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民情日记精选800字(精选20篇)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又是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我们步入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写有关2024开学第一天初中日记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4开学第一天初中日记,欢迎阅读!

浏览

7842

作文

1000

篇1:双联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3月8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克忠在下河清组织召开“双联”活动座谈会,明确通过联系单位帮扶、村民参与共建,在十月一日前修建完成五坝村十二组4公里长的村民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变。作为帮扶单位,**公安分局在公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拿出了10万元支持村民道路建设。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不知这路修的怎么样了,今天,处理完日常事务,我踏上了前往五坝村的路途,想看看工程进展情况。

来到施工现场,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机械道路施工的一片繁忙景象,路面已铺上沙石,路基已明显加宽,有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铺设路肩两边的道牙砖,我们的车走在上面,已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颠簸感。回想起当初刚来这里时,记忆似乎已模糊了些许,脑海中深深记得的只有哪车辆驶过时的尘土飞扬和老乡脸上忧郁无耐的表情。看到我来,五坝村陈书记上来和我打招呼:“李局长,你来了!”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告诉我,这条路的基础工程已完成,剩下的就是将路肩整好后罩面。当我问起村民们对修路怎么看时,陈书记说:“除了沙石料、道牙砖、泥清等物资外,修路所用的人工全都是十二组的村民自己出的,村民们热情高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

来到我的联系户茹作全家中,两口子刚从地上干活回来,看到我来,亲切的称我“城里的领导亲戚”,一再感谢我开春时给他们送来的农用物资,和我拉起了家常。谈到修路,茹作全告诉我,过去,本组唯一一条通往外乡的路非常难走,尤其是下雨后,道路泥泞不堪,车辆行人根本无法行走。“双联”活动开始后,对这条路进行了重新修建,大伙都非常高兴,这条路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是啊,这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路,我的心情是喜悦的,“双联”行动在不断深入,路还在修建,希望还在延伸,农民致富增收的路还很长、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领导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社区民情日记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中午时分,正是中饭时间,我来到了谢英朋家。他还没回来,他老母亲在家,听老人家说谢英朋夫妇一大早就去车步圩卖豆腐去了,要等片刻才会回来,每天都这样。老人家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下了来,还要我们在她家边吃中饭边等。我们就一边和老人家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他们夫妇回来。

十二点半左右,谢英朋夫妇回来了。一辆摩托车载着妻子,后面货架上高高的一垒豆腐架足足有十多个,妻子肩上还挑着一担箩,没有较高的骑车水平还真骑不了呢。看着夫妻俩满脸的喜悦和高兴,我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很好,这么早就卖完了全部豆腐。

一停下来,老谢就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和我们聊起了他的生意和他们忙碌而有滋有味的一天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凌晨四点钟左右要起来磨豆腐,早上六七点夫妻俩就载着几十斤豆腐出发赶到车步圩,逢圩日就在圩上卖,不是圩日就要走村窜户卖,一般平时每天要磨四五十斤,过节日的时候就要多些。他说,因为现在整个车步磨豆腐卖的只有一两家了,所以生意好做些,一般每天都在十一二点就可以卖完,中午回家吃中饭,下午就是妻子收拾一下家里,干一些农活,种菜浇地,他自己为第二天磨豆腐做一些准备工作,磨豆皮、浸豆子、处理豆腐渣、搞卫生等等,就这样忙忙碌碌就忙到了天黑。

我们边聊边询问他家的收入和打算,他们夫妻俩说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我们明白从他们的言语间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不知不觉,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走出他家庭门,看着和煦的春光,真的感到很欣慰:“三送干部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是“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为民做出的一件实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举措,让人民群众真正感觉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古老社区的观后感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我格外高兴,因为今天我们学校三到六年级的同学去参观普罗旺斯小区,我是五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参观美丽的普罗旺斯。

,我来得早早的吃早餐,回到教师里等学校通知。我早就听说普罗旺斯小区了,听说那里没得不得了,又很多人都想进里面住,虽然听说很美,可我却没进去过,今天我终于可以看一看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天空好像不愿意下起了毛毛雨,我非常担心能不能去呢?不过我相信着点雨不算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又十分钟过去了,真想马上排队去观看普罗旺斯小区,终于学校广播了:“现在班上排队准备去普罗旺斯小区”我一听见别提多高兴了。主任讲了一些安全和注意的事项就开始了“游行”。因为不是很远,所以不久就到了。我们刚进门就闻见一阵阵香味,“是谁喷香水吗?”“应该是花香”我们议论纷纷,我还是第一次闻到这么自然的花香,我被花香所陶醉。突然一个同学指着远处“哇!你看,”我仔细一看是一座游乐园,我们真想去玩一下啊!可惜不能,这时队伍停了下来,旁边护栏外是一条湖,这时普罗旺斯的经理到队伍前,我们热烈地鼓掌,叔叔说:“现在普罗旺斯的占地面积等于10个荷城小学”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没想到居然等于10个荷城小学,可想而知普罗旺斯有多么的打。接着叔叔告诉我们说:“我现在旁边的着条湖是人工湖,是人从地下挖出来的水,这湖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接着他又介绍:“我们这个小区又29种树,四十多种花,liuxue86.com看这是小叶榕,这是银海藻、这是美人蕉、这又是香樟,全小区树木占地2万平方米,现在小区1期400户房屋全部卖完,已经有200户搬进来住,第2期现在还在施工中……”说完队伍又继续往前走,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植物有紫薇、米兰、杜鹃、南洋杉、月季、玫瑰……数不胜数。

这次参观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的脚都有些发麻,虽然很累,不过,我很开心,我心想:以后我也要建一个比这个小区还要大,比这个环境还要好的小区,让人们住在里面安居乐业。

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种类最多的单元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笔下的狂人如果放在现实中,绝对会是人们眼中的疯子。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读时,却是发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受,也许并不准确,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记》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现)在日记中写到自己不见月亮三十多年,在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而这些别人眼中的疯言疯语在这里却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开始。而对于赵家的狗看他两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这种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疯子的眼光自然会有一些异样,无疑狂人正是众人眼中的疯子.主人公在痴狂状态下,觉得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恶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实当然不会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别人要吃他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在颠狂状态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这当作一种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疯子的日记了。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日记怎么写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此在每年的9月9日我都要回乡探望。 It has reached the annual Chung Yeung Festival, and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Old Man Festival. Therefore, I will return to visit on September 9th every year.

今年,我又照例回到了家乡。下了车后,便看到爷爷奶奶又照例出门迎接,奶奶还是一脸喜气,精神饱满。而爷爷也是依旧英姿飒爽,一直穿着他那件早已褪了色的衬衫。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依旧没变,可是今年的我却变了。

因为在爷爷奶奶急急忙忙地放下手中事情,跑来抱我的时候,我却躲闪了,并且气急败坏地说:“我现在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一回到家就要抱抱的小孩子了,我长大了!”奶奶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过,但仍是轻声细语,并且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道:“是啊,乖乖长大了,不要抱抱了!”说罢,便留给我了一个伤心的背影。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依旧和爷爷奶奶疏远,坐在离爷爷奶奶远的距离。可这却让我的爸爸异常愤怒,爸爸猛的一拍桌子,对我吼道:“你今天怎么回事!也不坐在爷爷奶奶旁边,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快点,坐到爷爷奶奶的旁边来!”我当时先是一愣,眼前立即浮现出以前的画面:以前,我只要是一回老家,就总会粘着爷爷奶奶他们。

帮爷爷奶奶炒菜、端菜,给爷爷奶奶说一些有趣的事,吃饭时又抢着坐在爷爷奶奶的旁边,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夹到爷爷奶奶的碗里。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先给爷爷奶奶。但是今天我却变了,和爷爷奶奶疏远?随着年龄增长我更应该好好孝顺他们,而不是产生隔阂。我默默地又回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

是啊,我又明白了一句话:孝,一定要坚持,不可以因年龄而中断,我们一定要每时每刻尊重孝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给联系户发羊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就从武威出发直达土门镇政府大院,由我局牵头的11个帮扶土门镇联系单位向特困户发放种羊的仪式将要在今天举行。

从6月13日召开土门镇双联富民联席会议确定“借资助农发展养殖”措施到今天,已经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筹措资金、联系种羊、签订协议等诸多环节的逐个敲定,又一个帮扶措施顺利实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自“双联富民”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地税干部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有效措施解决联系村群众的实际困难。在行动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次深入到古浪县土门镇入户调查摸底,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确定“暖棚养殖,改良畜种”的产业发展致富思路,经过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以体态大、繁育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小尾寒羊为投放品种。帮扶土门镇联系村的市、县区局全体干部向每个联系户借资1000元购买种羊,共计14.9万元的近300只小尾寒羊将陆续发放到联系户的手中。

领到羊的特困户张廷海说“我做梦都想养羊,可是一想到投资大,就只能望羊兴叹,这次地税局的领导和干部们帮我们发展养殖业,还借钱给我们买种养,解决了最直接的大问题,为我们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听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受感动,看到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对奔小康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到,联村联户真正联出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和友谊,再过几年这些贫困户都能富起来,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出点钱都算不了什么。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有联户的干部都应该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走进农户的生活中,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根基。在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富民工程中,我们每走出的一小步都将成为千家万户的一大步,想到这些,对今后的双联工作,我信心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7月1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给联系户发羊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就从武威出发直达土门镇政府大院,由我局牵头的11个帮扶土门镇联系单位向特困户发放种羊的仪式将要在今天举行。

从6月13日召开土门镇双联富民联席会议确定“借资助农发展养殖”措施到今天,已经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筹措资金、联系种羊、签订协议等诸多环节的逐个敲定,又一个帮扶措施顺利实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自“双联富民”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地税干部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有效措施解决联系村群众的实际困难。在行动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次深入到古浪县土门镇入户调查摸底,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确定“暖棚养殖,改良畜种”的产业发展致富思路,经过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以体态大、繁育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小尾寒羊为投放品种。帮扶土门镇联系村的市、县区局全体干部向每个联系户借资1000元购买种羊,共计14.9万元的近300只小尾寒羊将陆续发放到联系户的手中。

领到羊的特困户张廷海说“我做梦都想养羊,可是一想到投资大,就只能望羊兴叹,这次地税局的领导和干部们帮我们发展养殖业,还借钱给我们买种养,解决了最直接的大问题,为我们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听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受感动,看到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对奔小康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到,联村联户真正联出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和友谊,再过几年这些贫困户都能富起来,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出点钱都算不了什么。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有联户的干部都应该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走进农户的生活中,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根基。在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富民工程中,我们每走出的一小步都将成为千家万户的一大步,想到这些,对今后的双联工作,我信心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以日记为形式的文章。

文章中的“我”写了十三篇日记,这十三篇日记呈现了一个“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怀疑路边的行人,街边的小孩意图谋害自己的性命;怀疑身边的亲人、朋友会出其不意地把自己给杀了吃掉;最后,竟怀疑自己曾在不经意之间吃了早逝的妹妹的肉。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丝毫不着逻辑的,甚至是不可理喻,迫害成性的。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难道是完全的荒谬之词吗?显然不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写的另一篇文章《药》一样,封建社会的庸人完全地迷信着那些民间流传的偏方,而罔顾人之性命。而《狂人日记》中的“我”则把周围的人都当作了这些庸人,这些人真的意图吃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第十三篇中的一段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吃人的孩子!这些庸俗的孩子是谁教育的呢?与其说是庸俗不堪的大人,还不如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况和俗不可耐的社会风气。这与吃人有何异呢?吃人损的是人骨,少的是血肉;但庸俗的社会风气破坏的是整个中国的兴盛,破环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

就如鲁迅先生一贯的追求:关怀关心下一代,为祖国培养未来的国之栋梁。这篇文章是对旧中国的无情审判,是对庸俗社会的沉重控诉。

文中有一句“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那么现在呢?我们在吃人吗?抑或是被吃?还是两者兼顾?吃血馒头的人不复存在了,但吸食毒品的人出现了;赌骰子大小的人不复存在了,但留恋于棋牌室的人出现了……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尽管现在的法治社会与旧中国的庸俗社会相比仍是天壤之别。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在的社会是不无缺点可数的,所以我们应该怀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信念,从小做起,争创和谐的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向当时人们发出的沉重的呼喊,同时,它也是对现代人们的无言的警告。

记得有一句话:“‘常人’是‘吃人’的,‘狂人’反而是最清醒的。”在四千年的吃人史之后,中国人应去创造“无狂人”的美好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关上书,我深吸了一口气,眼前似乎还飘动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那个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

本篇鲁迅先生假借精神失常者的恐惧揭露社会的黑暗与冷漠。在狂人眼中看来,四周都是随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自己的人,赵家的狗、狗的主人——赵富贵、还有一些未经人事的小孩仿佛都是吃人者,最为伤心的是自己的哥哥也成了其中一员。在这儿,我将吃人的人理解为万恶的旧社会。

狂人进于癫狂,不停地做着噩梦,在境象中充满青面獠牙的家伙,黑暗阴森的笑,古怪的语句。却借助着疯,把带着愤怒,惊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隐痛之处,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每个人都睁着眼睛说谎话,互相生疑,都想控制别人,却又无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计较着。狂人被道为疯狂了,却又在疯的状态中说出一堆真话。

文中第六节写到: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将一个黑暗的社会鲜活的呈现出来,狮子似的凶心当指社会统治者的狠毒,兔子的怯弱指的应当是软弱无知的群众,狐狸的狡猾我想猜的无误应指圆滑世故,当属墙头芦苇两边倒的商人们。于是这天便不知是日和夜了。

文章最后一句:“救救孩子……”这呼声凄厉,甚而有绝望在内!绵绵不绝震撼这世人的内心。这正是鲁迅先生对“哀其不幸,怒气不挣”麻木民众的大声呐喊。

在今天,我们恰恰缺少这种疾呼,环境的污染,地球的沙漠化,水资源的匮乏,这一切所造成的危机已经凸显出来。谁都无法欺骗自己的眼睛,汶川、玉树频发地震、青海的干旱都足以彰显出可怕的惩罚。一只只孩童无望的手伸向天空,他们在离去的那一刻向世人呼救,而某些世人却沉溺在狂人的美梦中,不愿醒来。

当年鲁迅正是看到人们这种难以根除的恶劣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如果认真阅读,你会发现,在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这长长的省略号一直延续到现在,所幸先生走后,现在已有一些人血腾腾的勇士站出来,他们以笔为旗、呐喊呼吁!让我们在这孱弱的声音中听到了一丝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安妮日记读后感高中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安妮·弗兰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富裕的生活。但这宁静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场战争打破。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开始了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迫害。为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来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险。在这里的生活虽然不如从前自在,但在这里,安妮仍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学校生活。

1942年7月,情况更糟了,在德国纳粹的迫害下,为了避免遭受纳粹警察的逮捕和屠杀,安妮一家与同是犹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犹太医生杜瑟尔,躲进了书中被称作“密室”的地方。开始了长达二十五个月的“秘密”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检举被送进集中营。

这本书以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密室中的人们的生活实录。在白天,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们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上厕所。每天,安妮都会担惊受怕,密室外战火不断,炸弹就在他们身旁炸开,死亡的威胁,被发现的恐惧。因为战争,因为人性的丑恶,安妮这个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缩在密室的一角瑟瑟发抖。因为战争,让昔日美好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死亡的阴云笼罩在密室中的每个人身上。在这里,人性被压抑,甚至开始扭曲。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每天能活着醒来就是的幸运,就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奢侈至极。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安妮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软的一面。“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美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

虽然命运带给了安妮许多苦难,但是依然历练了安妮的品格,她学会了去直面自己的缺点。在密室生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妮逐渐成长为一个心里十分成熟,对生活有着深刻感悟的人。她丰富而美好的内心世界就像是绽放在战火中的花朵,尽管眼前是黑暗,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光明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社区民情日记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住社区工作已有三个多月了,回想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感觉还像发生在昨天,还在眼前。2016年2月底我来到塔什科瑞克乡新路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有22名,少数民族干部100%。社区虽然办公阵地小,没有警务室,在这样最基层的社区工作,就要求我们工作组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区干部一起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为辖区的平安和谐,团结进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新路街社区住村工作组是由市卫计委的4名干部和市教育局的3名干部组成,其中5位汉族同事,2位维族同事,初来乍到,大家互相不认识,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接触和了解,大家逐步地熟悉起来,从非常的客气到互开玩笑到坦诚相待,大家的感情升温的很快。工作也由刚开始的一头雾水到渐渐熟悉到提出办法和措施,工作的认知度提高的也很快,这几个月里7名干部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团结融洽。

在工作组当中,我是联络员和信息员,主要任务是上报各类材料、工作情况、撰写信息,在办公室呆的时间较多,不像其他队员经常入户,摸排,但流动人口大清查,走访慰问贫困户、重点人员,我是一定会去的,在入户走访时有些组员负责与居民交谈了解民情,有些组员负责记录谈话情况,有些组员负责语言翻译,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工作组通过走访详细了解了社区的情况,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这里,值得让我学习的是,工作组在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优势,大家互相团结方面做的滴水不漏,让我从中得到学习和感悟,从他们身上我也不断的反省、改进和提升自己。

离访惠聚工作结束还有8个多月的时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还是要从点点滴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大事上积极锻炼自己,加强自身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虚心向社区干部学习,向工作组成员学习,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区服务,更好的辖区居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一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何俊、崔然就立刻掏出民情笔记本,详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实际需求等。当天晚上,又立刻分类梳理每户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并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确保一户一策、一户一档,早日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6年1月,春节前夕,泸西午街铺镇河外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午街铺镇党委副书记杨娇就率队到该村的9个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为期2周的第一次摸底调查。每走进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他们皆认真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表》,对每户贫困户房屋的全景、与贫困户交谈的场景进行拍照、存档,交换民情日记,畅谈帮扶措施及建议,把工作做细、做实。

“要按照泸西县委、政府的要求,根据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计划和意愿,进行研判,协助他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到 2016年年底让河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3月7日,何俊、崔然等驻村工作队员又来到了大栗树贫困户黎树生家中,与他一起制定脱贫计划。“进行插花安置,在本村或原地重建新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财政补贴2万元,并帮助协调贷款6万元。” 何俊告诉他们泸西精准扶贫工作的帮扶政策。黎树生的次子黎秦勇满脸欣喜地说:“房子兴建后,我就兴建牛舍发展养殖。”

据统计,全县8个乡镇81个村委会(其中4个贫困乡镇、30个贫困村)14120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现部门挂包全覆盖,压实了部门及干部职工帮扶责任。向全县8个乡镇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做到“一村一队”、实现全覆盖,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6名。截至目前,泸西共计制作发放民情日记本206册,民情联系卡14120张,全县名党员干部联系挂钩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走访6万余次数,形成民情日记7.3万余篇,收集意见建议6.8万条,拿出扶贫帮扶措施57600条。

日前,黎树生家已开始打地基,看着一天天兴建着的屋舍,全家人喜笑颜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军训日记话题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地狱叫操场,有一种末日叫军训,有一种魔鬼叫教官,有一种苦难叫学生。——题记

“抬头,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贴紧裤缝线!”我的军训在教官严厉的口令声中开始了!

军训首先要学的就是站军姿。教官说,站军姿是最基础的动作,军姿站不好,其他动作就很难做好。刚开始,我以为站军姿就是站在那里,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连站军姿都这么难:抬头,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贴近裤缝线,还不能动。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头顶上的太阳却比夏天的太阳还要大。淋漓的汗水洗去了刚步入初中的兴奋,疲软的手脚,谋划着酸痛的阴谋。懒惰的后羿呀!当初为什么不把这第十个太阳一并射下?现在它正得意洋洋地狞笑在我们的头顶上,用它恶毒的热量,将我们晾成新鲜的木乃伊

“好,听口令,原地踏步走!”刚站了长时间军姿的我,听到这个口令,已经没有再把这踏步走当做是训练,我已经把它当成了放松的方式。

军训中的我们,最希望教官的嘴里能蹦出“休息”二字,这样我们就不用站那么长时间的军姿,也不用那么刻苦的训练了。但这些,在军训的时候,是不可能的。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以前脑袋里的幻想就都成了现实。军训中的我们,最希望教官的嘴里能蹦出“休息”二字,把训我们的话改成表扬我们的,这样我们就不用站那么长时间的军姿,也不用整天听教官训我们了。但这些,在军训的时候,是不可能的。

不知是我们真的有了进步,还是教官改变了态度,他们的嘴里竟然说出“好,不错,这一遍走完我们就休息”的.话,有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天,军训要结束了。我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魔鬼训练”终于结束了;难过的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这几天的军训。每当我静下心来回想起军训,军训生活就如浪花,在我脑海里翻滚。

军训虽然苦,但它增强了我们的体魄,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军训,是迎接初中生活的洗礼;军训,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军训,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如果能再来一次,我定倾尽全力,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脱贫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群众心里有杆秤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级成长日记6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不经历风雨磨练的人,难以茁壮成长。成长的过程总是先苦后甜,总要在历练中成长。是畏缩不前,还是鼓起勇气,勇敢面对? "How can you see the rainbow?", Yeah,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who do not experience wind and rain to thrive.The process of growth is always bitter and sweet, and always grows in experience.Is it impossible to shrink, or do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it?

那是刚上初中的那几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多,我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都做不完,望着面前那还未做完的一大堆作业,我心情倍感焦急,长叹一声:“初中生活怎么这么艰苦啊!”爸爸听了,忍俊不禁地笑了,说:“当你真正接受了这些历练,你才会感受这多么有趣!”什么?这还有趣?我心想我是不是幻听了,这么多试卷,这么多作业,一天压力也这么大,竟被父亲说成有趣?我十分不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对父亲的话有了深层的理解。那段时间父亲抓的紧,我自己也十分努力,整天刻苦钻研着知识。直到那第二次月考,拿到考卷,我就感觉胸有成竹,答题更是应答入流,考完后,心想自己考得一定不错,可成绩更让我大吃一惊全级第一!当同学和老师对我投来赞美的目光时,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

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刻苦努力,我一定不会成功。如果没有经历这次艰苦的历练,我也不会有所成长,成长的历程总是先苦后甜,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当你真正经历了这段历练,你才会发现,收获的是更多的知识与成长。鼓起勇气,挑战自我,才会赢得成功!

同学们,不要畏惧历练,因为历练会使你赢得更多成长。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在历练中成长。迎接那雨后的彩虹!历练之后的,往往是心灵的成长,是质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民情日记:走访困难户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那时正好下午6.20左右,又接到谢村长的电话,说:大碰村小组犁彩英家的后墙倒坍了,现老家人无处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处理和安排这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长娣告辞,再打着雨伞,卷着裤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联村联户个人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3月20日

我局帮扶的xx镇属于全区16乡镇之一,位于秦州区南部,属二阴浅山区及林缘区,距市区80公里,东毗大门乡,西邻礼县盐官镇,北连天水镇,南与徽县麻沿河乡接壤,镇辖28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179个村民小组,12个镇属单位,总人口41398人,农户8021户,全镇耕地面积91200亩,其中川地463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这些详细资料是翻阅《秦州区志》得知的。这些资料给我传达了2点信息:地域较为偏远,生活水平低下。我联系的帮扶村xx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多,人均纯收入才1800元。3月16日,天气晴朗。我和党总支书记唐秀成及其他副局长带领民政系统全体干部深入xx镇3个帮扶村通过入村入户的形式对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xx村隶属xx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1195户5473人,耕地面积9200亩。我帮扶的对象户主名叫汪章娃,60岁,小学文化程度,家庭共有5人,具有劳动能力的只有2人,耕地面积只6.5亩。一走进汪章娃的院子才发现,他们住的仍然是土坯房,东西共有6间。家中仅有一些老旧的家具,一台老式彩色电视机。在与汪章娃的交谈中才得知,他们家的收入主要靠庄稼,但庄稼主要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平时的经济收入靠孩子外面打工和家庭养殖。而说起养殖,他说,自己家喂养着一只奶牛,每年可给家中带来4000多元的经济收入。在xx镇,这4000多元相当于5亩小麦的收入,看来发展养殖对于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高效经济模式。为什么这个村穷就是因为用于庄稼的耕地太多,而养殖种植业太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一直不能突破贫困线。如能多发展养殖项目,在致富方式上打破传统,标新立异,通过新型模式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应该是一条切合实际的好办法。所以,如能壮大全村养殖业也是对村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月29日 腊月二十九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大雾弥漫。我准备到**村三组**老人家去看看,**老人今天81岁,是**村“空巢老人”,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深圳务工,今年过年不能回家。

下午一点左右,我来到**老人家,老人正在做中饭,锅里正煮着一锅豆腐鱼汤。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大过年的时节里,未免显得冷清。老人视力已经退化,见有人进来,眯着眼睛看得吃力,但是仍然一眼就认出了我,我紧紧地握住了老人颤巍巍的手说,“徐大伯,听说您的两个儿子过年不能回家,所以专程来看看您,看过年还有什么需要没有?”说完,我将500元钱、一袋粮、一壶油、10斤肉等过年物资送到徐大伯的手中。

徐大伯说:“两个儿子虽然都不能回,但都提前跟我说了,也寄回了我过年需要用的钱。各级党员干部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人。前天村书记徐家国给我送来200元钱和新棉被,还问我有什么困难。今天是腊月二十九,郭书记你还到我家来,真是让我感动。可以说,尽管儿子没回,但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指着老人房间里墙上的照片“这就是你的儿子儿媳吗,想他们吗?”老人说:“想,当然想了,但我也能理解,都是工作需要,只要他们干好本职工作,也是为祖国作了贡献呀。你郭书记不也是没有回家,今天还到我这个老人家里来看我吗?我能理解!”话是这样说,但我仍然看出了老人脸上露出的思念之意。我说:“老人家,其实党和政府就是你最亲的人,有什么难事就找党委政府!”老人听后连连点头。闲聊之余,我用手机跟**老人的大儿子徐亮取得了联系,向他介绍了**今年来发展的成就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希望他能返乡创业,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徐亮当场应允。

回来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农村现在像**这样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加快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刻不容缓。我们洗马镇“幸福福利院”正在抓紧建设,在实施五保集中供养的同时,可以多吸收一些“空巢老人”入住,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3月7日清晨,在*局长的带领下,我们驻村走访组一行九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县**镇新高桥村。虽路途遥远,但一路春意盎然,不减大家兴奋之情。 稍作休整,我们兵分两路,开始工作。一部分同志把驻村要住的房间整理好,一部分同志参加村支两委座谈会。会上,局领导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这次大走访活动的基本精神和我局的相关方案、目标,并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发展思路。

据村支书邹月生同志反映:高桥村属于**县的贫困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85户,680人。其中:村干部4人,党员20人;五保户10人,孤儿1人,低保28户;留守老人70人,留守儿童50人,残疾人45人。全村共有土地708亩,其中水田638亩,旱地70亩,另有山林430亩。该村支柱产业是种植业,经济作物以黄花菜、冰糖芋、生姜为主。另有养殖户以培育鱼苗和饲养猪为主,其中最大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50头。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村里的经济不发达,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在外打工,务农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3200元。迫切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 3月8日,礼霁副局长的带领我们工作队对全村7个组进行了走访,并参加了第五组的水稻育秧工作布置会。在走访期间,村民积极向我们反映情况和问题。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归集和整理。新高桥村有20名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其中4名困难党员。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是急需农网改造。生活和生产用电都是搭接邻村的。二是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新建两处电排;用于灌溉的水轮泵也有三处年久实效,迫切需要更换;90多口山塘都需清淤;需新建灌溉渠道。三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 下一步我们针对高桥村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从实际出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真抓实干,把大走访活动落到实处,为高桥村的群众排忧解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