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中国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作文(20篇)

导语:权责对等,有多大权利就有多大责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中国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5232

作文

1000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中国人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中国人自古至今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从内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中国饮食文化从外延看,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从特质看,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饮食文化从影响看,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夏天,我和我的表弟一家去乐山看大佛。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是唐代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修凿,历时90年完工,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沿着青衣江,远远的,我们看到了一座山,山上有座塔,我们越走越近,还看到了乐山大佛的头和脚丫。

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乐山大佛的身体庞大而结实,头发像许多个蜗牛壳,鼻子上面还长了青苔。我想:“如果乐山大佛会动的话,那我们岂不成了蚂蚁了吗?”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我吓得心惊肉跳。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海狮洞,我鼓起勇气进去,结果里面漆黑一团,什么都没有,我走到尽头,实在是太黑了,我“轰”的一声跑出了海狮洞。

我们离开海狮洞,顺着台阶,来到了灵宝塔,灵宝塔的台阶很陡,我爬上了宝塔,站在一个很窄的台阶上往下看,啊!太可怕了!这时,我心里有两个声音告诉我,一个声音说:“小心点!快下来!”另一个声音说:“别担心,放大胆点!”于是我颤颤抖抖地走了一圈,又颤颤抖抖走下了宝塔……

我们离开了乐山大佛,眼看乐山大佛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挥了挥手,向它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第二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启事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我州是文化遗产大州,全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3个,省级非遗项目62个,州级非遗项目138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77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已成为国家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点地区。“第一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我州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了继承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助推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工作,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文化遗产就在身边,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为此,举办“第二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大赛。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甘孜州委宣传部、甘孜州文联、甘孜州文体广新局、甘孜州日报社

承办单位:甘孜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二、具体征稿要求:

(一)征文主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二)征文要求:

1.征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达生动,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真实原创并且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2. 征文必须围绕主题,内容是有关甘孜州文化遗产,讲述作者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以讲述与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护弘扬相关的人和事,也可以抒发感想、感悟和建议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以图片为主,文字解说;也可以文字为主,图片补充说明。

3.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纪实文学,也可以是散文、调查报告等。

4. 参赛稿件均按要求在网上投稿。所投照片相机、手机照片边长不小于2000(即不小于800万像素,3264×2488以上的原图)文字不超过1200字。

5.征文时间:2017年6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

6.州内外对甘孜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参赛。

(三)奖项设置:

征文设特等奖一名,奖金1200元;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三名,奖金800元;三等奖五名,奖金500元;优秀奖十名,奖金200元。届时将邀请有关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奖、颁发证书,优秀作品将陆续在《甘孜日报》、《康巴文苑》、《贡嘎山》甘孜新闻网等媒体上刊登。

(四)注意事项:

征文作品一律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3410107842@qq.com),请严格参考邮件标题格式“姓名+文章标题+联系电话”,征文尾页写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主办方拥有作品版权。

联系人:张乐琼,联系电话:0836-2873892, 18090126865,13990486178。

中共甘孜州委宣传部

甘孜州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甘孜州文体广新局 甘孜日报社

2017年6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文化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其中落后腐朽的文化因不符合发展的需要而被抛弃,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则被人们传承下来。

记得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强调“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在汉代,儒家思想虽然被后世加以改造,但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仍被传承了下来,儒家“五常”也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周总理为了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政治道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五德”精神,其本质上就相当于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础上发扬,并融入时代要求与时代特色,也就被人们欣然认可和接受。

而当今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十八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起点也依然是儒家“五常”。

由此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扎根在了每一个中华人民的心中,并体现出深远持久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每一个中华人民所熟知,被每一个中华人民所认可,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行为处事的方式和思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孝。每一个作为子女的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亲人以及抚育过自己的长辈尊敬,让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的老年人不被冷落、不被抛弃。以及团结互助这一传统美德,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像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中华名族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才使得这个有五十六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安定的、统一的朝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迈进。足以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名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名族迈步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自觉地做文化传播的使者,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出一己之力,并争取在传播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创新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文化小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过大年是我们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家。他对一户老奶奶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奶奶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家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家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家是帮助大家都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家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一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每一年过新年前,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夜晚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过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举世闻名得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万里长城”,可谓名副其实。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39年得时间才完工。长城得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得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得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得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得青山环绕着。在这绿色得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得诗句来形容它得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得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得,很适合防御敌人。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其中得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得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得吴三桂在此酣战。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枪相见。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得农民,也在此奋勇抗击过八国联军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手持大刀、长枪得中国健儿曾在这两关阻击过侵华日军,他们用血肉筑成了保卫民族得长城。

万里长城是座不朽得奇迹,是中国人民智慧得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得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修身明德,创文化中国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长江静静地流淌过这片黄土地,流了五千年。傍水而生的一群可爱的华夏子孙被她滋养了五千年。中华民族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伫立,五千年不倒。中华文化是其最强大的支柱。

中华文化包含了智慧的祖先总结出的思想文化遗产,他教导华夏儿女何为“信礼仁义”她告诉华夏儿女要团结凝聚,她在华夏儿女受伤时,予之慈母般的抚慰,他向社会源源不断的传递正能量。它如一盏引航之灯,在漆黑的海上,给人最真实的温暖,最无畏的力量。

所有的中国人心中应该都清楚它曾经的灿烂与辉煌。五千年前,当西方人茹毛饮血之时,孔子已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创办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渐渐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慢慢用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逐步学会“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容。

而今日,我们仿佛忘记了老祖宗的训言,淡漠了那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让他在灯火阑珊处黯然神伤。小悦悦被碾压三次,路人视若无睹,司机冷漠无情。事后没有一句安慰、反想用钱摆平。中国人的口袋渐渐鼓了,可道德却被这些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一次次的践踏,。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是什么早就了一个如此冷漠的社会,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淡然、漠视生命。利益、金钱?可我们有无想过:有了钱的我们是否失去了最本真的善良;最简单的幸福;最平凡的温暖。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国人都是如此,也有很大一部分善良的中国人。可那些践踏道德的人会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耻辱,会是我们洗不去的污点、抹不去的伤疤。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唤醒心底的善良。就像道德模范郭明义。他不伟大,可以说很平凡,可他一次次的善举,带给世间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他的热血点燃无数人奉献社会的激情。爱可以传递爱,善良能繁衍善良。让善良的种子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生根发芽,悄然滋长。我们不能保证天天为别人做好事,但我们需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提高中国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孩子开始,少年强则国强。当今学习更注重的是科学文化的教育,有多少青少年的素养不过关。就像“复旦大学投毒案”。进入复旦大学这种高等学府,将来有多好的前途,多卞的道路啊!可他文化水平高也弥补不了道德的缺失,一念之间是成功与毁灭的距离。他用之后那救死扶伤、握紧手术刀的手,杀了同寝室曾朝夕相处的同学。他用自己的手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毁灭了两个家庭。道德的缺失是“硬伤”!有一个好的文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德行。道德教育万万不可缺失。

善,人之本源;德,人之本心。积善成德,我们才能自强,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上,我们要进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让它们世代相传。让中华文化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子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面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个小孩在玩耍……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试试!你看了准会说很好看,因为这是以前传下来的吗!

剪纸旗幡我也做过,(是照自己的方式做的)我先拿来一条1分米的棍子,再拿来一张纸,吧之间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自己看一下该剪多大)最后再把纸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试试吧!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5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可多啦,如舞龙、捏泥人、皮影戏。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剪纸

从古至今,剪纸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剪纸的种类也很多,如窗花、喜花、鞋花、剪纸团花等,每次过节过年,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来表示庆祝。

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欣赏了许多的剪纸,有金蛇狂舞、神龙摆尾、醉八仙。

先说,“鸳鸯戏水”吧,只见有两只鸳鸯梳着整齐的羽毛,在平静的湖上照着“镜子”呢,湖面上还有花藤在帮她梳理头发呢,湖水下的水草再给它们挠脚心呢,真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猛虎下山”,只见一只凶猛的老虎翘起尾巴竖直汗毛,好像有什么把它给惹怒了。

“年年有余”也很有意思,只见一个小孩抱着一条大鲤鱼腰也没有弯,还乐呵呵的笑着,也不忘拿着一支荷花。

剪纸艺术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文化小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个使人难忘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穿新衣、看春晚、放鞭炮??

最难忘的就是放鞭炮了。

春节的夜晚,我和老爸一起在外面放鞭炮。我们买了许多鞭炮,有“地雷”、“窜天”??我先拿了一个“地雷”,点燃导火线,我就立马跑到了别的地方。“地雷”已经“开花”了,那声音,不低于排山倒海了!

我老爸拿了一个”窜天”的炮。我觉得很奇怪:它为什么叫“窜天”呢?难道是它能窜到天上去吗?我继续疑惑不解的看着:老爸点燃导火线,便跑到了我这儿。那个“窜天”的导火线燃了起来。我疑惑不解的看着,只见:“窜天”一下子转了起来,它身边燃着火花,等那些火苗快没的时候,目瞪口呆的景象发生了:那个“窜天”突然飞了起来,在空中又燃起了火花,那火花比那时更旺更焰。

这次春节给我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为什么那个“窜天”在快到的时候又飞了上去,而那些火焰也比以前的旺?当然,这次春节给我留下了许多好记忆、些许快乐、还让我忘都忘不了这次的春节,这次的放鞭炮。这个春节的放鞭炮成了我心中永远都忘不了的记忆,给了我许多问题,也给了我许多快乐。这就是我春节的难忘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龙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龙是什么?它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华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但何为龙,哪里有龙,谁又见过龙,这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不免增添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动画片里,有人遇到危险,天空飘着祥云,只见神龙摆尾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把坏蛋打得落花流水,好厉害呀!但那终究是动画片里的,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说有,但没有任何实证。说没有,那又有谁能想象描绘出如此伟大、完美的龙?但我认为,龙既存在又不存在,它不存在于空间世界里,却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几千年前龙的故事,至今还在被千古传唱,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积聚与积淀,是一种深深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百折不挠、奋勇向上的精神!

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经历了一次次兴衰,刚刚从唐宋的鼎盛时期中挺立起来,又突然被美约日寇打倒在地,但是这样一个龙的国度,又一次地站了起来,这都是龙的精神的体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那么,龙究竟在哪里呢?我沉思着。突然,我的心里闪现出了一幅中国地图,我被一种不知名的力量拉了进去。

我先来到了各个防风治沙区,只见地上一块块被压过的痕迹,一道道干草竖起的墙。我又看见,地上大片的沙漠一下子被掀起,盖上了肥沃的泥土,许许多多的树从土里生长出来,覆盖成了广阔的森林。

接着,我又纵身一跃跳上天空,在蓝天白云里自由地飞翔,突然,一队飞机从我身旁飞过,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那全是我国各项航天新晋成果,有歼20隐身战机列装部队疾速飞驰,“鲲龙”AG600成功首飞……各种新奇航天科技全呈现在我眼前,腾云驾雾,直冲云霄。

“呼唰”一声,我又瞬移到了祖国边疆,只见大雪纷飞,士兵们屹立在冰天雪地之中,任凭寒风呼啸。他们的心坚定无比,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我又去了许多地方:长城、长江、黄河、我国领海……我突然明白了,我刚才去的这些地方不正是龙的鹿角、驼头、鹰爪、鱼鳞吗?龙在哪里,龙文化在哪里,它就在祖国各地,祖国的就是我们的,所以,它就在我们身边啊。这时,我惊醒过来,原来是做梦罢了。

到了现在,基本看不到城市里有舞龙的了,但是到了各个古镇,还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龙的民间文化依然保留着,如龙装饰、雕龙、建筑里的龙吻、元宵节舞龙、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龙图画、龙诗歌、龙歌曲等等。我们身为龙的传人,要好好传承这份文化、这份精神,那是因为这是我们的龙文化,是中国的龙文化。我们要勇往直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着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吸引大家去看看。

颐和园

它是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这条长廊号称“世界第一廊”:

金光闪闪的佛香阁:

颐和园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柚子老师,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那就是著名的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从万寿山下来,如果你累了,就可以去昆明湖上,一边坐船休息,一边欣赏美景,昆明湖波平如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闪着银光,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休息好了,别忘了再去十七孔桥上走一走,看一看石柱上形态不一的小狮子。

颐和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在鼓浪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先到了鼓浪屿最有名的景点“日光岩”,他是一座山,我们在中途还看到了一个“防暑洞”而且我们还在防暑洞的后面看到了我们昨天去的景点。你们知不知道日光岩的上面有好几层楼那么高,但是它只是一块大石头立在那里,我们到了日光岩的顶上,特别多人,还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

我们下来之后到了百鸟园。我觉得百鸟园有一点小,但是我们还是看了鹦鹉表演。因为我们去的有点晚,所以只看到了一点点。而且你们不知道,每个里的孔雀都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而这里的孔雀直接在路面上跑的,我还抓住了一只很漂亮的孔雀的尾巴呢,你们羡慕我吗?

我还看见了两只孔雀开屏,一只接着一只开,它可不是你们看到的开的时间非常短的那种,他们开的时间很长,我都看了好几分钟了,我们要走的时候它还在开。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电影院,不用钱我们就进去了,那场电影的时间非常短,而且我们是从头看到尾的,你们知不知道那个电影是放什么的呢?我现在就告诉你,那个电影就是介绍鼓浪屿的,我们去过的几个景点,日光岩那、白鸟园、还有昨天去的沙滩,还有郑成功的雕像它都介绍了。我们看完这场电影我们就走了。我还想再来鼓浪屿,我还没有玩够呢,因为我们现在就要回厦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小学生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那年妈妈带我去黄山,至今我还深深的记在心里呢!

一大早,我们俩就乘缆车来到了半山腰,那里景色优美,开始往上爬,四处都是高大的树木,就像树的海洋。尤其是那松树,翠绿苍劲,状如伞柄,长在陡壁悬崖之间,尽显秀美和陡峻,令人叹为观止。迎客松、送客松、龙爪松、、探海松……让我彻底领略了黄山的“奇!”

更奇的是满山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瞧那些石头,有的像两个老人正难分难舍的下棋;有的像一只猫正伸出锋利的爪子捕捉东躲西藏、措手不及的老鼠;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美人鱼正静静地躺着,闭着眼睛睡觉呢。

走呀走、爬呀爬,终于来到了“一线天”。我不敢想像,“一线天”竟然这么笔直,像一根垂直的线段。

黄山就是这么多姿多彩,难怪广告里面说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这个古国,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批批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就连许多国际友人都忍不住远渡重洋,一睹这个古国的风采。

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新,新世纪的到来。这些传统文化又渐渐被人遗忘了,只有小部分人还追随着她。

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文化被人看作了“老土”的代表。人们都开始追求所谓的“时尚”了。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大学生。他们去吃饭非要去吃西餐,而不愿去品尝中国美食;他们不去听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而非要去听一些怪歌;他们不去参观中国的文化古迹,而不远万里去国外度假……更可悲的是,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开设的外国餐厅比中国餐厅还多。我们可是中国人呀!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吗?追求时尚是一个年轻人的正常表现。但难道为这些就要与传统“脱节”吗?有的年轻人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些传统文化太老土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一点劲也没有。那不是我们该关注的,关注那些的都是些老人!”我十分不解,难道热爱传统文化就是老土吗?难道非要把自己打扮的怪兮兮才叫时尚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这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传统就会消失的!

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一些人。是他们一直在坚持热爱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着贡献,默默保护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不是他们,这些文化说不定已经消失了!

你看,那些平凡的老人。在公园一招一式的练着太极拳。随着缓慢的音乐慢慢出手,他们是那样认真、投入。宁静之中又不失坚毅,让人看了也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这才是中国的传统,柔慢又坚定不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吗!可为何现在,只有小部分人在追随她?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难道我们真的忍心让她消失吗?

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也在变。这种变化固然是可以的,在生活中添进一些新的元素也是好的。但是我们在追求新事物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旧的,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关心、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她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能够永生;让我们这个古国的历史在将来看去依旧是一副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文明古国,传统之国的名声能够保留下去,让文化在新与旧的境界里交融、升华,不要让她中途断裂,成为一座空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

全文共 6943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重要特征 意义影响

文化,是当前学术界持续思考的热点之一,牵涉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全球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精英与公众等许多方面,因而不无道理地一再引发种种讨论或争论。这些探讨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不过,其中留下了一个有待我们去填补的空白:当前中国文化的层面。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部,总会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体。梳理这些文化层面,考察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对于这种文化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这尤其会有助于建构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系统。那么,就当前我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我们的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层面呢?它们之间结成何种关系?问题就提出来了。我在这里不打算普遍地纵论文化层面,而是着重从文学文本的文化层面角度来加以分析,即透过文学的文化层面而为揭示普遍文化层面提供具体的想象性模型和个案。因为,文学是文化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想象性形态,完全可以承担透视普遍文化层面的任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

文化(culture)的定义历来很多,这里仅仅采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界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symbol)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形态,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注:参见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288页。)。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

去表达生活的意义。而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不一定就是统一的整体)。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形来说,这种容纳多样的文化结合体往往有4个层面或形态(注:我自己在过去一度将审美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种(见《从启蒙到沟通》,《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后来认识到不能忽略民间文化的存在。):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从文化价值看,这4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关键看具体的文化过程或文化作品本身如何。每一层面都可能出优秀或低劣作品,无论它是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上面的4个文化层面往往会渗透或显示在具体的文学艺术文本中,这就有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具体说来,这4个文化层面有可能同时并存于同一个文本中,这要求我们细心分辨各种文化层面在文本中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但是,更有可能的是,它们中的某一种会在文本中居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划分出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主导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

1.主导文化

主导文化文本是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文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化性,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社会规范,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会公众。每个时代的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地书写或制作这种文本,并大力鼓励原来属于高雅文化的文人作家来参与这种旨在巩固统治性规范的书写工作,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自汉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统治群体对文学的控制或支配作用就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从而推演出文学承受主导文化引导的历史。需要注意,主导文化文本并不一定只要直接的或者甚至赤裸裸的教化性,而可以把教化性掩映在富有感染力的审美表现中。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正是古典主导文化的典型范本。《前出师表》首先陈述了蜀国的“危急”情势,表达了一下自己“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忠心,提出“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整合以及国家安定的方针政策。接下来,他又坦诚地表述了自己对君王的耿耿忠心,发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铮铮誓言,从而近乎完美地表达了一个臣子为报答主子的知遇之恩而全力以赴的忠诚之心和献身精神。最后他在《后出师表》里立下誓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在这里,主导文化所追求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目标,以及个人的尽忠报恩之心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就当代来讲,影片《生死抉择》(2001)也可以说是当代主导文化的代表性文本。它讲述了当今中国公众普遍关心的“反腐倡廉”故事。主人公海州市长李高成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回来,立即被卷入自己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工人的集体请愿风波中,由此引发出自己也被牵连进去的重大腐败案件。李高成面临一个“生死抉择”:是把自己交给廉政还是留给腐败?作为一个关键人物,他的自我抉择确实成了事件进展的关键:只有他作出正确的抉择,才能确保廉政一方的成功。他在市委副书记杨诚的协助和省委万书记的支持下,经过短暂而艰难的思索,战胜了自我,作出正确的抉择,起来斗倒了以郭中姚为首的“腐败集体”,并由此挖出了其后台省委副书记严阵等,从而夺取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这部影片鲜明地反映了当今主导文化关于社会群体整合和秩序安定的要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主导文化历来扮演着群体整合等重要角色,至今仍然如此。不过,主导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体现**性,并且让自身的权威不是强制而成为令人倾心服膺的感动。

2.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有的称“精英文化”,是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化文本。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式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这种文化文本的主要特征有三点:形式创新、社会批判和个性化追求。

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形式惯例,并从现实生活和民间文化传统中吸到资源,创造出新的原创性形式。因而在高雅文化文本里,形式上创新的特征往往格外突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重要特征及现实意义

1 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 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 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4) 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 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

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

2 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第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第二、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第三、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第四、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3 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2.16

[2]尉迟治平.计算机技术和汉语史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0,

[3张伟云.中国数字图书馆:一个并不轻松的选择[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40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总宽度约长二万千米,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称呼——万里长城。

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那时,秦始皇动用了大约几百万人来修建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依靠人力,再加上工作环境很是陡峭,可想而知古代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是多么艰难啊!

长城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向远方依次排开。城墙上分布着的雄关、隘口和敌楼、烽火台,显得长城更加雄伟壮观。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说过:“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

我国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长城的民间传说:在修建长城时,除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之外,其他人都要去。刚新婚不久的范喜良也被官兵强行捉走,与妻子孟姜女分开了。后来,她十分思念夫君,就千里迢迢地来找范喜良。当她得知夫君死了,她十分难过。就一直在长城下哭。不知过了多久,长城倒了一截,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令人痛心疾首。

长城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雄伟壮观是世界闻名的。让我们对建造文化遗产的人们表示敬佩,也向长城点个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文化遗产主题作文75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北京猿人”的遗址。我先介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地理位置,是位于离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游客们,这遗址就是我们中国“北京猿人”的远古进化历史。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现在,大家仔细看清楚“北京人”的头骨吧!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游客们,“北京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53年建立起陈列馆,连同遗址向国内外参观者开放。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经参观完了,请大家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全园占地面积约3平方千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它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与拙政园、避暑山庄和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从南如意门出发,向北走上一会儿,就能看见十七孔桥。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不仅是前往南湖岛的必经之路,还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十七孔桥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十七孔桥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冬至前后,夕阳西下,阳光穿过桥洞,还会形成“金光穿洞”的壮观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

十七孔桥上的石雕极其精美,桥身上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大大小小共有544只,个个惟妙惟肖。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异常威猛,极为生动。东北方向卧着一只铜牛,它寄托了乾隆皇帝的美好愿望:希望它能降服洪水,给颐和园和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

继续向北走到昆明湖的北岸,就能看见著名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优雅的建筑、曲折多变的造型和丰富生动的彩画而闻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素有“世界第一廊”之称。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无一重复,美不胜收。

颐和园中还有许多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如万寿山、佛香阁、买卖街……不愧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位于北京延安区军都山关古道。它规模宏大,非常雄伟,被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长城长8851。8千米,宽约为5公尺,它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除了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外,大部分在海拔2000米和海拔500米。它从东边山海关一直到西边的嘉峪关,曲曲折折的像一条长龙,盘旋于大地上。

烽火台是长城重要的设施,它又称烽燧,用于点烽火台传递重信息的高台。是古代最重要的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发现敌情所建设。每格5米就有一座,白天焚狼烟,晚上点明灯。

长城的城墙很有建筑性,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顶上也铺着方砖,很平坦,并且十分宽,五六匹马都能并列走过去。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击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非常牢固。

长城始建于周朝,从战国以来经历20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的修筑,最早是楚国开营建长城,后来各国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就开始把各国长城连起,绵延万于里,遂称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的古代的文化遗产,非常雄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中国的一张金字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风光小景与中国文化作文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盛唐时代诗人常建所写这首“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像一组照片,盘旋在我的脑海里。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和山光潭影的局部小景勾画出一座古寺不同的侧面。那是客观的观察,但所流露的是个人的鉴赏。他告诉了读者,在这里他看到了什么,通过这些似乎很平淡的描述,他也表现了他的思维和修养。使得这些对事物纪实的形象变成了意境的升华。

大自然的环境从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对于它的认识和它所带来的意义,不但因人而异,也显现出不同文化上的差距。对于大自然的重视,甚至把大自然人格化,是中国文化的特性。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里,对于大自然的重视可以说贯穿了各种的媒体。不单说山水画一直被认为是国画的主流,诗词文学也充满着对于大自然的描述、借鉴和引申。所谓“天、地、君、亲、师”,在中国文化的宇宙观里,大自然已经变成了人文社会和伦理关系的一部分。大自然不单是被看作有生命的,而且我们对于它的理解,也足以引申成为我们对人生的借鉴。司马迁就认为,唯有“究天人之际”,才能够“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在《易经》里,大自然现象(天、地、风、雷、山、泽、水、火)之间的结合和沟通,被认为是对于人文社会有重大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自然被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在人性的休养上达到进一步的陶冶和升华。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大自然的陶冶下,可以使自己心思更开阔、秉性更忠厚。在恬淡里坚忍自己的毅力,在寄畅自然中达成心灵的净化。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下,以大自然为题材的风光摄影,很自然地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以大自然为题材的作品所表现的,缺乏可以直接和观众沟通的故事,也不像人文题材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地表达摄影者的社会观,这类作品的含蓄和深度,使它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缺乏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社会价值,也难以激发人们七情六欲的感受。但是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宇宙观,这样的题材用在中国文化和艺术领域里,却是可以用来反映(从而引申出)创意者对人文关系的观察和他的个人情操。通过人格化的发挥,从中产生出具有人性含意的引申。相对地来说,在西方社会和文化里,从早期用来作为疆域开拓的纪录到目前商业和旅游上的应用,以大自然为主题的风光摄影所具有的价值多半在于实用。即使在目前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一些像亚当斯那一代利用大相机拍摄的作品,在西方评论家的眼光里,它们代表了当时对于机械精密性崇拜的哲学思想,难以做其它的引申。这是风光摄影在不同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差异。

不论是含蓄的映射还是借物咏志以景寄情的发挥,在中国文化里,大自然景物和人生之间的关联,虽然是基于我们对于大自然人格化的宇宙观,它在文学或艺术上的发挥往往是建立在对景物细节上的观察和引申,从而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来。“城春草木深”的景色里断垣和春草的对比,为杜甫带来“国破山河在”的感喟。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诗句里,众鸟和孤云的对比,流露了李白的孤独感。促使他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环境里找寻安慰。在王维所写的“汉江临眺”里,他更是利用动词“浮”和“动”,通过“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的形容,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景色带来具有生命的动感。

在这个论点上,让我们再回到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整个寺庙的规模,而是通过细节上的形容所带来的意境。这种意境本身就是一座古寺的韵味,也可以说是它概括性的象征,而不是对一座古寺具体的纪录。在风光摄影里,如果我们要跳出资料性的图片,给摄影作品带来个性,这样的追求是必要的。在当今摄影技术的支持下,当一张具有新意的摄影作品问世以后,对一个有经验的摄影者来说,只要他有时间而且在相似情况发生的那一刹那时人在现场,他也可以得到几乎是同样的(甚至更具有冲击力的)效果。其实,被称为是“第三只眼睛”的相机,讲究的应该是摄影的发现性和作品的个性化。

在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文化艺术都是所谓“培养出来的品位”。在风光摄影里,拍摄大家都看得到的景色,只能看作一个开始。更何况这样的景色是有限的,而细节性的观察和发现是因人而异,而正因为它的个性化,可以使得风光摄影创作的前途永无极限。

[风光小景与中国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