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文化名人的作文素材集萃【推荐20篇】

浏览

5247

作文

358

2024年好玩的历史名人灯谜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年好玩历史名人灯谜,欢迎阅读。

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

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

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

六王毕,四海一(打《红楼梦》人名)秦邦业

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杏奴

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有趣的灯谜

对准 (打一成语)【答案】左右为难

谈吐不凡 (打二字文学用语)【答案】神话

有水能掀三尺浪 (打一字)【答案】粮

兵马纷乱迁客南望 (打一唐朝人名)【答案】骆宾王

红茶 (打一成语)【答案】如火如荼

一退六二五 (打一字)【答案】辛

四季只有夏秋冬 (打一节日)【答案】春节

葱姜大蒜能去病 (打一南宋人名)【答案】辛弃疾

颠覆之后 (打一成语)【答案】真相大白

元旦合影 (打一音乐名词)【答案】节拍

白日依山尽 (打一省区名)【答案】西藏

午后结帐 (打三字数学用语)【答案】未知数

香山居士年已五十 (打一成语)【答案】乐天知命

夜久语声绝 (打四字气象用语)【答案】白天多云

多情剑客无情剑 (打一省区名)【答案】广西

背水一拼古有之 (打一省区名)【答案】湖北

一时差十分 (打一字)【答案】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一饭千金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传统文化初三作文素材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一墨、一笔、一毡、一纸,点墨、提笔、中锋、收尾。如此反复,心因墨香浸润而宁静,眉因隶楷呈现而舒展。

墨味是苦涩而清香的,是迷人的,是令人心醉的。每每那浓黑发亮的墨汁倾入墨盒,那股迷人的苦香味涌入鼻腔,浸泡味蕾,沁入心扉,整个人在那一瞬间跌入迷蒙而宁静的遐想。

第一次对这看似枯燥落伍的东西产生兴趣,是在爷爷那纸香、墨香交叠的书房里。本想滴一滴黑黑的“水”来玩,却不慎将它滴进了一旁的清水里,只见它舒展优美而自然的弧线,深浅不一,犹如罩着一层薄纱的黑在无色透明的天地间优雅而脱俗地释放。

一年级,我进了书法班,与所有的初学者一样,开始临摹颜真卿厚重而端庄的楷书。可能是我可塑性不错,小小年纪便写得有模有样。只可惜一年后换了老师,我哭了好久,不愿跟新老师学,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小升初过后,我再次拾起了尘封的毛笔,看它干涩的羊毫在水中无声地变得柔软。倾墨、点尖,细看墨汁顺着毫毛的纹理攀至笔腹,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新老师很有个性,很有禅意,他另辟蹊径,鼓励我们先学隽秀自如的隶书,我学得很快,领悟起来也很快,老师常说我有灵气,一点就通,这更增进了我对笔墨的热爱。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兼修,老师全力支持却要求更严格,提醒我梅兰竹菊是基础。梅花画了一幅又一幅,从苍劲有力的枝到娇柔仰放的花再到浓淡不一的墨色变化,一节课下来,脚边堆满了画废的毛边纸。我在一路赞不绝耳的书法征途中,头一回遇到如此挫败,沮丧犹如被石头打破的湖面,在心头一圈圈地荡开并且越来越大……

梅花……梅花……还是梅花!提笔落墨间我勾勒的花瓣愈加生硬,老师终于看不下去了,教训我说:“有你这样面对困难的吗?不欣然接受并努力争取,这种心态还不如多去写几张字呢,别画了!”

我低头看着被毛边纸埋没的双脚,忽觉出自己的盲区,是呀——心态、努力——仅此而已,真可惜了这些被我用来发泄的纸。

静下心,细品那萦绕在鼻尖墨香,轻盈而有力地在白宣上抽出梅树苍劲有力的枝条,在枝间勾出淡雅清幽的花朵,打点提蕊,倾心而至,简单而平和。提笔落墨,即是人生之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积累理想篇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4.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5.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

6.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7.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8.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9.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

10.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途。巴斯德

11.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

12.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5.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6.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7.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1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2.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邢台的历史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寺里的景色非常好,有竹子,有大树,还有一些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植物。

我们立在石照壁前,看到了佛祖从“下天”到“涅槃”的景象,画面是那样的逼真。壁画上面还有仙女、僧人、麒麟、霸下、浮云等。仙女的衣角褶皱鲜明,那么多的神仙都站在浮云上,好像他们的家就在天上。照壁四周还有回形纹路,寓意吉祥。

我们站在石牌楼的正下方,仰望着这座石牌楼,那时我觉得它仿佛有好几万米那样高。石牌楼南北两侧共有十二尊石狮子,那它们怎么分辨公母呢?狮子的爪子下方,如果按着一个球,那它就是公狮子,如果它按着一只小狮子宝宝,那它就是一只母狮子。

一直往前走,有一条长长的青石甬道。甬道上面有三朵硕大的莲花,走上去,寓意着“步步生莲”。我们来到了天王宝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佛像——弥勒佛。在大殿两侧还有四大天王,他们有的拿着琵琶,有的拿了一条蛇,还有的拿着一把神伞。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了安莲池,里面有九朵莲花和三十二朵荷叶,还有四个会喷水的龙头。

抬头往前看,有一个青烟袅袅的香炉。我们慢慢地走过去,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根香,我们许了一个愿望,把香插在了香炉里面。这时我们有一个同学摸了一下那个香炉,不到两秒钟,他就把手收了回来。

接着我们又走到了一个亭子,叫澄公亭,亭顶绘有莲花,非常漂亮。

走到观音殿里面,有千手千眼观音,他们的手和眼我都数不过来了。最后来到了大雄宝殿,那里供奉着三尊巨大的佛,看起来他们得有三层楼那么高。

邢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我们要好好珍惜城中为数不多的古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慢慢历史长河中,风华早已逝去,年岁不再重来。以历史为镜,不止于明得失,重要的是对自我境界的提炼与升华。

21世纪的脚步来得很匆忙,生活都进入了快节奏化,无可异非,现代化的都市人们已经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概念很模糊了。他们不知道国粹“京剧”还有阿娜多姿的一面;他们不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的神韵;他们不清楚各地非物质文化带给生活的一丝丝小情调。沉睡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华夏巨龙已然苏醒,当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元素相碰撞时,生成的不应是盲目从众,更多的则是延续与发扬。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种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可置疑,我泱泱华夏大国,上上下下传承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拟的。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己为国的无私到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哪个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从‘书成换白鹅’当初王羲之到三足鼎立、乱世枭雄的三国时代;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到独白‘白酒问青天’的苏轼,呈现了一个诗词繁华的时代;从元军入关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一个屈辱,动荡大的时代出现在我们眼前。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辉煌过,不可一世过,但也卑躬屈膝过。峥嵘岁月稠,历史是让我们铭记,文化石让我们传承,孰重孰轻,尔等自知!

当时光的脚步悄然走过,雁字回时,可曾记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需要我们承载的是什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自己的根不能忘,自己的本不能丢。我爱我的民族,所以我学会‘孔融让梨’的大度胸怀;我崇尚我的民族,所以我懂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与自豪;我尊重我的民族,所以我明白谭千秋老师舍己救学生的真正意义。中华文化,不会消散在物欲横流的21世纪,它将会在我们这群昂扬向上的90后传承,发扬下去。

如果说历史是一口大缸,那么时间越长,里面所包含的“文化液体”只会越发的醇厚,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高考素材名人故事:欣赏是另一种阳光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卓别林小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组织合唱团,卓别林却落选了,他很沮丧。一天在班上,卓别林背诵了一段喜剧歌词,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老师说:“虽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

后来,父亲早逝,母亲患上严重的精神病。为了生计,卓别林四处到剧院打听,希望能演上一个角色。一天,伦敦一家剧院要上演一出戏,剧院老板答应让卓别林演一个孩子的角色。演出并不成功,《伦敦热带时报》在批评该剧的同时却说:“幸而有一个角色弥补了该剧的缺点,那就是报童桑米。以前我们不曾听说过这个孩子,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看到他不凡的成就。”

后来,年轻的卓别林获得了一个去美国演出的机会。不巧的是,这次演出没有引起任何轰动,然而美国的《剧艺报》在谈到卓别林时说:“那个剧团里至少有一个很能逗笑的英国人,他总有一天会让美国人倾倒的。”

多年后,卓别林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我想,除了天才与勤奋之外,他的成功与年轻时候宽厚的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欣赏是另一种必要的阳光。这一缕纤细的阳光,能使将要跌入生活暗处的人,及时得到一丝光亮的指引,获得前进的勇气,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从而最终引领他走到明媚的未来。而实际上,做到欣赏又是那么容易,只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能有一句肯定的话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文素材:英语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全文共 284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传统文化一直是考试的“常客”,经常出现在各类考卷上,如今正式纳入高考新大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前段时间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出炉,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一直是考试的“常客”,经常出现在各类考卷上,如今正式纳入高考新大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既然高考都将它纳入了考点范围,那怎么能少了四六级呢,这些素材赶紧积累起来,考场上才能沉着应对!

1.长城是人类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如果你到了中国却没去过长城,就像到了巴黎没有去看看埃菲尔铁塔,或者就像到了埃及没有去看金字塔一样。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实际上,长城最初只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城墙,直到秦朝统一中国后才将其连成长城。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大部分都是在明代修建的。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that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If you come to China without climbing the Great Wall, It’s just like going Paris without visiting the Eiffel Tower , or going to Egypt without visiting the pyramids. People often say: "not a true man unless he comes to the Great Wall." In fact, the Great Wall was originally just some off and on the wall, it was not until the qin dynasty unified China after it joined the Great Wall. However, the Great Wall we see today - east of shanhaiguan, west to jiayuguan, most of them are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2.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相传为古代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制作时包括:(1)擀皮;(2)备馅;(3)包馅水煮三个步骤。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中国人接亲待客、逢年过节都有包饺子的习俗,寓意吉利。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更岁交子”吃饺子,更是欢度除夕、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内容。

Dumpling is a traditional food which is popular with Chinese people. 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dumplings were first made by the medical saint Zhang Zhongjing. 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dumplings: (1) make dumpling wrappers out of dumpling flour; (2) prepare the dumpling stuffing; (3) make dumplings and boil them.With thin and elastic dough skin ,fresh and tender stuffing, delicious taste, and unique shapes, dumplings are worth eating hundreds of times.There’s an old saying that claims,"Nothing could be more delicious than dumplings."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ther holidays, or when trea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Chinese people like to follow the auspicious custom of eating dumplings. To Chinese people who show high reverence for family love,having dumplings at the monment the old year is replaced by the new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year.

3.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是地道的中国国粹。它起源于中国多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南方的“徽班”。到了19世纪末,京剧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角色主要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hinese Beijing Opera is known as the "Oriental opera", is the authentic Chinese quintessence. It originated in China where a variety of ancient drama, especially the southern "HuiBan".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Beijing Opera to form the Chinese operas flourishing and become Chinas largest. Beijing Opera is a comprehensive performing arts, sing, read, do, play, dance as a whole, by means of stylized performance means, narrative, and characters. The main types of roles in Beijing Opera are sheng, dan, jing, and chou.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积累青春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1.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中国某成功企业家

2.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莎士比亚

3.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郭沫若

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5.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海德

6.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雪莱

7.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容

8.青春是在它即将逝去的时候最具有魅力。——塞涅卡

9.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10.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拜伦

12.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易卜生

13.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莎士比亚

14.青春最漂亮的装饰应该是勇气。——德雷*马克

15.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春天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高尔基

16.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塞涅卡

17.青春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雨果

18.那些苍茫的回忆,静静地滑脱生命的轨迹。正如桌上的刻痕,从今年到明年。一年又一年,记录了喜怒哀乐。印证了悲欢离合。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痕迹。——《青春》

19.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穆勒

20.孤独来自别人,但寂寞却来自自己的创造与追求。——北京大学(微博)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康有为曾是炒房高手

中国传统文人,通常羞言金钱,以“铜臭味”鄙视之。故不少优秀的文人墨客,都不事生产,不谙经营之道。但也有例外,既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又具备超人的经济头脑,懂得理财。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对房地产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好几次牛刀小试,便获利不菲。其点子之准,下手之稳,就算现在的炒房高手,也自愧不如。

康有为流亡海外多年,其间得到了许多爱国华侨的慷慨资助,这是他得以周游列国的重要经济保障。但他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在房地产上屡有斩获。

比如1906年春节期间,他访问墨西哥,受到当地隆重接待。当时墨西哥城正在筹款修筑有轨电车,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车轨道经过的地方,必将成为人气旺盛的商业圈,地价必定随之飙升,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赚钱的机会,便大量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没过多少日子,这些地价果然上扬了好几倍,他轻轻松松获得了10多万银元的赢利。

应该说梁启超也是赚钱的好手,早在1898年就以“保皇会”的名义,用入股的方式向海外华侨集资,在上海创办“广智书局”和“新民丛报社”。他凭借自己的知识资源,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一年收益上万银元。当时康有为因逃避清政府追杀而避居印度吉大岭,经济陷于窘境,他得知后马上汇出1800银元,资助康有为。

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康有为在墨西哥的房地产上狠赚了一笔之时,梁启超的“广智书局”却陷入亏损的窘境,康有为得知后马上写信询问梁启超需要多少钱?梁启超回信说:“每年费用3000银元。”康有为立即汇出5000银元:给梁启超本人3000银元,给梁启超在澳门的家属1000银元,给梁启超的兄弟学费1000银元。出手之阔绰,堪与当今那些房地产老板媲美。“康梁”在政治上结为同盟早已美名远扬,在经济上互相施以援手,也传为佳话。

康有为晚年经济状况非常富裕。1913年康有为55岁那年结束流亡生涯回国,广东政府发还了被清朝政府抄没的康氏家产,并加发官产作为对康有为流亡15年的赔偿。资本贵在积累与增长,康有为非常清楚这一点,通过炒房地产来获利,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于1914年6月定居上海,租赁上海新闸路16号辛家花园,每月租金120银元,一住8年。这期间他看到上海房地产的升值潜力巨大,便马上变卖了广东的房产,在上海买入地皮。没过多久,上海的地皮飞涨,康有为又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投资交通干线附近的房产,同样获利颇丰。

1921年,康有为在愚园路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十分豪华。晚年时他还在别处修建、购买了3座别墅,分别为杭州西湖的“一天园”、上海杨树浦的“莹园”和青岛的“天游园”。“一天园”占地30余亩,历时4年才建成。“莹园”建成后转让给别人,属于短线投资项目。青岛的“天游园”原来是总督楼,康有为购买后加以改扩建,他的生命最后终结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文素材中华美食文化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来,中式快餐风靡全国,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我认为,推陈出新更应继承传统。

无可否认的是,新式中餐的出现及发展,的确对中餐在市场份额竞争中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洋快餐独大的局面,因此有人认为中式快餐是饮食文化的创新。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不妥之处。

首先,创新应该系推陈出新,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超越和进步;而中式快餐更似是走回头路。它只是一种新的事物,而不是创新。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以苏鲁川粤菜为代表的众多菜系。中国美食名扬海内外,但无论哪一个菜系都要讲究食材精良,工序精细,菜式精致,品味精美。非慢功不可出细活。食语之云:靓材精艺,美食之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观时下所谓之“中式快餐”,它一味追求速度,其用料之粗,工序之简,流程之快,哪一点能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之精髓呢?只不过是味精、香料、食材的杂烩罢了,除了消除人们的饥饿感之外,哪有美食?更罔谈饮食文化继承。

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寓于传统的思想的内涵中,是一种追求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他可以在人们享受美食过程中沉静下来,慢慢恢复人类最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所以,在快节奏的今天,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当下,效率成为社会的要求,匆忙成为生活的常态。人们就像一台台不能停止的机器,逐渐丧失了人类原始和谐的感觉。只有吃饭和睡觉,才是人们难得的放松的时候。品一份美食,尝一口藏在人们心灵最深处而平日无暇享受到之香茗,则会令人更清新舒畅,不亦快哉!而在中式快餐的环境下,是很难做到这点的。这是因为,中式快餐吸收的是洋快餐中“高、快、简”的特点,这样只会让人活得更紧张,神经更加紧绷。

其实,不只是美食文化,所有文化的创新都应基于传统,以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在相互激荡的文化碰撞中,愈加强盛,又保留个性。邓小平说,“只有吸收而不继承,就等于自我毁灭。”的确,如果学习外来文化时不继承自身的传统,那就犯了“拿来主义”的毛病,鲁迅先生对此也作过批判。苏联被和平演变,前车可鉴!关个各个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以传统为本,以时代为体,但中式快餐,对传统厨艺只取其皮毛而去其精髓,实在可惜。

北京烤鸭等传统老店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真正弘扬传统美食文化。若只是学习其皮毛或纯粹把它当生意人的噱头,那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是注定要缺少一种内涵的。

这种内涵思想是一种文化存在之基本。何以为?要判断一种文化是否一脉相承,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基本内涵是否改变,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中华文化,之所以说他是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基本内涵不变,如儒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千年以上;周易经历数千年而不衰,形成五行、八卦、梅花术数、奇门遁甲等数十流派。而印度文化,就不能说是一脉相承,因为它的基本内涵数易其源,故其文化种类虽繁多而缺乏厚重,就连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也不为现代的印度人所继承。

所以说,中式快餐只不过是披着传统美食外衣的伪传统饮食文化。与外国人非常不同的是:就餐,于中国人来说本该是一项休闲的享受,加上一个“快”字,就令到这种休闲及享受荡然无存,这种本身就自相矛盾的、由快节奏社会崔生出来的产物,注定不是文化的精品。

故言之,创新应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这,才是创新的成功之道!

[作文素材中华美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素材积累:读书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2464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通过的读书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9.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1.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0.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 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36.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37.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1.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42.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43.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44.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45.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46. 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富兰克林

47.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像。——哈兹里特

48. 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49.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5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55.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56.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57.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 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58.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5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0.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徐谓

6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62.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63.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64.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65.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6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67.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6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韩愈

69.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70.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71.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72.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3. 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又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74. 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75. 书,要算要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高尔基

76. 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77.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78.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79. 书作为人类的财富保存了下来。——弥尔顿

80.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81.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8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83.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小升初作文素材: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1、友谊是个无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罗·布朗宁

2、友谊是一个神圣而又古老的名字。奥维德

3、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柯尔律治

4、友谊真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伊壁鸠鲁

5、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6、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7、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8、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株瓜蔓,会在一夜之间蹿起来,一天之内枯萎下去。夏洛蒂·勃朗特

9、许诺固然可以获得友谊,但培养和保持友谊的还是行动。费尔瑟姆

10、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最为重要。伊壁鸠鲁

11、友谊是心灵的结合。伏尔泰

12、友谊的本质在于原谅他人的小错。大卫·史多瑞

13、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养美德。苏霍姆林斯基

14、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克伦威尔

15、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爱默生

16、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爱迪生

17、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戴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润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霍姆斯

18、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大仲马

19、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20、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培根

21、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薄伽丘

22、仇恨终将泯灭,友谊万古长青。西塞罗

23、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西塞罗

24、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培根

25、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中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精选

全文共 182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名人事例而且经典好用,百试百灵,欢迎参考。

一、毛主席敬老

毛泽东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二、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三、威灵顿不惧失败

威灵顿元帅失败而不气馁,他躲在雨中的看到,蜘蛛快结成的网不断被风雨吹坏,仍然继续在结网,于是重整旗鼓在滑铁卢战役一举打垮拿破仑。

四、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历经艰辛,走千山万水,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巨着――《本草纲目》。

五、邯郸学步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丢了。

六、陆游气吞残虏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七、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八、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共产党的小姑娘。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革命同志转移而被捕。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毛泽东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九、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着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十、徐霞客着书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十一、曾参:身教重于言教

曾参的妻子赶集为让儿子不要跟去,口头许诺儿子回来后,给儿子猪肉吃,曾参知道后,毅然杀猪给儿子,身教重于言教教子。

十二、夏明翰:只要主义真

1928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百般摧残他,他毫不屈服。反动派使出了最后一招,宣布对他“就地处决”。夏明翰要来一张纸,写下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

十三、哥白尼:充满好奇心的童年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后来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十四、戴震难倒老师

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于发问,在老师讲解《大学章句》时,就问朱熹是何时的人,他何以知道二千多年前的事。难倒老师,受到老师夸奖“此非常儿也”。

十五、商鞅变法强秦

商鞅是战国时期着名思想家,改革家。他帮秦孝公进行两次重大改革,“开阡陌封疆”,“废止井田制度”等。他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十六、富而不奢

比尔。盖茨和朋友开车到希尔顿吃饭,他生活一贯不铺张浪费,自己的车子不停在贵宾车位上,坚持把车停在普通车位上。

十七、董宣不畏权贵

汉代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董宣严格查办,格杀公主家奴,公主向皇帝告状,他宁死不屈,一身廉洁为官,受皇帝重赏。

宋代包拯为官清廉,任端州知府时,端州盛产砚台,为官多年,可他每年没有多拿一块砚台回家。他克己奉公,为官清廉,告诫子孙:“不从我志者,不是我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学术文化的中考素材:低调的大师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现如今有很多大师,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2年3月10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先生在与病魔搏斗了一年后,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6岁。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的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的学术传人。学源正宗与优势杂交铸就了朱维铮的学问世界,可以说,他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开拓者”。

火气大、讲话不讲情面是朱维铮给外界的一个主要印象,在学术上他更加不会人云亦云,也因此得罪很多人,常遭人骂。比如他说孔子是私生子,就一度遭到很大非议。但朱维铮说:“历代中国尊孔,要搞清楚尊的是什么孔,提倡读经,读的是什么经。我治中国经学史,当然仔细研究过。

许多人不懂历史,疯狂骂我,真的很悲哀。”

朱维铮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异数”,但也并非是那种古板的老学究,他曾是复旦大学话剧团的台柱子,还曾是复旦大学100米短跑纪录的保持者。学生们最难忘的是朱先生在教学上的风度和犀利,引经据典的博大,警句名言式的精深。当然,还有他对现实始终如一的关切和大胆表达。

2011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已经病重的朱维铮来到拥挤的上海展览中心为系列影碟做宣传,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需要搀扶才能走上台,尽管如此,朱维铮依然做了简短发言,他说:

“现在我们的报纸上,大师满天飞,阿猫阿狗都可以是大师……”而对于大师的定义,朱维铮说:

“大师就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德才学识兼备,非但于本门学科为不世出的专家,并以卓特识见、新颖方法或指明未来取向,而受众多学者景仰,这里的裁判官,仅有一个,就是由时间体现的历史。”

2006年7月14日暨朱维铮七十华诞之际,德国汉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典礼向朱维铮的学术贡献致敬,并赞扬他为“低调的大师”。而朱维铮先生则始终谦称自己为“一名中国历史研究的从业者”。(石剑峰)素材运用正如朱维铮先生所说,真正的大师,由时间体现的历史来裁定。然而在这个大师和偶像泛滥的时代,学术开始贬值、文化开始缺失。大师与否,虚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在何时何处,都不能忘记思考和自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考素材:时代文化现象令人堪忧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据调查,中国成年人年均阅读图书不到两本,与发达国家大多在10本以上、以色列甚至高达64本的阅读量相比,实在悬殊。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岁末,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出炉了。前十名里,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占了半壁江山: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韩寒和天下霸唱。这还没有包括专写职场经验的李可,专写育儿的尹建莉。排行榜前十名作家中,没有一位是严肃文学作家;青春文学、玄幻小说、职场攻略最受追捧。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人认为中国作家"爱吃青春饭"是由近几年火暴异常的青少年读物市场决定的,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也有人不无担忧地指出,对青少年而言,如果他们的青春都在低幼化、浅阅读中度过,未免太可惜。一旦走出青春阅读的气场,读书的习惯就会在生活的压力下渐渐消失。

运用指南

据调查,中国成年人年均阅读图书不到两本,与发达国家大多在10本以上、以色列甚至高达64本的阅读量相比,实在悬殊。此素材适用于"浅阅读与深阅读""文化""读书""习惯""素质""精神"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

【角度一】阐述与"读书""精神"等相关的话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开启人类文明的钥匙。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在现实社会里树立起自己的精神标杆,无畏地抵抗绝望、堕落与虚无,从而获得激情,明晓行走的方向--那就是书籍,它是智慧的传承,精神的支撑。

【角度二】阐述与"浅阅读与深阅读"辩证关系的话题。在青春文学泛滥的今天,在娱乐精神大行其道的时候,轻松愉快的阅读方式成了读书的主流。谁也想不到,当浅显遇上深刻,当随意遇上严谨,当矫情遇上真诚,当低幼遇上睿智,前者竟可以轻松将后者掩盖--这是亟待我们反思的社会问题!它将直接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角度三】阐述与"思考""价值"等相关的话题。每一次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都是一次严肃而深刻的生命体验。现在的青年们就应该阅读有"精、气、神"的文学作品,这样才会对人类的精神与存在的意义发出终极追问。巴金说:"人不只靠吃米活着。"这需要拷问一个人的灵魂,因为只有从书本到达灵魂的高度之时,我们才能学会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生名人名言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4.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5.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塞涅卡

6.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7.一失足成千古恨

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把握自己走好每一步)

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0.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善始善终)

1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2.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

13.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应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成功是对自己而言,有价值是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而言)

14.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15.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生活要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战胜自卑的名人写作素材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大家是否觉得名人都是非常自信的?其实不然,许多名人早期都曾经自卑过,或很长时间在自卑的泥潭中挣扎。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在人们的印象中,名人都是非常自信的,像毛泽东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实不然,许多名人早期都曾经自卑过,或很长时间在自卑的泥潭中挣扎。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年轻时曾非常自卑。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邻桌的女同学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镇,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占据着他的心灵,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自卑。

同样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越,当年也曾为自己的肥胖而自卑。20年前,她在北京上大学,总是疑心同学们暗地里嘲笑她胖,她因此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毕业时,她差点领不到毕业证,不是因为功课,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因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肥胖的身体跑步时的样子,她甚至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著名歌星王菲说,她也曾自卑过,因为她觉得自己不聪明,18岁时勉强考上一个不出名的大学,没有去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经学历。她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减肥通常不超过一周就打退堂鼓,明知抽烟不好,却总也戒不掉。她觉得自己不擅长交际,尤其不会讲话,不善于和媒体沟通,因此总给人耍大牌的感觉。

德国天才哲学家尼采出生于一个牧师之家,自幼性情孤僻,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他曾狂热地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表达感情时太笨拙,最终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但是,后来他们都大获成功了。白岩松、张越成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特别是张越,还是第一个完全靠才气、靠本事、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进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

因为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走出自卑,超越自卑,战胜自卑,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压力和动力使他们比别人更努力,更发奋,付出更多,也收获更多。所以,曾经有过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经典素材:40个历史典故

全文共 982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40个历史典故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2、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3、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4、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5、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6、常存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7、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8、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 僖公十五年》: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9、悬梁刺股

出自《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

10、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如果“以政学者”,那就是拿“政”去开玩笑,这是对“政”的不负责任,这将给“政”造成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11、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12、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 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13、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14、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 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15、呆若木鸡

《庄子 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16、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17、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18、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 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19、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0、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2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2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2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2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3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3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32、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33、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34、天下无双

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长平之战,赵国残败,损失惨重。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对赵国首都邯郸的攻势,妄图一举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军前往救援,但经不住秦王的威胁,命令部队带赵国边境停留下来。而魏信陵君决意救赵,遂盗得魏王兵符,杀死魏军首领,自己带领大军救援赵国,经过殊死战斗,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在胜利之后,因为盗兵符,杀大将的原因,不敢回国,便在赵国住了下来。公子在赵期间,礼贤下士,寻找藏匿在市井之间的能人志士,与他们结交。平原君甚为不解,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意是有看不起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知道后,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平原君门下的门客也大约有一半的跑到信陵君门下去了。总的说来,信陵军是四君子里面最礼贤下士的一个,也是最善良最具同情心的一个,他领导了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伐秦,并取得胜利。应该说,用“天下无双”来形容他应该是不为过的。

35、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36、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37、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38、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39、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毛泽东,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40、马首是瞻

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处于天下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其他大国如要称霸,必须要过晋国这一关,反之,如果晋国要确立其霸主地位,也必须击败其他的挑战者。所以,秦、楚都与晋国发生过多次的大规模战争,总的来说,各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

在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的时候,晋国率领着其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附庸国向秦国发动进攻,并且一路打到了咸阳的附近。秦军的顽强的拒绝求和,并在泾水上下毒,联军伤亡不少。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就是说:“鸡鸣套车,填塞水井,铲平土灶,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前进”。但是联军并不是团结一气,各国军队只是拼凑起来的,并不齐心。栾黡首先就违抗命令,带领下军回国了。荀偃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下令诸侯军队全部撤离了秦国。 总的来说,荀偃大有破釜沉舟,团结一致,共同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的决心,无奈,诸侯军队各怀鬼胎,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读书功夫成就文化巨人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我们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

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面背诵,一面表演,把诸葛亮与张昭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第二天,钱穆依然随父亲去烟馆议事。路过一座小桥时,父亲问:“认得桥字吗?”钱穆点头说:“认得。”又问:“桥字是什么旁?”答:“木字旁。”再问:“木字旁换马字旁是什么字,认得吗?”再答:“认得,是骄字。”父亲又问:“骄是什么意思,知道吗?”钱穆答:“知道。”父亲步步紧逼:“你昨晚的行为有这个骄字吗?”钱穆这时才明白父亲的意思,顿时如闻雷霆,俯首不语。

上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的回信:“《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朱子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

从张恨水的《山窗小品》里,我们知道他在14岁之前,就能够背诵《论语》《孟子》《左传》《大学》等典籍。而他很小时就写一些酷似《聊斋》的小说,可以证明他把《聊斋》读得烂熟了。从他上世纪30年代替写的《水浒人物论赞》,又可以看出他对《水浒》的烂熟。

作为文史学者的曹聚仁,奉行的读书原则也许不是背诵,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里,他谈到自己对几部经典著作的阅读遍数:《儒林外史》读了100多遍,都是一本正经地读。读《红楼梦》赶不上俞平伯,但也先后读了70多遍。《聊斋》读了四五十遍,《水浒传》读了20多遍。《三国演义》读的遍数最少,只有两三遍,原因是它没有《三国志》引人入胜。《史记》读了多少遍,他没说,只说这是他最爱读的书,是下过一点苦功的。

一个人肚子里有多少书,就跟一个人腰里有多少钱一样,那属个人隐私。因而,更多人的读书功夫我们就不得而知。

例如,不是郑振铎亲自检验,我们怎么也不会知道茅盾能够背诵《红楼梦》;不是周建人的回忆文章,我们也不会知道鲁迅小时候是背过《纲鉴》的。从根本上说,是读书功夫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名人蔡伦自杀的故事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想起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自杀事件,同时也堪称史上最著名的自杀,那就是造纸术的发明人、博主本家里最伟大的人物——蔡伦

说蔡伦最伟大,自然不会有任何异义,因为造纸术位列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首,另外三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均产生于他身后一千年的宋代。在一部美国人写的《影响世界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名列第7,在中国人中仅次于孔子(第5),排在他后面还有三个政治人物秦始皇、隋文帝、毛泽东和两个知识分子,老子和孟子分别列第73和第92。

蔡伦大约生于公元63年,湖南郴州人,曾任尚书坊,主持朝廷用的各种器物的制造。公元105年,他用树皮、破布、麻头、鱼网造出纸张,呈送给汉和帝,受到奖励,官封龙亭侯(今陕西羊洋县),后人戏称他“蔡侯纸”。他的发明也因此推广开来。

在蔡伦之前,中国人把字写在竹简上,文人(例如孔子)出行要用车载书,因此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而西方人则把字写在羊皮纸上,后者稀少而昂贵。蔡伦发明造纸以后,中国才有了写字用的桌子,随后中国(特别是唐朝)的繁荣昌盛恐怕也与此有关。

但蔡伦却是宦官出身,成名以后,卷入宫廷斗争,和帝死后,在掌权的窦太后的授意,参与诬陷年幼汉安帝的祖母。待窦太后驾崩,汉安帝亲政后,要他到廷尉那里去自首。蔡伦为了避免受辱,於是洗浴全身,换上整洁的衣冠,(与苏格拉底一样)服毒自尽(苏是被赐毒药,但他没有进入前文提及的100排行榜,倒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弟子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入榜,分列第40和第10位)。

相比诗人屈原的自杀,后者已经尽人皆知,且已经有节日纪念,而蔡伦的自杀不大为人所知,而其影响力却是世界性的。有意思的是,今天的中国有两个蔡伦墓,一个在他的封地陕西,另一个在他的故乡湖南。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发行过纪念蔡伦的邮票。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中国官方对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严格保密,那么它是如何传到西方的呢?原来在公元751年,在今天哈萨克斯坦中部的江布尔,唐朝军队与阿拉伯人打了一仗,结果输了。在被捕的人中有几个造纸匠人,他们被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监狱里,受不了严刑拷打,招出了造纸工艺。

之后,阿拉伯人就掌握了造纸技术。至于后来如何传入欧洲,这与阿拉伯帝国的庞大有关。说来也巧,大约都是在12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就如同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这个名称是以讹传讹,对此博主即将出笼的新作《数学与人类文明》有详解)那样,经过阿拉伯人之手,沿逆时针方向绕过地中海(经中东、北非、西班牙)到达欧洲(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廷帝国是阿拉伯人的死对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