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的作文(精彩六篇)

参观是一种观赏,一种游览。yuwenm小编整理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的作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4588

作文

6

篇1:科技馆里真神奇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啊!天终于亮啦!”我兴奋地喊着。我穿好衣服,洗漱好后,背上包,直奔学校而去……

到了学校后,老师清点了人数,确认好后,我们便上了车。

行程将近一个半小时,在车上大家非常兴奋。尤其是我和许佳飞、郭锴,我们三个差点“HOLD”不住了。我们哼着歌,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嘉兴科技馆。

我们朝里面飞奔而去…… “哇塞!酷!这是什么?游戏机?”同学们大声地叫唤着、兴奋着。在一楼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到了二楼我们才发现有这么多好玩的东东。

我们组首先玩的是“魔屋”。所谓魔屋,就是古怪的屋子,果不其然,这屋子十分古怪;人走进去会偏向一边,走路困难,我们艰难地冲出了“魔屋”,去找另外好玩的。

我们组玩的第二个就是‘隐身人’,其实就是一个小房间里有一个洞可以站人,外面的人看你的话,只能看见头,身体全都消失了。

之后,我们又玩了录像车、拳击、平衡板……

在这里我玩得十分开心,原来科学世界里竟有如此稀奇古怪的事,真的好神奇啊!难怪古代的人没有科学知识,就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神仙或妖魔鬼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科学创新大赛征文2000字范例:科技与创新

全文共 3353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上变化最烈、发展最快的世纪。发展之快,变化之剧往往使人目不暇接,使人“思难适变”。其中,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不仅仅是因为日日新、月月异的科技成果已大规模大力度地进入了寻常百姓生活,更是因为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国综合实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进入21世纪之时,“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种种号召已日益成为神州大地、举国上下的最强音。

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清醒、理智的人,任何一个崇尚科学的人,都不能把思想、认识只停留在响亮的口号上,停留在激昂的号召上。人们首先要思考、要探究的最实际、最本质的问题是:

创新的本质性意义是什么?

创新的思想源泉、精神力量是什么?

创新的困难、障碍是什么?真正的“拦路虎”是什么?

创新人才能普遍涌现的机制是什么?

从本质意义上说,创新的含义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

“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内核是: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并由此源源生发出新异、多彩、多元的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新构思、新思想、新思维。要知道,人,人类,作为高级动物、高级生灵,其最不同于一切低级动物、低级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会思维,会理性的思维,且会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行动实践自己的思维。而这种理性思维中,最可宝贵的,恰恰是上面谈到的“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这三性思维。我们应该看到,人,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也正是依托于、借助于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了今天这样高度开化的程度,这样高度文明的水平的。

人们已经悟到,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那么,阻碍求异思维的拦路虎是什么?求异思维的对立面、限制面是什么?很显然,求异思维的对立面,限制面是求同思维。因为,求异思维总是生发于疑、见思于疑、突破于疑,最后形成异彩纷呈的新思路、新见地。而求同思维则总是要求人们信于一统、定于一尊,在丰富多彩、多元的客观存在面前,强调和强求主观观念、主观意念上的一元和一统,从而进一步影响、引导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各种认识活动、判识过程中排斥、戒除一切合理的疑心、疑虑,使人易于轻信,放弃独立思考、独立判识,乃至由轻信到“坚信”,到“迷信”。结果往往导致人们从思想、从观念,到行动,一切的一切都逐渐陷于僵化、简单化、趋同化,最终使越来越多的人大脑中的求异思维、求异探索陷入迟钝、陷于冷寂、陷于麻木、陷入停顿。久而久之,人们普遍潜在的创新性思维源泉也必然随之陷于枯竭。

由此可见,真正要倡导创新精神,真正要调动、发挥全民族的创新潜力,就必须从反思、从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入手,要从教书育人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上大力倡导求异教育和大力抑制求同教育开始,要努力克服大一统思维的历史惯性。这方面,也要从孩子启蒙教育就做起。大凡在国外生活过一段的人大都会注意到,在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小学生若能在课程范围内当堂提出老师也难以回答的理性问题,那么,老师往往不仅不会不高兴,反而以自己有这样好思好疑好问的学生引为自己的骄傲,视为自己的荣耀,往往还会当即赞赏、赞扬这个学生提了个好问题。同学们也把这样的同学视为自己的小英雄。倘若这个情景发生在一向崇尚大一统教育,崇尚标准答案、标准行为,乃至要求标准坐姿的中国课堂上,老师往往会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大不恭”,是学生有意让自己“下不来台”。而且,这样的学生,日后无论在老师面前,还是在同学中间,日子都不会好过。再一个明显对比是:一个西方公司的老板,新雇一个高级助手,若三个月、半年内没有提出超过老板自己原有经营谋略的新点子、新思路,没有使出让公司产生新业绩、新活力的新办法、新路数,对不起,老板就要炒你鱿鱼了,不再出冤枉钱了。而在我们国内,当头头、当领导的,往往不喜欢自己的下手、下属冒出新思新见来冒犯自己固有的定见、自己的定尊,更不喜欢下属表现出胜过自己、超过自己的高见和能力。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属往往被头头视为对自己权力、权威的某种危险和威胁。从上述这两个一般可见的对比中,人们可直接看到崇尚求异思维和崇尚求同思维所引发出的完全不同的结果和后果。我们一心想靠科教兴国,想靠创新,想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睿智的人们,难道不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上作根本性的反思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从这两个对比案例中领悟到,培养什么样的人,重用什么样的人,是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创新灵魂的生与灭、发与溃的吗?

当然,倡导求异思维,并不是让人们不着边际地去胡思乱想,去异想天开,去任意蛮干。求异思维也是要在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科学方法的引导下,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积极的成果的。

但是,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思想?什么是科学理性精神?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未必都能弄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尽管这些年来,倡导科学思想,号召科学精神的呼声很高,口号也很多,但对科学、对科学思想、对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本征性、实质性的内含,人们往往并未深入地去思考过、深研过。在很多情况下多是停留在字面上、口号层面上。大概也正因为如此,致使神州大地上相当一个时期来,伪科学假科学,乃至种种封建迷信才得以盗窃科学之名沉渣泛起,甚嚣尘上,搞得乌烟瘴气。

从人类社会近二三百年的科学发展历程来看,科学的含义,或称之为科学的本征,我以为大致可以归纳表述为:科学是人类世世代代以每一代人,每一个个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去探究,去探知无限的外在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科学又总是以后人不断发现前人认识中的缺陷、不足、错误,并予以修正、补充,乃至推翻其中某些错误结论而前进、而发展的。而正是从科学的上述这两个本征性的特征中,我们可以梳理、归纳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具体构成,至少应包括以下五大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 实际上,这五大要素,是任何一个严肃、严谨的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活动时缺一不可为,须臾不可离,少一难为继的。实际上,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人们,人类一切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思维,亦即求异性思维的启动和后续推动,也都是发端于此五要素,发力于此五要素的。

人们不难看出,科学五大要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还是个“疑”字,即“理性的怀疑”。不疑就不会有异,没有异就没有新。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历程。相反,由轻信,到笃信,乃至到迷信,则往往导致人们渐渐丧失自主的理性、智性,丧失自主判识的自尊自信,渐渐地陷入只知唯书、唯上、唯权、唯命是从的驯服心理和盲从心态。难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要郑重地宣告,他终身钟爱的人生最高格言是“怀疑一切”!

从科学的本征中,从科学精神的要素中,人们也不难看出,科学,科学思想,一切科学事业,从来是把人们的研究、探索活动引向公开、公平、公正的。实际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是把人世间的一切人、一切事引向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鄙视一切阴暗,鄙视一切伪诈,也鄙视一切以权威、权势,或以种种造神、迷信为掩饰的背后谋算、暗中操纵,和一切“黑箱作业”的。

当然,要普遍地激发、激扬人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活动,除了大力宏扬科学思想,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外,也还必须加快改革我们的社会体制,尽快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政治能具有相应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氛围来加以配合,加以保障,才能真实现实。20世纪过去了,而20世纪留赠给人类的现代文明瑰宝是:透明的市场、刚直的科学、平权的民主。这三大瑰宝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百年大实践、大对比后已普遍共识、普遍公认的全球性的历史性大选择。实际上,这三大瑰宝也是使人,使一切人,得以摆脱人身依附,摆脱思想依附,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活得有自尊、有自信,每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潜智,发掘人间一切创新创造源泉的现代文明瑰宝。

让我们在新世纪开启之际,更自觉更努力地以一种更开放的思想,更开明的心态,去创造,去迎接一个充满公开、公平、公正精神,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新中国和新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科学源于生活科技作文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下的21世纪,创意已犹如呼吸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创意这个小东西,静静一想,就仿佛这个调皮的精灵映入眼前,身为零零后的我们是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更该努力学习,敢于竞争!

儿时的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未来的科学家,想要给大家发明一些生活中没有,但对人类生活有帮助的东西,咿咿呀呀的我还有一个特点——爱问为什么?为什么天上会下雨?为什么动物不会说话?为什么不能长命百岁……这么多的为什么和小问号不停地闪烁在我的脑海。慢慢的我长大了,不经意的发现往往身边的一些小东西或小事物会引起一些大的举动,那就是科技。科技无处不在,如:手机、电脑、老式的按键手机如今演变成为智能手机,又大又丑的大电脑如今演变成平板,回想平时书籍里的知识,外国科学家瓦特当年发明蒸汽机的时候,曾经轰动全世界,而今我坐在高高的地铁上时,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从发现到发明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原理吧!

科学源于生活,创新则是善于发现勇于探究,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21世纪,我可是未来的主人,我有着自己不同见解的想法。如:一辆汽车。

就在今年暑假城市内涝,很多城市都淹水受灾,就连坐在汽车里的我们都寸步难行,说起汽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是现在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步伐工具,而当我看到城市内涝的信息时,我下定决心要发挥自己小小创意,发明一种多功能汽车,它是一种能走,天上能飞,水里能游,还能保护人类环保社会的四栖汽车。

在未来的一天里,当我开着车在城市道路上畅游,参观城市变化时,突然冲出一条可爱的小狗,那时的我会不慌不忙的开过去,即使撞上它,小狗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那是因为车身是海绵一样柔软的材质所做,它的抗撞击性以及弹性超级棒,当撞上任何物质,就感觉像撞上海绵一样一点都不疼,而车身也丝毫不损,这就是最新太空材料制作而成,柔软而有韧劲,颠覆了人们对汽车传统的认识。

当我在遇到城市内涝时,只要我轻轻按下一个潜水键,汽车就会潜入水底,水中行驶,汽车就立即浮出水面正常行驶,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的汽车还可以下海哦,汽车里装有内置武器,当在海底遇到危险时,汽车会自动射出麻醉针麻醉它们,但绝不会伤害他们,只是拖延时间,让我们安全离去,你们说这是不是很神奇,既能观看美妙奇特的大海,有没有危险。

当我开着车去上班时,拥挤的马路上,红绿灯不停,人流量增多,这时我就会让汽车自动的飞起来,既避免了堵车,又平平稳稳地回到地面上。当遇到即将发生的车祸时,我发明的汽车就会立刻360度变身为汽车人。去阻止将要发生的一切。当一切平静如初,你们一定会向我汽车走了一天怎么不需要加燃料呢?那我就告诉你们,汽车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利用分解海水产生动力的同时,排出无害体,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功能哦!

科技正在飞速发展,生活也在努力改变而进取,瞧,这就是我设计的多功能汽车,为了让他早一点实现,进入我们未来的现实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加油!加油!加油!

[科学源于生活科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科学伴我行——记一次科技航模比赛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是一个在生活中常用的科目,许多事都需要应用科学的知识才能够完成或解释。今天,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次科学航模比赛

班上懂一点航模的人不少,可老师偏偏选了我和另一位同学,我为此激动不已。回到家,干完了那些“正事”以后,我就开始网上查询一些主要的科技航模小知识。看了足足有一百多条,才觉得应该是可以参赛了。

终于到比赛的时候了,我我和那位同学不紧不慢地走向休息室,脑袋里一边回想着网上看的内容。到了休息室,只见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个个信心十足的样子。老师明确讲了比赛规则:以班级为单位,三分钟内使两个模型飞起来。“太巧了吧!”我心里惊呼起来。因为这个飞的问题我很了解,只需把飞机模型的螺旋桨转起来就能飞了。我赶紧把这个“秘诀”传授给我的“队友”。他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是一班,所以也是第一个上场。走进赛场,我便看见了两架飞机,一架大一架小,大的是直升机,小的是滑翔机。我也没看就选了滑翔机,连忙把在网上看到的内容照做:把螺旋桨转了十几圈,开始试飞。但令我奇怪的是居然没飞成功。我又试了几次,还是没成功。我的队友试了两下,成功的将直升机飞起来了,时间只用了一分半。我汗顿时就冒出来了,但怎么试还是不成功。“嘟!”老师吹响了结束哨,我到最后也没能成功起飞。

回到休息室,我的脸上阵阵发烧,感觉自己拖累了队友。后面几组同学比过后,有不少同学能成功起飞飞机,但大部分是直升机,滑翔机很少。我去向成功起飞滑翔机的同学请教,同学告诉我:“弄好飞机弦和螺旋桨后,还要将飞机往前助推一下。”“啊?!”我居然是因为没有将飞机助推而没成功,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这次比赛,我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却很有收获:纸上得来终觉得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学好掌握科学知识就得去实践,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伴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气象科技我体验崇尚科学我快乐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六(1)班李想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普行中国梦”参观气象局的实践活动。“小荷报”小记者共37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解展品,主动探知科学原理,并亲自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对展品的参观了解和实践操作活动,大家亲身体会到了强大而神奇的气象科技力量,感受到了科教展品的魅力和科学带来的快乐

活动中,由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解室内的展览以及室外的“人工影响天气”体验。首先,是室内展览区参观体验。据讲解员阿姨介绍这座展厅占地约248平方米,建成于2019年,我们还是第一批“客人”呢,这位阿姨给我们认真地讲解了日照计、蒸发皿、高气湿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等,还有许多全自动化的仪器。比如:风向风速监测仪,只要让风吹动两个风标,下面的传感器就会记录下风向和风速,然后传到电脑上记录;雨量自动监测仪,现代化的雨量器可以自动测量出雨量,替代了人工接雨水测量。在展厅的墙上还贴着二十四节气歌,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对我国气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等。而后我们还分别做了三个体验:分别是天气预报员、认识什么云能下雨的小游戏、气象知识竞赛。值得一提的是,天气预报原来是通过科学技术形成的,通过“抠色”把画面中的蓝色“抠”掉换成背景图。由于我们的校服是紫色的所以有几位同学去体验时校服也一起被抠掉了,显得有些“滑稽”。

而后是来到室外,一位叔叔给我们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秘的“人工增雨大炮车”。地上有几块展示牌,上面用卡通图画和有趣的语言介绍了人工降雨,增雨的方法和过程。讲解员叔叔还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并让我们轮流体验操作过程。

同学们一边观看一边作笔记,通过感受参与实践操作,极大地开发了智力,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通过这次快乐的参观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变生活。今后,我要努力学科学、用科学,做一个热爱科学的好少年。让我们一起学好科学,用好科学,为实现国家科技强国梦而发奋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科技馆里的一天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我去了中国科技馆。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项目种类最多的综合类科技场馆。在早晨我登上大巴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科技馆里有我们望都县没有的东西吗?有我们保定没有的东西吗?有我们河北没有的东西吗?我充满了期待。

在科技馆门口安检的时候,我看到排队等候安检的人流都排到马路上了。我开始担心起来了。如果门票没有了可怎么办?如果我们很长时间都进不去怎么办?如果里面特别拥挤怎么办?我的一切疑问和担心,随着李老师带着我们快速顺利的进入场馆而烟消云散了。

我终于看到了那个巨大的恐龙骨架了。大概要有20米那么高!最有创意的是它旁边的广告墙,每隔10秒钟就会更换新的广告。真的好神奇。

空中自行车!我兴奋起来,看着那个在十米高空钢丝绳上悬垂的自行车,我勇敢的走上去进行了挑战。我从满了自信!我暗暗鼓励自己,不能掉下去,不能失败,不能被别人嘲笑!我终于成功了。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挑战。它告诉我要勇敢的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科技馆,真的让我难忘。现在我才知道,井底之蛙的可怕。无论是我们望都县,还是保定市,还是我们河北省,都无法与我们伟大的祖国首都相比。我很想继续挑战下去!一生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