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妮日记读后感题目1000字精彩13篇

“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创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创造群众满意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创”活动,帮助农村加快发展。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快来看看吧。

浏览

4405

作文

650

篇1:初中日记的题目有哪些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白袍之将

待到樱花烂漫,我们一起回家。

——题记

无声的硝烟悄然腾起,渐渐弥散,“新冠”肆意地侵蚀着人们的每一寸身体,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煎熬。霎时间天地昏暗,乌云笼罩,大街小巷,人迹寥寥。

然而那白色身影的逆行者,却要向着狰狞的魔鬼,勇敢地冲杀、搏斗,只为了那一轮火红的太阳冲破乌云,冉冉升起!

洁白的医院走廊,传来清脆而响亮的急促的脚步声。密封的白色防护服外,用胶带缠得严丝合缝。防护镜和口罩把脸扣得似乎要沁出血来,四周是被紧绷得发白的肌肤,但眼角却挂着让人心疼的笑。

走进静谧的病房,一位肺炎患者疲惫地躺在床上,他虚弱地缓缓地抬起手,紧握的拳头里竖起个大拇指,颤颤巍巍地曲着,无力的眼眸内漾出春水般的笑,一边咳着,一边对着查房的白衣大夫说:“谢谢你们……这么长久的陪伴……”大夫拿着听筒关切地询问病情,问这问那的,一边做着记录,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溢美之词。

一位患病的老爷爷,手有些颤抖,轻握着护士的手,他无力起身,浑身像散架一般,却突然说想上厕所。女医护人员们围在一旁,慢慢的,暖暖的对老爷爷说着:“大爷,您就在这上厕所吧,没事儿的。”老爷爷略有苦涩地皱眉,带着哭腔道:“可你们,都是女孩子啊。”护士们用巾纸拭去老爷爷眼角的泪水,轻轻地说:“您能出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您只要好好的,不用在意这些。”

说着,用包着防护手套的手抚摸着老爷爷的手,虽然相隔着厚厚的一层,但能传递出温情的暖意。

因为每天只有几小时的简短休息时间,那些温柔的眼眶里布满了血丝,她们总是伴随急促的脚步,用温柔的话语和专业的动作,照顾着患者,安抚他们的情绪,调理他们的生活,细致入微的呵护让患者们的心里暖暖的。

这些奔赴抗疫一线英勇奋战的身影背后,都有他们挚爱的亲人,在这本该幸福团聚的日子里,他们却离亲别友久不能相见。在生与死的抗争中,即使相距不远,但在特殊的抗疫时期,就如遥隔千里,只能在心底里默默挂念,却不能相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何时才能相见,只待那硝烟散尽,只盼那春暖花开。到那时我定要睹一睹这最美“抗疫人”的芳容,触碰那颗炽热的心,但我又怕看到摘下防护镜和口罩后那脸颊上留下的暗红色的印子!

在那红日之下,汉水之滨,挺立着多少英雄的儿女!身着白袍的将士,你那飘扬的衣襟下掩藏不了一颗坚毅的心。

望那染红的花儿,念那烂漫的时光,待那春风拂过水面,点涟漪,染红霞。

撤下白袍,你仍为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人传》读后感作文题目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在苦难中成长》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常常困惑,什么可以使人蜕变,最终走入成功的殿堂。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苦难。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事例深深的感动着我。他们都是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而我们中学生,更需要在苦难中成长。当我们学会如何正确面对苦难后,便摸到了叩响成功殿堂大门的门环。

贝多芬,德国著名音乐家。在这短短十几字的简介中,我们只能看到他的成就,可我们又怎么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经历过的苦难呢?贝多芬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整天酗酒的父亲经常殴打他。在十七岁时,他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了他。在他成年后,他的音乐生涯出现了坎坷。他的听力越来越差,直至双耳失聪。他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但他不曾言败,不曾放弃音乐。正是在他双耳失聪期间,他的音乐生涯才到达顶峰。苦难造就了他。

米开朗基罗一直遭到他人排挤,相貌的丑陋是他自卑的根源。在教皇的威力之下,他不得不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虽然他在不断努力,但人们还是不断讽刺他,排挤他。每当他在创作时,总会有一些卑鄙的小人诬蔑他。可这些都没有毁灭他,他的佳作一直流转至今。苦难磨练了他。

托尔斯泰同样相貌丑陋。他的妻子从来不能理解他,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他十分同情下层人民的生活,但又却无能为力,就连在下层人民中,他也得不到支持。他抨击着上流社会的腐朽,得到的却只有讽刺。最后他甚至被开除族籍。苦难没有打垮他,他留给了人们无限的精神财富。苦难改变了他。苦难令他智慧,令他勇敢,令他顽强!即使他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也因为苦难,多了他人不曾有过的经历。

很多人会认为,苦难都离我们很远,但一旦苦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只是逃避或是被打垮。“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只有直面苦难的勇敢者,才能战胜苦难,赢得生活。也许你有时也会被苦难击倒,但记住,你并没有被击垮。面带微笑,心怀勇气,坚持不懈,跨过坎坷,成功就在不远处。

在我未来的人生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它们可能算不上苦难,但它们也会对我造成很大的伤害。也许我会被打击,会灰心,会丧气,但我绝不害怕,因为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当我经历过困难再面对苦难时就会发现,苦难对我来说都已经不算什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我要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苦难中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满意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安妮日记

散发着单纯和安静气息的文字,安妮用最朴实的方式在我们面前解剖了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没有所谓的利益,没有所谓的分歧,只有人性中深深的疯狂……让文字,图片,录象带我们回到寂静中。

荒风从沙漠跃起,伴随着装甲履带的轰鸣声,是一阵阵妇女儿童的哭泣,是一次次士兵冷漠的脸,一颗颗难名破碎的心。从非洲的热带雨林到中东贫瘠的沙漠之地,从极北荒地的苔原到哥伦比亚荒芜的山地,战火不熄,烽烟难灭。从遥远的时代,人们就不断的发动战争。但人们为什么而战?膨胀的权力欲?极端的霸权?还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土地?为什么?要以他人生命为代价?为什么要破坏别国幸福的家园,为什么让男人叹息,让女人哭泣…

2019年西班牙一次知名的摄影展上,一张照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照片是一个女孩,十二三岁,身上穿着补丁的衣服,戴着翠绿的头巾,手中捧着一只和平鸽,可眼神却一片迷茫,一片彷徨,那是对生命的无奈,还是对和平的渴望?照片下有标题:摄于巴基斯坦加沙地区。这幅照片我端详了一遍又一遍,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心仿佛纠结起来。她同安妮一样,无辜地被卷入战火,惊惧每天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神经,而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承受着战火的煎熬,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2019年,烽火在巴比伦上空燃烧,敢于挑战美国权威的伊拉克很快被击败。但战争的灾难并非只有战败国的生灵涂炭,依然迫使美国驻军于此,时至今日,有多少美国大兵血撒异域!三年战争,两个输家!

死去的士兵们,他们之前可能是跳街物的嘻哈男孩,有的有了心爱的女孩,有的已经结婚,他们本该在家乡的酒吧与朋友喝着啤酒聊天,牵着爱人的手漫步于林荫小道。可是,命运却被定格在了瞬间,僵硬的身躯,彷徨的眼神,迷离的泪水,冲突的双方,血与泪的过扬,你既无怨,我亦无悔,当伊拉克人用生命捍卫尊严时,美国士兵也在用生命捍卫着大国的霸权。

何时,何地,你我的眼中能没有仇恨,手执橄榄枝屹立夕阳下,让夕阳将彼此身影拉长,让微风拂乱彼此的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在慵懒的午后时光,我轻轻合上《安妮日记》的最后一页。闭上双眼,我看见了一位任性骄傲的小女孩正逐渐地蜕变成一位成熟稳重的少女,她,便是令我一见倾心的犹太女生:安妮.弗兰克。 In a lazy afternoon time, I gently on the last page of "Annie Diary".Closing my eyes, I saw a willful and proud girl who wa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into a mature and stable girl. She was a Jewish girl who made me feel at first sight: Annie Frank.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处在花季中的少女,可以将自己的心事满满地记载自己的日记上;并不知道,原来日记也可以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安妮在她亲爱的日记本贝蒂中,婉婉叙述着。对自然强烈的渴望,对德国纳粹极度的愤怒以及惊险刺激的躲在屋檐下的逃亡生活,在一篇又一篇日记中,跃然纸上。

我咀嚼着日记本中的文字,慢慢地,细细地,唇齿间一阵苦涩在回荡。苦涩?是吧,苦涩。安妮的生活是苦涩的:从之前的小资生活沦落到如今每天只能吃同一样菜;从以前可以在浴室里尽情放歌到现在猫着身子踮起脚尖偷偷摸摸底在一个小木盆里洗浴;从之前对大自然的爱不以为然道现在只可以躲在肮脏的窗帘布后,窥视着大自然独有的魅力……

此刻,我从无尽的作业中抬起头来,向窗外放眼望去:蓝天,白云,柔软温和的如花生油一般的阳光,站在树枝上轻盈地在歌唱着的小鸟,一如每个周末的下午,但一阵莫名的欣喜与感动从内心深处涌出。我欣喜,欣喜着我可以无穷无尽地目睹大自然的婀娜多姿;我感动,感动着安妮让我再一次以感恩之心面对自然。

《安妮日记》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活在这片土地,为了什么而生活。生活,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活地精彩,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去生活。珍惜所有你现在所拥有的,往往在你不经意间,它们就会从你的指缝间溜走,当你追悔莫及的时候,你也将无法握住它。人生,就是人们在不断启发并成长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曾走过那么多曲折蜿蜒的成长之路,也许会不禁地赞叹,珍惜着过往的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_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

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一般人总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德国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在密室中发生的一切,“正当恶劣的环境像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看到,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放弃理想与原则的借口?”就像万达安先生在和平时期还能帮助初到荷兰的弗兰克先生,为什么在这种绝境下却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去偷孩子们的食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而13岁的安妮呢?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平和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讨厌看书,觉得书中的文字太繁杂,让人读起来很枯燥、很乏味,根本没有兴趣去深入阅读。前些天,我的小姨推荐了我这本书。这本书,即使是最讨厌读书的人,也会忍不住翻开好好读一读。这本有趣、好玩的书,就是《小屁孩日记》。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中学生格雷的日记。他的日记跟我写的日记不同,每篇日记都配了漫画,不是那种用彩笔画的,而是一种用签字笔画出来的黑白画。他为自己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可是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却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哥哥罗德里克的手下败将,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都可以欺负他,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爸妈妈护着,常常让格雷快气疯了却又无可奈何……

格雷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儿童的代表,他具有小孩子该有的所有品质,淘气、聪明、诚实、善良、勇敢、天真、滑稽、自恋。他的成绩不好,而且也不爱学习。在大人的眼中,他不是一个“好孩子”,而这些缺点却让无数的人爱上了这个“坏孩子”。如今的小孩,基本上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品质,他们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学会了众多才艺。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天才”,但他们却失去了儿童生涯中最宝贵的东西——童趣。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太早成熟,以至于还来不及享受儿童时期的快乐,就要过早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就拿朗朗来说吧,他从小父亲就逼着他学钢琴,学不好的时候就要打手,朗朗的双手可以说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在父亲的强制性学习下,他的确成为了当今我国最具名声以及影响力的钢琴家,但他却完全没有体会到童年的快乐,他的童年可以说是一层灰霾,除了钢琴,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东西。那么谁说“坏孩子”不如“好孩子”?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从今天开始写日记,日记其实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关键是你要用什么眼光来看待它。如果在日记上记录下自己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到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儿童时光是多么美好,儿时的事情又是多么有趣,从而会庆幸自己记录下了这些值得回忆和回味的东西,觉得自己的童年时光没有虚度,会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每天坚持写日记,哪怕只是画一幅画,都很有意义,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写日记的快乐。

童年,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它在人的生命中仅有10年,所以,请珍惜你的童年,不要让童年白白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作文题目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拳拳爱子之心》

人生一世,总是在追寻。寻山间鸟语,见花落花开;寻琴音乐语,感撩拨心弦;寻卷中乾坤,叹如梦人生。是的,每个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寻着,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后一直支持你追寻的那个人?傅雷,就是这么一个在他孩子追寻旅途中给予极大帮助的人。《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书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在关爱的同时,傅雷不忘给孩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是傅雷写给他儿子信中的一句话。傅雷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写信,教导他做人做事,给予他关爱,无不体现他的爱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书都以他严谨,细心的态度对待,决不允许其中有一个错别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以此来教育远方的孩子。我们再回首看看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虽说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传达千言万语,一个电话便可完成,但这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离虽短了,但隔膜却多了。

《傅雷家书》既体现了“严父慈母”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同时也包含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响着中国教育,让为人父母者急于求成。孩子犯了错,成绩退步了,为人父母者谁不着急呢?有的父母可能开展温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来,数落一顿再说,严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骂。“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是傅雷在儿子遭遇挫折时所写的一番。的确,当我们跌倒时,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对,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来,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毕竟祖国的花朵盛开也需阳光,露水和时间。还没到花开之时,还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独自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坚持给孩子写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现代很少会有这种事例发生,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却无处不在。“天气冷了,穿多件衣服。”“外面下雨,出门带伞。”可能每逢我们看到这些话或者小纸条时,我们总觉得父母太啰嗦了,总把我们当作三岁小孩。的确,我们在父母心中永远都是不会长大的孩子,时刻需要保护,关爱。当我们平静看待这些“唠叨”话时,就能感觉感觉到父母的爱将自己包围,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与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与关爱。

拳拳爱子心,温暖你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一本《绿山墙安妮》,让我懂得了坚强。

这本书主要写了身世凄凉的安妮在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邻居把安妮养到六岁,开始去一户人家帮忙看孩子,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去。安妮坚强地面对苦难,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是这个孤儿得以成长的重要原因。

玛瑞拉曾经问过安妮:“你的身世如此可怜,可你为什么还这么开心呢?”安妮严肃地回答:“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只有你笑着对它,它才会笑着面对你,与其每天愁眉苦脸地的,还不如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这样我也可以让在天堂的父母安心。”说得多好呀,与其每天愁眉苦脸的,不如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生活对于安妮来讲,是不幸的,但安妮却选择了坚强地面对,乐观地生活,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格外有意义。

由此也让我想到: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同学,她热爱打乒乓球,不幸的是她的右手因为小时候贪玩,而被机械绞断,但残酷的人生并没有把她击倒,她也没有因为失去了右手而放弃学业与梦想,更没有放弃自己。2005年夏天,一个电闪雷鸣的傍晚,武汉的一家食品厂内,两岁多的洁被雷声惊醒,从宿舍跑到厂房找加班的妈妈,不小心把右手伸到了机器里。送到医院已经血肉模糊了,只能截肢。妈妈一直愧疚地认为是自己的失职造成了女儿身体的残缺。洁成为独臂女孩后不久,她的父母离婚了,爸爸获得了她的监护权,洁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你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你需要坚强面对生活,你需要坚强!”她的母亲每次去看女儿时,都对她说这句话,并且给她买吊带衫,让她不要向外界遮掩身体的残缺,直面一切。洁也特别听妈妈的话,非常争气。8岁时就完全可以独立生活,用左手吃饭、穿衣,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这时,伯母推荐她去学打乒乓球,此举遭到家里其他人的反对,怕她受罪,但她坚持了下来。如今,在教练的调教下,洁的乒乓球技已在全国同等伤残级别的同龄人中处于领先地位,她梦想着将来可参加残奥会,并获取金牌,成为“乒乓维纳斯”。

其实,生活中像洁这样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困难或烦心事,我们一定要像安妮和洁一样,选择坚强,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不要为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而伤心、难过,不要被困难打败,应该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前进。

“与其每天愁眉苦脸地生活,还不如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我选择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美丽的假日午后,我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温暖的冬阳透过玻璃窗照进屋子,暖暖的,带着一份好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绿山墙安妮》,书的墨香丝丝缕缕,是我最爱的味道。这已经是我第五次翻开这本书了,只因喜欢。

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触动着我的心,总感觉每次看完一遍,都有无限的新意。

主人公安妮是一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都在做白日梦,还不断闯些小祸的小孩子。但怎么也想不到,她的身世十分凄惨,年幼丧母,不久后,父亲也离开人世。从那时起,她就成了一个孤儿。生活在孤儿院的她,被爱德华岛上的一对本想收养一个男孩帮忙干活的老兄妹,马修和玛瑞拉阴差阳错地给收养了。虽然起初他们相处得并不好,安妮还与邻居林德夫人吵了一架,但是不久后他们互相有了了解,开始真心地喜欢上对方。

安妮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也发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快乐的,悲伤的,可笑的,尴尬的……她在学校认识了戴安娜,彼此成了很好的朋友,最终安妮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她梦寐以求的学校,可是最后因为要照顾生病的马修,所以就留在了绿山墙做了老师。为了感恩,安妮放弃了理想,她的责任和爱心让我钦佩不已。

相比安妮的童年生活,我是幸福的快乐的。我拥有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衣食无忧的生活。安妮对养父亦是如此,我更应该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感恩和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以我为傲。

安妮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我懂得人经历挫折和困难,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结局也往往很美好,主要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去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的态度和坚强的性格会让我们面对一次困难,就在克服困难中成长一次。也因为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才会明白什么叫越挫越勇。也印证了那句名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安妮丰富的想象力也让我钦佩。这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只要我们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风景,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同样,在学习的道路上,只要坚定决心,树立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就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成果。

美丽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外貌,美丽不一定是一处好风景,灵魂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丽。这一段话,恰好,应了安妮这个人。她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她的心灵却很美,对大自然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都充满着热爱。对自己的父母师长都有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自己的朋友也怀有一颗真挚的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向往与期待。

一本好书如此珍贵!我会永记《绿山墙的安妮》的人生哲理,因为它们会不断激励我健康、勇敢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屁孩日记的读后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讨厌看书,觉得书中的文字太繁杂,让人读起来很枯燥,根本没有兴趣去深入阅读。但是有这么一本书,即使是最讨厌读书的人,也会忍不住翻开这本书好好读一读。这本有趣、好玩的书,就是《小屁孩日记》。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中学生格雷的日记。他的日记跟我写的日记不同,每篇日记都配了漫画。他为自己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却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哥哥罗德里克的手下败将,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都可以欺负他,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爸妈妈护着,常常让格雷快气疯了却又无可奈何……

格雷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儿童的代表,他具有小孩子该有的所有品质,淘气、聪明、诚实、善良、勇敢、天真、滑稽、自恋。他的成绩不好,而且也不爱学习。在大人的眼中,他不是一个“好孩子”,而这些缺点却让无数的人爱上了这个“坏孩子”。如今的小孩,基本上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品质,他们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学会了众多才艺。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天才”,但他们却失去了儿童生涯中最宝贵的东西——童趣。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太早成熟,以至于还来不及享受儿童时期的快乐,就要过早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就拿朗朗来说吧,他从小父亲就逼着他学钢琴,学不好的时候就要打手,朗朗的双手可以说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在父亲的强制性学习下,他的确成为了当今我国最具名声以及影响力的钢琴家,但他却完全没有体会到童年的快乐,他的童年可以说是一层灰霾,除了钢琴,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东西。那么谁说“坏孩子”不如“好孩子”。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从今天开始写日记,日记其实并没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关键是你要用什么眼光来看待它。如果在日记上记录下自己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到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儿童时光是多么美好。儿时的事情又是多么有趣。从而会庆幸自己记录下了这些值得回忆和回味的东西。觉得自己的童年时光没有虚度,会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啊!每天坚持写日记,哪怕只是画一幅画,都很有意义,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写日记的快乐。

童年,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它在人的生命中仅有10年,所以,请珍惜你的童年,不要让童年白白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已逐渐淡出我们的心灵,但在这期间,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创作的《安妮日记》仍经久不衰。这本日记到底记载了怎样的生活?怀着一颗好奇心,我走入了安妮的世界。

安妮·弗兰克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受到纳粹的迫害不得不与家人躲入了一栋办公楼内的密室里,开始了长达25个月的秘密生活。对于只有13岁的安妮来说,没有光明、自由的生活是灰暗不堪的,所以,写日记成为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日记本忠实地记录了她这段非凡的生活。

在安妮日记中,我看到了那个时局动荡的社会下犹太人的悲哀,“不准出入任何娱乐场所,不准在8点之后出现在街上,不准使用任何代步工具,只能步行”,这些在如今看似荒诞的条约在当时却束缚着一群无辜的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胸襟上绣着的耻辱的黄星星”是那个时代纳粹对犹太人的犯罪象征,也是纳粹在他们身上烙下的邪恶印迹。

我可以想象出那时的犹太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摘下“犹太人”的标签,但安妮却从未怨恨过自己的身份。对于她而言,“犹太人”是上天赐予她的勋章,哪怕是面临被送往集中营受尽惨无人道的折磨的命运,她也一直坚定地信仰着自己的民族,并在这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仍为其他未躲开纳粹屠杀的犹太人担忧,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叹为观止。

“我患了感冒,老想打喷嚏,妈妈每次都紧紧捂住我的嘴,生怕我弄出声响……”这是让我最为之动容的一段文字,因为安妮的躲藏身份,她作为犹太人连一点打喷嚏的权力都无法获及,可是她由衷地感谢上帝,让她遇见密室里那些“可爱却忧愁”的人们。当安妮听见广播里传来同胞被杀害的噩耗时,她强忍泪水写下的“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更是让我震撼不已。安妮因被迫藏匿,所处的密室里时常断电断水、一日三餐都是腐臭的剩菜,甚至从不被允许拉开帘子窥视阳光,但她始终相信人性的深处仍是可以用爱唤醒的。安妮骨子里的刚毅与勇气我们无法想象:在炮火连天的屋外,她独自一人死守在密室门前放哨,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在昏暗幽狭的密室里,她完成了16万字的读书卡片以及各种课程的学习笔记……从《安妮日记》中我可以感受到,安妮如同一朵在销烟中默默盛开的花,当销烟散去,她散发出的人性的芬芳将让世界为之感动,也会让人们惊艳于她那怒放的姿态!

《安妮日记》不仅是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铁证,还显示出了一个少女在苦难中顽强生长的人性之美,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世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心痛的故事了。由于安妮一家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逮捕,一家人躲进了阁楼,一躲就是两年多。在这两年里,安妮在她的日记“吉蒂”里记录了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和点点滴滴。

从安妮的文字不难看出,她年纪虽小,但却心智成熟,天性乐观,洞察一切,明辨是非。之所以会读《安妮日记》是因为知道阿姆斯特丹有这么一个博物馆叫安妮之家。这个博物馆因《安妮日记》而闻名于世。于是怀揣好奇,开始看这本书。从序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折射的是二战时期被阴霾笼罩下的历史。也是从序言便知道,安妮一家的最终结局。直到现在写下“安妮一家的最终结局”,仍然抑制不住留下眼泪。安妮记录了他们在密室里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住在一起的人们心情变化,喜怒哀乐;记录了她对生活的惶恐和希望。文字生动而活泼,看书的过程中我分明看到了一部活生生的电影,看到安妮可爱的样子。

如果,如果在看安妮的日记之前,我不知道她们的结局该有多好。安妮一次次的写到战争到年底有可能就结束了,她们有可能就重获自由了。每次看到这些字眼,反而更加心痛,心痛即使她生性乐观,但现实却不是如她所愿。如果提前不知道结局,我一定像安妮一样,满怀希望,虽然当下生活艰难,煎熬,但终会过去。我会期待安妮回归自由的那一天,我会期待她穿上合身的漂亮裙子那一天,我会期待她畅快的呼吸自由空气的那一天。读日记的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情复杂而纠结,好像越往后她离自由越近,又好像越往后读,越接近她的悲惨命运。

不敢想象,安妮被抓到集中营会是怎样的心情。她聪明,成熟,心思细腻,活生生,该如何面对纳粹集中营地狱一般的摧残。不敢想象,当自己的所有希望全部幻化成泡影,该有多绝望,心痛。集中营的日子里,她还会不会经常想起她的日记本“吉蒂”。安妮逝世后的一个周,德军宣布投降。她最终的最终没有坚持到最后,没有看到黎明。战后,只有安妮的父亲生存了下来,此时的父亲又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他为了保护妻女,从德国搬家到了阿姆斯特丹,又进而携全家搬进密室,可是,所有一切努力最终还是败给了残酷的战争。他拿到安妮的日记后,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她心爱的小女儿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的明明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明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很久没有读到一本书,像《安妮日记》一样,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心痛。愿世界和平,愿不再有任何人因为战争颠沛流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