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改作风心得体会(20篇)

追赶超越,要抢抓机遇、打破制约,力争实现创新发展。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追赶超越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847

作文

1000

转作风抓落实提效率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是不是想干事、能不能干成事,是群众衡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标准。当前,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心思不是用在干事上,而是用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忙于迎来送往,酒桌坐得多,基层去得少,没时间干工作,对群众不了解;有的一事当前,“爱惜羽毛”,畏首畏尾,不愿意直面矛盾,不善于攻坚克难。凡此种种,影响事业发展,损害党的形象。消除这些不良现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让干事者有为又有位,使想干事、干成事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追求。

应当说,大多数干部是想干事、能干成事的。但现实中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干部在一个地方能够干成事,换个地方却难于干成事。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不好。常言说,两懒夹一勤,勤的也变懒。有时候,不是干部不想干事,而是环境容不下干事的人。改变这种局面,就应旗帜鲜明地褒扬干事者,让干事者有地位、扬眉吐气,让不干事者特别是想走捷径、动歪脑筋、搞投机钻营的“聪明人”没市场、灰头灰脸。对于敢于碰硬、大胆干事的人,组织上必须给予支持,而且是公开支持。这也就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做到凭实绩选干部、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善于干事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让想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干部干事、干成事的机制。好的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干部干事的责任感、积极性,而且可以促使干部努力探索干成事的新思路和好方法。比如,可以建立和推行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四干”机制,让干部围绕干事、干成事,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其中,“干什么”主要明确目标任务,“怎么干”主要明确方法途径,“谁来干”主要明确责任主体,“什么时间干成”主要明确时间进度。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工作机制,实现“事事有人干、干则能干成”。

让想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还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干部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干事需要舞台和条件,干事者需要支持和激励。这就要求努力给干事者搭建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创造放心放手干事的条件,真正从物质上、精神上善待干事者。一方面,切实尊重和关心干事者,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保护干事者,允许探索,宽容失败,使他们能够放下思想束缚,大胆地去闯去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新挑战大量涌现,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有效应对。时代需要干事者、呼唤干事者。形成良好的环境、机制、氛围,让干事者有为又有位,使更多的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想干事、干成事上,我们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顺利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民法典》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能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为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权利、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之所以要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是因为从建国至今,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民法典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问世,意味着我们国家形成了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规范的民事行为准则,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和有效的权利救济规则——我国法制的体例框架由此丰实延展、枝繁叶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民法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民事法治领域,充分赋予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不受限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发展问题,处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体现出我们国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民法典草案对于民事权利类型规定更丰富,行使权利规则更清晰,权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对公民权利类型及其行使方式规定得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越能起到规范公权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行使公权提出了边界限制。同时,还将切实影响人民生命利益,解决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问题,在私权保障上更进一步。“这最终将促成相关部门更积极施政,公民更遵守法律。”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民法典的颁布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转作风提效能重执行守规矩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一大焦虑,源自对权力随意行事、任意作为的反感。现实里广受关注的官员丑闻,社会上不断弥散的仇官情绪,民间流传甚广的揶揄段子,其根源固然有各种原因,但权力的不自觉不自律不自爱,是重要因素。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砌成这堵墙的不良风气,本质上是权力与权利的对峙。

作风,正是看到了症结,找到了切口,不仅要进一步改造权力观,更可成为规范权力运行的着力点。从提出改进作风的政治要求,到完善规范权力的体制机制,大张旗鼓的理念教育,逐渐变成踏石留印的制度安排:看住预算管好源头,财务公开实时监控,做好审计发现问题……从这个过程,能够清晰地看出转作风这把利刃,指向的是“限制权力”这一肯綮,由此向社会释放强烈信号:要用制度给权力套上笼头。

八项规定将“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并提,正体现以转作风打破无形之墙的期许。过去,宗旨意识往往诉诸“感性的政治”。为群众扶危解难、与群众打成一片,因而被拥护、被爱戴,鱼水之喻、亲人之情,可为代表。而今天,13亿人可能就有13亿种利益,在赓续传统之时,宗旨意识也应体现“理性的政治”。公众看到权力被关进铁笼子、放进玻璃房,才会对执政者产生信任与尊重。这样打下的执政基础,不是仅仅依赖个人素质,而是源于制度化、规范化的权力运行,无疑更为牢固。

作风体现着现代权力伦理问题,作风建设也可以成为权力运行现代化的途径。这也意味着,转作风本质是一个民主问题。民主的精髓,是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既要看到“权为民所赋”,也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新一届中央领导履新之初如此狠抓作风,深意正存于此。这契合了世界民主潮流的趋势,顺应了人民民主意识的提升,更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党必然的选择。

从权力的角度看,作风、学风、文风三者,正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都关联着党风。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才把“三风”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严正告诫全党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从转作风出发,无论是进一步公开政务,还是进一步完善监督,都需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自我限权”的决心,惟其如此,中国的民主政治方能不断走向更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新《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65 字

+ 加入清单

平时并没有怎么写过影评,因为觉得自己一般不会看电影,尤其是没有什么质量,也不值得我看的电影,为数不少的一两回影评还是去年还是前年的了。

今年还是第一次看电影,已经很久没去影院了。一来是因为疫情原因,二来也确实没有让我能提的起兴趣,也就是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的电影。

不过,最近,偶然看到了这部《金刚川》,因为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七十周年纪念,还有一个原因,我之前参加的一个为志愿军烈士整理资料的志愿者小组,又开始新一轮的整理工作了,我有幸,在前两周的时间里,受命整理了两百位在朝鲜开城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一路整理下来,内心也是各种感慨,也很沉重。每当一位烈士只剩下一个名字,无论查遍了英烈网还是百度,名单都遍查不到他们的具体身份信息之时,心里就会特别难受,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位烈士有可能,真的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亲人找不到家了。即使心里很想很想为他们找到更多一点的资料,却不得不只能颤抖着双手,为他们在键盘上敲下双网无信息几个字。不甘心,却没办法。

于是,在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上映,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购买。

这是一部发生在抗美援朝中最后一场决战,金城战役前夕的故事。

在板门店谈判的决定时刻,李承晚突然跳了出来,坚决不同意停战,于是,我军急需要这最后的这一场决战,来彻底打击敌人的气焰。因此,志愿军大部队集中开往金城,准备与敌人打响最后这一场决战。

而金刚川,就位于志愿军大部队开往金城的路上,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江上没有任何桥梁和足够船只,只能靠工兵们用有限的工具和双手赶着搭建一座桥梁,供大部队通过,而美军的侦察机时刻在天上盘旋,时不时丢下炸弹搞破坏。

第二天一早六点,就要发起最后的总攻,时间刻不容缓。

两个高炮班,负责掩护工兵修桥和大部队通过。

只是,他们也没有多少弹药。为了掩护战友们,也为了与敌军周旋,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究竟该执行上级的命令,还是牺牲自己,掩护战友。他们都选择了后者,高炮班,全军覆没,在血与火之中,就算喷洒尽自己最后一点热血,也要与敌斗到底。

敌军轰炸机一次次来袭,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辛辛苦苦搭建好的桥梁,一次又一次被摧毁,却又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被修好,连美国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更不相信,为什么这一次一次的轰炸,就是炸不毁呢?每一次的轰炸过后,总会有前赴后继的战士们,不顾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拼命抢修桥梁,一批一批的战士倒下了,又有一批战士顶上,最终被气疯了的美军飞行员疯狂投下燃烧弹,以为,这次志愿军绝对再也修不好这座桥,渡不了江了,可当他再一次执行侦查任务时,却再一次震惊甚至是震撼的看到一个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场景。在滔滔江水之上,竟然搭建起了一座人桥,无数的战士们在水里用自己的身体扛起了桥板,就这样,大部队按照既定计划,从河上源源通过,而美军飞行员此时已经震惊了,无力得塔台报告“我们是无法阻止他们的”。也许,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群志愿军战士真的是不要命了吗?是的,他们也许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起,就没有想过会生还。

《金刚川》只是一部电影,讲述的只是其中一个故事,尚且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而真实的历史,比这还要残酷,还要悲壮得多。多少志愿军烈士,在朝鲜这片土地上,撒下了自己的热血,他们的故事,惊天动地,比电影还要可歌可泣。

还记得,长津湖之战吗?那一场战役,因为突然由秋入冬,气温瞬间下降几十度,而我军尚未换下秋衣,那一场战役,我军冻死冻伤的战士不计其数。而最著名最催人泪下的,就是“冰雕连”的故事了,受到上级的指示,他们将要在美军经过的路上,打一场伏击,可是,那天夜里,气温突然就下降几十度。可,没有一个战士临阵脱逃,直到等到第二天,指定的时间,阵地上却没有任何的动静。上级派人去到阵地查看(也有一说,是美军发现的)却发现,整个阵地,所有的战士,都保持着匍匐的姿势,手指还放在枪上,只是,却再也不能动了。他们都被冰雪冻成了一座座冰雕。

除此之外,还有为了不让战友被暴露,宁愿被烈火焚烧至最后一刻的邱少云烈士。

为了保证战友们冲锋,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枪口的黄继光烈士。

抱着炸药包,奋不顾身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士(应该也就是电影《英雄儿女》里面那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双手紧握爆破筒跳进敌群的英雄王成的原型)。

还有,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军烈士。他们都还那么年轻,却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他们难道就不想回家吗?他们,难道就不怕死吗?

这应该是美国人永远不能想明白的事情。

的确,谁又不爱和平,谁不想好好待在家里,和亲人共享天伦。谁又愿意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跑到异国他乡来抛头颅洒热血。

没有谁会愿意。可是,这都是被逼的。被那个超级大国逼出来的。我们从来都爱好和平,可总有人看不得我们过好日子,千方百计地想要骚扰我们。为了不让祖国再一次遭受到战火的袭击,为了让家乡的亲人能够安居乐业,他们头也不回地离开家乡,哪怕这一去就不归还。也义不容辞。

因为“我们在这里吃炒面和雪,是为了祖国的亲们可以为了甜咸豆腐脑再战三十页;我们在这里钻防空洞,是为了让祖国的亲们不用再钻防空洞”《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所幸,有了你们为我们浴血拼出来的和平,祖国才有了今天这般的繁荣昌盛。

美国人有的高楼大厦,我们也有了,美国有的航空母舰,我们也有了,我们都有了,而且比他们的更好,您们可都看到了?

今日之盛世,当如君所愿。

我们后辈,会更加努力。相信我们,我们也会更加努力,认真,仔细地做好资料整理的志愿工作,一定要把更多的先烈们,从朝鲜带回祖国。

公辞七十载,今朝请当归!

烈士们,等着我们,我们,接您们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铠甲,[辞海]的解释为“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构成。”在古代,铠甲是将士们上阵杀敌的必备品,兴许它比不上几千年以后的防弹衣那般刀枪不入,但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诸位可莫要以为我要在铠甲上滔滔不绝大做文章了。言归正传,我要讲的是21世纪中国所“穿”的另类“铠甲”。这副铠甲不仅无坚可催,而且科技含量还很高呢!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副铠甲的大名了吧?——对,没错,就是新中国国防!

前人视礼仪为维护国家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谨防逾越。当今社会,国防的定义早已演变成了为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现代国防是各种斗争形式的角逐。它既是国家行为,又是国际行为,也因此有了多层次的目标。

当鸦片战争的第一声枪炮声响起时,薄弱的综合国力不堪一击的抗敌能力让大中国吃尽了苦头,常年的战事纷争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令中国由此走上了一条建设国防复兴华夏的道路。

新中国国防以国家为主体,以捍卫国家主权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为目的。采纳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委手段,以抵御侵略和武装侵略及颠覆。

刀光剑影中铠甲能报战士的平安,临敌再无后顾之忧,赢敌的机率也就大为提高。如今,新中国“穿”上国防这副铠甲,不但安全系数直线上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同时自身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以及国防后备力量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好一副新中国铠甲!看国力看军威,60周年国庆阅兵,既展示了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又展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盛信心,其展现“中国力量”令全世界为之惊艳!

当然,单凭国家独自努力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世纪中国公民的我们也要主动与国共进退,全面普及国防教育,将国防与民防人防有机互补。惟独当“三防“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时候,“铠甲”才干发挥出它最大的威力!

最后,我号召大家:要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常备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国防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胸怀祖国,从而推进国防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一集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已经成为当前最热点、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是焦点中的焦点。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是一名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来说,在这个我们该反省和做出行动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确实值得深思熟虑。

首先,历经“非典”的人都知道其恐怖性,因此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不制造紧张氛围,还要努力做好家人及朋友的思想,稳定其情绪。

其次,多与家人、朋友一起学习交流科学防护知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更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凑热闹。

另外,科普一下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体防护。第一个很容易理解,隔离传染源也就是医护工作者在做的,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观察;第二个切断传播途径,即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途径;最后个体防护即注意个人卫生,出门尽量戴口罩。以上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的家人也有定居武汉的,本来春节期间计划回家探亲,但在家人们的极力劝说下暂时取消了行程;我的家人也有在医院工作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他的坚强后盾,让他安心工作,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我坚信,白衣天使们必定会尽己所能,和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你们绝不是一座孤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2月3日,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全体干警大会,结合春节长假干警思想情况以及今年工作实际,在全院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周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上,检察长赵宏民提出,整顿周活动要在“明责任、严纪律”上下功夫。

该院这次纪律作风整顿周活动,从2月3日开始至2月9日结束,按全面动员,统一思想;集中学习,提高认识;认真查摆,找准问题;剖析整改,规范制度。检察长赵宏民在会上说,全体干警要重点突出责任意识。即从“明责任”上查摆,倡导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决纠正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弱化以及工作不负责任、行为不作为等问题;从“严纪律”上查摆,倡导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格遵守检察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坚决纠正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作风散漫漂浮、政令检令不畅等问题。

检察长赵宏民要求,这次整顿周活动还要与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淳化县检察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检察改革工作”结合起来,与淳化县检察院开展向“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学习”结合起来,与实现追赶超越进程中目标结合起来,以整顿周活动推动今年全院各项检察工作任务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的句号已经圆满画上,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月来临,《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也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了。

9月1号的晚上,我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的直播。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我想,这与当前国家的形势是密切相关的。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重新置身于这场水深火热的劫难之中。

2020年注定不平凡,疫情的爆发打破了生活原本的平静,掀起了一场人心惶惶的风浪,无人幸免。街上无一行人,道路上无一车辆,宁静得仿佛时间停住了一切。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只能被迫停学停课,呆在家里。

如今,战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街上行人驻足,公路上车辆来往,企业复工,学生复课……一切似乎在朝着生活原本的轨道进行着。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在这场战疫中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无私贡献的人们,他们舍己为国,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关于防疫方面的知识。这次疫情本身是一件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由于人们缺少对疾病,对健康的了解,导致了疫情的发生。因此,普及防疫知识,加强卫生健康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节目中涉及了很多防疫知识的讲解,比如个人做好自身的卫生,勤洗手,出门在外佩戴口罩,时刻保持室内环境通风等等,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在保护周围的人。

另外,节目中最重要的是向我们阐述了“少年强,中国强”这个主题。我们都知道,在这场战疫中,青年一代表现出了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勇气,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需要学习的精神和品质。许许多多的90后和00后,尽管稚嫩未经大事,但在疫情面前,披上铠甲,勇敢地冲到战场上。我想,这是时代的进步和必然。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一代应时刻担负起这个责任,以这段经历为教训,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向逆行者学习。

《开学第一课》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们应该督促自己,好好学习,珍惜当下,努力做到“少年强,中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位高尚的人”。而我和“这位高尚的人”对话后懂得的道理就是:要学会战胜自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震撼全世界的英雄史诗和励志经典,作者是苏联的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出身贫寒,但又坚毅勇敢的少年,在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之后,都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了。在此过程中,他也曾经动摇过,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战胜了自己。

我们都应该像保尔一样,学会战胜自己。人生中,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切难题的产生都来自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所有的对手,如同诗人汪国真所说的一样:“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授想招聘一个助理,于是在求学期间,靠打工来维持学业的他投了简历。经过层层筛选,他通过了初试。后来除了他之外,所有通过初试的中国留学生都选择了退出,因为他们听说这个教授从未录用过中国助教。但他却没有放弃,依旧认真地为复试做准备。最后,他成功被录用了。事后,他问教授为什么,教授笑着说:“你也许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勇敢的,最相信自己的。你战胜的不是所有的对手,而是你自己。”后来他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老总。他经常对自己的员工说:“年轻没有失败。如果你真的失败了,记住,打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想要战胜别人,首先就应该战胜自己,如果你的脑袋中只想着打败别人,那么就永远也战胜不了自己。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是盯着别人,更不会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因为不管你自己多优秀,你永远都有竞争对手。只要你战胜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对手自然就会落在你的后头。

就像高尔基曾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懂得了我应该向保尔学习,学会战胜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战胜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永远顽强的钢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转作风提效能重执行守规矩心得体会

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转作风提效能重执行规矩”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司法局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通过近段时间的教育学习,在认识上有了新提高,行动上有了新方向,工作上有了新目标。这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进一步牢固,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我个人认为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认识不到位、作风难持久。如果把“转作风提效能重执行守规矩”仅仅当作上级要求,并未触及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就会一阵风,其结果是“改过来又改回去”。因此,要切实提高认识,将转作风内化为一种养成、一种习惯,经常“照镜子、正衣冠”,真正完成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自己充分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干部的责任意识,对基层群众,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首先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遵守司法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基层群众服好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践行宗旨是关键。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切切实实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来展示机关作风,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做到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发扬干部的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个人生活做到克勤克俭,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接受监督。我们每一位干部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做好工作。我们始终要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净干事。

三、做好工作是目的。开展“转作风提效能重执行守规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无论做什么工作,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切实把干部作风体现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模范地遵守司法局管理规定,还要提高素质,提升履职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严于律已,严格执纪,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发挥表率作用。对于本次思想作风整顿,我认为是必要的,它对我们更好完成今后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好的业绩,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认真做到:

(一)要开拓创新,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自己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提高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其次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就我个人而言,要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在学习方法上,同时要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与单位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力求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二)要不断进取,强化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对每一个人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工作中要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满腔热情地为基层群众服务、贴近群众,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到现实工作与生活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夺冠》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1月19日,电影《夺冠》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陈可辛,监制张一白,领衔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出席。

电影《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中国女排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

据导演陈可辛透露,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漳州福建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陈可辛还表示拍摄这部电影时一直用女排精神鼓励自己,“总会想起郎指导说的,女排精神有什么?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这是一部带着使命感的电影。”

巩俐在影片中饰演郎平,她的表现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不过,巩俐却透露:“可辛导演找我来演郎指导时,我心里觉得可能担任不了这个重担,因为在我眼里,郎指导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为了演好郎平,巩俐曾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去比赛现场观摩。黄渤也坦言:“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

首映礼观影结束后,不少观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81岁高龄的资深解说员宋世雄激动地说:“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那英则“后悔”没带纸巾,感慨电影唤回了她对女排的热情:“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

从小看女排比赛长大的冯绍峰表示,巩俐的表演非常精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60 字

+ 加入清单

经专家推荐,最近用心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正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的一样:“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雷夫老师不是超人,不是资深的教育家,更不是成天坐在主席台上大讲教育改革、大讲国民教育的专家。这一点他在书中写到:“我痛苦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超人。数以万计的老师都在努力另辟蹊径,我亦如此。像所有‘直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

雷夫老师的学生为何成功,我认为首先考虑的一个词就是“爱心”,其次是“信任”。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用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示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是什么系统的教育理论,更不是教育改革指导纲要,而是雷夫老师从教25年来用爱心、信心教育每一个孩子的做法,是教学当中的反思积累。但字里行间包含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动。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准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第六阶段的道德要求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慎独”不谋而合。他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注重写作的培养,并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他让学生热爱地理和历史,和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音乐和美术的修养,热爱运动,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所有这些,看似和普通老师没什么两样,但在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充满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学生和他在一起快乐无忧,每项学习学生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旅行两项活动,更让学生全情的投入和无限的热爱。

雷夫也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大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径”,即实现了“终身性”教育,也没有影响应试的效果。引起我心灵微震还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曾经他自认为自己的科学课上的很完美,并让他的继女来欣赏。女儿一句“将来没有一个学生会成为科学家或从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来寻找问题,最终找到原因,改变了方法,后来的学生不断的有科学家或医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现。

因为对工作的爱与专注,才会出现“头发着火了”也不自知;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不自觉得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我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这句话相信所有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都说过,但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几个?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的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爱是教育的根本。

应从“教书”转为“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像雷夫老师一样,培养出更多的人材,而不至于学生学不会一点书本知识而发火,生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毕竟,我们培养和造就的多数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一大批”拔尖人才。如果老师要在小学阶段就培拔尖人才,那么,要中学、大学干嘛?

当其他同龄的孩子还在看学校派发的基础读本,老师还在拼命地、反复地讲解公式、考试方法的时候,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著了;他们通过旅游来学习历史,通过亲自的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而我们的老师呢,将学生课桌拼在一起,让学生头对头,扭头看黑板,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可能吗?

即使我们无法做到雷夫老师这样优秀,但我们应该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今天,你根本无法预知你将会为明天的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为老师,不应该只局限于三尺讲台,只局限于课本,只局限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强意识转作风做标兵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全文共 1791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活动正在全区各级、各部门有序开展。我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质监局党组以“八项规定”为标杆,及时制定实施落实“八项规定”具体措施和行动要求,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专题会议、举办专家讲堂、召开工作部署暨动员大会等形式,动员和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树立质监行业的新风尚、新形象。其间,笔者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自治区、市等内部具体要求;学习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相关文件,有所感,更有所识。下面,结合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笔者谈一些个人体会,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是要坚持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不断地强化学习政治理论,才能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不断地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才能具备严格的执法能力,具备热情为民服务的素质。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因此,在转作风、严纪律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抓紧学,认真学,系统学,同时在学习中要有针对性,带着问题去学,学时想着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分清是非,要真正做到学习致用,使自己在思想上保持最高尚的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是要勤政为民,树立宗旨意识和良好形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质监工作方针是“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内蒙古全区质监系统的工作理念是“民生为本、民信为天”,我们必须正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牢记质监职能和根本使命,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勤政为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真正树立起永恒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树立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是严格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坚强的队伍,更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应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严明工作纪律,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确保有序工作、高效履责。其次要严格执法办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再次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切实落实好支持和服务“8337”发展思路的各项工作思路,融入其中,贯穿其程。

四是要领导带头,良好示范,上行下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严肃纪律”,领导干部特别是身为“一把手”的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前提和驱动。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转作风,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还需要领导干部做表率,带头抓。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慎独是基础。古人讲:“慎独即不自欺”。不自欺,即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道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肃作风、守纪律,不仅要台上讲,班内做,更要班下守。不然,在有人监督的8小时内能按照“八项规定”,自觉扛起“节俭旗”、打好“亲民牌”,成为落实的“标杆”,践行的“样板”,而在无人监督的8小时外,就改弦更张,扛起“奢侈浪费旗”,打起“作威作福牌”,这不仅会透支领导干部的公信力,而且还会抹黑“优良作风”这块党的金字招牌。领导干部带头守纪律,慎微是关键。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实践证明,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跑偏道、走错路,往往就是因为对作风中的“小”疏于防范所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促政风、带民风、转作风,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始终做到慎微、慎小。长此以往,才能完成由小到大的质变,让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等党的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化为一种自觉。当然,要保证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领导干部带好头,除了把握好自我因素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借助“他人”及时鞭策,如此才能让“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才能使整支队伍步调一致地转作风、严纪律,从而树立一个行业的新风尚、新形象、新地位。

滴水穿石,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切记冷热不均,贵在始终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治四病强作风促超越心得体会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0日,县交通运输局召开了交通系统治四病强作风超越专项整治活动专题会,县交通运输局机关全体干部和下属单位、系统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县委书记演晓刚在十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和在全县治四病强作风促超越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毅根据“四种病”的表现深刻剖析了全县交通系统干部作风上还存在五方面问题,要求各单位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好整改。

他指出,要切实把专项整治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认真制定方案,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强化纪律,压实责任,确保专项整治活动有实效;要切实把专项整治活动与当前统战工作任务相结合,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近期着重抓好精准脱贫帮扶项目落实和各在建重点项目工程进度等工作,同时要紧紧围绕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早谋划统战工作,积极服务全县大局,以工作实绩检验专项整治成效;交通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查找“四病”,强作风、勇担当,着力推进分管领域工作创新有亮点。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全文共 2095 字

+ 加入清单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1月7日讯 去年12月30日,长沙市委中心组举行2014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心组观看了由中纪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结合自己的体会作了学习总结。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程水泉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军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别作了发言。通过这次专题学习,全体中心组成员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增强了责任。

一、引育结合强学习“内化于心”

通过学习,中心组成员认识到,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是一部反映我党作风建设的生动题材,一方面肯定了我党自推行八项规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效,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较严重的“四风”问题。因此,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全市上下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引领作风建设新常态,要以作风建设新常态推动长沙发展新跨越。一是必须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切实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推进集中反“四风”改作风转为经常性的作风建设,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二是始终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防止曲终人散,使活动期间形成的反“四风”改作风良好势头戛然而止,改作风成为一阵风;防止束之高阁,对活动中作出的公开承诺、制定的整改措施不再过问、不再落实;防止推诿扯皮,对整改任务无单位认领或者虽认领了却不牵头沟通、有解决方案却迟迟没有行动;防止反弹反复,活动一过一切照旧,“四风”卷土重来。三是总结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宝贵经验。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领导带头,坚持最讲认真精神,坚持开门改作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优良作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四是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全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必须适应经济发展、作风建设、从严治党等新常态,必须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严与实有机结合起来,一步一步、一事一事地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长沙社会转型发展创新。

二、务求实效严举措“强化于行”

在学习中,程水泉指出,从严要求应成为管理监督干部的新常态。李军提出,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从严管党治党切入点。所谓从严要求具有四层涵义:一是坚持从严选拔。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标准和市委“六用六不用”导向,严格执行市委《关于改进和规范市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试行)》,发挥各级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落实党委在选人用人上的主体责任。二是坚持从严约束。即要切实避免重使用轻管理,要完善落实提醒、函询、诫勉实施细则,要规范谈心谈话制度,指出问题,提供帮助,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要切实解决好为官不为、为官不正、为官不廉等问题。三是坚持从严监督。即要继续整治“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裸官”等6项重点问题,还要整治带病提拔、“逐名腐败”等问题。四是坚持从严问责。即要从严立规,建立有关干部管理监督制度,要从严守规,落实干部教育和考核,要严格贯彻“有错无为皆问责”等制度,对违纪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问责处理。

三、标本兼治抓根本“固化于制”

加强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贯彻法治精神,做到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自觉,让优良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大家对长沙领导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一致认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提出的基本思路,即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教育。要抓好经常性的干部教育工作。要加强党员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牢群众观点,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强化信仰之基。要抓好针对性的党内政治生活。要抓住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扭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这个关键,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二是要健全制度。作风建设要强调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外部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要严格监督。要突出管好“一把手”。要坚持从严监督、从严问责,推进权力运行阳光化。推动党员干部习惯在遵纪守法中做好工作,习惯在严格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在规矩约束下干事创业。

大家表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要切实增加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去。要时刻牢记和践行“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以我上、我来、我干的担当精神,真正实现两手抓、两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万物复苏,恰是一年好时光的季节,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勤劳工作、扎实能干的好同志。而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工事业部更是努力探索、团结一致,将争先创优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过去的2020是我们单位不平凡的一年,是探索和奋斗的磨砺,更是一幕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征程,在党的号召下,在“争先创优”的气氛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们单位满载丰收的硕果时,背后涌现了一批批踏实勤干、具有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的员工。他们明确责任、规范制度、严谨操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保质保量。

如果有人问,最美的员工是什么样的?我会自豪地告诉他,最美的一线员工是在电建工作热控仪表安装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唐波同志。唐波同志的经历是一部励志的典范,在父亲退休后,唐波同志顶替父亲的岗位进入到公司上班,当时的他才十几岁,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完全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便已投身于电建行业,从最基础的工人做起。由于自己尚浅的资历和底层的岗位所局限,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唐波同志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日复一日,他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不比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差,在工作之余,还买很多的专业知识的书籍,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在上班时间,他认真工作,只要施工现场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被叫到施工现场也没有一句怨言,任凭值班熬夜,也从未耽误工作。唐波同志不挑剔,哪个岗位需要人,他都毫不犹豫地顶上去,从不计较工作轻重与辛苦。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公司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常言道,是金子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发光,是响鼓无论放到哪里都不用重锤。哪怕是一个最底层的工人,只要肯下功夫,总有闪闪发光的一天。唐波同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踏着一个个实干的脚印,不怕吃苦的劲儿,他从最初的底层工人提升到热控事业部主任。可是他却丝毫没有骄傲自满,仍然对我们这些刚进入电建行业的新人不然其烦的讲解问题,当我听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茫然时,他就会给我们画图让我们便于领会。有时,我就会问“唐大师,你会不会觉得我们老问你问题,劳你一遍遍的讲解,你烦不烦啊?”他却嘴角向上一扬笑着说“我还就怕你们不问呢?”

从工作的严谨到生活的悉心,唐波同志无处不在绽放着自身的榜样和能量!

谁都知道电建工程都在偏离城镇的地方,当我们一个个嘴馋的时候,他总是会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上一大桌的好菜,吃的我们一个个的油嘴满面,甚是满足。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唐波同志表现出来的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他的励志经历,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效仿。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应该拿出唐波同志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不熄灭的激情为公司再创佳绩,也为自己唱响生命辉煌的赞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开展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80 字

+ 加入清单

作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和主导,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央的八项规定为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举措。但是应该看到,当前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实践群众路线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新时期下如何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八项规定”改进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作风建设“没有层层落实”。中央下了大决心推进作风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都在深入群众、转变作风,受到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作风建设到了部分基层单位和党员那里却没有得到落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位主义。部分党员干部落实作风建设时,依旧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敷衍应付。二是擅自变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餐饮企业为迎合“转作风”,竟然转战居民小区,成为少数党员干部的“私家会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是顶风作案。少数党员干部无视作风建设工作规定,有禁不止,如近日发生的广西某位县委书记叫板记者事件。作风建设如果不能层层落实,不仅使党的决策部署大打折扣,而且会极大的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2、作风建设“重形式不重内容”。鲜花没了、材料少了、会议短了,这些改变确实让老百姓叫好。但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形式主义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会议实效有限。有些会虽短却基本无内容,有的会议开得很热闹,但热闹之后听者却不知所言,有的会议一味追求规模大,具体事项却和大多数与会者无关联。第二,花架子增多。一些地方形式上不再热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取而代之将空虚的为民办实事活动异化成为领导干部“政绩”,很多所谓“实事项目”与群众利益无关。第三,回避“动真格”。部分党员干部只在口头上喊喊“转作风”,却从未想过在此问题上“动真格”,根本没有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

3、作风建设“一阵风”。最近媒体再次曝光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的现象,这些“顶风作案”的“回潮”现象,令人瞠目咋舌,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阵风”的心理。一方面,这些同志的党性修养不够,对作风建设持观望态度,在“避过一阵风头”后经受不了外界的诱惑和权力的考验,再次走向违法乱纪的深渊;另一方面,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常抓”和“长抓”作风建设的机制不完善,导致转作风工作不能一以贯之的保持下去。

4、作风建设“表面文章”。 尽管绝大多数地方认真贯彻转作风的工作要求,但有些地方出现的公款消费“变通版”,俨然成为应付转作风的“表面文章”。类似的“表面文章”现象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开始下基层了,但是下基层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虚浮不实,不能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更谈不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基层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在与群众交流时摆身份、拿架子、打官腔,开展起工作根本就不能做到“为民务实”。这些“表面文章”现象不仅会消解改进作风的已有成效,而且影响改作风的最终实效。与此同时,“表面文章”现象折射出转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才能实现突破。

二、升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措施

1、要上下联动,不要单兵独进。一是加强自上而下的推进力度。转作风的核心是增进同人民群众的干群,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基层干部是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者,也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力量。所以,在上层完成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坚持自上往下、一级一级抓,才能保证转作风实实在在落到基层。二是引导领导干部做表率。俗话说“上行下效”,作风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引导领导干部“迈出步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为普通干部树立榜样。三是狠抓“反面典型”。通过明察暗访,大力查处贪污受贿、“变通吃喝”、占编吃空饷、上班不务正业等违法违纪行为,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2、要货真价实,不要形式主义。作风建设要实现形式服务内容、内容惠及民生。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不仅仅要在“烟、酒、纸、花”上有大的改变,还要秉承“服务百姓才能出效率”理念,集中更多的工作精力为民办实事。二是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杜绝扎堆式、盆景式调研,清除蜻蜓点水走过场、走马观花跑形式的顽疾,要加大随机性,按不定时间、不定路线、不定方式、不定对象、不踩点的要求,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增强与百姓的真感情。三是“动真格”为百姓做实事。从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为百姓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真正让百姓在转作风中得“实惠”。

3、要持之以恒,不要轻风一阵。要给党员干部“补钙”,让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认识改作风的本质在于服务为民,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改作风内化为工作动力,才能将“要我改”转为“我要改”。要“常抓常新”。一些不良风气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经常抓。要将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彻底打消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和等待观望的心理。要持之以恒抓作风。转变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作风建设视为长期任务来抓,才能有效防止作风问题死灰复燃。

4、要标本兼治,不要表面文章。第一,推行公务公开。在党员干部中推行工作身份、工作状态和服务事项“三公开”制度,同时深入推进党务政务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公开制度成为最好的“防腐剂”。第二,强化社会监督。党员干部转作风不能靠自我表白,只有群众说了算。要在公务公开的基础上,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举报平台,勇于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社会监督。第三,建立考核制度。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出台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把作风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量化硬指标;出台干部作风建设问责制度,引导干部少应酬,多做实事。第四,严肃惩处。不停留于表面的强调和声讨,要对违逆群众意愿的“顶风作案”行为露头就打,冒尖就抓,对一切违纪行为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中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正式开播。按照局里的统一安排,我按时认真收看了这部专题片。

这部专题片共有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该片对话违纪人员,感受他们的反思痛悟;倾听专家学者,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近百位受访者中,还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观点,多元视角,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作风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专题片中还首次披露了30多个违反八项规定案件的细节,其中包括多名省部级官员奢侈浪费的情况。片中还由事件相关责任人、亲历者讲述倪发科怎样因玉疯狂、因欲得祸;呈现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曾经多次出入的高档会所何等豪华;披露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喝酒致陪酒人员死亡的现场场景。

观看之后,不禁回想起当年高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加强作风建设,是一件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的基本要求。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众所周知,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转变作风,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以群众利益为重,对人民群众怀有炽热的感情,他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达到或超越的,这源于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和真心付出。司法战线上的宣教干部就是要以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真挚感情,一方面把服务人民群众和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普法教育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开展司法宣教工作的激情和源泉,以更好的工作业绩回报老百姓、回馈盐湖区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转变作风,根子在思想上,为期一个月全局的纪律作风整顿,强调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类模糊认识理清了、把各种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动上有方向和目标、在作风上有改进和完善、在灵魂深处有信仰和坚持。在带着问题反思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思考,如何在科长带领下做好宣教岗位工作?司法宣传团队如何助推全局发展与建设?宣教科工作如何在新时期建立好长效机制?这些都是我需要认真面对的基本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在司法宣教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仅有这些成绩还远远不够。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我们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如何做好普法、学法、执法、守法、懂法宣传教育活动,就是我们基层司法干部转变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转变作风,关键在行动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进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目的和关键。整顿教育活动有时限,但转变作风,心系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永无“休止符”。我们需要更多的忠诚与具体行动,用更多的执行力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司法干部,为民是宗旨和信念,务实是职业操守和行动准则,清廉是思想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基本要求,从自身做起,加强作风建设,争当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将是我毕生不懈的追求。坚决抵制“四风”,认真学习《党章》、《党员干部管理条例》等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进行一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自我反思,坚决纠正不良之风,真抓实改,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加大“四风”自查自纠力度,严格上下班工作纪律监管,以严格过硬作风积聚清风正气,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民政队伍,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通过网络收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部专题片。专题片以翔实的史料,多角度讲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尤其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英明的治党方略,并从纪检监察执纪监督的视角,反映了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就需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永远在路上,也揭示了这一思想内涵,它告诉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必须要时刻牢记的。现实中,一年来,我们看到,全国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通过观看这部专题片,收获颇多。体现为:

一是,进一步明晰了这一治党理念,感到深受教育和鼓舞,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对照检查,努力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因素。作风建设在哪里,作风建设如何深入持久抓出成效,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三是,中共中央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强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八项规定一纸令下,不仅带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类显性变化,更深刻地触及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反腐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每个人的一小步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是中华民评先选优伟大复兴漫长征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重任落在反腐,力量来自作风,根基源于纪律。懂得自敛、收敛、内敛,是廉洁的前提、反腐的根基。对于新常态的一公职人员,一名普通的动监工作者,更要自觉适应新常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年初,年近五旬的我被选派到距离县城最南端的正阳镇张家坝村,担任由三个部门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今年,兼任了这个当年整村脱贫的村支部第一书记。

我自觉地把驻村扶贫作为自己又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遇,虚心向镇村干部请教,全村81个贫困户199人,我一本清册,在关中平原长大、眼睛高度近视的我,为此扭脚、摔跤成了家常便饭。今年9月,为探寻产业路源,我和镇村干部翻山越岭暴走60余公里,脚颈韧带拉伤,利用中秋三天假,在县医院简单处理打了三天针后,立马返回“战场”。

在局党组的重视下,我局连续三年上门为村举办烹饪、茶叶、畜牧养殖技能培训并赠送猪仔、鸡苗提高百姓产业增收,开展大型职介助推劳务脱贫,扶持开办社区工厂带动创业就业,夯牢29名干部“一对一”结“亲”帮扶。我先后为贫困户捐款4000余元,动员亲朋好友捐衣物百余件;得知贫困户孩子和自己孩子在西安同一所大学上学,每次都一块儿看望;看到搬进“交钥匙”新房的弱智孤儿寡母没有像样的新床,我将自己的棕床送给她们,并帮其支好、铺好。

我充分发挥当过教师、从事过法律、爱好写作的优势,带头为村民讲党课、普及法律、宣传好人好事,采写的《深山结远亲》《“草甸老帅哥”》《部长入户查实情》《今天是个好日子》《山村鞭炮声》《唱支山歌给党听》《扬帆远航正当时》等稿件,刊发后产生较大影响,对宣传正阳、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与镇村干部探索的“党建引领、平台展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亲属赡养、七大会战”等做法,被各级媒体宣传推广。

通过脱贫攻坚战役的洗礼,我的感受是——共产党员就是讲奉献!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素质不高的干部。我越发钦佩比“芝麻官儿”还小得多的最基层干部,更对直接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伯伯”油然而生敬意。人说“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镇村干部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他们就是现代红军,就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忠实践行者;百姓积极行动,以干克难,脱贫致富,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级重视、科学决策、镇村落实、干部乐帮、村民勤干是关键,自己不过做到了心静下来、身沉下去,真情实意帮扶,一丝不苟落实,在工作中,我还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看到张伯李婶搬进了新房,赵哥孙嫂家又添了猪仔儿,各家各户通了水泥路、接了自来水、网络全覆盖,农家小院户户成了别致景点,人均收入翻了好几倍,我同他们一样兴奋、自豪、有成就,百姓把对党、对组织、对镇村干部和帮包“亲戚”的爱戴和感激,都聚集到了我这个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第一书记”身上,一句“这个干部好!”和一声声亲切称呼“王书记”,我百感交集,自知有愧。

回想驻村的日日夜夜,我有过欣喜、激动、徘徊、沮丧,但不管怎样,信念支撑着我,我累,我愿意,我快乐,我幸福,我值得!我将倍加珍惜这段难得经历,牢记宗旨,永远奋战在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沂蒙老兵》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景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进取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必须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实际情景,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忙。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本事,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本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我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境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此刻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自我的勤劳双手必须会创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