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歌作文【推荐10篇】

浏览

7707

作文

10

篇1:纪念建党95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作文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歌声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的旋律,轻声哼起这首歌。党啊,我是在您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真幸运,从小就在党的培育下快乐地成长。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就亲切地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几十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从小就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所以我那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培养我担任班长。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努力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帮老师管理好班级工作,带领同学学习文化知识,课余时间带领学□小组的同学去打扫老年协会,去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事。。。。。。我也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去年还被评为东阳市“百佳文明标兵”。

我知道,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的培养。每一点的成绩,都是那些辛勤培育我成长的老师,用汗水浇灌所结出来的果实。

如今我国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习不收学杂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还能吃上免费的营养午餐,我们学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建起了崭新的教学大楼让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

去年,市教育局领导为我们送来了二千多册图书充实了学校图书室。同学们所年地的图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久前市□又为我们送来了大量体育用品。。。。。。这一切洋溢着党和人民政府对我们的关爱之情。

党啊,我的母亲,您的儿女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我今后将更加动力学好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以报答党的培育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那时那山歌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易逝,年华辗转。记忆的长河流淌,水花冲走了沉重的石块,而那最轻盈的沙,却在心河中沉淀下来,成了难以忘怀的民族情谊。

儿时的西昌,青青山冈,悠悠山歌,放学路上,总听见从家前的小土坡上传来长长的吆喝,声调高亢而浑厚,充满着饱满的热情,只听声音,却不见着人。不一会儿,炊烟伴着的夕阳染红,那纯粹的乡音便也西下了。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区的首府,大约有着1/3还多的彝人。汉、彝两族人虽文化不同,但在这样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大家都和谐共处,同时也都被对方的文化深深感染了。那彝族的山歌,汉人听不懂,却如此热衷天开口哼唱,伴歌起舞。欢快的节奏,唱响的是同为西昌人的协心。

西昌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八月的火把节,当夕阳西下——8点钟起,汉人、彝人都涌向街道,搭起巨大的火把,每人手里也拿着小火把,这无数的火把同一时刻瞬间点燃,照耀黑夜,大家都唱起歌来了。

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热情的火焰,我也挤到了人群中去,拉起彼此陌生却倍感亲切的双手,跟着山歌的节奏,跳起熟悉的“达体舞”。一瞬间,幸福便洋溢跳跃,随着那火红的篝焰,欢腾起来。每个人的脸都在火光的笼罩下,显得绯红。对面的彝族姑娘,盘着头,一身黑红的民族服装。一个个黝黑的面容,一个个亮丽的歌喉,健康而清丽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旋转的节拍,闪烁的音符,都在一瞬间绽放。那歌声如篝火,热情抒写出无穷的欢欣;那声音似黄鹂,婉转唱出希望的光芒。那山歌,是青春的释放;是普通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是民族的灵魂。我们这一群人被深深地感染,仿佛在无休无止的欢腾之中沉醉。

然而,这样的山歌终也只能停留在记忆和电视里了,离开西昌的时候,还在听着家乡的山歌,那好像一声声呼唤,呼唤着内心的潺潺乡情,又好像一丝丝思念,思念那纯洁的民族情谊。

那时,那山歌,是我童年的伴侣。

那时,那山歌,是我记忆深处的彝胞热情。

山歌起,家乡情。

[那时那山歌_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动人的山歌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遥远的拉萨,湛蓝的天空,仿佛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偏僻的大山中,几座零乱的房舍俨然是一种“怕瓦落地”的风格,那是近三十个学生的学校,那简直不能成为一座学校,而是一个“棚子”,但在露风的窗户中却飘出一阵阵藏族人民特有的古老的山歌,还有他欢快的笑声,洒在纯静的空气中,散在宁静的大山里。

他叫刘寅,是伴着孩子们悠扬的山歌来到了这里,主持人打趣他“从山歌中走出的支教”。他瘦小而又朴素的身影与绚丽的舞台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像是万只蝴蝶中闯出的蝶蛹,虽笨拙却孕育出一个五彩的生命。

他笑了笑:“是孩子们的歌声打动了我,让我留了下来。”他一个不算富裕家庭的孩子,还有平凡却温馨的工作,可他却来到了那个纯洁的地方,为了那一群似水晶般纯真的孩子,将一生都要奉献在那儿——一个荒僻的小山屯里。“我爱那些孩子们的歌声,那么动听。他们的歌声教会了我真诚,繁华的大都市不在乎,而他们,很在乎我。”刘寅为了一个质朴的不能再质朴的真诚,留在了那里,与孩子们一起吃着城市人不忍下咽的食物,在三尺讲台上让朗朗的读书声在大山中迂回,徘徊。“我爱这些孩子们,我爱这美丽的山歌。”这时又响起了那支山歌,没有任何伴奏,只有那稚嫩的声音,还有那句“刘老师,我们爱您。”

那种充满童稚的歌声打动了我,刘寅坚定的背影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这首让我感动的山歌啊!这个让我感动的人,正在演绎一首爱的山歌,这首山歌在山区孩子们嘴中轻缓而美妙,正在大山中奏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动人的山歌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山歌嘹亮,野花烂漫,处于大山之间,沐浴春风,此便是畲乡。

从小在畲乡长大的,便是定会知道,有一条路叫敕木山路,那里是景宁的老城区。我从小便在那儿长大,虽说乌顶瓦片的房子看起来并不稀奇,但是那儿也是曾经充满了儿时的憧憬。

那时的我,总认为,新的是怎么也比旧的好。可当我搬离那儿近乎一年的时候,心中却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思念,儿时无时无刻都缠在心头的欢乐。这怎么说呢,那是一种在老城区,出个门就能碰见熟人的感觉。或者更确切得来说,那种方圆几百米的人都认识的感觉是和这里一出门,便发现除了自己谁都不认识的感觉是好得多。

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谁也不认识,不想出门,或许对我的“梦想”是会有帮助。

好怀念从前的除夕……那是窝在老城区,破碎屋顶房子旁的欢乐。虽说都是充满了烟花的爆炸声,还有那小烟花对一群小孩子的诱惑都是无法抵挡的。常常是会拎着一袋小烟花去河边玩的我,为何那时的感觉会是如此的幸福。或许是因为住了十三年的关系,对邻居,对好友们,也产生了一种怀念。或许是分开了一年的关系,再次见到当年“共患难”的兄弟也居然是有种疏远的感觉。

是,景宁变了。从年的古色古韵早已被一声声汽车的鸣笛所击碎。老街的感觉已经被宽阔的水泥路所取代,大人们高兴了。我们还是个孩子时的童年也是伴随着工人的口哨声被融入了混泥土水泥中,被一勺勺的铲子,“唰唰唰”的给砌进了墙中。

或许是只有清风秀美的大山中能见到畲乡残留下的影子,或许也就是畲嫁文化那些令人所感兴趣,好玩的文化才得以保留下来。山歌也是那一项传统。

山上传来嘹亮的山歌,恍如凤凰涅槃重生般的惊喜;春天的山歌,让人充满儿时的幻想,恍如初生的温馨,轻轻柔柔,唤醒在严冬中所沉睡的大地。暮色山歌,送走了今昔的日光,迎来幽静的夜色,璀璨的群星,幻成了一张张笑脸,那是孩子童年的回忆。

童年沉静在大山的歌中,沐浴着春风,让一丝的温暖轻抚面庞,流露笑意,那是今昔的畲乡,虽埋葬了回忆,但日后的景宁,道路一片辉煌。

畲乡将会是伴随着嘹亮的山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山歌唱响壮乡美作文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我外婆家在南丹县的巴平蛮坝村,是个地道的壮族之乡。壮家人勤劳、善良、好客,逢年过节,大家喜欢凑在一起欢聚一堂,特别是壮家“三月三”,更是喜庆连连。

“三月三”这一天,我来外婆家观看山歌会。一到表演场地,人们早已坐满,一眼望去,真是人山人海。山歌会就要开始了,一阵锣鼓声响起,狮子队舞动了起来。只见狮子们时而翻腾,时而扑跳,时而扭身,时而甩尾……就像一头头活生生的狮子在人们面前欢腾跳跃,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接着腰鼓队登上舞台,只见她们身穿蓝色衣服,腰系红绸带,脚穿绣花鞋,展示了我们壮家民族的特色与魅力。她们有节奏地敲打着腰鼓,似乎打出了她们欢悦的心情,打出了壮家“三月三”的喜庆祥和。

欢快喜庆的气氛还未散尽,我们翘首以待的山歌会开始了,各山歌队队员陆续上台,大家摆成擂台阵式,开始比试。大家仔细听,比赛由拉乐队首先开嗓:“太阳出来照四方,党的思想放光芒。蛮坝金城轮流转,家家户户起洋房。”拉乐队的歌声才刚落下,台下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巴几队不甘示弱地唱到:“旭日东升照此方,大米基地美名扬。国家拨款来开发,条条道路通硬化。”巴几队的歌声还在回荡,甲屯队就唱了起来:“蛮坝是个好村庄,特色大米在此方,大米卖到东南亚,十个吃了九个夸。”甲屯队还想继续唱,却被拉昌队接了下去:“万亩梯田好风光,年年丰收粮满仓。天天游客来观看,四面八方齐涌来。”大家唱得那么动情,唱出了壮家人的美好生活。歌声依然不断,就在此时,蛮坝队抓住时机,带着自豪高唱:“蛮坝是个旅游区,荣华富贵万年青。这个村子风景好,盖过北京第二城!”听着台上的歌唱,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蛮坝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还没唱完,我眼前就浮现出我们壮乡的一幅幅美丽风光。

春天,万亩梯田里的油菜花相继开放,黄黄的油菜花重叠在这错落有致的田野里,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上了一条条金色的地毯,阳光下,春风吹过,田野里涌起了一波又一波金色的亮光。走近它,浓浓的花香弥漫了整个世界,让人如痴如醉。

夏天,人们扶犁耙田,一块块田地灌满了水,漫山遍野的层层梯田,好似一面面大大小小的镜子,犹如五彩池般美丽。耕田完毕,栽完秧,整个田野又绿油油一片,如果你登上高山极目眺望,就会发现壮乡的绿色之海是那么令人神往,而坐落在海洋里的一座座岛屿,与阡陌交错的水泥道路相互映衬,更显示出了壮族乡村独特之美。

秋天,层层梯田的稻子黄澄澄的,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秆都直不起腰,秋风吹来,稻浪在翻滚,在欢笑,从山顶滑下来,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勾画出了壮家五谷丰登的画面,让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的思绪还在横飞,突然一阵高亢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才发现所有山歌队一齐唱道:“中央落实十八大,人人要听党的话。党的政策来指导,蛮坝实现中国梦。”是呀,山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唱响了壮乡的美好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动人的山歌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歌,大家都会唱,但山歌的联对联不但动听优美,还能考大人.我就亲身享受过这么一回.

有一天双休日,我和爸爸到象州玩.这天,人们都穿着盛装,金光闪烁,每个人都欢声笑语,笑逐颜开,兴高采烈地向同一目的地走走去,笑声一下传了很远很远……爸爸告诉我说这是象州县隆重举办的山歌大赛.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带我去看看.

我和爸爸刚走到了比赛的场地,就听到主持人大声叫到:“今天,我们的山歌大赛开始了!”大家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登上高处,只见人山人海,参加比赛的有青年,有老人,个个精神饱满、兴高采烈.看得出,他们都想一展自己的歌喉.

之后,主持有唱到:“象州河水清悠悠,四方歌手会象州;三姐传下山歌种,山歌不断水长流.”歌声刚停,人群中突然挤进了一个圆鼻子、眼睛是一个十字架、嘴巴扁扁的“怪物”.主持人马上用山歌问那“怪物”:“独根木柴怎么烧?独个石头怎样挑?独木架桥怎么过?独生子女怎样教?”只见那“怪物”不假思索地唱到:“独根木柴破开烧,独个石头打烂挑;独木架桥小心过,独生子女耐心教.”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个“怪物”是一个年轻人打扮成的,他发出细细的声音,每唱一句都点一下头,怪不得大家那么好笑.正在欢喜之中,突然从笑声中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扎着小辫,身穿朴素的衣服.小姑娘放开嗓子唱道:“岭对岭来坡对坡,壮家山歌实在多;你唱党的领导好,我唱家乡丰收歌.”“好!”大家一边笑一边赞扬小姑娘.大家都被小姑娘的歌声陶醉了.最后,小姑娘以优美的歌喉夺冠.

这次山歌比赛让我大开了眼界,我祝愿家乡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念建党95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作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唱支山歌给党听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被反动派逮捕,11月14日英勇就义。1945年7月26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001年6月29日,穿越世界的青藏铁路正式开工……书上的每一个字都烙在我的心头。在六十几年里,我国科技日益发达,人民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街上行走的人们,哪个脸上没有洋溢着幸福?城市逐渐变得繁华,林立的高楼,哪个不是经过建设者的双手而建立起来的?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的座位上,在到一个站的时候,上来了几个强壮的男人。“什么嘛,喝个酒也不能如意。”“今天真背,才刚上街,身上的钱包就被偷了。这个邵阳,还真乱呢!”“就是,真不知道管理人哪去了!”……“够了!”一个柔弱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回头看了看,只见一个小男孩坚定地站在我身后。“不准你侮辱我的家乡!”其中一个男人的眉毛拧在了一起:“你这小子——算你走运,我们到站了。”说完,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男孩则笑开了花。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声越发动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爱国卫生山歌》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绿叶草根

共产党,爱人民,人民当家享太平。

素质体质齐进步,卫生运动热腾腾。

爱国卫生鲜花开,天南海北笑盈盈。

北京治了“龙须沟”,重庆成了宜居城。

爱国卫生大法宝,健康生活少不了。

城乡环境大改观,空气清新感觉好。

室内整洁亮光光,室外绿树桂花香。

爱国卫生年年搞,年年都有新气象。

一把扫帚扫一屋,万把扫帚扫天下。

扫除几多“雾蒙蒙”,现出一片笑哈哈。

太阳出来暖洋洋,身体健康百千强。

爱国卫生不停步,幸福生活万年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建党95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作文

全文共 1201 字

+ 加入清单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当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建党90周年特别栏目中时,爷爷—这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早已是泪流满面,而爸爸这位爷又是多年党龄的党员则是满脸严肃,那脸型有棱有角,和他平时那嘻嘻哈哈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咦?他们俩人平时可是属于“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坚强男人怎么会“泪如雨下”呢?事后,我特地采访了爷爷和爸爸,原来,党和他们两人的童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爷爷在讲述他的童年时,见我活蹦乱跳,叫我严肃下来,并发表了一番由衷的感叹:“共产党,是它帮我们驱走黑暗,带给了我们光明,没有共产党便没有你现在这丰衣足食的生活啊!《东方红》你听过吧,刚才电视上也放过了,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你应该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这时共产党出现了,它领导人民谋幸福,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经过爷爷的即兴演说,我对“党”这个名词有了更深的了解呢!爷爷的童年一日三餐除了野菜就是树皮,难吃的让人难以下咽,半年能吃上一顿白稀饭就算奢侈了!但是在那个“活着就是王道”的时代,就连树皮和野菜都是“稀世珍宝”,有好几次爷爷都晕了过去,就在爷爷对这个世界充满怨恨,要愤然离去时,是党,是党的光辉照亮了他,后来每人每户都分上了自己的田,也有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迈上了安居乐业的步伐,后来爷爷常说:“是党救了他的命,没有党就没有他的今天。”在爷爷看来党就是他的父母,是他的救命恩人,爷爷一定会紧跟着党的步伐走!

爷爷的采访结束了,真震撼人心啊!党可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呢

爸爸的童年虽然不用去啃树皮吃野菜了,但生活依然是十分的艰苦,买东西不仅要钱还需要粮票,每次还要限量供应,再加上农民本来就穷,所以一个月能见到一个地瓜就算不错了,所以爸爸那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过节过年,因为那时侯可以吃上白面馒头。穿的衣服都是打了好几个大补丁的,而且都是哥哥姐姐们穿下来留给弟弟妹妹们穿的,就像奶奶嘴里经常说的一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我这个和党员沾上一点关系的人——我是少先队员。我们现代的孩子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家长供的跟小皇帝一样,都过得舒服得很呢,可是又有谁知道我们现在这幸福的生活是用共产党员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没有党的伟大主义,没有毛泽东爷爷领导共产党,没有朱德等元帅将军的神机妙算,没有傅作义的弃暗投明,没有刘胡兰那英勇就义的精神,没有杨靖宇的坚持死守,没有王二小的沉着镇定,没有狼牙山五壮士的宁死不屈,没有邱少云的坚持毅力,没有黄继光大义凌然的举动……我们能有今天这美好的幸福生活吗?

让这个爷爷老党员,爸爸这个大党员,我这个名不符实的小党员,以及那千千万万华夏儿女们,再一起唱支山歌给党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动人的山歌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的音符穿越了大地,在山头上流淌?是谁的号子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飘落在枝头?是谁的律动唤醒了农家懵懂少年的心,激起了朵朵爱情的浪花?

山歌,是乡村的山歌。

乡村的山歌是灵动的,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如山头的小草。只要给它一点空间,它就会毫不讲理地蹦出来,四处流淌。山峦上、小溪边、大树下、草丛中、庄稼地里,到处都能闻到山歌的气息。

乡村的山歌是把沉默的泥土,深埋着村里人的情感,肥硕着乡村的日子,温暖着村里人的生活。村里人随便唱出一支山歌,都是那样的纯美,感情充沛,掷地有声,回味无穷。

乡村的山歌是首浪漫的诗,每一支山歌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放歌的村民个个都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晨曦里低吟,在晚霞中浅唱,在阳光里抒情,在月光下舞蹈……壮阔激昂,吟咏春秋,收获爱情。

乡村的山歌是首流动的情歌,村里人走到那儿就唱到那儿。这首情歌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不需要闪烁的灯光,也不需要乐队的伴奏……但是,这首情歌有着难以估计的力量,它可以唱落星星,唱落月亮,可以拨动乌云,震撼太阳。

乡村的山歌是自由、快乐的,想唱就唱,想哼就哼,想念就念。它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劳动时可唱,休闲时可唱,走路时可唱,放牧时可唱……可走着唱,可蹲着唱,可躺着唱,一人可独唱,二人时可合唱,多人时可和唱,男女可以对唱,真可谓形式多样,无拘无束,完全不受任何唱法的干扰,只要自己快乐就行。山歌的内容也很丰富,或歌唱爱情的坚贞,或描写幸福的生活,或赞扬大好的河山,或针贬时弊,或诙谐调侃,或醒世育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山歌的篇幅过于短小,演奏起来也较容易,一支短笛,一把二胡,一副唢呐,任何乐器都可以进行演奏,甚至于一张木叶,一个口哨都有能把它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乡村的山歌是幸福的,村里人总是把它藏在心底,种在土里。希望它的每一个音符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希望它的每一次律动都能博得阳光的眷顾,让山垣上下的每一株禾苗都健康地生长。

在村里人的眼中,乡村的山歌是珍贵的。每每农闲时刻,他们都要把山歌带到最向阳的山头去凉晒,风干,怕它发霉,怕它腐烂。

在我的眼中,乡村的山歌已经超越了山歌的含义。它是村民们精神的寄托,是村民们幸福的源泉,更是我记忆中一抹永不褪色的丹青,一个古老而传奇的神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