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人物的作文教案合集13篇 作文题目(汇集4篇)

浏览

2936

作文

4

篇1:人物传记作文教案

全文共 1878 字

+ 加入清单

总体构思

以教师自己的例文作为引导,引导学生按照人物小传的要求进行述评,激起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兴趣,同时掌握传记文章秉笔直书、抓住人物特征和主要经历、用典型事例进行形象刻画、避免直接评论的基本要求;以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课堂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掌握人物传记的写法,为正式的作文做好准备。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创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仿、述评教师例文、口头训练、课堂写作训练中自主学习和训练,多管齐下,师生互动,最终完成作文训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传记的特点。(由学生讨论后回答,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1)内容真实。(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

(2)记述人物的主要经历。(要写出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理想、为人等)

(3)给他人作传一般要作简要评述,为自己作传一般要表明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2播放《同桌》一歌,把学生带入对周边人的观察和思考境地。

3屏幕显示老师自己的习作。(配乐朗读)

(二)实践步骤

1学生口头评述老师的下水文是否符合传记的特点;

2指定话题,由2—3位学生口头表述,话题可以是“同桌”、“我最要好的朋友”、“我的自画像”、“我最××的人”……

3师生共同点评。

(三)小结

怎样刻画人物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取巧的捷径。如果想提高自己在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能力,惟一要做的就是坚持创作。摹仿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我认为,先从熟悉的人开始,至于语言,既可像《自传》的平实,也可像《老舍自传》的富有文学色彩,生动活泼、各取所需。

(四)运用——训练题目(400—500字)

1观察周围的同学或老师,为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写篇人物小传,要求形象逼真、个性鲜明。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自传。

注意问题:

(1)有写他(她)的欲望和冲动,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吐一吐不可,这样写出来的传记才会有精神;

(2)主人公有值得写的地方;

(3)主人公的材料比较容易收集;

(4)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五)习作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倡说普通话,大声说话。

学生发言时,老师适时予以点评。

(六)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给自己崇拜的人写一篇传记。

综合性学习《爱我家乡——遍寻古名人足迹的社会调查活动》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通过调查前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和实施调查计划、成果展示及交流探讨等几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自主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各自召开会议制定本组的调查计划,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和家乡的杰出人物,增强“爱我家乡”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在调查前、调查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各自召开会议制定本组的调查计划,自主搜集,筛选古名人,自主整理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调查前指导

1全班分为十一个小组,每组八个人左右,每组设两个负责人。各小组选择自己熟悉的地区去收集人物事迹。

2各小组经过讨论后制定计划,小组内部进一步分工。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

3根据拟定好的计划,可通过到图书馆(学校或本市)查阅古籍、走访老人等方法收集资料,寻找人物的事迹。

4在和家长、街坊、图书馆的同志一起访谈时,采访者应做到心中有数,要设计好问题,并在采访中作好记录。

5利用星期六、日空余时间完成走访,了解情况,搜集资料。

6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将收集的资料,所做的记录及相关设想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选一名代表执笔,写成调查报告,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修改。

(二)学生调查实践活动

在学生开展搜集人物事迹的活动中,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经常召开小组会议,交流问题及经验,共同商讨对策来解决问题。

(三)成果展示及交流探讨

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查、走访,把收集回来的古人的事迹经过整理后向全班同学公布,互相交流探讨心得体会。

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它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利用一两天时间整理资料,写好在采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活动中的甜、酸、苦、辣。

3召开主题班会,探讨古名人的一生,明确古人值得我们学习之所在。

4利用收集回来的资料和大家的感受,为古名人立传。

5可以在学校的橱窗或在本市的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让本校、本市的人们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杰出人物,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年级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教案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外貌基本释义为外表,容貌;外部形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六年级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内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点也就是抓住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殊的地方。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流畅表达。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自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达到以“形”传“神”。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聊一聊

趣味谈话:今天,我们开始了暑假期间作文阅读的学习,大家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来到新学校,见到新老师,我从大家的眼睛里看到了新奇、迷惑、怀疑和信任。很多同学不认识我,我想呢,我也不介绍自己,我就想让大家通过看我的外貌猜猜,猜猜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 议一议

如果让你来说的话,猜什么?你会怎么猜?你是根据什么猜的?(学生发言,老师指导,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准确)

主要依据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体态、衣着、表情。

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猜想。

发挥想象,例如老师的年龄、老师的眼睛、老师的肤色、老师的大肚子、老师说话的声音和腔调……

三、 说一说

按照你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你来表述,要流畅、形象、具体,想象要丰富。

四、 写一写

注意格式、注意标点、注意语意连贯,不写错别字。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真实表达自己想法。

范文举例。(略)

五、        评一评(略)

作文小贴士

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锲而不舍 鞠躬尽瘁 持之以恒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范文:

1、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据说是我们的新老师。他中等身材,稍微有点胖,显得很结实,皮肤黑黑的, T恤配短裤,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眼看上去有点像武术学校的教练。仔细一看,新老师似乎显得更黑了,那栗色的皮肤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的面包,光亮紧致。我猜老师肯定是刚从非洲回家的吧,要不怎么那么黑呀。好在他的鼻梁上架了一副黑框眼镜,这才让他显得有点学问,透过眼镜,我发现原来老师的眼睛很大、很有神,眼睛里似乎藏着许多故事。不知不觉,我有点喜欢这位老师了,我很想从老师那里学到写作文的诀窍,听老师讲那些有趣的故事。

2、在我们面前正眉飞色舞和大家聊天的就是我们的新老师,他一身黑衣黑裤,显得酷酷的,那黑黑的皮肤配上他结实的身体,现出一番威风凛凛的架势。老师“圆圆”的,圆身材、圆肚子、圆脑袋、圆脸庞、圆鼻子、圆眼睛,就连戴着的眼镜也是圆圆的,真有趣。他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似乎很有学问。我猜,老师一定平易近人,因为他的眼睛里满是慈祥和蔼的光彩;老师一定才华横溢,因为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想,我会喜欢这位老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人物的作文教案

全文共 2456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前后事件对比反映人物变化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变化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更深刻地揭露出人物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老师将下面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跟孩子讲就行了。

讲解:我们可以把人的形象分成两种,一个是长相外貌,二是性格、习惯、能力和品德等精神面貌,就象人的长相外貌会随着岁月的增长发生变化一样,随着时间的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性格会转变,习惯也会改变,能力会进步或退步,品德会败坏或改进,好人会变坏,坏人会变好。我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是"某某变了"一类,这里的"变了",主要就是指精神面貌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是学习怎样来写这种作文。

二、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老师按照下面的步骤,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这个人物精神面貌的真实面貌,教案中的参考范例只是让老师明白大约是怎么回事,可以在教学中作为例子来跟学生说,但千万不要让学生按照参考范例来写,如果这样,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势必导致他想破脑袋瞎编,没有真切的感受,作文也写不好。

1、确定要写的人物

提示:所选的人物首先要自己比较熟悉,然后是精神面貌的前后变化比较明显。

参考范例:同学小明

2、确定要写的精神面貌

将人物发生变化的好的和坏的一对精神面貌点写下来,这对精神面貌点是属于同一个方面的。

参考范例:

习惯:随口吐痰讲究公共卫生;性格:暴躁温柔;能力:成绩差成绩好;品德:自私自利乐于助人

3、指出人物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范例:

习惯:随口吐痰讲究公共卫生;原因:小明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说国外的风景区特意用中文写"禁止随口吐痰"的标语,并说中国人没有素质,感到民族自尊心非常受伤害,并且为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惯而感到羞愧。

性格:暴躁温柔;原因:小明因为暴躁的脾气,遇到很多人的打击,老师用"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道理教育,按照老师的话温柔地待别人后,发现果真是这样的。

能力:成绩差成绩好;原因:小明一次偶然的发现,妈妈为了省钱既然带病工作,很是感动,并为自己以前不认真读书感到羞愧,于是发愤图强。

品德:自私自利乐于助人;原因:小明一次脚扭伤了,因为平时自私自利,几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忙,但以前得罪过的某某却伸出了援助之手。

4、对人物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向人物学习或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提议大家应该怎样做,教案《作文教案九》。

参考范例:

性格:暴躁温柔;原因:(略);看法小明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

5、将确定好的中心用文字明确地写下来。

参考范例:

中心在遭遇坏脾气带来的挫折后,小明通过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变得待人温和了,我也从中明白了"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的道理。

三、选准事例

教学方法:让学生按要求独自完成,如确有困难,老师可提供适当的提示,当学生完成后,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将典型事例确定下来;如果有3个以上的学生在一起,则可以让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相互讨论,一起评选,报备老师并获得同意后确定典型事例。

1、改变前的精神面貌点事例列举3个,改变后的精神面貌点事例列举3个。

参考范例:

改变前:事例A:开会集合排队时,小军不小心踩了小明一脚,小明暴跳如雷,揍了小军一顿。

事例B:坐公交车回家,下车时司机没及时开门,小明用力捶打车门。

事例C:拔河比赛时,小黑对小明所在的组说风凉话,小明和他干了起来。

改变后:事例A:体育课上踢足球时,小军不小心踢到小明脚上,小明很大度地说没关系。

事例B:班级组织的做好事活动上,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小明耐心地劝说。

事例C:运动会上,小明跑接力赛,因为小林没交好棒输了,小明反过来安慰小林。

2、从列举出来的改变前后的事例中,各筛选出一个更符合中心的典型事例来,要注意这两个事例的对比要比较明显。

参考范例

上面的事例中,都符合中心的要求,不过改变前的事例A与改变后的事例A中人物相同,并且对比明显,原来踩了一下脚就干仗的小明,后来既然踢到脚上也没关系了。

改变前:事例A:开会集合排队时,小军不小心踩了小明一脚,小明暴跳如雷,揍了小军一顿。

改变后:事例A:体育课上踢足球时,小军不小心踢到小明脚上,小明很大度地说没关系。

四、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老师先给学生出示和讲解模式,模式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2种比较简单有效的,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讲,然后让学生按照模式排列要素。

模式1

第一段:介绍人物改变前和改变后的精神面貌

第二段:详细叙述精神面貌改变前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三段:通过适当的过渡,引出精神面貌改变后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四段:说出人物精神面貌改变的原因

第五段:对人物的整个变化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

模式2

第一段:介绍人物在改变前的精神面貌

第二段:详细叙述精神面貌改变前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三段:说出人物精神面改变的原因

第四段:详细叙述精神面貌改变后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五段:对人物的整个变化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范例

第一段:小明是我的同班同学,以前是出来名的暴脾气,可是,他现在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第二段:说起小明的暴脾气,小军可是"深有体会"了。记得那是一次开会,…,从此以后,大家都不敢跟小明接近,对他"敬而远之"。

第三段:可是,昨天的体育课上,小明的表现让大家都吃了一惊。…,大家都为小明的话鼓掌。

第四段:小明为什么会这样"脱胎换骨"呢?原来,…

第五段:小明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

五、想象场面

对每一点精神面貌事例中的"经过"要素展开想象,将其中一些比较有特色或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出来,并适当用上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六、具体写作

将想象的场面补充进排列好的要素里面,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增加适当的过渡词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我的老家浙江为题目作文_人物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浙江,让我介绍介绍它吧!

那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山、河、湖、海,滩、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蛟龙,或欲比天高、或试比海深,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万马奔腾的美丽画卷。奇山异水,哺育出一代代杰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处处人文古迹。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公路是浙南山区重要交通线。沿海水运发达。宁波、温州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深水海港北仓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喂蚕、织布、印蓝花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莲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