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简介推荐10篇

读书笔记灵活多样,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简介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2693

作文

10

篇1:人类群星闪耀时作文9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愈发担心一些高科技产品会打败人类占领地球,好比科幻电影里所写的那样。而作为苹果公司ceo,可谓站在前沿的库克却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像人类那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同情心,罔顾后果。”

价值观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甚至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复旦大学投毒案中,投毒者虽为高等学府学子,可以说智商较高了。可他却有如一个个冷冰冰的机器,毒死了朝夕相处的室友。由此可见,价值观的错误,会对行为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人还应有个诗意的世界。是他认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马斯洛所言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计算机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它只能去做,而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我为什么做”,“我喜欢这样吗?”诚如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计算机只是我们努力途中的一个工具罢了,是人的梦想使人类群星闪耀

投毒者还缺乏同情心,他没有想过受害者父母在听闻后会多么的伤心,难过。有彼及己,设身处地想一想切肤之痛。人类之于动物的高贵就在于其同情心,是同情心铸造了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爱、温暖……同情心是人性的光辉,使人怜惜风雨摇曳中的玫瑰,流离失所的猫狗……它给予人勇气与千万弱者站在一起共度难关。它使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金刚怒目后的菩萨低眉。

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一种近乎悲悯的同情心,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对社会有益之事,做事会三思而后行,每日三省吾身:“我怎么做符合我内心本愿的吗?我这么做能否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每个都这样,相信世界会更美好。

对于人,我们也应着重其同情心,教我帮助他人,关怀他人;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该如何做,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

当然,说不要让人变成冷冰冰的机器并非意味着我们就应停滞于此,不再发展了。我们应继续发展科技,做他的主人,而非奴隶,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当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当人怜惜一朵娇花,表现他的同情心;而不是像一台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一样计算10101011……那就是人性的体现,那就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我重重地合上了这本书。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场面依然回荡在我心中,一瞬间,错过了这一瞬间,懦弱、胆怯,就与成功擦肩而过……

人类群星闪耀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决定世界的一分钟》。它讲述的是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手下元帅格鲁希因不灵活变通、性格懦弱、不敢出兵救援拿破仑,从而导致拿破仑失败。在那个渺小而又关键的一瞬间,格鲁西选择了懦弱,迎来了失败……

仅仅只是一瞬间,一瞬间决定了成功与否,命运给了每个人成功的机会,却很少有人能抓住成功的机会。世界上有无数碌碌无为的平凡人想要成功,或许成功的瞬间总三番五次来到他们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只是空谈的成功。他们羡慕成功的人,却不知道,其实成功的人与他们一样,只是多了一颗能把握机会的心。

成功往往就在一瞬间。成功人士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勇敢地抓住机会,在成功路上不断拼搏,风雨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失败不能动摇他们坚定的信念。成功人士在普通人之中大放异彩,普通人只能看见成功人身旁耀眼的光环,对此羡慕嫉妒恨,却不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经历了多少磨难,在多少次失败中站立,起来成长起来……

成功在瞬间,辗转又即逝。只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一瞬间的到来,死死地把握住它,勇敢地在成功道路上前进,披荆斩棘,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成功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他的名字可谓是人尽皆知,人们羡慕他的财产,却不知道他成功是多么辛苦,其实,成功的机会曾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成功在瞬间,人们往往对其视而不见。唯有马云,他注意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在成功路上不停奔波,发明了“淘宝”。

成功在瞬间,我们要把握命运留给我们的机会。成功并不遥远,但是——成功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倘若艺术界出现一位天才,此人必千载不朽;倘若出现这样一个决定命运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必将影响十年乃至数百年。

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精挑细选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茨威格在书中前言中说道:“历史是真正的诗人、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它”。书中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心理的真实性,作者并无根据自己的遐想加以冲淡或加强,因为历史在他从事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间,是无须他人辅助的。

作为历史特写,茨威格在忠于真实和历史性的基础上,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描绘了迴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南极争夺战》当然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剧烈斗争,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更是人们与成功、失败之间的伟大斗争。

出发前,他们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炽热的火焰,因为他们坚信一定能够成功;出发时,五个人依然欢快地行进在渺无人迹的白色荒原中;雪原上的一个很小的黑点让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颤抖着可怕的念头:很可能有人经过了这里;不久,雪地上的一面黑色的旗帜让他们彻底地察觉到:我们失败了。一切努力都成了灰烬,几年的希望简直就像发疯。

返程的途中,大自然拿出它历经千年的力量。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发疯死去;奥茨像一个英雄那样去迎接死亡;剩下的三个人以相拥的姿势在睡袋里离开了这个世界。

“悲剧”,是的,他们得了第二,而不是第一,心中的希望已经全然粉碎;在回返的途中,他们也像一位位无畏的英雄一样死去。这就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成功?失败?他们失败了,但是也成功了。成功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谁又能说他们的精神没有成功呢?就如群星与太阳,太阳给了我们无尽的光芒,但是到了夜晚,没有了群星,这个世界也会变得黑暗。群星也一样是成功者。

他们的肉体已成了灰烬,但是他们的精神则凝聚成了一颗颗最耀眼的星星,不断地向后人们放射那与众不同的光芒,而且永恒不变,照亮空幻的暗夜。

上一封下一封«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群星般闪耀作文650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事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就像这次的云南大地震。

两年前云南就遭受了地震的灾害,两年后灾难重来,带给我们更多的伤痛,更多的不舍。

在灾区现场或是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卯昌学夫妇两人在雨里挖了一夜,这事他们人生中最煎熬的一夜。八月四日,失去儿子的卯昌学泣不成声,他抱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小枕头,说想闻闻儿子的味道。

老刘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和两个孩子,幸存的女儿为父亲拭去眼泪,说:“爸,别哭”。

四号,十岁女孩幸运逃生,她为了刨出哥哥手指骨折,但哥哥最终没能活下来,妹妹听说这个消息后,在医院里连哭数天……

这是每场灾难后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必须面对的痛苦。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只能尽力忘记悲伤,重拾希望,重建家园,为灾区人民送去祝福与力量。

阿迪力?买买提送出全部库存五吨切糕,能使五万人一天不挨饿。他说:“我只是想尽一点微薄之力。”

在医院里,边外志愿者资源充当起“临时亲人”,关心那些无人照顾的孩童。

五号,十一名女子感恩救援,架锅熬免费粥。

八岁女孩在地震发生时仅仅搂住两个弟弟,用自己的身体为弟弟挡住砖块,而她自己却多处受伤。

二十岁少女在最后一刻伸手把邻家男孩高举到弟弟手中,被刨出时,她的双臂,依然保持举着男孩的动作,但却已无呼吸。

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官兵谢樵跳入堰塞湖救人,却被山上巨石击中牺牲。

天变不足畏。天大的灾难,我们一起扛!

所有的爱,都如群星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奥地利着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5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5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在这15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人星闪烁,那一刻,便是永恒。

群星闪耀时,我以为一定是记录那些功各显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确,那些闪耀过的群星,虽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个,可能是微小的,并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闪过光,改变了许多东西,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陨落,是因为那个无名星辰忘记关闭那扇凯尔卡门,在它敞开的那一秒,就将拜占庭推进灭亡的深渊;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歌德的老年热恋悲歌;滑铁卢战场上拿破仑的一分钟以及鲁热神佑般的《马赛曲》创作……

记传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还有一些近于小人物心态而又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一些辉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尔沃亚对未来和财富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这种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发现、促使他不得不前进。巴尔沃亚虽然渴望被人敬仰发现太平洋的伟大功绩。可同时他的缺点过于明显,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鲜明无比,但真实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纸或一黑如墨的;又比如《马赛曲》的创作者鲁热在歌曲诞生后便不再发光。他生活堕落,四处躲债,甚至蹲过牢房。鲁热的歌被人传唱,但他却被人遗忘,甚至他去世时,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才想起他的名字。鲁热,仅仅在创作《马赛曲》的那一夜是天才。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令我震撼的话语,就比如亨德尔的内心独白:睡觉!睡觉吧!睡着了就能忘记一切,睡着了就能忘记任何痛苦;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现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

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也未必是那些日后声名显赫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咦,人类群星闪耀时?这肯定是写那些风流人物的英雄故事,好期待啊!

但是,当我进入到书中时,我才发现——我错了。里面并不只有拿破仑、列宁这样的著名人物,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平凡。而写著名人物时,也并不只写了他们的光辉事迹,当拿破仑在书中出现时,是以一个刚从囚笼中出来的身份展现在读者眼前,并且最后他仗还打输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那场荡气回肠的滑铁卢战役吧!

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发于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上午十一点伊始,战争便热火朝天地打响了。法军进攻了无数次英军,英军也防守了无数次。拿破仑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与英军打了个势均力敌,实属不易。打到后面,双方都劳累至极,这时,哪方的援兵先到,哪方就能获得最后胜利。那么,拿破仑三分之一的兵力去哪了呢?原来,为了防止普军去支援英军,拿破仑将三分之一的兵力才发给了格鲁希,让他带领部队去追击普军。在战役开始时,炮声也传到了格鲁希部队的耳朵里。部下强烈要求回去支援拿破仑,可呆板的格鲁希不顾部下的意见,毅然决然地继续追击。此时,狡猾的普军已换了路线,不再退往布鲁塞尔,而去支援英军。最后,没有得到援助的法军惨败给得到普军援助的英军——士兵全部被俘,拿破仑也狼狈地逃跑。

格鲁希那一秒的决定,不只决定了他的无名与载入史册,还决定了拿破仑与法国的命运,更决定了整个欧州的命运走向。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啥都没干,呆板地遵守军令,却改变了历史,是不是很神奇?

拿破仑若是没有将这个任务交给格鲁希,那历史又将是另一番模样了,真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

其实这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角色,因为再小的角色都有可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一个决定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步步为营,认真地对待任何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那年群星闪耀时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前的一个夏夜,我赤着脚、盘着腿,与她抵掌而谈,下至“冷笑话”,上至“十万个为什么”。那时,一手拿洋娃娃,一手摇着蒲扇,幻蓝的夜空闪烁着星星点点,那光轻轻洒在我们脸上,灿烂、天真……

再后来,便再未见过那样璀璨的星空和夜色了……

一次,一个同龄朋友问我道:“你说,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后了?”我一愣,觉得这个问题有些无聊甚至好笑。我指了指她的包、她的鞋、和她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手机,反问道:“你觉得呢?”她也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也不知她在笑什么。

夜里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也忆了很多。我记得上回看到小区里的一小姑娘给三两只野猫喂食,然后被她妈妈“拎”走了;还想起那什么大学里的劳什子杀人案,隐约记得那杀人犯成绩平平且家中不富,遭受室友嘲讽,于是将他们杀害,藏尸于衣柜之中。想到这儿,头皮不禁有些发麻,打了个寒颤,侧了侧身。又想起班里一同学背着父母向其它同学借钱,中饭也不吃地攒钱,只为买那新款手机;还有一次,我从地铁站出来,遇到行乞的人,便想着寻几个硬币出来,却被朋友制止了,他们说他有手有脚也没残废,一看就是骗人的……

想着想着,困意来袭,但我清楚一点是,若再让我回答一次那“进步还是退后”的问题,我定不会那样确定又不屑地给出答案了,或许我会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纵观全国甚至世界这么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的确,相比几十年前或事百年前千年前有着些许迂腐的人群来说,我们不知先进了多少倍。我们理性地思考着、行动着,每天穿梭于人群之中亦是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会为了任何事或物去驻足停留。

可就同世人所说的,做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渐渐的,我们开始变得麻木,每天都走在被规划好的道路上,也不会去反抗。有时看到一些个评论“人性冷暖,世态炎凉”的文章或新闻,也只是程序化到“点赞”和“转发”。是啊,我们真的进步了吗?

或许说,我们从未“进步”过,而一直是在“被进步”,是那些进步了的东西促使着我们进步……

又是一年夏夜,与她抵掌而谈,谈得不多,也不记得了,那样耀眼的星空不复再了,而洒在我们脸上的,不过是从那冰冷的电子器物屏幕上投射出的光罢了。

我怕,怕我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了价值观与同情心,成了冰冷的物件,我念,念那年群星闪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初的世界,几乎已无秘密可言,所有之前地球上未曾被人类染指的地方,陆地或海洋,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当然也有特例,那就是地球的两极。千万年来,地球一直以两极为轴心转动着,人们对它们的好奇,可想而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只有些许可能,也会有一些勇士,踏上探索地球“处女地”的征程。北极被征服了,接下来,轮到了南极。

1911年,英国海军上尉斯科特开始了征程,他的目的地直指南极。在当时看来,他们几乎准备好了一切,从衣服到食物,再到拉雪橇的西伯利亚矮种马,一切貌似都在掌控之中。在经过近半年的等待之后,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而就在这时,他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并非妄图征服南极的唯一团队,在距他们1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挪威人,也在计划着向南极挺进,他就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阿蒙森。国家的荣誉,个人的使命,强大的竞争对手,让斯科特本人以及团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是此时的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但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顺利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困难,随着斯科特的开拔,马上扑面而来。先是西伯利亚矮种马不适宜南极的冰天雪地,在走到比尔兹摩尔冰川时随着最后一匹马的死亡,他们不得不使用人力,拉着沉重的雪橇继续前行;接着是天气突然转变,冬季风的提前来临,让本来松软的雪变成了坚硬的“三角铁”;可最大的困难总是被留在最后,当他们以为战胜了一切困难终于要迎来最后的胜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南极点的团队时,他们绝望的发现,在南极点上,已经飘扬着挪威的国旗,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这里。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往往只能记得第一,第二终会被无情抛弃。梦想的破灭,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任务还得完成,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虽然这份使命已被别人“践踏”。收集岩石资料,观测气候数据,最为心痛的是,他们要带上阿蒙森在南极点上留下的证据,以证明他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给挪威国王的信。带着疲惫,他们踏上了返回的道路,这时的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虽然天气并没有比来时更加恶劣,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克服了,因为他们失去了精神的支撑,他们现在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返回的。

但是上天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失败者就多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怜悯,困难依旧接踵而至。寒冷的天气,持续的零下40度低温,使他们肢体麻木,用冻掉脚趾的脚挪动着;在冰天雪地里迷失方向,找不到补给储备点;在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储备点之后,才发现储备的煤油过少,不足以提供他们迫切需求的热量。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苦难。大自然终于用它无情的手段打散了这支勇敢队伍最后的希望。先是有人在备受折磨之后疯了,然后是在一个早上,一位受伤的队友为了其他人的生存,在脱下衣服之后,走进了冰天雪地之中。悲壮,催人泪下的悲壮。最后的三个人并非幸运儿,在历经苦难之后仍看不到未来时,他们不得不选择放弃,在睡袋中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他们真的放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在一连串的灾难之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他们的权利,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使命,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责任。斯科特用冻僵的手拿着笔写下了这次冒险失败的原因,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他的每一个伙伴的家人留下证明他们是勇士的证言;为自己的妻子还有儿子留下自己的安慰和希望。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但惟独没有为自己做点什么,甚至是一份遗嘱。伟大莫过于此!

以勇气挑战梦想,用生命承担责任,这样的人,找不出理由不去尊敬和纪念。

历史是公平的,这次,它不仅记下了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也为后来者留下了足够书写其伟大的丰碑,让我们记住了斯科特。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幸在历史中读到了这位英雄,伟大的斯科特。向英雄致敬,为梦想致敬,更为责任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这是不一样的历史,也是对天才的礼赞。正如他所言,历史上的英雄际会、天才辈出时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茨威格的这种历史叙述方法,与《万历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历史叙述方式,的确与众不同。而且历史叙述的切入点更是别具一格。虽然我们不太赞成他的历史观,但是他对历史的洞悉非常细腻,英雄或者天才对历史的推动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观察考察的历史细腻的多,但是有时候微观之下,并非就是全部,并非就是真相。

不过,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不是纯历史的视角,这是对天才的礼赞,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他的这部作品中,涵盖了探险、战争、音乐、文学、哲学、社会等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叙述与思考,对历史、对天才进行了思考,以此充实人们的智慧,丰富人们的情感,开拓人们的生活,服务人们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对历史进行定性,因为历史还在发展中,历史不是终结,而是持之以恒的延续着。历史青睐有准备的人,但是怎么准备?准备什么?历史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历史有偶然性,但是历史更有必然性。《人类群星闪耀时》给我们的是勇敢的担当,灵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需要实践更需要智慧。

其实在我们的观念中,一直也是如此的期待。正如古语所讲,“欲成非常之事,须待非常之人。”天才不仅仅是才华,更是把握机遇的能力。以付出和努力把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埋没,没有浪费。中国人的观念中很早就强调“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天才的坚毅和执着是成就功业,得“三不朽”的根本。

天才也有生逢其时,否则天才也会悄无声息的失去美好的时光。时代造就英雄,天才出于勤奋。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个道理对于天才同样适用。

苏东坡早就讲过“高处不胜寒”。天才无不如此。孤独寂寞的先行者,需要忍受不理解,需要承受失败,需要面对冷嘲热讽,在这片境地里,凡夫俗子们绝不敢涉足。“雷池”真的不可越吗?对于天才没有禁区,没有不可能。当然,我不是指的社会的法律和道德。

《人类群星闪耀时》,闪耀过,还会再次闪耀。一个伟大的时代,不可能没有天才的诞生,也不可能没有天才的推动和创造。当群星再次闪耀时,我相信会有我们当中的一个、两个、三个……。

民族需要自信,国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征。帕斯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虽然是高峰,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不可逾越的最高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群星闪耀时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久违了,星星们。再见了,我亲爱的哥哥……”

小兔凯文和小兔安诺是一对兄弟,他们形影不离,每天都在一起玩着、闹着。

或是在草坪上捉小虫,把它们都放在小空瓶里,或是从家里偷偷拿来一些食物,放在提篮里,趁着家人不注意,夜晚一起到开满小花的小山坡上野炊,凯文趴着,数着天上的璀璨群星……一切都是那般快乐。尽管如此,可弟弟安诺却无法看见这个世界,他,是一只失明的兔子。

因为这样,安诺备受其他兔子的欺负,但是,每每在那个时刻,凯文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保护自己亲爱的弟弟。凯文被打伤了,却依然微笑着安慰弟弟:“没事儿,有哥哥在,你就不怕被欺负了!”他安抚着安诺,忍着伤,牵着弟弟回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可是有一天,意外突然地发生了……

凯文和安诺一如既往地到山坡上玩,暴雨侵蚀过后的山坡意外地湿滑。安诺不留神,往后摔去了,凯文立马意识到危险,想要牵住弟弟,可是自己也被带下去了,凯文极力抱住弟弟,俩人滚下了山坡……

凯文为此,离开了。却将光明留给了弟弟。

安诺醒了,他看到了眼前的世界,却再也看不到哥哥灿烂的笑脸,眼前的,是哥哥的遗体。安诺哭了。

安诺再次来到了小山坡上,山坡上绽放着五彩的小花,这次,哥哥再也无法陪自己看看这个世界了,眼前的景象那么美,可安诺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夜晚的群星是如此璀璨……”安诺捂着脸,哭了。他想起了之前哥哥在自己身边说过的话——

“以后,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的,你受欺负了,我会第一时间出来的;以后,我带你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美好的事物。比如星星,星星就像天空中无数的小眼睛,不知,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所有兔子会不会透过某一颗小星星看着地上的亲人呢?那样可真酷!安诺,你记住了,我的眼也是你的眼,我们是一辈子的兄弟!”

安诺抽泣着,仰头望着满天的璀璨群星:“哥哥,你说好永远保护我的!你离开了,可是我却找不到属于你的那颗星星!最大的那颗星星会是你吗?你每一次都出来保护我,这一次,换我来实现我们的愿望!”安诺在脑海中记下了这美丽的时刻,这片璀璨的星空,他长大了,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记下了世界各个美丽的事物,景色。

哥哥,你看到了吗?

“我曾守望过那颗繁星,或许能换来整片璀璨的星空,我试图去捕捉一颗,可是幻想却将我打回了现实,在群星闪耀时,我用眼睛记录下这美丽的时刻,只为了你。久违了,星星们,再见了,一直以来保护我的亲爱的哥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