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搞笑小品观后感(经典五篇)

导语:微笑是最美好最迷人的一种表情。诚、温馨、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微笑着面对失败作文,请大家认真阅读!

浏览

246

作文

5

篇1:郭冬临小品《有事您说话》观后感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明知道这样做不行,还要去这样做,颂扬者认为这句话里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而抨击者则认为这句话讽刺了那些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不过他(她)们是换了另一种做法,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简言之就是好面子。

郭冬临在9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这个小品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一些故事,看似平常,但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深刻的,小品中的郭子在领导、同事、朋友面前吹牛,自称很有能力,能买到火车卧铺票,于是,人们纷纷找他来买票,其实那都是他排队排来的,甚至有一次排队买票,偏偏到他这票已经卖光;不得已只得花钱买了两张高价票,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他自己的解释是:“咱不能让人说咱无能!”

折腾了一番之后,他在老婆的教育下终于醒悟,那就是“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谁也不会瞧不起咱们”,可是他明白过来之后又去排队买票了,因为他在他的朋友老牛面前夸了海口,说买了两张卧铺票,正巧他的朋友身边又多了三个人要出差,所以他还得继续他“打肿脸充胖子”的艰苦历程。

小品到这就结束了,但它给我们的思考却还在继续,“有事您说话”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折射了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就是“面子”心态,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在做着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在旁人看来本来可以不用那样做的事情,但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所有的回答是:“不这样做面子上过不去!”一句话把中国人的这种心态表露无疑。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面子”本来算不得什么事,但一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他还得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的面子就丢尽了,我们平时老听说“颜面扫地”这个词,其实就是这种不良心态的一个体现,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戴着一个假面具,除了在家庭中我们可以把这个假面具摘掉以外,在家庭以外我们都得戴着它,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脆弱的表现。

小品中的“郭子”只是位剧情中的虚构人物,但其生活原形却遍及天涯海角,换句话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这种好面子的人存在;也许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苦衷,但是殊不知这样做只能令你身心俱疲,与其戴着面具做人,还不如摘掉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那样我们心灵的天空将是一片风和日丽,我们也会轻松过好每一天。

我们靠着“面子”也许会得到一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比如那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豪迈,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它不过是一个美丽而虚幻的彩虹,或者是色彩斑澜的肥皂泡,当一切结束之后,我们又会陷入孤独、甚至是自责当中,甚至还会扪心自问:“我这是为了什么呀!”小品中的郭子也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管是生活中的我们还是小品中的郭子,如果我们在发出这样的感叹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简言之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戴在头上的这个假面具将会彻底被摘掉。

还是那句话,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得明白自己姓啥,叫啥,算老几,一天吃几碗干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们都读过朱军的《时刻准备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自我膨胀,当然也不要刻意去伪装自己,那样我们会活得很累,我们只要开心过好每一天,快乐生活,努力工作,以一个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这就足够了。

我看不起妄自尊大,但我也不赞成妄自菲薄,更不赞成打肿脸充胖子,自尊者人必尊之,自贱者人必贱之;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是金子总会发光,时间将会证明一切,到那时我们将会得到真正的尊重。

[郭冬临小品《有事您说话》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央视春晚反腐小品观后感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反腐小品和相声成为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尤其是讽刺为升职而逢迎领导、溜须拍马的小品《投其所好》,获得观众和网民好评。这一方面证明小品幽默犀利地戳中痛点,引发共鸣;另一方面也证明这种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行为,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亟待大力整治。(2月19日 新华网)

俗话说,“守得方寸,才有分寸”。春晚小品《投其所好》中,科员郝建一坐上科长的座椅也会“昏昏然”,或许,有的官员骨子里就喜欢受“马屁精”忽悠,才会让溜须拍马、投机钻营者有了“市场”。不得不说,该小品俨然一部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与大众在春晚这个恰当的时间“亲密接触”了。在众多“官场中人”嘲笑“马屁精”科长的同时,不知会有何感想?笔者提醒,警惕“投其所好”乱了官员“方寸”。其实,中国两千几百年的官场,除了能够秉承儒家教训、独立特行的清官以外,马屁精更是官场不容小觑的“政客”。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和珅,号称“贪污之王”,真可谓也是“马屁精”的代表人物。如今,小品《投其所好》中,“领导喜欢钓鱼,我潜到海底给他往鱼钩上挂;领导喜欢打麻将,我就把把拆听给他点炮儿;领导喜欢文玩,我就拿我太爷爷的舍利拿来给他串串儿”……由此观之,“拍屁股”是“马屁精”们的拿手活,虽然为一般正直者所不齿,但往往会受用无穷。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像该小品中这个“马屁功夫血液里流淌”的科长,为了劝告属下陪爱打乒乓球的局长打球,以“让你们家祖上都诈尸的好机会”为诱饵,把一个“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远华集团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千方百计“投领导所好”,瞄准的是领导干部的“软肋”,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捞取到个人利益。这股歪风一盛行,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就必然不正。

“艺术来源于生活”。春晚之前,小品演员们还到中纪委等部门收集素材。由此观之,反腐已深入人心,将反腐题材搬上银屏,再彰显了党中央铁腕反腐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其实,类似官场陋习早已见诸网络报端,看看那些“为领导打伞”、“帮领导开车门提包”、“背领导淌水”等事件中的“马屁精”们,大庭广众之下讨领导欢心,看看那些肉麻吹捧上级、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为领导进行精神按摩,这些更是一个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讽刺小品。

“勤兴业,思成行”。反腐小品《投其所好》提示官员明辨是非,随时坚守政治定力,才能不被“忽悠”。反之,“投其所好”之所以能摆平一些领导干部,还是因为领导干部本身就“说不起硬话”。为此,要让“投其所好”者“英雄无用武之地”,领导干部就要增强党性修养、牢记为民宗旨,严把“社交圈”,与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溜须拍马、投机钻营之徒“划清界线”。同时,更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潜规则”没有“空子”可钻,才能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晚小品《扶不扶》观后感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马年央视春晚有一个小品扶不扶》,谈的是是否扶摔倒的老太太这一近来引发热议的问题,小品中说“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然而,单单“扶不扶”成为热议的话题本身,就说明中国的“人心”已经倒了,虽然还没完全倒。因为在毛主席时代,“扶不扶”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如果你问我:你扶不扶摔倒的老太太?我的答案很明确:不扶。因为厉以宁教授经济学的第一课就是:“人是自利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我扶了摔倒的老太太,那么就是“违背人的本性”,就是“反人类”,就是“文革余孽”,我还怎么敢扶?

人心倒了怎么扶?靠道德的血液,人格的完美,赤条条的来去吗?恐怕是扶不起来的。

毛主席时代之所以“扶不扶”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不是因为当时人人有道德的血液,人格的完美,赤条条的来去,而是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免费医疗,不会为看不起病发愁,谁还会费力不讨好去坑自己的恩人?

就在春节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去看望了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卡斯特罗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发了疯的、野蛮的畜生,市场规律造成了人类最自私、最无情的制度”。

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类似的说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 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 由此起。”简而言之,就是“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古代希腊和中国远隔千山万水,却也把“天下为公”的时代称为“黄金时代”,而把被后来西方人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古典时代”称为“黑铁时代”,和中国异曲同工。

然而不知何时起,西方人把“黄金时代”贬低为“野蛮时代”, 却把“罪恶的黑铁时代”推崇为“普世价值”。同样,中国人也抛弃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中国梦”,转而追求“奔小康”,连年春晚的主题也变成了 “家”。在这种情况下,扶不扶”成为热议的话题也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当我们指责“人心倒了”的同时,能否扪心自问,我们也是“人心倒了”的罪魁祸首之一?

——明明是改革造成的问题,却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明明是市场化造成的问题,却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的作用。

——明明是“新体制”造成的问题,却要进一步“破除旧体制”。

——明明是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造成的问题,却要进一步推崇“普世价值”。

——明明是墙破了造成的问题,却要进一步“推墙”。

……

面对这一切,我只想说一句:什么“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你们不作死就不会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扶不扶小品观后感初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题记

小品《扶不扶》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

接受这全国人民的“检阅”。

金钱和良知的面前,我们选择良知。面对人们为自己不受冤枉之灾而置跌倒老人于不顾时,面对跌倒的道德,当社会无力扶起时,法律应该帮一把。

《扶不扶》的幽默搞笑直入人心,真情流露拨动心弦,触动这我幼小的心灵。

路上看见摔倒的老人你扶不扶?看完这个小品后我曾问过身边几乎同龄的朋友,或许是看过太多的案例,到头来不仅好人惹上了官司,可能也会落得个不道德名号,很多人斩钉截铁地说"不扶"。在没有充足的证据前提下,冒然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其结果很难想象。好人被讹诈,这是一种人心的缺失。

正能量让我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只不过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因素让你撇不清关系。在这个小品中,郝建推着一辆被撞坏的自行车,而又“恰巧”该地区监控系统坏了,连路过的大叔都劝说"赶紧跑",难免有太多的巧合让你无从解释。

但是金钱和良知的面前,我们选择良知。——面对人们为自己不受冤枉之灾而置跌倒老人于不顾时,面对跌倒的道德,当社会无力扶起时,法律应该帮一把。

我认为:现如今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扶起老人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不肯做。就算被老人诬陷,但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那这还算美德吗?想想看,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伸伸手,一条生命就被你拯救,你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

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是很矛盾的事情,但别被少数的负能量事件遮蔽了眼睛,确实,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扶不扶小品观后感初中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品你摊上事儿了的观后感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懂事开始,年年都看春节联欢晚会,已经看了6年了,今年的春晚特别好看,画面不仅壮观,而且漂亮。其中的一个小品《你摊上事儿了》,看了之后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

这个小品的大致内容是:一个保安,受保安班班长的命令,去管写字楼,有牌进楼,没牌就不准进,正因为这个保安非常称职,最终摊上了一件好事:被大厦三楼的赵总录用了,做他们公司仓库的保安。

这个保安说的三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就是个看门的,我骄傲!”、“我告诉你,你这些钱能拿下一个贪官,但拿不下一个正直的保安!”、“你以为你有钱,就能够欠债不还吗,你以为你有权,就能贪国家的钱吗,你以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吗?”这三句话让我觉得,这个保安不仅不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而且非常正直,不受别人的贿赂。

小品中赵总说的一句话也令我难忘:“我欠谁,也不会欠农民工的钱,我欠什么,也不会欠良心!”生活中,有些老板花钱如水,拖欠农民工的钱,私吞国家的钱。我觉得这些老板都应该向小品中的赵总学习,不拖欠农民工的钱,而且还要节约用钱。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像小品中那样的保安,甚至有些保安见到平常人家,

就手翻着背,下巴都抬到天上去了,而看到有钱人家或当官的,就点头哈腰,一副哈巴狗的的样子。

要是每一个保安都像小品中的保安那样,每一个老板都像小品中的赵总那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