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孟非讲述开重庆小面的故事【精选20篇】

浏览

1859

作文

43

篇1:孟非讲述开重庆小面的故事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以来,我对自己性格里的两大重要特征“懒惰和胆小”是有清醒认识的。基于这两个性格特征,“创业”这件事基本上不会成为我的人生选项,但是生活又是那样复杂和充满意外,基于长期对家乡美食的念念不忘和手头稍有闲钱的蠢蠢欲动,我终于在南京开了一家重庆小面馆,名曰“孟非的小面”。

故乡,只有离开才存在,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城市,是没有故乡的。故乡,是用来怀念的。山水和故人是文青们对故乡的表达,而大多数如我这般的饮食男女,故乡往往存在于味觉之中,就是所谓“家乡的味道”或者“外婆的味道”。重庆最让我魂牵梦萦的不是川菜,也不是火锅,而是路边摊上的小面和凉面。那种味道对我来说,至今想起都是幸福的味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国人民都爱吃川菜,重庆人和四川人对自己的美食是充满骄傲和自恋的,这种骄傲和自恋应该说也是有一定理由的,因此,它成为了我最终进军餐饮界的最大原动力。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其他因素,比如,我对很多地方的人们对面条的鉴赏标准一直不以为然。离开故乡之后,我一直都想吃到真正好吃的小面,也想让南京的朋友们尝到原汁原味的,让我魂牵梦萦的小面。

说白了就是,我想吃我认为好吃的重庆小面,也想让我的朋友们吃到我认为最正宗的重庆小面。最初我打算创业的目的,真的就这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四精神讲述抗疫故事凝聚青年战疫力量争做时代新人心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从除夕夜星夜驰援,到元宵节紧急集结;从火神山医院争分夺秒抢救病患,到湖北人民欢送援鄂医疗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各部队要主动用好这些素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引导官兵充分认清优势、站稳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兵心的浓厚氛围。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比起单纯讲道理,故事中所传达的“理”更能深入人心。在抗疫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每天都有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发生。讲好这些抗疫故事,可以帮助官兵更加认清中国战“疫”的艰苦卓绝和抗疫成果的来之不易,更加认清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更加认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抗疫故事能不能走进官兵内心、拨动官兵心弦,取决于讲故事者的态度和水平。比如,如何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如何把“自己要讲的”与“官兵想听的”统一起来?如何把“有意义”的故事讲得“有意思”?这些都是讲好故事不可回避的课题。同登一高山,路有千万条。我们可以紧跟舆论热点讲,官兵关注什么就讲什么,也可以联系中外抗疫实践讲,用事实说明国家卓越治理能力和巨大制度优势;既可以用具体细节、典型事例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也可以用思想碰撞、真情互动把故事讲得催人泪下。比如,院士陈薇科研攻关的传奇经历、护士吴亚玲对着手机屏幕含泪鞠躬的感人视频等,都能给官兵以思想上的洗礼、行动上的示范、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讲述方式至关重要。图像、动画、短视频、诗朗诵等,各种图文并茂、体验新颖的新媒体故事产品,见人见情见思想,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育效果远好于简单说教。我们可以借助跨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等手段,通过场景式、空间化等讲述方式,提高讲故事的艺术性、生动性和感染力,让官兵在身临其境中净化思想、陶冶灵魂、提升境界。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治工作干部的应尽之责和必备能力。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疫斗争,时时处处都有故事在发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和提炼,就一定能够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也一定能够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温度、有实感、接地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征文启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24年间,西安高新区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奋进、感人的创业故事,2015西安创新创业大赛于4月13日拉开帷幕,为宣传西安高新区创业者的风采以及他们背后的创业故事,我们特以“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为主题,举办此次征文大赛,以全面展示西安高新区24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讴歌高新区创业者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稿件要求:

1.作品围绕“为你讲述高新区的创业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以自己或者身边创业者的故事为内容,说变化、谈感想、现风貌。

2.征文作品体裁不限、字数在1500字以内。

3.征文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仿冒。

4.凡有创业故事或者讲述身边创业者故事的人士均可参与投稿。

二、投稿办法:

1.参评征文电子版直接发至fukan@xdz.gov.cn,并请注明“创新创业征文大赛投稿”字样。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3.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

4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刘 妙029一88333898张璐029一88311426

三、评审办法:

1.本次征文活动将由主办方联合相关专家以及高新区内文艺界人士组成评委会。

2.征稿期间,征文将按照来稿时间顺序在《开发区报道》上刊发、展示。

3.征稿截止后,征文作品将根据主题、内容、文笔、感染力等标准,由评委会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确定获奖作品。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获奖作品均有奖金及荣誉证书。

五、其他事项:

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未入选作品不予退稿。大赛组委会保留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讲述家庭故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家里有一个杯子。

一个有故事的杯子。

这个杯子从我出生起就一直在用,一直用到现在。

爸爸说我刚出生时不爱吃奶,可能是因为我嫌奶的味道太淡了,所以他就买了一瓶蜂蜜,每次冲奶都兑些蜂蜜在里面,我吃的可香了。

爸爸说,一次我喝完奶被他举到头顶玩,我乐的哈哈笑,这一笑,我把嘴里还没咽下去的奶全喷了出来,洒了爸爸一脸。嗯,香香的,还有浓浓的蜂蜜味。爸爸哭笑不得,妈妈嗔怪着,提醒爸爸以后别再这样把刚喝完奶的我举起来了。

真的,直到现在我还能体会到那串笑声和着那混着蜂蜜的奶香味。

不久,一大瓶的蜂蜜就喝完了,爸爸看着空空的瓶子,舍不得扔,就拿它做饮水用的杯子。

这一用,就是十几个春秋。

儿时每天都是爸爸先起床,爸爸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杯子倒水,热滚滚的开水倒进杯子里,烫。接着,爸爸再去刷牙洗脸。一会,妈妈起床走进厨房,拿起稍微烫的杯子喝水,喝了一半再把盖子盖上,保温,再去做饭。我是最后一个起床的,这时杯子里的水总是温的,一口喝下去刚好,胃暖暖的。喝完了,妈妈再去倒水。我和爸爸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早饭,谈着昨夜做到的梦,聊着今天要做的事。等爸爸上班,妈妈倒的水温正好,爸爸一口下肚。爸爸虽然是每天早晨最后一个喝水的,但一定是每天早上最幸福的一个。

后来长大了,每天早上天刚亮我就要起床。我好像成了那时的爸爸,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也是去倒水,但每次倒水时杯里总有一半冷水,开水倒进去后,温度正好,忍不住一口喝光。因此,紧随我后起床为我烧饭的妈妈总是喝不到温水。妈妈在杯子里倒上大半一开水,用盖子盖好,爸爸起床时杯子里已经是温水了,这时,爸爸喝了一半水,另一半水留给了妈妈。妈妈的心一定暖暖的吧。

有时我因太马虎,喝完水后不倒水,以致下一个喝水的喝不到正好的温水,妈妈便指责我。只是这声责备,不知从何时开始消失了。爸爸起床的时间,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迟了。

家里常常摔碎碗、碟,一片一片的碎渣掉在地上,妈妈的眼神里有自责,有慌乱,竟还有些小小的害怕。

但这杯子从未摔碎过。

在了解别人家之前,我一直认为一家人每天用一个杯子喝水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知道了别人家喝水都是分开喝之后,我也并没有忽然觉得我们家的习惯不卫生,哪怕是因为喝了同一杯水,传染了同样的病毒导致感冒。

毕竟这个杯子有故事。

有我们一家人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姓说廉――讲述身边的廉政故事”征文启事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弘扬清风正气,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市纪委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姓说廉――讲述身边的廉政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将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和市纪委监察局网站刊发。现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征集优秀原创作品。

一、稿件内容

以“廉洁”为主题,以“故事”为载体,用百姓的视角讲述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讴歌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宣传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绩,颂扬廉洁自律的典型,以及对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感悟,激发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稿件要求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小事例承载大内涵,要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二、稿件要求

作品必须为原创,人称不限,体裁以故事、散文、杂文、小小说为主,字数在2000字以内。

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今年年底。

四、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jslzgs2016@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人:韩思军

稿件请用word文档,主题请以“征文+文章标题”格式呈现,并在邮件中注明您的通联方式(真实姓名、电话、通信地址)。

中共襄阳市纪委

2016年8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讲述妈妈的故事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下午,我们学校各中队纷纷召开主题中队会,庆祝妈妈的节日。我们班的主题中队会是:讲述妈妈的故事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妈妈,但妈妈的故事各不相同,今天我就来给同学们讲讲我妈妈的故事。我妈妈是个非常坚强、非常善良的人。她高高的个子,眉清目秀。

六年前,妈妈从事的是医务工作,在当地是一名非常有名气的妇产科医生。她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每当她治疗好一个病人,把一个个小生命带到人间,她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妈妈的工作是受人尊重的,由于爸爸总想到外面闯荡一番,于是,妈妈就辞掉了心爱的工作,和爸爸一起来到了省会郑州,做花盆批发的生意,开始她人生的第二个起点。

初来郑州,我朦朦胧胧的感觉不像在自己家那么舒适、自由,和小伙伴也不认识,我总是闹着妈妈说:“我们回家吧,我们在这干什么?”妈妈的心情也不好,她对批发花盆的生意也不懂,真是万事开头难,但是妈妈非常坚强,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在朋友的帮助下,妈妈的生意逐渐做得红火起来,由于妈妈对客户比较讲信用,所以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我们家买了房子和汽车,妈妈又把我送到了条件好的学校读书,我非常感谢妈妈,不管妈妈工作怎么忙怎么累,每天多晚回家她都要先检查我的作业,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用平时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一束小花,送给妈妈,想表达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心意。我来到妈妈跟前,把鲜花献给妈妈,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接过我手中的花,对我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

我爱妈妈,我为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而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讲述我家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照理说来,我家也没啥事可说。但仔细想想,倒有件令人发笑的事。

那年夏天,正值我五六岁,弟弟还没出生,还在妈的的肚子里。我和爸妈一块吃西瓜,我们吃着吃着……妈不小心把瓜籽给咽了进去。我们手忙脚乱,忙在她的背上,轻轻地拍啊捶的……但那瓜籽像在妈的肚子里长了根,老吐不出来。我们不服气,继续拍,继续捶,直到妈的背都给拍痛了,捶疼了,但那瓜籽在妈的肚子里似乎长得更欢了,怎么也吐不出来……

见爸妈那焦急样,我灵机一动,忙讲了个笑话:“甭急,那瓜籽虽被妈吃了下去,许是又被肚子里的小弟弟吃了不成?”我歪着头,继续说:“现在呢——也许……也许已经在小弟弟的肚子里生根、发芽。不久肯定会长成一颗大——西瓜!”我划了个手势,又说:“妈,您说,弟弟生出来的时候,说不定是个白白胖胖的好小子呢,那不更可爱了?”我这一说,妈忍禁不了一笑,那瓜籽终于给咳了出来。

如今,弟弟已经出生了,且也已七岁了,最好笑的是——弟弟竟像我说的那样白白胖胖,既聪明,又活泼;既可爱,又逗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夏至未至》讲述怎样的故事?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夏至未至》开拍之初就备受关注,该剧讲述了郑爽饰演的立夏和柴碧云饰演的发小程七七考入同一所学校——浅川一中。

在这所学校中遇见了传说中的傅小司和陆之昂,陈学冬饰演的傅小司和白敬亭饰演的陆之昂是所谓学生时代的“男神”,相遇即是缘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甜蜜又苦涩的中学时代。

学生时代的单纯生活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知不觉中他们毕业了,迎接他们的是成人世界的复杂和无奈,他们也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

电视剧《夏至未至》中陈学冬饰演的傅小司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毕业后发行了自己的画集,很快走红,而郑爽饰演的立夏则一直追随着他,不知结局如何!

《夏至未至》中立夏的发小程七七毕业后继续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参加某歌唱比赛迅速成名,成为当时的青春偶像,据悉小说结局也还算圆满。

同样有着音乐梦想的遇见似乎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为了自己的歌手梦想一直不断的努力,就算北漂也没有放弃,依旧在为梦想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讲述成长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然而能被磨练成一个真正的“人”并不容易,有人在成长的时候就已经退出了,而这些已经退出的人,却在抱怨世界不公平,还企图骚扰“正在成长”的人,这些人便被我们认为成“坏人”。

别人的成长过程也许可以叫作酸甜苦辣了。有时是事事顺心,有时却是事事碰壁,有时被给予嘉奖,有时却鞭在身上……情况不同,父母对待的态度也不同。可是我的成长却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我自己有自己的主见,即使是这个主见不怎么好,但是它却是我自立的一个“证明”。

一个人如果自立了,那么他(她)就已经长大了。不用依靠别人,不用父母照顾,不用别人的帮助,自立。就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是每一个“人”所都要经历的。

成长对于我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只能在生活、学习、甚至于我最爱的写作中,都是意味深长的,让人很难琢磨,有说不出的一种感觉,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四精神讲述抗疫故事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出生于1995年的陈汝晴是地道的“武汉伢”,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毕业后,她回到武汉,担任海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海外项目经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1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汝晴足不出户,忙的就是千头万绪的沟通联络工作。

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多所医院医疗防护物资告急,陈汝晴和同事们设法与多方取得联系,寻找捐赠、对接物资。“需要对接医院、海关、慈善机构等,最常见的状态是同时回几十个人的微信,吃饭也在发微信、上厕所也在发微信,联系海内外的医疗物资。”

回想起最忙的时候,她一整天都低着头处理手机那边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白天联系国内资源,到了午夜再与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确认物资情况。最紧张的一次,一批从印度运达国内的手套、消毒液,在海关下班前5分钟才最终完成报关手续。“这批货物原本当天下午要运输出关,印度海关临时要求需要物资接收医院的纳税识别号,我们就立刻联系医院,最终顺利赶在当天发出。”陈汝晴说,“我们都习惯了把电话一直拿在手里,不管白天黑夜,就怕错漏了重要信息。”

在联系的物资捐赠方中,中国留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一批来自英国的留学生捐赠曾让陈汝晴感动不已。

在这批中国留学生寄来的防护用品中,一个箱子里装了好几个不同品牌的防护服。迷惑不解的她后来才知道,是学生们你买几件、我买几件,一个店一个店地跑,才凑齐了这一箱防护服。“两三件衣服是一个牌子,再有四五件又是另一个牌子。在最终从伦敦寄往武汉的这些物资里,有的从爱丁堡寄到伦敦、有的从布里斯托寄到伦敦,大家分头行动,再将零散物资打包一起发过来。每个人的力气很小,聚在一起就凑齐了这一箱一箱运到武汉的爱与支持。”陈汝晴感动地说。

“妞,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是外婆在微信中写给陈汝晴的话。“妞”,是老人习惯唤她的方式。陈汝晴告诉记者,自己从小与外婆特别亲,在得知自己的外孙女每天忙着支援抗击疫情的时候,老人心中宽慰不已。“我能做这些,外婆非常开心。之前我在她眼中是孩子,如今面临这样的困难,我们这些‘小朋友’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为国家出一份力,外婆很骄傲!”

“妞,‘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慢慢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外婆还时常会给陈汝晴发微信鼓劲,这首汪国真的《只要明天还在》,祖孙俩都很喜欢。陈汝晴把微信截了图,她说,等能出门的那天,她要跑去跟外婆好好讲讲自己这一个月的战“疫”战绩。

“能为抗‘疫’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我感到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三八妇女节征文启事:讲述女安检员的故事

全文共 2445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擦肩而过的平凡身影。她,是女儿、妻子、儿媳、妈妈……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与往年不同,正值春运期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天河机场安检站,走到这些女性安检员中,讲述“她的春运故事”,讲述我们身边那些平凡而美丽的女性。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春运、第一次离家过年。

她们是一群“90”后的女孩。春运,对于她们来说,曾经只是一个名词,一种现象,以往的春运,她们扮演的是这场迁徙中的傍观者。2014年7月,这些女孩成为武汉天河机场最新入职的一批员工。从入职那一刻起,今后的每年春运便注定成为她们奋战的舞台。

1990年出生的许婷,旅检一部安检员,性格开朗,初出茅庐的“安检新手”。她主要负责手探、验证、导检等岗位的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工作,并且密切注意通道内的各种情况,旅客的安全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

这是许婷的经历的第一个春运,刚入职的她就已经听自己的师傅讲述过春运的“壮观”,“前辈们经常说,不经历过春运,就不能说自己干过安检。”元旦时,她已经开始关注春运的信息,也是好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2月8日,春运开始以后,航站楼里的旅客开始逐渐多了起来,这才真正感到春运来了。”

许婷记忆犹新的一天是2月25日,正月初六,返程高峰,“因为我们安检站已经实行三班两运转,所以上班时间也不会像以前一干就是一整天,春运期间为了保障高峰时期的检查效率,都会有另一个部门的员工帮助补班,初六那天正好轮到我补班,整整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中间,可能加上吃饭的时间也就30分钟吧!一天下来,腿都站麻了,哈哈!人生的有又一次历练啊!”虽然,像是说着笑话一般的描述着自己的经历,看着航站楼内爆满的旅客,安检待检区内排队的长龙,10条全部开检的通道,连旅客都惊叹“壮观”。

春运期间,旅客出行密集,虽然工作强度大,身体很疲惫,但是许婷和她的同事从不允许自己有丝毫马虎,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为的只是旅客的平安归家。

许婷的家在黄冈,距离武汉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由于春节期间正常上班,年三十这天,她和部门里不能回家的同事一起煮了饺子,一起守岁。虽然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过年,但每天能护送这么多旅客回家,许婷也挺开心的。

她们要照顾好老人、孩子,安排好柴米油盐;走出家门,她们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与男性相比毫不逊色,用柔弱的臂膀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编织未来、创造财富。她们是武汉天河机场的安检妈妈们。

刘琴,武汉天河机场贵宾安检部的安检员,她结婚3年多了,有一个一岁半的可爱女儿朵朵,部门里的小妹妹总是调侃她“她可是我们部门里最会晒幸福的呢!” 今年春运,是刘琴生了宝宝后的第一个春运。

知道妻子今年三十值班,刘琴的丈夫没有一天怨言,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其实,这样反而我更内疚。”带着忐忑的心情,刘琴像往常一样走上工作岗位,看着候机楼那一对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她的小情绪也才慢慢化开。

那天中午,刘琴正在通道内的开包岗位上忙碌,同事小胡跑过来说:“琴姐,你老公和女儿来了!我来接你班吧!你快去看看!”虽然前一天晚上,丈夫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明天来看你,但没想到在航站楼外,三十这天老公和女儿朵朵,还有自己公公、婆婆真的举家来看她,眼眶里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千言万语道不尽对家庭的亏欠,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安检站300多名女职工也在这里坚守岗位。即使工作再辛苦,她们总是幸福的表示“孩子和家庭是我工作的动力,再辛苦我们也不觉得累。”

李琴的同事杨玲也是她们中的一员,双职工家庭的特殊身份让她和他的丈夫从未一起过春节,“不是我上班就是他上班,因为不同部门,即使同一天上班,也经常是我早走出门,他还在休息,他晚上回来,我已经睡了,我们有时候就像是两条平行线,连孩子也经常是抱怨,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一起下班呢!”

“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责任。”每年春运,我们看到武汉天河机场的安检妈妈们在尽职工作,但家中年夜饭席间的空位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朱洪,货运安检部分队长,一位扎根民航安检23年的安检员。从她的故事中看到的是安检工作带来的无限快乐。

“1992年一毕业,就到安检口工作。那时候的机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神秘的地方。即使是春运期间,机场一天也只飞10来个航班,而且只飞沿海城市。还记得,那时的安检X光机还是黑白电视机型的,现在则全都换成了彩色CRT显示器。”回忆起在南湖机场的日子时朱洪说道。

“那时候,刚上班,大家都很年轻,差不多大,分队的氛围很好,虽然有时候工作也很累。但是大家互相调解着,工作的辛苦也就化解了。还记得在……” 说起年轻时的生活安检姐姐们总是笑料不断。

还没走到货检的工作室,就能感受到她们浓厚的家庭氛围,检查室外的窗花,通道门上大大的“福”字,精心设计的部门文化墙。丰富的分队生活,是安检姐姐们的趣谈,“没事的时候大家喜欢自驾到武汉周边一起郊游,带上自己做的小菜。我们还喜欢一起聚会唱唱歌,今年的安检好声音比赛我们还得了第二名呢。”

在货运安检部跟朱洪一样在安检站工作了20年以上的资深安检员不占少数,时间的年轮造赋予她们的是与年轻人不同的严谨与细致,她们的春运情节可以铺就成一副绵长的画卷,已记不得检查过多少名旅客,也记不清经历过多少的感人故事,想要细说自己的春运故事,估计十天也不够。

奉献这个词意义凝重,朱洪不敢轻易使用,“奉献谈不上,我们都是做好份内的工作,和那么多年一起并肩作战的姐妹们一起过年,现在想来是一段珍贵的回忆。”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春运已经凝结成和朱洪一样的安检姐姐们的珍贵的情结,流转的是岁月,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守护,执着而坚定。一代又一代安检人用青春兑现了对空防安全的承诺,用忠诚为这身安检制服增添华彩。

无论是许婷、刘琴、还是朱洪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她们的快乐还在延续。

许婷只是安检站这些“90后”女孩的缩影,她们的一声问候、一个手势、一次搀扶,把这个枯燥乏味的检查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她们用自己青春的热情温暖着人们回家的旅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百姓说廉——讲述身边的廉政故事”征文启事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弘扬清风正气,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市纪委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姓说廉——讲述身边的廉政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将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和市纪委监察局网站刊发。现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征集优秀原创作品。

一、稿件内容

以“廉洁”为主题,以“故事”为载体,用百姓的视角讲述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讴歌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宣传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绩,颂扬廉洁自律的典型,以及对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感悟,激发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稿件要求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小事例承载大内涵,要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二、稿件要求

作品必须为原创,人称不限,体裁以故事、散文、杂文、小小说为主,字数在2000字以内。

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今年年底。

四、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jslzgs2016@163.com

联系电话:3575420

联系人:韩思军

稿件请用word文档,主题请以“征文+文章标题”格式呈现,并在邮件中注明您的通联方式(真实姓名、电话、通信地址)。

中共襄阳市纪委

2016年8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四精神讲述抗疫故事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让彭肖肖惊喜又感动的是,自己所写的《无偿献血倡议书》在成都一经发出,许多海归第一时间便迅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他们一个个撸起袖子,无偿献血。这汩汩流淌的鲜红血液在受疫情影响血库告急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距离成都1100多公里之外的武汉,此次“疫情大考”的主战场,“95后”姑娘陈汝晴憋在家中1个多月没出门。而通过手机、电脑,她像一座桥梁,联通起了国外物资与武汉医院。她说,这是自己做“低头族”最有成就感的1个月。

同在武汉,武汉大学教授罗斌所在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机器人“小珈”送进了雷神山医院。在那里,小珈要送药送饭,做医护人员的得力助手。

彭肖肖、陈汝晴、罗斌都是海归,而青年海归是这次疫情防控中令人瞩目的一股力量。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这3位留学回国的青年,他们在防疫战场上,书写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疫情期间医院用血告急,需要我们出一份力!”

大年初三,战“疫”一线物资告急。彭肖肖与她的同事们再也坐不住了。当务之急是要筹集到用于一线的医疗防护物资,联系海外资源、向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寻求支持。

留英海归彭肖肖目前是成都市政协侨联界别委员、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为了更好地聚合海归防疫力量,她牵头与同是海归的王涛、刘贝拉迅速发起成立了“成都海归之星志愿者服务团”。

一传十、十传百,服务团成立1天之内就有50多名青年海归踊跃报名参与进来。大家分头行动,发挥各自在海外的资源优势,通过美、英、日等国的华侨华人组织联系防疫物资,在带头向四川省华侨公益基金等公益组织捐款的同时,还组建志愿者服务团核心团队,发动青年海归捐款14余万元。

此时,彭肖肖得知了一条坏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双重影响,四川省血库告急。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海归要去献血。之前我们也组织和参与过无偿献血,大家都非常积极。疫情期间医院用血告急,需要我们出一份力!”

彭肖肖迅速起草了一份《献血倡议书》,组建海归志愿者献血小组。而这振臂一呼,吸引了不少在蓉海归参与,有效地缓解了当地血站的临床紧急输血压力。

同时,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彭肖肖还发起了“蓉漂”党员专家科技志愿者服务团,对接联系在蓉海归专家及各类人才1000余人,通过科普宣传、协助防疫、物资筹集等方式参与防疫抗疫。“在向一线医院捐款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社区的情况。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也身处高危环境,非常辛苦,我们将采买的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30多吨的食物,都捐到了一线社区。”

随着复工复产推进,海归之星志愿者服务团制作推出了几十期介绍科学复工复产的视频和宣传手册。与此同时,通过向成都市政府建言献策,彭肖肖与海归专家发挥智囊团作用,就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撰写了相关报告。“我们已通过成都市政协将报告转成提案,在人社局、金融局等单位都得到了良好反馈。帮助中小企业运转起来,发挥海归专家的能力更好助力防疫与复工复产,我们还能做更多。”彭肖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讲述自己坚持信念的故事

全文共 4050 字

+ 加入清单

侯斌自己的领域上取得了跳高的一些成绩,,可是在过去20年以前,当我还在福利厂里工作的时候,当我和100个残疾人在拉车的时候,我们厂长给我们放映了一个电视,在广州举行全国的残运会。当我看到运动员在领奖和奔跑那一刻,我问我自己,我穿着工作服,我可不可以成为领奖台那个人。侯斌从那个时候告诉自己,你永远不要是一个观众,你永远要成为参与者实现梦想。

我在单位是做拉车,我每天下班的时候拿起哑铃来训练,我们所有的同事都嘲笑我,但是当你不断地去举起杠铃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时候,你的贵人出现了。我们段长过来说,你还在练,你这么练没有未来的,你要去体校,那才是训练的地方,才有教练。那个时候我次知道了体校在哪里。

到了体校教练看了我,那时身材挺高的。我跟教练说我也想来训练,教练说不错,你可以过去跑两圈。我说教练我腿不好,我是假腿。当时教练说很抱歉我不能教你,因为你是残疾人,如果你摔倒了,我们赔不起。当教练把你拒绝门外的时候,我骑车回到家里。那个时候不能跟父母再说,你想去训练被人家拒绝,我问自己要不要实现自己小小的梦想。隔了一个月我又去体校了,又被拒绝。过了6个月我去的体校,被一个田径教练收了我,他看我去了七次,收了我,给我一个训练的舞台,我训练正式开始。当我走到教练身边的时候,举重队一个孩子,六七岁,走了过来,我那时一条腿。他围着我转了两圈,他一转我晕了,怕这孩子讲话,那孩子说:爸爸你看这个人没有腿,太好玩了。

那个时候的侯斌,次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有地缝都会钻进去,无法承受,在回来的路上问自己,侯斌你要不要坚持。当我回到家,父母依然在忙碌着,我妈妈是学校的老师,她给我更多的影响。我妈每都在上班,我可以做什么,第二天我又骑车去了体校,成为我体育的开始,是坚持的开始。

侯斌为什么可以跳过1米92,我们平常家里的门才2米多,我可以单腿越过去,怎么跳过去的。当我训练半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成绩只能跳1米55,我发现我找不到人生激情的感觉,我说教练我想跳得更高。教练后来跟我讲,你能够练一段时间回家不错了。我说,教练我有我想跳过2米。教练乐了,他说,你不想练了是吗?我说我挺想练的。他说你想跳2米,你教练我才跳1米86。我说对呀。他说你是要回家吗。我把梦想放在心里了。

我查到当年全国的比赛一条腿跳高比较多跳1米80,这是比较高的水平,你会发现当你的目标定在1米80的时候,所有的运动员目标都是在1米80,这已经是全国比较高的水平,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国外运动员的成绩,后来当我查到健全人的项目可以跳到2米多,能跳到那么高,我给自己定了2米的目标。你会发现高的目标,高的标准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每个人看到所有的奥运会选手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他取得成绩辉煌的一刻。像今天台上的嘉宾,我们看到他拥有如此辉煌的教育事业,可是我们知道所有成功的背后是这样的千百次的失败。侯斌是无数次的失败,横杆撞到头上、脸上、鼻子上、嘴上流出血来,无数次的失败我们才能换来一次比赛的成功,这是所有成功的法则。

所有成功的背后其实我们不仅仅是一种坚持,要突破你内心的恐惧。我在过去发现1米60我根本跳不过去,原来每一次比赛我都害怕,因为在残疾人训练当中是没有观众的。每一次训练的时候,跟教练说可不可以把隔壁学校的学生请来一些,让他看我训练。教练说你美吧,所以侯斌每一次训练都是一个教练,五个队员,稍微有几个观众有几个摄像头我晕了,害怕了。然后我发现自己这样不行,我要找到方法,后我去我奶奶家,把我奶奶家的围墙栅栏拆下来,放在体校进门的地方,每一次练跳高的时候跳五步跃过那个栅栏。会发现这个方法特别好,这个栅栏让我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防线。

亚洲一个电视台来佳木斯采访我,那个电视台的女记者问我,她说侯斌先生,你能不能告诉我一条腿是怎么能够跳过1.68米呢?你怎么会跳那么高呢?我那个时候不太会语言表达,我在福利厂工作基本是不讲话,基本是跟人家打手语的。我对着摄像头,对机子说,我一使劲跳过去了。那个翻译汗下来了,他用中文跟我讲,他说侯斌先生你不能说这么简单的话,你应该有个表达,你是用什么想法和行动,你怎么练的,你得表达一下。我说是吗,好。第二次开拍。他说侯斌先生你是怎么可以跳到这么高的成绩,我说我看到横杆一使劲跳过去了。后来导演不拍了。

我那个时候不太善于表达。但是你会发现侯斌用行动用方法。当时女导演来问我说,我知道你不太好去表达,但是我想问你,我们在痉当中看到,当你跃过这个栅栏的时候,如果你失败了,你的腹部会扎在这个上面上,你怎么想呢?我发现那那个时候说话都特别简单,被扎到?我从来没想过被扎到。这是18年前,侯斌面对跳栅栏挑战内心的状态,当你想到惧怕恐惧的时候,你的人生很难走得更远。

在上了厦门EMB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讲述自己坚持信念故事之后,侯斌不断地在成长,不断地在寻找外在的方法了来激励我不断地前行。奥运会之后发现自己不爱锻炼了,因为我已经参加了全球比较高水平的比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激励我了,发现我不爱练了,发现没有状态了,发现我六块腹肌变成一块。后来我上了大学持续学习,我又报名参加了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这是我们所有参赛当时的情景,在五年前,我退役一年之后选择了在沙漠行走的赛事,改变了我自己。这个赛事到今天已经改变了无数的企业家、孩子、团体,所有走过戈壁的人,我们的人生又有一次的蜕变,每个人见面都要拥抱,因为我们都是戈友。

每当我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想起很多在一路上行走的故事,你会觉得一个腿不太方便的人怎么选择这样的道路去行走呢。五年前我次参加戈壁挑战赛,大会主席叫曲向东,我跟他说,我以前拿过成绩,他那时候对我不是特别了解。然后天开赛,我和所有的同学们一起出发,我当时代表厦门大学EMB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讲述自己坚持信念的故事,当时有全亚洲30几个商学院去比赛,我腿外面的假腿是一个塑料的材料。每一次行走的时候皮肤都要和义肢连接处去磨合,尤其在戈壁当中有高有,每一次踩上去的时候反馈的力量增加你腿的磨合度。在五年前天我已经算是有毅力的人,我不断地激励自己,我那走了五公里走不动了。第二天还走,第三天也是,到了第四天,我跟大会主席曲向东先生说,曲老师你看我腿不太方便,我说我特别想走,但是我走不完。对呀,你根本走不完。我说你能不能给我帮个忙,你可不可以比较后,你用车提前给我到五公里处我下车,我走五公里,走到终点,走五公里完事了,我说你给我个小梦想。他说好吧,因为特别特殊,安排车,第四天送你到五公里的地方。

第四天司机送我到某个地方把我放下来了,前面是五公里。走着走着后面队员赶上来了,这不是那个奥运吗,哇,你太厉害了,走这么远,这离终点还有7公里呢。我当时在想不是在五公里把我放下吗?7公里放下我怎么走啊?没办法,因为再走车进不去了,人没有选择的时候,你只有达到目标,我那时候一直走一直走,走了四个多小时,走到了终点。一到终点几百人在终点,他们庆祝欢呼,我想跟他们说我没走完,但每个人都跟你拥抱,把你抱着不想说了,你们说走完走完了,一种特开心的感觉。

晚上庆功会旁边一个队员问我说,侯斌,我们走那条路玄奘大师当年去取经的一段路,有一个河水特别美,每个人走了三天,没有水情况看到水很多人跳下去,你有什么感觉?我说,啊?还有水,我没走那段。我没敢吱声,还有水吗?另外一个队员说了,第四天亚洲比较大的风车镇在戈壁滩上,人们都走崩溃了,你什么感觉?我说怎么有风车镇呢,那段路开车过去的。后来我发现,原来你没有走过的路不叫你的人生路。

在五年前,我宣布,侯斌,我用五年的时间走完戈壁120公里的全程。侯斌持续不断每年去走,走四天,每年都走。走到去年我坐上飞机,我一个同学从前面走了过来,他说侯哥啊,前两天我们在戈壁出征之前,我给别的同学做演讲说到了你,说你一条腿可以走五公里,太了不起了,我都敬佩你。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你们太美化侯斌了,我走过戈壁,我只走过,我死的心都有了,他一条腿怎么可能走五公里呢,你太美化他了。因为我那时候人要面子,旁边人都认识我,我一只手碰他,暗示他别说了。他以为我没听懂又说了一遍,当时我一下子火到这儿了,而且卡着出不来,很难受。

要把这股火气当成志气。下了飞机我话非常非常少,问自己侯斌你这一次可以走多久,我为出发那做了大量的准备,我的残肢用大号创可贴包了三层,因为你走两三公里血泡出来了,又把腿磨合的地方又绑了五层。那我拿个非常小的包,减轻我的重量。天正式比赛我出发了,十点钟。走到五公里,我的队友跟我说,侯斌已经五公里了,你不要再走了。我说我想走,你陪着我好了。当你不断地行走的时候会有人帮助你爱护你,其实都在关心,但他都会影响你的目标。我说我要走,你不要说让我停下来,侯斌带着这股志气走到了中午。走到了下午,走不动了,想起过去9岁没有腿,去训练被队员关在门外,那个场景,训练没有按摩师回来,我妈站上去用脚给我踩,汗水哗哗地流。想起来过去的一幕一幕,你会发现,人生上半场是靠你的梦想支撑的,但人生的下半场是靠你的坚持和感人的力量一步步往下走的。

侯斌也是很普通的人,并不是我是运动员才能走得更久。我走到了8点,9点,走了晚上10点,整整走了10个小时走到了终点。我完成了天我自己设定的时间,全程32公里的全程我走完了。当我到达终点的时候已经是黑天了,曲向东主席从营地走出来的时候,他一抱我,一松手我倒下去了,他又把我抱起来。当我再往营地走十几米的时候,门口有好多好多的同学,在那一刻迎接我。那个时候泪水很自然勇敢地涌现出来,你发现你走完全程的泪水和五年前没有走完的泪水是不一样的。你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人生路,你自己行走,坚信它,热爱它,像教育孩子一样给予它,帮助它,于是成所有所有美丽的故事。

今天的教育论坛更像一个奥林匹克论坛,每一个行业的所有人,当你运用了精神的力量,奥运的精神,不断地去放大我们人生的梦想,我们给予这个社会、给予每个孩子从内到外的一股精神和力量,这是中国精神,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精神讲述抗疫故事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猝不及防、来势凶猛,各种问题在短时间内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各方面准备不足、经验不够的短板不断暴露,导致了恐慌的蔓延。如,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如何挖掘资源,推进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阻断移动的传染源?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包括医院床位不足、医护人员匮乏等诸多困难。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全国力量的调动,困难在不断解决,疫情在逐步走向可防可控。“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可防可控的背后,是由多少来自管理、调度、指挥、研判、决策各方的加班加点、通力配合成就的,多少动情的故事值得去挖掘!正因如此,广大媒体工作者在报道时要选好角度、站稳立场,不能用“揭短”“看笑话”,甚至“幸灾乐祸”的歪曲视角去报道,而是要以建设性的研判态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既“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以一线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为主人公,讲好抗“疫”故事,在行动!

紧急时刻,广大一线医护人员将安危置之度外,挺身而出、日夜奋战,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广大媒体责任在肩,要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传出去。与此同时,媒体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经过前期的大力宣传,戴口罩、勤洗手的要求已经基本家喻户晓,接下来,如何正确戴口罩、如何选用口罩、如何处理废弃口罩、如何正确洗手等更为细致的防范要点正在为大众所关注,宣传重心也应及时跟进。短视频时代,内容传播同样要紧跟潮流,如把专家采访以短视频的方式,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共同传播,扩大传播效果。对于宅在家中的人们,媒体应该扮演起“传道受业解惑者”的角色,教会大家如何加强自我防护、如何自觉居家观察、如何克服居家观察的种.种困难。除此之外,各级管理部门如何为解决群众困难积极开动脑筋,切实安顿好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些都有很多故事可以大声讲出来。

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这场突出其来的灾难面前,全体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动员、全面组织,展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我其谁、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世界也为之点赞!作为媒体人,为人民而述、为民族而作、为世界而录,把中国人民防疫抗疫史诗般的故事,生动地讲述给历史、讲述给后人、讲述给全世界,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讲述我家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弟弟呀,没学过变脸,可当讨论到吃时,你看他的脸,呵,却比翻书都要快!

这个星期天,弟弟到大洋社区的“青果果”学写字,中午顺便来我家吃中饭。妈妈一听,都不敢下厨了,只是一个劲地挥手:“不行不行,我烧的饭肯定入不了几位美食家的法口,去外面吃……”

一听去外面吃,弟弟来劲了,兴冲冲地问:“哪儿?哪儿?”

“哪儿?你阿姨今天没取钱,去喝西北风……” 小阿姨(小弟弟的妈妈)不轻不重地说了句。

“啊!喝稀粥?”弟弟没听太清楚,却已立即苦了脸。

“对……嗯,对……”妈妈一见,想逗逗他,也装出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弟弟的脸瞬间从欣喜变成了失望,这速度比风吹得还快,好比一颗石子从高山上呼一下子落到低谷。他的头靠在车窗上,原本黑得发亮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现在却显得黯淡无光,手也无力地耷拉着,活像一个忧郁症患者。

可是,妈妈的车才刚开进银泰城,小弟弟的眼睛就“忽”一下亮了,身体也有了活力,就差蹦起来了。

小阿姨说:“看你高兴的。阿姨对你多好,和妈妈差不多吧?”

没想到,话音刚落,小弟弟就冲着我妈大喊一声:“妈妈!”毫不犹豫。

车上的人一愣,反应过来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没想到,小弟弟打这开始就改了口,一个中午都改“阿姨”为“妈妈”,表情如同水面一般平静自然,美得我妈合不拢嘴。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读了我的作文,你感受到小吃货形象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名人故事:莫言讲述自己的老师

全文共 225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我五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这当然也不是我的父母要对我进行早期教育来开发我的智力,主要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村被划归国营的胶河农场管辖,农民都变成了农业工人,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儿童竟然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通通地进了幼儿园,吃在那里睡也在那里。幼儿园里的那几个女人经常克扣我们的口粮,还对我们进行准军事化管理。饥肠辘辘是经常的,鼻青脸肿也是经常的。于是我的父母就把我送到学校里去,这样我的口粮就可以分回家里,当然也就逃脱了肉体惩罚。

我上学时还穿着开裆裤,喜欢哭,下了课就想往家跑。班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最小的如我,最大的已经生了漆黑的小胡子。给我留下了印象的第一个老师是一个个子很高的女老师,人长得很清爽,经常穿一身洗得发了白的蓝衣服,身上散发着一股特别好闻的肥皂味儿。她的名字叫孟宪慧或是孟贤惠。我之所以记住了她是因为一件很不光彩的事。那是这样一件事:全学校的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听校长作一个漫长的政治报告,我就站在校长的面前,仰起头来才能看到他的脸。那天我肚子不好,内急,想去厕所又不敢,将身体扭来扭去,实在急了,就说:校长我要去厕所……但他根本就不理我,就像没听到我说话一样。后来我实在不行了,就一边大哭着,一边往厕所跑去,一边哭一边跑还一边喊叫:我拉到裤子里了……我自然不知道我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后来别人告诉我说学生和老师都笑弯了腰,连校长这个铁面人都笑了。我只知道孟老师到厕所里找到我,将一大摞写满拼音字母的图片塞进我的裤裆里,然后就让我回了家。十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她与我妻子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我妻子说她应该叫孟老师姑姑,我问我妻子说你那个姑姑说过我什么坏话没有,我妻子说俺姑夸你呐!我问她夸我什么,我妻子严肃地说:俺姑说你不但聪明伶俐,而且还特别讲究卫生。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个老师也是个女的,她的个子很矮,姓于名锡惠,讲起话来有点外地口音。她把我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我自己也闹不清楚上了几次一年级—从拼音字母教起,一直教到看图识字。30多年过去了,我还经常回忆起她拖着长调教我拼音的样子。今天我能用微机写作而不必去学什么五笔字型,全靠着于老师教我的那点基本功。于老师的丈夫是个国民党的航空人员,听起来好像洪水猛兽,其实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教过我的哥哥,我们都叫他李老师,村子里的人也都尊敬他。文化大革命期间,兴起来往墙上刷红漆写语录,学校里那些造了反的老师拿着尺子排笔,又是打格子,又是放大样,半天写不上一个字,后来把李老师拉出来让他写,他拿起笔来就写,一个个端正的楷体大字跃然墙上,连那些革命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于老师的小儿子跟我差不多大,放了学我就跑到他们家去玩,我对他们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后来我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就再也不好意思到他们家去了。几十年后,于老师跟着他的成了县医院最优秀的医生的小儿子住在县城,我本来有机会去看她,但总是往后拖,结果等到我想去看她时,她已经去世了。听师弟说,她在生前,曾经看到过《小说月报》上登载过的我的照片和手稿,那时她已经病了很久,神志也有些不清楚,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师弟问她我的字写得怎么样,她说:比你写得强!

第三个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里,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里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惊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牵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再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经常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讲述我的志愿故事”有奖征文启事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挖掘志愿服务文化内涵,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即日起,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讲述我的志愿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一、征文内容

面向全市广大志愿者,围绕参与的市内外任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经历进行创作,讲述志愿故事、书写心得感悟,阐释认知体会、分享成长体验。

二、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12月31日。

三、稿件要求

主题鲜明,文笔流畅,题材不限,富有新意;题目自拟,篇幅不超过1200字,并配与文章相关的图片1-2张;稿件需是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四、奖励办法

优秀稿件在《盐城晚报》和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志愿江苏365”上刊登,一经刊登将给予稿费;年底对本年度《盐城晚报》和“志愿江苏365”公众号刊登的我市稿件进行评比,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

五、征文方式

征文作品邮箱为ycwbfk@163.com,作者发送征文和图片时需注明“志愿故事征文”字样,并留下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精神讲述抗疫故事凝聚青年战疫力量争做时代新人心得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奋战抗疫,奋斗有我。”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武汉市委闻令而动,一大批青年团干部积极下沉社区,测量体温、运送物资、照顾老人、他们不负青春誓言,化身“防疫先锋”,全力当好疫情防控一线的螺丝钉。

疫情防控期间,共青团武汉市委机关团干部向娅丽又多了一个身份——康美社区下沉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和群众工作队队长。两个多月以来,向娅丽带领团市委机关第三、四党支部党员一直忙碌在离家30公里以外的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康美社区,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把好第一道关口。

康美社区属于老旧社区,困难群众较多、封闭困难较大,防疫工作难度大。“李奶奶,这是给您买的蔬菜,咱们虽然是无疫情小区,但是尽量少出门。”4月1日,向娅丽早早来到康美社区,为独居老人送去生活物资。作为第一批下沉社区的干部,她已经在康美社区“连轴转”了60多天。

在硚口区韩家墩街古四社区,下沉干部张珣在一个待拆迁工地的临时帐篷中值守了40多天,每天长达10小时的坚守,练就了她的“超强记忆”。张珣曾遇到一位聋哑人想出门购物,她一边用手势比画着劝返,一边给他量体温,结果竟达38.3℃。好在张珣平时就记得他的名字,在联系社区通知其家人后,20分钟就成功送医。

疫情席卷全城,共青团武汉市委制定《武汉共青团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方案》,积极组织招募青年志愿者,发动一批共青团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87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省、市红十字会电话接听、材料整理、物资清点,近千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商超物资分拣,1084名高校志愿者在线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在线辅导功课……青年团干骆一卉利用和企业团组织联系紧密的优势,号召中央在汉和市属企业团组织积极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工地、商超、社区,奋战在建设、生产、服务一线。

疫情期间,共青团武汉市委累计组织招募青年志愿者2.3万名,开展安全自护培训和岗位培训2000余场次。他们踊跃投身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各个角落,用青春底色,谱写志愿乐章。

疫情期间,青年团干部和志愿者的工作,也获得了广大居民的充分认可。在蔡甸街新福社区下沉的青年团干部张轶孟,一边负责防疫点的值守工作,一边还要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工作之余,张轶孟竟然在抖音上刷到了自己为居民送货时的视频,原来视频是热心居民偷偷拍下的,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他表示感谢。

有一天晚上,张轶孟刚忙完工作,便接到社区居民的电话:“你们那么辛苦,别吃泡面了,到我家吃饭吧!”一时间,感动的热泪不禁夺眶而出,“看到疫情防控成效日益明显,社区工作者和群众的热心反馈,那一刻,感觉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据悉,今年《开学第一课》被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注重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启迪人生价值,让孩子们在向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红色听风者”秦老讲述了在红军通信学校学习的故事和南邮创业故事,讲述了刻骨铭心的长征人生,作为老红军代表升国旗,并在少先队员敬献的红五星上签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央视董卿、撒贝宁、何炅主持该节目。

秦老说,他与通信结缘八十一年,感谢党的培养,党的信任。他希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