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百岁感言杨绛读后感(通用15篇)

春节,在这个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的日子,无论离家有多远,无论车票有多难买,都阻挡不了游子们回家的心情。同样的,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有一群乘务人员,他们默默地付出,给我们的旅途增添了很多的温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百岁感言杨绛读后感,供参考借鉴!

浏览

5853

作文

15

篇1: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言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的悲欢。”

考考你,这是哪本书的开卷言?你说对了,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词。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三个人物:贾宝玉、金陵十二钗的林黛玉以及丫环晴雯。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衩三个人的爱情婚烟悲剧为中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蕴含了封建社会的婚姻悲剧。

故事里,金陵十二钗中的林黛玉最为悲惨。小的时候她的妈妈死了,于是她舅母把她接到家里。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是在那冷漠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她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生活中的无奈把她变得多愁伤感,变得“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然而,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却成为悲剧,正应了那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内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在那个父母包办婚宴的时代,他们之间的感情只能成为泡影。

正道是: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世上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言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红楼梦》这部小说,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看过少儿版了,当时吸引我的不光是里面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还有里面那古香古色的插图。我想日后我爱上画画,喜欢工笔画也有一定的原因吧!也算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小时候看会有一种感觉,它似乎是一个长篇的言情小说,但直到现在已为成人,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在曹雪芹的笔端,《红楼梦》里有道不尽的荣华富贵,说不完的世态炎凉的背后,更充满了对人性的诉探。

本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黛、钗的七情婚姻悲剧及琐事为主线,展现了穷途陌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我每一次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初读这本书时,小小的我便感动于那木石前盟,便沉沦于那句“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便爱上了林黛玉这个痴情、超凡出尘、柔柔弱弱的女子。可是,当我再次翻开《红楼梦》时,依旧感动于那木石前盟,却在不觉中也信了这金玉良缘;对林黛玉的热爱也淡了,却欣赏起了那朵“艳压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宝钗!她举止娴柔,端庄豁达,淡雅中不失秀美,与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相处。若是小时的我,可能会选择做林黛玉那样的人,但此时的我却更愿做宝钗那样大气、聪慧、热情、知性的女子。只是最后她们的结局叫人潸然泪下,深沉良久。

红楼,终究让人们怀念与向往,可是,在这片桃花落地时,终究只是一捧镜花水月,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百岁感言读后感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在翻阅报纸时,读到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虽然只有短短的那么几句,可我还是有些深思。

我现在三十岁,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在想自己到一百岁的时候,也会有她这时的感慨吗?当然,我是啥学历,啥身份,啥水平,怎么能和杨先生比,我只是想说,到自己一百岁之后又会怎么样呢?我不曾知道了。但是,杨老师的一席话,确让我深有感慨;是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说的真的好好啊,我虽然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但有时我内心是淡定的,我现在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居所安定下来,不要跑来跑去,不在不知道明天会居住那个地方;我现在也有了宝宝,我只想陪在他的身边,和他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就好,一起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健康平安!

在家一年没有上班了,这一年真的让我从当初的抓狂,自己就这么废了,大学白上了,自己的雄情壮志就这么结束了,等等,到现在的淡定,难受不是自己的转变吗,日子都是这么一天一天的度过啊,我不图过上怎样的富裕生活,只求家人都有饭吃,家人都健康平安;可能有人会讲,你也太颓废了,怎么一点都没有志向,呵呵,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怎么说了,自己通过努力去达成自己的梦想、志向当然是高兴、快乐的事;可话又讲回来,我们的目的不都是让自己最后开心快乐吗,怎么做都好啊,不是吗?呵呵

不知道,又有些语无伦次了,但多少有些让我反思,一段时间内让自己停下来,好好的反思下,或者回头看看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行程,总感觉蛮好的,呵呵,去掉不好的,总结好的,再继续后面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百岁感言读后感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很辛运一大早就读到了这篇感言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看先生的感言,而立之年的我如同和她一起沐浴了一场世纪风雨的洗礼,很多自己还没经历到的东西似乎看到了几分轮廓。但人生于我而言,还有很漫长的路去探寻。

六年前的今天,我刚从大学校门迈出还不到一个月。那时的自己,到没有像先生所言迷恋爱情,而是一股脑儿的扎进了创业的洪流。整整四年的打拼,喜忧参半;两年的打工生活,拮据度日。同样的六年,很多同学却已经小有成就,有的赚了钱,有的升了官。回想毕业前夕,大家还都不分上下,而今却有了差距,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今天,看了先生的感言,仿佛有些开悟。“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又何必等到拥有一切时才去追求幸福呢?其实幸福一直在我身边,只是心态出了问题。做一个“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想好的,做好的,得好的”的六好先生,幸福自然会在心中绽放。每个人都有别人羡慕的地方,当然家家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关键还是自己的心态。

人生无时不刻的在接受着生活的锻炼,锻炼的过程,有苦有乐。把苦变成乐,是对生活的豁达,把乐变成淡定,是对生活的境界。正处于壮年的我,肩上有家庭的责任,必须在豁达中,向生活索取物质基础,当然也不能少了精神上的追求。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一个挣扎在温饱线的人很难做到淡定,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因此,做自己现阶段该做的事吧,只是不要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迷失了自我,荒芜了心灵。加油吧,年轻的创业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百岁感言读后感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读杨绛的《一百岁感言》,颇有感触。杨绛在文章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文中的两个“到最后”,是她内心世界的剖析和解读,也是她对人生过往的归纳和总结,句句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

也许你认为,她的观点里面有些宿命的成分;也许你觉得,这只是她的一管之见,没有什么代表性。可是,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识女性,她的这种领悟,至少是肺腑之言,至少是洞察世事的人生体验,如果说够不上你所认为的什么人生真谛,那它至少是真话实话,她不会参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们三杨绛读后感

全文共 219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03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百岁感言读后感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各个QQ群里都在转发杨绛的《一百岁感言》,似乎很超脱了,很明白了,很放下了。很多人叫好。我读了一遍,感想是:可怜,可叹,可悲。

可怜在于,她活了一百岁,还以为死就是一切的结束,以为就可以“回家”了。完全不知一个人的神识是无始无终的,死后还有漫长的路程等着她。

可叹,作为有名的知识分子,一肚子学问,却认为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的不公平,只觉得很不公平,而不明白真正的道理:一切都有因有果,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

可悲,还在用精神的、物质的那一套理论来思考人生。可能是善缘不足,没有机缘使她听进佛法。一百岁了,还不赶紧念佛!!真替她着急啊!

现代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以为人生就是这么一段,完了就完了。所以种种结论,都是片面的分析,得出的片面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言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王熙凤,是除了贾宝玉,林黛玉以外的重要人物。众所周知,她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贾琏之妻,人称“凤辣子”。对她我的第一印象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远接宾客!”。凤姐的容貌也是姣好,“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提到王熙凤,不自觉就会想到“泼辣”一词。在生日当天,凤姐喝醉酒了,在窗外偷听到贾琏要将平儿扶正,当即就“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大骂起来,充分展现了一副泼辣的女人形象。贾琏也不甘示弱,摆脱以往逆来顺受的模样,竟要操起剑来杀凤姐。凤姐也终于展现出一副弱女子的样子,只好跑去找贾母了。其实凤姐只有王仁一个亲哥哥,但也是自己孤身一人处在荣国府这个大家中,无依无靠,指不定时常也靠在角落中哭泣,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她不能表现出来,万一被有心人看到,抓住了把柄,要想在荣国府稳住地位就难了。

虽然凤姐泼辣,但你不得不佩服她的管理才能。她本就是荣国府的实际当家,实在叫人惊叹,一位女性竟能管理一个大家庭。在秦氏死去之后,贾珍有讲料理丧事的`重任托付给凤姐,凤姐这向来组织喜事的人竟也答应了。本这宁国府已是一副破灭景象,但凤姐到来之后立明规矩,并以身作则,对于犯错的人毫不仁慈,树立起很高的声望,并将宁国府安排的面面俱到,真是令人敬佩。

但她有时又是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只要侵犯自己一点利益就要只对方于死地。这贾瑞见凤姐姿色动人就起了淫心,凤姐看出之后便设局算计他。第一次骗他在荣国府等了一夜,第二次也是相同的计策,只不过被贾蓉抓到,又挨了尿粪浇,最后得了相思病而死。又说凤姐得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借善姐之言打击她,又令“胡太医”故意给她开打胎药,让孩子流产,尤二姐也陷入昏迷。最后,尤二姐实在无法忍受,含金自刎。

最终凤姐也失去了管家的权利,之前落下的病根更加严重,得病而死。

人们对王熙凤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对她的恶毒是十分厌恶的。“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她为了三千两白银,竟忍心逼死两条生命!但我同时又为她的精明感到吃惊,想想自己平常学习生活中,忙活自己的部分都手忙脚乱,而且又时常犯错,凤姐是如何生活在这水深火热之中阿!万事都要看颜色,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我现在有这个权利却不好好利用,真是惭愧!总之,从凤姐身上可以看出遭受封建侵蚀的影子,也可以从她身上学的许多,真是可爱!可恨!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言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曹雪芹写《红楼梦》,不是什么恶毒,而是要展现自己心中的真、善和美,展现自己心中的价值和信念。那怎么样才可以让你了解他内心的真善美呢?他就借《红楼梦》这部小说,把自己心中最美的东西一一陈列出来,让人们欣赏,赞赏,唏嘘感叹;然后再亲手把它毁灭,让人们惋惜,痛惜,荡气回肠的反思。

严格的说,只有悲剧才是美的。因为,人们心中期盼的,渴望的都是美好的事情,好事发生的时候,都以为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事情,却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珍惜。曹雪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人们学会了解,学会珍惜,学会正确的对待和爱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悲剧发生的时候精神崩塌,寻死觅活。

书中借一块补天的宝玉幻化为人间情种的机会,讲述了他如何的在溺爱中成长,如何与姐妹们嬉笑玩耍,如何在俗世中屈从和叛逆,如何又看破红尘终归虚幻等等。作者试图通过书中的至真,至善,至俗,至美,至痴,至灵,至穷,至富,至空来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理解的,如果你不理解,那么你又如何获得至真至善至美的幸福生活呢?

人的一生有两种梦,一种是天天晚上梦到的,一种是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前者只有休息的时候才会做,后者则是分分秒秒都在做。一定千万要记住,晚上梦中的很多事情、场景你会后悔,但是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在梦中改正或者补偿;但是,后者却可以,人生之梦很长,你发现自己错了,随时都可以纠正,只要你愿意。

末了,有些感想和大家分享。

好色是没有错的,情种也是在好色的贾府熏陶出来的。

情种对于女人的评论,即使是在男女平等的今天仍然有意义,男人和女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不可能视为不见的。

我自己已经证明,不读《红楼梦》也是可以脱俗的,但是,用《红楼梦》作为脱俗的一种标准也是可以的,呵呵!

我常常说的,亲人用世俗的观念,假借“爱”的名义伤害亲人是最残酷的。中学时代,读完《家》之后,好几天睡不好觉,反思的就是这个问题。《红楼梦》里的故事同样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们三杨绛读后感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是那种古朴庄重的装桢,一如老一辈学人严谨朴实的为人,又仿佛是久藏窖底的陈年佳酿,让人望而生敬,闻之欲醉.

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几本杂志上的介绍,买前几日,我有种渴望见到久别的恋人那样迫切的心情;买下后挑灯夜读一口气看完,感慨颇多.

书中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系,让我也为之而牵肠挂肚.我感触最深的是主人公的深挚亲情,永恒恋情和爱书痴情以及淡泊名利的性情.

作者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还有生女儿时的艰难,以及伴着女儿的成长的抚育教化,时时处处流露着一位母亲对晚辈的深情厚爱.父女俩的亲情加友情使我除了感动还有惊讶.女儿长大后对父母的关心呵护,都让我想到为人子女的责任.他们一家三口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生历程让我感慨良多,羡慕不已.他们的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温馨幸福,这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遇合.三人艘历经坎坷与磨难,却音问一起的彼此宽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和甜润.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生,真让人羡慕!

钱钟书和杨绛的恋情更是永恒深挚,历久弥新,让我感慨万端,不由的想起了古诗里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两位携手走过六十余年的坎坷人生路,彼此互相支持,成就卓著,情深意重.钱先生人生的最后四年卧床不起,杨绛先生也已高龄,但仍侍奉汤药,悉心照料,使他平静的走完最后的人生岁月.这种永恒的爱情,这样莫逆于心的人生伴侣,可感天地日月,让普天下的人们由衷生羡!而这永恒爱情的源头是两人对书的热爱.正是志同道合成就了这一对文学大师夫妻.

生活的困苦,因为有书香的沁润而变得甜美快乐;时局的动荡,因为有阅读的充实而保持着内心的宁静镇定.正因为沉入书海的濡染,造就了他们的博学多才和聪明睿智;修养成了淡泊名利,不忧不惧的仁者气概.因为读书著述,而卓然挺立于世间,道德文章,深受世人的尊崇与爱戴.先生不朽,先生永生.先生的不要名声,但其著作的魅力在崇敬的心中永远留下了鼎鼎声名.先生虽未期,身后人缅怀,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家人,并庆幸自己也是一个纯正的书痴,这一点上可以靠近先生.此生此世,能向先生靠近一点点将是我永生的追求!

先生淡泊名利的性情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先生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 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钱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达观的智者甘坐冷板凳,深知名气之累,但求几个琴瑟相和的知音.张学良有诗云:"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蔡元培说:"纵留万古名何用?但求霎那心太平"此皆久负盛名之人的切身体会,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否心灵自由人.知音是骨子里相互体谅,深切理解,旗鼓相当的朋友,多求不得,也不可求,有几个就足矣.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钱钟书个性鲜明,也让人尊敬 ,不见蒋介石,从不炫耀曾翻译,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所顾问,不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多少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惟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折服?

书末有两段话也让我深思.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真是智者将历尽沧桑后体悟出来的人生箴言,听着这些伴着淡淡的忧伤的诉说,我也受到些引导和启发.没有永远这才是真切实在的人生."永远"只能在永远的追求中,没有长久的永远,只有永恒的短暂,快乐也罢,忧伤也罢,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归于淡漠.这都是教人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坎坷磨难.平静的面对,坦然的接受.尽管快乐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伤,我们还是心甘情愿的忧伤并快乐着,同时,积极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的结果都将是老病和死亡,而重要的是追求时体验生命的过程和充实心灵的过程.曾经经历的,就是曾经拥有的.体验,感悟,拥有,这就是充实自我生命的过程,也就不曾虚度此生,也就没有辜负父母和岁月赐予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们三杨绛读后感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逛书店,喜得钱钟书夫人杨绛新作《我们仨》,三联书店这七月份刚刚出版发行。回家后迫不及待地一口气把书读完,按捺不住亢奋之情,当即写下点读后心得。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钱钟书与杨绛唯一的女儿)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第165页)在痛失亲人之后,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用清新幽雅的笔调、冷隽幽默地追记了他们这三口之家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集结成回忆录《我们仨》。他们仨性格迥异,却志趣相投,都把读书治学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他们善良、智慧、正直,他们对生老病死看法透彻豁达——所有这些在杨绛传神的笔下,平易自然娓娓诉说,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切如故,爱不释手。其中描写钱钟书先生的章节,尤为耐人寻味。

我们近距离地看到,钱钟书先生是一位憨态可掬、诚挚厚道、调侃幽默、平易可亲的学者。你看他,“笨手笨脚”地老是“做坏事”,今天“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过两天又“把台灯砸了”,接着还“把门轴弄坏了”(第87页),但对别人却体贴入微:妻女离开产院回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87-88页)”端给妻子吃。回国后,他听从父命回蓝田教书,“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第101页)。他与杨绛几十年相濡以沫,恩爱如故,对朋友“口剑腹蜜”(第75页),“肯帮忙”(第124页),坦诚相待。他诙谐风趣,书中有两段文字颇有趣:“我表姐的妯娌爱和婆婆吵架,每天下午就言来语去。我大姐姐听到吵架,就命令我们把卧房的门关上,怕表姐面上不好看。可是钟书耳朵特灵,门开一缝,就能听到全部对话。婆媳都口角玲珑,应对敏捷。钟书听到精彩处,忙到爸爸屋里去学给他们听。大家听了非常欣赏,大姐姐竟解除了她的禁令。”(第97页)他“吃馆子不仅仅吃饭吃菜,还有一项别人所想不到的娱乐”:“在等待上菜的时候,”他总是“观察其他桌上的吃客”,尽管他眼睛近视,“但耳朵特聪”,能听到他们谈话的“全文”,边听边看边评论——“那边两个人是夫妻,在吵架……”“这一桌是请亲戚”,他能说出谁是主人,谁是主客,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谁又专爱说废话……令人忍俊不禁(第140页)。环顾周遭一些“学者”——他们孤傲怪僻、诡谲狡诈、表里不一、道貌岸然,令人退避三舍——更使我们感到钱钟书先生是如此单纯朴直、“像水晶珠似的远近自然,外内如一”(吴忠匡),人见人爱。

我们还近距离地看到,钱钟书先生才逾八斗,学贯中西,但他总是把个人的成就、威望荣誉置之度外,从来不摆出一副大学者的派头,令人望而生畏。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的文学创作,几乎译成了所有的西方文字;无论在思想文化史方面,在文艺鉴赏方面,在比较文学方面,他都有许多超越前贤的创见和贡献;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旧体诗当行出色,写得极为精妙;他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最具权威和最引人注目的学者之一。《红楼梦》有一首《好了歌》,其中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可钱钟书先生就是一生不爱名不爱利的学者。他“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第124页)。他“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第67页),不愿抛头露面,沽名钓誉。因此,就连一九七五年国庆日他接到国宴的请帖(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荣誉)也不动心,反而托词“请了病假”(第152页),没有出席。因此,小说《围城》改为电视剧后,“他一下子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地来,要求一睹钱钟书的风采”,但“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希奇怪兽”,结果妻子杨绛“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第164页)。听说中央电视台要拍他的专访节目,这可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能有的机会,可他却断然谢绝了。书中第71页还提到: 钱钟书先生在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学士时,有一位英国富翁劝说他放弃中国的奖学金,由富翁资助改行读哲学,然后留校当汉学教授,做富翁弟弟汉学家的助手,研究老庄哲学,可是钱钟书先生“立即拒绝了他的建议”,因为放弃自己国家微薄的奖学金而投靠外国富翁他是“决计不干的”。环顾我们周遭有些“学者”——他们把“学问”挂在嘴上,贴在脸上,寻找一切机会到处忸怩弄姿做骚表演,有名就争,有利就夺——就越发令人感到钱钟书先生的伟大。

上述这些章节,虽然都是桩桩小事,而且挂一漏万,但足以映衬出一位学者的高风亮节。回忆录中写道,他们一家三口平时总是详尽地把自己“琐琐碎碎的事”记录下来,并称之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159-160页)。石子虽小,却经得起巨浪的拍击,泰然留驻沙滩,矢志不移。“石子”记事,事事有石,石堆成山,巍巍魁岸。“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在大山面前,石子藐小微细,是大山的颗粒,当然无可匹比,但小石朴素无华,坚忍不拔,能积成大山,亘古万年。《我们仨》就是由这样一粒粒“石子”铸成的大山,钱钟书先生屹立在我们面前——他“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在新中国建立前夕选择去留问题时他“不愿做外国人”,宁愿做“倔强的中国老百姓”(第122页)——顶天立地,光芒四射,长驻人间!记得四五十年前读过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至今印象还很深刻。是的,钱钟书先生并没有作古,“他还活着”,他在我们眼里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然后才是一位学者,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慢慢地安定下来。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终于也无聊起来,我是最怕闲下来的,也最怕被别人甩下。于是不断的找可以丰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捡起书来。

曾经看过一句伟人说过的话,只看经过至少几百年沉淀依旧流传,受人吹捧的书籍。这句话让我对很多现当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错过了很多经典。

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之后,大学时代她的《我们仨》总总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我却从来没有为它驻足。近几年陆陆续续从报刊杂志网络得知她的名气。这个满头银发的世纪老人安详的坐在书桌旁,让人顿生佩服。

况且人一长大,总会更倾向于家庭,处理家庭的艺术。特别想了解这样一位伟人是怎么在最亲的两个人(丈夫和女儿)死后写的回忆录,怎么安定的过余生。

这本书杨绛以一个妻子,一个妈妈道来家庭的琐碎,三个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没有你想象中的遥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前进,女儿与父母的成长与陪伴。

我从外界知道的钱钟书是一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笔下的他仅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太谙世故,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妻子帮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学习,默默的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文人。

杨绛是一位伟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想来很多事情都无法料理却还是跟着钟书从英国到法国,再回到国内不停的奔波,作为一个妻子,还要渐渐的熟悉柴米酱醋油盐之事。一定是相互的爱情才让这繁杂的家务变成生活的乐趣吧。

钱媛,知道她也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她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应该过得很自卑,钱氏夫妇也可能会不太认可这位孩子。我是多么的肤浅,一个人的美好岂能用所谓的外界的功名来概括呢。她这个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杨的笔下就是她的丈夫钱的化身,很多时候像极了她的爸爸。这想必是爱的一重高境界吧,因为我也会经常从我妈妈的耳边幸福的说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处。

我原本以为如此有名的一对作家应该过着殷实的生活,可是并没有,我也以为他们不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们在国外省吃俭用,还不断地想尽办法努力丰富自己。回到国内也是经常性的两地分居,为生计奔波。生活的苦并没有压倒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他们有的只是乐观的面对与迎接,三个人共同的扶持,这是个多么伟大与和谐的家庭。圆圆这个美好的女儿曾经还为了要照顾父母要终身不嫁,最终还是父母劝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钱氏夫妇过得并不好,看着让人非常的辛酸。由于时代的关系,两位老人体弱多病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也只能怪时代给予那时人民的苦。

曾经以为轰轰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听过看过太多的晒幸福,过分歪腻与争吵,于是植根于脑底的就是这个婚姻与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过这些,杨绛是多么辛苦,看着女儿和丈夫在两年内相继离世,这世界上自己最最亲近的两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即使现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旅舍般,心却没有了归宿。她心里是经过了怎样的翻江倒海,才达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愿这位百岁老人,安安稳稳,静静地享受最后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言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红楼梦》缘起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过多故五内郁结。至于石头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贾宝玉,我们不得而知,只觉得颇有些神化色彩。

再说那降珠草下界幻化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泪水报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与天俱来。她幼年丧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这并非是一个有温暖与爱的家庭,而是一个龌龊之地。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为何狠心抛弃黛玉,另娶宝钗,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个空有痴心的女子,如果连痴心也化为灰烬,又如何撑得下去。殊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计,宝玉并非无情,只是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再说那宝钗,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无情也动人“,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思及至此,忽觉宝钗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则是吃人的封建礼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

全文共 3560 字

+ 加入清单

杨绛先生,于九十二岁高龄,写就一部近十万字的《我们仨》,我猜读者中最抓狂的一群人,当属“钱锺书迷”了。虽则,这几年来,坊间也出版了些研究钱锺书生平与学术诸方面的书籍,然而有关钱锺书生平的第一手资料,份量还是太少了些。杨绛先生以前出的《将饮茶》、《干校六记》等书,对于钱锺书生平研究者来说,早已是最不容忽视的头等史料,然而于爱好散文的读者来说,杨绛先生洗练、淡定的文风,始终在他们心目中占据着颇为“神圣”的地位,连文章大家董桥,也直称杨绛的文章是第一等文章。基于上述原由,《我们仨》一书的出版,堪称是今年出版界的一大盛事。

看完全书,读者才了解杨绛写《我们仨》一书的由头,应当是为了完成先于他们夫妇去世的独女钱瑗的遗愿。钱瑗生前,曾打算写同名的《我们仨》一书,还起好了写作大纲,终因病早逝未果。现在杨绛以她的视角写出的这本《我们仨》,内里充斥着对丈夫钱锺书与女儿钱瑗的深情追忆,文笔悲伤,读之令人恻然。

自1998年钱锺书去世以来,这几年,杨绛先生时有笔仗缠身,如与宗璞、与林非等人。显而易见,世上最伟大的人,也不可能是完人。所以,对钱锺书生前言行或有异议,或对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件正常的事,它们也有利于读者了解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钱锺书。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去寻找,杨绛先生是如何藉此书对近年的一些“非议”,来作出回应的;然而,我们还应注意到,杨绛先生作为“局内人”,亦有一改往日下意识地为钱锺书“添魅”的习气,在书内批露了一些非“传奇秩事”的细节,来为钱锺书的“圣人”地位“脱魅”,还原其成为一个也存在弱点的普通之人。这也许是《我们仨》一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众所周知,奠定钱锺书在中国文化界显赫声名的最基础的原因,是他写出了《围城》、《谈艺录》、《宋诗选注》及《管锥编》等几部著作。前二者完成于1940年代,然而只为钱锺书在较小的读者圈内,赢得了一些知名度。为他赢得文化明星般的世俗知名度,是1990年代初,电视连续剧《围城》热播以后的事了。同时,鉴于《管锥编》一书里展现出的令人惊佩的博学,种种为钱氏“添魅”的文章,一时纷至沓来。钱的同学邹文海在《忆钱锺书》一文中,说钱氏大学入学考试,“算学零分”,仍为清华大学破格准其入学。虽则钱锺书自己承认数学分数不高,否认只考了零分,然而这则“偏科传奇”,似乎影响颇大,大约被认定是钱氏少时即现异秉或天才的征象,而被选入了刚建成的无锡钱锺书故居展示,供后人观瞻。再有如许渊冲的《钱锺书先生及译诗》一文,提及诸多有关钱氏的秩闻,如钱锺书在上大学时,即与夏鼐和吴晗并称清华文学院“三才子”,又说外文系“三杰”中的“龙”是钱锺书,“虎”是曹禺。鉴于这些言论的先知先觉,颇使人怀疑当初最早道出此论的某先生是否即是上帝本人。然而,此类“添魅式”的传奇言论,于读者来说,并无多大助益。相反,一个平凡的人,是如何经自身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坎坷与困顿,进而成为一个博学大家的生命历程,也许是值得读者更真切关注的所在。

《我们仨》的第二部分,无疑会成为杨绛先生以前写的《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的补充,两相对照读来,是颇有收益的。在后面一文中,杨绛先生将钱锺书在牛津得的学位,写作副博士(B.Litt.)学位,有论者考证后,认为应译作“文学学士”更恰当。此回出版的《我们仨》一书中,杨绛先生亦改称作“文学学士”。关于这个学位,杨先生说,钱锺书“常引用一位曾获牛津文学学士的英国学者对文学学士的评价:‘文学学士,就是对文学无识无知’”,调侃了一番。由此联想及《围城》里关于洋野鸡大学博士文凭的那节,杨绛先生一上来写成“副博士”学位,至少可看出,杨绛于钱得的学位不高,还是有些遗憾的。这样的学位,一回国即获清华大学教职,确属“破格任用”。等到钱锺书任职不满一年,因了其父钱基博要其转去蓝田师院“陪侍”任职,钱杨两人为此发生争执。杨绛显然不赞成钱丢弃清华前程,去湖南蓝田任职。杨应当有这个资本去力劝钱,从书中可看出,杨绛的留学英法生涯,更象现今所言的“陪读夫人”。她因了经济束手及需照顾钱锺书、抚育孩子等原故,并未在牛津大学及巴黎大学取得学位。可以说,她的留学生涯,全靠自学;更可以这样解读,钱锺书的牛津学位的获得,有杨绛作出的牺牲在里面。从杨绛简练含蓄的文笔之下,读者更可以看出,这次争执亦有涉两人间的性格差异。似乎钱锺书平时持才傲人、言谈或有直陈他人短处,与清华元老叶公超及联大外文系系主任陈福田,相处并不洽,而为人精细、出言谨严的杨绛,肯定亦会对钱氏此种行状有看法。然而,杨绛行文至此,亦只说:“锺书这一辈子受到的排挤不算少,他从不和对方争执,总乖乖地退让”,没有对丈夫的埋怨,只有理解。

从1941年夏开始,至1949年,是钱锺书这条清华之“龙”困顿于上海之时。他丢失了工作,要靠岳父让出学校授课的钟点,及私授学生来谋生。反观清华之“虎”曹禺,此时早已是声名大噪的剧作家,而此时的钱锺书,甚至连其父钱基博,亦不看好他,以为没有出息,不受宠爱。这一段时光,钱锺书从31岁到38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岁月,杨绛说他们“挤居辣斐德路钱家,一住就是八年。”杨绛接着又很坦然地说,“我在小学代课,我写剧本,都是为了柴和米。”要靠夫人如此奔忙,来维持生计,读者很易猜到,此时钱锺书的心情,当有多么郁闷。然而正是在此段时间,他写出了一生中的所有短篇小说,及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更有初现他博学与抱负的论著《谈艺录》。鉴于杨绛提到,钱锺书对《围城》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作这样的猜测,钱氏当初写小说的动机之一,或多或少与杨绛写剧本一样:“是为了柴和米。”钱锺书在《围城》一书的《序》里,提到此书写了两年,据杨绛说是“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可见钱氏绝非是类似写《在路上》的凯路亚克之流的创作天才,一挥而就即完成大作。钱氏又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他的这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态,对《围城》一书的讽刺连篇的基调,及渺视“某一类人物”的文风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

1949年后,钱锺书得遇两位“贵人”照应——乔冠华与胡乔木,他们都是他的清华同学。先是刚解放时,由乔冠华提名,钱得以进入了毛选翻译小组。相较解放前,解放后在北京做了研究所研究员的钱氏夫妇,在经济上、治学环境上、社会地位上,都算是一种境遇的改善。同时,因钱氏有过“口舌之咎”的经历,故而在往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刻意不再言他人之非,得以“默存”而过关。文革后,钱锺书又获胡乔木青眼,既帮其解决了住房问题,又提名钱做了社科院副院长。这些内容,都在《我们仨》一书中,由杨绛道出,而以前在她的文章中,这方面是较少披露的。显然,不得不承认,上述事项,也是如今钱锺书得以盛名大成的原因中的一个要素。全书亦体现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是展现了钱氏夫妇不与人争、淡泊名利的风貌,这是最可令读者敬佩的地方。据杨绛回忆,钱锺书曾对她说:“有名气是多些不相知的人。”然而,作为一个常人,成名之后的喜悦,是无论如何亦遮掩不住的。平时见多了某些著名作家,在介绍自己的简介中,总要述及自己的作品被译成了哪些国度的文字,并不厌其烦的罗列出来。其实,作家这种想要得到更多的读者读到自己作品的最朴素的喜悦,就连“高蹈”的钱锺书,也不能免俗。1980年代初,在《围城》一书的《重印前记》里,钱氏借机巧妙地点出了自己的作品已有了日、英、德、法、俄译本,暗里偷着自得其乐了一把。

说实话,在我的眼里,近年来让钱锺书“脱魅”的众多指谪言论中,无论是杨绛在书中应对的“不相投的人就会嫌锺书刻薄了”一事也好,还是上面提及的加入毛选翻译小组一事也好,甚至是遇强邻而打架一事,这些只能让我觉得钱锺书越来越从被人为供奉的“圣人”的坛子上走了下来,还原成为了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让人更觉可亲。更值得令人深思的是这样一种“脱魅”言论,即钱锺书不设体系的学术作品,在拓展人类文化及知识领域,创新度究竟有多少?这里边似乎还涉及到如何评价一个学者型知识分子的问题:他们在文化界和学界的地位,是以博学,还是以创新,来作为首要条件进得考量的?而且,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吹毛求疵的批判,因为钱锺书在上个世纪中叶后留在大陆的顶级学人中,是受知识屏蔽这一历史局限性影响最小的一小群人中的一个,他应当承受这种指责。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是,《我们仨》一书,展现的是杨绛眼里的钱锺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钱锺书生平研究者,当然要考量到杨绛敦厚的传统文风下,所书事迹与史实的距离;还要注意到记忆的遗误,这对一个九十高龄的老者来说,都属正常之事。一如钱锺书在一封信(此信原件现存无锡钱锺书故居)中,质疑八十高龄的钱穆所写的《师友杂忆》记忆有误,内中提到的钱穆曾与钱基博锺书父子同赴常熟作讲演,并同住一旅馆事,实为子虚乌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