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药的论文范文汇总20篇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赠送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压岁钱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关于药的论文范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5942

作文

532

数学小论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柱、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我认真学习了课内知识,并做了一些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综合学习和练习情况,我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一线六个方面:

一是卷。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形状的纸卷成圆柱的形状,然后算圆柱的最大体积。例如:一个长12,56米、宽9。42米的长方形,卷成一个圆柱,重叠部分忽略不计,求圆柱的最大体积。这种题目有两种可能,以长为圆形或以宽为圆形。因此,要把这两种可能都算出来,然后比较。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必须看清楚是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卷成圆形。

二是转。就是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延一条边旋转3600,求所得形状的体积或面积。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算得到的形状的体积。一个长方形的纸,旋转一周得到的形状是圆柱体,然后利用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这种题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旋转的。

三是削。就是一种形状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消除一些部分,计算剩下形状的体积或表面积,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计算出来,不能偷懒只计算一种。

四是铸。就是把一种形状的物体融化成液体,然后重新浇铸成另一个形状的物体。这种题目要抓住形状虽然变化,但体积不会这一关键点来考虑。

五是增。就是在一种形状上再继续增加一种形状。这种题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六是切。就是吧把一种形状切成几段,然后告诉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让你计算原理的,这种题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变化,面积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对近期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思考,大家说数学是不是很神秘而又充满趣味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体育论文的特点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一)信实性。体育论文的科学性取决于论文的可信与实在,主要显示如下三点:

1.事实依据。来自调查、观察和测量的各种数据,以及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上的统计结果,才具有说服力。这些数理统计除了可按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外,还可用电脑统计等科学方法,绝对不可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事实依据。

2.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的理论结果,受到实践和历史的考验,许多学说、观点、方法已广为专业同行者的认同,并列入工具书、教科书及典籍之中,援引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体育论文中相应的内容理论依据,但需完整、准确和贴切。

(二)逻辑性。体育论文的体例要规范,论述要合乎逻辑要求;论文的结构要严谨,标题之间避免交叉混乱;论文的顺序要清晰,前后思路要统一。

(三)新颖性。体育论文只有表述新的认识,专业同行才会看,撰写的文章才有交流的价值,重复、再现性的内容,简单的堆砌是难以成为论文的。为了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就必须知道前人研究的课题中已经说了些什么,为此,收集前人的问题资料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南海问题的论文1200字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战后,《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二、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的地理优势

地理学上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三)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让利、释放友善信息,周边国家却不断挑战我们的政策底线,其结果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使周边国家越发大胆地蚕食南海周边海域,进而趁势将侵占行为事实化、“合法化”。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二)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

(三)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这将造成东南亚国家对华的敌对倾向和仇恨情绪,同时也将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存在永久合法化,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大局。因此,中国需要将南海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经营周边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虑,将其视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契机。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论文3000字

全文共 2810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疑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发挥主题的关键。现代教育学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有的同学画出了图像,老师请他画到黑板上并由他陈述这样画的理由,在请大家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表示赞同,有的同学认为不妥,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是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信息传递,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纵横交叉的多项信息交流,收到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研究性学习,让灵感为集体共享,然问题为大家借鉴。通过这种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三、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这些都对新世纪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学生兴趣。

四、 转变教师角色、行为,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

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独立性和创造性。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教学教到最后我们教师的水平和我们的学生水平差别不大了。教师要走进新课程,真正体验新课程的魅力,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促使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老师。以欧姆定律为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这样就是确定研究方向。

2、 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 学生操作,实施方案。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以帮助。

4、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5、 反思应用迁移。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清理思维线索。

六、通过例题、习题创设问题情景,深化主题

在例题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具体的物理过程,物理问题的理解,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有关的知识,规律,独立的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对物理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进行提炼、升华、学习和汲取例题中的物理精神,它能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

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SCI论文写作基础结构

全文共 5057 字

+ 加入清单

SCI论文,即为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小编收集了SCI论文写作基础结构,欢迎阅读

标题:SCI论文写作的标题必须符合文章内容而简明、准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文题要相扣、标题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如果出现动词,多为分词或动名词形式。标题不能太长,一般希望一篇论文标题不要超过100个英文字符。

摘要:SCI论文写作的的摘要重在说明全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具体按四要素来书写中、英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结论中、英文内容要一致。摘要以200-300字为宜。关键词5条。英文摘要也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等。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序言: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此处不宜超过100~200字。

引言:SCI论文写作的引言部分提出课题背景,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现实情况及存在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本人在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贡献。

材料和方法:这是SCI论文写作的执行科研的关键之处,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选择好适合一定条件、数量的研究对象采用的特定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如果审稿者认为实验材料和方法有缺陷,则该论文的设计也有缺陷。其结果是该论文被拒绝,其重点在于完整的描述。

结论:将原始资料全部集中起来,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用特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全部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在检验过程中不一样地方加以修正、补充。SCI论文写作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讨论:SCI论文写作的精髓,主要是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概述实验条件的优缺点,本人结果与其他学者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研究局限性对结果的影响。

致谢:SCI论文写作的致谢部分主要表明该研究是什么资金或基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并对参与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即可。

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随意转抄。一般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年的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论著摘要5条,综述20条左右,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根据收录参考文献的原则。

SCI论文写作基础结构内容由“辑文编译”整理,转载请请注明出处!

广州辑文汇聚了来自全球著名100多所顶尖高等教育学府的600多名各专业博士团队的雄厚学术力量,主要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SCI论文写作发表﹑医学论文润色编辑和各类科研设计相关服务。

SCI journal editors to teach you how to write SCI thesis

SCI paper, how to write?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eight parts.

Title: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SCI writing title must conform to article content and concise, accurate expression of the. The title of the paper to buckle, the title is usually composed of noun phrases, if the verb, participle or a gerund form for. The title can not be too long, generally want a paper title not more than 100 English character.

Abstract: the abstract is writing SCI papers by what kind of method to obtain what kind of result, data, put forward meaningful conclusion (inclu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According to four to have written, English Abstract: objective, method, result, 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 English content should be consistent. Abstract of 200-300 words. Keywords 5. English abstract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name (Pinyin), unit name, city name. The author lists the top 3, 3 plus Preface: main achievements or past research situation, method, purpose and the. Here is more than 100 ~ 200 words.

Introduction: SCI the introduction of writing this topic background,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ake appropriate means to emphasize my most important in this research discovery or contribu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is a key point to SCI thesis writing research, for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work,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a good choice fo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number of subjects with specific experimental,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methods (including pre experiment steps, methods, equipment, reagents, drugs), after observation of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other results and analysis. If reviewers that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methods have drawbacks, then design the defective. The result is the thesis is rejected, the focus is to complete description.

Conclusion: will concentrate all the original data, random, objective analysis, dont have to choose. For some negative results, not all. As organized, logical,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is not the same place revision, supplement. SCI thesis writing in order to avoid the assumption that assumption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unknown, to illustrate the unknown, and in turn circular reasoning.

Discussion: SCI thesis writing essence, is to interpret and infer the result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himself with other scholars results, highlighting the new discovery, new invention; explai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the contingency and inevitability; urgent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The effect of limitations on the results.

Acknowledgements: SCI thesis writing acknowledgements part mainly shows the research is funded what funds or fun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lete and expressed thanks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personnel and units.

Reference: the column reference purposes, in the citation data (point, etc.) sources, can not be copied. General requirements cited references must be used to read important, recent documents shall prevail. On the 10 or so, on the 5, in about 20, for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included reference principle.

The above content by text compiled finishing, repri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Series Guangzhou Wenhui together strong academic strength from the world famous more than 100 top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than 600 professional doctoral team, mainly for no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to provide SCI thesis writing medical papers published, Polish editing and all ki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servi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论文

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掌握得日益娴熟,本人越来越重视自我发展的完善和实现,这就要求在客观上对个人的未来做出一个全方位的统筹规划,这对于个人是至关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兴趣,可以结合本人的特点作出切合实际的方案,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成为个人动力的源泉和指路的明灯,鼓励自我不断奋进从而追求更高的目标,帮助个人选择一条最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路。

一、自我分析

(一)性格分析:我的优点是心态乐观积极,性格随和,待人友善,为人诚恳,富有责任感,有一定的进取心和很强的好奇心。缺点是有时比较散漫自由,有时不够严谨细心,不善于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强,耐性不够好,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没有经过什么磨练考验,毅力意志不强。

(二)价值观:我认为美和协调是最重要的,要坚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要对社会作出贡献,但不是完全脱离自我的需要,应该尽量把自身要求同社会联系起来,达到双方的满足,互惠互利。同时要对生活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任何事物都要看到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并且以此来激励自我进步,创造出更好的人生价值。

(三)能力体现: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驾驶技术较好,接送领导以及长途驾驶经验较丰富。人缘较好,从小到大和同学朋友们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好多个知心朋友,经常保持沟通联系。

二、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

通过对自己才能、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潜能的分析,我开始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了初步的规划。我打算多接触各种工作任务,通过不断锻炼,配合同事完成好不同岗位不同种类的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效率更高,从而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

三、今后努力方向

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努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理解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尽量多积累自身实践经验。克服懒散心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发泄,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不急躁。在坚持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和发挥,在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维持自己对本职业的强烈热情,在学习中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朝着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不断前进。

通过对过去的业务工作进行归纳总结,我对自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定位。现阶段虽然制定了职业规划书,但受到各方面认识和能力的限制,以后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人生目标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动,这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变得更成熟,为自己以后的规划设计更接近实际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

全文共 3218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证的思考。文中提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天道。

关键词:食品安全;辩证;人与自然;和谐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1998年,山西朔州制售假酒喝死了人。案发后哄动全国,制假者被处以极刑,就是这样,也未使制售假酒者受到双慑。之后又在广州白云区相继发生两起白酒中毒事件,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

过去,对生产销售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顿没有做到法规化,制度化,而是“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因而制假售假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势。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1.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1.2产生原因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xx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出的企业利益第一,逃避责任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利益与责任的博弈中也有极其相似的表现。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类“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2.辫证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断满足的。但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却要客观辩证地来看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我们不能过早过多的要求孩子具备成人的思想和品质,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言行,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像成人一样,也是不现实的。产业的发展,本来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适当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才更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有了产业,才可能谈到发展,才可能有质量和安全。

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不同的需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

还有一点,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已经把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合理要求,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刚刚开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食品的安全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方面,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考察、科学把握构成事物的所有要素及其发展趋势,全面看,看全面,认清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显,不闻雷霆”。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从而认清趋势,把握大局。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倾向;在看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在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同时,也要认清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具有联系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既联系过去,也联系现在和将来,看清发展过程,把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知形识势,见微知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权,促进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一句话,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国担责,为民分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安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形势与政策论文:依法治国

全文共 3193 字

+ 加入清单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中国,复兴中华文明。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政策论文:依法治国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四中全会的背景及主题

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出席四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列席会议的有中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基层党代表和专家学者。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一届四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召开了8次四中全会。全会议题以党建或经济为主题的各有3次,以人事为主题的有1次,本次全会研究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专门拿出一次全会来探讨、研究、部署依法治国的问题,这在1978年以来37次中全会中是第一次。它彰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清醒看到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等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须条件,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所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巩固以往既有的改革和发展成果,通过改革逐步化解面临的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必须依法治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四中全会公报通过以上介绍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简要地阐述了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全党作出的战略抉择,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体现了以下四个历史特性

1、探索“依法治国”道路的历史一贯性

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之初起,就想走出历史“周期律”,迈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文革”十年浩劫教训的反思和警醒,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传递出鲜明的法治思维和主张。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2、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四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历史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五位一体性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是有机统一体,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生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关键,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屏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核心。

4、总目标遵循原则的以人为本一统性

全会《决定》强调了实现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研读《决定》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五项原则遵循了对中国传统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强调了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障人民根本权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彰显了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意义

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中国,复兴中华文明。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深层复杂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通过以上我们对四中全会《决定》总论部分的学习,我们会深刻感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优秀论文:作文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

全文共 225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我认为作文应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

一、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初中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初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

二、积累素材

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初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学习《故乡》等课文后,就要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扩充素材

初中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初中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用好素材

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充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保障“美”。

以文化为纸,为家园画卷注入底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发挥国民教育基础性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书法、诗词、曲艺进校园,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的热情。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水韵江苏”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化的美丽城市与乡村。不断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以道德为墨,为家园画卷浸入颜色。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我们应自觉向高标准看齐,广大党员干部更需率先垂范。要向身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学习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奋勇担当的精神,向抗洪救灾的官兵学习对祖国的深深挚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大义,向在平凡岗位上的人学习默默付出、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向和睦的邻里学习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相处之道……传扬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弘扬优良家风,我们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涵养自身的高尚情怀和道德情操,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家园增色添彩。

以治理为笔,为家园画卷勾勒蓝图。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大规模改造,市民的流动与搬迁使得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正处于重新建立和融合的阶段。因此要更加重视基层社区的治理工作,推动网格化管理,增强党建引领作用,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医生、小巷管家、党员义工等形式的基层自治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主人翁的意识,让基层党员、工作者和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法治为百姓服务的效能,大力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建设法治长廊、法治书屋、法律调解室,予民方便,为民解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群众真正成为描绘井然有序、和谐美好家园的执笔人与观赏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毕业论文要求科学性

全文共 483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我讲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是指的它的特殊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毕业论文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说这个论文是由科学研究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要讲究科学性。平时,我对这个作家有看法,对社会上的问题有些想法,你的想法是不是科学?如果随便写点文章,只是锻炼锻炼是可以的。但是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你脑子里必须清醒地明白:我是在写毕业论文,必须从科学的角度来要求自己,讲究科学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的真理。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研究这个总的任务,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揭示规律。有很多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文学类表现的不是特别突出,但在社会科学,教育学方面,论文的科学性认识还是很明显的。例如今年刚毕业的一个学生,他的论文题目是:《多方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我主要解释一下科学性,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研究这样一个概念,不是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不是有什么观点就写什么观点。必须要有科学研究这个总任务来约束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从选题开始就要对社会负责,至少你对你的学科有一定启发,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的。独到见解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是我方便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有这个观念。

《多方突击,夹缝前进》这个标题对北京晚报还很形象的。另一个毕业生写《保密工作,依法行政问题初探》,我们面临加入WTO ,我们的保密工作如何做。原先形成的一些保密工作观念怎样去改变。这个论文写完以后,因为他有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做指导,它的价值体现在科学性上。它揭示了一些以往的毛病,展望了一下将来的前景。现在新教材很多,新教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论文从这个角度切入,怎样改善这些新教材,有些什么样的规律,进行科学探讨,这些是符合科学研究总任务的要求的。有了科学性的观念,如何去落实这个观念,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这个观念在里面。

第一,在立论上要实事求是。

如何去保证它的科学性,从三个方面来把关。第一,在立论上,作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更不能主观臆造。现在出现两种情况,与学生在写论文过程中的不成熟有关。一种毛病是抄袭别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会抄不会抄”。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文章不能抄别人的,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独到见解,不要做片面的理解,独到见解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不能主观臆造。

举例来理解,现在学的文学史对有些作家做了一些公平的评价,我当学生时学的文学史上的作家,像沈从文,钱钟书这些文学家在文学史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现在,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他们也有自己很好的创作领域,也有很好的成果,他们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们的地位。这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太“左”的原因。把有些优秀的作家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了。针对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些人就写文章。他的立论是这样的: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文学史必须从新撰写。我们来看这句话: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句话是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的。确实在这个文学史里没有沈从文,没有钱钟书等应该进入文学史的文学家和学者,但是绝大部分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等,包括各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还是有很多站的住脚、经的起历史推敲的评价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部文学史未收录我们现在很多很崇拜的作家,就说它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样的话,立论就带有片面性。台湾的有些文学史里当然没有鲁迅,甚至有些文学史在总论里把鲁迅骂的不堪入耳。象这样的就不仅是一个偏见的问题,而是带有个人的好恶了。明显的有阶级立场在里面。我们在讲《基础写作》的时候讲主题的主观性,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应该有正确的立论,你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正确的、科学的、公允的去研究你的研究对象。尽量不要带主观色彩。我只能说尽量,因为你们是本科生,受年龄的限制可能会有一些偏见,或者在观察上出现问题。老师要在这些问题上为学生把好关。但是有一条要记得,一旦你确定了你论文的研究对象,力求站在一个比较公允的立场上,科学地去评判它。所以说,立论一定要站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刚才我谈了那个人说某文学史不符合历史事实,必须重新撰写,这个立论不科学,带有很大偏见。

也有些人这样写:某某文学史未能将一些优秀的作家放到文学史上进行科学的评判。他认为应该给这些作家一席地位。比如说讲到沈从文,一个学生的文章是《论沈从文湘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兼论沈从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他是从作家的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的作品的审美特征的剖析,横向比较同时代的作家中在湘西文学中确实还没有人能够超过沈从文的。所以通过分析他的湘西文学引出一个科学的结论来: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的一席地位。那么应该是一席什么地位呢?湘西文学上填补了文学史空白,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没有能够与他相媲美的。这样就比较实事求是。他认为沈从文的湘西文学是现代文学园圃中的一朵奇葩,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他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位置是当之无愧的。那么我们听了这么一种立论,认为说的不过分。因为在湘西文学中,沈从文确实是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在整个文学史这样一个大花园里他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不仅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他看来是当之无愧的。这样的评论就比较客观的。象钱钟书,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者。人们在以前的文学史上也没有他的位置,有些论者他的对于钱钟书的观点也是比较客观的。比如他们切入点是他的《管锥篇》这样一个大论文集。所以他们不是单单研究这个人了,而是所谓的“钱学”,就象《红楼梦》的研究形成“红学”。钱钟书不喜欢人家称什么“钱学”。但就研究者来说,要研究钱钟书,就某一两个方面来写文章是不困难的。但要对钱钟书的“钱学”精神进行评价就是一个很谨慎的问题。那很明显就是一个研究课题了。那么,这个评论者在评论“钱学”上他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四个字-博大精深。他提出这样的一个立论,这个立论出来以后就要加以分析。

博大精深是一个立论,如果我们对钱钟书的创作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说他这个立论是科学的、公允的,我指的是立论。

上面我讲的《多方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从这个题目的就可以看出,新闻界、报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那么北京晚报是怎么发展、怎么在夹缝中前进的呢?为了在夹缝中生存,它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突击。这个就是作者对北京晚报的观察,观察跟北京晚报竞争很激烈的同行们以后,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个立论是站在事实基础上的。只有立论能站得住脚,你的论文才有个落脚点。所以将来你们选题的时候,一定注意,你喜欢谁就选谁,但一定要注意力求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文学跟自然科学不同,跟社会学不同,它是人学。正因为它是人学,所以会带一定的人情味在里面。

你一点都不带人情味在里面是不可能的。有些人的文笔很好,但人品不太好,就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愿意认同他。这在我们同学中间也有。但是真要研究的时候就不能带有这样个人的色彩。除非你不要研究他。你认为你从感情上不能接受,那你干脆不要写。否则往往就会有失公允。明明这个人人品不好,但是他在文学上还是有一定的建树,那么你呢应该肯定他文学上的建树,不要跟他的生活作风啊都挂在一起。因为有生活作风而把他的文学成就给抹杀了。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不要有倾向性的感情色彩在里面。不带自己的主观感情在里面,你才能对你的研究对象有个科学的评价。这是从立论上说保持科学性。

第二,在论据上保持科学性。

要保持科学性第二是在论据上保持科学性。在论据上作者必须经过周密的观察、实验或者阅读、思考。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以最充分的、确凿的典型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我来补充说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字数在8000到10000 字之间,那么你没有相当丰富充足的材料就写不出来,无法论证你的观点。就象我刚才说的,一个人要研究钱钟书的“钱学”。他的题目是《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很有挑战性。前面他概括出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博大精深。立论是立出来了,但你怎么能让读者或者圈内的人认可你的观点呢?你就要旁征博引,充分地来论证博、大、精、深。你没有充分的材料,光口头上喊或凭自己的感觉是不行的。你必须以理服人,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让人看到你的充分的论据,让人感到确实是这样,不得不承认钱钟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我们为什么给学生那么多时间去写论文呢?

关键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究。说实在话,真正写一篇论文,有的同学的体会是通过写论文真正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使它条理化。也许各门课都学得不错,但毕竟是零敲碎打,一门课一门课的考试,一门课一门课的结束。论文要把我们三年来的东西,课堂学的,课外自己学的,都统统运用到你的论文当中去,都在你的论文中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多时间,最重要的还是要求你去查阅大量的资料,从大量资料中再去选择最需要的典型的材料。我们有些人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北师大的老师还是很严格的,早早的就把关,希望学生去查资料。但有些外校考研的学生来答辩,问他毕业论文还没写。离毕业还剩一个月,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是什么样的论文,我表示怀疑。换句话说,有些学校能保持名校的地位,有些学校就不行?这跟学风有关系。学生的质量从哪里看?从毕业论文上看。经不起教育部的审查检查。

博士论文拿出来不像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不像硕士论文,本科生不像本科生的论文,你怎么认为这个学校教学质量好。所以,学生的毕业论文要写得好,就要下功夫。

在论据上必须是充分的、确凿的、典型的,这是很重要的。有一些科技论文还要注意观察,还要进行精心的实验。SARS的研究到现在,有些人很着急,想尽快把疫苗制造出来。愿望是愿望,科学实验是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中间也来不得半点投机。科学的东西必须要严谨,所以在形成一篇论文的时候,论据从哪里来?从观察、调查、实验、阅读、思考当中来。你们听完我的课以后,就可以开始着手了,收集材料。先在收集材料当中去调整自己到底喜欢谁,看得多了,就对对象有些看法。这是论据,也就是说,撰写论文的基础就是占有与论据直接有关、间接有关的材料,立论产生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上。立论一旦确立,围绕立论,我们精选论据,是这么一种过程。这在《基础写作》当中我讲过这个问题。选材,主题从哪儿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从实践来;论文从哪儿来?论文的论点,立论是从材料中来,从社会的观察中来,从科学的实验中来。当你有了这个理论,实践当中确立了一个立论以后,回过头来,这个理论就相当于我《基础写作》当中讲过的主题。这个主题一旦确立以后,你就要进一步的精选材料;立论一旦确立了以后,你也要进一步的去精选,而不是材料一大堆。

第三,在论证上,做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

第三,在论证上,作者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做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这是一般的议论文要做到的。在论证的问题上,也是考察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方面,好多学生有了很多材料以后,就有一点头脑不清楚了,那么多材料怎么办?哪一些材料我用?材料怎么用?用到什么份上?哪一些材料用在前面?哪一些材料用在后面?因此第一稿就能写得特别像样的特别少见,在博士生中都不是太多。本科生阅历浅,导师各方面要把关,选题是不是选好啦?选题选好以后,他的论据是否对啊?是否是围绕这个论题去选的啊?围绕这个论题去选的这个材料是不是摆好啦?框架结构是不是严谨啦?等等。所以,科学性上,作为本人来说,观念上要清楚。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有偏差,这个问题不大。当你们发生偏差的时候,老师就要发挥作用,要精心的进行辅导,经过指导,能够进一步的去梳理和提高。这是科学性的三个方面,第一是立论上,第二是论据上,第三是论证过程中。在这三方面,每个方面都把握好,那么科学性就自然确立起来了。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是创见性,下面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科技小论文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隔壁邻居小丽家要搬家,我们去为她们送行。一切准备妥当后,爸爸又搬起了两盘妈妈最得意的吊兰。我心想:小丽家都有两盘小树做装饰了,爸爸还搬吊兰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思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搬两盘吊兰去吗?”“我就是不明白”。我说,“小丽家已经有植物了呀,她们又不是不搬走那两棵小树,你还搬吊兰去干什么呀?”爸爸说:“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我半醒半疑,决定自己去证明一切。

星期天的时候,我从小笼子里取出两只小白鼠。这两只可怜的小白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隔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想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着缸壁,绕着缸底走动着。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走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了妈妈种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轻轻地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着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我们所需要的氧气。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老家附近一个大型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们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到极为凉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去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1、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2、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3、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报纸上就不会刊登乱砍乱伐树木的报道!加油!为我们的后代留一个美丽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科学小论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毕业论文的写作基本知识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撰写的质量高低,是对一个学员几年学习的全面检验,所以要写好评论文必须对论文有大致的了解,下面是小编收集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第一步是论文选题。

选题是论文能否写作成功的关键之一。选好一个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选题应坚持的指导思想:(1)选择有价值的题目。即选择社会亟待解决或解答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2)选择有利于展开的题目。即个人有能力、有条件完成的。从主观条件讲,就是比较熟悉的、学有所得、工作接触、素有思考的论题。从客观条件讲,所需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到。(3)选题不宜过大,题目过大必然涉及面宽,需要作者掌握多方面的丰富材料,具有很高的概括综合能力。作为初写论文的学员选择题目要适宜,要考虑占有的资料,限定的时间、要求的篇幅等条件,简言之,要量力而行。(4)选题不要偏离专业。论文的选题还应当符合专业或所学的主要课程,并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得心应手,笔下生花,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二步是收集、研究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调查研究,收集充分可靠的材料。收集资料可分为两种:(1)理论方面的有关材料。它是毕业论文的理论依据,关系到理论上是否站得住和像不像一篇理论文章。理论素材来源:有图书、报刊,文件,领导讲话、剪报资料等等。(2)事实、数据资料。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雄辩基于事实。论文主要靠事实和数据的支撑。事实材料,一般包括历史材料、现实材料、造境材料。而其中现实材料最为鲜活有力。对事实材料的收集,可采用由近及远、顺藤摸瓜、追根溯源的顺查法或逆流而上、适可而止的倒查法。同时,对收集的资料要研读,边读边分析,充分了解,深入思考。

第三步是编好论文写作提纲。

在完成收集资料和研读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撰写论文提纲。要求提纲思路条理清晰,结构合理、严谨,为论文写作形成打好基础。

论文基本结构,可分三部分:(1)前言。即说明研究撰写这一题目的理由、意义,并提出问题。(2)本论。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论文的主题。(3)结尾。这部分是写论证得到的结果,要写得简明具体。特别注意的是,结论必须是前言中提出来的,是本文论证而自然得出的结论。

拟提纲应抓住的几个环节:(1)拟制标题应开门见山,一目了然,能揭示所研究的课题或文章的中心观点。(2)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文章的基本观点。(3)安排好全篇的顺序,确定好文章的大框架。(4)逐个考虑各小部分的具体观点。(5)根据各段落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资料,依序码嵌入各段落。

第四步是起草、修改定稿。

起草写作,这是成文阶段,是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1)论点要有独到见解,当然不可能一切都是新创造的,但至少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独到的看法。绝不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否则,会使论文失去价值。(2)突出分析论证。作者通过对材料的认识和对论点的理解,把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提示出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3)在语言表达上,一要平易质朴,不要太花哨;二要注意修辞,语法规则;三要用好理论概念与新的术语。

修改定稿。论文草成后,一定要重视修改。修改过程是再学习、再研究的过程。鲁迅说过:“写好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是提高论文质量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修改就是斟酌论点,检查论证,调整结构,推敲文字;就是看内容是否充实,清楚;观点是否正确,有无术语陈旧现象;表达是否简洁、可读。修改要着眼于全篇文章,要注意运用各种知识,为改好文章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论文写作基础:怎么选题

全文共 6035 字

+ 加入清单

选题论文写作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小编收集了论文写作之怎么选题,欢迎阅读。

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写学术论文,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究竟要研究什么,那么,选题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写作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选题是论文写作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论文成败的关键;第二,写作活动的起点。

有人说,论文选准了题就等于写成功了一半,这话一点不假,也足可见选题的重要。所谓选准了题,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所选课题与作者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作者有能力把它完成,并且还能够发挥作者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说作者所选的课题本身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研究探讨。上述两方面因素对选题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否则,你选了很有价值的课题却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课题只能是白选,或者所选的课题你有能力去做但其本身没有什么价值,这样的课题也等于是白选。可见,选题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也反映出一个人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大小。掌握了这门学问,论文写作就会事半功倍,没有掌握选题的基本规则,论文写作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一般来说,论文课题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开创性研究课题,一类为发展性研究课题。

所谓开创性研究,也称探索性研究,即研究前人未曾涉及或未研究过的领域或问题。这类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创新领域,创建新理论;二是填补研究空白;三是研究那些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对于我们所涉猎的人文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科、艺术学科(尤其是我们这些从事实际工作的人),研究这类课题难度很大,精力和能力都有所不及。

所谓发展性研究,也称为开发性研究,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将现有成果加以深化、扩展和开发。发展性研究课题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化、补充已有的观点;二是批驳、修正已有的观点;三是赋予已有理论以新的意义。我们的论文写作主要选择的还是这类发展性的课题。

从总体上讲,我们在选题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选题是否有意义,没有意义的题目不要选;其次,选题是否有学术价值,没有学术价值的题目也不要选;再次,在所选题目内自己是否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即能否出新,没有新意的题目最好也不要选;第四,选题是否适合自己的水平,不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不能选,这包括知识结构是否适应,研究能力是否胜任,研究兴趣是否浓厚,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等等。

在具体谈怎样进行选题之前,请允许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进一步说明选题对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意义。

我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后,有好几年曾热衷于自学音乐理论和歌曲创作,也出了一点点成果。后来有机会进修了英语,便开始做考研究生的梦,妄想从山沟沟里爬出来,这就面临一个选择什么专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课题选择的问题。普通中师没有专业之分,无论考哪个专业都得从零开始,这倒也给自己在专业选择方面提供了便利。考虑到自己所从事的是教师职业,对教育多少有些感性认识,也考虑到考教育专业可能是冷门,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比别的专业要容易(这显然是在瞎猜),于是就决定选择教育学专业,可以说,这是我所做的第一次大的选题。上研究生以后,面对教育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我又反复权衡了自己的劣势、优势和兴趣,特别是分析了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感到惟有选择“美育和艺术教育”这一研究方向,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我这个不被导师看好的半路出山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发表了十多篇文章,正是这些文章坚定了自己考博士研究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凭心而论,并不是我的文章写得怎么好,主要是我的选题基本上都集中在美育、艺术教育领域,而这一领域正是我国整个教育理论研究的最薄弱之处,随便翻开国内的教育学术期刊,这方面的文章特别少(我是不是有投机取巧的嫌疑?的确是!)。后来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艺术教育,也是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的,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自身积累、客观条件等等。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不夸张地说,选题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研究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不选教育学专业,就不一定能够考出来;不选美育与艺术教育方向,就肯定不能发表那些文章,也就难以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因为博士生招生不仅看考试成绩,更要看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在这里我把自己作为一个例子提出来,只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或是写论文,选题这一关的的确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上面谈了一点题外话,现在言归正传,具体谈谈究竟怎样进行选题。

选题可根据角度的不同以及个人特点来进行。一般来说,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题:

1.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选题。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像我们的选题一般都是集中在音乐教育领域,并主要是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领域,因为我们大多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我是音乐教研员,那么,在教研工作方面我最有发言权;我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那么,写有关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论文我掌握的材料就会比别人多;如果我是高师音乐系的老师,显然写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别人应当比不过我。应该说,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往往有的人选题时并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有些喜新厌旧,总觉得做文章也有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感觉,习惯于把兴奋点集中在别人的专业领域里。当然,一个人兴趣爱好广泛是好事,但是在广博的同时还得有专攻。因此,一般来说,我们首先最好是立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在自己最为熟悉的方面进行选题,以后再来慢慢地拓宽。由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可能是行家里手,知识丰富,掌握的材料很多,因而这类选题在写作时应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知识介绍式的毫无创建的一般性文章,同时也应避免专业知识的炫耀。实际上,无论哪类选题,都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2.在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中选题。

这种选题应注意用发展的观点、全新的观念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找出规律,正确预测发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这种选题应避免就事论事,避免片面、狭隘、绝对和极端;应避免用旧理论、旧框框去套新情况、新问题;应避免用旧观念去理解新事物,同时也要防止专赶时髦的一窝蜂现象。比如,目前,教育界都在谈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选择有关音乐教育在转轨中的作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等这样的课题,这就是在新矛盾新问题中进行选题。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关于这类选题的文章,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写作的角度上,大多千篇一律,确实有一窝蜂之感:总体上大都是谈音乐教育在转轨中、在素质教育中是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等等;在篇章结构上大多是先谈音乐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然后再谈音乐教育在智育方面的作用,在体育方面的作用等等。却很少有人能够来点逆向思维,反过来思考一些问题:如,目前我们的音乐教育在哪些方面不符合转轨的要求,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转轨和素质教育又对音乐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目前我们实施的音乐教育是不是就是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本身是不是也应该转转轨等等。总之,目前的情况是,绝大部分的文章对音乐教育唱赞歌的多,反思的少。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把后面的几个问题作为选题,那么选题会更有价值,也更能显示出作者的水平。我曾在《儿童音乐》上写过一篇小文章,正标题为“敢问音乐教育路在何方?”副标题是“——由‘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命题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对上述现象做了剖析。此外,《中国音乐教育》1998年三期上刊登的“关于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一文,实际上也是谈的这个问题。

3.在热点焦点问题上选题。

由于这类选题所选择的热点和焦点,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类选题应避免现象罗列或泛泛而谈,应当用前瞻的眼光,用新的观念剖析其历史根源或现实的深层原因,应作出令人信服的理性分析,挖掘其蕴涵的意义,找出规律,指明发展趋势,或者提出对策。比如,“音乐考试”也算得上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是当前艺术教育比以往更加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为此,《中国音乐教育》98年在“探索与争鸣”栏目开辟专栏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期就发表了两篇强烈呼吁音乐课要纳入升学考试科目的文章,应该说,这两篇文章确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文章一味地认为,只要纳入了升学考试科目,音乐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就会一了百了,迎刃而解,似乎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完全是因为它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所引起的,而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现阶段这样做的可能性有多大,特别是怎样去实施,文章不能心平气和地去加以论述。发这两篇文章,主要是从编辑的角度考虑,想借此引起大家的争论。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还特别写了这样几句“编者按”:“音乐课程是否应该纳入毕业与升学考试范围,其考试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界长期争论和探讨的问题,也是广大音乐教师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澄清认识,本刊拟从本期起就该问题开辟专栏进行讨论。望读者能从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就此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应该说,编者按里就已经明确提示了大家,下一步我们需要听到的是反面意见,遗憾的是,尽管也收到了许多参与讨论的稿件,但这些文章几乎都统一了口径。观点相同也不要紧,但必须有新的内容,能提出新的论据。直到第三期快要发稿的时候,我们才收到了一篇题为“音乐统考不可行”的文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真正是从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我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来谈问题,谈出了一定的道理,同时作者投稿的时期也赶得好,因此,文章很快就被发表了。这也提示我们,热点焦点问题大家都关注,都可能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这时候,就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或者你要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你要在与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你要从新的角度选题。总之,要力争出新。

4.在经常深入思考的领域里或自己的兴奋点上选题。

这类选题也许和作者的专攻学科并不完全一致,但只要有所创见,再进一步进行系统地研究,就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许多自学成才的专家学者,许多由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的理论家、科学家的事迹都证明:只要对某一领域确有创见,不论是否是原有专业,都能做出贡献,论文的选题同样如此。老师们大都是长期工作在基层学校的骨干教师,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对许多问题一定有过深入的思考(这些问题当然不一定都是音乐教学方面的问题),这是人所不及的,特别是那些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所望尘莫及的,这是一笔大财富,如果我们不以论文或其他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对自己和社会都将是一大损失。在经常思考的领域或自己的兴奋点上选题,如果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被自己认为认识较深,但实际上却远没有登堂入室的错觉所迷惑,否则,就可能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班门弄斧的尴尬场面。

5.在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

6.在冷门盲点上选题。

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热点、焦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人意识到的问题。其实,课题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赶一时的时髦,也不取决于在某一时刻是否为人们所关注,科学课题自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冷门和盲点一旦其价值被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这类选题不仅很少与人撞车,而且容易获得成功,同时又可拓宽研究的视野。当时我选择美育和艺术教育这一课题,应该说就是在教育学领域中冷门和盲点上的选题。这类选题,只要大家留意并用心思考,还是不难找到的。比如,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还很落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上,并一致认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艺术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结果忽视了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那就是艺术教育的法规建设问题。为什么艺术课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原因之一是艺术课教学还不规范,这又是因为它没有受到权威法规的制约。再有,目前社会上的器乐考级热一浪高过一浪,进而严重冲击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正确实施,原因之一也是没有受到法规的制约。但目前有关呼吁加强艺术教育法规建设的文章却很难看到,这应该说就是一个盲点。而实际上,《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制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不久就会由国务院颁布,很显然,现在的盲点到时就是热点焦点。条例一旦颁布,随之而来的便是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社会艺术环境、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管理与组织、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保障等各方面都将要制订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因此,如何规范上述各个方面,到时无疑又是热点焦点,但现在却是冷门和盲点。像这样的选题便是有远见的选题。另外,同样的一个问题,从一个角度去写可能是热点焦点问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写则可能是冷门盲点问题,这样,从第一个角度写的人就多,而从第二个角度写的人就少。比如,关于音乐教育的辅德益智功能,往往是从正面谈的多,这就是热点焦点,而从反面谈的少,即反过来看看,目前我们的音乐教育能真正辅德益智吗?这就是冷门盲点。

上面我们分六个方面谈了怎样进行论文的选题,这是一种大致的分法,因为事实上,这六个方面也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关系。我想,总而言之,对于初写论文的同志,选题时最好记住这几句话: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宜单不宜众,宜冷不宜热,宜实不宜虚。对于有较好论文写作基础的同志,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当别论了。

这里我想就“宜小不宜大”多说几句。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把研究的范围缩小并加以限制,这样便于驾驭,容易把握。范围大了,不容易讲深讲透。王力先生在谈到论文写作时曾说:“应该写小题目,不要搞大题目,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倒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加拿大一位汉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汉语唇音轻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够小的了,但他写了六七十页(约二万多汉字),很有内容,很深入。由此可见,选小题目,专谈一个问题,谈深谈透了就是好文章。

另外,不管从哪个方面进行选题,还有一个前期工作恐怕不能忽视,那就是查看文献资料。选择课题,必须以相关的丰富知识作基础,要了解本学科过去的研究情况: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了哪些经验或教训,获得了哪些成果。看看自己的设想与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结论如何,自己是否有新的见解。同时还要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如何进一步研究。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了解,就可能重复研究别人已经完成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就要走弯路,就要浪费人力、时间和精力。而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查看文献资料才能解决。

关于如何选题的问题就谈到这里,有时间的话,老师们不妨再去看看本书后面的附录二——“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上面有近500个论文题目,对照上面所讲的,看哪些选题比较好,哪些又太一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500字

全文共 6414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科技小论文4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轮到我做饭。我拿好菜单后变去市场买菜,哇,市场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买了番茄、马铃薯、瘦肉……

回到家中,我迅速将马铃薯切成一丝丝,“铃铃铃……”电话响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跑到客厅里接电话。聊了大概十分钟,我回到厨房,发现本来是黄色的马铃薯已经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甚至变成了褐色,这使我大吃一惊。

我立即放下刀子,跑到电脑前去寻找答案:为什么马铃薯会变色?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原来是马铃薯里含有淀粉,这淀粉如果接触到空气氧化就会变色。而且当土豆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新生的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迅速的变成褐色,这化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

虽然找到答案,但是,我还想做一个实验,看看如何才能使土豆不变色。实验开始了,我先把一个土豆切成4份,一份用柠檬水泡着,一份用盐水泡着,有一份用糖水泡着,还有一份用冷开水泡着,过20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20分钟过了,我一看。呀!其实柠檬水、盐水、糖水、冷开水泡着都不会变色。看来,以后我们切开马铃薯都可以用这些有关水的泡着,这样就可以避免马铃薯变色。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发现、多研究,让我们和科学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守住“根和魂”,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绽放出“盎然春意”,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与文相会,与史为友。唐诗宋词的不同风韵映射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文房四宝的雅致意趣蕴含着文人匠心。可以说,文化是与过去的“对话框”,既刻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羽之轻无以飞,一足之力无以至,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妥帖地“收藏”好这些“家珍”,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护好。保护在心更在行,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让保护传统文化成为自身的生命自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重要使命。惟其如此,才能让延展文化根系脉络的土壤更加坚实,让文所留史,永绽光芒。

文以“接力”,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文化是精神的宝库,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是民族自信与自豪感的源流。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足音接续着文化的民族基因,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民族基因是团结精神的构成部分,一脉相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硝烟远去,精神永存。中华文化里的民族基因是接力“火炬”,而中华儿女是民族精神的“接力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向世界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民族凝聚力和“了不起的中国精神”,英雄故事不绝于耳,民族风采举世瞩目。我们的民族文化“可敬、可亲、可学、可用”,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学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传承好,借文化之力铸精神之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以“聚能”,发挥文化的资源优势。文化的多样性放射出巨大的魅力与能量。文化包括服饰、习俗、饮食等多个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比如蒙古人擅长骑马射箭,新疆人擅长载歌载舞,福建人擅长饮茶之道,不同节日里更有迥然不同的纪念方式。利用好各地区鲜明的文化资源优势,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文化旅游业已然成为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将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业深度融合,能够充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让文化成为拉动地区发展的强动能,迸发出更大的辐射能量,发展更多“小木耳”“小黄花”等特色产业,成为挑起“金扁担”、满载“幸福粮”的重要力量。同时,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是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方式,聚合的也是自身的发展之能。

文以“载道”,丰富文化的实践形式。实践形式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打造的是文化的亮丽“名片”。无论是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李子柒,还是《经典咏流传》里的歌咏诗篇,亦或是以唱演秀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国风美少年》,活泼有趣又多姿多彩的文化实践形式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与听觉的声色交织,让传统文化更“火”的同时,也让其更“活”。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意蕴深远,要以兼收并蓄的丰富实践形式,把中国故事讲得生动、说得细致,“老生常谈”而新意常在,声动华夏、道传四海,老树抽新枝,枝上结新花,让中国的文化之“道”与时代活力并肩,走出“家门”,走得更远。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当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扬好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让文化的“盎然春意”舞动四海,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毕业论文结构安排及写作技巧

全文共 1560 字

+ 加入清单

1、标题设计

有的同学把老师印制给你的选题即作标题, 这样简单省事。其实标题与选题是有区别的: 标题设计要吸引人, 而选题无需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论文的标题给人的是第一印象, 因此, 要精心设计。一篇论文, 有无兴趣让人读下去, 题目十分重要。标题是否吸引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指导老师给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判定。

依据一个选题, 论文写出来后, 其标题存在3种情况:

(l) 选题即标题, 简单省事, 但往往缺乏吸引力。

(2) 标题太大, 文章内容论述太浅, 可改标题,使文与题更贴切些, 否则, 只有充实内容, 增加文章篇幅。

(3) 围绕卫个选题写出论文后, 定题较困难, 待文章完成第一稿后, 再仔细定题。大部分学生, 通常采用的是“ 试论… … ” 、浅析… … ’、“ 一探索” 、… 初探” , 这样的标题无吸引力, 而且显得论文档次较低, 千篇一律, 笔者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

2 、论文摘要

摘要是反映内容梗概, 是供文献检索数据库做重复传播的情报资料, 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其写作要规范, 要求简洁明了, 能概括地、不加注释地表述写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或结论。摘要要不分段落, 写法上提倡省略主语而节约文字, 不宜用非公知的外语缩写语, 要用通俗的语言。一般一篇4,000 一8,000 字的论文, 其摘要部分在100字以内。

3、关键词

每篇论文(字数在4 , 00 0 、8 , 0 0 0 字之间) , 有关键词3-8个之间; 一般5 , 0 0 字左右的论文有3-4个关键词即可。关键词一般是在论文题目或要点中反复出现的词。

4、引言或引论(即开头)

这部分引导读者理解论文部分, 其地位十分重要, 一定要引起作者的重视。引言即开头可以采用直接切入式(开门见山) 和间接导入式(引用案例或从某事件谈起) 的方法。一般对于初学写论文的学生宜采用直接切入式开头, 间接导入式开头不易把握, 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弄得不好, 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会破坏了整篇文章。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开头, 其引言部分即开头的写作应当包括这么几个部分的内容应涉及到:

(l) 为什么要选此论题? 研究该问题的意义? 有时还要简要介绍前人的研究状况;

(2)论文中主要应用了哪些理论, 采用了哪种方法(如调查研究方法) ;

(3)介绍论文包括哪些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这样会给读者一个论文整体印象;

(4 )论文的贡献。也就是说你写作此论文能给企业或人们带来什么启示, 得到什么借鉴等。

5. 正文的写作

正文的内容和结构的写作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2) 理论联系实际。经济类论文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运用了大量案例的文章才更显生动, 更具价值。纯理论的经济类文章没有太大的应用价值, 除非是创新理论和某一学科的工具书。

(3 )思路顺畅, 语言通畅。毕业论文不是散文,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应存在逻辑联系, 不能相互割裂。正文论文的最基本的结构如下: 一是提出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是分析问题(引用大量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些问

题, 原因何在) ; 三是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部分) 。

6. 后论(结尾)

可有可无, 要根据文章的情况而定。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或者此论文可能带给人们的启示或借鉴。简简单单, 就几行字或几句话即可,千万不要再哆嗦重复文章中的内容, 否则, 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性。笔者在审稿中发现许多文章, 根本无须

再有结尾, 还哆哆嗦嗦用大半页纸重复文章中的内容, 纯粹为了凑字数, 画蛇添足, 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判定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在撰写论文的后面, 附卜写作论文时参考的期刊、著作、报纸、电子文献等名称、日期, 这样一篇论文的写作才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海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论文2000字

全文共 3060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的论文

全文共 216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词语之间的语义相似度研究课题作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1?3],如选取、搜索、分类以及歧义消除等,需要依赖于包含现实世界概念的知识体系[4]。英语词语的相似度是对英语词语之间语义相似紧密程度的度量,在机器翻译、数据信息检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5]。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英语词语相似度具有不同的用途[6]。另外,在构造统计英语词语语言模型的过程中,由于数据分布稀疏导致未登录英语词语的统计信息无法计算的问题[7],需要进行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在国内,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更准确地进行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引起了很多国内外专家与学者的重视。

文献[8]提出基于朴素贝叶斯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首先介绍知网中的英语词语相似度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利用知网的义原层次体系结构计算得到英语词语的义原相似度,计算出英语词语概念的相似度;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自主选取系统设计。该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存在英语词语相似度计算不清的问题,导致在自主选取過程中准确率不高。文献[9]提出基于Corpus库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首先构建英语词语语义关联库,利用该库使英语词语空间与关系空间结构化,保存英语词语与其上下文之间的总体信息,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词语语料数据来训练相似度英语词语的相关数据,并对训练过程中涌现的大量英语词语关系进行剪裁,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成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的自主选取。该方法存在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的自主选取时间过长,且英语词语的相似度计算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方法,所提系统设计方法可以精确地选取出高相似度英语词语,且选取时间较短,实用性广泛。

1 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

1.1 高相似度英语词语选取系统设计endprint

考虑到人们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需求的精准性与灵活性[10],将英语词语的相似度计算结果与数据挖掘特点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如图1所示。

本文高相似度英语词语的自主选取系统设计对硬件系统设计不作考量,主要研究软件和算法。

1.2 基于路径和深度的英语词语高相似度计算方法

1.3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

为了能够有效地在网络中挖掘出高相似度英语词语,在处理两个英语词语义项的最短路径与其距离最近公共父节点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将英语词语文本特征选择转换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然后以英语词语特征维数最少、分类正确率相对最高为选取标准,采用蚁群算法找到英语词语的最优特征子集;最后通过神经网络建立英语词语相似度文本自动分类器。具体描述过程如下:

式中:[σ]为英语词语神经网络隐节点宽度;[c]表示英语词语第[r]个神经网络隐节点中点;[w]为英语词语神经网络输出权值。参数[w,][c,][σ]对神经网络分类起决定性作用,要想获得高性能神经网络,需要对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的自主选择。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环境建立的PC机配置为:CPU Core i7?4790 3.60 GHz,RAM=4 GB,Windows7操作系统,通过Java语言编写实现。实验过程中设置32个存储节点,每个节点的最大存储容量为1 TB,数据通道为2 000 Mb/s,英语词语文本采集与数据存储均为10 TB。根据参与对比的系统设计使用的英语词语语义资源所收录的英语词语情况,本文从该英语词语测试集中筛选出一些无法计算的英语词语对,最终结果保留10对英语词语用于测试,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S1]的英语词语相似度计算结果在数值上普遍较低,主要是由于基于Corpus库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方法考虑众多英语词语特征,加上一些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英语词语特征高维向量的相似度普遍偏低;[S2]数值跨度较大,这是由于基于百度百科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方法通常情况下在某些方面与人工思维没有较好的符合。

利用1.3节中的平衡最大英语词语特征识别率与英语词语特征维数的权值[λ,]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方法的选取效率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选取参与测试的英语词语数据集为700个,选取英语词语测试数据为200,400,600时对应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的选取效率,其中,当[λ=1]时,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的选取效率分别为30%,38%和60%;当[λ=3]时,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的选取效率分别为42%,48%和72%;当[λ=5]时,当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的选取效率分别为60%,70%和90%。通过分析可知平衡最大英语词语特征识别率与英语词语特征维数的权值[λ]在区间[1,5]时,本文所提系统设计方法的选取效率最高。

3 结 语

采用当前系统设计方法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进行自主选取时,存在选取效率低、选取时间过长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自主选取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系统设计方法可精确地对高相似度英语词语进行自主选取,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