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节作文400多字一等奖(合集20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端午节作文400多字一等奖,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810

作文

1000

十年后的家乡作文素材一等奖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20年过去了,今天正值中秋佳节,我回到了离别已久的家乡

踏上故土,我便看见一群孩子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行驶,路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我的童年时光。那时,每逢假日,我们都会约上伙伴顺着田间小径来到核桃树下,绿油油的核桃缀满田间,我们争先恐后地捡起来,装进袋子,飞奔回家……“还在想什么呢?赶快回家吃饭!”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快步朝家里走去。

路过曾经我读过的幼儿园,我大吃一惊,以前的破旧的幼儿园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散步,郁郁葱葱的树木像一排排士兵立在花园周围。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如霞,黄的似金,美丽极了,花儿的周围绿草如茵,风儿一吹,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我加快步伐,穿过小时候经常玩耍的莲峡河,眼前的一切让我目瞪口呆,这里已经建成了“国际避暑山庄。”你瞧!一座座吊脚楼依山傍水,一座座石拱桥跨河而建。莲峡河的水涨高了,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只见肤色不一的国外游客静静地坐在河边垂钓,一副清闲惬意的神情……这里游人如织,简直就是“天然氧吧”。

“20年后的家乡变化真大。”我不禁自言自语地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因此它又叫重五节、端阳节等。

端午节时,我们要挂菖蒲艾草。还要佩戴香囊,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防五毒。

端午节时,还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这些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说到屈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个清官。有一次,皇上要和邻国打仗,屈原说:“‘不能去,敌军比我军强大,这样会劳民伤财,战事起老百姓会受苦的,对国对民不利啊。”可皇上不以为然,他硬要开战。皇上把屈原撤了职,关进大牢里,把他绑在一根柱子上。屈原见自己护不了国,悲痛欲绝地跳进江中,投江自尽了。渔民们见屈原如此忠心,纷纷划着船,拿着网,想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捞了半天,连一根头发都没捞着。

这时,一个渔民提出:“不如我们扔些米团喂鱼吧。让鱼儿不要吃掉那忠臣屈原的身体。”渔民们听了,都表示赞同。于是,他们拿出米团,扔进江里。

从此,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百姓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了解了端午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二年级写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与我母亲准备好糯米、粽叶与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母亲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中面加上参有红豆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母亲包粽子,我不解地问母亲:“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母亲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传统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__多年历史了。当时,由一个著名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我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我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我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母亲讲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母亲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母亲停下手中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节日,竟然有这么多文化。

吃着香喷喷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百姓们舍不得他离去,纷纷划着船去追他可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见到他的踪影。这就是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以后,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以外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古时候赛龙舟非常热闹。每到这一天江面上龙船无数,每条船上都雕着龙头龙尾,船上坐着20名身强力壮的大汉,他们手持木浆,随着锣鼓的节奏一直用力。岸上的人一直呐喊助威。此时,呐喊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场面热烈壮观。

我们家乡每年端午节都吃粽子。可热闹了,有豆沙馅的、红枣的、大肉的,粽子可好吃了。其实我平时最爱吃红枣的,因为里面有蜜枣,吃下去甜甜的,别提有多好吃了。

我们边吃粽子边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悼念屈原投江诗歌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

只知道端午节

是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到底为了什么

从未深究

今天

需写端午节

从资料里

才知其中的缘由

爱国诗人

这个词曾感觉多么神圣

属于它的人

必是

五官端正 谈吐自如

如鱼得水 生活幸福

万万没想到

还有一个投江而去的生命

时隔千年

依然让人如此悲痛

后来

此日举行的各种活动

无不表达世人对您的热爱与怀念

时空如果可以倒流

一定

聆听您的心声

感受您的情愫

排除您的苦闷

消解您的忧愁

劝解您珍惜宝贵的生命

可这一切已被风干

只留感人的故事流传

我泪眼婆娑

朦胧中

似乎看见您披着哀怨的衣衫

在走

却走不出社会的腐朽

斯人已去

我所能做的

就是把您的精神

一代代传颂

让您的形象

鲜活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记得今年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带在着水果和绿豆糕去外婆家过节。

一走进外婆家的门,就看见外婆正在和面,我奇怪地问:“外婆,今天是不是要吃手工面啊?”外婆笑着说:“不是,今天是端午节,外婆想做几个“面花”给你吃。”““面花”是什么?”““面花”又叫“巧姑”,只有心灵手巧的姑娘才能做出又漂亮又松脆的“面花”。”我一边拍手,一边连声说:“好哇,好哇。今天我也来做“巧姑”。”

不一会儿,外婆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桌子上,并拿来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大大的麦饼。妈妈拿来菜刀,把麦饼切成一个个边长约为一分米的正方形。外婆把正方形对折,折成一个个三角形,外婆再拿来一把剪刀,在三角形上剪上 5 、 6 刀。只见外婆把三角形上的细面条左边翻一条,右边翻一条,不一会儿就翻出了一朵朵的花儿。没通过外婆同意,我就迫不及待地拿来一片三角形的面,拿起剪刀“啪啪”地剪了几刀,学着外婆的样翻出了一朵花。

翻完了,外婆把“躺”着的“面花”放进热腾腾的油锅里,锅里响起一阵“滋滋滋滋”的声音,并且出现了许多小泡泡,慢慢地“面花”的颜色逐渐变深变黄了,最后变成了金黄色。外婆就把“面花”捞了起来,一阵香味迎面扑来。我忍不住拿起一只连烫也顾不得把它塞进嘴里。啊!真是又香又脆,一只还没吃完,又拿起另一只,我突然发现,“面花”分明像一只小鸟,我说:““面花”像一只只小鸟。”外婆说:“没错,有的地方叫“麦鸟”。”

那一天,外婆还为我包了粽子,染了几个红鸡蛋,最有趣的是妈妈用彩线为我编了几只小袋子,把红鸡蛋放进小袋子里就成了一种特殊的香包,外婆把它挂在我脖子上,说可以驱鬼辟邪得健康。一听可以驱鬼辟邪,我连忙拿起一只就挂在爸爸车里的反光镜上。

这天,我们带着自做的香包,带着一路的“平安”,带着外婆的期望回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心里好高兴呀!

中午,我们吃了粽子、鱼、肉、海鲜大餐,就和哥哥、妹妹一起兴高采烈地来到东浦桥边看龙舟比赛。这时,河岸上人山人海,筑起了人墙,我迫不及待地往里面挤。河面上的龙舟一字排开,划龙舟的人都穿着整齐的衣服,有红、有黑、有黄随着一声悦耳锣鼓声传来。之间河面上很多龙舟开始比赛了,船上的队员一个个不甘落后,他们划船的速度和鼓声的节奏一致,嘴里不停喊着"嗨哟,嗨哟"场面十分壮观,看着河面上激烈的比赛,龙舟划过,两边激起雪白的浪花。河岸上的观众不由自主地高喊"加油,加油"呐喊助威声。我多想跑到龙舟上为他们加油。

龙舟一队队划过,每个队员都使出浑身的力气,整齐地划着,锣鼓声和助威声,一阵比一阵激烈,太震撼人心了!我看得简直入迷了!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大赛,又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快乐400字日记作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来临,片片粽叶,把爱聚集到了一起。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一一包粽子。

家长阿姨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兴奋,只见有的同学摆桌子;有的洗盆子;有的摊桌布……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也没闲着,她在一旁剪粽子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真好看!我看着盆子里的米、甜枣和红枣,心想:这米和枣既香甜又可口,应该很好吃,俄被馋得直流口水。

只听见同学们吆喝着,包粽子啰!包粽子啰!这时,只见一位阿姨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漏斗形",用一片小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然后放一个甜枣进去,最后再把粽子绳拧紧、系好,一个完整而又漂亮的粽子包好了。家长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同学们干劲十足的样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也想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拿起一片粽叶,先把它折成一个“漏斗形",用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用筷子把米弄匀再拿一片粽叶盖在上面,用一根粽子绳打结拧紧。正当我以为快大功告成时,结果我不小心,一下用力太猛,大米就从一个小孔里漏了出来,洒满了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阿姨请教了一番,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试着包了一个,记住了要领,掌握了方法,慢慢的一个完好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粽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绿油油的小蛋筒冰淇淋,,十分诱人,好想咬上口啊!

不一会儿功夫,粽子煮熟了。那诱人的清香扑面而来。我毫不客气地拿起一个粽子,轻轻地剥开粽叶,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美味啊;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可同学们还在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品尝着,真开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作文优美段落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都过过端午节吧,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分别是题目: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艾叶等等,今天,我们家可热闹了呢。

今天一大早,我就嚷嚷着要和妈妈去买粽子,妈妈受不住我的百般央求,只好答应了。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冰柜,哇,有眼福了,好多种馅呀。我连忙拿了以下题目:蜜枣馅的、猪肉馅的、桂花香馅的等等,每个都拿了5个。付了钱,到了家里,我急忙拿出了全部,让妈妈给我蒸了蒸。

妈妈有事先出去了一趟,我呢,就在家里好好享受着美味,我先拿了一个蜜枣馅的,把它给剥开,好黏啊,里面的珍珠数不尽,我把‘’珍珠‘’吃完后,开始吃里面的蜜枣,红红的,软软的,又甜甜的,一直甜到心里。吃完这个粽子后,真是让人吃了还想吃,于是,我有偷偷地又拿了一个,就这样,家里的粽子被我‘’打扫‘’地干干净净了。

妈妈回来了,当然,一看垃圾桶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也少不了一顿臭骂了,不过,经过这件事情,我再也不敢这样做了,这一天,我也干过不少事情。

我觉得这一天我过得很开心,我很喜欢吃粽子,每年等到端午节我都是一扫而空的那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听爸爸说端午节是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它又叫艾节、夏节和送时节,而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因遭馋不用,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有的人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有的人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因为后在端午节投江,五日后报出父尸。

除了各种传说,各地的端午节的节俗很多,吃粽子就是端午节的饮食习俗,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怕鱼类吃屈原的遗体,便投米团、筒粽和鸡蛋喂鱼,后来渐渐变成了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青虫或防止毒虫孽生,并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上:“王”字,在耳,鼻上涂抹。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习俗,也是跟屈原有关,他在端午节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船捞求,后变成了赛龙舟。

我还知道别的地方端午节的习俗,在山东省临青县儿童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在鞋面上画上“五青”。意思是借屈原的墨迹来杀死它们。南京过端午节,各家要准备一盆清水,加入少许的雄黄水、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睛,称为“破红眼”,据说可以包一年没有眼病。高邮端午节比较特殊,有系“长命缕”、“贴五毒”、“贴灵符”、“贴黄烟子”吃“12红”等习俗,孩子们身上要挂“鸭蛋络子”。

现在的端午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人们休闲会友的日子了。无论怎样的节俗,带给大家的,都是一份欢乐的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们说,端午节是门前悬挂的艾草,菖蒲,可以驱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们说,端午节是河上的一条条龙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孩子们说,端午节是腰上挂着的一个个香袋,每一个都装有一个童趣的心。只要拥有过她的人,哪怕只听过她的故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我又岂能例外。

端午节是我们这块神州大地上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那时,可热闹了!人人门前悬上艾草,挂上钟馗,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但这些还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欢吃粽子,爸爸对我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投江殉国。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妈妈对我说,箬叶要到山上采,山上会有箬叶树,我和伙伴们,大人们一块儿去采箬叶,山上有人工栽种的箬叶树,所以我们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会与伙伴们竞赛,看谁采的多。箬叶采回家后,还得用剪刀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我家是吃荤的,所以当然是去买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了,妈妈需要给俺编一些五丝线,还要包粽子呢!妈妈拎了五个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

她先把这五个线捋好平拿桌上,随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个结。六根五丝绳做成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寿缕”,她还小心的分别给俺戴在手腕和脚脖上。

还特地交代俺说:“要珍爱,等戴上后下第一次大雨的时候,取下掷进雨里。这样长寿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效果。”通过端午习俗的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心意。

接着要做粽子了,我见妈妈拎了竹叶,包着糯米,里面还放着四颗大枣。随后又娴熟地折着竹叶包裹糯米。还拿五丝线捆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好多个。

妈妈拿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蒸上了十五分钟。蒸好的粽子放篮子里,还未等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围着篮子闻了又闻,急着的等候着粽子变凉。过了一会,终于能下口了。我打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下,粘甜滑爽,好吃极了!我们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对方嘴上的糯米。妈妈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寿缕外,还有插艾草、乡里的端午节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种的传统节日有好多的学问哩!这次端午节不但吃到粽子,还学到了好多见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记得小时候曾学过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老师反复地纠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却疑疑惑惑——似乎从未听过有这样一个词在端午的时候出现。那天回到家,我便嚷着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从小就不喜欢。可是却仿佛铸成的习惯,我会在每一个端午铭记着粽子,在母亲耳畔嚷叫。之后却只勉强吃半个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摇摇头。母亲嗔怪:“你既然不爱吃,为什么总是要买呢?”我微微冲她笑:“第一口是爱吃的,可是甜得太腻了。”我只是喜欢怀着期待,将粽子从那深绿色的闪着水珠的箬壳里剥离,然后就看到晶莹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对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终究不是我爱吃的。

实际上,家里是并不讲究什么节日的。因为父亲固执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丰盛菜肴,也终于让节日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趋美好,也让节日消去了它对孩子对人们强大的召唤力。可是我骨子里,却希望成为许多故事里对每个节日都充满了欢喜的孩子,喜欢这些古老的在历史中沉淀千百回的节日。端午节,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它是纪念一个人的,纪念书写了《离骚》的屈原。那样一个文弱的书生,却怀冀着慷慨激昂怀冀着对祖国恒久的爱,投入了汨罗江。我敬仰他,因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绚烂,他懂得崇高所谓何,他在太多的流离失所中,仍坚定地执著地走着。其灵魂所向,定是纯净而不加着染的。于是,我总要坚持吃些粽子,也是因为我觉得它见证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操。

忽然记得有一个端午节,我在一排长长的槐花树下走,那时的槐花正是满树满树灿白的时候,摇了我一身。而现在,似乎时间空空错后,或者是短暂的遗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谢了,在单单的深绿叶上勉强地枯萎了。而我也无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风光,只在房间里捧着历史书背诵。端午节却依旧未变,还是那么晶莹纯白的粽子,还是写在日历上大大的端午。它有着如此可爱的执着,是我直到今日才发现的。于是这一次,我坚持吃了一个粽子。为了纪念这个在时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辉的端午节。是怎样的情愫,我终究也说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起源由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的故乡在哪里?当然是我的故乡——湖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汉人特别重视的节日——端午节。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看重这个节日?爱国诗人屈原在家乡听到秦军进兵楚国的消息,悲愤交加,投江自尽,为国捐躯。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永远记得他。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会把粽子扔到汨罗江里喂鱼。他们不希望屈原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因此,有一个定制粽子。

买些鲜竹叶,糯米,加些红豆沙,大枣,烧鸡,蛋黄,绿豆等。,你就可以开始做了。通常全家人都会像过年一样围坐在一起打包。先把竹叶包成三角形,有点像漏斗,再往漏斗里放一把糯米,然后塞一个红色的蜜枣。最后用藤条把三角形牢牢绕几圈,就完事了。别看这个粽子。步骤不多。真的很难做到。新手扎不牢,不然“漏斗”会漏米,要下大力气让包装好看。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很快你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竹叶拌米饭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奶奶召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然后解开粽子的藤条,剥下叶子,闪闪发光的“红白宝石”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满满的甜香。我自己做的,但是味道不一样。感觉比我外面卖的香。

“来吧!加油!”“嘿哟!哎!”这不是龙舟赛吗?每年武汉的端午节,社团都会组织一些壮汉来比赛划龙舟。就我记忆所及,黎明时分石桥人头攒动,邻居们早早等着给赛龙舟队员加油,哪怕站上几个小时,也从来不会太累。看,龙舟正经过。第一艘龙舟飞快地划向我们,都是皮肤黝黑的大个子,动作整齐划一。平静的水面瞬间被他们的桨溅到,每个队员都大汗淋漓,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还是汗。我对他们的划船技术感到惊讶,没有时间欢呼。龙舟瞬间经过石桥,向远处跑去...

当然,武汉端午节的习俗可以不止于此:有的人会把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当早餐吃;有的人会给孩子一个香囊,据说有辟邪的意思;有些人挂钱包,系吉祥的五色丝线...这样的习俗数不胜数。

粽子叶的香味飘荡在我的鼻子里,赛龙舟的叫声萦绕在我的耳边,五彩的丝线点缀着我多彩的生活。武汉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会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假期期间,我们回老家喝喜酒。大舅公的小女儿订婚。阿姨穿着一条红色的礼服,盘着头发,可漂亮了。桌子上有许多好菜,比如火鸡腿、珍宝蟹、小鲍鱼等。我最喜欢吃的是大龙虾,它虽然看上去很威武,但马上就成了人们的美餐。我吃得饱饱的,小妹妹也很开心,把拿在手里的东西都往嘴巴里塞,哈哈,真逗!

吃得差不多了,奶奶去盛了满满一碗饭,还夹了许多好菜,然后走开了。奶奶去干嘛呀?我赶紧跟了上去。原来太外婆最近住在大舅公家里。她八十多岁了,一个人住在一间侧房里,奶奶给她送饭呢。太外婆看见奶奶很激动,都快哭了,她絮絮叨叨地责怪奶奶为什么这么久没去看她,奶奶也没办法,平时在绍兴照顾我和妹妹呀,只好一个劲地劝她多吃点东西,把她照顾好。吃过饭后,爸爸抱妹妹也来看太外婆了,并且在她旁边坐了很久,用家乡话和她聊天,太外婆终于高兴起来了。后来爸爸跟我说,我要听奶奶的话,平时多关心老人,多陪陪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语文作文高1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吃粽子!”“等端午节吧。”“那还得等多少天呢?”“快了吧:”

“哦——”

端午节快到了,眼前又浮现出令人垂涎的大粽子,插在门楣两端的艾草,扣人心弦的龙舟赛。每次呀,想着想着一不小心就会笑出声来。那浓浓的乡情围绕着我,过端午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插上艾草和菖蒲,据说是用来避邪的。虽然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知道这是不科学的,但端午节插艾草已成为独特的风俗流传下来。

每年端午节都不例外,我总会回到住在乡下的奶奶家。那里有热情好客的乡亲,有沾满露水的山间小路,有绿得惹眼的小草,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大得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源湖。

记得去年端午节,奶奶叫我和弟弟上山采些艾草。很快,我与弟弟便采完回来了。奶奶见我们手上只有两根艾草,笑起来了,原来采的太少了,只有把家里所有的门窗都装点起来才更有节日的气氛啊。唉,只得让母亲重跑一趟了。我喜欢它们带着一丝苦味的淡淡清香,喜欢它们给门楣带来新鲜的绿意。艾草是一种很好的药用植物,不仅很香,冬天还可以用它泡脚暖脚,还可以制成艾绒,灸穴位,暖经络,去寒气。

装点好门窗,我们会带上奶奶煮的染得红红的熟鸡蛋——说是红红火火,吉祥如意,随着攒动的人群去观赏丝丝细雨中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

大源湖平时很平静,只是在这个时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同湖边的人们一起,同阵阵的呐喊声一起狂欢。一到这一天,美丽的大源湖边便围满了人,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龙舟好不威风!识水性的后生戴着不同颜色的头巾来参加这个活动。乍一开始,数舟齐发,如离弦之箭飞速前行。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水花四溅,吼声震天,万头攒动,怎一个热闹了得!我们在这龙舟竞渡中感受欢乐,感受淳朴的乡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又是一年端午近,每到这时候,总会怀念过去在家乡的许多有趣的事。哦,端午,无可救药地爱上胖胖的粽子与青青的艾草,不可遏止地怀念那浓郁的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老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老妈的样子把孔缩小。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

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老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鲜细翠绿的粽叶裹着雪白厚实的江米,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五六条窄窄瘦长的舟子驰骋在江面上,舟上的鼓声震耳欲聋。哦!端午来了!我怅然望向那悠悠的碧水,仿佛看到了你吟诵《离骚》的背影。你—屈原,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屈子心系楚国,驾一匹快马向楚国王宫飞奔而去,黄沙漫天飞舞,前路未可知。见到楚王,屈子一甩长袍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部法典献给楚王,楚王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法典,随手丢在了地上转身离开了。屈子一步一步跺到法典前,缓缓地弯下腰捡起法典紧紧的抱在怀里,大喊一声“楚王”,可听到的只有那一阵阵回音。屈子站在汨罗江畔长吁了一口气,风为其奏乐,水为其击鼓,他大声吟诵《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回首望了望楚国,眼中泛起了泪花,奋身一跃跳进汨罗江。

我一层一层剥开粽叶,将那又白又软的江米送入口中,甜滋滋的。端午节的味道弥漫在镇江每一个地方,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碧丝长。当年屈子报国无路,含恨投江。而今我们只要好好学习,便能为社会做一份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端午节传统节日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到了。在端午节那天赛龙舟可热闹了,河的两边站满了人,河面上有许多条龙舟从从河面划过看,大家都在为各自支持的村的龙船加油呢!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从前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宫,希望国家强富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消职流放,屈原听说楚国的城都被占领,百姓遭难,愤怒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路汨罗江中。楚国百姓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锣鼓咚咚响,火炮啪啪响,挂着红布的龙舟下水,“加油”“加油”……龙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在人群呐喊中,龙舟飞快的驶向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的端午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201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真香!真好吃!哎呀,还是不要说了,我一说就流口水了。粽子是用糯米、大枣和粽叶做成的。有一次,妈妈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包吗?”妈妈说:“可以呀。”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递给奶奶吃,奶奶吃了说:“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乐得笑了。妈妈回来了,我就告诉妈妈,说:“奶奶吃过之后,就说好吃,好香。” 妈妈听了,微笑着说:“那是因为你包得好。”我说:“什么呀,那还有你的功劳。”妈妈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听了,心里乐得直开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在家乡,人们通常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每到端午节那天,此时家乡最热闹的就就是北大桥了,从端午节头一天晚上开始到端午节当天晚上十点多都就是人。端午节那天,我们大家都会早早的起床,然后就去北大桥玩,从早上三点多出门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就是玩。吃粽子就是必须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就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就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明白。

吃鸡蛋,也就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就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

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此时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就是一个神圣的节日,此时也就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最期盼的节日除了春节就就是端午节了。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