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莆田民风民俗的作文汇总20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体现。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东阳的莆田民风民俗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288

作文

1000

中秋节的民俗小学生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团圆夜——中秋节了,这天,在外工作的人们都回家了,像过年似的。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这一天,月亮好像印在天空中一样,而这一切,虽都只是一个影像,可也让人觉得惊叹不已。从这一天开始,秋天的果实、庄稼都熟了,这时候,富人们聚在一起吃月饼,吃美味佳肴,还对着月亮吟诗作对,农民们也知道过节了,可却还在农田里辛苦劳作,为了养育后代。

我觉得最早月亮的故事莫非是嫦娥奔月了,这个美丽的故事给人一种对月球向往的感觉,于是乎,我们的中国造出了登月火箭嫦娥三号和月球车,月球车上有3D摄像机,它会一边行走一边摄像,努力让中国人看见真正的月球。为了安全起见,航天技术局也模拟了月球上的种种危险,使我们不再担心。这时我们祖国首次登月,真心希望成功。

月亮这么圆,代表着什么呢?对了,当然是团圆,可是空巢老人可就孤僻了呀,于是在许许多多的老人早上散步的时候,好心人都拿出自己的拿手菜,摆在桌子上,走过路过的随便吃,还邀请了老人们一起做月饼呢!这时,老人们脸上个个笑开了花,与那些好心人悠闲地聊天。

这个中秋,真的是很特别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过年的民俗作文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郑州,在那里,有许多过春节的习俗。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是小年。从今日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听妈妈说,这一天,大家都要拜见灶王,还要吃麻糖,这日的麻糖特别难买。

腊月二十四日是“扫房日”,大家都要彻彻底底打扫房子。妈妈还教了我一首过年的歌谣:“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头手;大年三十,包饺子,福字、对联贴上门。”

过年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每逢过年我都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意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们还在门上倒贴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临门”。

在我的家乡,重头戏就数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饭前,还有大年初一凌晨我们都会放鞭炮。使我最开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响。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争先恐后放响新年第一炮。每当倒计时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一个人看着电视给放炮的人数着倒计时,一个人用一根长棍子挑着炮,一个人拿着打火机,等着那千钧一发的一刻。“5、4、3、2、1”。顿时,全社区雷炮齐鸣、爆竹声声,热闹的不得了。

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习俗:饺子里包上钱,看谁来年发财,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串亲戚等等。过年好热闹啊!

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民俗和由来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她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年级过年民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八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民风民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风民俗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地方都有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比如:德昂族,原来叫“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有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他们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德昂族人大部分信奉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这只是德昂族习俗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地方的民风民俗,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有兴趣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安徽民风民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红蜡烛不许灭掉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凌晨四点就“完年”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的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年,都在过,就连外国人也有过的。可过年的民俗风格不一。

过年最忙的就是节前的几天,大街上的人你来我往,每家忙的不可开交,吃的、用的、玩儿的,都要买齐全了,好像所有的日子都要在这一天过似的,害得爸妈换着班的往商店跑,商店里的人更是拥挤不堪,想买一件东西顺利地走出来,这时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农历三十这天的上午,必须要完成挂红灯、贴窗花、春联,福字要倒着贴哦,寓意在福到了。做完之后,屋外节日的气氛显得更加浓郁了。

各民族过节都有燃放鞭炮和烟花的习俗,我们这里也不例外。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午夜前后。室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这也是最能显示出一家人团圆的时刻。大家喜气洋洋地围坐在一起,把平时不开心的事一股脑地丢到脑后,兴高采烈地一边喝着、吃着、聊着,看着春晚节目。一时间,室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空中的烟花纷纷扬扬,色彩缤纷的。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直到零点钟声响起来,守岁才算完成。

春节最热闹的习俗是看秧歌,男男女女一帮人身着各色服装,手摇彩扇,踩着高跷,随着吹鼓手的节奏和高跷接触地面整齐的“咔咔”声,一摇一摆的往前走。秧歌队到了谁家门口,谁家都要放鞭炮,给一些香烟和酒作为答谢的礼品。看秧歌的人群,簇拥着秧歌队,浩浩荡荡的从西走到东,又从东折到南,无论天气有多冷,都一步不离地跟着看……

民俗是节日的调味剂,没有了这些,节日将枯燥无味。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中心小学六年二班:李雨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立夏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5月5日(或6日)是立夏节,每逢这天,我们三北人便要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这个传统节日。

俗话说得好:“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因此,这天是一定要吃蛋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就忙着煮茶叶蛋:生起煤炉,把洗净的蛋(一般人家都用鸡蛋,也有用鸭蛋和鹅蛋的)放人锅内,再加入茶叶(前些年的陈茶)。茴香、桂皮、酱油,黄酒等作料,用文火慢慢焖煮,直至蛋壳发红发黑为止。这时,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叫人馋涎欲滴。孩子们则忙着编织蛋套,他们找来一些彩色的丝线或毛线,弟弟妹妹打下手拉着线绳,哥哥姐姐穿线、打结,忙得不亦乐乎。这五颜六色的蛋套一打好,孩子们就抢着挂在胸前,连睡觉也不摘,枕着蛋香、带着期盼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民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在濮阳,在濮阳有许多的习俗。例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

在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大人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人们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关于对联还有一个来历: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氛围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女同志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老人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人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朋友“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起对联,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还要从一个故事说起。传说中,有一只叫做“年”的鬼,只要到了每年的农历初一,“年“就会出来吃人,又一年的农历初一,“年”又出来吃人,突然,一位村民发现了“年”,并挥动着手中的红布,“年”一看见这块红布,吓了一大跳,并急急忙忙地逃跑了。后来,人们知道了“年”最怕红色,从此,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贴红色的对联、门神等,这样,春节贴对联的做法就这样流出下来。

每到春节,我们当地还有舞狮子的习俗,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看舞狮,我们来到拥挤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地方看舞狮,表演开始了,只见一个人拿着一双棍子使劲地向大鼓敲了几下,只听见“咚”的一声巨响,就有几只不同颜色的“狮子”走了出来,随着鼓声越来越响,几只“狮子”跳得越有劲,而且“狮子”还会眨眼睛呢?如同几只真的狮子在跳舞,栩栩如生。

每年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收到长辈送的“压岁钱”,那么,“压岁钱”是怎样来历的呢?原来,传说中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的三十夜,它会摸熟睡的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变傻。又一年的三十夜,“祟”又如约地来了,有户人家的孩子睡觉时把红纸包着的“压岁钱”放在枕边,当“祟”正靠近他时,红纸突然发出一道亮光,“祟”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此,大家叫那钱为压祟钱。“祟”和“岁”发音相同,后来叫压岁钱。

其实每一个红包都带着长辈的一份祝愿与希望,无论它是多少,传说中为什么它会发光吓跑“祟”,也许就是大人的希望象神一样保护着每个孩子。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真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大家都知道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吗?那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 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赛龙舟等。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组成。端 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节,又该吃粽子了,但你们会包粽子吗?我会包,刚学的,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包粽子的过程吧。

首先找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粽叶,把两个粽叶往外拉长一些,然后从中间往里裹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三角形,这样模具就做好了。下一步就开始往里放米了,放一点,使劲压一压,再放一点,米压的越结 实越好。接着是把左这的叶子往右边裹,右边的叶子往左边裹,一定要裹结实,这样大致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缠线,手拿着粽子,缠三个角交叉缠,缠的越结实越好,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表,做起来却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俗民风春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这天,就是传统的小年,就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就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就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的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这天,就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就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就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俗民风春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风俗,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其实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过春节

在我的家乡,春节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它是新的一年中的开始,所以春节我们就会办的很热闹。一般春节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就会老家,然后,再去买一些过年用的东西。

我们一家共有十几口人,所以干起活来很快,也很热闹,一点也不感觉累。还不到一天的功夫,我们就把所有的是都安排妥当了。第二天,我们几个小孩一起去街上买烟花,我们逛了一天买了很多的烟花。距离过年还有两天,我们总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终于,打了大年三十,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包起了饺子,有好多种口味的。我奶奶包的饺子是最好吃的。到了傍晚该下饺子了,但是小饺子之前要先放鞭炮,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一会饺子熟了我们就开吃了,我们吃这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真香。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开心心的。

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就会起得很早,四、五点就得起床,然后还得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去拜年了。我们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当然我们也可以拿到压岁钱。不知不觉中一上午就过去,在中午我们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难的在一起一次。新的一年我们都该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苗族的民风民俗介绍性作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我苗族,了解我们苗族的民风民俗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我们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苗族,他们的民风民俗是独具一格的。

[苗族的民风民俗介绍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了,民间有三个习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灯;三、放烟花,今天我就在这儿说一说。

元宵有很多种口味:黑芝麻、蓝莓、巧克力等等,其中我最爱吃黑芝麻的了,外皮滑溜溜的(呵呵,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肥皂?)咬一口馅就出来了,不是那么甜得发腻,也没有那么淡。好吃!嘻……

我们也去看了花灯。刚入广场大门,可以看到两只高抬着头的凤凰,下面整齐地站着卖荧光棒的小贩,嘴里不停喊着:"走过路过别错过!""走一走,看一看!"走到中间,看见一个大碗,釉色清晰明朗,真像明代的青花瓷!上面有一个个元宵,诱人啊……碗的下面还有还有"配餐":大葱、辣椒、彩椒、西红柿。大碗的前面是一个小舞台,舞台后有八只张牙舞爪的长龙,威风凛凛。大碗的后面是三座冰雕,全是具有古典风格的房屋,还插了一个牌子:小心有电!大碗的左面是十二生肖有牛、虎、羊……咦?这是老鼠还是松鼠?我一下看见了兔子,我指着喊"妈妈!"(我妈咪属兔的)妈妈笑着说:"小坏蛋!"大碗的右面也是小动物造型的灯。

晚上,我们看了烟花。呵!从铁人广场一直排出两、三千米,这也验证了一个谜语:世界上最长的车是什么车?答:堵车。我不耐烦了,和妈咪下车看。烟花有红色、橙色、金黄色、绿色、紫色,那最好看的烟花也是最大的:砰,砰,砰,三个金黄色的烟花,形成了一个金黄色的树,漂亮极了。还有"黄金瀑布"、"变色花"……

今年,我们欢欢喜喜的闹了元宵节。

[元宵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民俗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全家人要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有的还要赛龙舟。听说,这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

当时,屈原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可是国君却不采纳,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他人侵占,无奈之下,投江自杀,于是便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和到江边撒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早上,我和妈妈去买了,花生,红枣,米和粽叶,准备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妈妈把米和粽叶泡在水里,分别放到两个大盆子放里面,又把花生和红枣分别放在了两个小碗里。最后妈妈找来了粗一点的绳子,剪了许多长长的线,然后对折在一起。一切准备就绪,包 粽子开始了!

妈妈让我先看她包一个,然后我再拿一个,跟着她学。首先,妈妈拿了两片粽叶,交错放在一起,然后拿起剪刀,把粽叶一头剪平,然后握起来,让它成为一个圆锥形,哈哈,活像一个小漏斗。妈 妈对我说:“像小漏斗的这个地方决定了粽子的大小,一会你包时,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点了点头。妈妈又抓了一大把米放进小漏斗里,到一定位置时,要往里面到一点水。然后可以在 放米过程中放花生和红枣。然后把漏斗上面的粽叶往下放,成为一个“立体三角形”,开始包,最后妈妈拿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紧紧的困住,“OK了!”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看了看,哇,妈妈包 的真好!我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步骤开始包粽子,拿两个粽叶,交错放,然后成为一个小漏斗,开始放米。可是,粽叶在妈妈手里就很听话,一到我这,不是这烂了,就是那烂了,导致漏米,撒了一地。妈妈说 :“你不要使太大劲,轻一点。”我按照妈妈给我的建议,重新开始。可是粽叶像是跟我闹脾气一样,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恼极了,把粽叶和米往旁边一扔,不管了,气呼呼的坐在那里。妈妈看了看我 ,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没关系的,妈妈第一次包粽子也是这样,还没有你包的好呢!”听了妈妈给我的鼓励,我又振作起来,开始了包粽子。

这一次很成功,到最后缠绳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紧紧按着它。用很大力气,把粽子缠了起来。呼,终于好了,看着我包的粽子,它仿佛在朝着我笑呢!

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过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杭州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说起杭州的春节习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诉大家我们浙江杭州的习俗吧。

首先“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就是:开门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到处是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谓"接年"。放“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气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大丰收。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说一些吉庆的话。一般鞭炮都是红色的,燃放后满地通红。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提高气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落花生叫长生果……。

这些就是我们浙江杭州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同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793 字

+ 加入清单

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气枪打靶”、“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