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视传统文化作文【汇编四篇】 作文合集20篇

端午节就要到来了,我们要好好品味端午节,传承中华文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重视传统文化作文【汇编四篇】 作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590

作文

1000

传统文化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我最喜欢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更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我每年都是会回爷爷奶奶家陪他们一起过年,妈妈和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听着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让爷爷陪我放鞭炮,那心情别提有多美!到了晚会开始时,妈妈他们在包饺子,妈妈说过年就要守岁不许睡觉,我则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还有团圆,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

在夏天,热了就打开空调、吹风扇。使我想起了一年夏天,在参观故宫时满头大汗。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故宫中生活的皇帝和皇后怎么乘凉呢?

在“宫中好乘凉”的活动中,故宫老师为我们解答了一下。原来故宫四周有护城河,围绕着故宫四周。在古代他们会把窗户打开,让风吹进来叫做支窗,他们也会穿凉快的衣服,喝茶解暑……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使用扇子扇风,有中国人发明的圆扇和团扇。也有古代少见的折扇,为什么在古代时期折扇很少呢?因为折扇是日本人发明的,起初先传到朝鲜,再传到中国。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一起在圆扇上画兰花。大家画的兰花颜色各不同,有的画蓝色的、有的画红色的、而我我画的是粉色的花瓣,刚开始大家都在报纸上练习画兰花,练好画兰花后,大家都开始在自己的扇子上画兰花。

手里拿着自己亲自制作的扇子扇风,感觉好凉快!仿佛回到了古代,体会到了古代人在宫中乘凉好方法,扇子代表着古代的历史而且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xxxx年的元旦,厚街镇富民商业步行街举行了厚街镇首届美食节。

在富民商业街里,摆了很多档位。厚街有许多传统美食,如:南瓜饼、马蹄糕、客家糖环、松糕、粽子、糖不甩、寿司、香蕉芋角、笑口枣等等。在这些传统美食中,有些食品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如南瓜饼是黄澄澄的,上面还印了一些图案;马蹄糕是透明的,里面有一些“马蹄”;寿司的颜色有绿的、红的、黄的、紫的等等。它们的配料和味道也各不相同:马蹄糕是冰凉的;糖环由白糖、糯米、鸡蛋混合做成的;松糕由白糖、糯米、花生等混合做成的;粽子是由艾叶、猪肉、糖(盐)、草、糯米等混合一起做成的;糖不甩里面有糯米粉和片糖;寿司里面有黄瓜、香肠、肉丝、鸡蛋、紫菜;香蕉芋角里则有香蕉和芋头……。

一位做马蹄糕的阿姨向我们介绍了马蹄糕的做法:第一步:把马蹄去皮洗干净并切成小粒。第二步:把水和糖以10?9放进锅里,煮成浓的糖水,再用水和马蹄粉以重量2?1混合成生浆糊。第三步:倒生浆糊到糖水里,边倒边搅均匀,做成半生半熟浆糊。第四步:把马蹄粒倒进半生半熟浆糊,并搅均匀,然后用盆装好,大火蒸三十分钟即可。

在谈到举办美食节的意义时,镇教办王剑雄主任说:“我很赞同举办美食节,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厚街的美食,有利于保留厚街的传统美食,也利于发扬厚街传统的文化,在生产、制作这些美食的传统工艺过程中,也体现了厚街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同时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发扬厚街人民的优良传统美德,为厚街乃至全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的,举办美食节,既能保留传统的美食,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把厚街建设得更美好!(厚街中心小学小记者:邓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年传统文化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是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的,但是今年,春联对我有重要意义。

春节的前夕,我主动向我的软笔书法老师申请写一副春联,因为今年我的书法成绩已经更上一层楼了,所以想一试身手。例文拿到之后,我立刻练了起来。一开始很差,然后有一幅好的,之后就全部都是好的。有时,不用父母催,我自己就加练,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写完春联之后发生了几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一是在离开济南回老家之前的那个晚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在自家门上工工整整地贴上了自己写的春联;二是在姥姥家,大姨对我说,她想把我给她的那幅春联留若干年,然后卖上一些钱,这说明我的春联已经写的很不错了;三是在爸爸的办公室里,我把春联给了爸爸的一个同事,换来了一盒巧克力,但我收到巧克力后不忍心吃,就转送给了一个阿姨的女儿;四是奶奶对我的春联大加赞赏,说我的字粗细均匀、上下左右很整齐……

但是,我明白,大家对我的赞美,其实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我自己也能发现我的字依然有很多不足,比如“盘”字,不仅字写得特别小,而且结构也不好。以后还要多多改正。

一幅春联,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会更加勤奋地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三继承传统文化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月华沐地,氤氲的香气让屋内的人影显得不真切。庭院内有两棵树,一株是桂花,一株也是桂花,准确的说是用来制香的“木犀花”。仍旧含苞待放的它们已然被剥夺了芬芳。

我知道,每年祭祖的日子到了。

每年十月十五都是祭祖的日子,一家人赴家族神龛,有最年长者取出祖传的香篆,安置在被两只同黄狮子驮扶的紫砂宣德炉中。再由次年长者制香“沉,檀,各一两,麝,涎,各一钱,如法烧”。而作为最年幼的我则是负责焚香后的理香灰等杂活。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淡薄的雾气自精巧的紫砂炉中袅袅升起,散成千万细缕向屋内四处奔散,漫漶了眼前的一切。香盘上未能在枝头绽放的桂花在香气的敲门下耷下了花瓣,淡紫色的烟从中泄露出来,似是昨夜春雨过后的凌晨,还留有晶莹剔透的露珠。木樨香虽没有古龙涎那般昂贵,却低调,不奢华,亦是对先祖们莫大的敬重。

素馨的花香只是芬芳的前调,沉香和檀香使味道变得更加浓郁,还有麝香的暗中辅佐作为香的底蕴。如麻似的心也逐渐心旷神怡,香也从如丝如缕变成云雾缭绕。

轻烟袅袅中,我仿佛看到一位位先祖微笑着,娓娓道来为后世子孙讲着一代代的故事;我仿佛跟随他们穿梭在历史的风尘中,见证着祖祖辈辈的生活和命运;我轻嗅着缕缕清香,摩挲着历史和文化留下的印记。烟霭杳杳,静心祭之,层韵渐开,幽芳沁人。似一场灵犀的相遇,恍惚间重临一回先祖们经历的光景,对典雅文化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后世的期待……

香闭,故事讲完了。

我轻轻将炉中的香灰理好,置于桂花树下泥土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庙会作文传统文化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期末考试考完了,总算可以放暑假了,爸爸带着帅帅去逛庙会啦!帅帅一蹦三尺高。

下车了,下车了!帅帅大喊着,对面就是庙会啦,帅帅着急地说:“快点呀,快点呀!”爸爸左看看,右看看,呀!人行道离这里还远着呢。干脆跳栏杆,爸爸指着栏杆说:“咱就从这里过去吧。”帅帅犹豫了一下,说:“行吗?”爸爸自信地指着自己的鼻子说:“看我的,你一定照我的样子做。”爸爸两腿一弯,双手纂拳,全身用力,纵身一跃,“砰”地一下跳了过去,哎呀!爸爸坐在了地上,帅帅双手举高大声欢呼:“老爸真有一手。”爸爸一边揉着摔疼的屁股,一边呲牙咧嘴地说:“快,照我的样子做!”帅帅刚要起跳。这时,警察叔叔来了,他严肃地说:“这样多危险啊,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道。”爸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红着脸认错。帅帅看见了也非常不好意思,自言自语地说:“哎,真不应该呀。”

帅帅和爸爸低着头走到了人行横道等绿灯亮,过了马路,他们开开心心地走进了庙会的大门,警察叔叔也甜甜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以它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中华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传统节日文化正在慢慢消逝……

据烟台日报2007年6月20日报道——“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端午节要做什么?”,在市养正区、道恕街小学和文化路小学附近,记者叫住十几位小学生问道。经调查发现,许多小学生对端午节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三年级的赵欣答道:“老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但问到屈原是谁,她天真地说:“是古代战士,和雷锋叔叔一样吧。”问到端午节要做什么,他们更是答得五花八门——“吃粽子”“放假”“去烈士陵园扫墓”……

据中新网2013年9月19日报道——今日是传统节日中秋节。在现代生活中,中秋节仿佛失去了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俗,如今只剩下月饼。在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过节方式已被改变。对此,有专家呼吁,对传统节日应赋予现代内涵,在继承的同时,紧跟时代的脚步。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很少关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却一定会记得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传统节日渐渐被国人所忽视,节日文化正面临消逝的危险。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与思想;传统节日是中国人认知天地人生的重要表达与生动实践,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精神特性;传统节日是维系与促进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命脉,生动的传递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传统节日犹如一江春水,它的流向与中华文化的未来息息相关。

如果按照当下的形式发展下去,也许几十年后,几百年后,我们再也闻不到粽子飘香,再也感受不到轻轻剥开深绿色粽子刹那时的欣喜;再也感受不到传统月饼的味道,再也看不见房前插的艾草……不!我们不要!

面对这些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的心是否会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传承了几千年的节日文化,绝不能在我们手中消失。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节日文化。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传统节日文化会再次大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文化的高考作文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华能以其自创文化独立于其名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传递灿烂的中华文化,守卫我们的文化家园。

从这一刻起,我们不要沉醉于那些糜烂的情爱歌词,不要依恋于乱竹丝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让余秋雨告诉我们他的“千年一叹”是在叹谁的心坎。让冰心告诉我们,她的“繁星”点缀了谁的世界;让海子告诉我们,“那片海”在春暖花开时润色了谁的眼。

在历史的长河中,掏出一抔闪着光的沙土,细细掏尽。拾出经典,珍贵地收好我们的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继承与发展后再传递给下一代,让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守卫下闪烁其迷人的光芒。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华节日文化则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节,寄寓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欢度传统佳节,是中华儿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传递、守卫着瑰丽多彩的中华节日文化,皆因中华节日文化乃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来吧!让我们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听古代圣贤佳人在耳边低声吟唱,享受民族风俗,浴心波涛,感受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这就是欢度传统佳节,传递、守卫中华文化过程中萌发的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神清气爽啊!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向世人标识我们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让绚烂的东方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给我们的子孙。

传递、守卫中华文化,是让经典文化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亘古不息,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发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的标识。

所以,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将中华文化的传递与保卫视为己任,守卫我们的文化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定带你去北方,在黄土高坡上引吭高歌,吼一声秦腔,抖落一声黄土,唱响安塞腰鼓的劲律。在夕阳下,与你一起看那滔滔不绝的黄河。

——题记

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漫步在黄土高原,嘴里轻唱着这首歌,我来到陕西安塞县。这里到处都是黄土,踏上凸兀的黄土高坡,犹如踩在男人裸露的胸肌上,万仞沟壑是你股股血液的流淌,沉睡千年的巨人啊—黄肤色的女人,匍匐在你枯竭的躯体上,千年的爱,万年的情,来滋润你那干裂沧桑,她要让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散发出缕缕芳香。

春节的气息愈来愈浓烈,腰鼓的声音也愈捶愈烈,不由得自己的步伐逐渐急促,敲打锣鼓的汉子们高大威猛,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他们在空中自由地摆着舞姿,黄土飞扬,显得多么豪迈。在轻轻的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然一挥,我开始睁大了眼睛,害怕错过奇迹的一瞬间,一声破天惊的巨响刺进了我的耳朵,鼓点不断的急促,我的内心仿佛跟鼓点般狂跳,使我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的人的脸上挂着喜悦的表情,有力地甩动着红布条,每一个舞姿都不断的匆匆变幻,飞扬的黄土衬托着人们的热情与淳朴,我站在这群勤劳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震撼人心的奇迹,他们就像一团神秘的音符!一首昂扬的歌曲,让你无法自拔……

大自然却给了这毫不起眼的黄土无限的力量啊!

母亲河—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你们瞧,那黄色的水雾,此水真是只应天上有啊;再看看那茫茫水雾中辽阔的黄河多么像一卷巨幅画轴伸向远方,连接蓝天呢?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黄河,它浩浩荡荡,天水相接,万里奔腾,他冲破山谷横贯中国映着明在这轮帆:有时平静温柔,有时如怒如吼。仿佛每一朵浪花都告诉人们,在这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可赞的故事。它蜿蜒曲折,但终究朝东奔流,倾注入海。

黄河母亲还曾有过文静的一面。黄河上游的水清澈柔缓,夏日,来到黄河边上,微风轻轻的抚过脸颊,使人有一丝惬意,河岸边的芦苇摇动着它的身体,多么和谐的场面啊!黄河的水不像那般凶猛,她突然像一位优雅少女,让人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黄河真奇特啊!夕阳西下,坐在河边,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下来了,我想带你来这夕阳下,看母亲黄河文雅的一面,与你一起徒步走在这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曾踏上过黄土高原,看过那激昂,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感受过黄土高坡上农民的勤劳与热情,浏览过祖国的母亲河。今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她一步步的走向世界,没有人再也看不起她,我们都为她自豪和骄傲。安塞腰鼓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发扬它,让世界都为中华喝彩!

中华民族!向前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的一天,我们飞扬七色花红领巾假日小队的伙伴们,一起来到绿博园少年宫做灯笼。

在手工室里,老师先向我们展示了今天要做的灯笼的样子,并一一介绍了做灯笼的各种材料,同时教会我们用胶枪的方法,然后便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一款独一无二的灯笼。

我先把灯笼的架子搭好,这样灯笼的外型就确定了,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灯笼。我取了四张红纸准备贴上去,但想想,我总该把我的灯笼装饰漂亮一点吧。看到左边的同学在画“福”,右边的同学在画小猪,我想了想,我就写三首小诗吧。说干就干,我把《元日》、《江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首诗写在了三张纸上,并在最后的那张纸上画了个狮头大铜门,写上“开门大吉”。贴好后,我又系上绳子,下面挂上红毛线做成的长须吊坠,提起一看,这个灯笼美极啦。我高兴地大喊一声:“大功告成!”摄影师赶紧走到我面前,说:“来,小朋友把灯笼带上,我给你来个特写!”我举着灯笼,摆好姿势,咔嚓一声,我和我灯笼的合影定格啦!

通过做灯笼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做灯笼的乐趣,深深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聆听湘湖传统文化作文35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天阴沉沉的,大地仿佛显得十分懊恼,可是我的心却像绽开了一枝花,因为今天我要去聆听湘湖传统文化

走进大门,阵阵欢笑声传进我的耳朵里,此时此刻我也欢快地加入到欢乐行列之中。刹那间,老师突然召集我们,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古人的拜师礼,拜别礼,还背诵了《三字经》。

接下来我们去参加湘湖文化展览馆,我们明白了满周岁的孩子要行周抓礼,成婚的要睡蜜床,湘湖的特产有杨桃、龙井、莼菜等等,还参观了民国时代的茶壶,看到如此精致的工艺品,我为勤劳聪明的先辈感到万分自豪。

走出展览区,看到太阳爬上了天,照耀着大地的每寸土壤,把大地一寸寸拉出来,大地显得跟我们一样兴高采烈,我带着甜蜜微笑,丰收的喜悦踏上了返家的路程,但是,终究不能忘怀耹听湘湖文化传统教育的欢快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传统文化初三作文素材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独有的文化,是祖先在漫长时间里的积累,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性的商业化,所有一切都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祖辈留传下来的精华正在慢慢的消失。

首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然而现在随着西方各种节日的攻陷,传统节日却被渐渐淡化了,鲜少有人重视传统节日,像赛龙舟吃粽子、插茱萸、时赏月亮、时喝腊八粥等等。只有老一辈的人才能记得,总是遵循留传下来的传统,过好每一个自己的节日。而一些年青人年少轻狂,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可是一到洋人的节日就大肆铺张、大办特办,好像他才是外国人。他们总是热火朝天地庆祝,我好想问问他们:中国人的节日呢?习俗呢?传统呢?早就被抛之脑后,飞到九宵云外去了……

其次就是传统歌舞。扭秧歌是很经典的例子,老人们在公园里卖力地扭着,年轻人却带着讽剌之心在嘲笑,他们喜欢的是西方的、等,这些更受他们的捧场,好像跳扭秧歌是奇耻大辱似的。再看看京剧,它有浓厚的历史、精彩的对白,这可是老一辈人的最爱啊!是我们的国粹啊!可是现在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哪怕坐下来静静的观看10分钟都难呢!

还有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皮影戏、中国独特的糖人、历史悠久的活化石梨园、传统的书法绘画等都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思想遭人嫌弃,这种种现象叫人担忧啊!看着它们慢慢地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依然热情的迎接外来文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华文明早晚不复存在。

该如何保护它啊?要从小培养对它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喜欢,有了喜欢才会关注,有了关注就不会消失。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关注,就会有人去继承发扬,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国家也要不断的参与进来带头作用,给人舞台展示、鼓励大家积极,把传统发扬到国外,让世界为我中华而激情万丈,,让外国人为我们的传统而折服迷恋。每个人都有义务,在任何场合下都要宣传文化,每个人都是代表大使,做到全民都行动起来,让这种信念,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保护它,每个人都要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布依族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前,以耕种水稻为主的布依族人民,就其所分布的区域和住居的村寨,大多喜在乎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处,故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为祖辈以来都居住和生活在水边,故也被称“水族”或“水户”。分布在罗平和富源一带的布依族喜聚族而居,每个村寨少的十几户几十户,多则可达数百户;同村寨的成员大都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因而一个村寨或一片地区往往都是出自同姓或同家。过去,布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家长享有支配全家经济和决定全家事务的权力。家庭组成的形式多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普遍低于男子。由于儿子长大成亲后多与父母分居另盖新屋,年老父母通常都随幼子一起生活。按照不同的分布地区,布依族的住房形式有好几种。一殿以两层的楼房居多,但也有双斜面顶的草房或瓦房,半楼房和平房。罗平县八达柯今带少数村寨仍保留了过去布依族王层楼房的建筑形式,即底层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存放东西。半楼房多是依山势的斜坡修建,有的后半部为乎房,前半部则是楼居;有的则是右半部系平房,左半部为楼房。有的地区还保留了在住房朗友南或前后侧面用当地特产的风尾竹铺建供凉晒作物或衣服的阳台;与傣族地区很相似。建筑材料各地均就近取材,普遍多利用当地所产的茅草、竹子、杉木和松木建盖。牛街公社以洪、以德大队的布依住宅,则又多取用河边的天然砂石削切为长方形的大块石砖垒墙,既省工节料又美观适用。解放前,大多数布依族劳动人民多佐简陋的茅草房,只有极少数富裕人家盖瓦屋。解放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人民几乎都建盖了新瓦房,并特饲养牲畜的畜圈改建在住房附近,改变了域击人畜困佐的不卫生的状况。

这一带布依族住房的正堂屋内,普遍都设有“挂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龛,也喜欢仿照汉族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和祖家牌位。房屋两厢分隔成灶房、寝室或客房等。不论是平房成楼房均喜欢在室内设火塘,主要作烤火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粤剧是广东特有的传统文化,粤剧的角色分生角和花旦。

爷爷告诉我,文武生是一剧之首,他一场剧里要换两套衣服,因为文武生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文又有武的嘛。美艳台柱——武生,是粤剧里最威猛的角色了,他的装扮非常威猛,连脸上都要抹上红色、黑色或白色。爷爷说那是他最喜欢的角色,当然也变成我最喜欢的角色了。

爷爷告诉我,粤剧里最美丽的角色是花旦。花旦一般化妆的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好长呀!

丑生,是粤剧里的戏班笑匠。丑生有男丑和女丑,女丑也叫彩旦。就凭着他们那幽默的表情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把观众的肚子都笑疼了。

爷爷告诉我,粤剧要做到十全十美很难,必须口、眼、身、手、步都做到位,而且演员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好辛苦。

红船——是粤剧里过节日时坐的船,红船一般最多可容纳72人。粤剧还有很多戏棚故事,如祭白虎、烧香除妖等。要知道,粤剧还有很多幕后功臣,他们都很辛苦。

粤剧还有很多名人,比如:陈笑风、罗家宝、罗品超、红线女等。

粤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听了爷爷的介绍后,我对粤剧更感兴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弘扬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关于古诗背诵竞赛的形式是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众说纷纭。然而,这种只存活于娱乐秀场上的文化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收视效应羡煞诸多媒体特别是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团队。而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好诗词》等等披着“弘扬传统文化”外衣的娱乐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攻占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档。可是这些节目的制作人是本着对传动文化的弘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去制作这几档节目吗?显然不是,他们只不过是发现了现如今传统文化这块上好的热点材料,所以抓紧时机对其肆意消费。从其单一的背诵,填空的节目内容,多人同台竞争的节目形式中就不难看出这些节目是没有灵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风骨在这些节目中被娱乐油腻的脂粉所掩盖。这样随意消费传统文化的作秀与《我爱记歌词》这种世俗到最终被世俗抛弃的节目又有何区别?

换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拿传统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群众的一片叫好和阵阵掌声,归根到底是因为古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逐渐淡去,甚至可以说是日益消亡。在中国,除了中小学的课程及专业的学术研究,古诗词在这个大数据快节奏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小;日常场合身着一袭汉服,难免也会令人侧目;书信也多用打印甚至通过网络传输的形式进行,文房四宝却难觅踪迹……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大多数出现的时候仅是一副失去了风骨的躯壳,用于表演,甚至是用于作秀来博人眼球等刻意而为之。有多少人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仅仅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莫不因那是他们记忆力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正因如此,让传统文化怎样能在除了娱乐的秀场之外的更广阔的方面重焕生机成了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而现代诗人郑愁予则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最擅长于将古诗词的措词和意境与现代诗自由随意的风格融合起来,让读者在现代诗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他也曾说过“让传统文化焕发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去做郑愁予,而是尝试在日常表达中试着将其融入,这样不仅装饰了你的言语,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扬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传统文化作为可以任意消费从而获得利益的摇钱树,把传统文化搬上娱乐的秀场作秀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极不尊重。传统文化,更应该在书香的课堂中传递,在老少之谈中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扬。通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同是也是风靡全球的歌手的鲍勃?迪伦的例子更是证明了只要尊重文化,传递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体同样能真正的对文化起到弘扬的作用。

让传统文化远离虚假的秀场,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扬传统文化,在一举一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需要作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传统文化进校园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毛笔,是我们常用的一样书法工具。毛笔是以各种毛类梳扎成锥形笔头,粘结在竹管或木管一端,用于书写绘画的笔。属中国技术传统的文房四宝之首,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

明代的严敬在《事物纪原》一书中说:“虞(yu)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早就有了文字,当然也早就有书写文字的工具。古人把这种书写工具笼统地称之为笔。

但是,最早出现的笔,不一定是毛笔。古人在甲骨、金石上作书,用的工具是“刀锥之类”,其名称虽叫笔,但与后人使用的毛笔是大不相同的。这从我国文字演变中也可看出一点道理来。原来的“笔”字写作“聿”。《说文聿部》:“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聿,燕谓之弗。”到了秦以后,“笔”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笔”字的字形,在“聿”字上加“竹”。不妨理解为当时所用的笔,已经是竹木为杆的毛笔。在古代,人们只有用毛笔来写字。对于好学的人,毛笔就是生命。在我的校园里,也有书法的出现。写字是人类沟通的一种方法。

我从20XX年开始在学校练毛笔字。一开始,手使不上力,画横线一下粗、一下细的,一点也不好看,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下,我开始缓慢的进步,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我开始学习更高难度的字。20XX年春节由一书阁组织我在社区还给老年人写了数副春联。

在我们的校园里,硬笔,无处不在。毛笔,作为古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化,我还是常常会练习的。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熟练使用毛笔,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大风涣涣,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这条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巨龙,自黄帝与蚩尤交战开始,便在这广袤的天空中腾飞,创造着最灿烂的中华文化。然而随着经济大潮的浩荡而至,网络文化的泛滥,传统中华文化开始受到挑战,并且被挤到了悬崖边缘,传统文化正在消逝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快节奏的生活,享受的是各种各样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传统文化以逐渐被抛之脑后,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埃。

君不见,许多人已经将祖先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不知道中国经历了多少王朝历代,饱受了多少腥风血雨,曾有过哪些辉煌;他们以为陶潜与陶喆是亲兄弟,看到《满江红》便要岳飞给他们填词;他们甚至不知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经历的苦难。

有人说:“当一个民族忘记了它的历史,忘记了他的传统文化,那么它离毁灭还会远吗?”的确如此,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文化都可以放弃,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呢?

现代人已经很难再静下心在渔业孤灯下品味《史记》,面对雄伟的滕王阁也很难再想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面对困难也很难再吟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切的一切都已经逐渐烟消云散“新青春派小说”,我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文化”,我们追求的速度生活已经渐至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已被我们逼到了悬崖边缘,这难道就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做的?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到中国寻找文化传统的根源,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却把这些忘记,这应该是一件可笑的事吧!

“大风涣涣,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自豪的大声朗诵出这一句话,将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悬崖的边缘拉回并重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文化的满分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中国,人们感叹中国的发展迅速。而谈到中国文化,人们更是惊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现在中国文化又去哪里了? When it comes to China, people lament that Chinas development is rapid.When it comes to Chinese culture, people are even more amazed: China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but where do Chinese culture go now?

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有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等,读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也变得越来越物质了,无止境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提升。中国的国粹—京剧,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庸俗,不入流的通俗歌曲。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又有谁会注意在角落里哭泣的中国文化呢?

随着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大量外国商品、文化等涌入中国,出现了不少“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人人都知道“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每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会特别热闹,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但谁又能想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重阳节”呢?很少很少。

许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深地被吸引,不断学习中国的文化,甚至还设立了“唐人街”和“孔子学院”,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学生都纷纷前来游玩和学习,我们在感到高兴和欣慰的同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呢?外国人都能体味到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为什么我们就不去体味呢?

一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说,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

中国伟大的学者孔子、老子、庄子都世界闻名,国外的孔子学院更是相当热门,可是现在的中国人谁又真正的了解孔子的儒学思想?谁又能挣得明白庄子的“逍遥游”呢?

朋友们,谈起心中沉睡的文化大门,中国文化会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巍然不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传统文化话题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又不停息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

我们在圆明园里认识了祖国的屈辱和悲愤;在长城岭上,认识了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绿色的草原、无边的海洋,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大道上,认识了祖国的悠久和渊博。

穿越历史的长河,在这段悠长的记忆里,涌现了许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刘胡兰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多少人,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鼓舞着我们奋发向上,继续前进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看到那闪着光的五星红旗,我们心中是否会响起这样的信念:祖国就是母亲,国家重于小家,我长大后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孟郊的《游子吟》赞颂了伟大的母亲;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这些文化都经过了历史摧残,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的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及其珍贵的部分。

造纸、火药,是中国人的骄傲;泰山,黄山,风景秀丽;故宫、长城,气势辉煌。今天,我们更应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学习的报负,有为祖国富强献身的伟大志向,用全部的智慧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代表团圆、幸福、平安。新年新气象,我最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收红包,放鞭炮,太有趣了。

早晨起来,各家各忙着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妈妈还买了一个大“福”字贴在大门上,客厅挂着中国结,灯笼也也挂好了,屋里屋外一片喜气洋洋。中午,爷爷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鸡、鱼、肉等美味佳肴。接着奶奶会包饺子,我和姐姐也去帮忙。我们包好一盘又一盘,饺子像一个个元宝,圆鼓鼓地摆列着,代表我家今年财运打开。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我们是大家庭,每到过年亲戚朋友来来往往。送礼、拜年、串门、吃糖果......非常热闹。我们家族的习俗是“围炉”。摆一张大桌子,中间放一个炉,旁边准备好多菜,,大鱼大肉蔬菜瓜果......看着就叫人嘴馋。当夜幕笼罩大地,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团圆饭。

午饭后,小朋友们更开心啦!身上穿着新衣,兜里揣着红包,

我们迫不及待来到空地上放弃鞭炮,五颜六色的焰火飞上高空,夹着噼哩啪啦的鞭炮的欢笑,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我爱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现在,我又盼望过年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钟嗣源传统文化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倪嗣冲占领阜阳后,任命其三弟倪毓棻为皖北招募总办,在阜阳、豫东等地大肆招兵买马,将所部扩充到40营之多,成为北洋军阀的一支重要的外围武装。不久,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委任倪嗣冲为豫鄂皖边区剿匪督办,使倪军占据皖北合法化。民国2年7月,革命党人发起“二次革命”,柏文蔚在安徽组织讨袁军。袁世凯令倪嗣冲率部抄袭柏文蔚讨袁军后路,击败了津浦线卢慈甫的讨袁军,并攻占正阳关、寿县、六安等地,直扑安庆、芜湖。在柏文蔚受叛将胡万泰、顾琢塘的胁迫下离开安徽后,倪嗣冲占领了安庆、芜湖等地。8月,袁世凯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倪从此掌握了安徽的军政大权。

民国4年,袁世凯暗中策划复辟帝制,倪嗣冲积极拥护,并联合14省将军上书袁世凯,请袁速定大位。他又联合一批官僚、政客,伪造地方民意,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要求将共和制改为帝制。袁世凯称帝后,封倪嗣冲为一等公爵。袁世凯死后,倪嗣冲投靠段祺瑞。大总统黎元洪借口惩办帝制,要求严惩倪嗣冲,以图削弱北洋派军事力量。

段祺瑞顶着不办,并借口对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宣战,以乘机扩大皖系军阀势力。段还召集各省督军至北京开会,试图借此胁迫黎元洪通过参战案。黎元洪借口参战案需经国会议决,国会议员主战的少,反对的多,议而不决。倪嗣冲又联络和组织了各种“请愿团”包围议会,冲进会场,殴打议员,强行要求议会通过参战案。黎元洪知道这些行动皆段祺瑞操纵,免去了段祺瑞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职务。倪嗣冲当即通电各省表示反对,还扣留了津浦路火车,运兵到天津,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遂下令在徐州的长江巡阅使张勋领兵入京调停。孰料张勋带领精兵5000,入京后,驱逐了黎元洪,抬出清逊帝溥仪,又演出一场复辟闹剧。张勋复辟后,即由溥仪封倪嗣冲为安徽巡抚,倪即张贴黄榜,宣布“圣谕”,悬挂龙旗,接旨谢恩,改称“大清帝国”。在两次复辟闹剧中,倪嗣冲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张勋的复辟,激起全国人民反对。此时,段祺瑞见黎元洪已被逐下台,国会已被解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马上改变态度,在马厂誓师宣布讨伐张勋,并自任讨逆军总司令,派人到蚌埠与倪嗣冲联系,许倪嗣冲:如能站在“讨逆”一边,不但可以保留原来职务,而且将授予长江巡阅使衔。倪嗣冲见张勋大势已去,立即倒戈,率兵“讨逆”,段任命倪为南路讨逆军总司令,指挥沪、浙、赣“讨逆军”。倪嗣冲摇身一变,由复辟的巡抚变为“讨逆”的将领。张勋复辟破灭后,倪嗣冲复任安徽省长兼督军,并因讨伐张勋有“大功”,北京政府又令他兼任长江巡阅使。倪嗣冲原有安武军40个营,张勋复辟失败,他又将张勋留在徐州的50营约2万人的定武军接收过来,改编为新安武军,任命张文生为新安武军司令。段祺瑞重新就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后,为了统一陆军建制,劝说倪嗣冲取消了安武军番号,改为陆军部编制。倪部改编为5个混成旅,共有马、步、炮队60个营,实力雄厚,不可一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