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韶山作文作文(最新20篇)

韶山那是咱们毛主席的故乡。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游韶山作文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3106

作文

37

篇1:韶山灌区一日游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哦,去韶山灌区观赏去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小记者群中挤进了车……

“小记者全体下车!”这时我仿佛看见了一道曙光,把全身力气使了出来,冲下了车,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主要车里太闷了,不过还好在车上可以观赏韶山灌区外景呀!这时,老师说了此活动分三个部分,一提问、二观赏陈列馆、三个观看3D体验和沙盘模型。说完,带领我们走了进去……

提问环节开始了,小记者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一个个眼神直直的,仿佛周围都是他的敌人,说的什么我记不清了,只不过被点到提问的人,一个个端庄、严肃、仿佛穿越了时空,瞬间变成了大人……

一进入陈列馆,我就被眼前的雕像震憾住了,上面刻着十万劳动人民艰苦的劳动过程。这时,我仿佛觉得我身处在这艰苦劳动之中,青年们挑起镐子和锄头一下一下的锤着干涸的大地,妇女们背着沉重的背蒌运送着原材料。一切都进行在烈日之下,这是多么的艰苦,和我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我们的生活多么的美好!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而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难道我们不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吗?我想着,向前方走去,那一张张图片,讲诉着以前的艰苦,我无比惭愧。这时,老师让我们去下一个环节,我不得不听老师的话,便带着惭愧,低落的心情走了……

这次小记者活动让我受益无穷,让我明白了,以前人们的艰难工作,才有我们的今天美好生活,难道我们不因该珍惜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韶山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游玩过很多地方,它们都很美丽,很令人难忘,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韶山

记得那是初中的一次秋游,我们集体去韶山游玩,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跟我说过,韶山是毛主席的故居,是诞生这位伟人的地方,于是韶山就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这次,我终于实现愿望了,可以亲眼目睹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成长的地方。

那天,我们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韶山。下车之后,我们是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来到了一尊铜像下,抬起头,只见毛主席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前方,他那伟岸的身躯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我看着这尊铜像,脑海当中渐渐的浮现出了毛主席英勇地站在高地上,指挥着共产党和人民队作战的景象。

我们全班同学在铜像前合了一个影,就一同前往毛主席的故居,排了不知多久的队,我们终于走进了这栋破旧的房屋,里面陈列着很多毛主席以前用的家具,这里很简陋,只有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他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床,一副桌椅和一盏油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正是这种生活磨砺着他,使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

我们走出了这栋房子,又一同去了主席纪念馆,里面的玻璃柜里,存放着很多革命时期的照片,有些人拿着步枪冲锋,有些人点起手榴弹向敌人扔去,还有的人身负重伤,却还在和敌人拼刺刀,我注视着这些照片,感觉就身处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心情非常激动。在一个台子上,我看到了毛主席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只见上面修改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插入,删除的符号,可以看出,毛主席即使对待一篇文章,也是那么细致,那么认真。还有一张照片也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毛主席和他家人的合照,上面有他的妻子和儿女,下面有一段注释,讲的是毛主席的亲人们大多都在革命战役中牺牲,但是他并没有随着亲人的离去变得一蹶不振,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挑起领导共产党的重任,开掘出一个新世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过上了今天这样的生活。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

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革命先烈的努力和牺牲,也许我们现在还受着外国人的欺压,还在悲痛与恐惧中度日。我很感谢这次韶山之旅,它让我们知道了今天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艰苦奋斗,才能活出生活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游韶山的学生作文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的韶山,天高云淡。我们一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革命圣地参观。

车缓缓驶入韶山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直插云霄的高峰。那就是我仰慕已久的韶峰。远远望去,山上层峦叠翠,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下了车,我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起来。韶山真美啊!它不愧是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这里群山环抱,风光秀丽,到处都是茂林修竹,丹桂飘香。

我们游览了诗词碑林,形状各异的大石上刻着毛XX的著名诗词,有我读过的《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诗词气势磅礴,字迹龙飞凤舞。

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绿树掩映、鲜花簇拥的广场。这儿巍然屹立着开国领袖毛XX的铜像。毛XX身着中山装,面带微笑,气宇轩昂,一代伟人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一览无遗。

来到韶山,毛XX同志纪念馆是不能不去的。馆内陈列着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资料、照片、书画,展示着毛XX一生的光辉历程。我们在大开眼界之余,深情地缅怀毛XX的丰功伟绩,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接着游览了毛XX故居、滴水洞等景点。每到一处,我对毛XX的崇敬和对韶山的热爱又增加了几分。走着走着,我不禁唱起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XX……”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韶山的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国庆,妈妈带我去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居:韶山

刚进故居导游就跟我们介绍起来: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就诞生在韶山一栋房子的东头。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这栋普通农舍曾几经沧桑。它的修缮和扩建凝结着毛泽东的祖辈、父辈和他们兄弟的心血和汗水。从1878年毛泽东祖父定居时的五间半茅屋,经过前后三代人的艰苦创业,修修补补,其间遭火灾,遇抢劫,1918年才掀茅盖瓦,加修后院,扩建成十三间半瓦房,内含杂屋,其中半间指两家合用的堂屋。

1929年4月,国党反动派曾没收毛泽东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产。于是,这栋房子和里面的家具,又遭到了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进行过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为革命纪念地供国内游客参观。两年后又正式对外宾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大字,是1983年4月2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

更使我感到高兴的是,妈妈还让我给毛主席送上了一大束鲜花呢!妈妈还告诉我毛主席不仅是治理国家的能手,还是游泳健将呢。毛主席小时游池塘,中年时就游湘江,老年时游长江。听到这里我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跟加深厚了,我觉得毛主席的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毛主席遗物馆,里面最感人的是毛主席为了写《持久论战》,写了九天九夜只睡了一夜。那一夜还是警卫员给毛主席吃下了一片药毛主席才睡了一夜。

游完韶山之后我想:如果现在我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如何为祖国出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韶山灌区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设计、当年建成通水、当年受益的韶山灌区建成速度堪称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我们湘潭晚报小记者有幸来到了韶山灌区参观,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韶山灌区的知识和事迹。

到了韶山灌区,我们先是围在一位工作人员旁,听他讲韶山灌区的历史:“韶山灌区呢,是从1965年的7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的,在1966年的6月2日便建成通水了。”同学们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生怕听漏了一点儿资讯。那位叔叔一边说着,一边把我们带到了水渠旁,继续说道:“韶山灌区的水渠中有干渠5条,长186千米;支渠401条,长1186千米,灌溉了湘潭、长沙、娄底三市七县内的100万亩农田。”大家都不禁佩服起了当初开挖韶山灌区水渠的先辈们了,那一串串数字里包含了多少辛劳与汗水?

接下来,工作人员又带领我们去看了当时修筑韶山灌区时的视频:十万人在一起挖水渠,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他们就像一把利剑,把一座座山峰劈成两半,留下一道道水渠……终于,韶山灌区通水啦!人们都赶过来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在通水的那一刹那,天地间爆发出了人们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这次去韶山灌区参观,我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韶山灌渠游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小记者又有活动啦!我们要去哪儿?是去我们湘乡的一座宏伟建筑——韶山灌渠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陈列馆下头。一条石阶梯直直地向上头伸去,阶梯两旁分别种好了六大盆盆栽。走上去之后,古香古色的建筑让我大吃一惊,两边的石阶梯规律的延伸着,旁边的花花草草错杂在一起,却别有一番风味。“韶山灌渠陈列馆”七个潇洒、醒目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欣赏一会儿之后,小记者们分两批轮流去银河飞渡和陈列馆。

踏上古老的大桥,两条不同的路筑在一座桥上,中间只隔了一道无水的水渠,不朽的石头坚强的挺着,象征古老文化永久传承。低头随时可见的农田,绿茵茵的,概括了一小片农田,绿叶衬着红花,即使再平凡不过,历史的建筑却依旧宏伟。我们十个人一伙,冲上那座古银色的小拱桥,“哇,好松啊!”我一踏上去,颤颤抖抖的感觉让我吓了一跳,不应该是很稳固吗?哦,它可有不少年头了,它默默的顶着,顶了几十年啊!

我沉默的从小桥下来,这并不绚丽的建设,是历史人民辛辛苦苦的建筑啊!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人民的结晶啊!

不知不觉又回到了陈列馆,我情不自禁的踏了进去。

一进门,中华儿女们挑担子、抡斧子的建设开场白让我大吃一惊。往里走,优雅的建设让人心生舒坦,历史悠久文化的传承。一块红色的大牌子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韶山灌渠是一座句型建筑,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个鲜明时代的标记,她的历史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谛,建设过程中,多少湘中儿女挥汗如雨,光照日月的不朽功勋。这一段文笔励志的语言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亲笔提下的。木制的墙壁漏出一股清香,光滑的地面,整齐的摆设……

游览完之后,我们收拾一下,就准备离开灌渠了。宏伟的灌渠建设,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高峰,相信不久以后,我们祖国辉走向辉煌,成为世界强国。历史古老的传承,相信你会给后代子孙留下最可贵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人间奇迹”韶山灌渠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天上来,奇迹人间创”。这句话用来形容韶山灌渠这个伟大的工程再适合不过了。最近,我们小记者就参观了这个“人间奇迹”,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到灌区,陈列馆的馆长伯伯微笑着迎接我们。他先向我们介绍了陈列馆的概况:面积有多大,陈列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建陈列馆等,接着还一一回答了我们的提问。然后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所向往的“银河飞渡”,并告诉我们怎样去参观这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是一座纯金镶钻的桥吗?既然是飞渡,应该是一座飞起来的桥吧?或者是像美国的“金门大桥”那样的钢铁巨龙吧?……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银河飞渡”时,我的心一下子坠入了谷底!原来这飞渡竟然是用沙石和水泥建成的桥啊!而且,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有的地方沙石裸露出来,斑斑驳驳;有些地方长满了青苔,混泥土已经脱落。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坚毅地挺立在广阔的田野上。我的心里一直嘀咕着:不就是一座破桥嘛,还是什么飞渡呢!随行的小记者都在笑话这座“破桥”,有的甚至心不在焉,一路嬉笑着离开了。

当我们再次返回陈列馆,仔仔细细地了解后我们才惊叹,韶山灌渠这个工程是多么的伟大。原来,韶山灌区建设于1965年,十万劳动大军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总干渠和北干渠。灌溉着湘乡、宁乡、韶山等七个县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0万亩农田,是我们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陈列馆一组雕像,栩栩如生地记录着当年建设“银河飞渡”的场景:劳动者们咬着牙关,紧绷着脸,手里紧握着锄头、铁镐、铁锹,还有一辆辆来回奔走的手推车。当年,我们的祖辈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劳动工具开山劈石,用肩挑、用手挖、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运,十万人用这么简陋的工具,凭着顽强的意志劈开了100多座山、填平了近50条沟谷,运送了近亿方土石,建成了总长达900公路的韶山灌渠,创造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人间奇迹”。

韶山灌渠静静地流淌了50多年,浇灌着两岸的万亩田地,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人们。现在,辛勤的韶灌人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着灌渠,栽树、植草、清淤、修缮,让灌渠的水汩汩流淌,川流不息。

韶灌这一伟大工程,在科技发达、有大型挖掘、装载机械的今天,修筑这样的工程已不是难事。但是,当年祖辈们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记念和学习,而且必将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韶山的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乘学校联系的大汽车游览了韶。

一路上,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一方一方的,好似一个大棋盘, 微风吹过,稻子好象在对我们点头问好。路边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汽车好象在一个縁色的长廊里奔驰……沿路的景色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我们,不知不觉中,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美丽的韶山到了。

老师招呼我们下了汽车后,导游告诉我们,第一个任务是走被缩小了的长征之路,目的是体验红军的艰辛。经过了一段长长的台阶、坡路的考验后,同学们都累了,但是摆在我们前面的是泸定桥,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虽然这桥没有真的泸定桥那么险,但是,两旁陡直的山坡和桥下的溪流也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走在桥上,摇摇晃晃,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堕落到桥下……走过泸定桥,我们对万里长征的感觉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

走完长征,我们又步行到了铜像广场,远远地,只见威武的毛主席铜像耸立在广场中央,毛主席身躯高大,身穿中山服,双手握着一本书,脚穿一双大头皮鞋,神采奕奕,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毛主席铜像背后有一排葱绿、茂盛的松树,铜像周围还有四个五颜六色的花坛,里面的花草争奇斗艳,在花草树木映衬下的毛主席显得非常慈祥。站在毛主席铜像前,我不禁心潮澎湃,想起他老人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战斗的情景,是他老人家每一次的从容指挥,使中国人民从敌人的压迫中站立起来,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是祖国充满希望的春天,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全面发展,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静静地瞻仰了之后,我们进入了毛主席的旧居。

毛主席的旧居是土墙的,没有粉刷,而且正堂是和邻居共用的,家里还有牛栏、猪栏和柴屋,厨房也十分古老,让人一看就知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困苦。顿时,我们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如果不是前人栽树,我们后人怎么能乘凉呢?

游完毛主席旧居,我们就踏上了回学校的路。短短的半天游览,让我们感到意义深刻,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韶山灌区陈列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五年级小记者要去韶山灌区陈列馆参观啦!

我们一路上兴高采烈,车厢里不时飘出我们的欢声笑语,到了目的地,我带着激动的心情从车上跑下来,哇!放眼望去,灌区多美啊!绿绿的草儿随风舞动,清清的水儿碧波荡漾,那像树枝一样分叉的渠道,四通八达,通往各个地区,我不禁要为那些当年来修灌区的人民竖起大拇指,点一个赞。

“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去看陈列馆吧!”我一听完,立刻兴奋得恨不得一口气冲进去。在陈列馆里我边看边记,我了解到韶山灌区是1965年7月动工,当时十万劳动大军凭着“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志”的豪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总干渠和北干渠,并顺利通水灌溉。我被图片中那些人民用热血和汗水修筑渠道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动,图片上那些衣着朴素,辛勤劳动的人民正是我学习的榜样。于是我联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妈妈干完家务,便让我去倒垃圾,而我呢,只顾着自己贪玩,完全不理睬妈妈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十分后悔。

参观完陈列馆后,我有很多的感想,我决定以后要向修筑渠道的劳动人民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有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韶山灌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学校组织小记者参观韶山灌区。一路上,清风拂面,精神倍爽。很快,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首先,我们来到二楼的中控室——灌区的指挥中心。墙上镶嵌着一张地图,展示灌区的全貌。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灌区是1965年开始建设,10万人历时十个月修建完工。灌区还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三湘分流,三湘是指:湘潭、湘乡和宁乡。灌区像一位母亲,用她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三湘人民。

之后,我们下楼来到了一个光线暗淡的大房间观看影碟,欣赏灌区的景象。我领略了灌区的四季分明:春天桃花绚丽开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和冬天大雪纷飞。还有灌区的日落时分,是那么的惬意、安宁与富足。

观影后,一位身着西服的叔叔走了进来,他是负责人,也是小记者采访的对象。小记者们珍惜采访的机会,争先恐后举手提问,有的问灌区的来历、作用,还有的问灌区涨洪水了怎么办……

唉!真后悔,我先前没有了解一下灌区的情况,现在脑袋里竟然找不出一个问题,只能傻傻的看着。看来,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后,我们来到了灌区养鸭场,那场面真是“浩浩荡荡”。我们跟鸭子们打了招呼,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灌区。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灌区真遗憾”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韶山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车在飞奔,心在飞奔,我们正赶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一下车,迎接我们的是哪峰峦峻拔的高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林。我费了九六二虎之力登上一座山峰,只见近处周围群山跌宕起伏,远处云雾了绕。韶山的一切尽被我收入眼中,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感觉。

下了山,我一路向广场飞奔过去,一座高大挺拔的毛主席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只见毛主席手握演讲稿,身着长衫,一副庄重的神情中透露着一丝喜悦,好像再向全世界宣告中国重新站起来的消息。据导游介绍这座铜像建于毛主席100年诞辰的时候,在铜像运输和揭幕时还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运输铜像的车子刚史进井冈山时突然停了下来,司机下车检查却未发现任何故障,只好在井冈山休息了一晚可到了第二天车子竟然离奇的恢复了,人们都说是毛主席想再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再住最后一晚。更奇怪的是铜像的揭幕仪式上,江浙民主席将幕布刚揭到一半的时候,天上日月遥相辉映,六只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广场上的人顿时惊呆了,与此同时满山的映山红竟在这寒冬那月奇迹般的绽放了。”

参观完了广场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向毛主席的故居奔去,毛主席的故居座落在一个小山冲里,近了,更近了,我看见毛主席的故居了,故居两旁几颗葱翠欲滴的竹子在春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走近故居,故居前有一个池塘,毛主席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这个池塘也为毛主席游长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走进故居,站在毛主席所站过的土地上我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毛主席住过的屋子成土木结构,这种房子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走进房子,几间简陋的木制家具呈现在我眼前,走进厨房,只见几个倒着的木桶,据当地人介绍毛主席小时侯经常用这个木桶打水,是啊!这正是毛主席勤劳的见证。

渐渐地暮色渐渐吞没了整个韶山,山上时不时传来几声蛙鸣,广场上灯火辉煌,许多老人们来这儿散步,小孩子们这闹得不可开交那些年轻的估量和小伙子们这有说有笑……

第二天早上旭日东升我恋恋不舍的踏上了回家之路。

直到现在韶山仍像一幅延绵不断的画卷经常闪现在我脑海中。

[游韶山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韶山游记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过三八妇女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学校便组织全体高中部的老师去韶山游玩,我也跟着妈妈去了。

我们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了韶山。这时,一位导游阿姨上了我们的车。

到达目的地后,我一下车,便开始向周围张望,哇!韶山真美丽,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远处有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绿的山,真是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

来到毛泽东广场后,只见广场上有许多美丽的花儿,广场的正前方有几个金色的大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几个金色的大字镶嵌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旁边还有青草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花儿。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簇拥在巨石的旁边,那些石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听导游阿姨说,这些石头都具有深刻的含义,都代表着什么?再向前走去,只见道路两旁种着许多的万年青,叶枝葱茏,绿油油的叶子,好不气派。再向远处望去,只见毛泽东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用紫铜做的毛泽东的像,好不威风。毛泽东铜像的周围簇拥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儿。那铜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就像毛泽东爷站在我们的面前,正深情地注视着人们。那毛主席铜像的正中央,有条红色的大道直通离主席铜像50米处。有许多人正站在上面许愿,那铜像之所以雕刻得栩栩如生,是因为人民爱主席,因为了雕刻师们的心灵手巧,才有今天成功的毛主席雕像。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在那儿我见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并且现在也已很少见的东西。比如蓑衣、斗笠、纺车、水车等。最后我们去了韶之园、滴水洞等景区。我想: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不仅见到了许多稀奇的东西,还看了不少文物,更是知道了毛氏家族的文化革命遗产,最后还见了主席生前所用过的一些东西。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韶山的四鸭子700字作文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国庆节放假期间,我们去了湖南的韶山、张家界和凤凰古城。韶山那里的鸭子让我印象深刻。

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我们去韶山的当天也去了毛主席故居。里面人山人海,我们排队等得不耐烦了,索性从人群中钻出来,在旁边的小池塘边休息。小池塘里有四只鸭子。第一只鸭子的头是绿的,尾巴上的毛有黑、白两种颜色,尾尖上的毛打起了一个完美的小卷儿。它的背挺得直直的,精神抖擞。我叫它“绿头”。第二只鸭子比较普通,浑身雪白,除了翅膀上有一点儿棕色的毛。它黑豆似的眼睛大部分都被白色的羽毛覆盖了,只留下一个小黑点儿。它的尾尖也打了一个漂亮的卷儿。我叫它“白毛”。第三只跟白毛很相像,除了身材比白毛小一点儿,尾尖的卷儿不太明显以外。它和白毛活像一对双胞胎兄弟。我叫它“白弟”。第四只鸭子的个头明显比较小,有着黑白相间的毛,尾尖上的一根羽毛勾起了一个不明显的弧线。我叫它“小可爱”。

妈妈从包里掏出一包牛奶味饼干,拿出一块让我喂给鸭子吃。鸭子渐渐逼近我们了,我掰下饼干的一小角,朝鸭子们一扔——果然有反映,四只鸭子争先恐后地游到饼干那里,绿头反应最快,最先抢到了食物。它津津有味地嚼着这份“美味佳肴”,炫耀地游走了。其它鸭子向它抛去嫉妒的眼光。我又扔了一些饼干屑,白毛和白弟这对“双胞胎”也都抢到了食物,而小可爱显得比较笨拙,连续几次都一无所获。我又掰下一点儿饼干,瞄准小可爱,一扔——这回小可爱终于反应过来了,它飞快地游过去,抢到了食物。

饼干被鸭子吃完了,可我还意犹未尽。我突然想考考它们的智力,于是顺手撕下旁边的一小片树叶,往池塘里一丢——四只鸭子先是愣了一下,绿头回头看了看,是树叶,于是若无其事地游走了。其它三只鸭子看过后也走了。它们懂得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真是不简单。

[韶山的四鸭子7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美丽的韶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生日那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毛泽东的故乡――韶山游玩,那里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先来到毛主席的故居,故居前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开了一大片荷花,就好像有许多个花仙子聚在一起开舞会呢!池塘边还有许多青苔,好像是给花仙子们伴奏呢!我们继续向前走,又看见了一个没有荷花的池塘,这个池塘比之前的更白,白得像一面刚买来的镜子。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棵大柳树下面,这棵柳树的树枝可真长啊!都垂下腰碰到水了,真像一位姑娘在水边洗头发。我见过许多地方的美景,但唯独钟情这里的景色,因为这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代伟人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铜像广场,这个广场好宽敞啊!广场中央矗立着毛主席的雕像,雕像刻的栩栩如生,他老人家满脸慈祥,炯炯有神的眼睛平视前方,好像正在给我们讲人生的哲理。雕像旁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许多花圈,这是有人用来祭奠毛主席的,寄托了大家对伟人的哀思。

驱车来到滴水洞,洞口是用石头砌成的,上面刻有“滴水洞”三个大字。洞里陈列着伟人用过的东西,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仅此而已。导游详细介绍了毛主席的生活,艰苦朴素是他的一贯作风,我情不自禁的感叹:当一代伟人真的不容易。

最后,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韶山,美丽的韶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韶山游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次暑假的7月25日。我们去了风景优美、景色独特的伟人故居韶山,也就是毛爷爷的故乡。在韶山这里,风景太迷人了,最壮观的就是毛主席广场里竖立着毛主席的雕像。那雕像显得多么有气质呀!

在雕像下面的楼梯上,铺着一张红地毯,那鲜红的颜色,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最壮观的还得说毛主席的故居呀。我们很快买了门票,然后经过狂奔通过了检票口,进入了景区。

我们一进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毛主席的故居。我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这个瓦房像一个“凹”形。突然,爸爸给我说,你看导游刚才说这个瓦房的屋顶上一共有2104块瓦片。我一听,惊呆了,天啊,这么多啊!我又看了一遍,发现这个房子不完全是毛主席的,在房子的右侧是他的邻居住的地方。

我和爸爸爷爷奶奶还去房子的里面看了一下,又发现房子的结构是这样子的。先是饭桌,然后是书桌,再是卧室,再是厨房,然后是毛主席的卧室,最后是毛主席哥哥的卧室。

啊,毛主席的家的房子真是神奇呀,要是我自己能建一个像这纵横四海的房子该多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韶山游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转晴了,我和爸爸来到了伟人毛主席的故乡——美丽的韶山。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宽阔的马路两旁种满了四季常青的高大松柏。整洁的街道两旁在警察叔叔的指挥下,有序的摆放着车辆,我和爸爸也小心的停好了车。

来到毛爷爷铜像广场,我们大家一起给他拜了年,并献上了鲜花。我还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向上望去,毛爷爷的笑容仍然是那么和蔼可亲,让人们觉得很亲切。

广场上的环卫工人正在忙着打扫卫生,我也加入其中。我把地上的垃圾放到随身带的塑料袋里,有五颜六色的易拉罐,有大小不一的废纸片,还有一些烟花爆竹的残骸。大人们都夸我是个热心的孩子,我很开心。

太阳下山了,我们唱着红歌回家了。我多么希望湘乡的街道也能那样整洁宽阔,让我们能投入到舒适宜人的坏境中去,让我们的生活能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韶山研学旅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阳光烘烤着湘中大地,一群年轻的少年走在路上,有幸撞见两棵白花满枝的栀子花树,纷纷拍照留念,那洁白的花瓣印上少年的脸,那是懵懂的无知且无畏。

学校突如其来的研学计划,让我平淡的心掀起阵阵波涛,有多久没有出去了?我记不清了,家门前的栀子花树被锯掉后,生活也就这样贫乏如水,只留一缕栀子花香封存在心底,那浓郁单纯的芬芳,仿佛也就这样从我的生活中散去。

闪光灯的时现时灭拉回我的思绪,眼前却又是一棵高大的树,那一瓣瓣的花似黑夜中皎洁的月光,只是它比月光灿烂,比月光热烈,比月光纯洁,那浓郁的花香,宛若孩儿身上的乳香,让人想扑上去好好端详着不染世俗的香从何飘来,是少年?是主席?还是那一颗颗忠于人民的心?

带领我们班进行研学的是一位退役了特种兵战士——谭教官,20多岁的教官与十多岁的少年打成一片。树上是绿叶白花,树下是花香和未来,教官则更像是一座石拱桥,诚恳地弯下腰,引领着少年们走向花香的源头,摘择雪白的“月光”。

“红色信仰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新中国的未来,我们要从毛主席那在革命人手上接下革命的旗帜,将它立在世界的山巅,风吹扬起红旗,夹杂着栀子花香,留一缕余香在风中给少年细细品味。

走在韶山的荫间小路上,绿叶遮蔽着阳光,留下凉爽的草坪,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为何栽树?因为他们收到过烈日的烘烤,感受过阳光烧灼皮肤的痛苦。他们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更好的日子,栽下这颗大树。尽管有人等不到乘凉的那天,但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一片树荫,一片庇护,就像他们未曾消失那样,以别样的方式照顾自己所热爱的那一片热土,和那片热土上与自己相同血脉的人。那一朵一朵盛开的栀子花,是不是他们欣慰的笑容?那花香是不是他们给后人的恩泽?白色的花瓣啊,炙热的心啊,可亲的人啊,可爱的树啊,请你们留下,留下那一朵栀子花,别让这树只剩下枯黄的叶,别让这花凋零灭绝。

花上绣着毛主席和蔼的笑,眉眼弯弯,隔着一代的历史,再来回首,依旧有着领导者的气势,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信。

随着那朵绣花,我又看见主席的故居,有碎花小被,有独特的土灶,有兄弟三的卧室,花香似乎都要溢出来了一般,格外浓郁,这是主席生活多年之所,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生的地方,怎不让人为之动容?

栀子花香溢满了小园,少年笑着,闹着,当年也如这般,如如今这般热闹,只不过早已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罢。

沐浴着栀子花香,少年奔向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秋游韶山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一路颠簸,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七辆大巴如一条长龙飞向我们神往已久的圣地韶山

一路上,窗外景色别有一番风情。路边“领袖故里,文明韶山”的横幅,小洋楼前“田园风阁”的牌匾相继掠过。一片洁白的芦苇丛弯曲着身子,一树金黄的银杏不时飘下几片金色落叶。远处有星星点点的小房子,许多人家屋前种着橘子树,绿叶丛中露出一个两个红色的果实……这些让人心底有说不出的和谐、美好,我不禁发出感叹:“这就是毛主席引领创建的新中国啊!如今她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多么惊人的变化!”

“到了!到了!”我们抑制着心底的激动,进入铜像广场。我们与毛主席一同肃立,不同的是,他面露微笑俯视着我们,手握一卷史书,衣角在风中飘飞。我们呆呆地肃立良久,仰望着中国最伟大的领袖,凝视着他慈祥的面容。接下来是敬献花篮的流程。高高的花篮里盛开着一束束菊花,像云,似火,如金,燃烧着,沸腾着。周围响起了肃穆的进行曲,迎合着我们响喝行云的宣誓,声势浩荡。“红色信仰,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鞠躬,怀念主席,敬仰主席。

来到主席故居,我们近距离感受主席的少年时代。走进去,一股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厨房里有简陋的小灶,还有烧水的横挂钩,再进去是横屋,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这就是主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伟大的灵魂就在这个平凡的小屋里诞生。最后我们从屋后的小山院绕出来,门前是一片枯萎的荷花池,我想象着少年毛泽东面对满池风荷轻吟慢诵一首诗词的场景,它们仿佛定格于久远的历史中,抹不去,擦不掉。

下午,我们登车返程。又穿过原来的景点,从那芦苇丛旁、银杏树下、橘树屋前驶过,乡村的景色是如此宁静,平和,美好。一株枫树从路边向我们招手,红色的树叶在风中隐隐燃烧,似在颂扬着毛主席那平凡而又极具价值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韶山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等到了我盼望以久的事——长途自助旅行。我兴奋极了,坐上汽车马上就出发了。

在即将要离开广东,进入湖南的路上,公路两边是一座座的高山,近看,山上的石头是一层层的,又像一个个大蛋糕。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韶山,从广州出发,经过了差不多六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韶山,这时已到了傍晚,我们吃完晚饭,就找了一个宾馆睡觉了。第二天,我们早早就醒了。导游姐姐带着我们来到了毛爷爷——毛主席的故居。来到毛爷爷的故居,我第一眼就望到了池塘里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是银色的,叶子是碧绿的,我真喜欢啊!导游姐姐告诉我们一句话:“前有灶,后有靠,左右山环抱”,就是说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我们走进了毛爷爷的卧室,里面有一张床,还有装牙灰、茶叶的东西,一张桌子上面有一盏油灯,这是他小时侯用来读书写字用的。到了厨房,我看到一个很像雨伞的东西,导游说是火塘上用来吊锅盖的挂钩。离开了这里,我们去了毛爷爷小时侯帮妈妈做家务的地方,他五、六岁时,就提着一个很重的木桶帮妈妈打水。说明毛爷爷从小就非常勤劳的。

参观完毛爷爷故居,我们又去了滴水洞,在那里,我们参观了毛爷爷的办公室,办公室旁边有一个卧室那里有一张床,是毛爷爷当年睡觉的,床很大,宽1。9米,长2。9米。导游姐姐说,后来有一个人想办法睡上了这张床,结果半夜肚子疼、头疼,还从床上滚了下来,但他睡回自己的床,又没事了,这真是世上的奇事啊。

今天是快乐的一天,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一天,让我学会了很多历史知识,希望我的每一天,每一日,都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游韶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韶山,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毛主席生活、学习和劳动的地方,也是我和妈妈此次出游必去的行程之一。

到达韶山后,我们每个人要佩戴上一枚有毛主席头像的徽章,必须经过严格的安检,水、零食和包都不能带进去。一路走过去,导游先带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身躯高大、体态稳健、手持发言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成功地塑造了我们的伟大领袖在开国大典上的伟人风采。导游跟我们讲解了有关铜像的故事:运送铜像的大卡车途经江西井冈山时,车突然抛锚,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只得停下来过一夜。江西人说:“主席当年是在这里拿起枪杆子闹革命的,他老人家要在这儿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卡车不用修就启动了。铜像运抵韶山,上午十点揭幕仪式时,天上出现日、月同辉的奇景。这尊铜像不是全中国最大的,但却是最有灵性的一尊铜像。

听完导游的讲解,我们一起来到毛主席铜像前开始举行纪念仪式。随着音乐的响起,走在我们前面的两位代表抬起花篮放到毛主席铜像前,我们一起对着毛主席铜像充满敬意的深深三鞠躬,并许下愿望,围绕铜像走了一圈。仪式完毕,导游带领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

此次韶山之行,是具有意义的一次旅游,让我学习到了许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