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5关于廉洁文化进校园征文汇编两篇 作文怎么写(优秀20篇)

走进校园,你就听见从校园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这种读书声令人陶醉。每当放学,走进操场,会看见不少同学在快乐地玩耍。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玩游戏,有的在踢足球……欢笑声传遍整个校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5关于廉洁文化进校园征文汇编两篇 作文怎么写,供大家学习。

浏览

1421

作文

446

传统文化进校园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如一缕轻风,轻抚我们的脸颊,让我们不得不对它微笑;传统文化像一个故事,向我们招着双手,让我们不得不去阅读;传统文化似一杯清茶,清香诱惑着我们,让我们不得不细细品尝。是啊,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只是保持着原来的姿态,就能够让我们如此着迷,激起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去了解它,想要把它理解透,让它永存心中。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产品的入侵,我们的生活比起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有人说:当今世界都已发展起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我们中国应放弃传统思想,不要一成不变的守着原来的,多过过西方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应该跟着时尚的步伐走。也有人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不需要再用手写汉字,直接聊微信、发QQ、打电话得了,还不用写信那么麻烦,很快就能够收到回信。还有人说:我们现在住的都是高楼大厦,不愁吃不愁穿的,一出门就能买到东西,不用像以前那样要去很久才能回来。所以我们不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努力创新”的精神,我们应该注重现实,好好享受就行了。

事实恍若如此。

不过如今的发展是靠什么来的?

据报道,曾在重庆出现了一群具有“棒棒精神”的人群,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担负雇主的信任。有一位“棒棒”由于肩负重担,与自己的雇主走散了,这位“棒棒”最后又回到原点等待雇主回来,此时正值初秋,天空又飘着蒙蒙细雨,凉风飕飕,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直到天降夜幕,这位棒棒终于等到雇主回来寻找。而这位“棒棒”俨然已似一只落汤鸡,直打哆嗦。雇主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来寻找,而当得知“棒棒”为了等候自己,已是半天的等待,生怕雇主找不到一直没有挪动位置。

秋风中“棒棒”的等待,已然站成一种精神——“棒棒精神”!信任与坚守,朴实与奉献。这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么?时间流逝,精神长存,这就是中国的魂,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有了上下五千年流淌的文明历史。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传统文化永驻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校园足球征文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五年级展开了企盼已久的足球联赛。

首先,我们遇上了昔日的“手下败将”——五(7)班。他们的实力早在三年级就被我们摸得透透的——实在是不强。于是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进攻上——因为他们根本就过不了半场!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队员们在敌方的半场不停的进攻,唯独守门员夏乐川像个观众似的坐在球门前,双目无神,谁都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思——无聊透了!又过了几分钟,他终于耐不住了ji mo,和一旁的马成润玩起了游戏!就这样,我们以9比0的好成绩完胜五(7)班,获得了初赛的胜利!

又过了几天,我们迎来了半决赛。嘿,这次的对手又是一个“老对头”,一共有3次足球联赛,就和他们“PK”了3次,也是战胜了他们3次——当然也包括这次。要问这是哪个班,当然是五(6)班!

经过两次辉煌的胜利,我们终于迎来了决赛,对手是真正的劲敌——五(5)班!他们也是我们打了三回“老对头”,不过之前与我们班“PK”的战绩就和(6)班不一样了—— 一负一胜,并且每一场都是那么的精彩、激烈。这场比赛似乎是其中最精彩、最激烈的,由于实力极度的互相靠近,打到最后竟然打成了平手!于是我们进入了“点球大战“阶段。哎,可惜杨子优那个点球被扑住了,我们2比3就此失败,真是太可惜了!

回到教室,英语杨老师鼓励我们:输一次并不可怕,足球联赛还有3次,我们还可以卷土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色文化进校园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可知道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翻开史书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为祖国而自豪。

当你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花香中的时候,你可想过,牛郎织女正在一路奔波,在“七夕”时,即将相会在鹊桥之上? 朋友,当你头戴红色圣诞帽,挤在小教堂里不亦乐乎的时候,你可记得,重阳那天携着双亲登高远望遍插茱萸时的一幕一幕?

朋友,当你操着满口的洋话庆祝“洋节”的时候,你可想到。其实你更应该陪伴自己的长辈倾听民族古乐的动人之音? 朋友,在西方洋节的冲击下,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肤色就是大地的颜色,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杯盏,关掉轰鸣的音响,坐在阳台前的月光下静静地思考吧!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社会。闭关自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传统的文化为何要丢弃?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已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无数瑰宝 ――文字、礼仪、节日等,它们如同天山上奔腾的清流,如同森林间孕育的珍宝,灿烂夺目,博大精深。

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曲,品不够的香茗。新春佳节,寄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继往开来。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欢度传统佳节,即是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只觉古代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享受民族风俗,即是置身于大海,浴心于波涛。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简言之,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径,又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结。两河流域滋养了犹太人的虔诚,赋予他们圣诞之庆: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共度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呵,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庸俗化的横幅是校园文化颓敝的直接体现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3月7日,据说是属于女生的节日,叫做女生节。于是乎,各大高校团体纷纷用横幅表达他们对女生的关心和爱护,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更是“大显身手”,贴出了一组内容诸如“春风十里,不如睡你”的横幅,被网友直斥“性骚扰”。据华农大官方回应,这些横幅都是由学生社团私自挂上去的,目前已全部撤下。(3月8日《广州日报》)

常识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场所,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在这里同时存在。但常识同时也告诉我们,兼容并包并不等于一味纵容,更不等于滥俗、伪劣的东西可以在这里“招摇过市”。女生节这天,男生们通过挂横幅的形式向女生表达情感,透露心声,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横幅的内容触碰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涉及到了人生攻击,那便是赤裸裸的侵权了。

华南农业大学的横幅明显属于后者。这些噱头感十足的横幅,看似抓住了大学生“爱新鲜、爱刺激、喜欢搏出位”的心理,也迎合了社会大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猎奇心态,但本质上,它却是在以秀底线的形式将庸俗的一面呈现给大众。这看起来创意满满,但其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平庸之恶,却又无处不彰显着他们对女性权益的轻蔑与不屑,透露着他们对校园文化的亵渎与误解。

好端端的大学,为什么突然喜欢上了这类平庸的文化表现形式?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的解释是,之所以出现这一乱象,是由于学生社团不遵守学校关于横幅悬挂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督查不力造成的。这样的回应看起来振振有词,但实质上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学生不遵守相关规定“轻举妄动”固然和横幅乱挂有关,但如果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足够强大,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有足够的底气去拒绝那些滥俗文化的侵染,想必这样的乱象也不会有滋生的土壤。

从这个角度看,庸俗横幅的最终指向,其实是高校校园文化日渐颓敝的沉重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一现象也是感同身受。就我这几年有限的观察看,当下很多高校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其实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他们要么认为只要将教学质量搞上去,校园文化就会顺势得到提升,要么片面的认为只要多搞一些音乐晚会,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能够将校园文化营造起来,唯独不知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在大学之魂的基础上,将其内在精神与外在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体系在学校延续开来。

于此而言,要杜绝恶俗横幅在高校蔓延开来,其落脚点仍旧要放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正确营造上。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强调对各种乱象的管理和规制,却不在校园文化上多些思路和办法,那么,诸如华南农业大学的这些低俗的横幅文化,便仍会以其它的形式在校园里表现出来。这不管是对大学精神、还是学生的个体发展,都是最大的伤害。

因此,面对神童母亲的忏悔,一味的批判与蔑视都不该是正常社会应该呈现出来的价值观,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要在这样的教训中多看看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并设身处地的去想想我们共同面临的尴尬与无奈,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在成功的标准上持有多样的观点,在不同价值的认同上,有包容彼此的宽宏心态。否则,这样的忏悔便没有半点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600字征文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全国少工委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下面这篇是应届毕业生网为你准备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如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还有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以上不都是儿女孝顺父母,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是世界对自己最好的人,在自己的翅膀还没有长硬时,家才是自己最理想的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故黄河·水·文化”有奖征文活动启事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青山绿古徐州,黄河之水东南流。”徐州是故黄河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故黄河1194年侵汴夺泗入淮至1855年再次改道北徙山东入海,在徐州的土地上流淌了661年。由于故黄河河床高出地面3至7米,堤岸残破,河道淤塞,每逢汛期,河道水位严重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徐州人民曾经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宋知州苏轼、明河道总理潘季驯治黄保城的历史佳话和黄楼、苏堤、显红岛、苏姑墓、内华闸、广运仓、城下城、户部山古民居、护城大堤、牌楼、镇河铁牛等近千个文化遗存。

解放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对故黄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五十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水患。近年来,徐州市加大故黄河治理投入,变水患为水利,相继实施了故黄河市区段综合治理、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的故黄河河面变宽、河床变深、两岸变绿、河水变清,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不仅给沿河两岸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两岸广大人民群众迈上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推动着故黄河水文化不断发展繁荣。

为进一步提升故黄河形象,增强河流文化内涵,挖掘、传承、建设、繁荣故黄河水文化,推动水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由徐州市水利局主办、徐州市作家协会等协办的“故黄河·水·文化”有奖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反映黄河水文化的优秀作品,并组织部分作家现场进行采风,用文字记录时代,用作品展示成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征集

即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止。书面作品以信件邮戳时间为准,电子邮件以发送时间为准。诚挚欢迎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参赛。

二、征文主题及内容要求

1、征文主要围绕徐州故黄河的人物典故、历史遗存、文化景点、风土人情、治水历程等方面,体裁不限。

2、征文应突出故黄河水文化,侧重人水和谐,着眼今昔巨变,或回顾既往,或畅想未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性。

3、作品字数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内。

4、作品须为原创,文责自负,严禁抄袭。

5、投稿时务请在文后注明真实姓名(发表署名尊便)、单位、地址、联系电话。

6、优秀作品将在徐州市水利局门户网站刊登,并推荐至徐州日报、江苏省水利厅门户网站、《江苏水利》杂志、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杂志等报刊刊发。

7、获奖作品将正式结集出版《“故黄河·水·文化”特刊》(书名待定),并赠送所有参赛选手。

三、奖项设置

作品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分别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和证书。

一等奖:2名(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元);

二等奖:6名(获奖证书及奖金800元);

三等奖:12名(获奖证书及奖金500元);

优秀奖:20名(获奖证书及纪念品1份)。

四、作品评选

征文活动将由徐州市水利局、徐州市作家协会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活动组委会,聘请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奖。

五、其他事项

1、本次活动解释权属徐州市水利局办公室。

2、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律不退。获奖作品主办单位可以用于其他非盈利性宣传,不再另付稿酬。

3、凡投稿报送的参赛作品,均视为作者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征文2000字

全文共 2157 字

+ 加入清单

廉洁教育进校园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廉洁教育进校园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我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纪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渠道,着力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

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师生支持和参与的廉洁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处级廉政廉洁专门研究机构,配备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制度。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廉政文化研究所建设和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有效保障了廉洁教育的有序开展。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分类分层次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廉洁教育。

一是以专题培训、会议和活动为载体,对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开展“廉政勤政”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工作作风建设。邀请了多位国内廉政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每年在全校党员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算好廉政账”主题教育月活动。建设“清廉之风廉政短信平台”,向学校重点部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经常发送廉政警示短信。

二是对教职工开展以“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廉政教育纳入师德建设工程,促进教风建设。学校把每年5月10日定为“510”思廉日。组织开展“扬勤廉正气,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廉政短信征集大赛、反腐倡廉书画摄影展、廉洁教育大讲堂等专题教育活动。

三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着力推进廉洁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学校成立廉政文化教研室,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组织编写出版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大学生廉洁文化教程》等教材。在“形势政策课”中开设廉洁文化专题教育内容;在全校文科和医科专业本科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廉洁文化概论”公共必修课。学校现有廉政廉洁教育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18人。目前,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和着力推进廉政廉洁学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

二、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为廉洁教育进校园提供理论支持

2007年我校与南通市纪委共同组建了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这是国内首家由地方与高校“联姻”而诞生的专门以廉政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经过几年的建设,研究所已成为中央纪委研究室纪检监察工作调研与创新联系点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建设点。近年来,研究所面向全国发布研究课题100余项,资助40多万元。同时,研究所研究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研究所主动服务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先后举办廉洁文化教育专题报告会80余场,参与中央纪委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编撰,以及江苏省纪委关于构建惩防体系“5+1”文件的讨论修订等工作。此外,组织专家总结推广地方纪委和大型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经验。

三、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扩大廉洁教育的社会效益

一是《廉政文化研究》杂志办刊质量不断提升。2007年,我校与南通市纪委共同创办《廉政文化研究》内刊。2010年初,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廉政文化研究》正式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廉政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公开出版的学术理论期刊,迄今已公开出版12期,发表论文189篇,其中有6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等期刊及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转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是反腐倡廉南通论坛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研究所每年承办一次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6届,每届都有明确主题,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的参与。如今,反腐倡廉南通论坛已成为立足南通、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交流平台。2011年,学校成功承办了“全国教育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高校廉政研究机构第五次联席会议”。

三是江海廉政大讲坛社会影响逐步扩大。2009年,由我校和南通市纪委、南通市文广新局联合打造的“江海廉政大讲坛”,以廉政史话、廉政故事、廉政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借助现代媒体,面向全社会弘扬廉政文化,传播廉洁思想。目前大讲坛已成功举办7期,邀请央视《百家讲坛》部分主讲人作专题讲座,并在地方电视台专题栏目播放,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我校的廉洁教育、廉政文化建设不仅为学校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而且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地方大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把廉洁教育作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将廉政廉洁文化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素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600字,校园文化生活作文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生活伊始,我们成立了一个以“校园文化生活”为课题的研究性学校小组,在王雷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四名小组成员展开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活动。

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如何开展研究不太熟悉,在第一学期,我们小组的研究并未有太多实践性的成果,所以这学期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去完成任务,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

由于这学期的文理分班,把原来同班的小组成员全部打乱了,大家的研究时间便不能如意的空出来,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动摇我们研究课题的信心,因为我们对这个课题有着无限的热情。

对于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但是却又不熟悉,而同学们真可谓抱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多圣贤书”这样的心态,这使我们无从下手,然而正是迎着这个难题,使我们更有信心让大家了解校园文化生活的魅力所在。

更是紧张的学习生活,更需要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调节。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校园里每个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因此,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不能局限在物质建设而应全面地理解,应走出误区,摆正位置,构筑起具有自己“灵魂”的校园文化。

而我们的课题就是要让老师们同学们了解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为了让报告更有说服力,我们的成员决定以身试法,亲自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中。而当我们越深入的研究校园文化生活之后,越是感到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一次次的研究活动,让我们更加明确我们进行这个课题的意义在于帮助同学们提供一个表现自己个性,展现自己才艺的舞台,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深入地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校园文化生活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在了解它之后,我们更应该给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鲜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身边的传统文化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新华网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中,有一个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小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她就是潘威娜,营D的一个中学生,是她以真诚的环保行为为辽宁争得了惟一的“十杰”称号。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离潘威娜太遥远,但是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小事。当你用标准的投篮动作丢垃圾却没有“命中得分”时,你会将它捡起丢入垃圾筒吗?当你遇到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师长时,你是否会毫不吝啬地送出你的微笑,道一声:“老师,您好!”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了答案。在我看来,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体育课提前下课时,我们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减轻交谈的声音,尽量做到不影响仍在上课的其他班级。在食堂买饭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微笑着对工作人员说:“请帮我……”“谢谢”之类的话语,话虽简短却温暖了彼此的心。

个人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个人的形象,也影响着学校和社会的形象。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因此,千万不要把文明习惯看作小事。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的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穿越千古尘埃,用庄子的名义问自己一个问题:今生今世,我的心到底可遨游多远。

——题记

当我第一次听过庄子这个名字是在于丹讲的《百家讲坛》中,从此这个名字也在我心中藏了很多很多年。蹁跹如蝶,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透进天心一线亮光,给我摆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庄子》中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但用了很长很长的时光也没有想得很明白:我们心究竟可以遨游多远?

庄子何许人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颂,但我从于丹的《百家讲坛》中才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来往”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古今往来,多少文成武将将一生追求的,就是死后追封的一个溢号。辛弃疾说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生就这么过去了。但庄子却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十有明而不议,万物有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天下人为了名和利,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其实内心有拘囿。但用庄子的话来说,一个人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也就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的人生地位。让人真正成为人,让我们风发扬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庄子,有这样一番逍遥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寻,去传承。

总有路可走

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看《庄子》中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他的双肩高过他的头顶,头低到肚脐以下,本应该是垂在背后的发鬓,确实冲着天的。他的五脏六腑都挤在后背上,还是个驼背。经过庄子这番形容,这个支离疏不仅是丑陋的,而且几乎狰狞。可是支离疏他替人缝衣服,已足够养活自己。他还有余力替别人去筛糠啊,簸米啊,挣得钱足够养活十口人。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缺,也可以自食其力,得享天年,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当我看庄子的文章,有时会觉得无边无际,他描绘出来的一切奇思妙想都超乎我的生活经验之外。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还是可以对应的上庄子所描写的一个有一个形象的。他告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平常心。无论他是后天受刑罚的,还是先天残疾的,无论是肢体上残疾的,还是智力上有缺憾的,他们都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在没有他们的残缺里面找出健全,反而在我们自己的健全中找出的残缺。这种残缺靠心智可以补足,靠精神与天地之间的遨游可以去完善,这大概就是庄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一种最好的启发,这也正是我们这整个民族所必须的传承的。

境界有大小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种种的斗争,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的旷日持久,民不聊生。最后两个国家争的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右犄角里。当我明白他们争的土地最大不过一个蜗牛壳时,庄子告诉我得出: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该扔掉的是快乐。所以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今天我重新认识庄子,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的境界。

我从《百家讲坛》中学到的庄子,我觉得它论的不是南华真经,读的不是哲学典籍,只是讲的一种心得,它激活了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一个人,一个名族,一个国家本来的模样,可以天真,可以飞扬,我想更多的是学会和懂得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朱熹文化征文2500字

全文共 5527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经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创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熹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作者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专家、享年103岁高龄的蔡尚思教授。1988年,时年83岁的他参加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活动时吟诵了这首诗。这首诗高度概括了中国思想文化史,科学评价孔子朱子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确实,孔子朱子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孔子逝世1500年之后,朱子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忠实继承、创新发展孔子思想,把中华文化推进到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学习朱子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朱熹,字仲晦,号晦庵。远祖在山东,与孔孟是同乡。后迁居徽州。祖上本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1118年,朱熹父亲朱松中了进士,1123年被任命为建州政和县尉。由于家境窘迫,朱家将祖上遗留的百亩田产抵押,一家八口,举家迁到福建政和。朱熹祖父朱森被称为朱氏“入闽始祖”。其子孙则世代居闽。

1128年,朱松调任南剑州尤溪县尉。因为主张抗金受到秦桧迫害。不久被降职为泉州石井镇监税。朱松家人则仍寄居在尤溪郑安道家。1130年,朱熹出生于美丽的福建尤溪。

朱熹早慧。他幼年时就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朱松指着天对他说:“这就是天”。朱熹反问道:“天之上为何物?”何为天?天之上为何物?这个问题,整整陪伴朱子一生,成为他终身探索的哲学命题。

福建尤溪建瓯,风光优美、民风淳厚。在这里,朱熹度过幸福的少年时光。朱松对他启蒙教育,精心培养,使他养成刻苦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养成少年儒者的良好品行。这两地都留下朱熹刻苦读书的许多故事,也留下他与小伙伴嬉戏沙洲,默然画卦的美丽传说。1143年,小小年纪的朱熹生活发生重大转折。主战派的父亲目睹国家危难,日夜忧心,竟一病不起。朱松临逝世前,写信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刘子羽,把14岁聪慧懂事的儿子朱熹托付给他。抗金名将、一代英豪刘子羽与朱松志同道合,都忠心护国、反对求和。此时的刘子羽也因反对和议而于1142年被罢官回五夫里。朱松对朱熹寄予莫大希望,含泪让朱熹前往五夫,投奔刘子羽,拜“武夷三先生”胡宪、刘勉之和刘子翚为师。刘子羽不负朱松的临终托付,在五夫里建造了新房子,让朱家母子居住求学。朱熹在五夫认真读书,成了家。十九岁考中进士。

朱熹从政时间不长。所谓“仕于外者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六日”。朱熹二十二岁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这是朱熹第一次为官。他把“视民如伤”匾悬挂在同安县署大堂之上。他大力发展同安教育。作为有理论素养的政治家,年轻朱熹把从政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朱熹最具特色的格物致知的思维方法也是在同安开始形成。在同安,他深入田间村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理事办事过程,对所接触到的事物追根究底。这样的从政实践,使朱熹获得许多真知。他感悟到了解事物须正心诚意,体验事物时须了解事物原貌,顺从事物自身的规律。在任上就要为百姓多办事。在以后的任内,朱熹都坚持这样执政风格,受到各地百姓衷心爱戴。他后来在武夷山创立“五夫社仓”被誉为民间救济事业的创举。三年同安从政经历构成他的格物致知理论的思想和实践基础。朱熹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采。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真德秀把朱熹从政准则概括为“律己以亷、抚民以仁、存心以公、为事以勤”四事箴。朱熹认为,“为政以德者,不是把德去为政,是自家有这德,人自归仰,如众星拱北辰。”据记载,朱熹入仕后被朝廷委以实职达17次,但朱熹到岗任职的有同安县主簿、江西南康军知军、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漳洲知府、潭州知府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和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共6次、约9年时间。

朱熹同安任期满回故里,便致力学术研究和讲学。孝宗即位,曾多次召用,他辞而不就。此后四十年,朱熹矢志不渝,安于艰苦贫穷的讲学著书生活。

朱熹二十四岁拜李侗为师。李侗是对朱熹影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朱熹多次向李侗问学。李侗一再嘱咐他要在“涵养处着力,正是学者之要,若不如此存养,终不为己物也。”

朱子属历史上读书最多、领悟力最强的学者。他一生都在读书、著书。历史上流传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要求读书应该按照知识内在次序和规律,逐步学习掌握,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心细心,反复思考、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则强调读书须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并见之行动,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对照检验书本知识。他要求抓紧时间读书,专心读书,持之以恒。

朱熹一生勤于讲学、诲人不倦。他创建和修复了许多书院,建立的第一所书院是寒泉精舍,修复的第一所著名书院是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初建于南唐,到南宋已是断垣残壁,朱熹出任江西南康军的郡守,上庐山访求白鹿洞书院的遗址,组织重建书院。他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强调修身、处事、践行的原则,对中国书院教育发展的产生很大影响。朱熹晚年出知潭州时,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他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规,以《四书集注》为教材,到学院授徒讲学。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两个,它们都因朱熹而名扬天下。

朱熹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深刻总结历代教育经验,认为教育应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8--15岁为小学教育,目标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圣贤坯璞”。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任务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强调自学为主,辅以老师教导,主张开展切磋交流,在自学、教导、切磋交流中提高。

朱熹继承周敦颐、张载、二程,融汇释道,构建了“致广大、尽精微”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最高核心范畴是“理”。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本源。气是理的表象,有发展变化的能动性。理是事物的规律。社会伦理也是理的表现。

朱熹深化孔子“仁”的认识。他提出,“仁乃天地生物之心”,仁是自然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力和源泉。自然的本质是“仁”,是宇宙意志的根源,是生命的基础和不竭动力。朱熹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本性和特性。自然万物都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潜力,根本的原因是天理本身含有“仁”的基因和要素。这种基因和要素决定了自然万物呈现出发展变化的不同状态。人从自然中走来,人的生命也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基因和要素。由“天地生物之心”所规定的万物之间的发展变化,构成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朱子一生致力于对经典的重新诠释。朱子对孔子儒家经典《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作深入研究,编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使之成为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新的文化经典。

从历史看,孔子总结了夏商周到春秋的文化,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家文化的冲击,朱熹融汇重建儒学的基础和体系。这是极为庞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原先的《五经》不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在汉代不过是小学的教材。而《孟子》在北宋之前也是不受重视,甚至连经书都不算。朱熹认真研究《五经》,认为《周易》主要是卜辞,是占卜之书。《礼记》是礼仪制度的汇编;《尚书》与《春秋》属于记载历史的书;而《诗经》则是诗歌总汇。《五经》内容丰富而且庞杂,表达的意义不够集中、明确,无法形成足以与佛教道教抗衡的思想理论体系。

朱熹重新选定文本。他将《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合并为《四书》。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深入细致研究《四书》。他将《大学》区分为经和传,在注释时广泛吸收了汉唐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在文本研究时发现《大学》仅有载“格物致知”字样,但没有解释。他认为流传原本丢了“释格物致知义”,补进“即物穷理”等134字,使《大学》逻辑通顺,文气贯通,意义完整,也使“格物致知”成为新儒家重要思想和实践指南。他还明确把《大学》作为《四书》首篇。他认为《大学》确定的“三纲领、八条目”,明确提出儒学的宗旨和纲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指修身与学习的过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的产生,使中华文化有了新经典。有力的突出孔子和孔子思想,维护和巩固了孔子思想的主导地位。

朱熹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经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创新。朱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与朱子结交的朋友也是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人,如陆游、辛弃疾等人。朱熹的诗文受到后人喜爱和追捧。朱熹认为,文皆从道流出。文从心里流出,强调文道合一,文道同源。他提倡文艺创作宜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形象称之为“通身下水”他一生创作各类散文游记等2777篇,创作诗词1167首。

朱熹不仅实现了理论的时代化,还致力于理论的大众化普及化。他注重理论普及化读本的编写,重视民俗改造和社会礼仪的重建。著名的《朱子家训》字字珠玑,提出为人处事一系列规则。如:“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手书了“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晚年,早已名满天下的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耿直清廉的他对朝政多有批评,使平庸的宁宗不满。宁宗以干预朝政的罪名,把他逐出朝廷。朝廷一些守旧平庸的官员容不得朱熹的清廉正直,容不得朱熹的创新理论。他们恶意编造种种谎言,攻击朱熹的学说为“伪学”。他和他的学生弟子受到残酷迫害。这在历史上称“庆元党禁”。1200年,朱熹在建阳考亭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作为治学极为严谨的学者,朱熹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创新理论、真理的光辉总是抵挡不住的。作为民间学者的朱熹,他的思想逐渐被社会接受。1209年,这场历时十年学术迫害的“党禁”终于平反。宋朝廷赐诣朱熹曰“文”尊为朱文公。理宗肯定朱熹思想“有补于治道”,“历万世而无弊”。1212年,朱熹《四书集注》被朝廷列为国学。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颁发太学遵行。明朝以《四书》为科举取士之书。1455年、1523年,先后赐建安(今福建建瓯)、婺源的朱熹后裔为世袭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同时推行祭朱制度,同祭孔一样,每年春秋两季。1712年,康熙下诏朱熹配祀孔庙“十哲”之列,朱熹牌位进入大成殿。康熙称朱熹为“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亲书“学达性天”匾额赐予武夷山紫阳书院。

孔庙是中华民族文化圣殿,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教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功能。进入孔庙的,都是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自春秋以来,从祀孔庙者152人。其中孔子弟子77人;生于宋朝之前者31人,之后者44人。在宋朝之后44人中,福建13人。他们是:游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黄干、蔡沈、陈淳、真德秀、蔡清、黄道周、李纲、胡安国,如果加上朱熹父亲朱松、蔡沈父亲蔡元定,则有15位福建学者进入孔庙。同时朱熹是春秋以来,唯一列入十哲,进入大成殿的圣人,显示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的独特的崇高地位。

著名学者钱穆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孙中山认为:“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发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这应是我们政治哲学知识中的独有宝贵,是应该要保存的。”

著名学者子安宣邦教授说:“在近代东方哲学中,唯一能够与西方在体系规模上等量齐观的,只有朱熹的哲学体系。毕竟东方哲学思想能够踏出海外,并且在国外为此特别举办研讨会的,至今也只有朱熹一人”。

英国科学史家梅森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评价说:“宋朝最出名的新儒家是朱熹”。李约瑟在《科学思想史》上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又说:“朱熹是第一个辨认出化石的人。”还说:“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朱熹在没有产生一个牛顿型的宇宙观之前,先已产生了一个爱因斯坦型的宇宙观。”“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朱熹(12世纪)曾建立起一个比(近代)欧洲任何思想都较接近于有机哲学的哲学体系”。

1999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授予武夷山为世界文化遗产,称武夷山是后孔子主义(朱子理学)的摇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复兴的宏大工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主流是孔子文化和朱子文化。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努力实现孔子文化和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征文400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校里我的成绩优秀,每次有什么比赛,老师总是让我参加,这不,学校最近又出了一个叫“对对子”的比赛,老师依然让我参加了。

毕竟我还是头一回参加这样的比赛,心里也是十分慌张。比赛开始了,我瞅了瞅我的对手,呀!都是些高手呀,我能获胜吗?我心都凉了半截了,压力更大了。第一道题目:“天对什么?雨对什么?大陆对什么?山花对什么?”我一见,赶忙想了起来: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对什么来着,白云?狂风?······就在我想的时候,突然伸起了一只肥肥的小手,“老师,答案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答对了!”随着老师的话,第二道题目出现了“院子里,桃花香,梨花香,桂花香,花香花香花花香。对什么、”但是我已经没意来思想了,因为上一题,我差一点就可以答对得分了,和上会一样,就在我抱怨的时候,又有人举手了,没想到还是上一个人,“院子里,桃花香,梨花香,桂花香,花香花香花花香对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狗屎臭,屎臭屎臭屎屎臭。”“哈哈哈哈哈哈——”他一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有的笑得直拍桌子,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甚至笑得趴在地上爬不起来了,就连老师也笑得前俯后仰,只是没有像学生那样大声而已。

这场比赛我虽然输了,但是,我一想起那句“屎臭屎臭屎屎臭!”我就捧腹大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廉政文化进校园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道题吧:一个不为我们做事的贪官和一个能为老百姓做主的好官员,你喜欢谁呢?不用说,大家肯定都会选后者吧。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现在谈廉政文化显得过早了呢?是的,我们现在不太懂,但是廉政文化就更应该在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做了,从小就受到教育。廉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其实在校园里处处可见关于廉政的问题。例如:某某值日生不想值日了,就找来值日组长,塞给他一点儿利益,组长就准许他不值日了。这利益有可能是一块口香糖、一把尺子、一块钱……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小,但是这也是廉政的事情了。

刘备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善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呢?

一要廉洁奉公,为人正直,绝不因小失大。校园里有多少“官”受过自己成员的小利益呢?在接受利益的同时,有是否想过事情的严重性呢?像之前说的值日生与值日组长的做法将会使他们自己养成坏习惯不说,还会让班级扣分,给班级抹黑,损害集体利益。

二要勤政为民,热爱成员,帮助同学。一个人要是不热爱成员和帮助其他人的话,那人们也不会关心他的。他的生活将会冷淡下去,不会有人注意他,也不会有人关心他。反之,人们也会关心他,尊敬和帮助他,他的生活将会充实起来,就会充满阳光。

“廉”与“政”是对搭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吧,积极响应号召,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有用的人才。打开门窗,让“廉政”随着暖风飞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廉政”之心!

[校园廉洁文化作文六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廉洁文化进校园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廉洁之风正进入我们的校园,进入我们每个师生的心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坚持廉洁从教的作风。虽然这个职业很平凡,但我们的使命不平凡,因为我们的脊梁支撑的是祖国的未来,虽然这个职业很清贫,但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业工作者,德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对学生的熏染性。

我国现代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不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廉洁从教,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要时时刻刻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体现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廉洁从教;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我们应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扎根祖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校园文化艺术节范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看那!一双双手臂在阳光的衬托下,伴着使人热血澎湃的国歌,鲜艳的国旗,由低到高,手齐刷刷的举了起来,有些人可能会有了些疑问,既不是星期一,为什么会举行升旗仪式呀?

是啊!今天是我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界开幕式及庆祝世界儿歌日文化演出。在今天,鲜艳的国旗进入了眼帘,更为夺目的是,彩旗飘飘,我们全体以吟诵“植树节”这一首童谣拉开序幕,主持人高昂的喊了声“全体起立”我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便开始有序的打着节拍,最后一句:绿化祖国献力量”刚一出口,空气似乎在那一瞬间停止了,这不仅是一首简简单单的童谣齐诵,更体现了我们金小学生的团结精神,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节目“坐上火车去北京”。一个个小演员演的是多么的投入,表情是多么的稚嫩。使刚一下台就鼓起掌来。这使我有了些思绪:青藏和北京,就那么一条小小的铁道,竟然连接起了两岸人们的友谊的铁路。更为让我震撼的节目便是“满江红”,一位穿着金色的武打衣的男孩,一上台就来了两个漂亮的空翻,手举大旗,上下挥舞着,我们在空气中,同时发出一声口号:杀啊!便把手中的小旗挥了出来,形成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下面了便是那让人心不禁气愤的古诗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节目演完,我的内心深处有感而发:现在当今世界里的繁荣富贵,都是那一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他们的精忠报国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学习啊!

它们只是睡着了,在心底最深处 让童年的旋律唤醒你最深处的美好, 让孩提的游戏叫醒你沉寂了的童真 ,他便是儿歌。

[关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附:校园文化长廊标语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1、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3、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人生包括两个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7、在风雨中飞翔的鸟才是勇敢的,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才是有出息的

8、大海的浪花靠劲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

9、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双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10、多一份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

11、鹰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12、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及伟大的事业:力量和坚韧

13、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14、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

15、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

16、一个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17、乐观是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时时鼓舞着你对事业的进取精神

18、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静静地读书,是人生最有味的享受

19、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纺织而成

20、一个人可以得到他想做的一切,需要的只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

21、学习是创造的前提,又是创造的过程。

22、懦夫把困难当作沉重的包袱,勇士把困难当作前进的阶梯

23、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日

2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25、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到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的

2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7、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8、母亲赋予了我们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

29、千锤成利器,百炼成纯钢

30、不管理想多么美好,总得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

3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2、路虽近,不行不到;事虽小,不为不成

33、天生我材必有用

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6、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成功

37、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38、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39、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40、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称身不严,则入于匪辞

4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校园文化长廊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许昌三国文化征文800字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一段历史,一种文明,总可以追寻出一些起源,一个发源地。而三国文化中 —— 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重要的人物里,由于民间诸多朴素、美好的传说,加之罗贯中笔下的演义,刘备已然是最受人们同情,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在这条路上,一座小城中最普通的农田包围的路上,我们一行人正将三国文化踩得更实、更真切。尽管涿州这个地方远离四川,但它却又与“蜀乡”有太大的联系。一提到“蜀”,人们最多是想到 —— 四川、蜀国、刘关张。是的,这里是刘备的家乡,是张飞世居的土地,是关羽遇到两位英才的地方。这里更是他们结义之地,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已经耳熟能详。当年,刘关张结义于涿郡桃园,招募五百乡勇,又妙遇张世平,苏双这样的大商,赠与良马、缤铁、金银,而后投奔刘焉,艰苦创业。凭着“初出便将威力展”的勇气和才智,逐渐兴旺。见徐庶,遇水镜,得诸葛等等,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事业。虽然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未了遗恨而去;关羽败走麦城;张飞则是伐吴未克身先死,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却依然是忠心,勇毅。

就这样思索着,不知不觉间三义宫的形象竟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三位义士的庙宇,显得那样古朴,宁静。可能由于心中的敬畏,这庙宇竟也显得雄壮了一些。不大的广场上,一尊后人为他们修筑的忠义鼎正对于庙门,只此这些——总之,一片祥和,一片的与世无争。再向鼎前面看去,同样正对庙门的是一条农田间的阡陌,人、田、庙三者和谐在了一起。这一座庙宇也好,宫殿也好,已是这里农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修建者为何把庙建在这里,或许这与楼桑的华盖有关,或许这是刘关张三人曾走过的地方,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将他们走过的地方再次依依踏实与重温。脚步中不仅有方位的变化,更有纸片的文化的遗影。这庙宇是这样古朴,就像它正对的农田一样,它也与小城现有的一些文化相符合。它的气息与这里的人们,与这座小城的呼吸融为一体,尽管这里没有三位英雄的遗体,却遗留了他们的英魂。

不论怎样,一向忧国忧民从民间底层走出的汉昭烈帝,见到这一幅景象也该安息了吧!他生前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让他的子民真正过上没有征战的生活,而现在他的家乡已经和平繁荣,祥和安定,他已应安息了。他同自己的二位兄弟,向着那些正在农田里劳作的农人们,又会想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廉洁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廉洁这个词,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那些,勤政廉洁的清官们,我总认为“廉洁”与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其实不然,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廉洁是天山雪莲,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才会盎然绽放,于是,我们苦苦地追寻着,追寻着那一缕“芳香”。但却不知道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她——我现在的班主任,她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很有责任心,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刚升入初中的时候,总是感觉她很严厉,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但是在几年的相处下,我渐渐明白,她只是想努力推我们一把,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从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总是会看见一个身影在忙碌着,打扫办公室卫生,又检查年级组各班卫生,督促我们清理班级环境。每天早上,她总是会督促同学们默写,细心批改,每天不经意间,总是能在教室里看见她的身影,那是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业的同学,又或者是在辅导班里学习有些困难的同学。她的话语不多,但是却在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了浓浓的爱。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

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她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你经常会看到她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我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语文、数学、英语各门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

在学校学习生活,总是会感觉很充实,每周她都会组织我们在班会课时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学生主持,表演,朗诵,唱歌,非常精彩。有一次活动,她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从家里带一道自己亲手做的传统美食,在班会课时,大家一起品尝,说出感受。还有今年的元宵节,老师也组织了一次大家一起包汤圆的活动,大家一起带一些材料,由于大家都不会揉面团,于是她一个人就揉了一个托盘的面团(那时她刚动过大手术,还不到1个月呢!应该还在家里休息呢!),可想而知是多么累,可是她一句怨言都没有说,和同学们一起包了汤圆,然后用同学带来的锅煮了,让同学们品尝,每位同学都吃得津津有味,特别的满足。在说说笑笑的班会上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体验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团结合作,更增进了师生的情感,让我们感受了幸福。在这样温馨又令人感动的场面里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曾经以为,廉洁奉献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廉洁奉献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学习生活在这朴实、高尚的人身边,她廉洁奉献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

此时此刻,我想大声地说:“何老师,我好喜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在红色文化里成长征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的教科书,党以伟大的成就,宝贵的经验,光荣的传统,优良的作风,书写着自己旗帜的辉煌。

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党所培育和铸造的一种精神——红色精神。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作斗争的环境里,在艰苦的革命条件下,当培育和铸造了红色精神,其中最具有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铸就的长征精神。和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国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体表现.以及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既具有井冈山精神中的艰苦创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精神,也有长征精神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科书中书写着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传递出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从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我们青少年,了解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用流血牺牲铸造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激励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精神,让凝结红色精神的党旗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阳光校园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曾经享受过多少喜、怒、哀、乐;倾听过多少个季节最美的声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阳光校园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当微风轻柔地托起一丝丝柳絮的时候,当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悄然披在一棵棵俊俏的樱花树上的时候,当美丽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达几个卷儿,再轻轻落地的时候,我们正幸福地享受着烂漫的校园生活。

校园,我曾经享受过多少喜、怒、哀、乐;倾听过多少个季节最美的声音……校园是让我放心倾诉的一口井,在我多少彷徨无助的时候,她是陪我一起狂奔的伙伴……

春天,鲜花盛开,争奇斗艳。一个个苞蕾含苞等放。大家不约而同地探出头脑,欣赏春天的柔美;夏天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榕树,长得更翠绿、更茂盛了。大家在榕树下乘凉,增添了一丝丝的凉意;秋天,落叶已显金黄一片,秋风掠过,一片片落叶飘舞着,落在干净的地上,一棵棵树上的果实,一颗接一颗的落下来;冬天,树上已是光秃秃的,大家仍然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给校园充满了欢乐。

校园拥有一个充满欢笑的篮球场,让人在那尽情地投篮,尽情地发泄。接着,就是几个乒乓球台。看:大家聚精会神在比赛呢!紧张的气氛,专注的眼神,认真的态度,比赛正有条不紊进行着。隔壁就是几栋教学楼。上课时,同学们,开动脑筋,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了,大家放松放松,回顾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

校园陪伴了我们多少个春秋!她,仍然是我们欢乐的源泉;她,是我们知心的好伙伴。

当微风轻柔地托起一丝丝柳絮的时候;当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悄然披在一棵棵俊俏的樱花树上的时候;当美丽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达几个卷儿,再轻轻落地的时候,我们正幸福地享受着烂漫的校园生活.清晨,快乐的鸟儿唱着歌,伴随着我们一路走过洒满花香的小路,目送着我们走进校园,眼里全是笑意.阳光铺在写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一中"的铜牌上,又把柔和的晨光反射到我们身上,我们笑吟吟地接受了这份光芒,朝气蓬勃地迈进校园.在去教室的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漂亮的喷泉与水池,挺拔的槐书与婀娜的垂柳;我们时常碰见自己的同学或是外班的好伙伴,友好地招一招手,亲热地拍一拍背,亲切地问候两句,也许再聊一聊最近做了些什么.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安置好书包与作业,长长地吁一口气,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开我们的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我们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为了让鸟儿也为我们喝彩,为了让大树也赞许地点头,为了让花儿也为之倾心,让那片片在空中飞舞的花瓣上满载着赞赏与希望的寄语…….

我们努力着!我们喜欢课间,喜欢那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的十分钟.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添那宝贵的心灵财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来提高彼此的成绩,让自己更加的充实与睿智.有的依傍在栏杆上,凭栏远眺;有的聚集在长廊上,谈笑风生;有的坐在"s"形的雕塑下,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我们融入在集体之中,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家,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无不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出类拔萃.因此,我们在运动会上看见了每个运动员那如离弦之箭一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战无不胜的决心.我们还看见了一个个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庞大的阵势--有挥舞着双臂的,有跳起来大声喊的,个个神气活现.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现在,我们微笑着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散步,撒下最快乐的时光.当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再让我们回首看我们走过的路,我相信,我们有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自豪;有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相信,那难忘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8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如何在传统美德教育中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是摆在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对在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