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陕北的年作文1000字四篇

浏览

1280

作文

16

篇1:陕北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陕北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陕北春节是炽热的,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气氛。

对于黄土地的陕北人而言,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来自陕北的民间谚语大全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东家长西家短,四个蛤蟆八只眼。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来自陕北民间谚语大全,欢迎阅读。

一个槽里拴不了两个叫驴。

挣下功劳唐三藏,弄下乱子孙悟空。

树大招风,钱多招祸。

三个婆姨一面锣,五个婆姨一台戏。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全因强出头。

灯蕊不亮要拔哩,事情不公要说哩。

尽陈古事观异同,不与时人道短长。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庄稼看见别人的好,娃娃看见自己的亲。

儿是娘身一块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人心掺不得假,眼里揉不得沙。

人不亲行亲。

鱼爱鱼,鸭是鸭,豆角不结葫芦荚。

八十老,亲的小。

一窝狐子不嫌臊。

人在难处想亲人,虎在难处想森林。

不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清油调苦菜,各取心里爱。

恩多了怨深。

同行是冤家。

贼绺有钱的,狗咬可怜的。

世上有三恶,道姑、媒人和蛮婆。

云里的日头,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

狸猫似虎并非虎,恶人装笑并非笑。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长立。

雁过留声,我过留名。

行行出状无,事事在人为。

和活名望,树活阴凉。

宁穿朋友衣,不戏不朋友妻。

货卖一张皮,人凭一颗心。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影斜。

家贫出孝子,乱世显忠臣。

受人一饭,报人一石。

人小鬼大,腰里别个斧把。

死猪不怕滚水浇。

一个死老鼠,坏了一锅汤。

鸡肥不下蛋,人富就啬皮。

浪子回头金不换。

会待的待匠人,不会待的待丈人。

河里淹死会水的,崖下跌死费事的。

天旱不望圪塔云,人穷不上亲戚门。

年怕中秋月怕半,一日怕的午时饭。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人没尾巴比驴难认。

七十二行,赶驴的最忙。

雨前盖好房,雨来不着忙。

冷言冷语听不得,冷茶冷饭吃不得。

人穷说胡话,牛乏拉下洼。

马瘦毛长屁股深,穷人说话没有人听。

只说出五关斩六将,不说喝米汤拉一炕。

老鼠攻墙,家贼难防。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小早偷针不教,大时偷金戴镣。

小贫不算贫,老贫贫死人。

铁匠炉旁少站,赌搏场中少转。

赢来的钱财不养家。

宁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

酒色财气四堵墙,十个撞上九个亡。

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

家里人多心不公,地河里鱼多水不清。

天是蓝的,求人是难的。

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

做贼不犯回数少,打树不倒茬口小。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十里路上没真言。

官字两个口,是非凭舌头。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人怕出名猪怕壮。

官大易奸,官久易贪。

不怕杀人的,只怕递刀的。

自己头上顶着屎,还嫌人家尿臊气。

小人得志攻破天。

一朝天子一朝臣,青年人爱的年轻人。

有恩不报非君子,见死不救枉为人。

好汉眼里火星多,松汉眼里尿水多。

没有老虎胆,不敢进深山。

胆大的吃肉,胆小的跑路。

风吹草帽,水推艾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陕北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陕北春节是炽热的,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气氛。

对于黄土地的陕北人而言,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大家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大家,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大家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大家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大家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大家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