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选材新颖的母爱作文【合集2篇】

母爱无价!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淳朴的亲情,是母亲发自内心的爱,就是我们“倾家荡产”,母爱依然明亮的悬挂于亲情之高空!让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去回报她吧!一起来看看选材新颖的母爱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4215

作文

2

篇1:2024中考母爱新颖作文题材

全文共 3320 字

+ 加入清单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歌颂母爱,把母爱看做是人类最崇高、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面对这份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怎样用美丽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深切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从一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摄取感人的生活细节。

要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首先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头,要能从“人人心中皆有”的题材中挖掘出“人人笔下皆无”的内容。细节能放大生活,细节也是最容易传达情感、最容易打动读者。很多时候,一个精彩的细节就会使文章满篇生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母爱,一个同学回忆自己中考前夕的生活时,这样写道:

我进入了初三,每天都早出晚归,您总是每天送我出家门,等我回家来。每天清早闹钟的铃声把我从梦中拽了起来,妈妈您便也和我一道起来了,为我准备早餐,当我要骑上车上学时,我总能听到“路上慢点,晚上早点回来”之类的叮嘱话语,这不是唠叨,这是一片爱心!晚上,当我跨入家门时,您总会笑盈盈地对我说“回来了?冷吧,来,喝杯热水!”“晚饭好了,快来吃吧!”这是一片爱子之心!

伟大的母爱在母亲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尽显无遗。对待母爱,我们要像这位小作者一样,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善于张开感觉的网,从极为细小的事件中捕捉到母爱的醇香,并使之定格为永恒。而这样的细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上学时的目送,放学时的眺望,生病时的愁容,外出时的叮咛,吃饭时的夹菜,夜凉时的掖被……只要我们细心感受,母爱的呵护便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周围。

二、寻找形象的情感载体。

纵观优秀文学作品,我们脑海中很容易浮现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你看,一颗枣核、三颗枸杞豆、七根火柴,还有冰心的小橘灯,白毛女的红头绳,这些形象一旦想起便如在眼前,熠熠生辉。因为深厚的感情往往凝聚在一件普普通通的小物件上。有了具体的寄托物,母爱会显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实。如作文《红毛衣。白头发》一文中作者将母爱聚焦在母亲为“我”织的“红毛衣”上,并用“白头发”来表现母亲为“我”付出的辛劳,“红毛衣”“白头发”视觉效果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中的“红毛衣”和“白头发”就是情感的载体,这些形象的事物能帮助作者与读者交流,能承载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文章思想外化的标志物,是文章内容的聚焦点和感情的触发点。生活中这样的载体很多,一个苹果,一碗面条,一瓶纯净水;枕头,被子,衣服等等无不承载着母爱深情。如果我们能找到承载母爱的事物,并以此为线索,这可使文章思路清晰,主题更加鲜明。

三、打造优美的个性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我们的作文,语言同样应该摆在第一位。优美的个性化的语言,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思想,形象地再现画面,也能很好的为写作主题服务。

比如,一位同学叙述母亲细心的收藏了她从儿时到现在十几年间用过的手帕,对每一方手帕的故事都津津乐道。她很不理解母亲为何能记得那些琐碎的事情,而自己却大多忘记了。最后,她终于明白:“因为爱,所以记得。”这一颇似警句的语言,不仅高度概括了母亲爱的感情,而且还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深刻而生动。

再比如,有位考生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这样写道:“那轻轻摇摆的柳枝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您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您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您无尽的思念。”小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对已去世的母亲的深深怀念,新颖的比喻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描绘震撼了读者,这样的语言瞬间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四、拟制抢眼的文章标题。

比起其他类型的作文来说,话题作文“自拟题目”的要求给了我们大显身手的舞台。可以这样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给读者的见面礼。怎样拟好标题呢?首先要选好角度。比如写母爱,拟题为《妈妈的眼睛》《妈妈的唠叨》就比较合适。拟题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借助修辞就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如《依偎那片阳光》《悠悠慈母情,拳拳爱子心》《妈妈,我想对您说》等。

附一 例文《水之芳香》

人们常说:“真水无香”。其实,当水中融入了美好情感,水,也能散发出醉人的清香,那是母爱的芳香。(用水作为母爱的载体,巧妙扣题,体会独到。)

每天晚上学习时,每隔一小时,妈妈总是会问我:“女儿,渴不渴?喝点儿水吧!”我总会故意地拉长了音调,说:“渴——”妈妈就应声而来,双手捧着一大杯白开水。水总是冒着热气,一下子就让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暖意。

(点评:熟悉的生活场景,怎能不唤起我们对母亲的温馨的回忆?)

妈妈知道我胃不好,又怕烫,所以每次水温都恰到好处。妈妈坐在写字桌旁,自己先喝一小口,然后说声“不烫”,再小心地吹吹杯中的水,才把水递给我喝。我总和妈妈说,别人喝水就为解渴,我却能频出水的香甜,同时闻到水的清香,听到爱的声音,看到最亲爱的妈妈。妈妈就会用手指点点我的额头,轻斥着:“快喝,少油嘴滑舌!”那脸上却早已笑成了一朵花。

(点评:“闻到母爱的清香”“听到爱的声音”“看到最亲爱的妈妈”,联想丰富;而“那脸上早已笑成了一朵花”是母亲为女儿付出爱之后的满足,母爱是最美的。)

每次喝完水,妈妈回房间去了,我总是还能感觉到水的温度,还隐约闻到一丝丝清香。这真是水香吗?不,这应该是一天天积累在我心里的母爱的芳香。

慢慢地,我长大了,也开始试着把芳香带给妈妈。双休日在家,我就看着妈妈做饭,陪她说话解闷。饭做完了,我也送上一杯水,学着妈妈的样子,说:“不烫。您喝吧,白开水最健康了。”妈妈笑着一饮而尽,顿了顿,似在回味,“这水还真香!”我笑了,妈妈闻到女儿孝心的芳香。

前两天,爸爸下班回来,一进门,端起桌上的水就喝,意味深长地说:“这水真香甜啊!”我和妈妈相视而笑……

(点评:转换一个角度,强化了母女深情给人的感受。)

真水无香,真爱无痕,我愿带着这母爱的芳香去努力,去奋斗,去勇敢地面对风雨的挑战。

(点评:母爱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附二 例文《母爱如水》

人们总爱宣扬母爱的伟大。比喻时,也总愿意比喻成气壮山河的事物,很少有人把母爱比喻成水,觉得这太过平淡。殊不知,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才是真。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母爱没有具体的内容》。是呀,细细回味,才会发现,很难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证明母亲怎样怎样,也很难用一个词,来说明母亲如何如何。当然,这不是因为对妈妈不够了解,相反,是因为太了解了,千头万绪,不知该如何下笔。

欣赏母亲的性格,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母亲一样挺拔、不屈。这是一个好干部应具有的品质——妈妈教育我说。母亲能吃苦,这是公认的。印象中,没有什么事是妈妈做不了的。从记事起就是这样,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此,总喜欢和母亲待在一起,很温暖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踏实,安全。

常感叹岁月的无情,无情到近似冷酷。她掳走了我身边人所有的青春,用他们的苍老,换来了我的成长。光阴的洗涤,漂白了妈妈的长发,却留下了妈妈那份与生俱来的勇敢与坚强。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妈妈老了。

但,妈妈的许多话很是有道理。这是生活的历练,留下的宝藏,蕴藏着生命的玄机——我觉得。(可以删去)因此小时候,我对妈妈绝对的崇拜,把她的一些话当圣经般遵循。妈妈常说,人一辈子,并不是所有事都是喜欢做的,有很多事,你不喜欢做,却不能不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做还得做到最好;否则不要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朋友,甚至你连自己都对不起。这番话伴我走过昨天,走到今天,我相信,也将伴我走向明天。给我勇气,让我在每一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坚强地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新的挑战。

爱就是爱,我深深的敬爱着母亲。虽不轰轰烈烈,但有时候,细水长流,也不失为一种风景。可能会有几分平凡,但本来就是凡人一个,又会有多壮烈的爱。更何况,在我看来,每一份爱都是一样珍品,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未来的日子好长好长,不知还会和母亲携手走过多少个四季。一同回味初春、品尝盛夏、咀嚼金秋、聆听隆冬。拾起生活留给我的点点滴滴,把每一片成长的回忆酿成最淳(醇)的美酒,贴上标签,随岁月的洗礼越来越浓、越来越香;用妈妈的爱作标榜,同样去爱身旁的每一个人,也珍惜每一份别人给予的爱。希望我这颗年轻的心,能温暖妈妈那颗不再年轻的心,滋润她的饱经沧桑,照顾母亲一生一世。

是啊,母爱如水。水——生命之源;母爱——一生相伴。

更多热门的中考素材推荐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选材新颖别致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结构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即材料)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说文章的选材十分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也决定着文章水准的高下。中考时,怎样才能使文章的选材别有洞天呢?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场作文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独特,文章就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考生如何在选材上做到典型独特,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必须要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的筛选,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