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聚精会神是褒义词还是中性词【精品20篇】

妩媚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可爱,柔媚的风格。是褒义词的。下面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关于聚精会神是褒义词还是中性词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1789

作文

161

神机妙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神机妙算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以及《草船借箭》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夺十万支箭。含褒义。

一、释义

【成语】: 神机妙算

【拼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解释】: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举例造句】: (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 锦囊妙计

【反义词】: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歇后语】: 电脑报数;土地爷打算盘

【灯谜】: 孔明之策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决策等

【英文】: wonderful foresight (in military operations)

二、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去联吴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在夜间用二十只快船装上稻草人向曹军进攻,骗回曹操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妄图,人对事物的一种虚拟的贪婪心态,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采取痴心妄想图谋不轨的投机行为。下面我们来看看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借鉴。

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妄图是贬义词

妄图造句

1、犯罪分子妄图蒙混过关。

2、敌人四处搜查,妄图找出我地下党员。

3、敌人妄图卷土重来,我们要时刻警惕。

4、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5、小偷妄图盗走国宝,被勇敢的警察抓住了。

6、这个罪犯妄图越狱,却没有成功。

7、一些不法之徒妖言惑众,妄图扰乱社会秩序。

8、歹徒妄图毁灭罪证,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没有得逞。

9、清廷妄图利用袁世凯以苟延残喘。

10、为了笼络人心,他还妄图用请客送礼、封官许愿等办法掩盖他贪污受贿的事实。

11、敌人到处搜捕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孤,妄图斩草除根。

12、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布置了假现场,妄图逍遥法外。

13、被抓住的小偷先是满脸堆笑,接着凶相毕露,妄图顽抗,最终无计可施,被带上警车。

14、常言说“盗憎主人”,老帅们是这些家伙妄图篡党夺权的障碍,所以被他们看成眼中钉。

15、犯罪分子制造各种假象掩人耳目,妄图使侦破人员陷入歧途。

16、反动派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但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17、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坏分子遥相呼应,妄图破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8、那些贩毒分子,近日又蠢蠢欲动,妄图再冒一次险。

19、敌人倚仗着长江的艰险,妄图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

20、1949年,一小股土匪妄图凭借摩天岭天险苟延残喘。

21、他妄图偷懒,结果捷径窘步,欲速不达。

22、这个邪教组织又在蛊惑人心,妄图实现其阴谋。

23、解放前,各帝国主义国家都虎视眈眈,妄图把旧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24、犯罪分子妄图腐蚀拉拢我们的领导干部,那是枉费心机。

25、侵略者竭力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涂脂抹粉,妄图逃脱世界舆论的谴责。

26、这个人偷妄图用贼喊捉贼的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使自己逃脱。

27、犯罪分子妄图掩盖事实真相。

28、敌人妄图消灭我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29、犯罪分子制造各种假象掩人耳目,妄图使侦破人员陷入歧途中。

30、日本军国主义否认侵华历史,妄图东山再起。

31、敌军磨刀霍霍,妄图侵占我革命根据地。

32、他作案后,妄图乔装打扮逃离出境,但终于被识破了。

33、林彪一伙反革命分子,妄图颠覆社会主义,其结果落得个折戟沉沙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精神抖擞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一、精神抖擞的意思

【成语】: 精神抖擞

【拼音】: jīng shén dǒu sǒu

【解释】: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举例造句】: 我则见玳筵前摆列着英雄辈,一个个精神抖擞。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近义词】: 容光焕发、生龙活虎

【反义词】: 委靡不振、意志消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

【英文】: brave ones heart/energies

二、关于精神抖擞的成语及解释

【昂首阔步】: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马肥人壮】: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随遇而安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褒义词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随遇而安

【拼音】: suí yù ér ān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近义词】: 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 愤时嫉俗、愤愤不平

【灯谜】: 旅行家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英文】: 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举例造句】: 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鲁迅《两地书》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无中生有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无中生有贬义词吗?小编今天告诉你。欢迎大家查看。

无中生有,贬义词,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一、词语释义

【成语】: 无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举例造句】: 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近义词】: 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

【反义词】: 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

【歇后语】: 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

【灯谜】: 说假话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

二、成语典故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第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

三、成语造句

1、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2、有那么一些人,总喜欢无中生有,挑拨是非。

3、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4、意思传达不妥,概念传达不当,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爱无中生有的人,一个歪曲事实的人。无中生有造句。

4、别听他的那一套。他只不过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5、说话要以事实为根据,不可向壁虚造,无中生有。

6、他们无中生有地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

7、我什么时候拿过你的钱?你少这样无中生有,诬赖人!

8、宇宙能够通过一种真空涨落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吗?

9、说话要有根据,万不可捉鸡骂狗,无中生有。

10、这骗子无中生有,说他的儿子已失学,竟骗了100元到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折不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百折不回褒义词,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一、成语解释

【成语】: 百折不回

【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近义词】: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意志坚强

【英文】: perseverance

二、成语典故

出 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 例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典故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日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等人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邑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摇头晃脑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摇头晃脑贬义词

【词语】: 摇头晃脑

【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成语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指手画脚。”

【例 子】: 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近义词】: 摇头摆尾、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反义词】: 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同归于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同归于尽是指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贬义词。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近义词】: 玉石俱焚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稻草人救火;竹虫咬断竹根

【灯谜】: 原子弹打飞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二、造句

1.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2.他勇敢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3.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聚精会神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聚精会神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原指集思广益。后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含褒义。

一、成语释义

【成语】: 聚精会神

【拼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解释】: 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近义词】: 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反义词】: 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

【灯谜】: 封神榜;王母娘娘蟠桃宴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注意力

【英文】: be all eyes

二、成语典故

1.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2.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 ★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3.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高凤,字文通,家庭以种田为生,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在庭院里面晾晒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当时突然下了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水已经把麦子冲走了。妻子回来觉得很奇怪,便责问他,才发觉发生了这样的事(小麦被冲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震耳欲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耳朵就像快被震聋了一样。指声音特别大,特别吵。欲有想要和快要两种意思,第一指耳朵被震得想要聋了,第二指耳朵被震得快要聋了。两者没什么差别,只是想要的意思有两面:褒义和贬义的,所以想要是正确的。

一、成语解释

【成语】: 震耳欲聋

【拼音】: 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释】: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举例造句】: 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震耳欲聋。

二、成语出处

星新一《喂—出来》: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示例: 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年到了,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到处一派生机,瞧,大年初一,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敲锣打鼓声震耳欲聋,砰的一声,一束礼花射向天空。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人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碧辉煌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金碧辉煌褒义词,意指金光碧色,彩辉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金碧辉煌

【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解释】: 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举例造句】: 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近义词】: 富丽堂皇

【反义词】: 黯然无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光彩夺目

【英文】: splendid in green and gold

二、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画家李思训的书画造诣很深,十分擅长山水树石,笔力遒劲,能把云霞流水、鸟兽草木画得栩栩如生,他的山水画以金碧辉映,独创一格,笔法工整,色彩鲜艳,装饰性强,给人以绚烂多姿和富丽堂皇的印象,他的画风自成一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张牙舞爪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张牙舞爪贬义词,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一、张牙舞爪的意思:

【成语】: 张牙舞爪

【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解释】: 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近义词】: 呲牙咧嘴、凶相毕露、青面獠牙

【反义词】: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喜眉笑眼

【歇后语】: 龙王爷发怒;掉进陷阱里的野猪

【灯谜】: 龙虎斗;老虎发怒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外表神态

【英文】: bare fangs and brandish claws

【举例造句】: 见了州官,州判老爷胆子也壮了,张牙舞爪,有句没句,跟着教习说了一大泡。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居心叵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居心叵测贬义词,形容人心十分险恶,不怀好意,意图做坏事。

一、成语解析

【成语】: 居心叵测

【拼音】: jū xīn pǒ cè

【解释】: 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 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

【举例造句】: 他是个居心叵测的家伙,要多加提防。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心术不正

【英文】: with hidden intent

【近义词】: 人面兽心、佛口蛇心、别有用心

【反义词】: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二、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派大夫楼缓出使外国。

当时楼缓早已居心叵测,可是他还假惺惺地对赵惠文王说:“大王把这么重要的外交重任交给我,我一定誓死效忠,请大王放心,我走后,请大王多保重。”

赵惠文王很受感动地说:“那就请你不要食言,实践你的承诺,我等你早日归来。”

这时楼缓流着眼泪,跪下说:“臣出使他国,并不考虑保全性命。可是臣顾虑臣走后在赵国的声誉问题。”

赵惠文王不解地问他怎么回事。

楼缓说:“臣不求苟且偷生,却追求美好的名誉。可是我离开赵国后,肯定会有很多嫉恨我的人散布恶言恶语对我进行诽谤,猜疑我是否会里通外国,如果大王您轻信他人之言,那么受害的是我,您说到那时我能回赵国吗?”

赵惠文王听后,非常诚恳地对楼缓说:“你放心吧,我发誓,绝不会听信任何谣言。”

楼缓走后便逃到魏国去了,并赠送给魏国很贵重的礼物。

消息传来,赵惠文王执意不信,并说:“我向楼缓发过誓,决不相信任何传言。”

大臣们看赵惠文王执迷不悟,非常生气。“居心叵测”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习以为常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一、成语释义

【成语】: 习以为常

【拼音】: xí yǐ wéi cháng

【解释】: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出处】: 《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举例造句】: 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反义词】: 千载难逢、少见多怪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常,不能写作“长”。

二、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

三、辨析

成语辨析: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都有“看作平常事;不感到奇怪”的意思。但“司空见惯”偏重指经常看到的事情;习以为常不仅指看到的事;还指自身的言行和故事;适用范围比较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循循善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循循善诱褒义词,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一、循循善诱的意思

【成语】: 循循善诱

【拼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解释】: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举例造句】: 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近义词】: 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育

【英文】: be good at giving systematic guidance

二、循循善导的意思

【成语】: 循循善导

【拼音】: xún xún shàn dǎo

【解释】: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导: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 《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举例造句】: 业余的节目主持人,说到这里,也学专业人员正视观众,两眼也发放出来机智的光彩,脸上也呈现循循善导的笑容。 ★林斤澜《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肃然起敬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肃然起敬褒义词,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一、释义

【成语】:肃然起敬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反义词】:漠然置之、不屑一顾,置之度外

【近义词】:肃然生敬、油然起敬、肃然增敬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feel deep respect for

【造句】:人们对毛主席肃然起敬。

二、典故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举例造句】: 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神机妙算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神机妙算褒义词。神机妙算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成语】: 神机妙算

【拼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解释】: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举例造句】: (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 锦囊妙计

【反义词】: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歇后语】: 电脑报数;土地爷打算盘

【灯谜】: 孔明之策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决策等

【英文】: wonderful foresight (in military operations)

【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去联吴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在夜间用二十只快船装上稻草人向曹军进攻,骗回曹操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省吃俭用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省吃俭用褒义词,省、俭:节约,不浪费。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一、成语解释

词目 省吃俭用

发音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释义 形容生活中节衣缩食,非常简朴,节约,节俭。

反义词:挥金如土

近义词:少吃俭用 乞穷俭相 贫不学俭

礼奢宁俭、克俭克勤。

二、成语出处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虽不及得盛三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举例造句】: 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三、近义词解释

【成语】: 克勤克俭

【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举例造句】: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近义词】: 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反义词】: 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勤俭

【英文】: be toth industrious and thrifty

【故事】:

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经3次路过家门而不回,终于取得了成就。舜认为禹能够克勤克俭地为人民服务就让位给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见风转舵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见风转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见风转舵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见风转舵详细释义

【解释】: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示例】:万一上面再传我去问话的时候,我也好~,别再那么一股死心眼儿卖傻劲。

◎茅盾《腐蚀·十二月二十二日》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见风转舵造句

(1) 有些人惯于见风转舵,看领导眼色行事。

(2) 胆小的同事不敢与我往来了,见风转舵,拍马屁的小人更是远离我而去.

(3) 而自己的两个亲信,花蝶见风转舵,已和他貌离神合。

(4) 同时,一部分见风转舵的家伙,也趁机落井下石。

(5) 杨雨这时见风转舵,双手一拍,大声道:“来人哪!咱们这就开席!”。

(6) 我不会背弃你!一刀万杀不是见风转舵之人!

(7) 吃了苦头,连称呼也变了,不愧是做衙役的,见风转舵的本事,实在是高。

(8) 这纨绔青年倒是很会见风转舵,见唐青脸色不怀好意,马上诚惶诚恐地求饶,一点也没有骨气。

(9) 你脚踏两只船,说明你有备无患.你墙头上的草,说明你以大局为重,你上梁不正下梁歪,说明你服从上级领导,你见风转舵,说明你能认清形式。你不苟言笑,说明你该笑笑了,来给爷乐一个!

(10) 对布什而言,这项挑战就是去克服一般人对他的猜疑:他缺乏坚强的信仰或信念,见风转舵。

(11)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赵大海也是信了一大半,立马见风转舵,连连称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借鉴。

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坚持不懈是褒义词

坚持不懈造句

1、在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项试验终于成功了。

2、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3、爷爷不管春夏秋冬,天天锻炼身体,坚持不懈。

4、你要想成功,就得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5、学习外语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6、他的手脚虽然慢,但勤能补拙,因为坚持不懈,一天出的活也不在少数。

7、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8、人常说有志竟成,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9、坚持不懈是你应该养成的一个习惯。

10、你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用不了几年必定大见成效。

11、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12、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应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绝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理想。

13、我们要有愚公移山一样的斗志,坚持不懈,永远不放弃,去登上梦想的彼岸!

14、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语文考了班级第一名。

1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要有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16、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17、他每天都坚持不懈的学习,只为了自己的未来。

18、小明坚持不懈的学习,所以获得了100分。

19、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胜利。

20、虽然这道题很难,但他却坚持不懈,终于将它攻克。

21、老师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头有尾,坚持不懈。

22、坚持不懈是成功的要件,一暴十寒则是弱者的藉口。

23、不过现在我们发现,坚持不懈的贪吃是有价的如今美国千百万老百姓正在为此买单。

24、我在坚持不懈方面做得怎样?

25、你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阵地: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大爱爱我,临危不惧!

26、只要你有决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绩就会蒸蒸日上的!

27、尽管小龙的学习成绩很好了,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希望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

28、小吴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德语。

29、老师经常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教育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成就,就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0、要想在标枪比赛中拿到名次,那你就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不懈地练习跑步和投掷技巧。

31、正是消防战士们的坚持不懈,点燃了地震灾难中生命的希望。

32、在学习方面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校运会开幕式渐渐接近了,我坚持不懈地每天训练着跑步。

33、例如,强调坚持不懈和坚苦工作的重要性,将帮助孩子避免染上懒惰的毛病。

34、精卫填海中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5、四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搞下去。

36、虽然我们班的造句只能陆续发表,但我们全班同学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投稿。

37、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坚持不懈,不折不扣的精神。

38、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39、坚持不懈: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

40、是什么使小男孩便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不是别的,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41、从我七岁开始,爸爸每天清晨陪我跑1,000米,六年了,我和爸爸始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2、不管会遇到多少困难,不管会受到多少阻碍,我都会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学习。

43、那些梦我坚持不懈的去追那些路我坚持不懈的去走。

44、为了能完成这次建设,工人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遇到什么难题总是坚持不懈,不退缩。

45、只有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才会健壮起来。

46、读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坚持不懈。

47、我在玩拼图的时候,太难了,不想拼了,妈妈过来,心平气和地说:“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听了妈妈的话,我努力的拼,终于拼好了。

47、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48、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我们共同争取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我们共同促进的崇高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49、我们对待学习要坚持不懈。

50、在我们全班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学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箪食壶浆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箪食壶浆褒义词,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

【成语】: 箪食壶浆

【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举例造句】: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 壶浆箪食、壶浆塞道

【用法】: 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英文】: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

二、成语典故

《三国志·诸葛亮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乎--指用饭菜犒劳军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入国之日,一路百姓,扶老携幼,争睹威仪。箪食壶浆,共迎师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成群结队,箪食壶浆,慰劳祖国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