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么过端午作文(合集20篇)

浏览

3979

作文

811

端午趣事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是诗人屈原的纪念日,这本来是个严肃而又悲伤的日子,而我家却在这种情况下冒出了三大趣事

第一件事:按照习俗,每家每户都要买来粽叶,加工糯米,亲自制作美味的粽子,本来我也想自己亲自包一个,可是大人们说:“没有老人在家,我们又做不好,还是买些速冻的吧!”,于是我们采购了速冻粽子在家煮着吃,粽子煮熟以后,爸爸对我说:“格格,你把粽叶剥去以后再包上,感觉一下包粽子的方法,这样不也是自己包的粽子?”,我心想:“是呀,把问题反过来之后,不就是他的形成过程吗?”,说干就干,我把粽子先剥开,然后再包上,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包的粽子还真像回事,我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感到了乐趣,学到了知识。

第二件事:我崇拜屈原的爱国精神,有时总想看看这位伟大的诗人长什么样子,传说中诗人屈原葬身于河中,如果向河中投入好吃的食物,就能看到屈原的影子,于是我就让爸爸带着我到河边玩,并向河里投放我喜爱的零食,等了好久诗人屈原也没现身,嗨,真烦,不过也挺好玩。

第三件事:听说这天在家门口上插上艾叶会保佑全家平安,可我不知道去那里弄这些东西,听说市场上有卖的,可大人又不让买,正当我无计可施时,看到院子里有位老奶奶拿了一大把,我急忙下楼向这位老奶奶要了一支插在墙上,咋一看很像植物标本,哟!有意思吧!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说一说这三件事是不是很有趣儿,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充实、有趣、又有收获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乡下过端午作文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在时光的飞逝中,今年的端午又到了。啦啦啦,放假啦!爸爸妈妈说今年带我去乡下过端午,因为今年要在奶奶家举办 “农耕节”,可以让我体验一下乡下生活。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年的端午节在5月30日, 28日中午,我们吃过饭,上车,出发!经过汽车四十多分钟的“劳累奔波”,到达目的地—西坑!下车了,放眼望去,嗬!太美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地上种着各种蔬菜:土豆、茄子、青菜、豆角。旁边是葱葱郁郁的大山。虽然没有城里的游乐场,但有着比游乐园里的皮垫子软得多的草地,而且家畜家禽们也不圈养起来,而是到处游走:牛羊在吃草,鸡鸭在一起“咯咯”“嘎嘎”地叫着,好似在聊天;小猪们在草地上“咕咚”打滚,小狗们在互相追逐玩耍。我陶醉在美景中。

“汪汪汪!”一声狗叫把我拉回现实,只见一只小黄狗奔来,舔我的鞋,摇着尾巴,呀哈!大胆来了!大胆是我家的狗,因胆子大所以这样取名。“胡程希!你也在呀!”呵!是同学汪胡磊,他也来他外婆家过端午啦!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好快乐的假期吗?哈哈。

嗬!奶奶家生活可丰富了!一天到晚总有做不完的事,又是赶鸭啦,又是喂鸡,去整个村子到处跑,去汪胡磊外婆家玩,帮奶奶到菜园挖地,去小河里抓小鱼苗,有时还去乱玩一阵,吓得鸡“咯咯”叫,小猪到处跑。其中,抓泥鳅颇为有趣,我拿着一把铁锹,在奶奶菜园那条小沟里找一块泥地,开挖!突然,我看到有个影子在游,哇哈哈!被我看到了。我挖了一铲泥,好家伙,泥鳅跑了,还弄我一身泥水,差点变“非洲人”了。算了,不抓了,一会妈妈发现我成“黑人”一定要“爆炒鱿鱼”给我吃了!还是去小河边洗洗吧。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人齐聚一堂,爸爸,妈妈,我,姑姑,姑父,连远在芜湖的姐姐也来欢度佳节了。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粽子,鸡肉、猪肉,牛肉,豆米,青菜。“哇!太太太太好吃了!”我不禁大叫起来。我们举起倒满可乐的杯子,“干杯!”“哈哈哈。”

端午在我们的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走了。这几天却让我永远不能忘记。乡下过端午,真是太开心了!我爱奶奶家,我爱这风景如画的乡下,更爱端午时那多姿多彩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的味道真好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一想起来我就不由得想到一个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赖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被妈妈的话吸引了,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要赶快去爷爷家吃粽子。听到这句话后,我急忙起来洗漱后去了。爷爷一看见我就说:“快吃,刚做的粽子。”我回过神说了一句端午节快乐后急忙开始吃了。吃完后感觉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个,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这专注的吃着,没注意到爷爷在旁边,我暗暗地说:“遭了,被发现了。”但心里还是感觉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觉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记忆永远都不会忘,今天我体会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端午的味道真好250字

今天是端午节,一想起来我就不由得想到一个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赖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被妈妈的话吸引了,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要赶快去爷爷家吃粽子。听到这句话后,我急忙起来洗漱后去了。爷爷一看见我就说:“快吃,刚做的粽子。”我回过神说了一句端午节快乐后急忙开始吃了。吃完后感觉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个,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这专注的吃着,没注意到爷爷在旁边,我暗暗地说:“遭了,被发现了。”但心里还是感觉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觉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记忆永远都不会忘,今天我体会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写作素材:诗香中的端午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已经过去,你吃粽子了没有,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

《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喝雄黄酒。唐代诗人郑谷有“渚(zhu三声)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大文豪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ménɡ sōnɡ),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意境高雅,浪漫香艳,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菖蒲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而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却这样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ji),艾束著(zhuo)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乡村农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跃然纸上。面对粽香的诱惑,奋臂投筷,大快朵颐,自然有会心之微笑。

在浓浓诗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会多了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芬芳如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包粽子600字作文:端午包粽子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包过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粽叶飘香情系端午二年级作文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的习俗有插艾叶、赛龙舟、吃粽子……然而,这次的端午节却让我有了一个很大的成就,那就是――我学会了包粽子。

那天早上,妈妈就对我说:“你啊,也不小了,今天我就教你包粽子吧!”听到这里,我的.眼睛里立马闪烁出喜悦的光芒。

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红枣、瘦肉、棕叶和细线。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给了我一份包粽子的材料,就开始教我包粽子。“首先,我们要把棕叶折成一个空心的倒三角形,再把糯米倒进这折成的倒三角形里。”妈妈边说边给我做示范,“然后,把一颗红枣和一块瘦肉放进做米的中央,最后把粽叶缠紧用细线包好就行了。”我看着妈妈一下子就能包出一个这么可爱的小粽子,立马信心十足,心想:包粽子肯定很简单吧!

到我包了,我把粽叶折成一个“窝”,学着妈妈的模样倒糯米、放红枣、放瘦肉。可不知为什么,在妈妈手里听话的糯米,一到我手里就开始调皮了。当我还没用细线捆好棕叶时,糯米就全从棕叶里漏了出来,我只好重新再包,可每次都漏了馅。我失落极了,正打算放弃学习包粽子时,妈妈却语重心长地说:“你啊,就是没耐心,这次,你静下心来,在看我是怎么包的,再包。好吗?”“好。”我答应了。

我跟着妈妈慢慢地学,妈妈也很耐心地教我包粽子里的一些小细节。我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包起来,也相信这次我能包好,不会再有小漏馅了。五分钟过去了,我亲手做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没有漏馅!我心里乐开了花。“你瞧,静下心来做事,不就成功了吗?”妈妈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晚上,我吃着自己做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那一刻,使我明白:做一件事,如果想要成功,就应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赛龙舟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咦?岐江河边怎么忽然一改往日的宁静,变得人山人海呢?哦,原来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比赛即将开始了。

比赛还没有开始,群情激昂的观众早已在岸边形成密不透风的人墙,为选手们加油鼓劲。相比之下,船员们的神情更加沉稳和安静,脸上透露着必胜的信心。

随着一声响亮的笛声,整装待发的龙舟如离弦之箭,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地出发了。

看!那只黄色龙舟一出发,就一马当先,先拔头筹,给对手一个“下马威”。瞧!那只橙色的龙舟刚刚超过了别人,就被对方奋力反超。队员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术,在呼号、鼓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凭借力量与技巧,你追我赶,互相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岐江河上,暴风一般是飞溅的水花;巨雷一样,是整齐的呼号;钢铁一般,是强健的身姿;闪电一样,是飞驰的船影;坚石一般,是必胜的决心。每个人都向胜利奔去。

比赛结束了,冠军是黄色龙舟,他们捧走了闪耀的奖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端午安康初二中学生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总是觉得还有无限的滋味。 The dumplings that eat grandmas bags, in addition to Mi Xiang and milk fragrance, always feel unlimited.

小时候一两岁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那时每次睡醒午觉以后,奶奶和爷爷都要带我出去玩一会儿,爷爷的腿当时已经靠奶奶搀扶才能勉强走路,奶奶一个手扶着爷爷一个手牵着为我养的小狗,我做在小车里,爷爷推着我(正好小车可以给他当拐棍),我用手捧着塑料袋里的小鸡,小鸡用嘴轻轻地啄着我的手指肚,我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得恬静安详。

到了做饭的时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台上,我便蹲在上面看着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着小脸,瞅着奶奶那因劳累刻满皱纹,却和善的脸,“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报我慈祥的微笑。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在奶奶家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离我远去了。我经常是一个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爷爷奶奶也总是像欢迎贵宾一样招待我,他们会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样的美味佳肴,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特意学会为我做的。

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坚持把我送回家,其实我家和奶奶家是一个院的,离的很近。尽管我一再谢绝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孙女,“呆呆”的我没办法也总是任奶奶粗糙却不乏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照顾爷爷,我笑着看着奶奶的背影,笑里藏着无限的感谢和丝丝愧疚。

端午节,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亲自送到我家,来来回回往返十四层楼,从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她的爱。此时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觉得粽子里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温暖包裹着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仅闻到粽叶的清香,更闻到奶奶对我爱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喜迎端午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本是一个充满传统的节日。可在我们这,却增添了许多热情。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插蒲和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蒲和艾可以辟邪祛病,净化空气。因此,端午时节我常常帮助妈妈把艾条插在门楣之间。因为我的个头矮,所以必须踏在板凳上才能把那祈福的艾条乖乖插在门楣之上。这时,懂事的弟弟就会奶声奶气地说:“姐姐,我帮你。”他搬来一个板凳,我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艾条插上去。望着这“杰作”,我倆会心地笑了。

“吃过五月棕,寒衣收入箱”。我是一个热情的小“吃货”,端午节最期待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我常常在那天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玩,妈妈也会叫上几个要好的姐妹来家里一起包粽子。俗话说,邻里一家亲,远亲不如近邻。家里热闹一点,更有过节的气氛。于是,我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把两片粽叶放于手掌之间,接着又放入了适量的糯米。可正要包裹时,粽叶居然裂开了。我看着大人们熟练的手法。心里想:我原以为挺简单的,想不到这么难。于是,我决定“静观其变”——认真观察他们的手法。终于,在我的努力下,一个粽子包出来了。虽然它的外观不怎么好看,但蒸出来味道一定棒棒的!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赛龙舟。在外婆那儿一打听到哪有龙舟赛,我就“闻风”赶去。比赛还没开始,现场已是人山人海。当时正值骄阳似火,却也抵挡不住观众的热情和比赛的激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人群。“哔——”哨声一响,龙舟随着鼓声开始划动起来。观看比赛的人们比正在比赛的水手还要激动,嘴里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瞧!第一艘龙舟越过终点,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二艘紧追其后,第三艘还再不断地努力着!比赛结束后,人们与参赛水手们拥抱,一起回味着刚才那“争分夺秒”的激情!

端午节,在我们小乡村是热闹的节日。我喜欢这种氛围,我爱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们的节日端午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主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是专门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皇上听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罗江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会划着龙舟往江里仍粽子,意在: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而不要伤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节还有绑花绳、戴香包的习俗呢!瞧 !妈妈把几根彩显捻在一起,就出现了彩虹的颜色,然后,把这些绳轻轻地、松松地绑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腕上,这些喜庆的绳立刻给我增添了几分神气和英俊,就像三头六臂的小哪咤。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个插艾的习俗,这个习俗来原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唐朝末期,黄巢带领着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北战,一路上杀富济贫,可是,由于当时通讯条件落后,,农民根本无法和黄巢、起义军取得联系,最后,黄巢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起义那天,让农民家家户户以艾为信号,插在门上。后来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驱魔辟邪”的说法。

其实,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这些风俗虽然流传了下来,但与它本来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变成了人间的一道美食;赛龙舟变成了娱乐活动,它既锻炼了人的身体,陶冶人的情操,又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门没处的艾,不正告诉我们,家家友爱、处处有爱。让我们一下子想到:爱国、爱家、爱护、爱心、关爱、友爱、喜爱、钟爱等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端午节是一个爱(艾)的节日!让我们生活在爱(艾)的气氛中,让世界充满爱(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统节日国旗下讲话_祭端午

全文共 164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着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热爱这些传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的历史典故: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全文共 376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一个和端午节紧紧连在一起的名字。当您闻到粽叶的清香,当您听到龙舟竞渡的鼓角,也许您都会想起他,一个峨冠博带,在江畔行吟的背影。他就是三闾大夫屈原,一个让无数中国人敬重的爱国诗人。

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对于屈原的死,我们或许会惋惜,难道诗人只能用死亡去回报他的故国?他不能象张良那般忍辱负重,伺机为楚复仇吗,他不能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为楚国留下永久的记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只能以死亡的方式恪尽自己的忠诚呢?

探讨屈原自杀的三大原因

换做现在,道不同不相为谋,君主不接受劝告,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他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知识分子也许昨天是宋国人,今天就为齐国的国君效劳,齐国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国也简单得很。别看这些国家整天打来打去,其实国境开放,基本是免签证。既然这样,屈原为甚么要投水自尽呢?

首先,他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它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它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屈原著名的诗歌《离骚》,开篇就骄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颛顼帝高阳氏。屈原说,自己的世系可以上溯至上古的颛顼帝,这和楚国的世系是一样的。他诞生在贵族之家,父亲伯庸抱着对他美好的期望,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原”也是他的字。因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开阔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则”互为表里。

虽然是楚国的大臣,但屈原也是楚国王族世系中的一分子,所以其它人可以离开,他却在感情上无法抛弃楚国,当祖国亡于秦人之手,他选择了以身相殉。

第二个原因,是楚国人对于个人生死和荣誉之间的独特观念。后来在楚汉相争中败给刘邦的项羽,也在乌江边自刎了。项羽当时也并非全无退路。史书上说: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有人说过:项羽的兵败自刎,其实也是楚人风气使然。如果他不自刎,反倒得不到楚人的心仪。据《左传》桓公十一年载,楚国莫敖屈瑕曾率兵讨伐罗国,因骄傲轻敌而败北,结果他自缢于荒谷,而随从他的群帅们则将自己囚禁于冶父以听从楚王的刑罚。屈瑕曾多次为楚国立功,结果一次兵败就不能不自缢以谢国人。再如《左传》庄公十九年载,楚文王与巴人作战不利,回国时,掌管都城城门的鬻拳却不让文王入城。文王不得已,整顿人马去讨伐黄国,仗是打胜了,可惜回来的路上病死了。鬻拳安葬文王后,也自杀相殉。可见在楚国,即使君主丧师辱国也是不可以原谅的。又如战国时代的楚怀王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君主。他曾被秦昭王骗到秦国,要他割地称臣。怀王至死不从,最后病亡于秦。据司马迁《楚世家》说,楚怀王死后,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也因此都看不起秦国而同情楚怀王。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楚国人把荣誉看得比生死更为重要,自尊心很强,所以也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屈原的责任,但屈原断不会以楚国贵族的身份做秦国的的降臣。

第三个原因,是屈原自己对于“美”的喜爱。《离骚》中,他用满目鲜花和香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戴在身”。又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就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品德的光辉和外表的鲜美一一相扣,不单是拿鲜花香草比喻品格,而且那些充满意象的生命力也确实渗透到了人格中,让后者更形象更直接的被把握到。

香草美人,是屈原在《离骚》中创造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的风格。用香草比喻品格,用美人比喻身为人臣的身份。这里就要说到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了。像上文中提到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和楚王有血缘联系。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很复杂,一面对他有源于内心的忠诚和希望,一面又对他的昏昧有深沉的不满和惋惜。他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埋怨楚怀王偏听小人的谗言,不信任屈原的一番良苦用心。但他又不愿抛弃处境越来越危险的怀王,“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眼看就可以离开混乱的楚国,前往平安的乐土,却在最后一回眸间,感到悲伤和犹豫。

这是屈原在《离骚》中坦露的对于楚国和楚怀王充满悲剧性的内心历程。当时楚国只是危险,却还没有亡国,等到他写《哀郢》时,楚怀王已经在秦国的羁留中死去,继位的楚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没多久秦国大将白起就率军攻陷了楚国都城郢。诗人久放的痛苦和对祖国危亡的忧虑,在这首诗中得到异常深刻的反映。“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说的就是: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屈原的壮志与古国的山河一起破碎了,他的生命也随着礼魂的调子远去了。是什么将他逼上了绝路,是什么让他只能选择死亡?也许,我们能猜测出一些原因。可一切,都只能是我们的臆测,我们只能知道,他最终选择了死亡,让故国的江水成为他永远的归宿。悲愤的屈原应该不知道,在汨罗的涛声中,他的那颗赤胆忠心已伴着端午这个特殊的日子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洗礼。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选择了怀沙投江,以身殉国,他的《怀沙》一辞可说是绝笔: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

全文共 2288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

(1) 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三)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 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

七、呼号

八、退旗、奏乐、敬礼

九、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今年的端午节比往年更特殊些,因为从今年开始,国家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大家对这个日子也就更关注了。

前几天就开始收到朋友们的短信祝福,无形中把一个往年很平常的节日渲染得气氛很浓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隆重的习俗。大家也都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盼着过端午节,倒不是因为知道屈原其人,而是每到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们这群馋小孩,自然也巴望着吃那又香又糯的粽子了。在端阳的前一天,奶奶就开始张罗糯米、粽叶、赤豆、红枣等物品,到了隔天,就淘米洗粽叶,包上几十个粽子,然后在灶堂的锅里架火煮,待香味飘满屋时,我们的嘴馋也解了。

每当奶奶包粽子时,我就会在边上看,很认真的样子。总好奇奶奶的手怎么这么巧,会包出四个角的粽子。时常我也会学着一起包,奶奶也会一边包一边教我。所以在我十岁时,我就能独自包粽子吃了,而且经常被奶奶夸我包的很好。

其实包粽子是有点难度的,不会的人怎么也包不好。会了,就得心应手了。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很关键的。要先把粽叶洗净浸泡几小时,这样叶子不会碎裂。还要把80%的糯米和20%的梗米相配好,淘洗沥干一个小时左右,再加上食用碱水,这样的粽子糯硬香正合适,容易煮熟,煮后也不会把粽叶涨破。一切工作准备好,就可以包粽子了。

把一张粽叶呈圆锥形对折成漏斗状,在里面放上一把糯米,再放二颗红枣,再放糯米,一边放一边用手压压。这样的粽子煮熟后不松软却很糯,而且咬两口就能看到中间的红枣馅。等米放到齐粽叶口时,再把长出来的两个叶柄叶稍弯下来盖住圆口,再往边上一折成三角状,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捏在手心里了。当然,这时还不算完工,最主要的是还要用线把之牢牢地扎起来。那时候包粽子我们就用一根根稻草做线,用嘴咬住稻草的一头,另一只手拿着另一头开始在粽身上缠绕,绕了二至三圈后把稻草的两个头缠在一起转几圈,然后把嘴里的那头塞进粽身上的绕线里,再收紧。这样的粽子结实又不会散,而且煮熟后更香更糯。

现在倒是很少有时间自己去包粽子吃了,每到节日,也是在商场里买点各种馅的粽子吃。有豆沙的,咸肉的,栗子的,枣仁的……五花八门,口味齐全。但我还是会想念那自己包的粽子和满屋的粽叶香味。

今年的端阳,就去买了几斤糯米和一些蜜枣,自己在家包了吃。当闻到满屋的粽香时,思绪也随香味飘得很远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端午的话题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课,老师兴致勃勃的说要有些问题问大家,请问大家,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端午节!”对,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哈哈,不知道了吧?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后来,慢慢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怎么样?知道了吗?其实呀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特别好,这不,姥姥给我买来了粽叶、糯米、馅、还有绳子,让我自己包粽子,啊,这可让我傻眼了,怎么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的样子,笑了,并为我讲了包粽子的简单过程,然后指导了一下就去扫地了。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真是狗吃刺猬——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姥姥把米馅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了点糯米,再加块肉,然后把它的“角角”往里面塞了塞,用绳扎好,啊哈,一个粽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粽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吧。向下一个粽叶发起了“进攻”!我又放了点糯米在漏斗状的粽叶里,嘴里还哼着小曲,终于做好了,嘿,还可以!包了第十一个粽子时,我发现糯米馅快没了,可我还包在兴头上呢,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咦有了!冰箱里不是还有蜜枣吗?不如把它放在里面滥竽充数?对,这主意不错,于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枣做了馅。看着一个比一个像的粽子,真是开心极了!

爷爷把我包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煮好之后,爷爷品尝了一个,结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粽子里的蜜枣——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颗假牙给碰掉了!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可爷爷没骂我,还夸我呢!说我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趣的端午七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和传说,而每个习俗又都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让人回味。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这个故事。据说那时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都划出自家的小船捞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

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场面甚是壮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也就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故乡的端午节那天,每家每户一大清早是要插艾叶的。艾叶是一种普通植物,生长在野外的田间地头,不需要呵护,却长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很容易让人想起夏日里疯长的秋菊。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人们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来的的艾叶插在门头,挂在窗口。且不说可以去瘟辟邪,仅那沁沁润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乡风,让老人孩子们都心生欢喜,正在恋爱的年轻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离去。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包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两天就开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两边到处都是背着小筐采摘粽子叶的人。那个季节的河岸边,绿树成荫,青翠欲滴,风情万千,采粽叶的人们边是劳动了也是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叶,要先在锅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净。在洗粽子叶的同时,外婆也已经将糯米和红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盆子旁边摆好一个木材质的靠背椅,从椅背上垂下捆绑好的草来,以便能挂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爱端午节,大概是因为总能在这时候大显身手吧。每每看见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观赏一下午,看外婆的皱纹里都要溢出蜜,来偶尔还偷偷抓几颗蜜枣塞进嘴里,乐得鼓起腮帮子使劲儿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乡的端午节,就是这样浸透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又想起家乡的艾叶,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端午作文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首民谣,端午节如期而至。

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习俗却不大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唯独对家乡的端午情有独钟。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准备好糯米,粽子叶以及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叶包好。

包粽子这一环节,好玩,有趣,是小孩们最喜欢的。

首先,把粽子叶拿在手中,慢慢地围呀,围呀,绕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形状。这下,小孩子们可有玩的了。他门用长柄勺似的粽子叶从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叶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银线一般,飞流直下,“哗哗——”地响。待到水快“干涸”时,飞流直下的银线就摇身一变,成了颗颗璀璨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响。让人不由自主地为此景此声所陶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糯米装在粽子叶里。小孩儿们的脑袋总是那么奇特。他们将粽子叶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一般,那么可爱,那么圣洁。有时,他们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将小片的树叶或花瓣贴在上面,让小山充满勃勃生机。

最后就该系线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小孩们捆好后,可不会乖乖地让粽子得到一份安宁。他们会把粽子系在手腕上,当作溜溜球来玩——丢出去,收回来。可是,他们只能丢出去,却很难收回来。

端午节的早上,小孩们几乎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唤醒。来到餐桌边,他们就会看到碗里坐着一个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砂糖。早晨的阳光射进来,照在上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于是,他们立刻挥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轻轻地咬一口,细细地嚼一嚼,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比美味佳肴还美味佳肴。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这首民谣的余音,端午节如期而去。但端午的欢乐却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粽香作文7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唯一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有的地方包粽子,有的地方划龙舟,有的地方喝雄黄酒。

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则是包粽子。节前一天晚上,听爸爸说要包粽子时,我兴奋得睡不着,我从来没有亲自动手包过!第二天起床时,爸爸已经在准备了。我走过去一看,他正在剪粽叶头,旁边则泡着糯米和绿豆,一个碗放着腌肉,另一个碗泡了香菇。看来爸爸准备得差不多了,我问爸爸:“爸爸,您不是说好和我一起准备的吗?为什么不等我了?”爸爸笑笑说:“你在那睡懒觉都没起来,我就先准备了嘛。”

过了不久,爸爸将绿豆和糯米滤过水后混在一起,喊我:“来帮个忙吧,把香菇切成条。”我切完香菇,爸爸又说:“料都备好了,开始包粽子吧。”说着,他就拿起一张粽叶,在粽叶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打了一个折,卷成了圆锥形,然后就开始放一层米后放肉和香菇,再放一层米,最后则是将粽叶折了,把所有食材包住,又用草绳捆住捆牢固,粽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就跃跃欲试了。心想:这不就是用一片叶子包住一些米,然后捆好,有什么难的?这样一想,就直接动手了。没想到连草绳都捆不好,整个粽子都散开来,里面的米和香菇撒了一桌。这情景,弄得爸爸哭笑不得。他走过来,手把手教我包:“你看好了,把竹叶折成圆锥,加料,但不能太满……”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又试一次,还真的学会了,后来我又包了好几个不像粽子的粽子了。

妈妈把粽子放进高压锅里,过一会儿,就飘出阵阵粽香,这特别的香味令人好生期待。

粽子煮熟后,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剥了一个粽子,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咬一口,唇齿留香。此时,不禁感叹:“这一次包粽子真是有趣的体验呀!”妈妈一边品尝一边说:“还是自己家里包的粽子香!”爸爸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亲自掌控的能不香吗?”

桌子旁,笑声一片,粽香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响起,女子职业100米直道赛的决赛开始了。六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只见红队龙舟上坐在右侧第四个队员左手握住桨的上方,右手握住桨的下方,埋着头奋力划着。身体也随着手划的方向向前……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手的用力一起一伏,头也跟着手的摆动时而向前,时而向后。手中的桨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脸也涨得通红,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奋力地划着桨,一心为自己队获得好名次而努力着。

再来看看红队整队的表现吧。只见她们听着鼓声,时快时慢。她们奋力划桨时动作整齐划一,手臂上的肌肉时起时伏。她们挥汗如雨,使出了洪荒之力。只见激起的水花淋得她们满头满身,热的是汗水,冷的是河水。又听得“咚咚”的鼓声,“啪啪”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划手们的呐喊声,观众们的加油声,都在为划手们加油助威着。快到终点时,鼓声变得急促,龙舟驶得更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队的努力,红队摘得了桂冠。

观众席上沸腾了,有的为她们喝彩,有的为她们送上鲜花,我从她们这团结合作的精神知道了集体做事一定要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端午的粽子小学作文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侯我都会和我姑妈。奶奶一起包粽子,好吃极了。先拿一些绿豆。咸蛋。猪肉。糯米。就用荷叶包起来,再用草绳扎起来。感觉到就像做手工一样。我们穿着围裙包粽子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弄得我们满头大汗。但是我们的脸还是微笑着。我们感到很幸福。粽子一个一个地摆在我的视线里。我感到做一个粽子真不容易。晚上我们请了许多亲友来我们家。热情好客,我们请的亲友和我的家人聊得多么开心啊。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打麻将。最后我们拿出粽子分给大家吃。看大家吃得多开心那。他们人人欣赏我们包的粽子好吃。

一大早我们来到玉湖上,看到有许多人在爬龙舟。人群坐在龙船边上。整整齐齐地使劲滑动龙船,使这条龙船更神奇。当龙船行驶后。人们在岸边欢呼起来。端午节我们真开心,同时我们老百姓也是很开心。端午节把世界打扮的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浓浓端午情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的端午,很多习俗和别人家一样,包粽子、插艾草、炸巧果、喝黄酒……但有一个习俗不知你家有不:猜粽子馅。其实也不能算是什么习俗,就是端午节大家聚在一起时的一个小节目。不过,我倒是蛮钟情这个小游戏的。

厨房里头,奶奶和姑姑们还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几个小馋猫就早已伸长脖子在门外候着了。望着砧板上五花八门的食材,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吞咽起口水来。奶奶在包粽子这方面可是有一手的,听她自己说,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包粽子,而且一学就会,这让奶奶可是骄傲着呢。只见她捏起筷子,轻盈地在左边的碗里一蘸,右边的碗沿上一掠,然后粽子馅便不多不少躺在白白的糯米上了,那手法真是绝了。我痴痴地站在一旁,本想偷偷记住几个粽子馅,可奶奶包的粽子,个个大小相同,连打的结都一模一样,没一会儿功夫,我就把记着的全给忘干净了,只好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盼着、馋着。

“热乎乎的粽子出锅了,快来吃啦。”奶奶得意地端着粽子招呼我们过去,一下子,我们几个小馋猫都围着桌子坐了下来,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冒着热气的粽子。“别急着吃,老规矩,谁猜得出谁先吃。先告诉你们这里头有六种不同的馅。”奶奶把大家的筷头全都拨了回去,乐呵呵地说着。“我先来,”我一下跳起来,信誓旦旦地指着最中间的那个粽子,“这个肯定是肉粽,我刚刚看到了。”奶奶笑了笑,轻轻地拿起粽子,只是一摸,就知道了里头放的是什么宝贝馅,她看着我这馋嘴的样,宠溺地说:“就你机灵,还跑厨房里来偷看,喏,这个大肉粽归你了。”说完,一个油润润的肉粽就躺在我的碗里了,别提我心里有多美了。顿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猜起来:“这个是红豆粽”,“这个是白米粽”,“这个是黑豆的”,“这个是红枣的”,“这个蛋黄”……

别看粽子小,这里头裹的,可是浓浓的端午情。

艾香悠长,端午安康,让我们在这粽香飘扬的日子里,一起品尝生活的小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