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族民俗的作文(汇编20篇)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民族民俗的作文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民俗的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4850

作文

1000

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

记得我还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看到电视上有播放新疆旅游的节目,看到里面的人带着帽子,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非常的漂亮,维吾尔族的小姑娘更是扎着小辫,穿着她们民族的花裙子,在节目里跳起了民族舞蹈,真的很好看。妈妈告诉我,她们都是中国人,是中国的新疆小朋友,中国有很多的不同的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电视里的小朋友是维吾尔族,还有回族、哈萨克族、布依族等很多的民族。

前段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去山西旅游,走到一个地方却找不到去景点的路,导航上也没有地图,瞎走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找到。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着急,正在这时候,我们发现路边有一个拉面馆,于是爸爸下车去问路。在爸爸问路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家回族人开的拉面馆,一个叔叔很热情地给爸爸指路,最后看爸爸听不太懂,索性就骑摩托车在前面给我们带路,走了十多公里,把我们送到了大路上,爸爸一个劲地感谢叔叔,叔叔说,我们中华民族一家亲,都是兄弟姐妹,不要客气。

叔叔说得多好啊,不论是什么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我们在中华大地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相亲相爱,创造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安阳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跟其他地方比,安阳民俗基本与内地一样。春节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访友;端午节基本只有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走亲访友。

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而安阳的送羊却很独特:女儿结婚生子后,每年农历五月,备上烧饼、油条等四样礼品,携子回娘家看望双亲,称"瞧羊"。民间流传有"割罢麦子打完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让娘家去送羊"之说。六月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面食24个(大、中、小羊各8个),兼有麻糖、水果、西瓜等夏季食品送到女儿家,谓之"送羊"。此举取"羊羔跪乳"之意,教育外孙长大成人要孝敬双亲。如外祖父母已故,由舅父、妗子送羊,民间有"妗不倒,羊不了"之说。送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之前,二十日之后送的羊称为瘸羊。有的只送3年,有的送到外甥结婚后,有的只要外甥在一直送。安阳城乡颇为重视此俗。

豫北好几个地方都有这个风俗,倒也不是只有安阳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族的记忆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漫步在曲曲折折的小巷中,指尖触着凹凸不平的泥墙上的谷壳,站在山坡上眺望远方的灰瓦白墙,其中沉淀着的古韵与气息,让人迷醉。

转转兜兜终流落他乡时,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归家”,愁绪却上心头;大汉敲鼓大吼时,“大江东去浪涛尽”一种壮志踌躇在血液中被点燃。

这些,是一种情怀,是被它们所蕴含的民族记忆所感染,是被这其中厚重的文化与历史所感动。

毫无疑问,唐诗是一颗中华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而唐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是如此。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唐朝之前的朝代是绿叶,它们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养分,最终开出唐朝这样艳丽无双的花朵。

唐朝,是一个精彩的恢弘的时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潇洒一箭,贞观之治悄然开启;把金步摇插在发际的武则天,披上龙袍,一步一步走上皇位;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朝,是一个有残酷的美丽的时代,一个以“物竞天择”为原则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与兄长李建成为皇位算来算去,拼的是狠辣果断。武则天从血海中姗姗而来,步步生莲。他们与现在的观念不同,相信一切是要通过自己争取得来的。在这样一个时代,“适者生存”。所以,李建成和王皇后倒下了,是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唐朝,是一个可以大声说出美的时代,以此衍生出“贵游文学”。唐朝的诗人都追求过极致的华丽与贵气,夸耀着生命中华美耀人的部分,尽情地赞颂美丽。如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虽武则天在“前不见古人”的情况下登上皇位,可她瑕不掩瑜的行政举措,让大臣们甘愿为她效力,而不是议论纷纷或因此拂袖而去。

至今,唐朝仍为许多人所怀念。人们会以唐朝为荣,不仅仅是因为唐朝的华丽与大气,还由于它自信的气质。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实力为后盾。百姓安居,四夷臣服,是后世历朝历代所追寻的盛况。

唐朝,是中国民族文化上的一个巅峰,我们怀念她的美好,也因这中华民族所创造出的盛世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年的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

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

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

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

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

”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

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

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

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

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趣的民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人,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压器”,民族团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黏合剂”,民族团结是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垫脚石”,各族群众要永结同心、百年好合,谱写好一首又一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曲”。

要有“永结同心”的境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民族团结进步事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否稳固,民族团结进步事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是否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关社会自治能力是否提升。党员干部是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先锋队”,是拉紧民族团结进步的“链条带”,是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的“歌唱家”。因此,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牢牵住民族团结进步“牛鼻子”,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生命线”穿到党和人民各项事业中,要有大局观念,切勿将民族团结进步挂在“嘴上”、抛之“脑后”、丢在“心外”,最终落地空响。要有群众观念,民族团结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党员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在基层”,还要“心入群众”,时时刻刻与群众心碰心、心交心,用干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永结同心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绩。

要有“喜结连理”的感知,绽放民族团结“进步花”。“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56个民族56只花,56个兄弟姐妹团结是一家”,民族团结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永续力”,民族团结进步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持续力”,民族团结进步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凝聚力”。因此,党员干部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担当,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入交融,与各族群众多一些“家长里短”、少一些“特立独行”,多一些“走村入户”、少一些“机关坐班”,多一些“念念叨叨”、少一些“闷声不吭”,多一些“促膝交谈”、少一些“不理不睬”,多一些“俯身低头”、少一些“高高在上”。用“喜结连理”的感知,感悟“农村和农民养育了我们”的真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育好民族团结进步“种子”、施好民族团结进步的“肥料”,牢固交织民族团结进步“连理枝”,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要有“百年好合”的豁然,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民族团结进步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民族团结进步是众人之事,涉及每家每户;民族团结进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中华民族精神谱系。因此,党员干部要有系统思维,树立好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百年好合”,在“合”字上多谋划,将民族团结进步与健康的经济发展、安全的国家环境、富足的群众生活“融合”,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与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融合”。党员干部要有底线思维,践行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嘱托,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多行民族团结进步之举,多做民族团结进步之事,结出民族团结“胜利果”;党员干部要有长效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民族团结进步并非一人之事,并非短期之事,“百年好合”,在“百年”二字上显忠诚,要有打“持久战”行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钉钉子”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用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果”,共建伟大祖国、共创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个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民族,就连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是与众不同的,傣族热闹非凡的泼水节,东北的民间艺术-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每个地区的民俗特色,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每当办喜事时,都要放最响亮的鞭炮。喜家会诚心诚意地给村民们递上请帖,收到请帖的村民便会准备好彩礼上门祝福。喜家还会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共同来喝喜酒。大伙儿欢聚一堂,人们坐在结实的长板凳上,听着屋子里延续不断的笑声,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人们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热乎的香茶。据说,这是喜家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特意精心准备的,希望来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气。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门中间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将鞭炮小心翼翼地轻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随后,男人轻松地按动着手中的打火机,火苗便快速地竖立在火机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好像随时有可能熄灭。男人将跃跃欲坠的火苗逐渐对准大红色的鞭炮。顿时!“噼哩啪啦”的炮声响彻云霄,惊动了在大树上栖息着小鸟,它惊恐地飞走了。正在嬉戏的孩童们纷纷被可怖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拼命冲进里屋。炮声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时会轻轻震动,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声越大,代表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红火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体验一下这些颇有趣味的民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民族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5月春暖花开之时,我们新疆各地的民族团结教育蔚然成风。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牵手同行在民族之花常开的美丽新疆。

在我们身边,民族团结的故事遍地开花!妈妈的同事中就有一位维吾尔族大妈——古丽,她的女儿帕力扎提也是我的好朋友,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都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尽管民族不同,但是我们却比亲姐妹还要亲。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汉族女孩,帕力扎提是一个自信和执着的维吾尔族小姑娘。每逢过年过节,我们两家都要互相拜访,互相做客,这样算来,我的节日可多了,除了我们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外,各种丰富多彩的维吾尔族节日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甭提有多开心了!

记得有一年的古尔邦节,古丽大妈给我也买了一套和帕力扎提一样的维吾尔民族服装,还配有美丽的小花帽呢,大妈还给我梳了一头漂亮的小辫子,我本来就长得浓眉大眼,加上这身服饰,更像一个招人喜爱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了!我和帕力扎提姐姐一起去她们亲戚家拜年,那些叔叔阿姨一个劲地和我用维语打招呼,还不停地夸我漂亮呢!我的心里可甜蜜了,有这样一位维族大妈和姐姐真让我骄傲!

我和帕力扎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在课间我们总在一起探讨学习的乐趣,在双休日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工艺品,一起去书店买书……在生活中,我们总以姐妹相称,周围的许多叔叔阿姨们都以为我们真的是一对亲姐妹呢!

我们不仅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还带动了全班同学,让大家深深地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奇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更是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在我国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头上戴着一种美丽的帽饰。这种帽形状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人人羡慕的彝族情侣,姑娘美丽善良,小伙勤劳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们对歌跳舞,然而他们的爱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约会,终于让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小伙子为了保护姑娘不幸惨遭杀害,姑娘逃到了另一个山寨,魔王还是紧追不放。这时,山寨的雄鸡正好高叫,这声音吓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鸡,来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壮的雄鸡高叫声中,她的恋人居然复活了,魔王也不再来招惹他们,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鸡驱魔的传说就这样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希望雄鸡永远保护自己,于是鸡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种服饰,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族精神之精髓感恩初中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的高二作文:民族精神精髓,感恩

感恩——它是全人类的美德,它是一种传统,它是做人之基本,它是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在社会中,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热心肠的人去帮助你,这时,你就要懂得“感恩”。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就是“感恩”之基本。

不止是中国人懂得“感恩”,美国也有“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为了生存,整个夏天他们都祈祷上帝保佑并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秋天的收获决定了他们的生死存亡。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劳燕分飞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

有人说过:“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呢?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还有这么一件事:一天,一个人在餐厅吃饭,他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围着餐桌,埋着头在写什么,出于好奇心他走过去并试探着和这几个小孩子说话:“你们在干什么?”小孩中的大孩子回答并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道:“我们在写感谢信!”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愣了一下,这么小的小孩还会写感谢信?他又问道:“那你们要写给谁呀?”三个小孩齐声回答:“写给妈妈的。”他又糊涂了,写给妈妈?不可能吧!给妈妈写感谢信干什么?经过三个小孩的同意,他拿起那封信看了起来,上面写着:“路边的花儿开得真漂亮;昨天妈妈买的比萨真好吃;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很有意思……”他看完后,陷入了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土族民风民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在繁荣昌盛的中华大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热闹节日、不一样的穿着打扮、不一样的美味食物、不一样的新颖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土家族的民居——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多数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就是在平地上,用高大的木头撑起,用木板将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一般人家中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附近有小溪,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十分朴素。有点类似于诗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可别小瞧了吊角楼,它可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呢!除了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注重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建;而且土家族民居的建筑艺术,毫无疑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块文化瑰宝。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都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去欣赏一下土家族吊脚楼,亲身去体验一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坚守民族传统文化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当你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花香里的时候,你可想过,就要到来的七夕里,牛郎织女正在一路奔波,即将相会在鹊桥之上?

朋友,当你戴红色的圣诞帽,挤在教堂里不亦乐乎的时候,你可曾想起,重阳节那天携着双亲登高远望遍插茱萸时的一幕幕?

朋友,当你操着满口洋话庆祝洋节的时候,你可想到,其实你更应该陪伴自己的长辈倾听民族古乐的动人琴声?

朋友,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杯盅,关掉音响,坐在阳台前静静的思考吧!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无数瑰宝,仅看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新春佳节,寄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继往开来。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华厦儿女源自民族的本性的希望和祝愿。简言之,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更是联系血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结。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厦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让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可别忘了,你更应该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坚守民族传统文化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民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与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与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与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与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广西民俗作文》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年,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民俗之北京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民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与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美丽的中国包含着五十六个各民族兄弟姐妹。

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我的一位邻居是维吾尔族老奶奶——热孜宛阿帕。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妇人,我上学的路上总能见到她。她每次见到我,都会对我微笑,看到她的微笑我一天都会感到高兴。

每次看到她,她手里都会拿着一张照片,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她的背影诉说着一种落寞。有一天,抑制不住好奇的我走近去看,那是一个二三十岁的维吾尔族哥哥。

看着维吾尔族奶奶哭红的眼睛,我也有种说不出的伤心,识趣地悄悄离开。那一天傍晚,我心里有好多疑问便从炕上下来,走到外面想去问问热孜宛阿帕。

我开门的声音很大,热孜宛阿帕好像听见了,抹掉了脸上的泪水,好像知道我的疑问一样,喃喃道:“他是我的儿子,是一个警察,最后一次见他,他说他一定回来,没想到我一直等,等来的却是他殉职的消息,他说他会回来,会的……”后面热孜宛阿帕痛苦地哭了起来,此时的我傻了,呆呆地站着原地……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看到热孜宛阿帕脸上扬起了久违的笑容,跟着她后面的还有一个汉族小伙子,二三十岁的样子,穿了个白衬衫,拎了一大包吃的,全是老年食品。

后来的几天,我经常看到他,他和热孜宛阿帕有说有笑的,有时候热孜宛阿帕会慈祥的摸着他的头,他并没有反感,反而把身子半蹲着,让热孜宛阿帕更加方便摸到他的头,他也总是拉着热孜宛阿帕皱的不成样子的手,晃来晃去的,像个渴望母爱的小孩子。

若是让不知什么情况的人看到,恐怕会以为热孜宛阿帕是他多么亲的人呢!

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哥哥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人。那天,热孜宛阿帕心脏病犯了,是他救了她,热孜宛阿帕一直在装糊涂,把他当成她的儿子,从未体验过母爱的汉族大哥哥也把热孜宛阿帕当成了她的亲人……

三天后,作为邻居我随爸妈去医院看望热孜宛阿帕。隔着玻璃,我看到阿帕的手与大哥哥的手握在一起笑的那么幸福,那么甜蜜,让人不忍打扰。正好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了进来,形成了七彩的彩虹。那彩虹那么美丽,每一个颜色都紧挨着,形成了绚丽的风景……

只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我们才会像彩虹一样,如此绚丽多彩,如此幸福美满。只有大家心连心,根连根,亲如一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我们的祖国会更昌盛,我们会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最令人兴奋的节日当然是春节了。春节里的民俗和饮食,如同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先说春节的民俗。腊月二十三这天,便是小年。按照民俗,这天里,人们需要祭灶王爷,让灶王爷上天说自家的好话。

腊月二十四,要打扫自家的房子,意味着扫除一切对人们不友好的事物,迎接欢乐、财富、健康,这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再过几天,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人都盼着这天,因为这天晚上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晚上要吃饺子,还能看各地的春节联欢晚会,难怪会让人人挂念。

大年初一初二,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外出游玩,也会燃放鞭炮,使年味儿在爆竹声中越来越浓,让人们十分享受。

再说过年时的饮食。腊月二十五,人们吃冻豆腐。在北方,人们把做好的豆腐放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使豆腐在一夜里冻成蜂窝状。冻豆腐怎么烧都很好吃。

腊月二十九,要蒸馒头吃。馒头也有很多花样,有的捏成花形的、鱼形的,还有元宝形的。味道也有不同,有酒酿的、紫薯的、夹豆沙的。味道和形状各有千秋。

三十晚上,饺子是主角,也有年夜饭。饺子也有元宝形的,但馅料多是猪肉。还有一些农村里,在馅里加一枚硬币,吃到包有硬币饺子的人,在下一年里会很幸运哩。

年夜饭也有在模子里被制成各种样子的米粿,有的是元宝,有的是锦鲤,这两样居多。米粿里掺进豆沙,掺进一些坚果,十分好吃。

现在已进入立春,但“过年”这个词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怀念过去的年,期盼将来的年,民俗饮食是不变的,每个人对年下的定义也会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族团结作文200字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

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的民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春佳节,看春晚是中国传统。而这一次我们家要看的却是我们孩子表演的春节联欢晚会。

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我又紧张又开心。紧张是因为过年就要表演了,开心是因为过年大人就会给小孩发红包。这段时间我,姐姐,表姐,弟弟,还有表弟,正在抓紧时间好好的进行排练……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下午我和两位姐姐在练唱<财神来到我家门>这首歌。而弟弟和表弟在练唱<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我是最忙的,因为我又要练唱,又要练魔术,还要当主持。当然我两位姐姐也是主持的。

晚上7点57分我的心口就像有只小鹿在乱闯,因为8点钟我们就要正式表演了。“8点啦!”表姐在我耳边大声说到,我生气了对表姐说:“知道啦!”我上台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刚说完,外面轰的一声,接下来连续几声响,原来是姐姐在外面放鞭炮呀,我又说到:“接下来有请小娇,欣欣和我表演<财神来到我家门>”唱完了歌,姐姐上台说:“接下来有请李思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魔术表演。”魔术表演结束了,我博得了观众_家长们热烈的掌声。最后弟弟们表演的<两只老虎>也博得了大家的鼓掌声和赞叹声。

我们的表演就这样结束了,这是我们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的表演,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在这儿我祝所有的小朋友们新春愉快!学习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为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端午节又称: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今天的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的样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们组成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广东,下面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首先先绍的是我们广东人最爱的饮料——凉茶,我们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因为它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在广东,如果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很多人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从粤北到粤西山区广大农村,流行着一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春牛舞。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和他们一起幸勤劳作的耕牛,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这一农家宝贝的爱怜,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时,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互相逗乐,气氛浓烈、融洽,充满着农家特殊的欢乐情趣。“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操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蔑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猗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的一样。牛身用布做成,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先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住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的话,逗引观众发笑。

有时观众也挑逗演员,唱道:“手拿红花红彤彤,红花挂在牛角中、你堂春牛唱得好,不过你牛背有只窿。”机灵的演员立即唱答:“锣鼓一打闹喳喳,老兄讲得也唔差;谁个牛仔纸扎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然后开始正式表演。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很简单,只有随着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人们的称赞。牵牛人的动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一边还要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持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但动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大伯唔在行。丁丁园园犁紧转,样般中间唔开行?”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逗趣作答:“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连州学到连山样,留出中间做鱼塘。”

为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伞,肩挑花蓝,边舞边唱相随,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最能表现这种舞蹈特点的是它那纯真、深情的唱词。牵牛的演员把牛牵到场中,便开始唱道:“我条件仔好耕田,生得头大角又尖,耙田唔使用鞭打,犁田唔使用索牵。”然后充满爱怜地抚摸耕牛,从牛头摸到牛尾,一边摸,一边唱:“摸摸牛头摸牛尾,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茨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耳,发展生产走富裕;摸摸牛头摸牛嘴,耕夫步步紧相随;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头摸牛脚,唔愁吃来唔愁着。牛儿是个农家宝,爱牛如同爱父母,相依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

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春牛调”。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非常受人瞩目的;舞狮;种四方竹……

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广东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希望大家也能多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甚至了解其他民族地方的特色,让我们好好的感受中国的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