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重阳节日的作文【汇集20篇】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时期才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现代人为了提倡敬老、尊老、爱老等社会风气,又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本文就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关于重阳节日的作文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257

作文

1000

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 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非常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重阳节作文:爱的最高境界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我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节日。每个人将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会成为年过半百的老人。

然而有那么一群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历经沧桑的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我们这一辈精神上的慰问。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学校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于是,我一大早便起了床,到街上买了许多重阳糕,我想老人一定都喜欢吃吧。不到九点我们就到了敬老院,环境很好,老人们都在走廊晒太阳,看到我们先是惊讶继而又露出慈祥的笑容。

“爷爷奶奶好!”同学们齐声说道。“好好好”老人们不停的点头答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位奶奶过来拉住我的手,我看出了她的感动眼眶红红的,“孩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都是一个人但是有你们这样的关心让我们感到温暖,谢谢你们啊。”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没有太多的感谢,但是我体会到奶奶的激动溢于言表。同学们与老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听着老人们开心的讲述他们年代的事迹,虽然那个年代的他们不富裕甚至经历的文化大革命,但在他们的言语中丝毫听不出任何难过悲伤,个个脸上笑开了花,有个爷爷甚至展歌喉唱红歌呢。

下午吃好饭后,我们带老人们去花园赏菊,花香迷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老人们多少是想家人想子女的。但是我们的温暖和爱心总够冲走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离开敬老院时与老人们合影,笑容依旧那么慈祥。

尊敬老人是我中华的文化传统,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日子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爱在重阳,伸出双手,温暖你我。

[重阳节作文:爱的最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重阳节的问候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随着满城桂花飘香至来。

今天放学回家,我打算给爷爷奶奶电话问声好。 吃过晚饭,我马上打电话。接电话的是爷爷。多么亲切温和的声音啊,又是那么浑厚而富于沧桑感!

爷爷是老红军,革命岁月还爬雪上、过草地,参加过万里长征,后来又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位经历丰富、饱经过沧桑的老人。晚年的爷爷和奶奶在乡下安度晚年,闲来种种蔬菜,喂喂鸡,生活过得很舒坦……爷爷接起电话马上来劲了,开始乐呵呵地描述起他的生活了。我马上抢过话来:“爷爷,今天是重阳节,我祝你节日快乐。”爷爷只笑,大概是很激动吧!“好,好,小家伙懂事了,爷爷高兴啊。”

“喂,喂,是我孙子吗?”奶奶凑上来,似乎是抢过爷爷的话筒了。“奶奶好,是我啊,最近您身体怎么样?我好想你啊!”我马上问奶奶好。“奶奶可好了,天天都很开心,今天麻将还赢了钱给你爷爷改善伙食呢?”真是两个老顽童啊!“奶奶,我好想吃您做的菜啊,我放寒假了马上就来,我要陪陪你们,和你一起喂鸡,和爷爷一起钓鱼……”“好,乖孩子,奶奶一顶给你做好吃的,盼你来呢!”爷爷也抢回了电话:“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啊?”“很好呢,我在育才学习很开心,老师都夸我学习认真、积极上进呢!” “那可好了,要学好本领以后为主国做贡献啊。要听老师的话,争取期末能拿到三好学生,爷爷给你奖励”……

和爷爷奶奶的电话持续了好久,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关心着。我想:今年的重阳节我给爷爷奶奶了温暖,这个秋天不那么冷了。

[作文:重阳节的问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拜访老人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平时就经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还是照样要开的,只是换个名字重整旗鼓而已。至于服务质量有没有改进,那就不得而知了。基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小孩的,到我们年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或孩子身处外地或工作关系,或自身原因,无暇照顾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机会进老人院安度晚年,这样的状况怎么不让人为以后担忧呢?

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的日记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10月14日,农历9月初9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正逢国庆节放假,我和爸妈回到了婆婆家。一大早我就计划好今天一定要好好表现一下。

中午看到妈妈在盛饭,我赶紧抢过妈妈的饭勺,说今天的饭我来盛。盛完饭我又争先给大家发调羹。外婆吃玩饭,我连忙帮她搬了把椅子,让她坐下来,我来给她捶捶背。等大家都吃玩饭,看到外公在收拾桌子,我连忙抢过外公手上的抹布说,今天的碗我来洗,虽然今天的碗很多,但我还是鼓足劲一定要把他们洗干净。

晚上,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外婆,我偷偷跑到卫生间,端了一盆热水到外婆跟前,说外婆我给你洗洗脚吧!虽然外婆有点不好意思,但想想我从小到大外婆不知给我洗过多少次脚,我就一再要求让我给她洗一次脚。外婆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看到外婆幸福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其实我才是今天是最开心的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作文:重阳节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可是,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也叫重九。据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历来过重阳,都是以登高望远笑傲人生为主题,民间多开展一些登高、爬山、郊游、品酒、赏菊、书法、作赋等活动。自从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后,每逢重阳,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通过组织的形式组织老人过节,形式虽然不一,内容却基本相同,大体都是组织老年人座谈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活动,自此很少看到有开展传统的重阳文化活动的了。

重阳节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个节日都有很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文化渊源,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深刻而悠长,登高望远,品酒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仅以一个敬老显然不是重阳节的本质和内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节日的文化氛围却在逐渐淡化,除一些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还能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日的文化元素已开始渐渐被遗忘,以至出现有韩国人把端午节拿去申请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荒诞,而笑话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背弃了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痛心疾首的教训么?如果继端午节被端之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请为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中华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要被人一锅端掉,真要那样,我们怎么去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五千年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拿什么让我们的子孙信服我们有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诚然,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比整个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比敬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重阳节不等于敬老节,敬老只是重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争夺较量不止,并且外来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取胜于我,在向我们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我们传统文化这最后的堡垒如果也被攻破,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支撑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梁,就失去了民族的沧桑与尊严。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种精神,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的精神,是能够扛得起千年文化和亿万人民的精神。因此,重阳节,我们不再应该仅仅把她当做敬老节,而要将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过出她的现代意义,过出她的本质内涵,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现代文明。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作文: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年重阳节,我们决定去爬金顶山,为老人们祈福。

我们到达金顶山大门口时,已经艳阳高照。这里真热闹,到处是车,到处是人,最显眼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们,在叔叔阿姨们的陪同下登高祈福,真为他们的精神赞叹不已!顺着平坦的路,我们一路欢歌笑语,路边的野菊花频频点头,有的菊花已绽开笑脸,有的仍含苞待放,在草丛中格外引人注目。来到山脚下,我们沿着右侧的步道,上了一座吊桥,走在吊桥上一摇一摆,真是有趣!

过了吊桥,才算到了真正的山路。参天古树下的小路弯弯曲曲,一会儿是台阶直达上方,一会儿变成斜坡倾斜而上。路边一棵棵高大的野生核桃树下,堆着一层层的落叶,像软软的地毯,踩上去很舒服。一路上,我们遇到年龄大的老年人,就搀扶一下;碰到爬不动的小朋友,就鼓励他们。我们有说有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我看到长凳上坐着几位爷爷奶奶,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遥望远处,云雾飘渺,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仿佛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我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天下老人健康长寿,更祝愿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幸福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文:重阳节送礼物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重阳节到了,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一边的小王启发我:重阳糕怎么样?我想了想,装出生气的样子:拜托,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寄过去不发霉才怪呢!突然,一个念头清晰地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暖手袋。我记得奶奶曾说过,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脚冰凉,要是我给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了。

接着,我摊开精美的信纸,在上面写满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我的真心,装满了两张薄薄的信纸。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装进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

小鱼暖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了起来,又在盒子四周围上了金丝带。傍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礼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牵挂寄了出去。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

[作文:重阳节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央视重阳节晚会岁岁又重阳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九九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构相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的思念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他让我快乐也让我悲哀。为什么?因为我有个表哥,名重阳,他为人宽厚大量,特别是对待我们这群表兄弟。我更是爱他,虽然他比我大好几岁,但我对他就好像对同龄的好朋友。但很不幸,几年前,他惨遭毒杀,从此人间蒸发了~~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众人皆知的传统节日。

家乡的重阳节,大多风俗和其它地方一样。只要是祭拜祖先,吃寿桃,爬山,放风筝。

临到重阳节前,各村各户就开始匆匆忙忙地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鸡肉、丸子、油菜(其它青菜也有,不过我很喜欢吃油菜)、寿桃。

到了重阳节那天,人们就会在特定的时间,成群结队地拿着各自准备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他们的祖先。祭拜主要是上香、说语、烧元宝、放鞭炮。轰轰烈烈地鞭炮声,激起人们的怀念之心……祭拜完祖先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吃寿桃。千万别误会,那不是桃子,而是刚刚祭拜时说的寿桃,那是一种用糯米粉、糖、食用粉红色素等材料所制成的,表面很光滑,像果冻一样,还刻有桃子、寿字。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是个圆形。记得每次我都会吃上一大半,好饱呀!

接着是爬山活动了。每个家庭都会组织一些人去爬山,还可以在山中野炊呢!(要注意防火哦!)在山路上,你可以说笑、唱歌、谈心……而我则会坐在一棵老树下,干什么呢?怀念我那永别人间的表哥:表哥,你在那还好吗?过很快乐吗?犯罪人已被逮捕了,你好好安息吧!

最后是放风筝。大家会在山顶上做一个大风筝,然后在上面写上各自的思念或愿望,只要是好的。接着将风筝放上那蔚蓝的天空,送信人--风,就会将你的思念寄托给你所想的人,将你的愿望寄给“梦想成真”者……重阳、重阳,何为重阳?就是重返阳间,将虚有化为现实,将难过变为快乐!

啊!思念你,我喜爱的表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300字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也是老人节。乐从镇各村居都有活动,到处锣鼓喧天,我的老家沙边也不例外,而且还有舞狮表演,?狗疟夼冢??淼氖焙蚧骨肜先思页苑鼓兀∥业?爷爷和奶奶也可以去。

下午5点钟,奶奶就从乐从坐车回沙边去。等奶奶出门之后,我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说:“不如我们把家里收拾好,打扫干净,让奶奶回来的时候高兴一下?”爸爸妈妈都说好。我们把茶几上的书收拾好,把茶几面擦干净,把床上的衣服放好,把被子叠好,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家里一切都整整齐齐。

奶奶回来看到家里这么整齐,笑着说:“呵呵,你们真乖。”我跑过去抱着奶奶说:“奶奶,祝你重阳节快乐!”

今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也是老人节。乐从镇各村居都有活动,到处锣鼓喧天,我的老家沙边也不例外,而且还有舞狮表演,?狗疟夼冢??淼氖焙蚧骨肜先思页苑鼓兀∥业?爷爷和奶奶也可以去。

下午5点钟,奶奶就从乐从坐车回沙边去。等奶奶出门之后,我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说:“不如我们把家里收拾好,打扫干净,让奶奶回来的时候高兴一下?”爸爸妈妈都说好。我们把茶几上的书收拾好,把茶几面擦干净,把床上的衣服放好,把被子叠好,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家里一切都整整齐齐。

奶奶回来看到家里这么整齐,笑着说:“呵呵,你们真乖。”我跑过去抱着奶奶说:“奶奶,祝你重阳节快乐!”

[写一篇300字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欢度重阳节的小学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叫老人节,这是孝顺老人的节日。因此,我想:我今天要为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那应该做点什么呢?我左思右想:“对了,我可以帮奶奶洗脚。”

晚饭刚吃过,我就把洗脚盆和毛巾准备好了,我先让奶奶坐在凳子上,然后我倒了些热水在洗脚盆内,又放了些冷水,我用手试了试,温度刚好,就蹲下来轻轻地把奶奶的鞋子、袜子脱下来放在一边。“奶奶把脚放进来吧!我会好好伺候您的。”我开心地朝奶奶一笑。当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脚时,不禁心里一颤,原来奶奶的脚和我的完全不一样,双脚是那么粗糙,失去了弹性的皮肤已经变成了棕褐色,显得那么苍老,连脚趾甲也变了形。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到现在还要天天做家务。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脚洗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以后天天给您洗脚。”奶奶开心地笑了。

今天虽然我的手有点累,但是我暗自决定:以后要经常帮奶奶做一些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阳节的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身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身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重阳节的作文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就要到了,老师让我们为老人们做点事。这几天,大家都很积极地帮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作业做完后,便开始想:帮助谁做什么事呢?突然,妈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妈妈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帮隔壁的爷爷、奶奶扫楼梯呀!”我立刻赞同了妈妈的说法。我拿起扫把开始扫楼梯,妈妈说:“扫楼梯的时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扫。”我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楼梯扫干净。妈妈拎过来一桶水,我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扫完后要用水冲一下才干净。”于是,妈妈就把一桶水洒在楼梯上,看着那水从楼梯的第一阶滚到第二阶,从第二阶滚到第三阶……就像瀑布一样,漂亮极了。

我们干得热火朝天,终于把楼梯弄干净了。我想隔壁的爷爷奶奶如果看见了,也一定会高兴的。真是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说明文高一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谓登高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

赏菊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人晚上过重阳节,因为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吃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有些地方的群众,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政府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重阳节,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重阳节?思念作文1000字

全文共 2339 字

+ 加入清单

轻轻地,我拿出一盒重阳糕,放在外婆的坟头,合上了手掌,默默许愿。

今天是9月9重阳节,外婆去世2周年的祭日,前来悼唁的人很多。妈妈、阿姨们噙满了泪水,给外婆献上了花篮,爸爸、舅舅、扛起锄头,奋力锄着坟边的野草,80岁的公太跪在远处嚎啕大哭:“儿啊,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啊,要走的也该是我呀……”

阵阵秋风掠过,发黄的树叶漫天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落下,刚刚被扫过的外婆坟前的青石板上顿时铺满了落叶,也许外婆喜欢家门前这道金色的风景。

外婆,外婆,您还好吗?……

小时候,外婆总会坐在长藤椅上,给我念儿歌,讲故事。有次重阳节,外婆对我讲重阳节的故事,稚嫩的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地听着:“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古时候,人们把九定为阳数,所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讲完了重阳节的来历,外婆又开始拍着手,念起了温州民谣:“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萧……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跟随着民谣的节奏,我开心地拍着肉嘟嘟的小手,乐呵呵地扑进外婆永远温暖的怀抱。

一觉醒来,只见外婆笑盈盈地端来了她亲手制作的温州特色重阳糕,看着镶嵌在糕上的核桃仁、芝麻粒、红枣片,闻着那诱人的香气,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直往嘴里塞,外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拍着我的后背:“慢点慢点,别噎着。”

“外婆,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啊!”

“吃了重阳糕,老人会永远长寿,小孩会聪明健康呀,快吃完重阳糕,我们登山去!”

外婆的家旁有一座小山,那里没有坟墓,所以经常有小孩在山上玩耍。外婆牵着我的小手,我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向上跳着,有时候,外婆鼓励我两级台阶并着跳。我们经常爬山,我从来没摔过跤。咦,今天山上怎么有这么多老人呢?他们每人举着一面小红旗,插在山腰,有的人捧着点燃的蜡烛灯,许愿祈祷,平时不寂静的小山变得格外热闹非凡。

外婆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也是登山节,今天村里组织了老人登山活动,每人还有礼物呢!”

“外婆,那您是老人吗?”

“不是,外婆才50岁,等到60岁才是老人哦!”

“外婆,等你到60岁的时候,我也就……5,6,7,8,9……”我掰着手指头,慢慢数着,“我也就14岁了,我一定也给你做好吃的重阳糕,我一定会带着你去登山,外婆,你说,好不好啊?”

“好,当然好喽!”外婆兴奋地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不许反悔,不许耍赖皮哦!我们拉勾勾!”

“拉勾上钓,一百年不许变,变变就是猪八戒……”大手和小手,紧紧地牵在了一起……

可我却没有料到,我再也等不到外婆60岁,再也没来得及给外婆献上可口的重阳糕……

2009年,9月初9,重阳节,外婆离开了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

那一天,很冷很冷,妈妈颤抖着合上外婆还睁着的双眼,妈妈说:“外婆还不想走,她还有很多心愿没完成呢。”妈妈说,外婆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舅舅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将来当个大官,以后办事再也不用求人送礼了。可是舅舅几年都没考上公务员,也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外婆的希望渐渐变成绝望,临走前她看着舅舅,感慨万千:“好不容易生个儿子,又有什么用呢!”。外婆还有一个愿望是希望二姨嫁个有正式工作的人。

外婆一生操劳,迫切地希望她的梦想变成现实,妈妈说,外婆就是因为这样过度操劳、积郁成疾,所以得了晚期癌症。

妈妈有五个姐妹,她是老大,有一个弟弟最小,也就是我的舅舅。在农村,生不出儿子会招白眼,被人耻笑。外婆费尽周折,在她中年时终于生下儿子,那一年,是她最自豪最幸福的一年,因为,她可以在村里扬眉吐气了。

那时候,村里很多人包括外公都办起了家庭工厂,很多家庭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做工,因此成了光荣的“万元户”。可是外婆没有这样想,她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嫁到农村受生儿育女的窝囊气,她省吃俭用,把五个女儿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希望考上大学分配到好工作,嫁个有工作的男人,只生一个孩子。

特别是我的二姨,她从小弱不禁风,连一小桶水都抬不动,还经常受同伴欺负,外婆特别担心她。好在二姨读书专注,考上师范中专,毕业后当上小学老师,那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可是她却要嫁给自己的同学,一个家里虽有钱却没有正式工作的男人,外婆怎么劝二姨都没听进去。于是外婆在二姨订婚前跟对方讲好条件,只生一个孩子。头一年,二姨风风光光嫁到二姨夫家,全家人对她像宝贝似的,公公婆婆天天补品相待,深信他们家头胎就出孙子。可是事与愿违,第二年,二姨偏偏生下了女儿。也打那天起,二姨在男家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姨夫经常对她拳脚相加,公公婆婆逼她辞职生儿子,因为二姨夫是家中的独苗,要续香火呀!痛定思痛后,二姨决定偷生儿子,以保工作不丢。每次怀上孩子几个月,外婆就带她到一个熟人医生那里打B超,是女儿就打掉。可是二姨的肚子实在不争气,这样折腾了几次都没怀上男孩,最后一次,医生宣判她不能再生育了。瘦小的二姨心力交瘁,为了女儿,她在夫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续下香火等于在夫家立不住脚呀!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二姨被他们打出了家门,她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回到外婆家,外婆气得当场昏倒。几天后,二姨就离了婚。外婆心疼地叹息不已。

“妈,我当初没听你的话,对不住你呀!是我把你气走了啊!妈,你走了,我怎么办呀,妈——”外婆去世那天,二姨趴在外婆身上,哭得死去活来。

那天,我也泪如雨下,我不能做什么,只有不断地给外婆烧纸钱,通往天堂的路一定很困难很艰险,希望外婆能顺利到达她不想去却不得不去的极乐天国。

在被凉风吹起的大堆大堆模糊的纸钱灰中,我看到了小时候与外婆在一起时的一个个快乐幸福的瞬间,闻到了外婆做的重阳糕的香味。

今天,又是重阳节,我站在外婆的坟前,向着遥远的天空默默许愿:“外婆,今天是九月九重阳节,您刚好60岁了,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说过,一定会给您吃香甜可口的重阳糕的,您收到了吗?好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重阳节作文600字:来历及风俗活动的文章,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喜悦之情

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思亲之情

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忧愁之情

重阳节也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悲伤之情。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虽然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在重阳佳节的喜悦之情,但却又透露着丝丝的忧伤,暗喻了诗人在官场受挫,壮志未酬的无奈唏嘘。南唐后主李煜在成为亡国之君时又到重阳节,写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不禁让人愁从中来。

无数诗人们在重阳佳节留下华彩乐章,激扬文字,这些名句伴随着重阳节一起流传下来,那些诗句有的欢快喜悦,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我心想这不就是重阳节的最好写照吗?重阳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愁,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九九重阳节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伴着花的芳香,踏着歌的节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

首先,我们为老爷爷、老奶奶们献上了红领巾和礼物,戴上红领巾后,有些老爷爷、老奶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有些露出灿烂的笑容,像花一样美丽。

接下来,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看!马可欣和李睿轩表演的双簧真搞笑啊!逗得大家合不拢嘴。卢绎迪表演的葫芦丝音质优美,非常动听。

表演完节目,大家每三个人搀着一个老人,到老人住的房间,把自己亲手做的一个礼物送给他,陪老人聊聊天。我和易江奕,董延泽一起扶着一位老奶奶回到房间,当我们都拿出了礼物送给老奶奶时,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还热情地拿苹果给我们吃,我拿着苹果玩起了杂技-----把苹果顶在头上,绕着屋子走了两圈,苹果也没掉下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又陪着奶奶说会儿话,才知道今天也是老奶奶的生日,真是双喜临门呀!我们给老奶奶带上生日帽,给她唱起了生日歌,还给她捶捶背、捏捏肩,老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

该回家了,我们向老奶奶一边找招手一边说:“奶奶,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望您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

这次活动真有意义呀!让我懂得了尊老爱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满分作文结尾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妈妈拎着补品,带着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到婆婆家,妈妈一边把补品递给婆婆,一边笑着对我说“苗苗,见到公公婆婆要说写什么?”我一听,头立刻低下去,抿着嘴笑着,什么也没说,跑进舅舅房间玩电脑。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丫头就是怕说话。”婆婆笑着说:“说什么,能来看婆婆,婆婆就很开心,还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钱啊!”

中午婆婆烧许多我爱吃的菜,而且把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还不停地夹菜往我碗里塞。吃完饭后,婆婆带我去超市买吃的。到超市,我买一些零食,虽然婆婆说吃零食不好,但还是随我拿。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一些漂亮的贺卡,我心动,想买,婆婆问“买贺卡有什么用?”

“送给你啊。”

“你想送给婆婆,就亲手做一张吧。”

婆婆的话提醒我,教师节的时候,学校就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张贺卡送给婆婆。回到家中,我钻进舅舅房间,关上门,开始做贺卡。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对折,在上面一层画一个大大的“爱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后在下一层画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盏花,还画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最后我又在上面写下自己创作的小诗: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织进柔软的毛衣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烩进美味的饭菜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藏进学习的奖赏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融进和蔼的笑容里。

祝公公婆婆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做好后,我把贺卡递到正在干活的婆婆手中,婆婆打开后,开心地读起来。读完后,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化,连声夸奖:“苗苗真能干,贺卡做得比买的还漂亮,都会写诗。”听婆婆的夸奖,我不好意思的笑,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五年级重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这两句诗想必大家都熟知不过了。重阳节是一个孝敬长辈的节日,我们的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善举,有时也足以让辛劳了一生的老人们开心。 "When Chongyangri, come up with chrysanthemums." Meng Haorans two poems must be well known.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is a festival of respect for the elders. Our soft greetings have a small kind of good deed, and sometimes it is enough to make the old people who have worked hard for a lifetime.

重阳这天我和妈妈一大早就来到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们。我们带了一些糖果和面包,还有许多的肉和饺子皮。当我和妈妈缓缓走进敬老院的大门时,看见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电视里的重阳节专题节目。有时邻坐的两个老人也凑近了低声谈论着什么,他们坐在长板凳上开心地享受着。这是他们特有的节日。

我和妈妈很快就走到了食堂,和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包饺子给老人吃。我们在食堂忙活了好一会儿,又是搅肉又是加料,然后便仔仔细细的把饺子皮摊开,加上散发着香味的饺子馅,然后把饺子皮捏成元宝的模样。妈妈包的饺子看,看上去像一轮轮新月。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禁不住啧啧称赞。可我包的饺子就没有那么好看了,我经常把馅加多,结果是要么炸裂,要么返工,大家都忍不住看着我笑。可我终于跟上了大家的节奏。大概过了两个半小时,一切准备就绪,我看到几百个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那,像一艘艘蓄势待发的银色航船,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工作人员准备煮饺子时,我和妈妈便一起去老人们的房间发糖果和面包。当我们把一把又一把的糖果和一包又一包的面包递到老人手中时,他们用亲人般的眼神看着我们,都咧开了嘴笑着。许多拿到糖果和面包的老人,依旧站在房间门口一直默默地看着我们的身影。我的心里立刻就涌上了一种感动。

到吃饭的时间了,老人们都陆陆续续地走进了食堂,看到那热气腾腾的饺子,他们又情不自禁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灿烂,也许他们真的需要多一点关心爱护。那一次,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送爱心,真让我受益匪浅。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关心和帮助这些老人的!那个下午,我和妈妈和老人们聊天,帮着他们整理环境,一直到傍晚才离开……

那个重阳节是美好的,那天我和妈妈走在九月初九的下弦月下,沐浴着如水的清辉,我感觉,天地之间,流泻的是一种我无法言说的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七年级九九重阳节作文通用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重阳节,老人的节日,因此我发了个贴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网络上寻找图片和诗文的情况下发觉,古人相关九月九日的诗文和照片占多数,当代的则多以少年儿童为主导。这要我觉得迷惘,难道说老人的节日在今天早已淡出大家的留念范畴,大家对老人的尊重此后就戛然而止?

吃过早餐,本想出去溜达溜达,但窗前正刮着风大,树木让风吹得东倒西歪,丢掉的脏物跟随风一溜烟地在街道上飞奔。看来风大有五级之上。这要我想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没了他几层房顶,茅草飘落到江对岸水塘和洼地里。秋风中,他一个人柱着拐杖看见顽童争夺他房顶上的茅草,乏力地哀叹着。在瑟瑟的秋风中他是那麼柔弱,那麼无奈,白头发在头顶飘动,更看起来衰老和孱弱。

也有,他的房屋漏雨了,陈旧的褥子没法挡住寒症,小孩成年人都睡不好觉,就由于没有一所归属于自身的房屋。

因此他想象有很多大房子分给大伙儿,庇佑像他那般的人不受冷,不吃苦。

凭心而论,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今天的我也与杜甫一样在焦虑今年冬天的采暖难题。但我的人生境界与杜先生是无可比拟的,我觉得的是自己的冷热,他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地寒士俱欢颜”,二者差别立见!

今日的风大仅仅深秋景色,还不容易损害到我,也不会“卷我屋上三重茅”。到冬季可就不一样了,一场大雪,一场风大便会寒彻骨筋,并且肯定无人过问。

风大预兆秋季已深,落叶将渐渐地飘落,大城市将变为深灰色,冬季的深灰色、严酷将替代夏季的绚丽多彩,受欢迎,我将奈之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