落得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下场。究其因,不纳美言也。唐太宗籍魏征的善言成就贞观之治。(对比论证)

古代埃及等文明古国,词令被认为是统治者所必需的本领。他们把词令看得比武器还有力,说:“你巧于词令,你必将获胜。”这充分说明对于一个上层统治者,能言善辩是多么的重要。(例证)

[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选取立论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自由四年级语文作文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后,是黄昏,嘈杂的对答案声,笑声充斥着窄小的走廊,有谁会发现现在的黄昏很美?考试后,教室里昔日的好友对着答案,因一方错了而开口大笑,哪怕只有六年级,一切的名利在他们的背后,邪恶的挥舞着魔爪,笑声,叹气声与窗外那美丽的黄昏显得格格不入。

的确,如今的竞争,谁都知道很大,考名牌大学,有份好工作,是他们自己想的吗?是家长托付的。他们还小,真的,只有13岁,为什么成天伴随着他们的不是朴实的笑声,而是名牌的诱惑?对,现实就是这样,人类往往幻想着一些空洞,虚幻的东西,就是没有发现外面的黄昏是多么美。很多人都会说“名利与我无关”,但真正的给你名利放弃自由,名利就和你有关了。

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学校,五点半回家,十点睡觉,这是一个中学生的日程表。

上午学XX兴趣班,中午匆匆忙忙吃好中饭,下午继续学XX兴趣班,家长们则聚在一起,谈论“我家孩子报了几个班”,“我家孩子钢琴考了几级”,那孩子们呢?他们有学校的功课,家长的功课,有什么时间来玩?

连日记都被看过,自由还有吗?

我知道家长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们已经配合得很好了,不要再逼他们了,让他们考试后不要焦急的对答案而是欣赏窗外的黄昏,好吗?

[自由四年级语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四年级关于元旦的语文小作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每当听起这首歌时,我总会想到前几天刚过的元旦晚会,虽然场面不大,摆设不是那么好,人不是太多,但那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晚会。

在元旦来临之前,我们就听说这个消息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非常高兴,都盼望这天晚上的来临。终于,时间如水,这天下午,同学们放学后都怕回家吃晚饭再返校会耽误晚会,于是下午放学后都在学校里吃。

终于,激动的时刻来到了,我们大家都来到四楼会议室做好,脸上挂满了笑容,都在下边小声的议论。随着音乐响起,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停止,不约而同的都看向了舞台,只见舞台上灯火通明,两个主持人开始致辞,节目从这里拉开了帷幕。

第一个节目是一群女生跳的舞蹈,只听音乐响起,她们便开始舞蹈,那样子漂亮极了,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偶尔有几个人窃窃私语,随着掌声的响起,那几个节目又再次迎来了掌声,只见几个帅气的小伙子在边舞蹈边唱歌,不时得到尖叫和掌声。一曲未完一曲又至,节目到了高潮。尖叫声和掌声接连不断。

到了教师表演节目了,只是一个穿着一身漂亮的白衣服的老师,跳起了美丽的舞蹈,白色的衣服在舞台上来回飘起,漂亮极了,像一位天使一样,接下来又有人弹古筝,弹钢琴,高潮接二连三。

终于,时间飞快,表演也接近了尾声,随着主持人的最后致词,在一曲《难忘今宵》中晚会成功的拉下了帷幕,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让大家高兴的地方。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每当这个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飘荡时,我就会想起那晚给我带来的快乐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学习课改的精神,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继续组织组内教师学习课改的精神,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新要求。努力使每一位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面积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堂研究。

2、创设浓郁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学期初确定本教研组的活动专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升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和品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聚焦学困生,做好拉差补缺的工作。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补习,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做到共同发展、进步。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圆满的成绩。

上述措施只是我们教研组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发现后会及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全文共 4602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一

可是,在燕子十二岁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奶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燕子伤心极了。这一天,燕子头上裹着一个白布,低着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看到这凄惨的场面,在场的人们都哭了。有的一边哭一边用手绢抹眼泪,有的默默地哭,有的甚至哭出声来。一位老爷爷走过去,把小燕子搂在怀里,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说:“孩子别哭了,会伤着身体的!”老爷爷说着说着自己也流下了眼泪。一位阿姨走过去,摸着燕子的头说:“我可怜的孩子,你奶奶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孩子你要坚强啊!”姥姥站在一旁,脸上也写满了同情和怜悯,嘴里不停地说:“多么可怜的孩子呀!???”

送走了奶奶,燕子由于太伤心,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所以生病了。后来,我舅舅(是个医生)知道了燕子生病的事,就主动免费给她开药、打针,还给了她300块钱,舅舅对她说:“回去别忘了吃药,这些钱你拿去教学费吧。”左邻右舍也都伸出热情的手,有的帮她洗衣服,有的给她端上一盘热腾腾的水饺,有的??由于人们的关爱,燕子的病渐渐的好了。

过了一些日子,燕子又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她又有了亲爱的爸爸、妈妈。

爱!让她又拥有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爱!让她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成长。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二

小兰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一天,小兰的朋友小红来看望她,小红告诉她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小兰听了动了心,她也想出去闯闯,看能不能碰到什么好玩的事情。第二天,小兰收拾好了背包,就出发了!

小兰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小溪哗哗地流着,河水清澈见底,树木郁郁葱葱,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走着走着,小兰来到了一座小木屋门前。小兰敲了敲门,从里面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从衣着上看来很显然是苗族人。老婆婆见她说到:“孩子,有什么事进来说吧。”小兰进了屋,老婆婆问道:“你怎么孤零一个人在外面呀?”小兰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听了说:“你就在这儿住下吧,也好有个伴儿。”小兰每天都帮老婆婆洗衣、做饭,她们俩过得很幸福。

不久,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舞着雪花。小兰看着这美丽的雪景,禁不住陶醉起来,小兰看着看着突然想起昨天婆婆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呢!小兰赶紧抱起那堆脏衣服跑去河边洗了起来,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小兰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她不管那么多,只想让婆婆穿上干净的衣裳,过了好一会儿,衣服终于洗好了。小兰把洗干净的衣服拿回家,小兰正准备晾衣服的时候,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她见了小兰,泪水止不住下流,老婆婆抱着小兰说:“你真是比我亲女儿还要亲啊!”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三

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小兰和她的爸爸妈妈。

有一天,爸爸对小兰说:“小兰,我们村新搬来了一位苗族老奶奶。她已经80多岁了,孙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亲人。你要多去陪陪和帮助这位年迈的老人呦!”小兰毫不犹豫的说:“嗯,好!”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兰锻炼完身体,看见老奶奶家门前有一盆脏衣服。她想起了爸爸妈妈说的话,知道这一定是因为老奶奶手脚不灵便,洗衣服对她来说十分困难,穿脏的衣服没人洗,因此才堆了这么满满一盆。想到这儿,小兰赶紧趁老奶奶不注意,想给她一个惊喜。就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和棒槌,到河边把衣服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回来。小兰正在晾衣服的时候,老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当她看见小兰和那些已经洗干净的衣服很高兴,放下拐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兰。”“哦!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经常来陪我,他们向我说起过你。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你们这样关心、照顾我,真是比我的女儿和孙子都亲呀!太谢谢你们了!”老奶奶边夸小兰边摸着她的头,她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而明显了些,却更加慈祥、和蔼。

老奶奶的话,让小兰十分害羞:“这些事儿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还会帮助您做更多的事儿,陪您聊天、散步的。”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却胜似亲人。因为,他们彼此爱护的的心是联结在一起的,永远不会分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四

今天,我刚走进教室,老师也步履匆匆走了进来。对我们说:“孩子们,老师昨天看报纸,上面的一篇文章让老师很感动。文章是这样写的:自从汶川地震后,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一位老奶奶也是一样,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儿子和女儿。虽然老奶奶经济上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可老奶奶毕竟80多岁了,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她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所以,请广大热心市民有空能去陪陪她。她家的地址是ΧΧ市ΧΧ路6号楼2单元501室。”听到老师念完文章教室里啜泣声一片。老师又说:“孩子们,我们不要哭,要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老奶奶,对吗?这样吧,我们分成8个小组,每个周末去一个组,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我被分在第一个小组里,今天就可以去帮助老奶奶了,我很高兴!

我们跟着老师来到老奶奶家,奶奶家很大,奶奶一个人在家很冷清,所以奶奶见了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看见老奶奶旁边有一个盆,盆里有几件脏衣服,便拿到洗手池去洗,可因为天气很冷,我的手很快就被冻红了,可是我还是继续洗,没有因为冷就停下来。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力是因为我觉得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万一洗衣服时摔倒了怎么办啊!这时奶奶走过来对我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真好,虽然咱们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说完,我和老奶奶依偎在一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五

我的家住在一个村寨,我家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亲人。

这位老奶奶已过80岁,快90了,一直无儿无女,没有亲人的陪伴,可老奶奶却活得非常开心。

因为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茅屋里,虽然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但她还是每次抽出一点捐出去,老奶奶可真是一个好人啊!

老奶奶腿脚有些不灵便,因为我妈妈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经常过去帮老奶奶做一些事,还让我过去帮忙,让我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外面跟别的一些朋友玩,见老奶奶家门没关,我便走了进去,见地上放着一盆衣服,我见老奶奶不在,便想:老奶奶不在,我帮她把衣服洗了吧!想到这我便把衣服拿起来,到小溪边,把衣服洗了,回到老奶奶家,我把衣服晾了起来,就在这时,老奶奶回来了,见到我这样,老奶奶眼睛湿润了。她走了过来,把她热乎乎的脸贴在我的脸上,我感到一阵温暖,她缓缓地说:“你们虽不是我的亲人,但却比我的亲人还亲啊!”听了这话,我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说:“不用谢,老奶奶,这些事是我该做的。”

我想:以后,我还要帮老奶奶您做许许多多的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亲人 篇六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

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

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七

在一个苗族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地清苦。老奶奶经常围着黑色的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特有的苗族服装,独自去田里照看农活。

老奶奶家的隔壁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名字叫桃桃,小姑娘长的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粉红的小脸蛋,就像是春天刚刚绽放的桃花一样,可爱极了。她经常去奶奶家玩,也会帮着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奶奶总是会拿出一些烧好的地瓜给她吃。一老一少有说有笑的,那个亲热劲还真的像是祖孙俩呢。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桃桃放下书包就跑进了老奶奶家的小屋子。喊了两声,却没见奶奶走出来,桃桃进里屋一看,老奶奶正虚弱的躺在床上。原来奶奶生病了。

从这一天起,桃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奶奶家为她端水喂药。看到衣服脏了,还捲起袖子帮奶奶洗衣服。过了几天,老奶奶的病终于痊愈了。这多亏了小桃桃的细心照料,老奶奶一手搂着她的脖子,一后亲切地抚摸着桃桃红扑扑的小脸蛋,激动地说:“奶奶幸亏有你的照顾了,你就是奶奶唯一的亲人啊!”桃桃低着头小声说:“奶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也很疼我呀,以后就把我当做您的亲孙女吧!”

村庄里的人都感叹的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简评:这篇看图作文能够认真观察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人物的外貌及穿着描写比较细致,语言连贯流畅,故事情节的设计贴近生活,感觉真实。而且准确的反映出了图中所有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胜似亲人 篇八

在一个朝鲜族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位老奶奶和小姑娘,在小姑娘六岁那年,她的父母劳累成疾,相继死去,使她成为了一个孤儿。一位老奶奶无儿无女,她在一天夜里听到一个女孩的哭声,便穿上衣服,到屋外寻找,谁家的孩子在哭泣?

她顺着哭声一路找到了她——那位身遭不幸的小姑娘,心中升出做母亲的喜悦,把小姑娘抱回了家。老奶奶为小姑娘换上一件干净、漂亮的衣服,为她洗干净身体,站在老奶奶面前的不再是原来那个脏脏的小姑娘了,站在她面前的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呀!现在的小姑娘面色红润,亭亭玉立,就连荷花看见也会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漂亮!

自从小姑娘来到老奶奶家里之后,一间小小的茅屋顿时变得生机勃勃,不象原来那么死气沉沉,老奶奶为她交钱上学,小姑娘不仅在学校认真完成作业,还为老奶奶洗衣、做饭、整理房屋。冬天,为老奶奶暖被;夏天,为老奶奶扇扇子!在老奶奶生病的时候,喂老奶奶吃药,给老奶奶说笑话,让奶奶每天都过的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小姑娘门门功课都是100分,她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这个消息传来时,老奶奶高兴极了,可是她却为小姑娘的学费感到担忧,不过她四处借钱终于把她送进了初中,她一想到要离开老奶奶,心里很伤心,她和老奶奶紧紧拥抱,并许诺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让老奶奶的生活有所改变,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把老奶奶接到城市里过上了幸福生活,她望着养她的老奶奶的小茅屋,不禁再次拥抱了老奶奶??

是啊,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但现在的人们都被金钱所迷住了,感情却麻木了,我多么希望人们不要再金钱迷住了,让人们的感情再次恢复知觉吧!

简评:本习作能够在看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情节性和逻辑性,不是丰富了图中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准确的体现了文题要表达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3640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矗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课又有何区别呢?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作文350字:渴望和平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啊!啊!啊!”一阵凄惨的哭声从废墟中传来,破烂的铁桥,倒塌的楼房,这一情景惨不容睹。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衣服已破烂,身体有道道伤痕,破声大哭着,就像在喊:“妈妈,爸爸,你们在哪里?”这一幕,就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记者所拍下的真实一幕。

这孩子的爸妈去哪儿?难道被炸死了吗?这种种疑惑出现在我脑海中。此时,我好像看到了弄弄的烟雾弥漫在空中,一台台日本飞机出现在空中。“轰!”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如流星似的飞逝下来。人们四处把头逃跑,“轰”又一声响声出现了,因为这样,许多孩子都被吓哭了!火车站震塌了,有许多逃难的人被活活埋没在下面了。一座座建筑物都缓缓地塌下了。浓烟四起,等浓烟消散后,周围平静的时候,眼前的景物都面目全非、惨不容睹了,一具具尸体如小山似的堆积一起,唯独有一个孩子,独自坐在一旁,孤独留在这世界上。他的父母都炸死了,都去世了,以后他唯有自己生活,坚强的活下去吧!想一想都是谁的错?是战争的错,对!没错!都是因为这场战争所遗留下来的。战争是这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它破坏了我们安宁的生活,破坏了我们的家庭。我们都不希望这些会发生,所以我发起呼吁:请停止战争吧!让幸福生活就此开始。

让世界充满和平,让世界充满爱,让战争远留我们的生活,让爱溢满我们的心田!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和平生活,安稳地生活下去。如果世界没有战争,也许人们更加开心,花儿会灿烂地微笑,空气会更加清新,这一切都会很美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续写40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蓝鼻子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送给了小木偶后,他就去找小红狐要红背包。

他来到大街上,发现一道红色的身影忽地闪进了一个图书馆里。小木偶想:会不会是小红狐呢?

小木偶想着想着,便到了图书馆。小红狐远远地看见小木偶,赶紧背上红背包,拼命的向后门跑去。小木偶一边追一边叫道:“还我红背包!”小木偶的腿又细又长,很快就追上了小红狐,拽住小红狐毛茸茸的尾巴。小红狐叫道:“放开!放开!”他们的争吵声把先前冤枉小木偶的熊警官引来了。小红狐说:“报告警官,您上次说了这包是我的,他还要抢。”熊警官看了看小木偶,又看了看小红狐。只见小木偶满脸愤怒,小红狐则在偷笑。熊警官这才知道冤枉了小木偶,便批评小红狐,又向小木偶道歉。小木偶说:“只要有心改过,就不晚。”熊警官直夸小木偶善良。

小木偶和熊警官去找小白兔和老婆婆解释,他们在路上看见了小白兔和老婆婆。小木偶把事情告诉了他们,起初老婆婆和小白兔不相信。但在熊警官的证明下,老婆婆和小白兔还是选择了相信小木偶。小白兔还请小木偶来她家做客,他们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第二天早晨,小木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小动物园四年级语文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了天津动物园游玩,那里动物种类很多、很有趣,现在,我就带你们去动物园参观参观吧! 我们买了门票,就出发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草地,一棵棵大树,草地上有几只小猪模型,大大的耳朵,张着大嘴巴,十分可爱。再走进去,便是十来只庞大的模型恐龙,模型恐龙长着长长脖子,足有两个大人身高那么高,有的恐龙背上长着长长的刺,再往前走,便是犀牛馆了,走进犀牛馆,一只犀牛关在小房子里,它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它的头上有着尖尖的角,四条强壮而有力的脚,十分凶恶。参观好了犀牛馆,后来便是珍稀爬行动物,我们走进去,首先是凶恶的鳄鱼,趴在木板上,瞪着双眼看着我们,接着是一条大蟒蛇,缠在树枝上,身子弯弯曲曲的,仿佛是一根鞭子。然后是可爱又活泼的松鼠,那松鼠毛是黑的,长着小眼睛,手里拿着瓜子,小嘴一个劲地啃,不一会儿,地上便堆满了瓜子壳。最后一个是巨大的蜥蜴,长着粗粗的尾巴。

出了珍稀爬行动物馆,我们来到了灵峪,那里到处都是猴子,有红面猴、黑猩猩等,它们到处表演,争奇斗艳,一个一个地在那里打筋斗,真是可爱极了! 最后我们到了熊山,边上围了很多人,我们也找了一个地方钻了进去,哦,原来是黑熊啊!我说谢谢,它就站起来表演了一个谢谢的样子。于是我就拿了一些面包喂给它吃,我有叫它敬礼,它又站起来,手放在太阳穴上,代表敬礼。 如果你下次有空,你也来参观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历史悠久,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法”,苏格拉底从现实中的案例开始,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辩论,将真理蕴含在辩论中,通过在辩论中取胜让学生信服,将所辩论的问题及其真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苏格拉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及辩论能力,也使得自己成为赫赫有名的雄辩家。本文所研究的辩论式案例教学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辩论教学,更具有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当人们使用一个含义过于宽泛、内容没有精确界定的术语却未对其中包含的不同意思加以区分时,混淆就产生了,大多数争论皆源于此。”需要界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同时将其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区分开来。笔者认为,辩论式案例教学是在一般性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辩析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教师、正方学生与反方学生的互动来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辩论式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围绕着案例展开活动,教师担任主持人,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三个主体以案例为基础形成互动关系。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中三者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的互动关系使其独特于一般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主持与总结、学生展开辩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考的能力和辩论能力,其效果超越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现将传统教学、一般案例教学和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根据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辩论式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增大,参与主体增多;课堂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具有灵活性;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提高了思辩能力。辩论式案例教学在辩论与案例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其二者相结合,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达到了“1+1>2”的效果。“案例辩论教学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研究,不断补充完善,可以说在大多数经管类专业课程中能够正常应用,而且反应效果非常好。”贵州大学伍国勇将辩论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经管类课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相信辩论式案例教学应用到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让教育报刊为教学增添活力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教师实现富脑修身的重要形式,它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教得秀气,学生学得灵气,课堂充满生气。为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把学用评教育报刊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学用评教育报刊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为学校的教育增添了不少活力与动力。下面简单得谈几点做法:

首先,做好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将学用评教育报刊的重要意义传达到每一个教师。让他们明确意识到学用评教育报刊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推广,可以加大相关教育科学研究的推动,还可以让社会各界对教育这个行业多一些了解,为我们教师的辛勤劳动与付出争取一份认可。为了充分发挥学用评教育报刊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做了许多工作。一是学校成立相关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仔细分析学校教师的学习现状和活动开展可能遇到的困难,拟定学用评教育报刊的的读书活动方案,使活动能够浸润老师的心灵,促进教师的成长。二是学校在十月底召开了“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学用评教育报刊的相关活动。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书籍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胸有万江才能凭吞吐,脑有知识才能任表达,只有我们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在课堂上才能驾驭好思维的风帆,让每一阵风都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其次,做好充分准备,为学用评教育报刊活动“保驾护航”。一是学校对相关的教育报刊与书籍进行适当地购买补充,并且在就教学楼的大厅设立专门的教育办刊书架,上面摆放着《山东教育》杂志、山东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多种教育报刊,使教师一进教学楼就能感受到书籍所散发出来的馨香之气。二是制定学习制度,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为了使学校的教师能够克服惰性,沉得下心,做得下来,心平气和地读书学习,学校设定时间与地点对老师进行督促与考核,保证学校教师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钟的读书时间,并且每两周一次组织相关科目的读书交流会,使老师充分感受到读书能使人的生活充盈,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三是将所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从所读教育报刊中提炼教育思想,汲取教育智慧,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投两篇稿件,作为学期考核的一部分内容,所写稿件可以是读书所感,可以是教育案例,也可以是生活随感,形式多样。学校宣传部做好相关的稿件整理与发表工作。

最后,将学用评教育报刊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加法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将学用评教育报刊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研修、再继续学习相结合,与读书活动相结合,与课堂的改革深化相结合。学用评教育报刊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让我们教师在乡村教育的沃野上收获了不一样的芬芳。

教育报刊,因为我们的一场相逢,而使我们馨香满怀,生活充盈。我们会继续学用评教育报刊,借着它的羽翼在教育的天空飞翔,让教育报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增添活力,彰显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蚂蚁的启示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小区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大青虫在慢慢地蠕动,旁边还有一只小蚂蚁在爬来爬去,似乎想把大青虫搬回去,但是大青虫对它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它无能为力!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想看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发展?只见蚂蚁一会儿从头部拉,一会儿从尾部推,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大青虫还是纹丝不动。我想小蚂蚁这下该死心了吧!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蚂蚁不停地甩动着头上的触角。我正纳闷它在干什么呢?不一会儿,只见成群结队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青虫旁边。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搬,有的扛,一些懒家伙甚至还爬到大青虫的身上开始独享美食了。最后,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把那条庞大又肥美的大青虫顺利地运回了巢穴。

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条大青虫,但是当很多蚂蚁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从蚂蚁搬食中得到的启示

[蚂蚁的启示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记一次游戏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有趣的游戏—一锤定音

“向前!向左!向右!”小桔灯教室传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声音,我们正在进行妙趣横生的一锤定音!

我自告奋勇,“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双手举得高高的,都快到天花板了。没想到天上掉馅饼,老师第一个就让我上去!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先大象捏鼻子转十五圈!”啊,不会吧!我一下子就蒙圈了。真是晴天霹雳!要知道我最怕的就是大象捏鼻子了。“快点,快点!”我只好认命地转起圈来。“一、二、三……”同学们越数越快,我越转越快,我的头越来越晕,整个教室好像发生了晃动,周围的一切好像都静止了一般。“十五!”猛地拔高的声音把头昏眼花、重心快不行的我震醒了。我走了几步,东倒西歪的,好像喝醉了酒的醉汉。我一下分不出哪里是东,哪里是西。“往前!往前!”男生大吼。“往后!往后!”女生也抛却淑女的形象,声嘶力竭地大叫。整个教室宛如一个菜市场一样。该信谁呢?男生吧!他们总不会骗我。我拿定主意往前走。“碰”的一声,什么东西倒了。“哈哈,踢到铁桶了吧!这下该信我们了吧!”女生见状幸灾乐祸地拍手大笑起来。我气得快要爆炸了!我调转“车头”,按照女生的指示,终于成功找到了锤子,敲响了胜利的鼓。

唉,看来男生不一定可信,而女生未必不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