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899

作文

13

篇1:2024年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2月22日至23日,县纪委(监察局)组织我县各乡镇办事处、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和各人民团体的党员领导干部近2000人集中观看了优秀廉政戏剧张伯行》。

该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一场场廉洁与贪腐、正义与邪恶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动静相间,冷热相济,将一个以民为本、有血有肉、敢于担当的廉吏、干吏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那种“从官要慎重,立身贵廉明”、“正气留天地、凡事凭公心”、“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为官境界和爱民情怀,在今天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借鉴和启迪,告诫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要以廉政准则为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始、慎权、慎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忧患感和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钢铁意志,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彰显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县委、县政府遏制腐败势头蔓延的决心坚定,态度鲜明,多次通过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内监督,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在日常;通过从严从重惩处腐败行为,严肃追究腐败行为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公生明,廉生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心中有戒尺,行动有底线,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不断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金钱和权力的诱惑,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像张伯行那样以江山社稷为重,“留正气于天地,洒清白于民间”,为打赢扶贫攻坚决战和全面提升豫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廉政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8月29日晚,作为河南近年来创作阵容最强大的豫剧,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首演。谢伏瞻、邓凯、尹晋华、吴天君、赵素萍、段喜中、赵建才、张广智、许甘露、史济春等省领导与千余名干部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华美的舞台效果,精彩的名家演绎,使得现场掌声喝彩不断。

该剧由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河南豫剧院一团为演出单位。是继新编现代戏《全家福》、新编廉政剧《九品巡检暴式昭》之后的“廉政文化三部曲”压轴大戏、收官之作。

豫剧《张伯行》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张伯行史有其人,是著名清代廉吏,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年间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20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

《张伯行》的创作酝酿历时三年,囊括了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奖的多位获得者,李树建、王惠、贾文龙、孟祥礼、魏俊英、李庚春、袁国营、李斌等9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同台献艺。其中,四位院团长李树建、王惠、贾文龙、孟祥礼同台演出,在豫剧史上尚属首次: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剧中饰演“张伯行”,豫剧院一团团长王惠演“噶母”,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演“康熙”,河南曲剧团团长孟祥礼演老秀才。该剧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编剧,新锐导演王香云、张占忠执导,著名作曲家赵国安担任作曲,著名指挥家李宏权担任配器指挥,舞美、灯光、服装等均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

演出结束后,谢伏瞻等领导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谢伏瞻说,《张伯行》这部戏立意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有着深切的警示教育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省纪委近年来陆续打造了一系列倡树清风正气的好戏,赢得了省内外的广泛好评。这部戏既有好的主题,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多出精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廉政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2月18日上午,大型新编廉政大戏《张伯行》在潢川县文化会展中心剧场上演,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认真观看。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观后感受颇多:一感其“清",张伯行为噶母贺寿送一篮自种青菜,虽喻大清江山长青,但主要用意是规劝总督噶礼收敛贪腐之心;二感其”刚”,面对总督噶礼权倾朝野之淫威,恩师忧心畏权之劝诱,心中充满刚正之气,始终无畏无惧;三感其“智”,在江南科考贪腐大案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智取铁证,以正胜邪;四感其“爱”,“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一字歌”盛传至今,彰显其为民无私之大爱。

廉教春风,润化于心。当前,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新春伊始,潢川县纪委致力打造“大廉教”格局,先后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无路可逃》、《沉沦》,县委书记上一堂廉政党课,选编通报全县2016年10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现今观赏全省优秀廉政戏剧《张伯行》,这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不仅很好地学习贯彻了中央及省纪委全会精神,而且似春风化雨,润化全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之心。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修身慎行,清廉自守,广大纪检工作人员忠诚干净担当,恪尽监督执纪问责之专责,党风政风必将焕然一新,定会带动全社会淳化社风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张伯行》彰显出娴熟的叙事技巧与智慧。噶礼借为母做寿之机大肆敛财,地方官员纷纷献媚,所送都是“黄白情”,唯有张伯行不循常规,用“一桶青菜”让噶母十分赞赏,因为青菜不仅“新鲜味美补家用”,而且“尚能提醒为官清”,更暗含“祝愿大清永一统”的深意。这是张伯行的性格使然,也是剧作家的创意表现。两位丑角考生戏份不多,却场场出彩,即使是过场戏,也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故事主干之中,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节点。贡院门前,众生员痛斥科场舞弊,两位贿考中举的丑生眉飞色舞、洋洋得意,舞弊者的有恃无恐、恬不知耻暗示了舞弊案情之严重;钦差审案,两位丑生插科打诨、丑态百出,既满足了“无丑不成戏”的审美需求,营造了机智生动、妙趣横生的舞台气氛,更坐实了舞弊之举,引出了噶礼的受贿行径,这成为案情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剧中设置的太监一角,表面看来似乎只承担着传旨的任务,并不直接参与剧情,其实却充分激活了其潜在的叙事功能,甚至有一石三鸟的妙用。一是交代背景和前情,使叙事更加简洁、经济、流畅。二是直接就剧中人的遭遇表达同情、反思或反讽之意,体现着近乎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评论功能。三是直接与观众交流,引导观众参与剧情、展开思考和评判,有利于舞台气氛的渲染,收到了良好的剧场效果。

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出色表演,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相对于“义孝节三部曲”中程婴、张元秀、苏武式的衰派老生,张伯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李树建在保持以情灌注、体验与表现相结合、程式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李派特色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拓展。如果说与妻子抱头痛哭时的长篇咏叹最能体现李派唱腔的苍凉悲怆,那么“青菜贺寿”的匠心独运、当庭审案的机智果敢、怒斥噶礼的大义凛然、金殿述怀的满腔忧愤,则赋予了李树建的表演艺术以大气、壮烈、豪迈、奔放的美学风貌。

《张伯行》的几个配角也都性格鲜明,王惠的嗓音宽阔明亮,表演丰厚圆润,一个公而忘私、深明大义的噶母形象跃然台上;贾文龙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唱出了康熙胸怀天下的气概;李庚春饰演的噶礼,残暴之中暗含狡诈;袁国营饰演的钦差总共只有几句唱词,但他那委婉洪亮的唐派“二本腔”一出口就是满堂彩。尤为难得的是,魏俊英饰演的张夫人、孟祥礼饰演的老秀才尽管唱词不多,却都以全心投入的演唱感动了观众。张伯行为了不连累亲人,要忍痛与夫人离别,张夫人做出了这样一番告白:“你坐监我给你把饭送,你杀头我给你收尸身。披麻戴孝回老家,安安稳稳送进坟。每顿饭照样给你盛一碗,清明节我给你把纸钱焚。百年后跟你葬一起,下辈子还做你的人!”这样的语言平凡质朴之极,魏俊英唱来却是字字融深情,句句含热泪,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贿考者飞扬跋扈,众生员无辜被抓,老秀才忍无可忍,终于失声痛哭:“可怜我寒窗苦读数十冬,从少年读成白头翁。……一生科考一场梦,梦到尽头恨无穷!”孟祥礼这段唱如泣如诉,酣畅淋漓,将满腔的愤恨、懊恼、悲伤、无奈倾泻而出,把人的心都要唱碎了。这个仅有一段唱词的老秀才就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以唱传情、以情动人的豫剧之美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豫剧张伯行》删繁就简,集中焦点,以江南科考舞弊案为故事主线,以江苏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的正面冲突为主要矛盾,展开了一场廉洁与贪腐、正义与邪恶的惊心动魄的交锋,以点带面地刻画了张伯行的精神与人格,而故事的编织又做到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戏味十足。

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出色表演,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相对于“义孝节三部曲”中程婴、张元秀、苏武式的衰派老生,张伯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李树建在保持以情灌注、体验与表现相结合、程式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李派特色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拓展。如果说与妻子抱头痛哭时的长篇咏叹最能体现李派唱腔的苍凉悲怆,那么“青菜贺寿”的匠心独运、当庭审案的机智果敢、怒斥噶礼的大义凛然、金殿述怀的满腔忧愤,则赋予了李树建的表演艺术以大气、壮烈、豪迈、奔放的美学风貌。

《张伯行》的几个配角也都性格鲜明,王惠的嗓音宽阔明亮,表演丰厚圆润,一个公而忘私、深明大义的噶母形象跃然台上;贾文龙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唱出了康熙胸怀天下的气概;李庚春饰演的噶礼,残暴之中暗含狡诈;袁国营饰演的钦差总共只有几句唱词,但他那委婉洪亮的唐派“二本腔”一出口就是满堂彩。尤为难得的是,魏俊英饰演的张夫人、孟祥礼饰演的老秀才尽管唱词不多,却都以全心投入的演唱感动了观众。张伯行为了不连累亲人,要忍痛与夫人离别,张夫人做出了这样一番告白:“你坐监我给你把饭送,你杀头我给你收尸身。披麻戴孝回老家,安安稳稳送进坟。每顿饭照样给你盛一碗,清明节我给你把纸钱焚。百年后跟你葬一起,下辈子还做你的人!”这样的语言平凡质朴之极,魏俊英唱来却是字字融深情,句句含热泪,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贿考者飞扬跋扈,众生员无辜被抓,老秀才忍无可忍,终于失声痛哭:“可怜我寒窗苦读数十冬,从少年读成白头翁。……一生科考一场梦,梦到尽头恨无穷!”孟祥礼这段唱如泣如诉,酣畅淋漓,将满腔的愤恨、懊恼、悲伤、无奈倾泻而出,把人的心都要唱碎了。这个仅有一段唱词的老秀才就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以唱传情、以情动人的豫剧之美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张伯行全省巡演观后感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春光明媚万象新,千余干部聚“中心”。

周六免休不歇停,观看豫剧《张伯行》。

康熙授其最廉臣,家居河南兰考人。

立志肃清贪腐风,禁止馈送书檄文。

殚精竭虑系苍生,爱民如子赈灾民。

科考舞弊痛人心,斗争噶礼贯始终。

张驰有度戏味浓,环环相扣步步营。

开场噶母寿诞庆,浮华奢靡风盛行。

青菜贺寿匠心运,蕴含大清永一统。

无愧皇帝乳母亲,收菜退礼事理明。

科场风波案情重,不惧生死勇担承。

明察暗访证据寻,对薄公堂事实明。

一波三折多舛命,六部会审被判刑。

康熙惜才显英明,拨乱反正转向拧。

惩恶扬善正义赢,官复原职浩气存。

唱腔优美气氛浓,声情并茂感染人。

如泣如诉含忧愤,字字珠玉融深情。

引经据典来鉴今,崇德向善效先人。

修身养性重自省,反腐倡廉警钟鸣。

八项规定铭心中,爱党爱国系民生。

对照先贤差距寻,清清白白来做人。

“两学一做”记心中,平凡岗位重践行。

河清海晏看吾辈,江山永固代代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操守为天下第一。观看豫剧《张伯行》后,深深理解康熙帝的赞誉,张伯行当之不愧为天下第一清官,该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为切入点,描写了清朝官员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

舞台小剧场,人生大天地,经过观看这部警示教育剧,使我的内心得到了深刻地洗礼和警示. 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感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已全面拉开帷幕。 张伯行一生廉洁自律,功绩显著,为民造福。值得我们深思熟虑,认真学习。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一是秉承清白做人,勤勉工作的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成绩,做实事。二是修养品德,始终做到“四个忠诚”:对事业忠诚,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对工作高度负责,干工作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对领导忠诚,就是对领导负责,办实事、讲实话,处处维护领导威信。对同志忠诚,就是珍惜缘分、容人容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自己忠诚,就是正确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向张伯行老先生看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官吏张伯行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止饮江南一杯水”、“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他在任江苏巡抚时,为严禁下属官吏的行贿受贿行为,发布了著名的《制止馈送檄》,留下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不朽名言。

“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山东济宁时的开仓放粮,江苏按察使时不畏权贵,痛绝腐败之风,因为他的浩然正气被康熙委以福建巡抚的重任。张伯行在任福建巡抚期间“废除苛捐杂税“,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等等都表明了他的廉政决心。康熙五十年,江苏乡试的作弊案,更是让朝野感受到张伯行一身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豪气。张伯行勤于供职,造福百姓,对金钱毫不染指。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为官二十余年,从不带家眷上任,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正所谓无欲则刚,这正是他几遭弹劾,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是时至今日,他的高风亮节仍令人感动和钦敬的根本所在。

而今一些官员精神空虚,自律失控。物欲横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贪污腐败,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习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以《准则》、《条例》为底线,认真执行党的廉洁自律制度规定,一心一意为老百姓作想,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弘扬正气,带头当清官,当好官,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深受人民爱戴,争做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由省纪委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此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张伯行表现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深受好评。

由于张伯行为官清廉,以百姓为心,从不以私废公,故能深得士民的衷心爱戴,因而福建士民在鳌峰书院之旁为他建祠塑像;江苏建春风亭为其立祠;山东立其生祠于五岔口,这就是为官清廉者在人民群众的地位。而今一些官员精神空虚,自律失控。物欲横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贪污腐败,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我们每位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珍惜幸福,时刻绷紧清正廉洁这根弦,才能真正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争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清史稿·列传五十二》载,康熙四十八年(17O9年),张伯行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时,全程路费仅花一两银子。张伯行赴任后,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整顿当时盛行的贪腐之风。檄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本督院既冰蘖盟心,各司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

当时,江南一帶官场上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浮华奢靡之风盛行,有史料记载“各行省积弊最深者莫如江南。”张伯行走马上任后,见巡抚衙门连帷幕也是富丽堂皇陈设豪华,便让人把这些东西全部撤掉,换成布做的。《禁止馈送檄》就是张伯行上任后拟就的,在他的影响和帶动下,改掉严管不适症,当地风气为之变。

一日,六合县县令将一幅山水画送到张伯行府上,请他指教。张伯行回家后见到画幅,竟从画轴里抖出一根金条来。他找来这位王县令说:“你的画不错,我收下了。礼尚往来,我也送你一幅字。”王县令很高兴,惊喜地接过字幅回去了。回到家后,从里面倒出根金条,物归原主。再看张伯行写的字:“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一字诗”自此不胫而走。

张伯行病逝后,皇帝赐谥号“清恪”,意为官清廉,恪尽职守,精确地概括了張伯行持躬清介的一生。《禁止馈送檄》为我们后人做出了榜样,只有在制度划定的红线內安分守己,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制度面前,更需要每个人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常问责常警醒,不忘担当初心,让“当官”“发财”变成一道单选题、断头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张伯行全省巡演观后感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新编廉政大戏《张伯行》在潢川县文化会展中心剧场上演,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认真观看。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观后感受颇多:一感其“清",张伯行为噶母贺寿送一篮自种青菜,虽喻大清江山长青,但主要用意是规劝总督噶礼收敛贪腐之心;二感其”刚”,面对总督噶礼权倾朝野之淫威,恩师忧心畏权之劝诱,心中充满刚正之气,始终无畏无惧;三感其“智”,在江南科考贪腐大案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智取铁证,以正胜邪;四感其“爱”,“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一字歌”盛传至今,彰显其为民无私之大爱。

廉教春风,润化于心。当前,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新春伊始,潢川县纪委致力打造“大廉教”格局,先后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无路可逃》、《沉沦》,县委书记上一堂廉政党课,选编通报全县2016年10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现今观赏全省优秀廉政戏剧《张伯行》,这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不仅很好地学习贯彻了中央及省纪委全会精神,而且似春风化雨,润化全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之心。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修身慎行,清廉自守,广大纪检工作人员忠诚干净担当,恪尽监督执纪问责之专责,党风政风必将焕然一新,定会带动全社会淳化社风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张伯行一生经历丰富,功绩卓著,既是廉洁自律的清官、不畏权贵的斗士,也是穷理致知的醇儒、学富五车的学者,尤其是殚精竭虑治理水患,违背上命开仓赈灾,广散家财解民倒悬,广建书院促民教化,等等,选其任意一点搬上舞台都可光彩照人。豫剧《张伯行》删繁就简,集中焦点,以江南科考舞弊案为故事主线,以江苏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的正面冲突为主要矛盾,展开了一场廉洁与贪腐、正义与邪恶的惊心动魄的交锋,以点带面地刻画了张伯行的精神与人格,而故事的编织又做到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戏味十足。

一方面,《张伯行》紧扣科考舞弊案的主干一气呵成,以情节的起承转合实现结构的完整统一。一二两场舞弊案发、群情激愤,三至五场对簿公堂、剑拔弩张,六至七场赴京攻辩、天理昭彰。全剧做到了立主脑,减头绪,绝无旁逸斜出的细枝末节,情节紧凑,冲突集中剧烈。开篇第一场将科考放榜与噶母寿诞置于一处,是一个出色的安排。这场戏清晰地交代了科场舞弊案的环境氛围,为此后的冲突展开提供了有力的动作支点;初步揭示了张伯行、噶礼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及处事方式上的对立立场,为二人此后的生死较量营造了充分的行为动机;直接展示了江南官场的奢靡之风,暗示反腐任务之沉重及张伯行治贪之艰辛;正面刻画了噶母深明大义、不徇私情的性格特征,为剧末噶母为张伯行仗义执言、大义灭亲之举做了性格、情感和心理上的铺垫。而最后一场康熙对群臣的训谕,尽管或多或少存在着配角遮蔽主角的问题,可从叙事的角度看,确是全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剧作冲突抵达制高点后的“解结”所必需,同时还是借康熙之口强化主旨,是全剧激浊扬清的主题升华之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该剧虽然冲突剧烈,却并非长驱直入,而是一波三折,动静相间,冷热相济。《张伯行》以热闹欢腾的寿诞开场,热闹之下暗藏杀机;钦差审案刚到关键处却戛然而止,紧接着荡开一笔,插入了夫妻夜谈的温情场面;重要证人接连遇害,张伯行只得上折奏本,却置自身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于是与妻子、仆人生离死别的抒情段落就水到渠成了;夫妻抱头痛哭一场,是全剧最打动人心的情感高潮,在紧张激烈、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外在冲突暂时中止,而人物内心却汹涌澎湃;有此作为铺垫,到最后金殿激辩一场戏,张伯行当着康熙和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陈词,表达“壮士勇断腕,惩贪不留情”的决心,自然就满腔热情、毫无惧色了。这样的安排或松于表而紧于里,或止于行而动于情,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舞台张力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

在具体细节的安排上,《张伯行》也彰显出娴熟的叙事技巧与智慧。噶礼借为母做寿之机大肆敛财,地方官员纷纷献媚,所送都是“黄白情”,唯有张伯行不循常规,用“一桶青菜”让噶母十分赞赏,因为青菜不仅“新鲜味美补家用”,而且“尚能提醒为官清”,更暗含“祝愿大清永一统”的深意。这是张伯行的性格使然,也是剧作家的创意表现。两位丑角考生戏份不多,却场场出彩,即使是过场戏,也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故事主干之中,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节点。贡院门前,众生员痛斥科场舞弊,两位贿考中举的丑生眉飞色舞、洋洋得意,舞弊者的有恃无恐、恬不知耻暗示了舞弊案情之严重;钦差审案,两位丑生插科打诨、丑态百出,既满足了“无丑不成戏”的审美需求,营造了机智生动、妙趣横生的舞台气氛,更坐实了舞弊之举,引出了噶礼的受贿行径,这成为案情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剧中设置的太监一角,表面看来似乎只承担着传旨的任务,并不直接参与剧情,其实却充分激活了其潜在的叙事功能,甚至有一石三鸟的妙用。一是交代背景和前情,使叙事更加简洁、经济、流畅。二是直接就剧中人的遭遇表达同情、反思或反讽之意,体现着近乎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评论功能。三是直接与观众交流,引导观众参与剧情、展开思考和评判,有利于舞台气氛的渲染,收到了良好的剧场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廉政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2月14日,羊山新区百花之声上演了一部廉政历史教育剧《张伯行》。《张伯行》主要讲述了康熙五十年(1712年),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暗中交接考生,接受贿赂。发榜以后,读书人议论喧哗,抬着财神进入学宫。张伯行上疏奏明这件事,正考官左必蕃也把实际情况上报。康熙帝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查处,张伯行与噶礼会审。后得到举人吴泌、程光奎暗中贿赂的情况,供词中牵连噶礼,张伯行请求解除噶礼的职务,交有关部门严肃审理。噶礼心中不安,也找出张伯行的所谓七条罪状上奏。康熙帝命二人都解职。张鹏翮等不久奏报:赵晋与吴泌、程光奎行贿受贿事均属实,应按刑律治罪;噶礼暗中受贿事属诬告,张伯行应撤职。

康熙帝责备张鹏翮等为噶礼掩饰,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重新审查,结果仍旧与前次张鹏翮等人的意见相同。康熙帝说:“伯行任官清正,这是天下所了解的。噶礼才干虽有余,但喜好无事生非,并没有清正的名声,这个意见是非颠倒。”于是,命九卿、詹事、科道官再议。第二天,召九卿等说:“伯行居官清正廉洁,噶礼的操行我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那么江南必然受到他的盘剥,大概要达到一半地区。这次二人互相参奏的案子,起初派官去审理,被噶礼阻挠,以致不能得到其中的真实情况;再派官去审理,与前面的意见没有区别。你们应能体会我保全清官的心意,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出现安定的局面。”于是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是经过党多年培养教育,更是需要具备张伯行身上的品质。要以身作则,要放眼远看,算好政治账。在张口的时候要想一想该不该吃,在迈腿的时候要想一想该不该去,在伸手的时候要想一想该不该拿。如果利用职权捞取不义之财,违纪违法,不仅心理上要担惊受怕,而且一旦暴露,就会受到严惩,可能连现在的工作机会和待遇都要失去,情节严重的还要受牢狱之苦,值得吗?

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理应为人民群众服务。那些违法违纪者在法庭都很后悔,平时廉政学习、廉政承诺讲虚话、搞形式,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越来越差。不仅辜负了组织上多年的教育培养,也失去了自己的人品,同时抛弃了党性、良心、家庭和事业。我想一个人工作进步,事业有成,家人团圆,上贤下孝,这应该是人生幸福的真正体现。那些违法违纪者不仅是个人的前途和自由,而且给他的家人和亲人带来了痛苦。

我们每位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珍惜幸福,时刻绷紧清正廉洁这根弦,才能真正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