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果你走进老北京的元宵灯节热门八篇

导语:您像一支烛炬,固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感恩老师的名言警句,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383

作文

8

篇1:元宵灯节的由来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很矮,他不仅足智多谋,风趣滑稽,而且还心地善良。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女都对他非常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地向御井扑去,他慌忙上前拦救。这宫女叫元宵,家住在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自把她选进宫来,每逢年底岁首,她思念亲人,心如刀绞。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艰辛,心想:既然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便安慰了一番,劝解了一阵,答应想办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恋眷的惆怅,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这一天,他来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阵,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人们非常惊慌,纷纷求问解脱的办法。东方朔神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城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天黑下来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火神君。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在地上拦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等到夏历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候。天刚擦黑,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的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出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后来,老人们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望望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念着念着,吓得满头大汗,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也爱吃汤圆,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圆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再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唬住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门大开,让城外的庶民百姓进城观灯。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混杂在乡下来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会沾他们的光,蒙他们的福,免去灾难。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圆做的好,可让元宵手提大宫灯,把元宵的名字写上,在前开道,我手端汤圆跟在后边,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她心软下来的。”汉武帝一听,心中大喜,就传旨按着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服,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火球横飞,焰火满天,好看极了。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闹了一夜灯火,长安京都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样全城挂灯放焰火,相传为习。年年如此。因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现在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随笔元宵灯节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月亮悄悄地拉下了黑夜的帷幕,就像一块黑色的屏障,将整个大地笼罩在怀里。在平时,黑夜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也许你会有一种恐怖、阴森的感觉。而今晚却是一个不眠之夜,沸腾之夜。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张灯结彩,那景象真叫人欢呼雀跃。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我国传统的元宵灯节

大家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当悄然漫步在街头巷口的时候,向四周放眼望去,谁人都会明白,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它的特殊就在于到处可见的灯。

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高高地挂起了,节日的彩灯。这灯有的像红红的大苹果,有的像火红色的大鲤鱼。前者寓意着这一家人年年都会平平安安,后者则寓意着连年有余。学校、单位、还有大的工厂,大门前悬挂着红纱灯。在大街小巷上孩子们的手中,也无一是空闲着的。有的孩子手里提着一个,好似蝴蝶的小彩灯;有的孩子身后拽着一个,莲花车似的小彩灯那画面真叫一个美。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甜美的微笑。

到处可见,灯的影,灯的光。人们在迎来元宵佳节之际,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花灯这两个字。孩子们都在这些天里,精挑细选出自己最满意、最喜爱的花灯,以求在正月十五到来的那天,可以在众多小朋友们面前出彩。

元宵之夜又是一个沸腾之夜。大街上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排着长龙的队伍,等待着去看一年一度的花灯会。我肯定也在其中。一路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再加上人们的谈笑声。这众多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曲,欢乐的乐章。这令人激动的交响乐,给节日增添了,数不胜数的喜悦气氛。

快看快看!我大声的呼喊起来。远处的那个汽车上,有一盏巨大的孔雀开屏灯。人们听到我的喊声,便如潮水般的向那个地方一涌而去。远远望去,孔雀仰首翘尾,神采飞扬,有一股说不出的美韵,那美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显现出高傲、优雅气质。每一根孔雀毛上,都有数不过来的闪亮的小灯泡儿,就好像是一把镶嵌着无数绿宝石的折扇。它把自己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让那盼望已久的人们的心情激动不已,甚至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在眨眼的过程中,孔雀飞走了。

汽车缓缓地向前驶行驶,全场上下霎时间欢声雷动。车厢后面有几个敲锣打鼓伴奏的人,他们更是兴劲大起,心头的那一股兴奋之情油然而生,敲打得更加卖力,早已忘了这是数九寒冬之际。在这寒风瑟瑟的冬日里,他们个个热汗满脸,那画面也真是壮观至极。好不容易盼望已久的元宵灯会到了,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他们要把自己所有的爱与欢乐,都发泄出来,同时分享给广大的观众。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一不被他们的热情所震撼,所感染。大家随着他们敲锣打鼓的节奏,一起欢悦起来。这场面真是难得一见。

在继续前行中,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菊花灯。它的造型优美,色彩绚丽,那气质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儿,似乎像一个隐逸之士。人们对这些精心巧手制作而成的工艺品,投一阵阵的喝彩声和赞美声。甚至有的人们,都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欢乐,竟然随着节奏大胆的舞动起来,用自己的舞姿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这一幕幕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融入到这个灯的海洋之中,人们的欢悦之中。

我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丰收果实——白菜灯。碧绿碧绿的叶子,那绿仿佛要滴下来似的。还有那圆圆的心里美红萝卜灯,这灯的制作者更是没想下功夫,就连萝卜上的几根须子,都美轮美奂,似乎像真的一样。我轻轻的掐了自己一下,还是很疼,原来出现在我眼前这美妙的场景,是真的。我真的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场景,觉得像在童话世界的梦里一般。我不由得感叹,但愿这梦永远不要醒来。

眼前的这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人们在观赏着它们的同时,发出一阵阵欢畅的笑声。在这发自肺腑的笑声中,有幸福,有自豪,还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这欢乐的笑声连同那清脆的爆竹声,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这浓浓的月色,在硕大的夜空中飘荡回旋。

突然,在我眼前又出现了一盏特别精致的小桔灯。我左瞧瞧,右看看,对它更是喜爱得不得不得了。这一棵桔子树,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小桔灯,让人数不过来。每一个小枯子,都发出那桔红色的光亮,这光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耀眼。它不仅照亮了漫漫的黑夜,同时还照亮了周围的所有一切。

这是个不眠之夜、沸腾之夜,这里是灯的海洋、灯的世界!

[作文随笔元宵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北京台元宵晚会直播带节目单

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2016年北京元宵晚会将于2月22日(正月十五)19:35播出,精彩内容即将呈现。下面是yjbys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时间:2月22日(正月十五)19:35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播出电台: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北京卫视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明星嘉宾名单:相声演员李菁、何云伟、方清平、应宁、王玥波、高晓攀、尤宪超、陈印泉、侯振鹏、闫佳宝、歌手郭峰、“国民闺女”关晓彤等

2016北京卫视元宵晚会节目单

方清平 单口相声《我的童年》

应宁、王玥波、何云伟 相声剧《金钱与孝子》

高晓攀、尤宪超 小品《兄弟 别闹》

李寅飞与搭档 相声《杂谈北京话》

李丁与搭档 相声《闹心》

回想、路遥 相声《魔法学校》

吕纳超、张再驰 相声《别开生面》

闫家宝、Tina 相声《爱谈不谈》

李菁、王磊、春妮 《蟠桃会》

郭峰 歌曲《好久不见面》

关晓彤 歌曲《安洁西公主》

附注: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明星嘉宾名单:相声演员李菁、何云伟、方清平、应宁、王玥波、高晓攀、尤宪超、陈印泉、侯振鹏、闫佳宝、歌手郭峰、“国民闺女”关晓彤等

春节余韵未消,元宵佳节又至,在吃元宵、赏花灯之余,北京电视台还将奉上一台热热闹闹、欢乐喜庆的元宵晚会,为佳节添彩。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是由今年春晚的原班导演团队打造的,在北京台春晚取得了收视口碑双丰收的成绩后,此次晚会更令人期待。据导演组介绍,元宵晚会中语言类节目将成为重头戏,在对节目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后,已经为观众准备好了诚意十足、笑料十足的段子和包袱儿,同样,元宵晚会仍然秉持春晚的创作精神,语言类节目都以原创为主,如果猴年北京台春晚上的相声小品您还没看过瘾,元宵晚会将为您带来更多欢乐。

2016年北京台元宵晚会节目部分曝光

本届元宵晚会汇聚了中国相声界诸多优秀的青年演员。

比如在北京台春晚凭借单口相声《我的理想》唤起观众阵阵笑声的“冷面笑匠”方清平,此次在元宵晚会上会带来单口相声《我的童年》,风格不变、吐槽依旧、欢乐加倍。

好搭档应宁、王玥波在元宵晚会上也有突破,和何云伟一起演出相声剧《金钱与孝子》,元宵节是家庭团聚日,北京城里的一个小家庭却正在上演鸡飞狗跳的一幕。

应宁一袭橘底儿绿花小棉袄变身慈祥老太太,一朝突然腰缠万贯,面对一大一小两个不孝子也是操碎了心。

此外,因在北京台春晚节目中与主持人悦悦饰演情侣而倍受好评的高晓攀,此次搭档尤宪超,这小哥俩在元宵晚会上居然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昔日的梦想、今日的决裂,小哥俩带来小品《兄弟别闹》讲述梦想背后的坎坷。

据悉,首次登上猴年央视春晚开启吐槽模式的相声新人李寅飞、李丁,也将参演北京台元宵晚会,分别和搭档带来《杂谈北京话》、《闹心》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除此之外,相声新秀回想、路遥的《魔法学校》,陕派相声新人吕纳超、张再驰的《别开生面》,跨国组合闫家宝、Tina的《爱谈不谈》都将令人耳目一新,让您笑声不断。

除了精彩的语言类节目,主持人春妮的亮相也颇为惊艳,作为今年北京台春晚主持人,春妮初一刚刚体验过一把《蟠桃盛宴》的恢弘壮观,就心生艳羡。这不,

又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她暂时抛却主持重任,化身神话故事中七仙女的一位。

只看她身披五彩天衣、头梳飞天发髻、手执王母仙桃,原来春妮在仙女中位列老八名为“鲜啤”。

恰逢仙宫的《蟠桃会》要在元宵晚会上再次举办,“鲜啤”春妮为筹备盛会摘桃助兴,却遭遇“千里眼”李菁、“顺风耳”王磊的百般刁难。面对李菁、王磊的胡搅蛮缠,平时温文尔雅的春妮将如何脱困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游老街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了,在这个赏灯游园的节日,我和妈妈选择了去晚上最具节日气氛的南塘街走一趟。

一下公交车,迎面涌来的人群就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过节的气氛。南塘老街上灯红酒绿,人山人海,真是热闹极了。

随着人潮,我们先进入了大门,大门口整齐的几排大红灯笼气势辉宏,把整个区域都照得红红火火的。再往前走了一段路,抬头看到挂着一排一排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窜以“水果”为主题的灯笼,有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西瓜,还有粉嫩嫩的寿桃……真是让我瞧不过来了,忍不住让妈妈给我拍了许多照片,希望留下永远的记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突然被头顶的又一窜灯笼给吸引了,这次看到的应该是以鱼为主题的灯笼,花花绿绿的灯笼另我目不暇接。各类五花八门的我们叫不同名的鱼儿像是在我们头顶畅游着,还有点缀的几个中国节更加强了节日的气氛了。我们的心情越来越好,仿佛置身于灯笼的海洋中,美丽极了!

回到家,我写了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情感:元宵娘俩游老街,灯红酒绿热闹也。廊中自拍真高兴,待至佳节再游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北京的年味作文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意味着福到了。贴春联也非常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的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北京的年味作文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有过过春节吧?春节是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我是非常喜欢过春节。今年的春节,是在家过的。

正月二十,我们的餐桌上摆满了食物,一共摆满了四桌。红的红绿的绿。我们几个小孩子看见那么多美食,都流出了口水,准备大吃一顿。这就是所谓的年饭。当然,年饭主要不是吃,而是一种热闹的形式。我们几个孩子刚吃完年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外面买小鞭炮玩。

到了正月二十一,就是拜年的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向大人问声好,然后像大人索取红包。如果你认识的亲戚非常之多,那你就发财了。

正月二十二,这天要忙起来了,第一个项目就是去山上拜祖宗,拜祖宗的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拿着几根香去,也可以直接拜,还可以烧钱作纪念。我拿着一大沓冥币,拿上打火机。一千亿一张。我拿了很多,然后烧掉了,这种感觉就是爽。

接着,我们还拿出长鞭炮出来燃放,一个大叔燃放以后,漫不经心的走出来,随后听见:啪啪啪的声响,还有一些小孩捂着耳朵,但还是流露出了笑容。从山上爬下来,这一折腾,可累了。我睡的很香。

正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除夕这年,要贴新对联。带着一锅糯米胶(烹饪出来的那种),走遍屋子,把旧对联撕下来,然后贴上新的,我负责撕下旧的。虽然这个工作简单,但也不能乱撕,要对整齐,然后撕下来,不然的话就会撕成不规则形状,贴不上新对联。

除夕晚上。我们每家每户都要放烟花,我们也开始放了。有一位大叔叼着烟摆好烟花,不紧不慢的燃放了。我连忙把耳套带上,这才开始了节目。在持续了3秒后,一束火花直速上升,在空中爆发出一条条彩带,接着又是一束火花冲上天,在许多烟花同时上升时,天空立刻映出焕然一新的景色

直到看完春晚,我们才休息,这一天真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北京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北京中的“三味”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有老规矩,老规矩有老味道。

在每一个北京的家庭中,这些老规矩时时刻刻地回响在孩子们的耳畔。这规矩中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种对立身行事的提醒。可对每个孩子而言,老规矩就是他们成长的模具,让人温润光泽;而对每个大人而言,老规矩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三味”。

一是“情味”。老北京最讲情义,也最重感情,自然在教育中要透漏出人情练达。“做人要懂礼尚往来,不能太小气”“借了别人东西要知道还,知道感谢,再借才不难”,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总提醒着我们心中要含情,做人才不“硬”。懂得尊重别人的感情,学会建立情感的纽带,一个人才活得从容不迫。整个北京城,就是在这份“情味”的笼罩下,显得温润,显得温暖,显得温情。

二是“礼味”。北京人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明礼。“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做客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一切都是要构建“礼”的社会。长辈是亲人,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外人再亲近,又不能由着性子不讲礼貌。这便是北京人,纵然有情,不可少礼。如果说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么礼便是这桥梁的根根基柱。有礼,社会方治,立身方正。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正是这个道理。

三是“德味”。一个人长大总要持家行事,老规矩中自然要求“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自然告诫“俭以养德”。人人都希望孩子能顶立门户,那么这从小的教育,就是注重对德行的培养。其实,这是经邦济世的大教育。一个人有德行,家便能顺;每个人有德行,国便能兴。

情味,礼味,德味,实质是有情,明礼,养德,这寄托着每一个北京家庭对下一代的殷切期盼,也蕴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对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深深祝福。

老规矩中的三味,是北京味,是人味。在此作诗一首:回望老规矩,重品北京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