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210

作文

1000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了源头活水,才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才有民族的繁荣。面对世代相传承载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和新潮时尚名目繁多的进口节日,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哪里才是我们的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把根留住,只为那骨子里流淌的龙的血液,只为那共有的黑头发、黄皮肤。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视的程度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态。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民族的节日,便是这个民族最壮美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每个节日都讲述了一个意味隽永的故事,或是彰显着金戈铁马为国尽忠的豪气,或是诉说着柔肠百转海枯石烂的情话……它能让亲朋相聚,共话巴山夜雨,自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叹盈虚无常,自是一种寄托,一种交流。它能思接千载,折射古文明的光辉;亦可传承礼教,提升现代人的修为。可以说,传统节日已成为凝聚亿万人心的中国结。

然而时下洋节一天天地在中国大地上红火起来。从一开始的图个新鲜,看个热闹,到后来的大张旗鼓,风起云涌,大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 )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并非要对这些舶来品一律说不,只想让国人明白何为本,何为末,可别忘记了名姓,拜错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奈,亦是一种幸福;留住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话;留住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便是一种寄托;留住那流觞曲水的高雅,实乃别样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在街上看见到处都有“和睦、尊师、节俭……”等标语,我疑惑不解。今天,学校正好观看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的视频,我终于懂了: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街道上贴的宣传语原来都是祖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我迫切地想知道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急忙返身往回跑。我一进家门,正好撞上爸爸,爸爸看我跑得满头大汗,就问我:“儿子,你跑这么急有什么事吗?”我结结巴巴地说:“爸-爸,我们的家风和家训是什么?”爸爸眨了一下眼睛,问:“你为什么要问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训?”我对爸爸说:“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写有和睦、尊师、节俭……的标语后,就想到了我们应该也有家风和家训吧。”“哈哈!”爸爸笑了起来,接着爸爸把家里人都叫了出来。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从书房里拿出一幅字出来,用手轻轻地摸了摸,郑重其事地交给我,然后严肃地说道:“儿子,请你和姐姐把这幅字打开看看。”我小心地与姐姐一起将这幅字慢慢的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书法字:厚德载物。我和姐姐看着这微微泛黄的书法字,陷入了沉思。爸爸说:“他的意思是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君子要像此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是我们的家训!你们可要好好琢磨琢磨。”

我想,我们家的家训应该是让我们谢家人不断学习,提高修养,以宽容、良好的品德对待人和事。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和姐姐相对一笑。我在心里暗暗对子说:“从今往后,我要更加努力,不断进步,争当美德少年,发扬我们家厚德载物的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节日初二作文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外工作的人们不管平时工作有多忙,但是在新年到来的时候都要回到父母身边过春节,在家中吃年夜饭。我家也不例外,在上海工作的爸爸妈妈决定开车带我和妹妹回山东的爷爷奶奶家过春节。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的心雀跃了起来。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在国外工作,我有一段时间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

在我记忆中,奶奶一直很和蔼可亲。小时候的我经常依偎在奶奶怀里撒娇,喜欢喝奶奶煨的黄豆排骨汤。奶奶对我的生活是是事无巨细地都过问,爷爷则总是给我灌输一些爱国主义思想和科技理念。如果我走神了或打瞌睡,还会被爷爷轻声斥责。

爷爷给我做的秋千,因为太高我很想坐但是又害怕,每次总是在尖叫声中体会那份童年的快乐!,

我喜欢在田野里捉萤火虫,看着那一闪一闪的小虫,总想去了解那个发光的地方,每次都留恋忘返,有次还把手电筒丢了,最后冲着绿油油的田野嚷着:“把我的手电筒还给我!”呵呵,现在想想真是幼稚!

那时无忧无虑的时光,在我脑海中一遍一遍地放映,嘴角不由自主得地扬起温馨的弧度。

快到奶奶家了,车停在奶奶家前面不远的收费站时,爸爸交费时打开车窗,车外的冷风吹进车子,那么冷,但我却觉得很亲切!

望着车窗外,心情变得轻快。城市的喧嚣、灯红酒绿的繁华统统不复存在,只有大片的被傍晚天幕笼罩的麦田和星点的灯火人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那么宁静、和谐。

车子终于停在奶奶家门口,我打开车门就飞奔了进了家门,一把抱住奶奶:“奶奶,我回来了!”

奶奶用力地回抱着我,左看右看,良久,笑了。她额上邹纹,此刻全都舒展开了。

晚饭很丰盛,大多数是我爱吃的美味。有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汤冻,还有热腾腾的饺子……菜摆了满满一桌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在一片劝吃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次日,我们就为迎新年而忙碌。贴春联、扫屋子、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我还和妹妹、表哥、表弟一起放烟花,玩得畅快淋漓,尽情地享受着春节团圆带来的快乐!爷爷奶奶脸色慈祥,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

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回家陪陪爷爷奶奶。看到他们慈祥的微笑,我心里默念着,期待明年的春节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倡导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我国首次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这个民族节日的确立,让家有是去亲属的人们有祭奠、和扫墓的时间,也给众多市民踏青的时间。然而,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呢?他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吗?据广州市少年宫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知道清明节,但对清明的由来却不甚了解。于是,利用今天清明之际,很想说一个“让孩子们爱民族传统节日”的话题。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所以日期不固定,是因为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二十四节气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累积4年后为0。9688天,几近一天,故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四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顺延的结果,使得某节气的时刻也提前到前一日,因此会使节气的日期改变,但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故清明在每年4月4——6日之间。清明,华夏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百花盛开的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西方的节日文化“大肆侵入”我国,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每到圣诞节来临,大街小巷火树银花,无数的圣诞老人笑容可掬的在各个商业场所迎接我们,酒店、饭店、酒吧、歌厅更是因圣诞而爆满,商家也借“圣诞”收获了一枚枚“金蛋”,鼓足了腰包,乐咧了嘴角……圣诞节实在不亚于我国传统的春节。再看情人节,到处玫瑰花飘香、巧克力诱人……

很遗憾,在圣诞节,当我们祈祷平安或者狂欢时,我们的青少年却离传统的节日渐行渐远。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从每一个节日开始:元宵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等等,找到适合孩子的过节方式,多讲讲节日的由来和习俗,相信他们还是会很喜欢传统节日的,当然,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从清明节,想到上面这些,并不是想全盘否定或禁止西方的节日,只是不喜欢因西方文化节日的侵入,让我们的年轻一代忘掉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这绝不是守旧。提倡传爱护统节日,是对我们民族历史的一种继承和保护,现代中学生尤其要首当其冲,继承和发扬,只有尊重和保护传统节日,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加爱国,才能成才,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用许多传统习俗庆祝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开始为新年做准备。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买年货,贴烧烤架,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准备各种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新年快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致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新年快乐”这个词的原意是给长辈拜年,包括给长辈磕头、祝贺他们新年快乐、问候他们平安生活等等。如遇同行亲友,也要敬礼。新年祝福通常从家里开始。第一天早上,年轻一代起床时,应该向长辈致以新年的问候,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之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前夕叫除夕。除夕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谈笑风生到天亮,这叫守年夜饭。除夕夜零点钟声响起时,人们会吃饺子。古代称之为“分时”,除夕的分时是新旧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饺子,意思是“年纪大了生孩子”。这也是“饺子”这个名字的由来。

除夕夜之后是元旦。从第一天开始,人们就应该探亲访友,互相拜年。新年快乐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在拜年时,每个人都应该说一些吉祥的话,祝幸福和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很多人奇怪,元宵节并不是赏月的时候呀!是的,往年元宵节的月远不如中秋节妩媚,但昨天是个例外。 Maybe many people are strange,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not a time to enjoy the moon! Yes, the month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previous years is not as charming as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but yesterday is an exception.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城一片火树银花,但自己的眼睛却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尔飘过几朵暗云,自己仿佛看到了月儿被隐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儿。及分钟过去了,月亮还是没露脸,是自己看走了眼?——不,这回不可能看错了!

之间一块天空变成了银灰色,月儿竭力把清辉从云边上放射下来,给暗影添了一圈银色的光环,像是一条游移不定的丝带,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了一会儿,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烟似的云雾。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好似白璧无瑕,就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洁的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际的天空才能寻到几颗星星,像镶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月朗星稀。奔腾了一天的长江平息了,轻轻的流淌着。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镜,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铺上了一层霜。

此时,自己仿佛已经远离阵阵爆竹声,好像即将飞到月亮上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传统节日45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大年三十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了新买的衣服,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只见满大街的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脸上都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笑容。

商店里到处张灯结彩,还挂着红红的灯笼,大门口张贴着大红色对联、金牛、门神、到福的图片,购物的人群把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也加入了购物的人群里,买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零食,有:旺旺大礼包、巧克力、饮料、开心果、核桃、饼干、牛肉干……太多了,可把我乐坏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麻婆豆腐、清蒸鲈鱼、香酥鸡腿、红烧肉、手撕鸡……,还有我最爱吃的烧烤和窑鸡,真是美味极了!开开心心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有的小品特别搞笑,把我们都笑的人仰马翻,在不知不觉中__年的钟声敲响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大年初一早上,我就被鞭炮声“叫醒”,原来是大家在“迎财神”!

过春节真热闹又开心,还能收到许多的礼物和祝福,最让我开心的是还收到了许多的大红包,所以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条历史长河。从贫穷到战争,从和平到繁荣。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最喜欢的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街上的商店挂满了红灯笼,贴着闪闪发光的对联。有辞旧迎新的氛围。商店的墙壁都刷了漆,玻璃也擦亮了。当时,巨大的人群涌入大商店,带着春节的喜悦购买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眼花缭乱,让你无法选择。在崭新的街道上,许多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零花钱在这里走来走去,在那里玩耍,看到好东西就买。来往车辆的啁啾声,小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条繁华的街道谱写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除夕夜更热闹!我桌上有很多好吃的菜:汁焖羊肉,香喷喷的火锅,还有很多好吃的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我们的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这一年的变化。当他们谈到幸福时,每个人都开怀大笑。年夜饭后,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演员们精湛的舞技,迷人的身姿,优美的歌声让人赞叹!

到了晚上,狂欢节的气氛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放烟花。烟花在空中喷涌出美丽的花朵,美得不得了。看到朋友们都在玩,我就想:让我的烟花为这五彩缤纷的夜空画上一笔美丽的笔触吧!于是我点燃了烟花,“砰!”1、烟花在空中烁出绚丽的彩虹。“哇!好漂亮!”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看着这里,异口同声地喊着。我笑着点了第二根。

烟花燃放后,是我们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弟弟妹妹开心地玩着“跳山羊”的游戏。

春节多快乐啊!我希望每天都是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包粽子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包饺子、吃月饼、包粽子、刺绣等等。可我还是最喜欢包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时,老百姓很悲痛,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包好的粽子投放到海里。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我到奶奶家去,奶奶包了许多粽子,这边的馅可真多啊!有肉的、有枣子的、还有豆沙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看了。我先戴上一次性手套,拿了一片竹叶,把糯米做成圆柱形,在里面加了许多的豆沙馅,奶奶笑着说:“馅放太多也不好吃。”我要绑竹条了,可竹条像一个不听话的宝宝,不管我怎么包,也包不上去。我只好请教奶奶,奶奶说:“你的手势不对,要大拇指按住叶子,再围着绕一圈,记住不能握得太紧,也不能握得太松。”奶奶一边说,一边给做我示范。我又重新包了一个,绑竹条时照着奶奶的话去做了,果然成功了。

中午,我把我包的粽子大口大口地吃掉了,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是里面裹着我得心血,我看着十分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传统节日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经历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如果非要说最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莫过于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了。

在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其每一个节日都代表意义不同的,有些节日是代表历史上伟大的先人,有些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习俗的特点,各具特色,给我们的历经这五千多年的中国披上了一层光泽的色彩。而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更为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了,其代表的习俗有赛龙舟,栓五色丝线,佩香囊等,而最能代表端午节的莫过于粽子了,可谓是一提到粽子就能联想到端午节了。相传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因为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过端午节我们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而屈原这种宁死不屈,宁玉为碎也不瓦全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间接性的告诉我们事情的对于错,无论权利有多么大,我们更不应该妥协。而后来世人通过端午节来表达对屈原的惜而哀之情。因为随之时间的慢慢推移,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节日里包含的意义更为不同,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这些节日文化是经历过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是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从那天起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而每年的端午节里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吃,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赛龙舟等,为此希望这份文化的精神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每年的端午节,因为每年端午节都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

外婆首先把糯米洗干净,浸泡在水里,这时外婆把粽叶洗干净,放在开水里煮一会儿,再拿出来晾凉接。接着准备好腌制的猪肉,无皮绿豆,咸蛋黄,红枣等。接下来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用粽叶做一个三角体,在底部放一层糯米,然后把无皮绿豆。腌制好的猪肉,咸蛋黄放上去,再盖一层糯米,外婆小心翼翼地把两边粽叶合上,把两端折起来。最后她用一根长长的棉线把粽子捆起来,系好扎紧,放在旁边,等待入锅。不一会儿。粽子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并放入水淹没粽子,煮粽子一般用大火,大约煮3-4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在客厅里等待时,我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每年的端午节都吃粽子呢?”爸爸回答说:“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当年屈原投江自杀之后,人们害怕它的尸首被鱼虾所食,就把粽子扔到了江里,把鱼虾喂饱了,屈原的尸体也就保住了。”我说:“是啊,屈原的确是值得人们敬仰,有很多的诗词都高度赞扬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说着说着粽子的香气就飘满了整间屋子,闻到了香气就让人垂涎欲滴。

在外婆家过端午节,我不仅了解了知识,又吃到香甜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三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元宵节,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这样几副画面:一碗碗白白嫩嫩的汤圆让人垂涎三尺;一盏盏明亮的灯笼;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最让我着迷的还是观灯。观灯这个风俗还有一段历史故事。西汉,汉武帝是一位信佛的皇帝。他听说寺庙在元宵节这一天应该点灯拜佛,观佛舍利。于是,他命令在这一天寺庙和宫殿都要点灯拜佛,命令老百姓在这一天也要挂上红灯笼。然后,这个佛教风俗慢慢地在民间盛行起来。

这次元宵节,我们一家一起去赏灯。啊!刚到那里,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树梢上、柱子上、屋檐下到处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一眼望不到边。

你瞧,这边的大白兔啊,竖着两只长长的大耳朵,警惕地盯着前方,好像发现了什么可疑的目标。你看,那儿的灯笼一律做成圆形,远远望去,像熟透了的苹果,让人们忍不住想咬上几口。你再望望那边的小猴,他用四肢紧紧地抱住一个粉红色的大桃子足足与他的头一般大。它不就是正在偷吃蟠桃的孙悟空吗!这个大仙桃一定是他准备留给他的伙伴们吃的。他肯定是怕王母娘娘发现,要不为什么这么紧张呢?这里的灯笼成千上百、琳琅满目,有些完全形容不上来。我完全被这些精美的灯笼吸引住了。它们做工如此精巧,完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一盏盏小小的灯笼凝聚了手艺人多少智慧与心血啊!

贝贝,快来看!妈妈的叫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我连忙加快脚步追了上去。原来,这儿有猜灯谜呀。我也拿了一个读了起来孔雀收屏(打一三国人物),这可难不倒我,这个谜底是关羽。

就这样,元宵节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谁来拯救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有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根据有关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当中,发现有近半数不知“重阳节”为何节。

大人遗忘“重阳节”,学生不知“重阳节”,这样下去,恐怕“重阳节”将永远只能留在发黄的书页里,不再有几人知道“重阳节是何节”了。其实,许多传统节日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与此恰恰相反,学生们对那些远度重洋而舶来的洋节却个个如数家珍。

显然,洋节的兴盛在于商家的参与。洋节的时尚元素和新鲜奇异,被充分开发成商业价值而大为推广。由商家一手营造的洋节气氛,让我们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不得不被动接受并日渐熟知。商家之所以对洋节过度偏爱却对传统节日有意冷落,原因并不在于本土节日没有开发价值,而仅在于我们的商家缺乏挖掘能力和创新主见。在许多方面,我们的企业家更喜欢做贡献体力的制造商,而没有兴趣进行“研发”和“创新”。他们总是乐于步外国商家的后尘,善于照搬“具体方式”却学不会“精髓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要想让民族传统节日像洋节那样兴盛,还有待于商家“创新意识”的增强。当然,商家“创新意识”的增强不可能在朝夕晨昏之间完成,一如我们在许多行业都还离不开人家的“生产许可权”,关键的生产技术始终牢牢掌握在别人手里。

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看着传统节日沉寂消亡而徒劳伤悲呢?当然不是。在商业落伍之时,民俗教育将是最为必要的补充。为什么我们能想到把爱情教育、性教育等推上课堂,却不能把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民俗授予学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因此,商业复兴和学校教育,正是拯救传统节日的“两手”。“两手”都要抓,传统节日才不会被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喜欢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龙的文化代代相传。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民间,龙文化处处可见。哪里都会看到他的身影。龙狮、赛龙舟、龙的传说故事,关于龙的音乐、图画、工艺品也是数不胜数。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赛龙舟。

赛龙舟,端午节传统习俗。在龙舟上,你总会看到一张威猛严肃的龙脸。赛龙舟也是祭祀屈原、龙神的活动。可是,为什么要说赛龙舟,而不说“赛虎舟”或“赛狮舟”?这足以说明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无可替代的。

记得那一次,我去江边看赛龙舟,就被龙舟的精美以及威武所打动。更被龙舟队员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比赛一开始,船上的鼓手便用力地捶打着鼓,船员也划起了浆,保持着一致的动作。这几支队伍实力不分上下,可是,这只是前半程。到了后半程,许多队员明显体力不支,靠着呐喊声,与队员相互配合,坚持了下来。当天中午,太阳十分毒辣,可这些龙的传人不还是靠着自己最后的力气在冲刺吗?我还清楚的记得比赛结束时,他们的衣服已被全部浸湿。

赛龙舟,拼的就是一种坚持不懈、团结一致的精神。就跟华夏民族一样,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在激烈的鼓锣声中,人们的呐喊声中,激发出一种热情、振奋人心的感觉。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的民族在危急关头,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地坚持与侵略者做斗争。势必要把侵略者们赶出这片“龙的土地”,维护中国龙的尊严。

龙舟比赛结束了,我站在江边,脑海里浮想联翩……

龙文化在身边,龙的精神世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有重阳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每到春节,我的家乡都要举行舞龙大会。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舞龙大会。我们来到广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龙灯,有火龙、有毛龙、还有板凳龙。有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还有一对漂亮的龙角,黄色的龙身闪闪发光,我伸手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是威风极了!

这时,一阵阵锣鼓声响起,那条龙舞动起来了,时而在空中腾飞,时而在地面盘旋,真像一条鲜活的龙来到了我的家乡,给我们带来欢乐吉祥。锣鼓锣鼓声渐渐清了,舞龙慢慢地停了下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灯会、猜灯谜。

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和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高5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们敲响了大姨家的门。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发现伯伯没有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单位值班去了。”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与妹妹,我们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一个大姨家在娄底,所以我们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上来了。“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清明节600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400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背井离乡、身在异处工作和学习。春节,也许没有任何东西比千里迢迢赶回家与家人重聚吃年夜饭更重要,游子的心在此时此刻得到释放。

远在千里、年迈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儿女亲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过年,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的记挂与担心已经比见到自己亲人的开心之情所覆盖。留守在老家的孩子,看着久而未见的父母给他们带来漂亮的新衣服、精美的玩具,以及压岁钱,更是乐翻了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为生活奔波,一年到头,才可以完完整整一家人团聚围着桌子吃一餐年夜饭多么难能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

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古有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对重阳节习俗的诠释。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传说在重阳节,家里有灾难,需要登高,才能躲过灾难。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传统文化—重阳节,你像老人的一块宝,像一个珍贵的纪念。我爱多姿多彩的重阳节,爱它的美丽,爱它丰富的习俗,爱它尊敬老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的心情那是非常的烦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社会,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问题,可怜的中国文化啊可怜那些曾为我们国家出过力,牺牲过生命的先人们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国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时别忘了本身为国人,难道还不感到悲哀,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为什么我们国人为了他国的东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要了你还何谈爱国,我们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学西方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有优点我们为什么不学呢关键是看你学过来之后怎样去发展了,就拿武术来说被他国吸取过之后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变成了自己家的东西,而我们呢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成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行啊,才能立足于社会之林啊。

中国人如果还继续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东西一点点的会被别人抢走,就比如说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知道消息后,多少国人气愤,呵呵,那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啊,人家为什么能抢走啊自己都不重视了自己都不发展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些国粹啊像戏曲,武术,诗词等等还有多少人学呢,悲哀啊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为了好玩耍酷,没有站到一个文化的高层次上去发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说什么都是借口,就是你们那些人,现在的世界环境是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随便可能学会的而且时间也长,讲究基本功,但在期间他可以锻炼你的意志,磨练你的心态。

现在我很烦躁,顶着很大的压力,最让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会欣赏的人,没有一点点文化层次,只是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发展自己家的东西啊……越是这样的就越有人远离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东西,所以就一点点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后希望会出现更多的高文化层次的人救国救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最新传统节日端午节初中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Speaking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words cant be closed.Becaus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last year, I tried the joy of wrapped the dumplings in myself.Dont worry, you listen to me slowly!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