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戏曲有关的作文实用20篇

中国传统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和戏曲有关的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5776

作文

161

传统戏曲“去”与“留”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戏曲文化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是惊人:可以以万数计!我们知道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同,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

怎样?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有趣呢?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面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希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作文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但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着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会争企业投入少、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着地奋斗着。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越剧,我家乡的艺术,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戏曲情缘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人常说,人生犹如一场戏。在我看来,它是一场长久却无需道具的戏,这场戏的,主角是自我,每个人在演戏都是演真实的自我,感受喜怒哀乐自是一种快乐,真可谓,何必让杞人忧天占了上风。

既然是看戏,何不真就当做一一场戏曲,边看边想,看完还是要记得摆脱出来,千万不可执迷。快乐是一生,悲哀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

戏剧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戏”“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剧”。

中国戏曲主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看了上方的介绍还不错吧!

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期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戏曲是去是留?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这是我国豫剧著名《花木兰》选段。我国还有很多剧种,例如:京剧,黄梅戏、越剧……

中华民族数百年的文化,戏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有自己独到的地域文化风情。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戏曲。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戏曲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特点,比如:几个跑龙套的人代表千军万马,舞台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动作来表现。

戏曲中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所以它该留下。可是要靠什么方式将它永远留在世界文坛上呢?靠我们来把它们传承下去。戏曲,有着民族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华人,外国公民来中国欣赏戏曲,学习戏曲文化,体会戏曲带给他们的独特快乐。如果戏曲文化丢失了,那么我们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声望不是也失去了?所以,一定要把戏曲传承下去,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世界上独一无二呃呃戏曲!”

让我们放下一些电影,电视剧,去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戏曲吧!让我们放下一些歌星,影星,去崇拜戏曲,成为一个戏迷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要尊敬它,向它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戏曲进校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活动,那就是看表演。开始,同学们都以为是看一场华丽的表演,谁知道听说竟然是看戏。有些同学非常不满,嗷嗷乱叫起来:“什么?居然让我们看戏?我们又不是小老头儿。”不过,我的看法和他们不一样,进行这个活动是让我们欣赏欣赏戏曲,尽情地感受它的魅力,又不是让我们生气的,我希望戏曲表演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戏曲开始了,主持人一进场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主持人不慌不忙地介绍着第一个节目——戏曲广播体操。音乐声在周围回荡,越听越熟悉,看了演员们的动作,才知道原来是我们也做过的广播体操啊,难怪以前做的时候听起来像戏曲呢,原来它真的就是戏曲啊!

第二个节目是川剧的绝活——变脸。一名演员上场转了一个圈,抖了一下,披着斗篷盖了一下脸,转眼间就变脸了。哇,同学们赞叹不已。每变一次都引得同学们狂呼乱叫的,兴奋都不得了。第八次变脸的角色居然是美猴王孙悟空,台下又响起了掌声。最后变着变着又变回了人脸,欢呼声震耳欲聋。

紧跟着又来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节目一开始,许多女同学得意极了,都起哄着说:“看到没有?女生比男生厉害吧!”这个节目是根据《花木兰》的戏编的,确实体现了男女平等,而且花木兰在战场上立功无数,也很厉害,比好多男的都厉害!不过,女同学们,你们也别太得意;你们难道没听见曲是咋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不如男”呀,可不是“超过男”哟!不过,我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我可不敢说出来,因为我身边就坐着几个班里赫赫有名的“母老虎”。

戏曲进校园活动真好玩,我好想再看一次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1日起,由合川区委宣传部、区创建办、区文联、区教委、区文化委主办,区艺术团、五度传媒、区文化馆、区剧协承办的经典戏曲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区44所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共惠及学生43772人,《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是戏曲表演。精心组织了一台以川剧、曲艺和戏剧小品的戏曲表演,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经典戏曲的精彩演出,为广大的师生们带来了川剧锣鼓吹打《社会主义好》;清音表演唱《见义勇为人人夸》;川剧折子戏《滚灯》;小品《整出来的事》;川剧绝活《变脸吐火》;曲艺说唱《教训》。配合表演的同时对广大师生普及戏剧曲艺知识,弘扬了戏剧曲艺传统艺术。

二是戏剧讲座。采取以讲为主演为辅的方式,举办戏曲基本知识讲座,配合举行戏剧部分片段表演。培养师生对戏剧曲艺的欣赏水平,激发师生的戏剧曲艺兴趣。

三是戏曲巡展。结合近年来合川戏曲活动的实际,以普及戏曲知识为主,编制一批大小适中的户外展板,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区进行展览。弘扬戏剧曲艺艺术,提供戏剧曲艺展演平台。

四是戏曲课堂。选择川剧、京剧、曲剧和戏剧小品类经典戏曲及知识讲座,刻录制作成40分钟一部的光碟,安排各学校利用各班级相关课时进行播放,并印制一批戏曲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名师生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吃过晚饭之后,阿姨开着车带我和小弟弟来到了老太婆那里去看戏。我们先和老太婆她们问好,就往看戏的地方走去了,戏还没有开始,台下已经是人山人海,就连旁边也围满了人,忽然我发现舞台旁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了祝福语和告示语。

过了一会儿,台上立刻变得灯红酒绿,上面的大屏幕放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片,接着第一个人就上台了,开始唱起来了歌,第一个唱完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个人唱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惊心动魄。没过一会儿,我就饿了,于是就拿着一点钱去旁边的小摊上买了点吃的回来,接着我就边吃边看,吃着吃着,东西就吃完了,看着看着,戏就结束了。没想到在结束了之后还加演了歌舞和清唱的新狸猫换太子。

在开始之前,他们就把布线拉上了,只听见几声“嗞嗞”的声音,布就往两边拉开了,只见几个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了,全部都上台了后,他们就开始说话了,他们的声音南腔北调,让我听不懂。但他们在说完话后,总是要唱上几句歌词,他们唱的歌词就容易听懂,因为他们唱得歌词在旁边的小屏幕上都会放出来。下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但是看着看着就看了一半了,我就越来越想睡觉了。于是我就提出要回家了。他们都同意了,我们就回到老太婆家和他们说了声再见,就坐着车回家了。

到了家后,我洗完脸后,躺在被窝里睡觉,但脑海里还回忆着那些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戏曲人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常和奶奶一起看戏,久而久之,竟也能随着调儿清唱那么几句,有时还能稀里糊涂地将一整出戏都唱出来,并陶醉在那悠久的戏曲文化之中。

我爱看戏,自然也爱听戏。虽不是很了解,但我也能读懂戏中的每一个角色,我的心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焦急、愤怒、哀伤、喜悦……

戏如人生,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常常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雨。就如戏中的玉堂春(苏三),经历过离别的相思之苦,饱受过酷刑的折磨之痛;就如戏中的白素贞,熬过被伏之劫,感受过生离死别那刻骨铭心的痛;就如戏中的顾凤英,为生活所迫,不得已两次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抛弃,丈夫由于破庙失火而下落不明,而她自己也在外漂泊了好几个年头。然而她们都熬过来了,她们在风雨中找到了慰藉。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才能苦尽甘来,在经历苦难后尝到幸福的甜蜜。

戏如人生。它能带你领略那世间的悲情冷暖,跨越那爱的桥梁,体味那生活的辛酸苦甜。

人生如戏。人在这世上走一遭,就如同表演了一出戏,这出戏或长或短,终究是要演完,但是这个过程却值得回味。人生的戏不在于长短,只要你活得问心无愧,只要你活得有滋有味,只要你活得幸福快乐,那么你的人生戏就是最精彩的,而你的一生如此就足矣了。

人生如戏。如戏一般飞快结束,人生的结局总是如此,但是这个过程却有无数的可能,也许是遗臭万千,也可能是流芳千古,或许只是碌碌无为。这个过程——也就是你的命运,它就掌握在你的手上。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戏,让我们好好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戏曲的谚语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与中国戏曲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戏曲大舞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中,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昆曲的典雅精致,粤西的轻柔玩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拨打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戏曲走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对于年轻人的我们未必十分关注,但我对中国戏曲还是很关注的,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有点兴趣了,在大学,没想到我可以选到这样的课,我根据我的爱好就选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学到很多关于戏曲的知识,我通过查一些资料,自己写了一些对该课程的感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

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曲的艺术魅力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艺术魅力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戏曲进校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有幸到多功能报告厅去看戏。

小时候,看到我婆婆迷戏追戏,觉得很老土,赶不上潮流;但是,今天我完全被戏曲表演震撼了。

第一个节目是由一对二十多岁的大哥哥和大姐姐表演的,他们俩一上台,报告厅就安静下来。他们动听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紧接着,王浩叔叔上台表演了,俗话说得好:“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凑热闹。”我就是凑热闹的那种,但是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让我赞叹不已!

还有使我开心的一出戏,这个节目简直快把人笑死了。一个年轻的大哥哥头上戴个很大的帽子,踱着方步上台来。他虽没几句戏文,但演技很厉害。帽子两边还有一对“小翅膀”一样的东西,这俩“小翅膀”很神,大哥哥头晃晃,它们就一直很配合地抖。大哥哥走路的时候,还会吹吹假胡子,惹得台下一片笑声。表演完后,主持人告诉我们,大哥哥扮演的角色是小丑,还说演员们从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戏曲表演了。不愧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最令我难忘的一出戏是一位老艺术家表演的青阳腔。这位老艺术家满头银发,快八十高龄了,没想到她唱得字正腔圆,动作敏捷,报告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还给我们讲解了青阳腔的历史,并邀请了八位同学上台跟她一起体验体验。老艺术家教得用心,同学们学得认真。

台上的红手绢舞起来了,女生们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恰似一朵朵盛开的艺术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观后感《《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心得体会》(http://www.35d1.com)。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不过是班门弄斧;想着,外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脸谱色彩文学常识

红色:一般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如张飞、李逵、项羽。

白色:大多现阴险、狡诈、居心叵测。如曹操、赵高。也有脸谱中保留一定肉色的部分,表现不像大白脸那么坏。

蓝色:表示勇猛、粗犷,较黑色更有强烈性格。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赭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色与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舞台》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中,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昆曲的典雅精致,粤西的轻柔玩,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拨打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衍化而来的。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戏曲大舞台作文1500字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像鼓点,急促而有节奏的敲击在我们心上。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远古的戏曲世界里,在悠久而精湛的艺术文化中,我们深深沉醉……

话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感悟,我还要感谢这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呢——今天我们围绕古老的中国戏曲展开了一次激烈的问答赛。

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我们浏览着上面的知识,不禁感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真的背诵起来——这大概就是今天的问答赛上大家活跃表现的原因吧!

这次问答赛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依次选择问题回答,根据问题的分值给各组加分或扣分,如果选题的人回答不出选择的问题,同组的人可以给予帮助。

就这样,在老师宣布的比赛规则以后,问答赛正式开赛!

开始的一轮各组都小心翼翼的选择10分的题,绞尽脑汁思虑答案。但在各组分别积累了30、40分左右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长不顾大屏幕上“30分题组,答错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选择了30分组的第二题。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闹声中,屏幕上显示的竟是一道异常简单的题——“京剧的四大行当?”台下骤然鼓起掌来,我所在的组员更为这来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紧接着各组开始争先恐后的选择30分的题,答对的大笑击掌,答错的则后悔不已。不一会儿30分的题就被抢完了,连20分的题也被银枪一空,各组的比分也明显的拉开了距离——我所在的组90分,第二组50分,第三组70分,最后一组暂时领先——100分。

在我们时而愉快时而沮丧的声音中,问答赛已近尾声,同学们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到了我们组和第四组决一死战的时候,一直领先的第四组能不能得到这决定胜负的10分呢——

“赢了!”

不知是从哪里在整齐的掌声中忽然传来这突兀的声音,同学们一齐笑了。虽然我们并未获胜,但这次问答赛带给我们的知识和快乐将永远留在心中。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这低沉的戏曲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中国戏曲”多么动听,多么精湛,但这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悲伤的韵律中所蕴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让我们一生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戏曲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有关戏曲的经典谚语,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8、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戏曲的艺术特色: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他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他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他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他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他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他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他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他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他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他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是一种美的创造。他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最喜欢的戏曲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