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精选3篇 作文题目(精品11篇)

纵然我看了那么多的书,却还是难以理解“文学”二字的深刻含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精选3篇 作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66

作文

11

篇1:语文写作基础:写作基本思路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呢?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语文写作基础:写作基本思路,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1、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

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

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

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

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闭幕,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

一、农产品电商有望获政策扶持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面临市场规模不集中、基础设施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等多方面制约,后续将在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信息平台与超市对接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线上线下互动。有关机构预计,在农产品积极触网的推动下,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将达万亿规模,拥有渠道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将获得市场份额提升契机。

从历年来看,由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预期,大农业主题均将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相比往年,今年政策面有望进一步助推农业板块升温。据了解,目前有两大方面政策值得期待:一是作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业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有关方面将起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有望年内出台。二是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有望加码。针对农产品电商的诸多问题,商务部将采取统筹规划、规范秩序等五项措施,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与创新。具体来看,将以促进农产品实体交易和电子商务有机融合为方向,加快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培育工作。另外,加快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物流配套支撑,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更好地促进农产品流通。

二、农药工业企业数量缩减三成

农药工业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这背后关系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大计。目前农业部和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在研究制定农药工业“十三五”规划的相关配套措施。

据了解,“十三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首先,着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表示,未来要通过“兼并重组、股份改制等方式,组建大规模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同时,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农药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针对这一任务,农业部制定了具体指标:“十三五”期间,农药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减少30%,前20家企业原药销售额占行业收入超过一半,原药企业入园区数量占比从48%提升到50%,销售额10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争取在2020年前产生2到3家这样规模的龙头企业。

其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国外创新型农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在10%以上,而我国该比例不到1%,农业部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将科研投入占收入比重提升至2%;同时,累计创制品种研发超过50个。

第三,调整产品结构。如今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特殊用途杀菌剂相对较少,剂型结构不合理。对于高毒品种农药,农业部已经制定了逐步淘汰计划。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陈友权指出,到2019年之前,淘汰溴甲烷和硫丹;到2020年之前,淘汰涕灭威、克百威、甲拌磷、氧乐果等高毒农药,2018年撤销登记;2020年后,陆续淘汰其他高毒农药。

丰富优质的产品种类研发,将有助于我国农药产能借“一带一路”契机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潘爱华在会上明确表示,“鼓励企业和资本到需要农药生产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记者从“农药使用零增长”课题组执行人员处获悉,目前国家正在做农药企业产品出口的相关研究,非洲等地区对农药产品有大量需求,将成为我国农药产能消化的新市场。

第四,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被列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回收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开发三废治理技术设备。相应地,“十三五”期间要求农药废弃物处置率从“十二五”期间的20%提升至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三、启动农业投入机制改革调整农业补贴

目前中央财政对农业实施的各种补贴政策,主要都是以“普惠制”的方式实施,比如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简称“四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简称“托市政策”)。补贴制度的“普惠制”弊端。

针对目前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内外倒挂明显、农产品库存庞大等问题,国家将在“十三五”期间将进行一系列补贴制度和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农业补贴改革的举措,多位专家透露,将以调整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府补贴(“黄箱”政策的一种),逐步扩大“绿箱”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为主。

具体而言,就是将中国目前农业补贴主体的良种补贴、农民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跟着政策走,才不会迷路。导航在,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乡镇十三五规划思路

全文共 3825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五”以来,深桥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大力实施“打造边界工贸重镇”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我镇在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后劲、改善民生等方面协力攻重点,奋力抓落实,加快壮大镇域经济、实现建设“富美深桥、宜居深桥、和谐深桥”。“十三五”是我镇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五年。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基础上,特拟定深桥镇 “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推进 “两个先行区”建设、“诏安崛起”和深桥“打造边界工贸重镇”的战略要求,着力在壮大工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引进项目资金、改善民生民计、建设社会事业、实现农业增产、统筹城乡改革等方面上下功夫,发挥深桥独有的区位优势,发展边界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把我镇建设成为繁荣、稳定、和谐的闽粤边界工贸重镇,为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干部争取将我镇建设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项目空间大、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活强的中心城镇。在“十二五”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效率,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美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一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任务分配和指导下,我镇力争保持年均18%的经济增长速度。争取到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万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5%,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25%以上,综合能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比较完善,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达15,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城镇就业岗位增加25000个。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农田保有量维持在30000亩。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镇要紧紧围绕“扩集镇、建基础、强产业、谋福祉”四大重点,大力推进集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四大工程,着力打造“富美深桥、宜居深桥、和谐深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交通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两个先行区”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抓住国道改线、长途汽车站建设、工业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三大重点项目,推进主要道路建设,重点建设新国道(凤寮-郭寮段)、拓宽连站大道、星辉大道,建成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同时要加快村镇道路建设,确保各村主干道与镇区主干道、省道、国道等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国道、省道、县道、镇村道路一体、达到便捷交通。完善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坐落在溪园村的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凤寮变电站供电线路建设、路网建设、污水管网建设、雨水管网建设及绿化亮化工程,以完美的服务和完善的环境来促成镇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2、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工业化步伐。

深入实施“工贸重镇”战略,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放在首位,实现财政税收大幅增长。一是加快深桥工业小区建设,做好企业优惠政策及项目征地工作,完善镇区内的硬件配套建设,促进工业集聚提升,为企业落户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做大重点企业。充分发挥燕锋水产、合口味食品、鑫旺建材、环宇再生资源、庆安精工等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帮助企业扩大生产、扩容增产,实现产值的提升。三是壮大产业规模。根据我镇现有企业规模、经营状况,重点抓好食品生产加工、轻工业、新型材料生产、玩具生产等行业的发展壮大,努力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形成园区规模。四是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帮助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对基础较好和条件成熟的企业抓好创牌工作,逐步提升企业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取至2020年深桥工业小区能入住规模以上工业30家以上,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税收达3亿元。

3、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以扩大投资为核心,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条件,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优化服务环境,镇内设置企业代办窗口,对项目注册、报备、落地、投建、投产等环节进行一条龙服务,调解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促进项目的迅速落地。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和部门挂钩项目责任制。要督促现有重点项目如新长发玩具、中兴印刷、六睦现代物流、中亚物流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四是做好以情招商、以商引商的工作,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转变,确保年度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都能超额完成任务。一是利用承接粤东和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招商;二是通过开展亲情、友情、友情招商,吸引外出优秀经济能人和企业家回乡创业;三是充分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和民间资金的潜力,鼓励创办纺织厂、服装加工厂、玩具制造厂等民营经济实体,增强发展的后劲。

4、实现农业增产,提升“三农”发展水平

全面落实上级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抓好两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①通过有效利用大坂洋(溪南片)平整的土地,进行有序有效的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种植经营,推广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推进“华表片”土地整治的进度。

②充分利用径尾村、华表村等果蔬生产示范基地,庄上、后埔450多亩高优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水溪村5万平方蘑菇种植基地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四是科技驱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在有条件的区域推广播种收割全程机械化生产,引进优质水稻、食用菌新品种,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等。

二是培养新型人才。

①技术型人才。通过远程教育、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有针对性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适应市场新需求。

②市场型农民。我镇镇区内有包装,制衣、石材加工、农产品加工、建筑等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培育农民闲时就近打工挣钱,农忙兼种粮田。

③科技型农民。围绕水稻高产、塘坝养鱼、大棚蔬菜、菌类种植、名优水果等“科技型”种养大户,在技术上重点扶持,政策上给予鼓励,让他们当好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5、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民生为本,统筹为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主要抓好四方面: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深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资源,综合办公,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动养老、医疗保障全覆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教育助学制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现实生活问题。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扶助个人自主创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落实好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各项救助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

①进一步完善我镇各片学校、卫生院(所、室)等单位的建设,合理配置教育、卫生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②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体育事业,丰富群众的生活。建设完善群众性文体设施,改善文体活动硬环境。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整体文明程度。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促进广电、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不懈抓好计生工作。继续保持计生“一流乡镇”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大对违反计生政策对象的惩处力度,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坚持开展“幸福工程”,帮扶计生贫困家庭,切实提升计生工作总体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①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抓好“三合一”场所、道路交通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治理,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②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以建设“平安深桥、和谐深桥”为目标,加强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镇、村防控体系,深入推进严打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③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群众情绪疏导、社会矛盾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深化群众诉求代理机制,强化信访主渠道作用,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即将发布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二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

四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十三五规划基本原则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时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扩大社会责任,扩大就业,保护资源和环境,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般认为,战略管理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适应环境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整体最优原则;反馈修正原则;适度合理性原则。

1、适应环境原则。企业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有些间接作用于企业,如政治、法律、经济、技术、文化等;另外一些因素则直接作用于企业,如政府、顾客、供货商、债权人、股东、员工、竞争者等。战略管理就是要在清楚这些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机会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有人说,战略管理就是要实现企业与经济环境的和谐。

2、全员参与原则。由于战略管理是全局性的,并且有一个制定、实施、控制和修订的全过程,所以战略管理决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和战略管理部门的事,在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都将参与。当然,在战略管理的不同阶段,员工的参与程度不一样的。在战略制定阶段,主要是最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和责任;一旦进入战略实施的控制阶段,企业中基层管理者及全体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全心全意的投入是十分重要的。

3、整体最优原则。战略规划要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要强调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战略规划不强调企业某一个局部或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的愿景、目标来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活动,使它们形成合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资源分配方法等的选择,取决于它们对战略实施的影响;在战略评价和控制过程中,战略管理更重视各个部门、单位对企业实际愿景、目标的贡献大小。

4、反馈修正原则。战略规划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一般在五年以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企业只有不断地跟踪反馈方能保证战略的适应性。也可以这么说,对战略规划的评价和修订意味着新一轮战略规划的开始。因此,战略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滚动式管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

如果企业内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以至原定战略的实现成为不可行或者改变战略企业将会发展更好,这时需要把原定的战略进行重大的调整。其关键就是在于如何掌握环境变化的程度和方向,如果当环境发生微变化时则不倾向于修改原定战略。因此关键在于如何衡量企业环境的变化。

5、适度合理性的原则由于经营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受到信息、决策时限以及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对未来的预测有些误差,所制定的企业经营战略可能在行业内实施的战略不是最优的,主要的战略目标基本达到了战略预定的目标。新战略本身就是对旧战略及其相关的要素的否定,具有创新精神。所以战略实施过程是对战略的创造过程。在战略实施中,战略的某些内容或特征有可能改变,但只要不妨碍总体目标及战略的实现,就是合理的。

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分工实施的,由企业内部各部门以至部门各基层组织分工去贯彻和实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做的工作是对这些矛盾冲突进行协调一致折衷、妥协,即在战略实施重要遵循适度的合理性原则。

:十三五规划十大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思路

全文共 359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十三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理念,明确了在新常态背景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下,我国下一阶段的五大发展目标和六大坚持原则,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议》立足于国内实情和国际视野,突出强调保障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文化民生,加大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进而催生出更加系统完善的产业新业态,通过全面规划与重点培育的相互作用,实现文化产业双效统一,文化事业普惠基层,发挥文化在提升国民整体幸福指数中的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协调、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是《建议》的第四个重要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建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在主要目标中特别强调“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翻一番”的量化内涵其实是要求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当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指数的提升。我们要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理念与发展方式,始终坚持“以文化人”这条红线,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文化产业支柱地位

坚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时期,中央对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方面做出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文化法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进行部署。

此次《建议》的目标要求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十二五”的基础之上,中央把这个目标延长了五年,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五年当中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倍增计划可以继续的往前推进。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不能只强调文化数量上的支柱性,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上的内涵式发展。

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要融合发展。《建议》“指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公共文化是我国公民文化权的最基本的保障,文化产业是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强劲支撑和推动力,两者之间互相支撑,特别是在公共文化内容的提升上文化产业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当中也需要文化产业有更多的更现代化的更人性化的服务和表现。

双效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双效统一。文化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产值的提高、数量的增多和门类的丰富,还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这也恰好体现了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特殊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和底线,这在国际发展当中也是有例可循的。《建议》强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等都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体现。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唯量”说话,GDP并不是全部。我们要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把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置于首位。因此,文化企业要坚持生产社会效益良好的文化产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事实也证明了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往往能够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两者并不矛盾。而政府部门则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并加强监督,对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文化发展要以精品为导向

文化发展必须要协调,而协调发展最终的导向就是要打造精品,此次《建议》也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精品化方向。文化产业的精品就是要实现文化产品的精准化,公共文化的精品化就是要使公共文化在向基层倾斜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最渴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能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落实。正如总书记在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到的那样,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因此,我们的文化发展也一定要打造精品,要做到既有数量,更有质量,既要有高原,又有高峰,这些思路和内容都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所不可或缺并且需要一一落在实处的。

文化建设要科学、协调、和谐、可持续

增强发展协调性是本次《建议》的重要方面,正如《建议》中指出“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同样非常重要。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相一致,文化建设“东高西低”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不论是公共文化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的速度与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基本相同,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人才、资本、技术、规模等方面,东西部文化的发展均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产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公共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从全新的角度进行认识,文化建设的不平衡现象也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予以有效解决,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能级,深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体系。我国的文化建设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当中,这就决定了“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要得到有机统一,让文化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统一,实现发达地区文化发展与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网络文化安全事关重大

互联网的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文化传播的新形态、新内容,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次《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从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建设、网络文化发展环境建设、舆论导向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说明。网络文化安全是事关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密切相关的大事,也是当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矛盾最为突出、亟需解决与面对的重要领域。

互联网技术更新快、发展普及快、信息扩散快,新型网络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式异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则成为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网络文化安全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创新有为的重要方面,要通过积极建设与有效管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实现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完善文化发展的长期体系

所谓体系,重点在于可持续性,关键在于体系之间的相互借力、相互照应、相互整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样需要完善的体系。“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系建设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此次《建议》也强调了文化发展“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这既包括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也要包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顶层设计、宏观布局角度予以思考,更需要从市场主体、项目落地等微观环节密切筹划。在注重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会展出版广告等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也逐渐关注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和新型业态之间的融合发展等问题,这都与文化发展的体系建构密切相关。同时,从社会环境到人才培育,从流通体系、金融支撑以及国际贸易等,这些要素都是“体系”中缺一不可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依然大有可为、必有作为。《建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全新举措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正式制定起到了宏观性和指导性作用,文化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的中坚力量,更应当发挥其巨大作用,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布局谋篇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陕西高考作文题目: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在哪里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优秀范文】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信任在哪里

信任是一缕春风,它会让枯藤绽出新绿;信任是一条纽带,它连结了无数心灵。信任又像绽放的花朵,它需要友爱作空气,忠诚作阳光,关切作雨露。

十四岁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抽屉上多了一把锁,而且经常半夜房里的灯还亮着。

有一天,妈妈看见女儿神神秘秘地拿着一个小盒子放在了带锁的抽屉里。妈妈不经意的问了女儿一声,女儿高兴地说:“保密。”

妈妈帮女儿收拾房间,发现垃圾桶里有一团被女儿揉成一团的纸,妈妈好奇地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我爱你……”,后面还有字被墨水弄脏了,看不清了。妈妈非常吃惊,她想起了每天晚上,女儿房里的灯亮着,女儿拿着盒子……,妈妈觉得女儿有点不对劲,但妈妈又马上想:不,我相信我女儿,她不会……,一定是我弄错了,我坚决相信我的女儿。

以后几天,妈妈都没有“监视”女儿,仍向往常一样对女儿。

那天晚上,女儿早早回到家里,帮妈妈做家务,还亲自下厨,炒了妈妈最喜欢吃的菜。

吃饭的时候,女儿从房里带出了一个盒子和一张纸条,妈妈非常吃惊,因为女儿手里的盒子正是那天女儿神秘放进抽屉的盒子。女儿依偎在妈妈的背上,拿出纸条,深情地读着:“妈,我爱你,如果我是荷花,您就是为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女儿读完后,笑着说:“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段话是我反复修改后写的,这个礼物是我用零花钱买的,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顿时,妈妈全明白了,那灯、盒子,妈妈都明白了。

妈妈非常感动,也觉得对不起女儿,于是把她原来的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儿听完后,笑着说:“妈,您不是没偷看我的抽屉嘛,而且您也仍然信任我嘛,只‘想想’没关系。”妈妈笑了,她得意的笑了,因为她庆幸当初只是“想想”。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别人,“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作文的基本思路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的时候先确定写作基本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加生动内涵,今天小编整理了写作文的基本思路,希望你们喜欢。

1、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

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

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

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

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全文共 19855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县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快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正确研判国内外形势环境,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为科学编制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对未来五年象州县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富民强县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三五”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绩显著

“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象州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五大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奋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我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调结构、强后劲、增活力、惠民生,克难攻坚,奋力拼搏,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十二五”期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可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00亿元,年均增长11.65%;财政收入可完成6.58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384.50亿元,年均增长15.48%。“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市各县(市、区)前两名。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以转型促升级,以特色促优化,助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15年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4:44:22调整为29:46:25。工业的主导支撑作用增强,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98.4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工业主导作用显著。象州县工业园区获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认证,“三大园中园”[1]建设初显成效。志光家具实现“三个广西第一”[2];太粮米业成为“全区三最”[3]的精米加工企业。现代农业亮点频现,2014年粮食总产量为19.56万吨,象州红米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象州华金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农作物和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57.21%和78.22%,居全区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来宾市桑蚕生产突出贡献奖、来宾市桑蚕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2014年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古象温泉度假区、象江水利风景区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利风景区,象州凉泉、石贵生态村分别评为自治区、来宾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商贸物流和金融业发展日趋活跃,形成以家家福超市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企业成效明显,累计为县域企业融资13亿元。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城建塑县”战略,以人为本推进人口聚集,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2014年底城镇化率提高至36.70%。县城全力做好“六篇文章”[4],“五大中心”[5]雏形初显,城镇面貌展现新形象;小城镇建设抓好 “十个一”工程[6],石龙镇重点镇建设已初具成效,中平古镇、运江古镇开发正在加快建设,建设了罗秀菜厂村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城镇管理能力提升,市容市貌发生较大变化,“十二五”期间连续三届荣获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特等奖。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道路设施方面,完成百丈至寺村、石龙至象州等通乡(镇)水泥公路改造,柳武高速已基本建成,柳梧高速已进入施工阶段,柳肇铁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港口建设方面,成柳江象州段四级航道整治工程,钓鱼公作业区一期工程、猛山作业区一期工程初具规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桂中治旱土地整理项目19处,水库除险加固23座,完成中平镇河村防洪工程和大乐镇防护堤工程,实施了水晶河灌区、罗秀河灌区末级渠系防渗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6处,解决不安全饮水11.1728万人。

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完成29000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完成8850元,年均递增11.70%。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得到全面落实,象州县中学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复查评估,本科上线率多年位列全市前列。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申报专利65件。文化事业喜结硕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三馆一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天候免费开放,“象州壮欢”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在全区率先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全县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有效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实现灾区群众“五个有”目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xxx万人,并荣获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称号。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加强城乡空气和噪音、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工业污水等防治工作,全区首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寺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使用。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太阳能环保技术、清洁能源得到大力推广。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1.2%,农村沼气入户率68.7%,位列全区前列,饮用水达标率100%。全面完成“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6%,先后获评为广西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广西“森林县城”,连续三届荣获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特等奖。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财税、行政审批、国企、农业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十二五”期间,核定全县xx个单位行政审批事项xx项,行政审批同比提速50%;保留重组工作部门24个、挂牌机构12个,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我县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模式在全区推广。抢抓“柳来河一体化”、“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与东盟、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围绕三大产业园区,加强对外合作,开展特色招商,201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8亿元。

社会治理能力增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14年中央巡视组、自治区和来宾市交办的信访积案办结率达100%,全县信访总量下降19.7%。获自治区依法行政示范点等自治区级荣誉。社会安全感有效提升,率先在石龙镇建成全市首个乡镇“天网”工程,连续11年实现“命案”全破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2014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下降100%。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95%,对辖区内餐馆监督覆盖率达90%以上,对县乡两级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经验与问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三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总结“十二五”时期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是必须结合象州县实际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来宾市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善于在国家和自治区战略实施中抢抓机遇,促进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必须重视培育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立足港口西江黄金水道重点节点港口优势,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经济,立足温泉优势,大力发展象州温泉旅游,提高知名度。三是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做好各项社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虽然“十二五”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和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县域经济总量GDP不足1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三产业所占比例小。二是工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工作滞后或缺乏,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特色农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四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矛盾突出,象州县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上游,兼顾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建设和企业引进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环境压力。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判断国内外环境形势,我县发展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从国际看,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极其深刻复杂的变化,后金融危机下,经济复苏还很脆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秩序调整加快,传统西方大国复苏乏力。在经济持续低迷的作用下,各国政治和社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国关系走向出现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合作与稳定仍然是主调,这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经济局势,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国家根据国内外局势,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对内推进“四个全面”,加快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对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国对外开放升级版,不断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为广西和我县“十三五”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内外部环境。

从区内看,一方面,广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战略政策导向,是有效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打造中国对外开放升级版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深入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确保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我县须紧紧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战略,发挥我县作为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的地理优势,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我区经济增速延续近几年逐年降阶态势,风险因素和面临困难依然存在。但随着国家和我区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自治区政府全力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恢复的决心,这给我县经济实现稳增长带来良好局面。

(二)面临的机遇

——“新常态”下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带来转型发展的机遇。一是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中央简政放权,继续推进财税、价格、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稳定的国内局面。二是高铁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其中农产品的交易额不断增长,有利于我县有机农产品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平台打开海外市场。

——国家及自治区系列战略部署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首先,“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五年,国家将大力推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有利于我县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和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推动人口聚集,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全县人民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其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的实施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有利于我县有效参与中国与东盟国际区域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拓宽与国内外及区内合作平台,把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再次,“柳来河一体化”的实施,将通过工业的集聚发展,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大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后,根据《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我县可以依托“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特殊定位大力发展我县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县特有资源禀赋潜力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我县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3亿元,增长11.1%,高于全区水平。高起点将为我县步入“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我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及矿产资源,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县境地域与南宁毗邻,有利于开拓产品市场。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易于集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展开,投资12亿元的“两横两纵”道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工业生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再次,我县是来宾市唯一一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有利我县依据生态发展规划,围绕“生态乡村”的目标,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最后,我县建置历史2100多年,是历史悠久的古州郡,拥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现留有雷山寺、郑小谷故居、薛仁贵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等人文遗产,有利于我县抓住机遇发展文化旅游。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三)挑战与困难

“十三五”时期,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同时,我县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

——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够强。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象州县经济发展迅速,但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趋缓、产业转型压力增大,物价上涨、用工紧张等系列因素影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需要依靠本地财政投入解决的各项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我县作为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国家规划的柳州、来宾转型发展区域内,按照要求承担多项工程建设,包括港口、码头、工业园区、高速公路等多个重大项目,任务艰巨。目前个别项目存在融资难,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的状况,要同柳州、来宾一起按照国家要求建设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存在较大压力。

——征地拆迁难。客观上存在着群众利益诉求平衡难、违规“抢种抢建”处置难、矛盾问题协调难、征地拆迁补偿费分配难等问题。使我县民生服务工作存在较大压力。

——用地指标紧缺问题依然突出。中央紧收土地闸门,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部分项目用地无法保证;土地指标偏少,土地报批所需时间较长,很多项目因用地指标未落实,迟迟未能实质性施工,项目进展缓慢,难以早日达产增效,无法对县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

三、“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考虑

(一)指导方针

初步考虑,象州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自治区“两个建成”“双核战略”“三区统筹”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机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以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为动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目的,围绕打造广西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温泉特色旅游经济名城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以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城工业综合开发、象州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为重点,全力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然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现实基础,象州县“十三五”新常态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港口、温泉旅游资源等优势,释放潜能,实施追赶和跨越战略,提升象州县综合实力。

——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赋予的区域政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鼓励社会和企业创新发展,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模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使我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坚持开放合作。抓住“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机遇,加快建设与东盟国家、广东等国家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开放开发步伐,拓展开放合作新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实现对外开放合作新突破。

(二)战略定位

立足象州资源禀赋特色,建设打造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以得天独厚的温泉和凉泉资源为基础,以“中国泉都”和“千年古郡”的品牌美誉为依托,以生态泉水养生为主题,充分挖掘“象”文化,完善冷热泉生态旅游路线以及朱氏王府古建筑群、运江古镇等人文景观旅游路线,加快温泉小镇建设,推动生态休闲旅游、小商品贸易、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打响“象州冷热泉养生胜地”的品牌。

——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依托广西第二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和丝绸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桑蚕产业,加快广西首个、最大的丝绸印染项目建设,引进服装设计企业,构建水、陆路综合交通枢纽,培育茧丝绸服装物流网络,建设茧丝绸服装贸易中心,建立桑蚕茧-丝绸-服装-物流全产业链,实现由单一“桑蚕原料供应”到“丝绸深加工”再到“服装设计”的角色转变,把象州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

——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依托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象州富硒土地资源、有机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无害化之路,打造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

——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充分发挥我县沿江临港的区位优势,以石龙半岛经济区“三港六区”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为方向,加快港区园区工业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临港产业,推动工业产业向临港地区集聚,有序引导人口向“港产区”聚集,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建设象州成为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

(三)发展目标

我县“十三五”规划目标要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国家及自治区应对经济新常态及全球经济放缓趋势重大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重点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发展仍然是我县“十三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二是调结构转方式是我县“十三五”发展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县“十三五”时期重要落脚点和出发点,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共享发展与和谐发展。

“十三五”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十三五”时期,象州县县域发展实现突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构建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取得明显成效。

(四)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现实基础,提出县“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的初步考虑如下:

——关于“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出台的重大规划、重大战略目标及要求相衔接。因此象州县“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设置,注重目标指标的指导性、可测性、简约性、约束性。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十三五”时期,象州县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建议按8.5%来把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需实现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二是从象州县“十二五”发展实际出发,预计年均增长8%左右,“十三五”期间“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与保持经济增长矛盾较突出,经济增长保持稳中趋好。三是从与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指标衔接上,国家预期增长6.50%左右,自治区预期增长8%左右,考虑象州县属于限制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限,比自治区增速略高。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三五”期间建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关于结构调整指标。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时期突出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考虑围绕提升质量效益设置相关指标。

关于科技创新指标。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加速器”,也是河池市长久以来的短板。指标设置主要考虑以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活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设置相关指标。

关于公共服务指标。按照均等化的原则考虑预期目标,逐渐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主要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等方面指标。

关于资源环境指标。环境资源是承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造生态宜居环境也是我县发展定位和发展要求。“十三五”时期,主要围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国家、自治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要求来设置资源环境指标。

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力象州”

我县工业产业链短,转型升级难度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小。“十三五”期间,要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城工业综合开发、象州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态农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力象州”。

——调结构促转型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创新对我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提高投资规模和效率。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农业农村、民生事业、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促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健全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完善职工工资、最低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体系,构造便捷的电子商务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着力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带动工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争取设立创业基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在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公共软件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

——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现代工业发展。我县工业生产形势严峻、产品附加值不高,要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区园区工业平台建设。发挥“三港六区”优势,完善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丝绸产业园、温州工业园、临港工业园,重点引导先进制造业、茧丝绸产业链、港口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构筑承接国家“东绸西移”产业转移战略和柳州汽车产业辐射的重要平台;加快木材工业园、纸品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家具工业园等园中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做好制糖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糖业产品附加值;继续做强重晶石及钡盐化工产业,重点培育联壮化工企业上市工作,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钡盐加工基地;加快茧丝绸加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华象丝绸印染项目,加强丝绸、丝织品、服装等下游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形成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服装、副产品综合开发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加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建设加美木业胶合板生产线,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优粮食加工业,充分利用桂中粮仓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重点开发生态有机米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来宾乃至广西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力配件、重型机械制造、装备制造业、养老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挖掘新型产业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我县现代服务业起步较落后,发展水平不高。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温泉生态文化旅游。整合温泉、凉泉、古郡等旅游资源,以县城旅游综合服务为中心,重点建设温泉养生区、古镇休闲区,积极培育森林游憩区、田园度假区、产业观光区等一批旅游新增长点,推动旅游产品档次提升,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响“中国泉都”、“千年古郡”品牌。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依托“三高一铁”和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提升先进物流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打造面向珠江-西江沿岸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商贸业发展。大力发展城区商业中心和农村商业;加快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县乡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速融入“互联网+”时代,支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产业、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统筹发展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房地产、社区、酒店、餐饮等产业,实现服务业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程度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农机化装备水平低。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马坪、石龙、运江、水晶等乡镇重点发展糖料蔗、超级稻和桑蚕产业;百丈、中平、大乐等乡镇大力发展优质谷产业;妙皇、象州、寺村、罗秀等乡镇要突出发展特色水果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巩固提升优质谷、甘蔗、桑蚕三大优势农业产业;实施“退桉还果”战略,培育发展蜜柚、砂糖橘、葡萄为主的“三红”种植业;推动新型农业发展,将“生态农业”、“规模经济”和“旅游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村。打造象州富硒和有机农业品牌。依托“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称号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大力发展富硒锶紫红米和有机米,加快开发富硒有机肥、稻米、茶叶、红薯和花生等农产品,推动富硒和有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植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农业新型主体,引导新型主体进行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进优质的新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便捷象州”

象州县目前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健全,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港口优势尚未能充分发挥。“十三五”期间,要紧抓统筹推动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象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构建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要推进现代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立,加快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路全面协调发展的交通格局,逐步打造成区域水路运输门户和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围绕黄金水道建设和石龙半岛经济区开发建设,加快港口码头和航道建设,发挥水运航运功能,加快把象州打造成区域水路运输门户,促进沿河(江)工业园区和企业联动发展。围绕广西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工程,以高速建设为主骨架,重点推进梧州至柳州(象州段)、钟山至象州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柳州至梧州(象州段)铁路建设,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围绕努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力推进国道、省道、县道改造升级,重点建设和完善象州县对外交通体系,加快构建象州作为连接鹿寨、柳江、武宣、金秀等周边县城互联互通中心枢纽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围绕象州温泉景区、凉泉景区、寺村镇交址村革命教育基地等重要旅游景点,加快主干道延伸到景区(点)公路连接线建设,全面改善旅游交通可进入条件。围绕畅通城乡交通路网建设,打通乡村交通“毛细血管”,实施县乡道提等改造项目,以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突破点,重点推进公路桥梁新建改建、村道扩宽、“断头路”联通等项目,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

——提高水利设施保障水平。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以防洪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为核心的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城乡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大力推进中小河流与易发山洪灾害的河沟治理,积极推进桂中治旱工程下六甲灌区节水等重点工程。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构建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快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构建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

——增强能源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加强能源建设和电(气)管线规划,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电网和天然气管线设施的输配能力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统筹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围绕满足工业与生活用电需求,重点推进输变电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等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电网体系。围绕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加快建设全县天然气储配站及输气管网,提高区域气化率。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沼气为主的新能源,改善农村环境,造福农民群众,有序开发风电、太阳能光伏、天然气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县、乡、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2G和3G网络,积极建设4G基站,提高4G无线网络覆盖率,实现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依托“互联网+”,为象州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做好优质服务。加快“数字象州”建设,推进全县信息化服务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交通、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卫生、水利、气象、环保、应急等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的物联网应用。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办公,提升政务应用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打造“魅力象州”

全县城镇化水平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格局,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现代新型城镇及特色化小城镇建设,打造“魅力象州”,有序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格局。围绕象州县构建现代城镇化发展体系战略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优化空间形态,形成“一核一轴三区”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以县城区为核心,以沿来宾—金秀一级公路的石龙—马坪—象州—寺村—罗秀—大乐为主要城镇发展轴,全面统筹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三区”协作发展。县城以城东新区和江滨园新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构建功能完备的县城综合经济区。“一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构建百里绿色长廊生态经济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强化“三区”统筹发展,尤其要加强西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协作互动,进一步辐射和带动东部经济区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合理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枢纽和区域路网建设,提高区域内城镇间通达效率。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布局。

——实施大县城战略扩大城区规模。抓住自治区实施大县城战略契机,坚持提质扩容与凸显特色并重的要求,推进“四化”同步,积极打造经济强县。以扶贫生态移民和“综合转制”为手段,增加城镇人口。拉大县城框架,向西拓展至河西沿岸,向东扩展至花山村,向北扩展至柳武高速延长线,重点建设城东新区和江滨园新区。加快旧城改造,以县城高坡街、南街、北街等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加强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结合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契机,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及区域路网结构。提高城镇产业支撑功能,大力发展石龙半岛经济区(象州镇片区),提升港城融合力度,全面提升县城的要素吸附力、资源转化力和内生动力。

——统筹推动重点特色城镇建设。以“象”文化着力点,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由量向质、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特色城镇。按照“区域协调、持续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多层次、多元化推动城镇建设。加强规划引领,以总体规划、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指导,合理定位城镇,梯次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鼓励探索创新,示范带动,把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中平镇依托三逍岭古墓群、桂林郡城遗址、太平军指挥部等文物遗址优势,打造旅游型特色城镇。加强特色城镇产业支撑,引导乡镇企业集聚、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繁荣经济,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妙皇镇依托县城区建设,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重点打造综合型城镇;马坪、石龙等乡镇以石龙半岛经济区建设为重点,优化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贸交通型城镇。加强特色城镇政策扶持力度,在改革用地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效能等方面给予可操作性指导意见,为特色城镇发展注入动力。

——鼓励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围绕“进得了城、留得住人”的目标,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增强小城镇集聚能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扩大就业机会,增强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着力建设县城、中心镇和特色专业镇,通过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逐步培育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城镇。依托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人、城镇留人的发展格局,实现人、产、城互动融合。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合理有序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尽量把安置点设置在城镇、工业园区周边,解决生态移民群众就业和再生产问题;结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等相关工作,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政策上、措施上帮助解决生态移民户口、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贴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社区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社区集聚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居住向社区集中,加快形成新型农村宜居兴业共同体,全面提升和谐发展水平。

——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逐步打破居住证与城镇户口间的差别,实现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等,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安居,鼓励和扶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教育均等化步伐,有序推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利;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采取廉租房、限价房等多种形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

(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幸福象州”

“十三五”时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幸福象州”,不断增进象州人民福祉。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均等化发展的原则,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建立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特别注重农村教师队伍和教学水平的建设与提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统筹发展民办教育,努力构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水平。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三合一”体制机制,严格抓好控费改革,构建现代管理制度,实现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完善药品采购制度,改革药品配送模式,切实减少医保和患者的不合理支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试点,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切实转变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孕产妇健康、老年人健康等类别管理,做好中央和自治区共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县工作;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责权对应的管理新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更加牢固。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积极扶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民间文艺表演、体育运动、民俗节庆等群众性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县群众艺术馆项目建设,重点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继续推进以“象文化”为主题的万象公园建设。深入挖掘古郡文化,推进文化博物馆建设,引进文化旅游项目,依托旅游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和精品战略,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充分整合全县“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村村通”广播信息及数字电视等现有网络设施,初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构建覆盖县、乡、村(社区)的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增强均等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促就业,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强社会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乡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建立符合全县实际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多层次的政策性住房体系。

——统筹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合理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电视通讯、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管理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城镇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轨。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等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让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高度关注土地已经流转的农村家庭长远生计问题,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五)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打造“生态象州”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加大县域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和城乡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镇,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象州”。

——落实主体功能区划严守生态红线。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科学划分生态空间,明确各区域范围、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据全国、自治区、来宾市主体功能区划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划,结合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生态服务保障红线、生态脆弱区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和重金属防控区域边界红线,制定生态红线保护对策,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加大触动红线行为惩处力度,确保各类生态红线区域得到有效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科学划分城镇发展区、协调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明确各区域范围、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评估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等建设与完善。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保护河流沿岸线等重要生态地区的空间管制,加大恢复、治理、保护和建设力度。继续开展“绿满象州”行动,进一步优化林种结构,严格控制林地占用征收。保护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切实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保护野生物活动区域通道及关键水域,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维护森林生态平衡。推进植被恢复工程,加快坡耕地治理、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力度。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建设。全县面临着城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狠抓节能减排,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工业能效提升。全面提高城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率和处理水平,加强城乡“三废”排放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控制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突出抓好工业废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筑废弃物及道路扬尘等。全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为重点的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活动。抓好清洁乡村示范村建设升级,着力构建乡村绿网系统,全力推进“生态乡村”工作取得实效。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师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立试点试验区,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石龙半岛经济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食品加工、淀粉加工、缫丝、造纸、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项目,建设生态工业循环经济链,推动经济区实现绿色发展,争取将其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甘蔗、桑蚕等优势资源为基础,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挖掘甘蔗循环经济产业链,创建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活力象州”

“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战略部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抢抓重点区域合作开放机遇,加快融入国家、自治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深化与东盟地区的开放合作,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打造“活力象州”。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多规合一”改革创新,构建起“一张蓝图”的规划平台,促进规划管理效率提升。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专项资金整合及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广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PPP模式,重点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城镇综合开发、提供城市公共产品的模式,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加快金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组建象州县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积极培育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关爱帮扶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基层医疗卫生县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改革投资核准制度,减少、简化、整合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提高投资审批效率。

——促进开放与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柳来河一体化”等战略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开放合作创新区。依托“三港六区”,加强西江沿线尤其是南宁-柳州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吸引客商建设港口物流集散中心,探索政商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强化沿线地区经贸合作。深化与柳州、河池、贵港地区的合作,推进合作共建产业园;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积极融入桂西北旅游圈,共同开发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深化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推进与东盟投资贸易、工程承包、资源开发、金融、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深度合作,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七)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打造“法治象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我县依法治县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用权、公证司法、强化监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稳定,打造“法治象州”。

——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服务效率;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执行效果评估,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合规。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推行政府班子成员履职承诺公示制、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公示制,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着力推进财政、征地拆迁、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推行政府问责制,完善行政赔偿制度;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牢固树立务实、清廉、亲民政府形象。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以解决影响象州县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依法治理,要加强法治保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主体与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与习惯,强化社会治理活动与治理行为的合法性。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重视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要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努力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要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实现道德规范对社会治理主体、群众行为的软约束。构建基层网格化社会管理,建立协商对话机制。注重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通过协商对话机制有效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利益冲突,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考试作文写作基本思路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1、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

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

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

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

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镇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建设“两富两美”新武功为主题,按照建设一区(新区建设),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四大(作风大转变、基础大改善、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和谐),实施五大战略(城建美镇、旅游强镇、农业兴镇、民生固镇、平安稳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武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把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同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一、实施现代新农业战略,增强农业经济活力。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畜牧富民战略,依托毗邻杨凌农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按照“行政推动,市场带动”的思路,加强养殖、种植业技术指导,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水平,规范农作物田间管理,逐步将我镇农业与杨陵农业高新技术有机对接,大力发展以鸡、猪为主的畜牧业;蔬菜、良种为主的种植业,实现粮食、良种、畜牧、蔬菜四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十三五”期间,新建标准化养猪厂3个,现代化养鸡厂5个,猪鸡分别新增10000头和10万只,新增蔬菜大棚3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亩,争取年内实现全镇耕地小麦良种化。充分利用我镇沟壑地带,大力培育发展适生林果、苗木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增强农业经济活力。

二、实施重点镇建设大开发战略,再塑古镇新形象。

一是积极做好《2015——2019年武功镇城镇详细规划》修编工作,描绘出我镇未来五年小城镇建设详细的发展蓝图。

二是以后稷路仿古街为衬托,建设后稷路商贸一条街,突出武功镇特色小吃优势,建成东河滩民俗新村。

三是尽力协调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成新区征地、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有关工作,尽快开工建设武功镇新区,拉大城区框架,以省级重点镇和市级示范镇建设统领城建工作。

四是紧紧抓住建设旅游名县的宏伟目标,下大力气开发“武功八景”,挖掘现有文物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以“城隍庙”、“报本寺塔”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和“古镇九街十八巷”的历史面貌。以漆水河治理工程为契机,对区域内河道进行彻底治理和开发,形成一定的水面。加快东西两塬绿化美化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形成大水、大绿,古镇、新区两相辉映的镇区新貌。

五是继续加强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做到市场有人管,路面有人扫,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力度。通过示范带动,逐步辐射的办法,使全镇各村都实现垃圾集中堆放,卫生及时清扫,统一清运,使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五年内争取使全镇2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新农村标准。总之,要通过不懈努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城乡面貌,提高城镇品位,争取实现全市最美乡镇的目标。

三、突出特色,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奋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始终不渝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我镇发展的第一要务,跳出当前思维模式,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坚持把“武功八景”的人文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两河流经的水利资源,作为招商引资重点,积极策划宣传,精心包装筛选,加快实现重质重量招大商。今后,将继续组建招商引资队伍,带上项目,叩门招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每年力争引进1-2个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确保完成县上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同时带动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稳定酒厂现有生产规模的同时,通过引进生产线使武功酒厂的规模,档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县上搞好教稼台,城隍庙、报本寺塔的建设管理工作和苏武陵园、关帝庙,小华山等景点开发工作。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把旅游景点开发以及项目运作,与招商对接,谋求招商引资新思路。始终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扫商引资工作生命线,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治理,信守诚诺,以诚待商,提高政府公信力和社会信用,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四、加速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战略,建设和谐后稷故里。

深入开展“诚信单位、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努力建成一批省市文明村,文明校园和文明单位,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建设、发展武功镇的热情。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2016年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加快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步伐,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努力抓好平时“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计生工作制度,坚持“三个一”领导管理体制,奖罚分明,责任到人,提高我镇计生工作水平。开源节流,争收节支,强化财税征管,坚持民主理财,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强化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化输出程度和输出前培训力度。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平安武功。认真贯彻信访条例,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创建人民满意政府。

提高加快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有为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团结一致,勤奋敬业。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努力建设高效政府,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继续实行干部驻村工作制度,拉进干群关系,解决广大群众所盼、所急、所怨,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