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省吃俭用

省吃俭用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省吃俭用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省吃俭用问题。

分享

浏览

578

作文

4

省吃俭用的反义词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一、【反义词

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二、【基本解释】

【解释】: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三、【英文翻译】

1.save money on food and expenses;be economical in everyday spending;live frugally;make a penny go a long way;pinch and scrape ;

四、【短语造句】

1. 他省吃俭用地过日子。

2. 她父母省吃俭用好让她出国学习声乐。

3. 罗伯茨在家里省吃俭用,但他们夫妇对外人却很慷慨。

4. 他一向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尽量让别人少受一些损失。

5. 那么我和你母亲省吃俭用,自己刻苦,供你上大学,有什么用处呢?

6. 他们不得不省吃俭用以便送儿子进大学。

7. 我们得省吃俭用来付帐

8. 我自从停止全职工作以来就一直省吃俭用。

9. 为了送儿子上大学,他们不得不省吃俭用,拼命钱。

10. 她父母省吃俭用好让她出国学习声乐

五、【详细解释】

形容生活节俭。《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夫妻依旧省喫俭用,昼夜营运。”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二:“ 龚明之 《中吴纪闻》云:‘予尝附益 黄山谷 语以省喫俭用号 五休居士 。’今俗,节俭者有此语。”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她拿了工钱,尽量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寄回 梅村镇 ,贴补家用。”《中国歌谣资料·香花蜡烛迎红军》:“省吃细用勤劳动,好吃懒做不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省吃俭用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省吃俭用褒义词,省、俭:节约,不浪费。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一、成语解释

词目 省吃俭用

发音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释义 形容生活中节衣缩食,非常简朴,节约,节俭。

反义词:挥金如土

近义词:少吃俭用 乞穷俭相 贫不学俭

礼奢宁俭、克俭克勤。

二、成语出处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虽不及得盛三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举例造句】: 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三、近义词解释

【成语】: 克勤克俭

【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举例造句】: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近义词】: 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反义词】: 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勤俭

【英文】: be toth industrious and thrifty

【故事】:

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经3次路过家门而不回,终于取得了成就。舜认为禹能够克勤克俭地为人民服务就让位给他.

展开阅读全文

为了不让孩子辍学他省吃俭用为学生垫付学费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上李村距上清镇有30多里路,是一个典型的山高水冷、交通不便的山区小村,生活条件艰苦,村民想写个申请报告,还得到处求人。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李雨才毅然担任起了这个山区教学点的教学任务,成为这里唯一的民办教师,一干就是30余年。

“当时我就决心把家乡的孩子们培养好,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那时村民大多经济困难,每到开学的时候,总会遇到想读书的孩子交不上学费。有个叫小英的孩子就由于家里人口多,父母认为女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我就上门劝说,最后帮她垫付了学费,这个孩子才得以上学。还有个残疾人,夫妻离婚留有一子,说到读书问题,他总是笑着说‘没有钱,孩子怎么上学’,我同样为他的孩子垫付了学费,让他的孩子按时上了学。”9月9日,在江西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表彰大会现场,李雨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是农民家出身,深知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他能帮就帮。

事实上,当年李雨才的工资并不高,家境也不好,可为了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他把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帮孩子垫付学费。李雨才说,30余年来,他垫付的学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老兵夫妇省吃俭用攒40万建两所希望小学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早饭馒头咸菜,晚上面条稀饭,连厕纸都用废报纸换,家住北京市丰台第13军休所年界八旬的陈荣超、杨玉仙夫妇省吃俭用,相继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和23个图书室。两人都穿旧衣服,每次去遥远的四川看望学生,两天一夜,买的都是火车硬卧。山高路陡,不辞辛劳。

1988年离休后,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两口闲不下来,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当即决定要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经过打听,捐建学校至少需要20万元,但两人数十年的积攒尚不足一半,便千方百计省吃俭用。

攒够第一笔20万元后,老人把希望小学选址雅安龙门乡,他们曾在此战斗,200多名战友埋骨此处。

此后,老两口商量,要再攒20万,再建一所希望小学。2005年秋,第二所希望学校在内蒙古乌兰浩特耸立起来。

这两所学校他们都亲自选址、调研、监工、追踪,如今都成为当地名校。

老两口后来改变助学方式,为革命老区捐建了23个希望图书室。

两老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他们深感今日来之不易,一心想的只是能为人民做些什么。

两老唯一的儿子病退,仅靠儿媳妇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过活。他们起初不理解父母的“裸捐”行为,陈荣超的答复铿锵有声:“我们的钱是人民给的,就应该回到人民。你们几个人受益和那么多孩子受益,天平上称一称,谁轻谁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