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象征手法的作文1000字精彩两篇

托物寓意,彰显文化底蕴,表现诗情画意,使文章更加深刻而优美。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象征手法的作文1000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1365

作文

159

篇1:有关雷锋精神是生活态度的象征的作文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在这样看似发达,实则浮夸的社会中,经常能够听到的对于雷锋精神评价是,“过时”,“俗气”,“毫无价值”,“老套”之类的贬义词。如果我还继续赞美雷锋精神的话,兴许都会被好多人吐槽。

是的,与雷锋精神相反,我们身边竟然还有很多的是势利与不屑。 偶然看见一段视频,是记者外出采访时抓拍的。在一所写字楼里有几个美女在做化妆品促销,来来往往人很多,都是高级白领,这时有一个穿着很朴素的小姑娘提着一大袋便当盒匆匆赶路,不小心摔到了,饭菜倒了一地。所有的人都往这边快速鄙视地撇了一眼就嫌弃地走开了。直到这个小女孩儿自己站起来,都没人过来帮助她。说起来还都是国家的精英,这样的素质怎能不引起对于现代人人性的深思。精英们对雷锋精神不屑一顾,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比雷锋高尚得多吗?

确实,就当前社会开放与发展程度而言,像雷锋那样傻傻地,完全不留心眼,不为自己着想地做好事早已不现实。正是这样,好心会被误会,人人害怕做好事被敲诈;好心会被利用,被玩儿得哭都没地儿哭。

然而,面对学雷锋的某些现实,虽说我们不能轻易支持毫不保留地付出,但雷锋精神必然还在闪光,只不过从50年前到现在早已不那么简单那么单纯。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并不是所有事情一搬上现实的舞台就完全变成一派空谈,崇尚做好事的心也不应因这样的一些障碍就被玷污。因为雷锋精神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象征,积极生活,热爱生活。而这种生活态度是社会普遍需要的。

这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好人好事,除了在课本上能看到,身边也常簇拥着。有一家人旅游驾车归来途中,车胎严重漏气,路过的人们非常热心的停下车来,提供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个在小店买东西年轻人无意听见了这个麻烦,主动开车到事发地点帮他们换胎,趴在泥地上不怕脏地帮我们处理了两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他一直笑着,很开心,解决了问题离开时他还是满脸热情和快乐。可见帮助别人的同时真的可以让自己快乐无边,这也许早已不是伸不伸出手的问题,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可见,雷锋精神所包含的更为广泛的含义,就是把帮助变为一种生活态度。不计较结果,就当为自己积德。

当我们真正去剖析雷锋精神的内涵,真正剖析我们自己的内涵,谁还有权利去鄙弃和厌恶雷锋?雷锋的诸多做法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但我们应该坚信,每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不管以什么方式呈现,都有相同的基调与出发点。

对比一下现在的生活状态,那些说雷锋风凉话的人,是否应当适改变自己的想法呢?

[有关雷锋精神是生活态度的象征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修辞手法修辞格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