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一优秀作文:春节习俗【汇集19篇】

年夜饭是一个团圆饭,非常的热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优秀作文:春节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2869

作文

1000

有关我的理想初一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妈妈送我到一个美术培训机构让我学画画,刚开始,并不是太感兴趣。慢慢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画画,喜欢它的有趣,它的神奇,以及颜色与颜色碰撞产生的奇妙的感觉。于是,我陶醉其中,并产生了当画家的想法。

小的时候,我只知道在墙上和沙发上乱涂乱画,看不出一点逻辑。上幼儿园后,我也参加过两次绘画比赛,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虽然获得了小小的荣誉,但我还需要加油,实现目标还要很长的时间与勤奋努力。小学四年级,我学了综合版画;到了五年级,学了重彩画与静物写生;六年级,又学了色粉笔、水墨画三级、漫画和沙画;上初中后,继续坚持了沙画,新学了素描,由于学科增加,学习要占用的时间更多一些,所以暂停了漫画。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到过要放弃,但每想到那些大画家,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就会画画的,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坚持下来。像达?芬奇画了很多次鸡蛋才画好,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大画家。毕加索的画在还没出名时,就已经有人欣赏他了,而他成名后更是抛下了自己以往的风格,像小孩子一样地画,被称为抽象派。我觉得我也应该学习毕加索,不要怕自己画得不好,哪怕没人欣赏,给自己看就行了。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感到幸福。”现在我在向这个理想一点一点地前进,不管我能否实现这个愿望,我都会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家乡习俗作文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俗世奇人初一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冯骥才先生写的《俗世奇人》一书。书里面一个个人物都身怀绝技,让我钦佩不已;书里面一个个故事都精彩纷呈,让我大开眼界。

在百年前的天津码头上,生活着各种各样技艺高超的“活神仙”。书中有妙手回春的苏七块、刷浆不漏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手巧灵活的泥人张…¨他们都是俗世俗人,却个个拥有独门绝活,在码头上享有盛名。

《认牙》这篇故事让我感到华大夫对工作的认真,简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不记得病人的长相,却能认出自己医过的牙。那个通缉要犯认为华大夫记性不好,不记得病人而医术又高,才去他那儿看牙的,不曾想他记牙不记人,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当医生的爸爸若是能达到华大夫的境界,那也算是神医了。

看了这本书,“活神仙”们是如何练就一身通天的本领呢?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们的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造就的。为了练成一番手艺,他们在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苦学本领,终于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奇人,他们有些过目不忘、有些身残志坚、有些运动超能、有些百发百中…¨他们和《俗世奇人》中的人物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不平凡的传奇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夏季即将来临,这让我想到一个夏天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春秋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不被楚王赏识,遭受官员排挤,被流放在外,屈原虽被流放,却仍然心系祖国,看着楚国渐渐衰败,屈原忧愤不已,最后跳进汨罗江自杀。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也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儿。而在我的家乡,这些习俗却颇有不同,下面我就与大家说一说我眼中的“家乡的端午节”。

粽子那是必不可少,可是我家乡的粽子却与大家眼中的粽子大相径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家乡的粽子用法、用量都极其简单,只需在端午节前几天将糯米、粽叶采购完毕。把粽叶洗净,糯米泡软,就步入下一步——包粽子了。粽子的馅中也只需包入糯米,吃时,也只蘸糖,虽然十分简单,但却令人回味无穷。

在端午节这天,早晨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鸡蛋。薄皮馍卷鸭蛋和韭菜盒子,非常丰盛,现在你就明白了家乡的粽子,为什么这么简单了吧?

端午节这天家家门前还要挂“桃老虎”呢!你肯定要问:什么是桃老虎呀?它是用桃叶和纸做成的挂件,现在这门手艺只掌握在家里奶奶辈的手中。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提前准备好的桃树叶折成老虎耳朵样的圆弧形,在镶进两张相同的圆形纸板中间,在最外面一层贴上红纸,做老虎的脸,用毛笔画上“王”字图案,再剪好老虎的五官贴上去。这样,可爱不失威风的桃老虎就做好了!端午节,把桃老虎挂在门上,有拒毒,辟邪的作用!它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家乡的端午节正因它有着些许与众不同的韵味,才成为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习俗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窗外的风景初一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暴雨。

乌黑的云连成一片,乒乒乓乓的撞击声砸得人心烦意乱,抬头望向窗外放松眼睛,却见风雨中赫然挺立着一棵小白杨,那风托着雨珠斜冲向它,它却毫不畏惧,霸气地抖抖身子:“来吧,我不怕!”瞬间,心中烦闷全无,倒是突然想起去年暑假的一件事。

那年七月,我们去爬王屋山,三点七公里的高度的确令我畏惧,随着一阶一阶地攀爬,我终于崩溃了。

“我不爬了!”我抹着额头上冒出的几粒汗珠,一屁股坐在一个台阶上大口喘气,谁拉也不肯起来。

父母无奈地叹气,我们就这样僵持着。

可不一会儿,我的视线便被牢牢吸引,不愿离开。

那是一位姐姐,身着藏青色的布裙,编着整齐的麻花辫,举止文雅亲切。可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些——

——她只有一条腿。

山路并不平缓,坑坑洼洼的石头台阶稍不注意便会绊倒,我都受不了,何况她?我注视着那个姐姐,只见她扶着拐,小心翼翼地迈腿。在我们眼中不算什么的石阶,对她却是个难题。她微咬着唇,左腿前屈,将拐稳稳地压在上面的石阶上,然后身体微微前倾,将左脚踩上去……这期间她也差点摔倒,可她用力扶了扶拐,终是稳住了。就这样,这位姐姐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我愣了片刻,随即起身:“爸,妈,走吧!我们继续爬!”

自己不倒,别人推也推不倒;自己不站,别人扶也扶不起。那位姐姐教给我的道理,我将终生铭记。

“哗---哗---”窗外的雨越来越大,而那棵白杨树,却始终站得笔直。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只是有时在屋子里,有时在窗户外。我们应该时刻带着热情求知的心去面对这世间的一切。这样,你便会收获很多。

如果你觉得累了,请抬起头看看窗外。

那些白杨仍然挺立,那些风景依然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夏天的颜色初一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夏天颜色,你一定想到的是红色吧。抬头望去,火辣辣的太阳不正是红色的象征吗?

可我不这么觉得,我认为夏天的颜色是绿色。

你抬头是红,可低头是绿。大片墨绿的老草中夹杂着零零星星的嫩绿的新草,交织一起,那便是绿色的大海。不光如此,“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这般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光与绿草相伴还有青林相随。茂密的枝叶,摩肩接踵。这不正是昆虫理想的家吗?在声声蝉鸣中,这绿又多了一份生机。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泉在杨万里的绝句中也是一抹绿。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心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难道映在水里的只有“树阴”吗?当然不是,还有那附在“树阴”上的“树绿”这将小泉渲染的浅绿,如同蝉翼,又轻又薄。如同披纱,若隐若现。这一抹绿之中,不单单只有泉还有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生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绿里生绿,泉的浅绿荷的碧绿。可蜻蜓和鱼儿哪会管这些,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沉浸在这绿色之中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又在这首诗中巧妙地道出了另一种绿。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在这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上,就是夕阳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荷与莲,绿与红,这不就是粉绿。就像是在荷叶姑娘的脸上涂上了胭脂。

还有一种不易发现的绿——劳动的绿。“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汗水挥洒在稻谷之上,散发出一种浓厚淳朴的气息。微风吹拂,流动的绿色可谓苍翠欲滴。这也是劳动人民为夏天所涂抹的绿色。

当你在炎炎夏日仰望时,你得到的只有灼眼的太阳和燥热的阳光。可当你低头时,一阵清风涌现,迎接你的是夏日的颜色,它将带你去到一个绿色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年夜”到除夕,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的习俗小学生优秀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门,那里,每年春节,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鹅、鱼肉、衣饰、家具、器皿、画、春联……样样都有。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糖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春节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气。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表示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贱行。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谢灶。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花市上了。

临近春节,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门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们可以趁到香港过新年的时候去人潮拥挤的地方年宵花市凑凑热闹,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药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据说桃花能为未婚男女带来“桃花运”,连着叶子的柑桔则代表姻缘“开花结果”……

哎!不说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点水,自己查阅吧!我们江门可是有数不清的习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就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15年春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春节传统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小朋友们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想到的一定是穿许多漂亮的衣,吃好多的零食,贴对联,放鞭炮。那么,大人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有事什么反应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他想到的就是可以让一些很久不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团圆。

那么,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吗?哈哈,那我就给你说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年”不经常出来,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出来伤及他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她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了一跳,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连忙跑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了吗?

[有关春节传统习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习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到了,也就是新年快到了,老人说,三十是个重要的日子,在那天要包包子,做花糕,蒸豆包,吃年夜饭……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放炮!

有首歌唱的好啊,“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放炮是儿童的本性,像我这样的“宅女”肯定会找点乐子,放炮玩。

今天啊,我就准备了,好多炮,毕竟我是老手了,拿着火机,点燃引线,在快速扔出去,三五秒后,就会响一声,“黑旋风”煞是好玩,点燃引线后,扔出去,它先是旋转几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芒,然后才会响一声。

又一次,烁烁(老家的伙伴)点燃一支“黑旋风”,拿在手中,抡了几圈,扔得高高的,刚扔到天上,就开始旋转,散发光芒,好像来了一位袖珍的美丽仙女,带着靓丽的花环,下凡而来。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拍手叫好。

飞飞把炮的引火线部分堆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快速地把点燃后的炮的火花放到圆的中间,自然就把所有的抱住都点燃了,然后这些爆竹就会炸开来飞到天上,然后砰的一声,爆炸!

自然,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小精灵,会在晚上八点半的时候,聚在一起,看看那家的灯还亮着,如果亮着,我们自然就会进行“恶作剧”,把一个爆竹点燃,趁着夜黑,扔进这家人的院子里,就等着那一声,“彭”的一声响。

听了这些,坐在电脑前的你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动了吧?不用担心,不会点的,要知道,学习点炮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温度初一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那喷香饭菜的温度中夹杂着的是爱的温度。

下午最后一节课,当老师说出下课两字时,班里就炸开了锅,只能用一个疯字来形容。

回到家已快八点,我轻轻地关上了门,这关门声虽轻,但还是逃不过妈妈敏锐的耳朵,她快速打开了厨房的门,将那早已准备好的食材倒进炒锅里……接着客厅里也传来了一些动静,我走到客厅,惊讶地问道:“你们还没吃饭啊?”“你没回来,哪敢吃饭啊。”这有点开玩笑的责备让我脸有点发烧,但也感到了爱的暖,爷爷开始摆椅子,奶奶开始收拾桌子早已堆成小山的瓜子皮,爸爸则走向厨房,应该去盛汤了吧。爷爷边摆着板凳边问着我:“今天学习的怎么样,老师讲的都会吧?”我有些疲倦地答道:“嗯嗯,都听懂了。”爷爷微笑道:“乖孙子,好好学习,爷爷还指望你考个好大学呢。”奶奶这时插嘴道:“上一天课了,饿了吧,你先坐,饭很快就好了。”随即也去了厨房。

妈妈炒的菜也好了,一碗碗冒着热气的汤和一盘盘香喷喷的饭菜映入眼帘,就在准备开吃时,电话响了,原来是奶奶的老伙计,问奶奶去散步不去,奶奶的回答满是歉意:“孙子刚回来,我们刚开始吃饭。”“你孙子那么迟放学你们还不先吃饭?”奶奶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饭桌上,一个个都狼吞虎咽的,显然是饿坏了,我也喝了口汤,还有点烫,但却尝到了幸福的滋味,这种滋味早已将那些山珍海味掩盖了。

自从那次后,每天放学我都是飞奔着回家,生怕他们等急了,生怕放凉了那爱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一作文春节感想600字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纷飞的雪花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过去的种种,崭新的20xx正在向我们挥手,3、2、1,新年的脚步在倒计时中姗姗来迟了。空中斑斓的盛开的烟花,一次又一次绽放着美丽,五彩的烟花是在预示着20xx么?是在预示着20xx中,我们的日子也会如烟花般多姿多彩么?太多的憧憬,太多的遐想浮现在我脑中,莫名的兴奋在心中涌动。

过去的20xx,虽说不是特别的有滋有味,但细细回想起来,还是如此的令人回味无穷。酸、甜、苦、辣,各样的滋味都在20xx里尝到了;挫折、伤痛、曲折,各样的磨难我也一一克服了。过去的日子,带给我的更多的则是迷恋。对于这崭新的一年,我更是抱有无限的期待,期待着20xx的辉煌,期待着20xx的璀璨。过去的始终将成为过去,过去的20xx早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年才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又将在这未来崭新的一年里开始自己新的旅程

冬天的寒冽早在初春的暖阳中消消逝了;那清一色的白色中已然是大片的缤纷色彩,无不洋溢着勃勃生机;那秃树上的一片绿叶不仅仅是代表着生命,更是希望,更是一个新的端点;草地上的一抹绿也是20xx这新一年的见证!

我凝望着这深蓝色的天空,如此的深邃,就如这崭新的20xx,其间会有多少事情发生谁也无法预料,在这新的篇章的,我们又会谱写一段怎样的乐曲呢?我仰望蓝天,眼前浮现着新年为我们打开的新的道路,我们将在不断的惊喜中大步迈向人生的辉煌!

在这新的一年中,我将倍加努力,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让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有新的突破。全都是崭新的哇!还有许多许多的崭新的篇章等着我去翻开。我要在这新的一年中弥补自己从前的遗憾,让自己在今年中活得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有压岁钱、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守岁和爆竹。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桃符等,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做成各种图案的。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一作文春节趣事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好、新年好!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接着嘛就要和大家说说我春节时时候的趣事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到奶奶家去拜年,只见妈妈穿着围裙正要包馄饨,我忙放下背包,一下子窜到妈妈身边,吵着,嚷着也要加入到包馄饨的行列中,妈妈见我这样大喊大叫的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刚答应好,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马上又严肃地说:你如果要包馄饨首先要去洗手,只有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才能正式开始包馄饨。话音没落我已经跑到水池边开始洗手了。

准备工作完成,我和妈妈便开始包馄饨了,我一边拿起馄饨皮,一边想,包馄饨多简单。不就是拿一张馄饨皮来,加上肉末,再用手捏起来就可以了吗!这能难倒我。但是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的。我慢慢地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会了。

吃着自己包的混沌,发现真的很开心很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过于春节的习俗大家知道多少呢?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能够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齐,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方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我也能够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搞笑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那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一样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我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那里,期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呢?

原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当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来吃掉无辜的人们。因此,每当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都跑到了别的地方,去躲避‘年’的袭击。

有一年,一位老人来到了村里,一位老婆婆看他这么可怜,就给了他一些吃的,并说:“老人家,您快去别的地方躲一躲吧,不然‘年’会把你吃掉的。”老人说:“只要你让我在这住一晚,我就帮你把年给赶走。”就这样,老婆婆把那位老人给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一阵阵吼叫声从远处传了过来。“啊!啊!”老婆婆说:“老人家,‘年’来了,我们怎么办?”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不用焦急,看我的。”老人说着,便叫老婆婆煮起了饭来。随即,灶堂里发出了噼哩啪啦的声音,传到了年的耳朵里,年便有些怕了起来。年回头又看见灶堂里的火光,又听见了那位老人哈哈的笑声,吓得大惊失色,便逃回到了山里。这时,老婆婆才知道“年怕响声,怕火光,怕红颜色”。

从此,中国人家家户户在春节的时候都要放鞭炮,贴红纸,做好吃的。

贴红纸太单调。有人就在红纸上画点东西、写点字。慢慢地,大家在红纸上写上各种心里话,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话,渐渐地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柳絮初一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春日一天天走过,阳光一天天热辣,才阴历二月的日子,竟然仿佛初夏的光景了。顶着已经有些灼人的太阳,在人民公园绿肥红瘦的栅栏墙外走着,却看见貌似漫天雪花飘舞的东西在眼前飞拂来去.....原来又是柳絮飘飞的日子了。

只见它们轻如棉、白如雪,或沾衣扑面,或沿街追逐,或星星点点,或粘连成团,路上行人无不挥手摇头,避开这些小精灵的迎面骚扰。感觉它们甚是可爱,不禁弯腰拾起一小团来。只见柔软的细棉丝里裹着几粒小小黑黑的子粒,触手轻软,浑如无物;摸上去又好象还有一些微微的`温暖似的。想把它带回去给儿子看看,于是随手把这一团柳絮塞进了提袋里。

这样惹人怜爱的小东西,难怪从古以来有那么多吟咏柳絮的诗词了。宋朝朱淑真说:“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苏东坡先生也说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后来最有名的柳絮词大概要数林黛玉填的:“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首《唐多令》了。也许柳絮

给人的印象就总是与青春易逝、飘无定所这样的伤感情绪有关吧,所以大多数人写的柳絮词都是哀愁缠绵,为它感叹的。所以,薛宝钗说道: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她写出了“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柳絮词,翻新出了柳絮词的另一种境界。

然而,柳絮飘飞,不过是柳树撒播种子的一种方式罢了,堕入流水泥土未必是它的不幸,随风直上青云,可能也并非它的心愿吧。看见柳絮扬花,感觉到忧愁或开心,也都由词人墨客当时心境而定罢了。如果心境平定,无惊无扰,也不会在春天里给自己平添一段哀愁了。也许我们所缺的,也就是这样波澜不惊的心境了。人看柳絮,为它欢喜,为它哀叹,如果柳絮有知,在扶摇翩迁中,一定会回过头来笑着说一句:偶自飘零,干卿底事?

回到家中,翻遍提袋,却早已不见了那团柳絮的身影。看来,它还是悄悄的跑出去了;随着伙伴们飘飞,找一处泥土肥沃的地方扎根,这才是柳絮的最大愿望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语作文:中国春节习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Waking up on New Year, everybody dresses up. First they extend greetings to their parents. Then each child will get money as a New Year gift,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will eat jiaozi, or dumplings, for breakfast, as they think "jiaozi" in sound mean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Also, the shape of the dumpling is like gold ingot from ancient China. So people eat them and wish for money and treasure.

Southern Chinese eat niangao (New Year cak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on this occasion, because as a homophone, niangao means "higher and higher, one year after another." The first five day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a good time for relatives, friends, and classmates as well as colleagues to exchange greetings, gifts and chat leisurely.

China has 56 ethnic groups. Minorities celebrate their Spring Festival almost the same day as the Han peopl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英语作文:中国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