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选文主要写了重阳节的什么和什么两方面的内容【汇集3篇】

妈妈,是我的太阳,照亮我的心。您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我健康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母亲节感谢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827

作文

3

篇1: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的内容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一、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贝多芬

二、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三、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

四、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五、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六、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七、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八、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九、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

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十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十二、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十三、 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十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十五、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十六、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十七、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十八、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十九、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周恩来

二十、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二十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二十二、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二十三、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二十四、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诚信方面名言警句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社区重阳节邀请函内容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家长:

您好!值重阳佳节来临之际,碧桂花城学校团委特邀请花城社区60岁以上老人走进校园,与花城师生共话佳节,同时请这些老前辈对我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条件:有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在我校就读的60岁以上、行动方便、身体健康的老人即可报名。报名电话:18988515905(刘老师),亦可短信报名。时间初定为10月22日上午十点。(报名未满,请踊跃报名!)

此致

碧桂花城学校团委

2012年10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