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议中国饮食文化汇总20篇

浏览

7476

作文

1000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扭秧歌等。

在春节之前,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年货、打扫房子、祭拜祖宗等等。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爸爸和外公一大清早就开始贴春联了,我和弟弟看见了,一拥而上,争着要帮忙,我们四个忙成一团。过了一会,春联贴好了,我们分工开始打扫房子。我和弟弟负责擦窗户和扫地,爸爸负责拖地,外公负责整理各个房间。一会儿,家里顿时看上去特别干净利落,用一尘不染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这时,妈妈和外婆也把午饭做好了,我们吃完饭后,姨夫和阿姨来了,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在下午三点钟左右的时候,大家开始准备年夜饭,有的人洗菜,有的人拿碗筷,有的人端酒,有的人炒菜……大伙忙得热火朝天,浓浓的年味儿在厨房里弥漫着。外婆端着菜,喊了一声“上菜啦!”先上了一盘红烧鱼,“鱼”又和“余”谐音,有着“年年有余”的寓意,最后还上了一盆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几乎每道菜外婆都能说出其中的寓意。大家在餐桌上谈笑风生,我和弟弟各说了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我和弟弟向长辈们“敬酒”,并且说了一句祝福语,他们都很开心,给我们俩一人包了一个大红包,我们俩个都很高兴,晚餐愉快地结束了。外婆从厨房里端出了糕,给每个人发了一条糕,有“步步高”的寓意。过年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这时,爸爸和姨夫在点烟花,那一道道灿烂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仰望着天空中绚丽的烟花,大家脸上的笑容充满了幸福,在大家欢乐的气氛中,新年悄悄地到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统治残奥会奖牌榜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当然,不可避免的,质疑声也同样存在。

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国队战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中国队之所以能够夺得这么多的金牌,是因为他们派来的运动员数量多。

今年,中国有300多名运动员参赛,这是中国作为残奥会强国的正常表现,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策略:越多的运动员参赛意味着越多的获奖几率。

我希望中国运动员是合法的。——Facebook一名外国人

面对质疑,环环一贯的态度是:是我们的错,不赖;无端扔过来的锅,不背!

当然,环环从来不认为金牌可以定义一切。

奖牌榜数量相比,我们为残奥健儿喝彩,是感动于他们超越身体极限,挑战自我的执着与勇气,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足以打破国界的藩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五年级优秀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I am very hono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rst citizen moral public welfare lecture hall in Ninghai County."The purpose of the lecture hall i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produce the prosperity of China. "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

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作文Dragon Boat Festival

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DragonBoatFestival, often known as Tuen Ng Festival or Duan 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hel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Double Fifth.[citation needed] It has since been celebrated, in various ways, in other parts of East Asia as well, most notably Korea.

The exact origins of Duan Wu are unclear, but one traditional view holds that the festival memorializes the Chinese poet Qu Yuan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because he was disgusted by the corruption of the Chu government. The local people, knowing him to be a good man, decided to throw food into the river to feed the fishes to prevent them from eating Qus body. They also sat on dragon boats, and tried to scare the fishes away by the thundering sound of drums aboard the boat and the fierce looking dragon-head in the front of the boa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Duan Wu was also celebrated as "Poets Day", due to Qu Yuans status as Chinas first poet of personal renown.

Today, people eat zongzi (the food originally intended to feed the fishes) and race dragon boats in memory of Qus dramatic death.

中文:

龙舟节,端午节经常或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中国节日对中华历5月5日举行。它也被称为端五。[来源请求]它已经被庆祝,以各种方式在其他地区以及东亚,尤其是韩国。

端午确切的起源尚不清楚,但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节日来源在中国诗人屈原的战国时期。他犯的河中溺死自己,因为他是由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楚自杀。当地群众,知道他是一个好人,决定投身到河里的鱼的食物,饲料,以防止吃屈原的尸体他们。他们还坐在龙舟,并试图吓唬由船上和激烈的寻找龙在船头头战鼓齐鸣声中的鱼了。

在中国民国初年,段坞也被“诗人节“庆祝,由于屈原作为中国的第一个著名的诗人的个人地位。

今天,人们吃粽子的曲的戏剧性死亡内存和龙舟比赛(原本打算饲料鱼类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美丽中国话题初中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想学医,有的想成为歌星,有的想成为有钱人……但是从小到大我的梦想一直在变。

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各种机器,方便人类工作,用来保家卫国。比如发明一种针尖大小的机器人,钻进人的血管里,清除堵塞物,让人延年益寿,再发明出一种海陆空通用的新型机器人,用它代替人类作战,会大大地降低伤亡人数……

我还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妙手回春。让癌症患者远离病疼的折磨,让残疾人恢复原本的样子,让畸形患者不再因畸形而受人岐视……

我还想成为警察,抓住那些小偷、腐败的官员、强盗、黑社会、不良少年……每个坏人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的眼睛。让世界变得和谐,不再有暴力的事件发生。

我还想成为作家,写出一篇篇旷世大作,成为第二个“莫言”。写出一篇篇语句优美、意境出众的作文,让小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每个小孩子都不再为作文而烦恼。

我还想成为志愿者,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保护动物,不让偷猎者捕杀动物;保护环境,不再让任何人污染环境,让地球变得干干净净。

我还想成为慈善家,帮助灾后的地区,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让中国各地都变得繁华起来,让每个求知若渴的孩子们都得到知识。

我还想……

我还梦想着做许多事情,但这些都只是“想”而已,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每个少年都有一个梦想,并努力地去实现它,那未来的中国将会是一片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观后感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天来,细读各网站、公众号上有关叶连平的文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省优秀教师、当涂县江心初级中学老师陈宏亮说,为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不顾九旬高龄,仍然坚持无偿家教、无私捐学的责任担当和矢志不移、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这束微弱但永不熄灭的“乡村烛光”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前路和方向,更树起了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榜样和丰碑。

陈宏亮认为,和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相比,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还有许多地方能够做到。有人说,教育即“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任周遭环境再喧嚣,教师的心必须是宁静而恬淡的。叶连平老师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在宁静中寻找力量,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使命和毕生追求。只有教书育人者把心灵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方能寻找到教育的美好和本真。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宁静而恬淡的心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进取的动力。叶连平老师退而不休,心系教育,将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体现出来的正是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而在这一份尽职尽责之中,他也收获属于他、属于孩子们、属于教育的快乐。辛勤、专注、坚守,这就是敬业的本质,也是教育工作者快乐的源泉。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敬业和乐业的精神。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叶连平,作为一名老党员,扎根基层,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几十载的真实写照。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无私和奉献的情怀。

陈宏亮表示,正是无数个叶连平这样的优秀人民教师,他们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的祖国才由当年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如今迈向强起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崭新起点,将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心无旁骛,不改初心,逐梦前行,努力当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我坐在电视机前静静地看完《感动中国》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

让我最感动的是张桂梅校长。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在失去丈夫后,她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没有选择到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投身教育扶贫。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建立一所免费的女子中学。华坪中学的建立,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可以走出大山从而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每天的“小喇叭”让学生们很安心。身为校长的张桂梅将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女儿。被疾病的痛苦缠身的她依靠对讲台的热爱坚持下去。她用“命”守护着华坪中学和她的女孩们。她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躲避,推脱敷衍塞责。我们应该不绕弯,不敷衍。用实践来克服困难,不向困难低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部队支援武汉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专家,他自除夕夜出征以来,就奔波在武汉市多个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指导院内感染防护。在与病毒较量的过程当中,他不断地为患者打气,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正在查房的人是火神山医院综合科主任毛青,走到每个病床时,他都会习惯性地俯下身子与患者交流。作为参加过抗击非典和埃博拉,阻击过禽流感,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x多年交道的医生,毛青深知越是严重的传染病,医生就越是要靠近与倾听,让患者感觉到,医生在与他一起战斗。

这位聋哑患者刚住院时由于交流困难,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毛青自学了这些幽默诙谐的动作,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患者离不开他,队员们也把他当成主心骨。身为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他除了治病救人,还承担了防控感染指导工作。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感染科,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病房,再到火神山医院,一个多月时间里,患有严重髋关节炎症的毛青却一直步履匆匆。

现在,毛青每天还要和战友们一起讨论患者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时刻关注患者的点滴变化。

在毛青和战友们的努力下,截至今天(2月29日)下午2点,火神山医院已治愈出院x名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五年级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沉淀千年,在岁月打磨下愈发厚重。文化传承千年,在世代的进步中更具新生。怀着一颗朝圣般的心,前往山东,拜访一代圣贤,流传至今孔子。 History has precipita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it becomes thicker under the time of time.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been more new in the progress of generations.With a pilgrimage -like heart, go to Shandong, visit a generation of sages, and spread Confucius so far.

漫步在齐鲁大地,豪迈之感油然而生。当你沉下心步入孔庙,敬畏之心悄然生出。千年的古柏,曾是仲尼亲手种下,巍巍的大成殿曾是乾隆亲自督造。当你周围的一切都满载着历史,你的心也会庄重起来。”墙角的青苔,斗角的檐牙,古老却焕发着生机,正如儒教的发展,从孔夫子周游列国不被待见,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的造极,或者是佛、道文化的冲击,甚至连也无法断绝这一古老文化。千年的传承,无数思想的汇入。“传承儒”如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到人间,无数支流的添增,终成就壮观的壶口,咆哮的水流。 cannot cut off this ancient cultur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millennium, countless thoughts.In the world, the increase in countless tributaries has finally achieved a spectacular pot mouth, roaring water flow.

但,历经千年的传承,也差点毁于一旦,走在热闹而又冷清的孔庙中,悲痛地望着破坏的痕迹。大成殿的反复搬迁,树木的一次次砍伐,石碑的拦腰截断,在那些文化的吱呀声中,在岁月的毁灭声里,谁不曾为这些文化叹首惋惜。如阿城在《树王》中写到的,“巨树被狂热的革命热情拒倒了,“树王”在树的死亡中也死去了。”,十年的浩劫,作为封建礼教正流思想,“批孔”之风大肆盛行,孔庙也无以幸免,千万藏书被炬,无数石碑倒下,鲁莽的行为愣生生将这千年文化来了个腰斩。 For ten years of catastrophe, as the idea of feudal rituals, the style of "criticism" prevails, and the Confucian Temple is not spared.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books have been torch.I have a chopped.

当时的“正确”行为,其实,大家都清楚,这同时在毁灭人类自己,“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不,忘记过去意味着灭亡。好在浩劫过后,大难不死的文化又开始蓬勃发展,儒教思想又开始深入人心,被批评的重回神坛,被拉下深渊的再回顶峰,孔子凭借着他的能力翻案了。从表面来看是的,但,在孔庙中的我眉头紧锁。

未清理的垃圾仍旧很多,人与人之间仍然充斥着火药味,横眉一皱,高声话语一触即发。仍然有人抢先一步,挤进队伍中。在至圣先师的注视下干这些的确有些不妥,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些烦躁,话语也不觉急了起来,这可不是提倡“仁”的思想所教育的。这也不该是礼仪之邦中普遍存在的。推行的孔子之风应当更加深入人心。人的内心很难完全接受一个思想,素质的问题仍需解决。

当今的我们站在文化传承与否的边缘,而决定,就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党员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每一个危险紧要的关头,总有一些人铭记着初心、担负着使命,逆流而行。她瘦小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本溪市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同随着全市的党员干部守护着明山区,她就是明山区联丰中心校教师董岳楠。90后的她,本应在家里作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性倔强的她却偏偏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明山区文明办面向广大市民招募抗击疫情志愿者,董岳楠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董岳楠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努力践行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铮铮教育誓言。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句简单的告别,春节假期未过,心急如焚的董岳楠就踏上了“逆行”返城的路上。几天来,新闻媒体上不断传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消息,让董岳楠果断提前放弃一年中仅有的和家人“粘”在一起的机会。她深知,防控好疫情,教育社会发展才有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自己即将迎来的防控工作任务一定会很艰巨,但这也是考验人民教师责任担当的关键时刻。

“抗击疫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抗击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十分匮乏。董岳楠经过多番协调沟通,购买到了120斤消毒液全部送到了疾控中心,并且捐款500元。她不仅出钱出物,更是走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家住本溪县的她,每天往返2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本溪市明山区抗疫的一线。她说,“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抗击疫情的铿锵玫瑰。为人师表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给学生们心中有大爱。”往返市内的运输车辆早就停运了,董岳楠的父母每天自驾车负责送她到市里抗击疫情。

董岳楠穿梭在社区楼道内,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致群众一封信、承诺书等,做到宣传动员不漏一户、全覆盖;为落实好公路卡口来往车辆检查情况,她义无反顾参加一线卡口检查,对经过卡口车辆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劝返,同时担负起24小时情况汇报的工作,及时将公路卡口发现的可疑人员上报至中心领导。她笑嘻嘻的说,自己一个人很厉害,“五大员”随时变换身份,既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宣传员”;又是疫情防控的“教导员”;还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务员”;同时是好疫情防控的“监督员”。乐观开朗的她给志愿队服务中心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务中心里的其他志愿者都笑着对她评价:“小小年龄,不怕吃苦。面对疫情,迎“楠”而上。”

2月14日开始,本溪地区就迎来了1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面对这样严寒恶劣的天气,董岳楠仍然在一线检查工作。站岗的时候太冷了,就多穿几层棉衣棉裤,身上贴了好几处暖贴,可还是冻不得不行。尽管这样,董岳楠还称自己为“白胡子”战士。一句玩笑的背后是她的客观坚强的心态,更是她抗击疫情不悔的决心!每天回到家中都要晚上8点多,脱下厚厚的棉衣、棉鞋,脚都应经冻麻木了。父母心疼,她却说“报名那天我就准备好了,疫情不解除,我就不回家。爸妈,人这一辈子,心里不能只有小家,祖国现在需要我!”父母听了这些话虽然心疼更多的却是欣慰。“董岳楠不仅是我的好女儿,更是祖国的好女儿!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前级响应启动后,全市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前锋,像董岳楠一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太阳底线最光辉的职业”抗击在疫情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过年的祥和。它如一头野兽,疯狂地摧残着病人的身体,它们还一直在寻找我们,同时,也一直在向地球发起进攻。

但是,在这一期间,中国人并没有退缩。钟南山爷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钟南山爷爷一直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但他却连夜赶往武汉。

17年前,钟南山爷爷也曾带着医治人员奔赴一线,他还曾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病人的生命”。因为这句话,让所有看到他的病人都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而十七年后的今天,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了出来。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气息,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抗疫榜样。

没错!在疫情面前,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涌现出了很多。如:身穿红马甲,每天站在小区大门前的志愿者;不顾自己安危,每天守在马路中央的交警……

我的爷爷以前当过兵,这一次,他首当其冲报名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小区门口站岗。因此,我十分担心爷爷的身体,曾劝爷爷不要去了。而爷爷严肃地对我说:“在这期间,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我曾经当过兵,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我应该尽责任。”听完,我向爷爷竖起大拇指:“爷爷,你也是我的榜样!”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败这病毒,到时候迎接我们的是鸟语花香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2021年的五月四日,是第102个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应对这些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而遭受搜捕甚至暗杀的先驱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四运动距今已有102年了,但五四青年节却使人们牢牢的记住了这一段历史,它提醒着我们五四精神的不灭,争取自由、与黑暗斗争的精神永存。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不断发展的国家中,我们不需要中断学习去卫国斗争,不需要用血来证明自己对国的忠心,但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早晨漫步在校园之中,可以看到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宣传栏里对我们的微笑,使我们平添了几分斗志、想同他们一比高下。步入操场,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汗淋漓,使我们感到了如火般富有激情与活力的青春。到教室门口,同学朗朗的读书声、激烈的辩驳声、友善的劝诫声,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使我们感到了作为学生的幸福与责任。

无疑,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受到更进一步的教育。我们的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为了祖国。

国家统一,我们才能免除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尊的生活。我国的军事力量较之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着一定距离。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之一衣带水国家日本也存在较大差距。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我国的人均GDP却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而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全部是因为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稀缺。由此可知:我们只有成为国家需要的的人才,方能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我们只能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勇敢地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优秀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中学生

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释放出体内的能量、尽自己的力量,发挥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为自己、为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大全10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黄文秀在多年前的入党志愿书里写道。回过头看,黄文秀生前的种.种事迹正是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对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践行,将自己无悔的青春与生命的热血献给了她所追求的事业。

作为毕业于北京知名高校的研究生,黄文秀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没有丝毫犹豫的回到自己的家乡,深入到边缘的百色村,驻扎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作为一个小姑娘,初入乡村,不适应不习惯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生活的困难可以慢慢挺过去,但是工作上的瓶颈却让黄文秀一筹莫展。

一接触基层扶贫工作,黄文秀就开始挨家挨户对村里的贫困户访问,俯下身子了解他们的家庭问题,倾听他们的生活疾苦,但是,有的村民并不配合她的工作,甚至觉得小姑娘就是来镀金的,并不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面对这个棘手的情形,黄文秀尽管觉得无力适从,但仍然奔走在群众堆里,帮他们干农活,收拾屋子,申请补助等等,真真切切为村民着想,成为了百坭村的“家里人”,是百坭村的“女儿”。

以心换心,赢得真心。黄文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百姓痛痒,换来了相互的信任。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就职期间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率下降20%,这一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以及村民的一致肯定。

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触动了无数人,特别是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基层服务者们要以黄文秀这一“时代楷模”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敢于啃扶贫这块“硬骨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勇毅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二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题目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是值得被人类尊重的。历史文化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没有历史哪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呢?

可能当我们把一位历史名人传播出去,赞扬他时,会说他给某国带来多大帮助,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他一定是个好人吗?如果有证明,那这一定是真的文化吗?谁也不知道,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过去了。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考古学家,都忙着考古,他们是怎样证明一个人的好坏呢?凭古代的文字?不行,文字不一定是真的,就算是某个历史文学家的诗中记载了诗人是个怎样的人,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所以我常常感到疑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或读到的有关历史的作品,到底是想传承历史文化,还是摧毁它们?

举个例子,历史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难道编剧不能让他与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吗?在这部剧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差别也太大了,难道就为了追求影视剧的收视效果可以不尊重历史吗?我很想问问编剧和导演:你知道吗?如果这部剧被很多人看到的话,他们受到误导会认为曹操就是一个阴险恶毒之人。传播点正能量吧,不然这件事后人也会照做在你自己身上的,你好受吗?

最近有许多人在网上爆料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是项羽所为的,而历史书上却说的是秦始皇,我应该相信哪边?这是在传承历史文化吗?不,完全不是,我们应该把握其本质,如今很多做法不见得是在普及历史。

对此,目前针对历史的看法主要有两个:一、加强对历史的管理;二、从此不再解读历史。我个人更认同第一个看法。

历史,让我们好好尊重它吧,别再犯傻了,我们要好好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确实很美,美丽的姑娘,美丽的花儿,美丽的丝巾……但是,新疆并不是任何东西都美的,例如沙漠。

库尔勒真是一个美丽的绿城,。这是我们来到库尔勒的第一印象。库尔勒确实算是一个绿城。茂密的绿树整齐地站在街道的两边,给炎热的天气,增添了不少的清凉。来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谁会想到有一大片沙漠正虎视眈眈地卧在她脚边呢?可事实正是如此。

那天,我们驱车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风,卷着扑天盖地的黄沙。沙漠上的沙丘此起彼伏。向前微微迈上一步,脚就会隐隐往下陷,细腻的黄沙缓缓从脚边流过。

一个百岁老人正躺在一个躺椅上。他已经很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白须。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就是导游说的,罗布泊剩下的最后一个人了吧。

罗布泊曾经是个非常繁荣的民族。他们傍水而居。每天,早。中。晚餐都是鱼,可人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但是,沙漠却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他们的家园。村庄每隔几年都要往里退一点,因为他们的水没了。没有了水,要只吃鱼的罗布泊人怎么活下去呢?一点,再一点,他们不停地在往里迁移着。于是,悲剧发生了。人们的水,永远地消失掉了。只剩下一个个小小的,满是盐碱的水塘。

罗布泊灭亡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人!世界上从此,再也见不到罗布泊这个村庄了。

是什么导致这场灾难的呢?就是因为人们胡乱破坏环境的缘故。没有了树木的保护,沙漠就肆无忌惮地开始疯狂的破坏。淹没土地,淹没房屋,淹没所有它能淹没的地方。

库尔勒之所以能种那么多树,是因为有一条小小的孔雀河从城市中央流过。可是,虽然有一条小河流过,要种那么多树还是很困难的。

“你们知道库尔勒人是怎么给树浇水的吗?”导游问我们。有说用水管喷的,有说用水桶泼的,可是都不对。

“是用滴灌!”一个叔叔大声说道。

“完全正确!”导游笑着竖起大拇指。

大家都沉默了。

这所谓的滴灌,指的就是把水管戳几个洞,让水慢慢地渗到土地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少的水,用到最多的地方去。可想而知,要想在这里种树,是多么的困难。

这次新疆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时常在想,塔克拉玛干沙漠离库尔勒那么近,万一有一天,它把库尔勒这么美丽的城市也给吞噬掉怎么办呢?

我由衷地希望,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努力去保护环境。不要任意砍伐树木。不要让库尔勒也消失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这是李光耀所说的。

今天我们来到兵马俑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当是二号坑了吧。这坑中布阵复杂,兵种齐全。有的眉头紧皱,面容严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还有的神情悲伤,目视远方,好似在思念着远方的亲友,想着他们此时在做什么,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也悲伤着因为在外待的时间之久,没有花时间与亲人相处,团聚。有的目光坚毅,想着如何对抗敌人,在敌人来时不顾一切,为国捐躯!这些秦俑,都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般演绎着秦朝的故事……

当看到这些壮观的兵马俑,也不禁想起一个人,就是这兵马俑建造的领导者秦始皇。秦始皇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

但同时他也有昏庸的一面。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的人民被强迫拉去修建陵墓,并由于条件的艰苦许多人都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看亲人,去重见外面的世界。

阳光照射下来,秦俑闪闪发光,他们的眼神坚毅,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文5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长城,那时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敌国入侵,修筑了烽火台,并用厚重的城墙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秦朝统一中国后连成了万里长城。可经历2000年的战乱和炮火,那时的长城已化为碎石。如今所说的万里长城是明代修筑的。

长城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蜓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在万里长城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显得更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魅力。据说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靠人力,十分艰难。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就被官兵捉去修长城,后来孟姜女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谁知有人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她在长城脚下痛哭,不知哭了多久,只听“轰隆”一声,长城倒了几千米,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让我们一起登上长城领略它的磅礴气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做自信的中国人观后感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看了微友推荐的视频《国人,你要自信》,忍不住要说几句。我能接受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言语方式也能接受他的看法,但我想说的却是别的内容。

首先是对题目的理解。“国人,你要自信”这个题目能够被理解吗?我的看法是不能。“不能”不是指看不懂这句简单的汉语,而是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传递。对这个问题,我经常会注意到,但估计从来都没说清楚过。看完这个视频,观众心中留下什么印象?有人说,美国、民主并非那么好。作为国人,我要自信。问题是,仅仅如此我真的能变得自信起来吗?每一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例如把这个视频看上10遍、100遍,甚至做到倒背如流,再去和老外接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会变得自信起来。没有机会接触老外的人,可以看看电影、新闻中的老外,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心里看到老外的心态的不同,看看自己是否变得自信起。我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也就是说,国人自信,这件事情只能发生在他们真实地接触并了解了老外之后,而不是看完某个视频或者听完某个演讲之后。间接知识是否真的可能,我深表怀疑。基于这个理由,我说,题目不能被理解。当然,对老外的了解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或迟或早,或多或少。

面对老外,在检查一下自己心里的感受,这样的事情我做过。不仅检查过自己的心里感受,还观察过他人的感受。我个人对西方的接触,应该是80年代开始的,除了西方制造的产品,还有西方人的著作、影视作品等。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周围人关于西方的评价。刚刚出过国的人向还没有出过国的人介绍起他们见到的花花世界时,手握洋货和没有洋货的人介绍自己的洋货时,心态或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这样的失真,也是要考虑在内的。

后来,我还专门学习了英语,能够自己阅读一些西方的资料、书籍。但无论如何,这些了解都是通过媒体完成的。这里所谓的媒介是指信息传递的介质,存在于我和真实的西方世界的影视导演、书籍的作者、产品的制造者等等都是媒介。因为有了媒介,所以媒介可能导致的失真就需要考虑。更为重要的,媒介是一种了解的渠道,同时也是了解的一种阻碍。刚开始没有直接了解的机会的时候是一种渠道,之后就是直接接触、阻碍了解的阻碍。后来,有机会和老外在一起工作,约4年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接触,但依然不够深入。无论如何,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感受是,看到老外我心里依然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个异样感,可以理解为不自在不放松,也可以用张教授的话表达为不能“平视”,这样的感受当然不会出现在我见到某个亚洲人的时候。或许是我个人对于神情过于敏感,才产生这样的异样感。不过,根据我对他人的观察,这样的异样感绝非只出现在我一个人身上,应当很是普遍。老外和国人是有明显差别的,不仅在外貌上,神情也是。看到新鲜的不一样的人就会有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点都不稀奇。来到深圳2年多,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更多的老外,因为在管理层,应该说也更深入。可以说,到今天,10年前产生于我心里的异样感差不多逐渐消失了。前两天,看到电视的,突然意识到自己看他的目光有些怪异,之前笼罩在他周围的幻影或者气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异样感尚存,就没有“平视”,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以我亲身的经历来证明一件事:平视、自信,是不可能在听完讲座看完视频之后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人民警察节优秀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雨帘中,一名高大的交警叔叔正站在马路中央,任雨水打落在身上,一次又一次响起尖锐的哨声,但在暴风骤雨的衬托下,显得那么悦耳,这里面包含了交警无私奉献、敬业的爱岗精神。

他,终日站在马路中央的指挥台上,用手比划着各种交通手势,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交警叔叔就如一尊雕像,多大的天气变化,多恶劣的环境,都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坚毅的心。交警叔叔终日倾听着“交通交响曲”,把对家人的爱搁浅着。整天在马路上工作也是很危险的,令人总是为交警叔叔捏一把汗,疾驰的汽车往往是贴着他的身子“飞”过去,让人看了胆战心惊。

马路好比是舞台,而交警叔叔就像乐队的灵魂———指挥,如果乐队少了指挥,各种乐器也就会杂乱无章,各自弾各自的,就成了“噪音奏鸣曲”,而马路也正如这样,如果少了交警,各种交通工具也会不遵守交通规则,无拘无束地在马路上行驶,碰撞事故将会是家常便饭,人们对这类事情将会习以为常。

有一次我在等红绿灯时,后面一辆电动车的车主不小心将车头歪了一下,正好将前面那辆电动车后面的一块塑料挡板碰坏了,掉在了地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前面的车主循声转过头来,过了几秒钟后,当意识到是自己的车碰坏了的时候,脸上转瞬间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不顾在大庭广众之下就破口大骂,而后面的车主也不甘示弱,伶牙俐齿地驳回了她的话,两个人就这样针尖对麦芒,谁劝了都没有用,当交警叔叔闻讯赶来时,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心灵手巧的他先三下五除二拧好了螺丝,替前面的车主修好了车,刚刚破口大骂的妇女见了,满脸羞愧,一声不吭地走了,而后面的车主拉住交警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感谢的话。一场纠纷就这样在交警叔叔的调解下结束了。

当我再一次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在蒙蒙细雨中指挥交通时,眼眶湿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当家家户户还沉浸在除夕夜与亲人团聚的欢声笑语中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悄在神州大地上弥漫开来,这场让大部分国人始料不及的疫情,正放肆地侵扰人们的生活。

面对这可怕的疫情,全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展现出了惊人的斗志,各地的医生、护士,匆匆赶到疫情严重的武汉,马上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也正在火速的建成中,举国上下,乃至多个国家也纷纷投入到这次援助中,口罩、消毒剂、防护服,陆续运往武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尽管这可怕的肺炎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不畏生死、不计报酬的英雄冲锋在前线,总有一些平凡而朴素的形象闪闪发光。

抗击“非典”的老专家钟南山来了。1月19日,他作为国家级最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亲自带着他的团队千里迢迢来到了武汉。十几年前中国爆发的那场“非典”,当他人闻“典”而惧时,钟南山院士立刻奔赴前线,在最危险的位置抢救病人,凭借自己丰富的医学经验,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消灭了那场可怕的“非典”。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卷土重来,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他再一次来到疫情最前线。本来84岁高龄的他完全可以呆在家里颐养晚年,但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毫不犹豫地前往重灾区。疫情治疗难度大,他总是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但是无论再疲惫他都不会有半丝的懈怠。战胜疫情,保护人民,这是他心中支撑着他的信念。

白衣天使来了。他们手中没有枪炮,只有满腔与瘟神抗争到底的勇气,医院是他们的战地,病毒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冒着时时可能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整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闷热和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工作。忙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甚至为了更好的工作,他们只得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他们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儿女。但是只要祖国的一声召唤,他们就毅然决然地离开妻儿,穿上战袍冲向前线。那请战书上的一个个红手印,都在向人民彰显出他们的不惧生死的意志。

平凡而伟大的他们来了。在国家危难之时,平凡的他们不图名利,不计回报。一位83岁的拾荒老爷爷在得知全国疫情之后,主动到社区捐款1万元。1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不算是小数目,更何况对于一个靠拾荒为生,家中还有一个瘫痪的老伴儿的老人呢!多么的不容易,这可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啊!老爷爷的善举打动了人们,当地的网友们决定众筹1万元给他,可是老爷爷死活不接受,最后在网友们的强烈要求下,老爷爷好不容易接受了捐款,但之后他又把这1万元再次捐出,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老爷爷的家庭困难,婉拒了老人。可老爷爷太“倔”了,社区不收,他就直接选择银行汇款,他把这些钱汇入了当地的红十字会,这么无私的人是多么的可钦可敬!

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一位全程参与建造的工人,拿到了工资。但是,他想全都捐出来。想想,这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们是最最普通的劳动者,在外面工地辛苦了干了一年,好不容易熬到过年,终于能回家和家人团圆几天。但是他们为了早点完成工程,为了让感染的病人有病房治病,他们不分昼夜的干活,就连年夜饭,也是一盒简单的快餐,站在工地上就吃了;多少次,由于太累,尽管寒风刺骨,但他们倒在工地上就睡着了。他们昼夜奔忙,不辞辛劳,而好不容易完成任务,拿到这点血汗钱,是要养家糊口的,他们却不要一点回报!选择了捐出,这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一位阿姨来到黄陂区滠口派出所值班室,匆匆放下两百只口罩,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之后便转身离去,留下冬天里温暖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