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精选20篇)

导语:通过做家务这些日常小事我们要懂得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1223

作文

75

篇1:写人记叙文:寻隐者不遇改写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已经是新年了,我决定去拜访一位隐居深山的朋友。

我一边走路一边沿途观赏深山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树木高大苍翠,野花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我正陶醉在这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忽然,一个童稚的声音把我唤了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扎“冲天辫”,小脸蛋儿红红的小书童,他的眼珠好奇地打量着我,笑着说:“这位先生到这儿来找谁啊!”

我笑笑说:“找泛隐君。”牧童搔了搔头皮,突然哈哈大笑,嬉皮笑脸地对我说:“哈,您找我的师傅啊,可他不在这里哦!”我连忙问道:“他在哪里啊!”“我师傅正在山上采药哩!”

我正要去找,牧童拦住了我,焦急地说:“这座山可高了,又有云雾缭绕,危险极了!”我莫默不做声,沉思片刻,就写了这首诗《寻隐者不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诗春日偶成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把自己闷在书房里,埋头写作。可是墨磨了一次又一次,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书房里一片狼藉。只听窗外,黄莺婉转地啼叫着,布谷“布谷布谷”地欢唱着。听着听着,我入了迷,搁下笔转身向门外走去。绕过偏厅,走过卧室,最后走过拱门来到门外。

走出家门,外面就似天堂般一样美丽。抬头仰视天空,天上几朵白云在悠然自得地散步,看着看着,我又出了神。好像我真的在漫步云端呢!再看看,这白云竟成了一朵朵纯洁无比的玉兰花呢!这时,一阵凉爽舒适的风迎面扑来。我展开双臂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给我们的凉爽。

转眼,太阳已经在半空中了,中午就要到了。我取出随身带的干粮、牛肉、水和一块布。我把食物放在布上饱餐一顿又收回布袋里,拍拍肚子。

水足饭饱了,我又开始走向前了。我看见前面挺立着一排排柳树,就走上前瞧瞧,只见柳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芽儿像一条条毛毛虫,十分可爱。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呀!

突然,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原来是柳树旁的梨花呀!它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开了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全开了,露出了嫩黄的花蕊。眺望远处,到处都是梨花,一片白茫茫。在白色中还夹杂着一点粉红呢!梨花虽比不上桃花,色艳香浓,但那么多的梨花的香味聚在一起,怎么说都会把行人陶醉的。

小河里,河水不停地流淌着。我卷起裤腿,跑下了河。河水刚漫过小腿,我在河里跑着,和鸭子做伴,快乐极了。

我的朋友大笑我返老还童。我们一边笑一边说。突然,我诗兴大发,随即吟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石壕吏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在赶路途中,又渴又累,一望天,才发现黑夜早已笼罩着世界。

杜甫休息一会儿后,眼看前方就是小村庄,心想前方定有酒喝,便无力而又兴奋的向前走去。

过了几个时辰,杜甫终于赶到村庄,随着突如其来酒香味,杜甫便随味追踪,到尽头,两眼一睁,才发现眼前是一个破烂的酒店,招牌“杜康”,杜甫大笑道:“好阔气的名字,只是这酒店嘛。还是先进去一品酒味啊!”进门后,许久不见店主,但杜甫却口渴难当,便拿酒后,在屋檐上沉醉酒香,想等店主出现后再付钱。

这时,一群官兵冲进酒店,只见一老头翻墙而逃,而一老妇蹒跚出门。

只见官兵满脸愤怒,给了老夫一巴掌,恶狠狠的说:“妈的,把人给我交出来。”

老夫哭哭啼啼的说:“官爷,求你放了我们吧,前几天我的一个被你们抓到邺城防守的儿子寄信回来说:‘另外的两个儿子都战死了’,我就只剩家里这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和孩子他妈了,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官爷又给了老夫两巴掌,更加凶狠的说:“废话真多,呸!你今天不交出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

老夫可怜的说:“我去给你们做饭吧。”

官爷又踹了老妇两脚:“恨,早说不就行了嘛。”

接着士兵就拖着老妇走了。

杜甫目睹了这一切,然而却很无奈,于是只好望着这无边无际的大沙漠,羞愧而又无奈的向前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诗歌改写的作文:错误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年春天到了。

我骑着马漫步在青石路上,此时是黄昏时分,各家正忙着做晚饭,金色的晚霞刺破袅袅的炊烟。

江南啊……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现在再应景不过了,但,这是春天,不是苍凉的秋。

然而,在我眼中已经无所谓春秋了。

我又想起了她,想她如莲花般娇嫩的容颜,想她如清泉般清脆的声音,想她如天空般澄澈的双眸,如今莲花几开几落,我却不曾回去看她一眼——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三月春风戏柳絮,漫天飞舞的白絮竞如冬雪般寒冷,在她眼中,恐怕连这三月柳絮也如她的心一般沉重。青石向晚,归人不至。

你还好吗?我,很想你。

胯下的马儿渐行渐慢,最后停了下来。路途遥远,竞连马儿也撑不住了吗?我安抚地轻拍了一下它的鬃毛,正准备重新启程,一旁的门却突然打开,"吱呀"一声,引得我侧目注视。

一头秀发用木簪松松垮垮地挽着,年轻的少妇鬓角凌乱,衣衫穿戴有些不整,面容憔悴,眼中的光芒灿烂得恍若星辰。

而那目光在见到我之后倏地暗淡下来,眼中的失望是如此明显,我的心中突然涌上极大的负罪感。

"女为悦己者容",她所爱的人定然不在身边。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的她是否也如凋落的莲花般憔悴。

那少妇对我歉然一笑,拉起门帷,进屋,关上了房门。

催动马儿继续前进,马蹄声又起,"哒哒哒".这是一个错误,一个美丽的错误,她在等待她的归人,而我——

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木兰诗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杀呀!——“随着将军的一声令下,战士们都无谓生死冲上沙场。骏马奔驰在沙场上,唯有一头身材娇小的小牛在战争中随波逐流。

”肥肥,你站稳点,我快飞出去了!“替父征战的花木兰坐在小牛身上摇摇晃晃地喊着,小牛应声回答道:”我尽量,人太多了,马太高了,我们快被踩死了!“”我看到他们军队的副将了,越来越清楚了,来我们这边了!“”啊!我们快逃!“”不行!”木兰斩钉截铁地说。说完,木兰将手里的金枪用九牛二虎之力扔向副将,多亏了平日的训练,金枪顺利地刺向了副将的马,马倒下了,副将也倒下了,木兰的将军看到敌方副将倒下,马上快马加鞭将金枪刺向副将,副将死了,敌方撤退了。

回到军营后,将军大大地表扬了花木兰,并赐木兰一匹骏马,准备迎接下一仗。

过了几天,远方传来大象的叫声,地面震动起来,战士们都起身向外观看,哇!只见远方沙尘飞舞,上万头大象朝军营奔来。

战士们立即穿好衣服,做好一切准备迎战。

木兰骑着赏来的骏马与将军奔驰在最前方。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将军不知所措。硬拼是不行了,正在千钧一发之时,远方传来了老鼠“吱吱”的叫声。原来是小牛肥肥带领着“老鼠军团”来了。“对呀!大象怕老鼠!”将军拍手叫好。果然,老鼠一出,大象那边就溃不成军了。

回到营里,木兰又被记了一大功。但经常用老鼠也不是长久之计,木兰愁眉不展地回到自己营里,突然发现肥肥不见了,后来听战友说才知道肥肥因为火种不小心跳到身上,一下子跑开了。木兰恍然大悟,马上向将军提出“火烧象营”的计划,将军认可了,赏木兰50个兵,但木兰说人多手杂,只要了15个兵一同前往。

木兰带着15个兵小心翼翼地潜入敌方象营,待象群安睡之后,将柴火堆放在旁边,木兰一声下令点火,熊熊大火便覆盖了敌方整个战营,烧火弥漫了整片天空。敌方闻声而来,有的救活,有的救象。木兰便带着15个兵趁机逃开。大火过后,大象死的死,伤的伤,所剩无几。

敌方终于在几天后宣告战败,木兰依旧骑着小牛肥肥回家了,他们不再是“吊车尾”,而是“领头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改写酒泉子为记叙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我现在已年过半百,头发和牙齿都已掉的差不多了,但我仍能够思考,回忆。特别是观潮的那件事仍令我记忆犹新。我记得......

那天上午当我赶到那里时,江岸四周的空地已经完完全全的被游客们占据了.朋友告诉我,今天除了观潮外,还有弄潮儿的表演格外的吸引人。所以今天才来了这么多人。

潮水确实迅猛的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它营造了一个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轰隆!轰隆!一浪又一浪,一波又一波,大有侵吞宇宙,冲荡太阳的阵势。我沉浸在这壮丽的景观中,无法自拔。

忽然,四面传来的鼓声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快看呀!弄潮儿的表演开始了。”朋友高兴的大声叫喊起来。我向下一看,十几条彩色的鱼,不,是十几个高举着绣旗,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的人在奋力的游着。他们的脸紧绷着,每遇到洪峰和浪尖却总能轻巧的躲过。由于不能让自己的旗子沾上一滴水,他们必须格外的谨慎才行。我想;怪不得刚才误认为是鱼了呢,他们的水上功夫简直比鱼还要轻巧,娴熟哩!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可每当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仍是对潮水的迅猛,弄潮儿的精彩表演而赞不绝口。就算是做梦梦到它,也会因黎明的过早到来而兴由未尽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诗《题西林壁》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开篇运用了拟人手法,点出了秋色宜人,也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庐山的空气真是太新鲜了,苏轼深吸一下,真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庐山真是名不虚传!(对山的观察很细致,动静结合的描写形式,让读者也切身感受到庐山的美。)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过渡句运用恰当,自然引出诗人在路上欣赏到的美景。)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以后,《题西林壁》这首诗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庐山的神秘面目是否和苏轼写的一模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把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时不时的会想起从前观看钱塘潮水的情景,那种热闹的场面总是如记录般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记得在潮水来临之际,满城的人们恰似乡里人看戏一般你推我赶的都会去看江上的景观。我也不例外,那种壮观的景象至今让人们觉得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因为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现在想起来总觉得那是一种假象,还是眼睛看花了,现在想起总觉得那是一种假象,在眼睛享受的同时你也会听见如一万面鼓一起发出的震人声响。

不止这些,即使在那种让人观而止步的情形下还有一群踏潮献技的小伙儿站在大潮的最顶端玩耍,他们每人握着一面红旗在大浪头摆动,但让人惊奇的是他们手里的旗,丝毫都没有被潮水打湿。

从那以后,多少次我都想看一看那样的潮水,但至今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中那样的场面似乎没有重看的机会,不过我还在梦中觉得是那次的重现,当睡醒时仍旧让我心惊胆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将示儿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末年,金人占领了我国的淮河以北地区,朝廷的最高统治者苟且偷安,官兵连续失败,祖国一片战乱,迟迟不能统一。

85岁的老诗人陆游,由于不满统治者的投降主义,一气之下,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之时,他仍关心国家大事,盼望祖国统一。

一天,他的大儿子刚刚从外面回来,陆游迫不及待地问:“祖国是否统一了?”大儿子痛心地摇了摇头。陆游环视着病床前自己的儿孙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疲倦地闭上了眼睛。这时,他眼前仿佛出现了金兵正在对淮河南北广大地区猛烈地进攻,把官兵打得人仰马翻,老百姓到处逃荒。金兵冲进了朝廷,把皇宫烧成一片废墟,他们掠夺了王妃,正要活捉皇帝……他一下子清醒过来,才发现是一个梦。

他缓缓地坐起身来,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儿子说:“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照顾好你妈妈和五个弟弟,你们一定要英勇参战,为国家出力,早日光复河山,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完成我临终的遗愿。”

“是,我一定照办。”大儿子含着眼泪坚定地回答。陆游满意地说:“有你们这些好孩子,我死了也没有什么挂念的了,最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唉,我就要去了,等国家统一之时,给我上坟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陆游又对老伴儿说:“好好活着,看着国家统一,实现我的愿望。”

说着,陆游让儿子把自己扶到桌前,用平生力气写下了他的绝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故人庄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某天早上,一封信出现在孟浩然家门口,他拆开信封,原来是老朋友写给他的信啊,信上写着:

“老朋友,我想邀请你到我家做客,我给你准备了好酒,准备了黄米饭,还有一些鸡肉、青菜。想和你聊一聊今年地里的收成,请你一定要过来。”

看了这封信后,孟浩然带了一些盘缠,之后翻身上马向他朋友家前进。到了朋友住的那个村子后,看到了绿树围绕着村庄,就像一个绿色的桶状通道,巍峨的大山在城墙外耸立着。

到了朋友家,孟浩然轻轻敲敲门,他的朋友开门后,把孟浩然带进家中,对他说“我已经等你好久了,饭菜都准备好了,酒也已经为你倒好!”他们打开窗户,一边看着菜地,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

转瞬之间,一个时辰过去了,孟浩然起身要离去了,他的朋友对他说“等到重阳节时,我再邀请你来赏菊花、喝菊花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

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幸免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

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刚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诗人还能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这痛苦万分的老人呢,只能长叹一声,放了几两碎银在老人的身边,然后,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萧索的村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把古文《酒泉子》改写成400字的记叙文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原答案:常常回忆起那观潮时那扣人心弦的壮观情景,那舞波阻浪的雄伟的景象,那人山人海的宏大的场面,飒爽英姿的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还清晰的记得那满岸的人群,摩肩接踵之时又满言笑语,共同企盼这那浪随天拥的壮阔景面。

放眼岸边,地无空席,人群皆垫脚相望焉。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注入这高伟的水柱.蓝色瞬间见水与天容于一体.那气势,难以言表.声如雷霹.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着,飞射。 顿时鼓声四起,眺首远望。

两岸早已续足劲的博浪者们,气势汹涌的向大浪冲去,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时起时落,时隐时现,好似立于水面,如履平地一般,而手中的大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着国人的英勇,奋进。 潮的喧嚣,浪的激荡,勇者的无畏——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那一个个片断式的镜头让我又有如临其景一般。梦醒后,又是是一阵恐浪之大的惊怕,英勇无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年语文下册《春的消息》诗歌改写范例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春姑娘架着五彩云飞来了,她拂一下衣袖,一阵春风吹过,只见大树上长出了嫩绿的树叶;她一甩头发,一汪春水流入小溪,把正在游泳的小鸭子的羽毛洗白了。我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一群群小鸟飞过树林,飞过山岗,飞上蔚蓝色的天空,操场上我们的心也随着小鸟飞得很高很高……

我看到了第一只蝴蝶,正在空中飞舞,我马上用手去捉它,蝴蝶突然转了一个弯,还不忘回头看了看我,似乎在和我做鬼脸,又似乎在说:“你休想捉到我!”我迈开双腿飞快地扑了过去,在花丛边冷不丁把它捉住了,它在我手中不断地扑愣着翅膀,努力地挣扎着,我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小萝卜头和小飞虫的故事,我又爱怜地把它放了,看着它飞回到花丛中,我也高兴地好像和它一起翩翩起舞。

在草丛中我发现一朵雏菊已经被春姑娘吹开了花瓣,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着,自言自语地说:“小雏菊你还认得我吗?我就是去年陪你一起玩儿的小男孩儿啊!”小雏菊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在春风中摇摆着点点头:“认得你!认得你!你可长高了不少呢!”

我来到去年秋天掉光树叶的大树下,“大树大树,你要快点吐出绿苞,长出茂密的绿叶,变成参天大树,我还要在你的怀抱下乘凉呢!”我又去叫醒沉睡的小溪流:“小溪小溪,你快醒醒,我要听你清脆的歌声,还要和你赛跑呢!”

走累了,我就躺在春天的田野上,头顶上明丽的太阳照得我睁不开眼睛,咦,我觉得有人在挠我的面颊,是谁,原来是一棵刚从土里钻出头来的小草,正在给我挠痒痒呢!

春天来了……

[三年语文下册《春的消息诗歌改写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酒泉子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惶恐地睁开眼睛,用手绢拭去额头上的汗珠时,我还能感到我的心在猛烈地撞击我的胸膛。我眼前依然浮现着那潮水来时那般壮观的景象……这种壮观宏伟的气势是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我早已数不清自己这是第多少次从梦中惊醒。

我常常想起当年去钱塘江观潮的情景,那里曾经的一切,都让我记忆犹新。

江岸上满是来观潮的游客,人们尽管是肩膀贴着肩膀,脚尖挨着脚跟。但每个人对那潮水的兴致都很高,看棚早已被租满了,现在实在已经连一个歇息的地方都没有。满城的人争相向江上望去。

只见水天相接的江面上,一条银白色的线飞速涌来,渐渐地,那条白线一点点靠近了,像是一亿匹飞奔的战马,又像是玉城雪岭那样连天涌来。这时,我觉得仿佛整个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声音大的像是打雷。

弄潮健儿们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举十面大旗,在惊涛骇浪的尖头与波涛搏斗,手里的旗却丝毫没有被水打湿。

如今又到了一个观潮的时候了,哪里的景象一定还是这样壮观吧!当我每每再想起它时,我的心又在猛烈地撞击我的胸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卖炭翁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如此艰难

看着主人枯瘦的身板,我不禁湿润了眼眶。主人他又在砍柴烧炭了……在这寒冷的南山上,主人单薄的身影隐在光秃秃的高大树木后头。阵阵冷风如刀刃一般刮过。主人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呀!他老人家日日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勉强强地养活自己。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沟壑纵横,两只手因为天天砍柴烧炭的缘故,变得黑漆漆的,两鬓花白的一片……

卖炭的那点钱钱都去哪了呢?看看连年的战争把物价哄抬的那么高,仅够换衣服和买食物上了。虽然是这样,可他身上的衣裳仍旧是那么的单薄。主人他天天期盼着天再冷一些。下雪了,就可以多卖一点炭就可以多得一点儿钱;下雪了,就有钱买东西填饱肚子了;下雪了,就有钱给我买一点干草料吃吃了。他天天这样祈祷……

夜里,如主人所愿开始下雪了。我“哞”地叫了一声,把靠在树边的主人唤醒。主人睁开了眼,看见雪花飘落,惊喜地笑了。他温柔地拍拍我的头,说道:“牛儿,咱们出发吧,今天肯定能将炭卖个好价钱!”他的笑容是那么慈祥,只是眼上的黑眼圈扎眼得很,又让我一阵心酸。天知道主人到底是几日未曾好好睡过一觉了。主人将炭车系在我身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城南门外的时候,太阳竟出来了,地上本来铺的厚厚一层白雪已经被太阳晒化了。主人一定很伤心吧?他找了一块较为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靠着一边的木柱准备再休息一会儿。这时,有人骑马飞奔而来。两个人从马上下来,一人身着黄色衣袍,另一个则是满脸讨好的笑,跟在黄衣人身后。黄衣服的那人冲我们这里扬了扬下巴,他身后的那人就连连点头,跟哈巴狗似的,忙往这边冲。

“卖炭的?”白衣人拍了拍我拉的炭车,居高临下地看向主人。“是。”主人点了点头。白衣人又扬了扬手中的文书,“皇上派我们征炭,你这车炭我就拉走了。”他把文书往袖里一收,就要把我拉走。“不——不行!”主人忙拉开他的手。“你也别为难我们了,我们拿了你的炭,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白衣人看起来有点不耐烦了,将主人的手拨开。

“大爷!这是小人辛辛苦苦烧的炭呐!请您把炭还给小人吧!小人还要靠这些炭卖的钱来养活一家人啊!”主人又要扑上来,却反被白衣人一推,一个趔趄倒在地上。我“哞”地叫了一声,想去安慰主人,却被那个白衣人拉走了……

他们把我身后的炭车取了下来,系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在我的头上,然后就拉着炭车走了。主人这才跌跌撞撞地从地上爬起来,坐在原地,望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不禁老泪纵横。

我用粗糙的舌头舔舔主人的手,又用头蹭蹭他的肩膀。

主人,别哭,这不还有我陪着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之一。潮水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那天,我去钱塘江边观看大潮,那景象我至今记忆尤新。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银白色的线缓缓飘来。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那气势就像要吞没天空,涤荡太阳,极其雄伟豪壮。令人难以忘怀。

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国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手里拿着大彩旗潘阆,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他们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自此之后,我经常梦见健儿们矫健的身影,梦醒之后还觉得心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送元二使安西》改写记叙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渭城下起了绵绵细雨湿润了泥路上的尘埃。小雨有山泉的清幽;有微风的凉爽;有花针的细密;有诗词的绵绵情意;更有离别的依依惜别。在绵绵细雨中,我望着旅店旁那刚吐出嫩芽的柳树是那样的苍翠欲滴,那样的美丽。虽然美丽,但我心里却是很伤心。因为今天,我的好友元二奉朝廷的使命前往西北边疆。

此时,元二正准备离开渭城了,我前来为他送行。“元二啊,你就要走了。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回来啊。”我拍了拍元二的肩膀,脸上忧愁了许多。

“是啊。”元二也拍了拍我的肩膀,应该是在安慰我不舍的心情,又说,“唉,咱们一起度过了这么久的美好时光,突然接到朝廷的指令,我也是有点不知所错。虽然要离开,但我们兄弟俩的心还是连在一起的。我也会时时刻刻地思念你。”

我笑了笑说道:“元二兄,在思念我的同时,你也务必要办好公事啊。”

“王维兄的嘱咐,我会记在心头的。”随后元二兄出了酒楼,准备踏上往西北边疆的路了。

这时,我喊了一声正走在雨中的元二兄:“元二兄,让我们一起干了这最后一杯香醇美酒吧。待你西出阳关之后,就没有知心朋友陪你在田园之间游山玩水了。”我站起来,举起酒杯。

元二兄又走进了酒楼里,举起了酒杯,眼眶中好像有些泪花:“嗯,干了这最后一杯,你我二人兄弟之情,永不消逝。这杯酒虽然是那样的普普通通,但包含了我与元二的友谊情深。”元二兄干完这杯酒后,又认真仔细地看了看我,说道:“王维兄,我真的要走了,保重。”然后依依不舍地走了。望着蒙蒙细雨中元二兄离去的背影,我作诗一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酒泉子改写记叙文100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酒泉改写记叙文100字(一)

是在为奔涌的浪潮激荡吗?是在为勇敢的弄潮儿高超的技艺喝彩吗?我无法平静的心潮啊。你涌动的波涛,占据着我的大脑。

遥忆几年前在钱塘江所观赏的大潮,好像飞驰的骏马,奔跑着穿越世纪的界限;好像雪白的驯鹿,拉着银色的马车,飞舞着从天堂降临人间;好像上帝遗失的幻影之子,以光的速度,火的热情涌向岸边。

酒泉子改写记叙文100字(二)

这是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千万人正在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过不多久,它终于来了!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江潮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而更为神奇的是,涛头浪尖竟然敖立着几位矫健的弄潮勇士,他们随波出没,而手絷的红旗却始终不湿,这真是何等地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

酒泉子改写记叙文100字(三)

那拥挤的人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江潮,还有那技艺高超的弄潮儿舞起的红丝带,在我眼前偏偏起舞,越舞越近,越舞越近,慢慢的,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一片让我至今难忘的潮……那潮水蠢蠢欲动,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正在召集所有的人们都来观看它那壮观的破茧成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酒泉子改写记叙文

全文共 2121 字

+ 加入清单

酒泉改写记叙文(一)

常常回想起那次观潮的景象,气势真的是雄伟壮观,城里的人都聚集在江面上,有老人、有孩子、有身体健壮的小伙子、也有将自己打扮得琳琅满目的妇女,都争先恐后的来到这里观看这雄伟壮观的场面。

潮水逐渐开始往上涌高达十几丈,如一个宽大的屏障,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仿佛这面屏障要和天空对接,声音也是非常浩荡,大的如雷霆,震撼激射。随着万面股声的响起,轰隆隆,轰隆隆……许多弄潮健儿身上披着文彩,一窝蜂的涌进潮水里,向人们尽情的展示着他们技艺的高潮,他们手中拿着红旗,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等他们手中拿着红旗再一次出现时,在场的人们都惊呼起来,几个好奇心强的孩子已经叫出声来:你们看呐,他们手中的旗完全没有被水沾湿!是啊,是啊,他们怎么做到的!几个人在附和着。弄潮健儿的高超技巧以及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博得了前来观潮人们的阵阵掌声。

不知不觉中,弄潮健儿们的表演已经结束,前来观潮的人们也已渐渐散去,只有我,还站在江岸上,若有所思的望着已退去的潮水,欣赏着江岸上美丽的风景,真想永远停留在这儿,与这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

在观潮后,我会经常在梦中与这这雄伟壮丽的景象碰面,那种景象依然非常雄伟、非常壮观,和实际生活中的没有什么两样。正当自己停留在岸边欣赏风景的时候,忽然一阵亮光刺进自己的眼球,天亮了。哦!原来刚才的情景只是一场梦。虽说是梦,但醒来后依然感到惊心动魄,真想自己睡去后便永远不会再醒过来,让观潮的景象在自己的梦中回放,一遍又一遍……

观潮,真的让人沉醉其中,那无法形容的风采,只能自己慢慢体会。

酒泉子改写记叙文(二)

江岸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若是想要挤进这人群之中,怕是比登天还难吧!

江潮还未到来,我已然饥肠辘辘。不远处就有一些人在叫卖,大概是想要抓住这个商机,好好赚上一笔吧!我走进城去,想找一家客栈住宿,顺便把我这空城计叫停。可是,我绕城走了好几圈,愣是没看见半个人。耳畔只有呼啸的风与牲畜不安的嘶叫。长长的衣袖随风乱舞,这凌乱的节奏似乎预示着将会发生什么事。我并不太在意,这突然间的预感。接着若无其事的走出城门,却发现城门的守卫者满脸的不悦,却又隐含着些许担心。

再次来到这人堆中,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只有数不尽的人与各种华丽的服饰。也许吧,钱塘江潮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我很想领略领略它的风采。于是,我满嘴礼貌的挤向前方。

总算来到了前端了,虽然不是最前端,但比刚才的视野开阔多了。

突见远处有一银白色的如细丝的东西从海平面迅速向我们移来,忽闻一人大喊潮来啦,不少人也跟着应和起来。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势极雄豪,宛若万马齐喑,雷霆万钧,震天动地,但又美丽纯净,宛若剔透的玉做的城墙,莹净的雪凝的屏障,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不知何时,眼前又冒出了几百个年轻的小伙子,轻松地在浪头穿梭着好不快活。手握十面红旗,并在浪头不停地晃动着,旗尾却丝毫不沾湿,这能耐真大呀!岸边不断响起喝彩声,谈论声,鼓掌声。

海水渐渐涌向岸边,弄潮儿也次第游离。倏而,海潮冲到最高点,那壮观的景象,是任何言语都不足以形容,因为它是奔腾着的,梦幻的波涛之美。

然而,欣赏这壮观的景象是要付出代价的。潮水倾泻而下,埋葬了我的生命,也埋葬了我对它的爱。

啊被淹没的那一刻,我惊醒了,我应该是害怕的吧!因为昨日潮水倾泻的那一刻,我亲眼见到前面的人被大水卷走,失去生命,却只能在岸边袖手旁观。无奈,钱塘江潮又如此的有魅力……

酒泉子改写记叙文(三)

我常常回忆起农历八月十六日观潮时那扣人心弦的壮观景象,那舞波阻浪的雄伟景象,那人山人海的宏大景象。隆隆!隆隆!那扣人心弦的响声再次震撼我内心的宁静……

潮水蠢蠢欲动,声音越来越大,杭州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赶到钱塘江,江岸一片喧闹,人潮声盖过了江潮之声。满岸的人群,摩肩接踵。人们争着、抢着向江面上望,惟恐看不见它那壮观的破茧成蝶!我被挤过来又被挤过去,仿佛大海中的一滴水珠。但又有谁在乎呢?我的目标在前方,好位置才是重中之重啊。拥挤的人潮,黑压压的一片,地无空席,人群都掂脚相望。

忽然,远方出现一条银线,渐渐地,巨浪接踵而至,卷起的浪潮,高过天际,与那皑皑白云连成一线,仿佛整个天地海成为一体,分不清哪片是天,哪片是地,哪片是海!还来不及去欣赏这巨浪的宏伟,一浪一浪的潮水又蜂拥而来,在天际的那头,推动着,推动着,一浪更比一浪高,仿佛掏空了整片江海似的,万鼓齐鸣,震撼天地,如雷电交加般巨响轰鸣!

潮水起舞,勇敢的弄潮儿欣然去伴舞,只见他们一个个披散着头发,身画各种彩色图案,手里拿着象征吉祥如意的大红旗,气势汹涌的向汹涌翻腾的潮水冲去,在万丈巨浪前挥舞着,舞动着,他们时起时落,时隐时现,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卓越的技巧和毫不畏惧的勇敢。瞧!那片片红旗,竟然丝毫未湿,一阵阵风吹过,仿佛在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我们欢呼着,不仅为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丽之潮,也为这些勇敢征服汹涌潮水的弄潮儿!

我也忍不住跳入了那汹涌的浪潮中,跟随着弄潮儿舞动着,突然一个巨浪向我袭来,我大叫一声,睁开眼睛,看看周围,原来是一场梦!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裳,虽已醒来,却仍心惊胆颤,难以平复!

潮的喧嚣,浪的激荡,勇者的无畏,天下之伟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

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幸免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

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刚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诗人还能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这痛苦万分的老人呢,只能长叹一声,放了几两碎银在老人的身边,然后,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萧索的村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