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生应该多看书难道不是吗1000字精品3篇

浏览

1935

作文

31

篇1:关于书的学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富家不用买良田,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以上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它的本意是说,只要取得了功名,就拥有了一切。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不在于此,最要的是在书里书外体会那无穷的乐趣。

先说买书。有些高标准的工具书,如字典地图什么的,是一定要买新的,而且买最新版本。其它嘛就大可不必,因为新书的价格不菲。所以买不如借,图书馆可是个好地方,那里藏书丰富,任你借阅。但有不足,一是遇到你爱不释手的宝贝,你也得忍痛放手。二是不能在书上随意勾画,感觉不过瘾。最有趣,最实惠的方法就是淘书,那些地摊上,旧书市场里,到处到珍宝呢,就看你是不是有一双慧眼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封面范黄,躺在一角无人问经,我一把抄到手里,老板一看,五角。呵呵,我心里乐开了花。纪一的《世纪末灵感》,早有耳闻,来上一本,一元。真是价格惊人啊。每次出击必有斩获,再加上老公的淘书本领比我还高,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他才花了原书十分之一的钱就请回家了,所以弄得我们家到处都是书。新的旧的,古今中外,可说是包罗万象,简直就是一座微型图书馆。

再说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毛姆”。读书能使人快乐,忘忧,增长知识,最有趣的还能疗疾健身呢。纪一在《世纪末灵感》里就提到,清代的秦子忱患恶疾,“伏案呻吟,不胜苦楚。”一部《红楼梦》,竟使他忘记了病痛,“迎月读竣”疮即愈,写出了一部《秦读红楼梦》。还有清代的戏曲家养生家李渔深也有感触的说“余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上除”可见读书的妙用了。捧一本你喜爱的书,拿上一支笔,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心去读,去品。看到妙处随手勾画,圈圈点点。若有心得随手写来。沉醉其中,浑然忘我,那种感觉,一个字“妙”。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我们一生的伴侣。培根说“阅读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书。“即使到了最文明的时代,读书仍将是最大的乐趣。书能使受益者逢凶化吉。——爱默生”。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培根(作者自评)

[关于书的学生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是学生,就应该教得好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年级集会都会表彰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同学,而教学楼一楼大厅黑板上则常常有犯了事被处分的同学的通告,好学生与坏学生总是有的,那么,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我的答案是:没有!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是一心向恶的,变坏总有一定的原因,或因误入歧途,或因好逸恶劳。谢灵顿曾经是一个街头恶少,周围的人都说他“不是个好种”。在一次被自己所爱慕的挤奶女工严词拒绝之后,他幡然悔悟,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后成为生理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类似的例子中国也有,少帅张学良身染毒瘾多年,在奉蒋介石对日军“绝对不抵抗”的命令而丢掉东三省之后,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而后他决心戒毒奋起,与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促成了全民抗日的大业。这些事例说明,变坏了的人都能变好,何况是本来就还不坏,可塑性很强的学生?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很差,别人背诵一篇文章,顶多十遍八遍就行了,他却要几十遍才背得出。为了多读书,司马光常常看书到深夜。由于实在太劳累,晚上往往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为了不耽误时间,他拿了一段圆木做枕头,半夜,他一翻身,枕头就滚动,他就醒了,于是马上起来看书。最终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学者和高官。一个人哪怕有司马光一半的毅力,还愁学不好吗?更何况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先天条件不会比司马光小时候差,怎么可能会教不好呢?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而思想是可以转变的。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足以见得思想是多么的重要!而思想这种东西,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改变,也会随着周围的人的不断影响而改变,就算一个人的思想很落后,如果有人不断地教育他,感染他,说服他,他也会渐渐地变好。比如监狱里的犯人,那肯定是一些称得上坏人的人了,但经过在监狱中反复的教育,最后都改变了坏人身份,很多变成了好人。学生中的坏学生还不是真正的坏人,只是有些毛病,或是不好学习,或者是不守纪律,那都是思想问题,只要教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解决了,坏学生不就变成了好学生吗?至于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当成坏学生,这本来就是不对的,何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可以做到的呀!

一个学生如果不肯学好,他一定是一不小心走错了路,这时候,需要有人纠正并指引他重新走下去。这,正是教师必须做,并且能做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两则故事引发的思考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听到了两个关于老师的挺有意思的故事。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十分庆幸,在初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比较严厉的老师,把他的孩子管理的服服帖帖,基本上没犯什么错误。但是,到了高中以后,遇到了一位比较好脾气的老师,对他的孩子管理的不够严格,结果,孩子的成绩一个劲的下降。另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很不幸,遇到了一位好脾气的老师,从来没去批评学生,结果班里没大有学习的,自己的成绩也不好。听完之后,不禁感慨:老师现在的确越来越难当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恰巧,这两位老师,我都认识,在领导、老师们的口碑中,表现还都不错。但是,在家长们的眼中,表现确大相径庭。这源于家长们看待教师的角度不同,看待自己孩子的角度不同。不过,在这里,我思考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如果,单纯的管理学生,那将是肤浅的。教育者,还应该有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

管理,是教师对学生的永恒的话题。在很多的时候,管理成为了我们教师、学生之间最重要的内容。更有三分教,七分管的说法,将教师的管理提高到较高的境界。面对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情况,很多教师严格管理,如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扑面而来,骤然能够使班内的纪律好转很多。但是,这种纪律好转的情况是迫于班主任老师的威严。于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下,很多学校班主任的选择就选择那些能够威吓住学生的老师。这样的结果,本也无可厚非。这也充分反映了应试教育下相适应的管理特点:直接,见效快。

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迫于压力下的自学,远不如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迫于压力下的遵守纪律,远不如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所以,在上面得基础上,还应该加上对学生的正面引导。这种正面的引导包括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等。但是,随着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大,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思想要求,必须适时的改变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绝对不能用说反话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可能会按照你的反话去做。思想教育应该是学生直面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必须接受洗礼的蜕变过程。

所以,教师的责任应该不仅仅是管理学生,还应该教学学生更多的道理,教给学生成长中所必须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逐渐的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走好属于自己的每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