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0篇 记叙文怎么写(经典20篇)

浏览

3892

作文

569

篇1:勇气六年级作文500字记叙文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到那些在风雨中昂首挺胸的花草,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好好珍惜生命,要像它们一样有勇气战胜困难,使生命充满光彩。 Whenever I see those flowers and plants that stand upright in the storm, I will tell myself to cherish life, and to have the courag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like them, soLife is full of glory.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悬崖上的一棵松树茁壮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

植物是那么珍惜生命,不放弃一点儿生存的机会,它们凭着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地生长,尽管它们也许长得并不茂盛,但这种毅力和勇气不得不让我佩服。

我们人类也应该这样,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只要我们努力地去做,再大的挫折都不怕。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逃避。前段时间我就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大学生,家里很穷,国家帮助他上了大学,但他在学校因受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跳楼自杀了。

他这样做既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又辜负了国家对他的关心。连一粒种子都能不屈向上,推翻比自己重几百倍的石头,向上生长,他怎么就那么懦弱,不热爱生命呢?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克服困难。不是有句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吗?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

每当我看到那些在风雨中昂首挺胸的花草,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好好珍惜生命,要像它们一样有勇气战胜困难,使生命充满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爱的就是除夕了。美味的食物,缤纷的色彩,正红的灯笼……我们的除夕是有大讲究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除夕别有一番风味。

早晨五六点,照我们家乡人的说法,得赶“早市”,为准备年夜饭的新鲜食材,家中长辈要整理旧物,买新物,讲究“辞旧迎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家乡的人挑选食材也有讲究:要买竹笋,图个“节节高”;鱼年年都买,说是“年年有余”;最重要的自然是年糕了,毕竟可得“年年高”嘛!

与此同时,大红的灯笼布满了整个家乡,街上灯火通明,家家都格外欢喜。当然,此时此刻,大多数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贴春联。

春联就像是过节的信号枪,当人们用胶水将其贴上的一刻,大家的脸上都仿佛多出了一道红光,一笑就合不拢嘴了,给冷冰冰的大楼都染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全家还得大扫除,在家乡,这被称为“掸新”。到了下午,各种各样的香味从每家每户中传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主厨奶奶早已准备就绪,开始做菜。酱油肉蚰蠓鳗鳖……家乡临海,海鲜颇多,金黄的小黄鱼在油锅里冒着泡泡;白色的年糕与白菜香菇们在锅中跳着圆舞曲;海参鱼皮汤纯白而浓稠;色如翡翠的冒菜切得整整齐齐。

桌上摆了四个红色大盘,周围如众星拱月般围着六个红色高脚碗,正是“六六大顺”之意。盘子中间摆着主菜,盘沿周围则是一圈各式各样的水果,这叫“盘头”。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把欢喜带给了每个人。大家大快朵颐,朱红的碗筷与窗外的灯笼遥相呼应。热腾腾的饭菜升起阵阵水汽,逐渐被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全部扫荡,“干杯!”家中晚辈起身敬酒。

春晚开始,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块,孩子们则开开心心的拿出鞭炮来放,家族群里红包如雨,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十二点的钟声响了,新年到了!

家乡的除夕总是那么温馨且充满了家乡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心中家乡风俗作文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大泉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以前老家的道路全这样土,车一过灰尘便乱扬,更倒霉的这样下雨天,道路上全这样泥,一不留意就遭殃了。路边没有树只这样一些光秃秃,高低错落的房子,一刮风,灰尘乱扬,还有很多的塑料带,在空中飞舞,空气质量很差。此时此刻老家换然一新,以前的土路也铺上了水泥,中间凸起,路两边也栽上了树,这样一下雨,水不会往中间聚集,而这样向两边的树坑里流进去,即交了树又不使路中间不渝上水,这不这样两全其美?遇到刮风天气也不会有塑料带在空中飞舞,而这样被送进了垃圾箱,这这样为垃圾准备的,还有路边的房屋,也被修理的平平整整,人们也越来越注意环境卫生,人们也不再往地下吐痰,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完美早上人们能够听见鸟儿婉转的叫声。道路变得更加顺畅,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相信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完美。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家乡风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的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过年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自己的风俗习惯。

每到清明节,我们新昌就会打糍粑,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风俗活动。

糍粑有许多种样式:白糍粑、红糖糍粑、青糍粑等。但别看它们样式千姿百态,口感就是一个字——软,软得可以和棉花糖相提并论。吃一口,糯米浓厚的香味立马充满了口中,瞬间感觉自己的味蕾在爆炸。

每到清明节,我奶奶家都会打糍粑,这对我和弟弟妹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甜食不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吗?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村便在打糍粑。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我二伯伯家。只见有许多人都在等待打糍粑,还有一口大大的用来打糍粑的石臼。看来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开始了,只见二伯伯从厨房端出了一大桶煮熟的糯米来,将它倒进了石臼里。接着二哥哥拿起了一把巨大的“雷神之锤”向糯米团砸去,二伯也常抽空将面团翻了个面。就这样几个轮回后,原本松散的糯米,开始变得紧实了起来,渐渐像一个面团了。

这让在旁边看“戏”好一会儿的我跃跃欲试,好不容易从二伯伯那请求了好久才得到的机会。本以为可以大显身手,秀一下操作了,因为我认为这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啊,但没想到,大意了!

我刚握住木柄想往上一抬,可这石锤却如同灌了铅一样沉重。不管我怎么使劲,或者是怎么使出洪荒之力,都无济于事。而在一旁的长辈们却都哈哈大笑,让我十分尴尬。哎,看来我想举起这把石锤,还需要些时日呢。

又过了一会儿面团终于打好了,大家将它摊成一个面饼割成长条状,抹上红糖,卷起来,糍粑就做好了。

吃一口,“嗯——”红糖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外衣软软的,真有种在吃棉花糖的感觉。我的心仿佛跟着这软绵绵的糍粑飞向了天空,躺在软绵绵的云朵上一般,别提有多惬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耍……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景记叙文:我的家乡—苏州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江苏省有一个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古典园林,这就是我的家乡苏州

苏州的区域很多,有平将区、沧浪区、吴中区、金阊区、新区和园区等。最热闹的是平将区,观前街就在平将区。最高科技的和最美丽的要数新区和园区,新区那里有高楼大厦,园区哪儿有美丽的风景。

苏州的园林很多。四大园林有拙政园、狮子林、虎丘和留圆,普通园林有藕园、半圆、残粒园、五风园、艺圆、怡圆、环绣山庄、西园和网狮园。每个园林都有特点,比如说狮子林有假山,艺园有一步桥,环绣山庄是生产丝绸的,虎丘有虎丘塔。

怎么样,要不要来苏州玩玩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按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每当要到春节时,气氛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在腊月十几的时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储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储存的大米,腊肉,什么的都预备充足。整理好过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

到了腊月二十一,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陆续开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老家过年时一些要吃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买些水果,糖之类的。有时家里打糍粑不够人手的,可以去找几个邻居或是亲朋好友来帮忙。每当到打糍粑那天,爷爷就会找三两个亲戚来帮忙。不过,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给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竹篮里晾凉,有时我会抓几把来吃,不过那饭很烫,所以我每次都会让奶奶帮我揉成一个球,那样又美味又不烫。不过不能吃太多,因为这些美味还要用来做糍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下午就开始了。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还不成形的糍粑给捏好,一般都奶奶来捏,我们一般只是在一旁看着,有时“捏”几个试试。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一个装满冷水的盆子里,盖上盖子储存起来。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差不多6点7点时,再放几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说着一定要守岁,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点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节到了,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拿着鞭炮到门口去放了,说实话我还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们给了我们压岁钱,爸爸就带着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里。等我弟弟回来时,他就和奶奶一起去买花炮之类的炮去了,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节过后,我们又在老家待了几天就回广东这边了。走的时候还带了一些奶奶他们做的腊肉,还有几袋家里种的米,爷爷还拿了一些酒给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爷爷自己酿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外婆家在连云港,这里的春节有很多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让我来带你去我外婆家的春节看一看吧!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在外婆家过年,大概也了解并参与过一些过年时要做的风俗活动。比如:采购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饼……这些过年必备的零食。

过年前外婆一定会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馒头,外婆说过年那几天,肯定会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所以馒头,包子这些主食要多准备一些,防止人来多了不够吃。而蒸馒头,包子,也有来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除了包子和馒头,外婆家每年还会做一道菜——炸丸子,外婆把丸子叫做“驼着”,这可是年夜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接下来就是“祭灶”风俗。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相当于小年,晚上要在灶前供上糖饼、糕点、糖果之类的甜食,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

紧接着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一早把大门上贴上鲜红的对联,挂红灯笼。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内种上“摇钱树”,所谓“摇钱树”,便是从集市上买来的青竹子上系红绿两种颜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叶子越多,叶子越大,意味着来年财源越旺盛。还有还有,好多地方都是在下午三四点钟吃年夜饭,而外婆家这边通常选择中午来吃团圆饭,哈哈,有意思吧。

年三十晚上守岁,凌晨十二点的时候各家开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还会放一种叫“高升”的东西,声音很响,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初一的早晨吃饺子,然后拜年,说吉利话,当然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啦,占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红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

这就是我在外婆家过春节的了解的一些风俗习惯,快来分享你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坏朋友,我要和你绝交小学六年级记叙文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当然,我也有许多朋友,有好朋友,也有坏朋友。今天,我要把那些坏朋友逐出朋友圈!

我有一个坏朋友,名叫发呆,看似这个朋友杀伤力不是很大,但它时不时就出来恶整我一下,可把我害苦了。为此,我和发呆战斗了好长一段时间。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正在做数学课堂作业,但是被一道题卡住了,正当我绞尽脑汁思考时,发呆趁我防备疏忽时,来进攻了!可惜,这一仗,我输了。突然,只听我后面传来一句:章缪凝,我不理你了!这会儿,我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问,才知道,原来,我后面的同学要问我一道题,一连叫了我三遍,我都没应声,所以,她就不理我了。唉,都是发呆惹的祸,发呆,我要和你绝交

再说我的另一个坏朋友——贪玩。这个贪玩啊,杀伤力比发呆强多了,来打扰我时,一般都在放学,一出校门,就想到昨天没看到的动画,看了一半的漫画,还有鞋柜上的那个鸡毛毽看到我就向我打招呼,做作业的念头彻底抛到脑后了。为了防止它来进攻,我给自己下了规定:做完作业才能玩,否则,杀无赦!这招还真管用,嘿,这一仗,我赢!

爱乱花钱先生,我不但要和你绝交,我还要灭了你!看,这是我在和爱乱花钱先生宣战呢,我们俩,常常打成平局。章缪凝,我们今天晚上要去超市,你去不去啊?妈妈在问我,要去!一听到超市这两个字,刚才还软绵绵没力气的我,立马就精神百倍,没办法,谁叫我遗传了老妈爱购物的基因呢!一到欧尚,我迫不及待地拿了推车,直奔零食区,什么薯片,妙脆角,呀土豆通通都装进了我的推车里,老妈发话了,家里不是有薯片吗?怎么还买啊?不同口味的。你喜欢吃妙脆角吗?我没看见你吃过呀?没关系的,试试口味嘛,试试更健康!就这样,我们老妈你言我一语地打起了口水战,最后,口水战,我胜出。但是,我和爱乱花钱先生的战争,我输了

轮到坏朋友里的大将——紧张化出场了,这个坏朋友呀,杀伤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不过,跟它打仗,需要耐心和自信这两样宝物。每次音乐课,老师叫我唱歌时,它都会出现,害我平时唱得好好的歌曲一时间又找不到调了,唉,这场仗,还需要好好打

看来和我的坏朋友绝交还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战争,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要和我所有的坏朋友说BYE-BY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景记叙文:家乡的海鲜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舟山,那里生产的海鲜非常有名。每当我回家的时候,那些美味的海鲜都在等着我品尝。我们家乡海鲜的味道简直不能用语言来表示的!

渔民伯伯每次出海打鱼的时候,捞上来的都是一些活生生的海鲜,有鱼、虾、蟹和章鱼······反正,捞上来的海鲜多得一大堆,数也数不清。这些海鲜有的运往菜场去出卖,让人们买回来在家里做成美味家肴,有的运往荫房制成鱼干,然后,运到海鲜交易市场当作旅游品出卖,这些鱼干可以直接食用,不用那么麻烦了。

我们家乡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水产城,那里面的海鲜有的红眼睛、有的绿眼睛,还有一些是黄眼睛和彩色眼睛的,它们都在水产城里面活蹦乱跳,让人看了以后舍不得把它吃掉,真想拿回家当装饰品或养着观赏。

要是你有机会到我的家乡来,请千万要尝尝这里的海鲜,我相信它会给你六下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六年级我的家乡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大连,她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大连虽然有过悲壮,但也有过辉煌,就因为这样才使今天的大连成为北方最著名的港口,素有“北方明珠”的称号。

在改革开放前,大连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市,处处是窄窄的道路,晴天随风而来的灰尘刮得行人睁不开眼睛。下雨时,脚上就会沾满泥巴。一到夜晚,黑暗便吞没了整个城市,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改革开放后,大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直的柏油马路代替了窄窄的道路,马路两旁种上了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绿荫如盖,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绿色的海洋中。

大连是一个海滨城市。每到夏天,大连的海边热闹起来。湛蓝的海水,柔软的沙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海水是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临摹。有很多的游客不由自主的换上泳衣,要到海里去亲身体验,他们在海里嬉戏着,玩耍着,是那么快乐。

大连是一个“苹果之乡”。每当秋天,大连的苹果丰收了。全市20多名水果出口经纪人和100多家水果及产品出口企业,已在俄罗斯、中东、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在国内各大中城市也建立了大连水果销售处。有一种名叫大红袍的苹果真像穿了一件红袍,浑身红彤彤的,十分惹人喜爱。大连苹果的个头普遍很大,是一般烟台红富士的两倍。

“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江爷爷曾为大连这样题词。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可爱的城市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在广东肇庆,那里的过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气氛的,只是现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现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这些东西满街都有得卖,这个真是完全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首先,快过年了,还离春节一个月呢,家家就开始了办年货,全家人都买新衣服,买糖果、桔仔、水仙头等,还有买好面粉、花生、绿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这个是肇庆特产),提前预约人手,一般都有十几个人一起包。就讲我吧,一个月都排满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约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乐意去,因为有得吃嘛,自己亲手包的,做个记号,一会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会一边在油窝里炸,哈~~。试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砖头在路边搞起一个大灶,用一个或二个大窝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个小时才行,不能断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会发莓。

街上的行人多起来了,热闹起来了,特别是阴历二、五、八是墟日,那种景象真是让人开心,街上的彩灯、彩花、灯笼、红旗全都挂出来,小孩子开始叫爸妈买好鞭炮烟花等着过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来放鞭炮烟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团年饭,吃完饭后就把长鞭炮挂起来,一到零点,家家户户都准时放长鞭炮,代表开始过年,那时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样,“辟辟啪啪”声,感觉整个城市都震耳欲聋。过年日子是不准扫地和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大人也不准骂小孩子,这个要到开了年才行,开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长鞭炮家家户户都出去走大运,就是围着城里走一圈子,不准走回头路,呵呵…。。那时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烟花满街都是,还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烟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开心。走完大运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烟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数人都不会睡觉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就要煮粉丝和汤圆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园玩,初二以后都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边收到利是那边就跑去买鞭炮烟花玩。

在过年一个月里,每天都有鞭炮声,开心的景象到处可见,天天都还在过年一样,让我想起都回味无穷,那时的好玩和开心,现在已感受不到了,今年北京已开始限期开放放鞭炮烟花了,不知什么时候全中国都可以放呢?我想为了挽回往日的中国过年气氛,可以放鞭炮烟花的日子不长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们破例到乡下奶奶家过年。

“开饭了!”奶奶大声喊道,我从房间走了出来,这时,哥哥突然惊奇地说:“咦?外婆,您平时不是很节约吗?今天怎么……”我这才注意到,从房间到大厅,从楼上到楼下,凡是安着灯的地方,都金碧辉煌。

我非常诧异地问:“奶奶,您这是唱哪出啊?”

叔叔开口解释道:“这啊,是在辟邪哩,相传,古时候有个‘年兽’,常常来吃百姓,后来,人们知道它怕响、怕光,就放鞭炮,点灯笼。这个风俗啊,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喔!”,我们恍然大悟。

吃饭时,我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人们专挑一种叫“芥菜”的东西吃,两大盘芥菜一会儿就零星无几,但却很少去碰那盘美味的红烧鱼,等到那盘鱼只剩一截鱼尾的时候,却被奶奶端进了厨房里。我正纳闷呢,叔叔便向我们解释道:“为什么我们都爱吃芥菜呢?因为,芥菜的‘芥’的谐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点都戒光了。而那盘鱼嘛,则是表示了‘年年有鱼(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来的劳动果实并没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年年都如此,就积少成多了。”

饭后,我想:这些风俗和习惯固然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无端的浪费,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弃以往的风俗,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新变化小学六年级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的时候,出于对电脑的喜爱,我就乘车去乡下我哥哥家。透过车窗,此时我看见满山遍野的花草。心里觉得奇怪:那里以前不是荒山吗?问旁人才明白此刻在搞绿化。这时我才明白家乡有了变化

下了车,我先去了舅舅家休息。下午两点,我打算步行去哥哥家,有几里路。我想起以前坐车去,那路上那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坑,把我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我还是决定走着去。舅舅说:“我送你去吧。此刻的路好跑车了。”我半信半疑地坐上摩托车。一路上很平坦,此时再也不是以前那条路了,我从心里跳出了一句话:哈哈,老路下岗啦。

一路上,我看见了一座座工厂在山中立起,看来有不少企业在那里投资。

到了哥哥家,我本想立刻去玩电脑,但是看见池塘里的鱼了,我忍不住想去抓。我把鞋一甩,跳到了池塘里。哇!好多鱼,我和鱼儿大战了几十回合,结果就抓住了几条小鱼,我看没什么用,就把它们放生了。

晚上,哥哥叫我去接水。我跑到井口准备打水的时候,哥哥笑了:“家里有自来水,此时你到井边来干什么?”“哎呀,你怎样不早说呢!”如今的乡下也像城里一样方便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家乡惠民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惠民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2200多年前,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之气,乃东巡于此,次舍厌(厌读压)之”,在今桑落墅北设置厌次县,是中国最早设置的行政县之一。但建设惠民古城墙却是在1000多年后的北宋王朝。

秦朝设县之后,厌次县城几经迁徙,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始迁棣州治、厌次县治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抵御外侮,崇宁元年(1102年)始,工部尚书牛保奉诏督修棣州城。“葺一州城,何以工部尚书行?盖棣州在宋为边境重镇之故也。”(明嘉靖二十七年《武定州志》)北宋时期,惠民县是山东北部与辽国接近的边疆重镇,战略位置险要。建设棣州城墙,“九年克绩”,牛保积劳成疾,病故于此。当地群众在城西20里择址建冢(即今之牛保冢遗址),以示纪念。自此,每逢正月十六、九月初九,都有一天的香火盛会。绵延千年,香火不绝。后人有诗赞其曰:

边防战乱出东京,

戍马铸城抗辽兵;

烽火翻滚身夭亡,

军屯立冢流芳名。

棣州城工程之浩瀚,防守之坚固,堪称州城之楷模。史料载:“……(棣州城)周十二里,崇三仞有三尺,上阔丈余,基倍之。东南西北门四,各三重……外门额各有石?青肃、明远、景山、靖安字。内门有楼,匾曰春风、明远、景山、紫薇。复浚濠潴,水深二丈,阔五丈。有飞桥,又修护堤,延袤三十余里。”古城呈矩形,南、北、东、西四门各设翁城和城门楼。城外有郭。宋时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城墙高10米,顶宽13米,底宽26米。周长12里。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宽30米,水深10。8米,全长17里,形成天然屏障。古城号包括吊桥、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军事设施。城墙上设敌台,备有刀、矛、弓弩、滚石等冷兵器,自明代始配有火炮(现存明代火炮2门、清代火炮1门)。历代统治者曾先后13次对其加固维修,到明代,城墙使用青砖包砌。即所谓“或增修其未备,或缮治其将颓”。直至日本侵略军占领此城之后,还在南关修筑了一段套城。为防辽兵袭击,城内四角均设兵营,如今西北营、西南营、东南营(后称宋家营)、东北营(即大王营)等已成为城内的村街。筑城期间,由于就近取土约35万m3,城内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坑塘,俗称海子。相传城内原有72个海子。这些海子与护城河成为一个系统,对于调节城内环境气候、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各地都有隆重的庆祝风俗,可今年我的家乡淄博却有了点不一样。

传说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后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兽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兽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兽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么了?

我的家乡是一座年轻的重工业城市,以前用牺牲环境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习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还家乡一片纯净的蓝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项。虽然不放鞭炮了,可一点都不影响过年的气氛。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快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一簇紫、一朵云、一碗香,就在不远的地方。走过去,你一定不由地赞叹。

一簇紫——紫荆花

我是一个正宗的柳州人,想到柳州,你们会先想到什么?对,没错,就是那无处不在的紫荆花。

整个柳州里,我可以和你打赌,即使是在最偏僻,最无人问津的地方,也至少会种上一棵紫荆树。整个柳州里的紫荆树加起来足足有26万株呢。

你知道哪里的紫荆花最美吗?最美的紫荆花分布在学院路、小桃源等地。学院路的紫荆花有紫有白、小桃源的紫荆花差不多都是白色的。因为紫荆花颜色的美,使它上了新闻热搜榜。

一朵云——云上之景

大家应该都知道地王大厦吧,它不论在哪儿,都是城市一颗耀眼的明珠。

是的,柳州就有这么一座地王大厦。

但今天,我要介绍的并不是地王大厦,而是它开发的一个项目——云顶观光。

云顶观光,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在很高的地方进行娱乐的一个项目。人们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柳州的样子,可以在玻璃栈道上玩,可以在上面喝下午茶……只是一个云顶观光,就能干这么多的事情,也难怪“云顶观光”项目会那么受人们的喜爱了。

一碗香——螺蛳粉

一提到柳州,除了提到紫荆花外,就是提到螺蛳粉了。

螺蛳粉,一碗螺蛳汤、酸笋、螺蛳,再加上一两粉,就是一碗香气扑鼻的螺蛳粉了。在我家门口有一家螺蛳粉店,生意非常兴隆。

我的家乡柳州很美,欢迎你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杭州,杭州人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都会和自己的家人聚到一起,包汤圆、吃汤圆,寓意来年“团团圆圆”,永不分离。

元宵节这天清早,我们全家一起出动,准备制作汤圆的材料。有人和面,有人准备馅心。和面的讲究可多着呢!妈妈手把手地指导我:“快把水加入糯米粉里,水一定要适当,不多不少,然后反复揉搓”我连忙按照指示,拿出糯米粉和水,用手不断揉面,加水。在“锤炼”之下,糯米粉渐渐和水融合在一起,摸上去恰似橡皮泥,韧性十足。我家的汤圆有很多种馅心,香甜的芝麻馅儿、鲜美的肉球馅儿、咸咸的蛋黄馅儿,这些都是我的爱。而我最喜欢,每年制作个数最多的还是芝麻馅儿,即使还没包进汤圆中熟,单单是芝麻那香甜的味道早已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闻一闻,足以让我咽下两三口唾沫了。

糯米面团和好了,馅心也已备齐,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环节包汤圆!我小心翼翼地扯下一块糯米面团,用擀面杖将面团均匀地擀薄,摊在手心上,再用勺子取出一大块芝麻馅儿,稳稳地放在面皮正中间。接着,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将面皮完美合拢。要知道,一个汤圆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一步,如果合拢时没合牢,有了裂缝,那么汤圆可就露馅儿了。合拢面团更要注意力气的把握,一旦用力过猛,汤圆里的馅儿就会被“挤”出来,这个汤圆就彻底报废,没有丝毫挽回的余地。我慢慢地将摊在手心的面皮转移到两手中间,再用手指轻轻捏起面皮两端,用一股韧劲把两端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然后是另一边的两端。所有边缘都黏合后,汤圆基本上就包好了。接着,我把汤圆放置手掌中心,两手均匀用力,轻轻揉搓,揉至球形就可以了!一个个“小圆胖子”整齐地、舒服地躺在竹筛里,看着可爱的他们真叫我喜欢。

包完汤圆,便开始煮汤圆。我把汤圆一个个放入锅中,汤圆在水里一会儿漂浮,一会儿下沉,仿佛顽皮的孩童在水中玩耍,不亦乐乎。我的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的,生怕有个调皮的“小鬼”把自己“玩”坏了!

很快汤圆就煮熟了,我把汤圆盛入碗中分给大家,所有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晶莹剔透的汤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刻,汤圆真是连接亲人心灵的桥梁,让我们享受了无可替代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