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探究问题(优秀20篇)

上海,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探究问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浏览

5286

作文

36

篇1: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进入大门,登上台阶就进入大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几具高大威猛的恐龙化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恐龙化石,非常兴奋。一共有5头恐龙,有一头恐龙特别高,叫马门溪龙,它脖子很长,脑袋都快碰到房顶了,身体很大,但头确很小。还有一只叫剑龙,它尾巴上有许多刺,背上有很多像剑一样的,所以它叫剑龙吧。

看完恐龙,我们到了第二层,都是些海洋生物和软体动物的标本。有只高脚蟹吸引了我,它的脚很长,钳子很小。还有鲸鲨,它是鱼类冠军,大约十米长,五吨重。其他的还有大虾、蚯蚓、珊瑚等无脊椎动物和好多鱼类。

最后,我们到了第三层,那里我们看了青蛙等两栖类动物标本,水巨蜥等爬行类动物标本,还有各种鸟类和老虎、狮子等哺乳类动物标本。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认识了好多种大大小小的动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参观上海博物馆

一进大门,只见一块石头上面写了第一层是中国古代的火药发明与应用,第二层是一些文学家的用品,第三层是一些民族衣服,第四层是一些古老的钱。

我们先来到了中国古代的火药区,那里面的远处有一件盔甲,在盔甲两旁各放了一把手枪,这一定是一对手枪。盔甲的前面是一把镶嵌了珍珠的步枪,在近处是一架很大的火炮。

之后来到了第二层的文学家用品,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张桌子,上面放了笔墨纸砚,然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层的文学家的书,这些书上有很多古老的字,有些字已经老得没有人认识了。

然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层。这里有五十六个民族的衣服,每一件衣服上面有不同的面具,大小各不一样。当我看到民族船,有些是竹子船,有些是镶嵌满灯的船……

最后我们看了古老的金币。这些金币全是又重又大,而且全是金子做的。

参观过上海的博物馆,我知道了不同的身份,就有不一样的生活,也知道了中国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智慧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上海博物馆的玉书凌丰作文

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积淀,最终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厚重的那部分力量;文化,在民族的日益壮大中慢慢升华,最终成为整个族群膜拜的信仰;文化,在岁月的洗刷下慢慢棱角分明,最终包含沧桑……

上海博物馆正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文化命脉的悲怆与昂扬、恣意与风发。

玉。走进玉器展馆,立刻被一种古朴典雅又不乏高贵的气氛所感染。展厅里微弱的灯光下是晶莹剔透的玉器散发着些微光芒,数落一段时光的掌纹,联想一段悠久的岁月,诉说一段神秘的故事……玉器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古代社会里,玉器大多被上层贵族所占有,而下层的平民百姓一般不拥有或很少使用。不但如此,古代的王公贵族往往陪葬大量精美玉制品。可见,玉器在古代代表着财富与权利,是等级制的标志。另外,古人从玉特有的温润缜密与君子的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称其为“人、知、义、礼”等十一德。今人佩戴玉器除了喜爱它的温润剔透的外形以外,更注重玉器的文化内涵。玉器已不仅仅是一种饰物,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一种民族传统的传承。玉器上的玉龙,春水,秋山早已融入了人们的心中,成为心中之气,儒雅而高贵。

书。走进陈列书法作品的展馆。一幅幅铺设整齐,罗列有序的书画作品让人仿佛回到了书香之乡。苍劲的笔法,生动的意境,变幻的风格,让人不禁感叹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无声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书法又称“无声的音乐”,它是视觉的,静态的,展示于空间的艺术。那流转可见的线条,通过缓急,抑扬,顿挫的运笔,或浓或淡,或枯或润,又充满气韵的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巧妙搭配,展现于宣纸上,犹如一曲曲风格各异的乐章。王羲之《兰亭序》中那柔和流转的线条,恬适雅淡的韵致,表现出自然、田园图画般的美感,成为绝世经典。书法不仅传达着感官上的美感,也传达出人性的美感,回转的气韵,跳动的灵性,睿智的光芒,无一不向人传达出人性的光辉,一种人类所追求的人格的美丽。

凌。宝石之光的展厅里碧丽堂皇,光影夺目之间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走进展厅,第一眼的感觉是晕眩,第二眼的感觉是叹为观止。光华璀璨的表面,独一无二的组合,摄人心魄的结构,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向我们透露着宝石的凌然刚坚。这种凌然天成的气魄足以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们安静地走过一个个展台,眼中流露着宝石般的闪亮,这和在珠宝店观赏的情景是截然不同的。温暖而轻柔的“光”与冰冷而致密的“石”浑然天成,温暖中带着冷艳,柔软而显得刚毅。这种刚柔相济的美折射出人性美,指引着人格的魅力,宁静而律动,内敛却放荡不羁,理性美与感性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丰。中国的陶瓷艺术博大精深。从青花工艺到烘焙技术,都在不断的演化当中。柔美的曲线,别致的花纹,精细的彩绘,呈现出瓷器的端庄典雅,上小下大的构造给人丰盈唯美的感觉。它们也向我们诉说着艺术家们的真性情,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娓娓道来那一段似水流年。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到探索艺术的艰辛与执著,指引着我们向着至真、至善、至美向前。

走出上海博物馆的时候,夕阳拉长了我们的身影,喷泉喷出了最美丽的弧线,什么都没有变,只是觉得我们沉重了一些,不,是厚重了一些。岁月的流逝足以锋利我们的思想,思想的深度足以感受世事的沧桑变化,世事的沧桑变化足以孕育跌宕的历史,历史的长河足以证明文化的价值,而我们将携着文化走向至真、至善、至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又想着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几个馆。我从人民广场中心走到北门,工作人员说这里作为出口,参观要绕到南门进。天气很热有点盛夏的感觉,我只好边欣赏广场的花秾草绿,边慢慢绕到朝阳的大门。远远就见参观者顶着烈日排着一条长龙,我再沿着长龙队伍挨在最后一个。好在我有习惯外出总带一份报,看看报纸新闻,脚步一点一点往前移,也不觉焦急。等队伍拐过弯我回头看了一下,呵,“尾巴”长长的,起码和我一样要排30分钟才能进。

上个月刚来过,所以一进门就很熟悉地取了一份《参观指南》直往三楼。三楼有三馆一室: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两涂轩”书画专室、中国历代印章馆。

依次参观,先看绘画馆。介绍说,中国的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而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像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最大区别。

欣赏了馆藏珍品及介绍,至少是增长了一点基本常识。我以前只知道国画最出名的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其实还有院体画、文人画、丹青、写意等。

在书法馆,从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古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文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在记录书写这些文字时对美的探索。

看书法展就想起我们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学毛笔字,先描红后学大字,再学小楷字,老老实实学也算能基本写得像。后来有学过隶书,能简单的掌握字形特点。又有段时间模仿草书,好像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很好看。但我没真练好一样字体,成人后的字就行(书)不行草(书)不草的无章法。进单位后当我看到同事中有几个人的字都有一定的功底,有写隶书的有写楷书的就很佩服羡慕他们,也那时知道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我喜欢像(真草千字文)的字体。

印章馆也看了。以前只知道现在社会还要有印章,私章、公章。私章是个人的凭证,公章是执政的权力象征。还知道文人书画上有了印章会更具收藏价值。通过展览馆的展品介绍,了解了印章术语、篆刻艺术、印章质材等知识。

说真的,展馆的藏品非常丰富,要细细看才能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晴空万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决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参观。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伍,我们进入了博物馆,整个馆分四层,我们决定先上四楼,依次走下来参观。

在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硬币馆,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纸币、刀币,还有金、银、铜、铝锭等。馆内大型电视机向我们介绍了古代硬币发展的历史。

然后我们又去了古代家居馆,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这些家具几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贵,而且工艺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师的灵巧手艺。

第三层是书法馆和绘画馆等,我们先去参观书法,那里的字写得非常好,粗细大小均匀,一个个字好象被写活了似的;绘画馆里展示的名师画,有牧童放牧图、荷花图,还有一幅超长的“清明上河图”,每幅图都画得非常精细,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美丽的画卷之中。后来,我们又去了二楼的陶瓷文化馆和一楼的青铜馆、雕塑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令我兴奋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201X年春节期间,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参观,没想到:竟然吃了“闭门羹”。原来旧馆搬新址后,还没正式开放呢。

的确,已141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上海科技馆的分馆,肯定也非常吸引人的。我到过旧馆两次,两个镇馆之宝:高达3、4层楼的马门溪龙骨架和黄河古象骨架,一直叫我念念不忘。于是,一到暑假,我们就直奔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而去。

可又没想到的是,门口早已排成了长龙阵。我们排队等候将近2小时,生怕展馆电子屏显示人数5000人,限行。天哪!眼前的这个绿鹦鹉螺形状的,不太高的建筑物能容纳5000人吗?我们进入大厅,拿到一份参观指南后发现:博物馆有上下5层,地上3层,地下2层。新馆展示的标本数量有11000多件标本呢。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据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集成了与场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建筑节能幕墙、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自然光导光技术等12项生态节能技术。

我们的参观线路是:乘电梯上2F到2B自上而下,然后1F出馆。

2F是自然之谜和四维影院。我们在大厅的前半段展区是参观星际揽胜和伽利略、牛顿等等望远镜,心里想想:要收藏这样多宝贝,要用多少财力呀!超大屏幕的星际空间,还有许多互动的触摸屏,这些布置使我们身临其境,收获不小。可惜,我们没有预订“宇宙大爆炸”的电影票,不然,宇宙起源的画面一定震撼人心。进入展区后半段,大型的动物标本和模型迎面而来,看得我们目不暇接。旁边的设施上有对应的文字解说。因为人多,连文字解说按钮都摸不到啊!别急!博物馆有语音话筒租借,只要对上图标,话筒就会自动播放解说词。二楼往楼下一望,一批大个子“恐龙”在那里!一头霸王龙模型正在“嗷-嗷-”大吼着“觅食”。这比原来旧馆里高大却一动不动的马门溪龙“鲜活”了,走道上塞满了参观的人群。

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沿着2F动物展区“生命长河”下坡,我们零距离看到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大小动物。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们尽量把护栏设计低了,能少的玻璃罩也少了。其实,这次最令我们觉得幸运的是,在1F的外面自然活体展示区,除了看到了常规活的动物或昆虫外,我们看到了白天的萤火虫,在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水里游动的水母!一个个展示柜前,挤满了人头。难怪有几个展示台设置了体验的时间间隔。在我们经过海星展示区时,正好开放,志愿者端着水盆让我们一一轻轻触摸了一次,海星居然是硬邦邦的,正面绿色,反面肉色的。大开眼界了!

干粮午饭后,我们继续下扶梯到1B。展馆这么大,在主要路口或展区门口,我们总能看到志愿者,他们总能给我们热情的帮助。

1B是演化之道和未来之路。“我们是谁?来自何方?”展区有图片,有实物化石,还有大屏幕滚动播放人类走出非洲的遥远故事等等。其实,我一直好奇旧馆没看到过的古尸陈列馆,很想看看楼兰古尸,可是,肯定是妈妈怕吓着我又绕道走开了吧?反正一直到最后也没看到。其实,梦想长大当个考古学家的我,早做好了心理准备的。站在“恐龙化石修复室”前,我觉得里面工作的叔叔好认真好神气啊!

来到二楼夹层2M,有上海故事。我们在大屏幕前连续看了两遍上海沧桑演变,还看到了大批布置在大厅和上海相关的动物、植物。那些抽屉装有标本,我们不厌其烦地一个个打开再一个个关上,似乎在寻宝。而且又一次发现设计师的独具匠心,无论是墙上还是护栏板上,要么是可以普及的知识,要么是宣传绿色环保的标语。

实在是走累了,也快闭馆了,我们根本来不及去2B探索了,于是,我们有了下次重来的理由了。我们在16:30闭馆前一分钟,才依依不舍地出来。

这么值得看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人票才30元,6-18岁学生票12元,1、3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都免票,谁去都是超值享受!绝对是一个普及科普知识的好去处,真希望我们慈溪也有类似的科技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六月六号早晨,我们去了上海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参观。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整幢建筑外观,圆鼎状框架结构,上圆下方,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从远望去,建筑恰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迈进圆形中厅,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由于是早上,观众不是很多,印象深刻是,半数以上为外国游客,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等,其中遇见日本妇女,身着亮丽和服,脚穿木屐,微微弓着腰,足下碎步,装饰好像参加盛典。外国子民,渴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前来瞻仰。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中国古代青铜馆设在一楼。陈列着自公元前21世纪夏代,到战国时代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兵器等。那个年代,青铜器作为贵重的合金,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盛大场合。青铜器显示其主人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利。春秋晚期的牺尊,展露古人高超铸造技术,造型繁复,纹饰精美,一副憨态可掬模样。还有编钟,大小不等,声音差异,排列组合演奏乐曲,古人蛮有创意的,生活趣味悠然自得。

中国古代陶瓷馆位于二楼。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景德镇窑,青花骑兽吹螺人像,那老翁神态迥异,生动传神;还有绚丽斑斓的唐三彩,一一汇聚古人智慧、精湛才艺。

中国历代绘画书法馆居三楼。百余件绘画精品参展,此次主要是明清各派各家杰作,风格多变,有讲究工细、整饬,墨彩丰富,精巧深微的院体画;或笔墨放纵,洒落简略,写意物象形神画;约略作品,寄情山水花鸟,注重笔墨情绪,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颇多。笔墨各异,精彩纷呈,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绘画,堪称世界美术领域中奇葩。我特喜欢扬州八怪金农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小姑妈让表哥和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也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29.5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哇!博物馆里面的人真多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

看了简介,我知道了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但是,还有些是没有开放的,所以我们没有全部都参观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楼的古代青铜馆,因为我和表哥都算是这一个馆参观得最仔细了,也是唯一把全部都参观过的一个。在那里面,我知道了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听说我们中国的青铜器数量繁多,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数量太大,到处都有,难以确知。

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眀、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青铜器有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参观着,我发现这些青铜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而这些文字正是金文。

过了2、3个小时,我和表哥就把博物馆参观完了。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赠的,有的是什么地方出土的,还有的是借展的等等,看得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二月十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上海博物馆。那天天空下着雨,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到达了博物馆大门前,我看到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馆共有4层建筑,里面拥有很多精品馆藏,汇集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一楼为古代青铜馆,二楼为古代陶瓷馆,三楼为古代书法绘画玺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钱币、明清家具馆。整幢楼气势磅礴,上圆下方的形状寓意为“天圆地方”,我们从四楼到一楼依次参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钱币馆,我从中了解到钱币的起源,从最开始海贝到刀币、铜钱、银锭等金属钱币,它们形式多样、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状的刀币、外圆内方的开元通宝、各种制作钱币的陶范,还有让我震惊的钱树……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许多外国友人,他们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件藏品,我想这些宝贝不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早听说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有好多动物标本等又好玩又可以普及科学知识的东西,一直想去那里看看,终于,在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地儿。

刚一进大门,目光就转移到了“体验活物区”,我飞奔而去,想尽快目睹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个小水塘里养了啥?怎么一只水栖动物都没有的?”不知是谁发出地疑问,我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这个小水塘里了。忽然,水面一阵骚动,一只只有两厘米左右的小金蟾付出了水面。“啊,这小家伙真可爱,好迷你呀!就像青蛙的缩小版一样!”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瞧瞧这小不点,皮肤一层米黄,被光一照,竟反射出一点儿淡淡的金光,怪不得叫“金蟾”哩!仔细看看,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皮肤是有些透明的,透过皮肤,可以隐约看见它的器官结构哦!在一边的玻璃缸里,还有可爱的小丑鱼,会变色的变色龙,五彩缤纷的蝴蝶……看得我眼花缭乱。

参观完“体验活动区”,我又沿着路上的小脚丫,来到了“远古动物模型区”。一个巨大的动物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嘿!这玩意儿好像穿山甲哟!”一旁的小弟弟发话了。仔细端详,还真和穿山甲有些相似。一个恐龙蛋状的坚硬外壳里,包裹着一个柔软的身躯;一颗酷似老鼠的头上,长着一张血盆的大嘴、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对尖尖的长耳朵,凶相毕露。别以为有壳就是“缩头乌龟”,它可凶猛啦!四只大脚上,有着尖尖的指甲,方便与敌人搏斗。再来看看它的壳吧,是由无数个小六边形组成的,壳的边缘还有花边哩!

游览完模型区,我们又顺着游览了水、陆、空的各种动物标本,参观了一些有趣的科学发明,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的由来……快闭馆了,我还没看够呢!我一边往外走一边频频回头看这些标本,真希望下次再来时从开馆参观到闭馆!

通过这次参观自然博物馆,不但普及了我的科普知识,而且还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不能再让更多的动物濒临灭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去上海博物馆游玩作文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本书名《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手册》,每天我都按这本书的要求去做,里面有一项说要鼓励孩子每年独自参加一次远行,为了锻炼我的自立能力,妈妈决定慢慢锻炼,让我先一个人去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博物馆参观。

我坐隧道六线来到人民广场这一站,我不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鼻子下长着嘴----问呗!可我又想到妈妈跟我说的话,不要问过路的人,要问那些在那的工作人员,那样可靠些,结果你知道我问的谁吗?你绝对想不到,那就是那就是管WC的清洁工。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终于来到了那聚集着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悠久的,鬼斧神工作品的上海博物馆。

我在上海博物馆排队,看来果然很著名,那里人很多,老外也很多,博物馆不准带水进去,那些带了水的人就把头一仰,咕噜咕噜地把水喝掉了。我排了20多分钟队伍进去了里面。我首先进入了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馆,里面记录了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400多件青铜珍品,里面有的铜器是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西周晚期的龙纹钟,战国早期的错金银鸟兽形盉,战国早期的交龙纹鼎,春秋晚期的牺尊。转变期青铜器上面雕刻的花纹有凤鸟纹,兽面纹,波曲纹,变形兽体纹,鳞纹,龙纹,我看见这些当初精美的作品变得锈迹斑斑,吴王的光剑已没有了当时的光彩,虎钮柳叶形剑看上去像破铜烂铁似的。可旁边用注明用X光线照拍出来的照片感觉瞬间美了好多,而且照片上的剑柄出现了一个十字。我还去了一楼的中国古代雕塑馆。千佛石碑上面雕刻着表情千姿百态的佛像,有喜的,有怒的,有欢的,有悲伤的,有目光呆滞的,我想算一下是不是真的是千个佛,可惜顶上的部分坏了,我不能继续数下去。接着我又来到了二楼的中国古代陶瓷馆,楼上的墙上贴有很多图片,图片上有教我们怎么做陶瓷的方法,我本来想喝水,但楼上的茶馆里面的矿泉水价格吓我一跳,居然区区一瓶矿泉水要卖20元。我想还是算了吧,出去买吧。

我出去买完水后,也到回家的时间,我看到隧道六线从我身边经过,我赶紧摆出跑步比赛的驾势,在人行道后面跑跟着汽车跑,可惜我被它甩得老远。我发现我真的太倒霉了,居然下车的地方就是上车的地方,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在哪里上的车,终于安全回到了家。这次出行还好,没被骗走。下次我要去更远的地方,先走遍上海,再到周边城市,再到更远的地方,再到西藏,到哈尔滨,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后游出国门。去看更广阔的外面世界。

[去上海博物馆游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自然博物馆,因为来参观的游客很多,所以我们排了快一个小时才进入场馆。先到达最顶层,由上而下参观。场馆很大,一共分为四层,从上往下看,参观的游客密密麻麻,每个人都是紧挨着在走动,我们也随着人流进去场馆。

场馆的门口写着“起源之谜”四个字,旁边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地球在宇宙中变幻的过程,宇宙大爆炸后,地球开始了它的生命。大屏幕旁边,我看见了伽利略和牛顿发明的望远镜。原来,在很久以前,就有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从发现一个凸的眼镜片和一个凹的眼镜片叠在一条线上,就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后来伽利略发明了可以把物体放大3倍、8倍,然后20倍,最后发明了可以放大30倍的望远镜,看见了月球凹凸不平,还有火山喷发口。这些科学家真的令人敬佩。

第二层展示的是动物的标本和模型,小到很小的鸟类,大到海里的蓝鲸,天上的,陆地上的,水里的,还有很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有一只很大的螃蟹,叫蜘蛛蟹,是来自日本北海道的标本。还有一种牛,叫印度水牛,它身体不大,但它的角有圆又粗,比一般牛角要长很多。还有一个体型很大的动物,它驮着一个跟乌龟一样的外壳,头和尾巴也跟乌龟有点像,但是它头上有一对耳朵,我和小伙伴以为是穿山甲,其实它叫雕齿兽。第二层还有一个区域展示了一些活的昆虫和小动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蜥蜴,还有海星。原来真正的海星并不是动画片里放的那么可爱,而且还有点丑。

第三层鱼类标本和模型的展厅里,有一只像一个大鱼头一样的鱼标本,这种鱼叫翻车鱼。听小伙伴说这种鱼比较笨拙,自我保护能力很差。海洋里那么多凶猛的鱼类,为什么它们能存活下来呢?原来,是因为它们一次产卵可以产三亿颗,正是因为它们繁殖能力强,所以才能存活到现在。

接着我们来到了最底层,里面有一个同类保本展示区。有一大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贝壳、海螺,看上去就像很精致的饰品。还有一面墙上挂着几十条各种种类的蛇,吓得妈妈不敢靠近。还有一面墙上挂着各种牛、羊、鹿的头角,十分别致,看上去像艺术品一样。

参观完自然博物馆,虽然很累,腿也不听使唤了,但我还是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涨了见识,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参观汽车博物馆有感400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同学们去汽车博物馆参观。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期待着揭开汽车博物馆神秘的面纱。

到达汽车博物馆,一进门,我们便看到了各式各样,令人目不转睛的汽车模型。我印象最深刻是蒸汽车展示。这些车的样子十分简陋,外型也不美观,可当时制造它们的人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创造出这样古老而伟大的发明。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在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能有这样的发明,真是了不起啊!我们还参观了一辆被拆分了的汽车,这辆车的结构碎片被细绳吊着,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内部结构。汽车零件多得数不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尖。平时我们看一辆汽车的外观,会觉得很简单,不就是安个外壳,装几个轮子,安几扇窗,装几个灯吗?谁知道它的内部结构竟然这么复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四处参观,应接不暇,不知不觉就到了集合时间,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汽车博物馆。

这次的参观,十分有趣,而且意义重大,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和知识。我懂得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细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上海自然博物馆之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

其实,这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原来它的旧址是在黄浦区延安东路260号,是上海第一座钢筋混泥土造成的房子。新馆可比延安东路的那幢小老房子大多了。它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呈螺旋形,灵感来自古生物“鹦鹉螺”,同时表示了此馆致力于古生物研究。

走过位于二楼的入口,我们进入了“起源之谜”展区。这儿主要讲天体的故事。慢慢的,我们又走过一条充满标本的斜坡,来到了1层。1层画风突变,使我的身边围绕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以及模型。

我最喜欢的,还是位于B1层的“演化之道”。之所以喜欢这儿,当然是因为这里陈列了许多恐龙化石。忽然,我听到身后一声吼,就回头去看。“啊!”我被吓了一跳。原来,我身后有一只霸王龙正张开大嘴,怒气冲冲地盯着我。再定睛一看,终于松了口气。原来它是个模型!我想,世界上从古至今的生物可真是各有各的特点啊!像霸王龙,就十分有点霸王的气派,光用眼瞪着你就会感到一丝恐惧。在它身后,又是杂食性动物——窃蛋龙(因第一次发现里一个蛋窝很近而得名,其实那窝是它自己的)站在霸王龙身后,它感觉温顺不少啊!在这一层,我又了解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物种,如三趾马等。最后,又讲述了他们中的一些是怎么进化为人的。看完了,我真想说一句,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关于大自然,我们还要学习更多!

虽然后来我也去看了“上海故事”、“生存智慧”等展馆,但都远没有我在演化之道上学习的东西多。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我在纪念品商店里买了一块三叶虫化石,为了纪念我在化石区获得的丰富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上海这个大城市的中心——静安区,面积有12880平方米,是上海科技馆的分馆,为我们这些对自然略知一二的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自然知识。这里还有许多使我们男孩子为之痴迷的恐龙骨架,所以说值得一看哦!

走进大厅,登上高高的台阶,一篇动物们愉快生活的景象映入了我的眼帘。翼龙张开宽大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几只腿粗如桩的山羊在嬉戏打闹,华南虎则盘坐在地上,怀中抱着几只小虎崽,眼睛威严地注视着前方,威风凛凛……

走下楼梯,几座展馆就在旁边,但我还是对物种起源之谜馆情有独钟。

步入展厅,两面凹凸不平的墙上面有猿人进化到人类的一个演化过程。最前面是一个黑的像块碳的猿人,哦,不,那都不能说是猿人了,而是猩猩逐渐演化到人类的一个示意图。再往里走一点,就是我们祖先的生活情况了。几个女人围坐在火堆旁,有一两个手里还抱了小孩呢!他们谈天说地,不亦乐乎。而男人们则拿着一根长矛,去狩猎那些凶猛的野兽,有一两个手里还拎着“战利品”回家报喜。再往前走,原本安详和谐的画风突变,一片冷冰冰的大海映入眼帘,有展柜里摆着海底动物的化石,还有介绍植物细胞怎样转化为生物的。

除此之外,自然博物馆里还有缤纷生命,生态万象,大地探珍等展馆,也都各有特色,引人入胜。这次的游玩让我受益匪浅,下次有机会,一定还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上海自然博物馆之旅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哇,这么多精美的照片啊!”我望着自己手机中的相册,不由惊喜地感叹。这,可都是我游学时的满满收获啊!

前不久,我们四年级展开了向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游学活动。下了车,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旅程。我们先来到一楼的生命长河。哇,这风神翼龙的化石的左右两根肋骨就像两根石柱般支撑着身体,在天空中凯旋飞翔,仿佛一架褐色的飞机。这霸王龙的化石虽算不上庞大,但眼睛阴森森的瞪着我,龇牙咧嘴的,两只粗壮有力的前爪放在胸前,还是让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好像它随时会朝我扑来。再看梁龙,咦,它的脖子怎么在动?我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个机器梁龙,可以控制。它是个庞然大物,嘴巴微微张开,露出了一口锋利的牙齿。它的脖子又细又长,犹如一架巨型滑滑梯。我看了看梁龙,鼓起勇气,闭上眼睛,牵着伙伴的手走过了它。

看完恐龙,我又看了人类起源、非洲大陆、植物标本……其中,我对蝴蝶标本印象最深。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蝴蝶组成了一个大环,一抹抹色彩映在标本上。远看,还以为是一个真正的大花环呢!那是多么美丽呀!

上海自然博物馆实在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要再来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10月2日,是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我和爸爸打算10月3日去济南旅游,但是,我和爸爸并不想10月2日闲着。这时,我有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那就是去大连自然博物馆看看。写完作业后,我跟爸爸说了这个很不错的点子,爸爸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我、爸爸和阿姨就出发了。来到了博物馆,啊!参观的人真多啊!

看来许多人和我们的想法一样,都想利用假期来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我一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巨大的非洲象。我敢肯定。亚洲象的身高普遍是2.5-3.5米之间;非洲象的身高普遍在 3米~~4米。另外,亚洲象的象牙只有1米长,雌性亚洲象甚至没有象牙!而非洲象无论是雄是雌,都有象牙,而且都在2米左右。随后我们进了恐龙展厅。恐龙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只马门溪龙的骨骼了。这只马门溪龙的长度在21米左右,身高在4米左右,是这个展厅中最大的恐龙。其次是一只暴龙,身长6米,身高3米,体重约7吨。暴龙旁边是一只全副武装的包头龙,浑身上下都有盔甲,头也包住了。它的尾巴末端有一个重锤,敌人一旦被砸中,那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从而垂头丧气的离去。这只暴龙锐气正盛,仿佛不知道这家伙有多么厉害,只见它张开嘴,露出牛排刀似的香蕉牙,包头龙也毫不示弱,疯狂地挥舞着尾锤,暴龙打了个趔趄,重新冲了过去,却再次被击中,不得已离开了。正当我在看暴龙与包头龙的决斗时,爸爸却在拍照。

突然,爸爸看见了两只气龙在吃一只蜀龙的情景。啊!一只气龙在吃蜀龙那血肉模糊的身体,一只气龙追过来,想要吃他的尾巴。只见它张开大嘴,露出那沾满鲜血、像刀子似的牙,咬向蜀龙的尾巴,蜀龙的尾巴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周围的一片地. . . . . .正当爸爸在为蜀龙的死亡感到惋惜时,我却意外地发现:在马门溪龙的旁边有一个亚洲象大小的剑龙骨骼!它身高3米,身长5米。我想,如果这样的话,成年的剑龙体重足有1吨!这在我看来,简直不可能,因为我以前认为,剑龙应该是中等体格,不会有这么重。这时,我突然间看到了剑龙的尾刺。剑龙总共有4个这样的尾刺,而且个个都有2米长。这个尾刺的作用是自卫,重创来犯之敌(如异特龙)。至于剑龙身上骨板的作用,可能是在寒冷的早晨恢复热量,也可能是在敌人来的时候吓唬敌人。出了恐龙展厅后,我和爸爸、阿姨又去了非洲展厅。啊!非洲展厅真美啊!树木郁郁葱葱,草原像一个金黄色的地毯,灵猫、青蛙、鬣狗、豹子、兔子、猴子生活在树木间;狒狒、狮子、猎豹、豹子、鬣狗、斑马、黑斑羚、白面羚羊、白尾羚羊、水牛、长颈鹿、犀牛生活在大草原上。其中,最令人恐惧的就是在一个水塘边有一块吃剩的水牛肉,很可能是一只,或是几只伤人的大型食肉动物干的。往旁边一看,原来是一群狮子干的。

狮子们的嘴上、牙上都有血迹,证明它们刚刚吃完水牛肉不久。啊!他们眼露凶光,张开血盆大口,那牛排刀般的牙齿,好像要一瞬间就刺穿你的喉咙出了非洲展厅,我们又去了二楼。去了二楼,你就不得不看看那里的四种模型:鲨鱼模型、抹香鲸模型、黑须鲸模型、座头鲸模型。其中,鲨鱼最小,却最凶猛。它懂得集体作战,如果集体作战,它能捕食比它大很多的猎物。他的牙齿很长,有8分米长。当它攻击猎物时,牙齿会像一个巨大的匕首一样插进猎物的身体里,猎物一旦受到攻击,不一会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这四种模型是二楼中最大的模型,也是最显眼的。

但是,二楼却没有什么东西。我们只好去三楼了。三楼还算给力,有一个著名的森林展厅。走进去,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狼。对面有两只驼鹿,都在吃草。狼没有注意到它们。但是,狼没有注意到,不意味着别的食肉动物也注意不到。看,一只驼鹿被一只老虎跟踪了,老虎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那牛排刀般的牙齿,想要一瞬间就刺穿驼鹿的喉咙一只小野猪也在吃草,背后有一只老虎,想要吃它。小野猪的妈妈看见了,连忙提醒小野猪:快跑!小野猪的爸爸看见了,也做好了迎战准备,随时要把老虎撞个趔趄。狗熊一家可无暇顾及眼前发生的情景。冬天快到了。他们得抓紧时间挖树洞。不远处,一只马鹿也在吃草。但它得千万小心。周围既有狼,又有虎、熊。

千万不要被盯上啊!出了森林展厅,我们又看见了一只北极熊。这只北极熊浑身洁白,身材高大,有两米高,三米长。我们也把它拍了下来,然后出了自然博物馆。回家的路上,我边坐车边想:大自然是遥远的远的遥不可及;大自然是亲近的,近的垂手可得,在这浓缩版的大自然里-自然博物馆,我既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和谐所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又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残酷所带来的生生不息优胜劣汰的竞争性,大自然真奇妙啊!我爱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汽车博物馆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汽车博物馆,其实今天最主要的项目就是体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体验之旅吧。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体验《极限速度》。它是一个赛车游戏,不过,它和Ipad上的赛车可是不一样的。Ipad上的赛车能碰能撞、拐弯方便,而且返回和退出也是随心所欲;可这里的赛车不能撞车、不易拐弯,而且还无法退出。虽然这里的赛车玩起来很困难,但还是挺好玩的。

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二个项目《与风共舞》。一进去,我就开始转方向盘,我估计车轮肯定在跳舞呢!到最后10秒钟吹的干冰真壮观呀!告诉你,其实这就是这个项目的体验之处。

接着,我走进了第三个体验《汽车生产线》。里面的机械手臂围绕着我们的汽车模型,逼真的3D视频吸引了我的目光。

最后,我进入了第四个体验《发动机的秘密》。我使劲转着方向盘,看着发动机的工作,真兴奋!

这真是一次让人难忘的体验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