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习俗大汇总(合集20篇)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春节的作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浏览

7481

作文

1000

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有辞旧迎新的意思,每到年初和年终交替时,我们就会过节来庆祝一下,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一、买年货

在每年的春节将至时,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像蔬菜水果肉,花生瓜子饮料等都会准备很多,以便在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在大家看来只有准备好丰富的食物,才能从各个方面招待好大家,所以买年货就成为了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二、贴对联

贴对联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大家每年都会对门外的对联进行换新,以此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般对联都是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彰显,据了解,贴对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然后在明代盛行,一直流传到至今,所以过年贴对联不仅是习俗,更是大家的一种习惯了。

三、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在除夕夜这晚,全家人欢聚一堂,摆满丰盛的饭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可以说,吃年夜饭是春节前比较重要的习俗了,也是春节的重头戏,而且每一道上桌的菜都很讲究,鱼代表了年年有余,鸡代表了有计,发菜代表了发财,生菜代表了生财等等,很多地方的人对年夜饭都比较看重。

四、放鞭炮

放鞭炮是每个春节都少不了的流程,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来除旧迎新,所以在初一零点开始,鞭炮声就会响起来了,一直持续到早上,放鞭炮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新年,也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热闹的氛围。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春节的习俗还有看春晚、守岁、拜大年、吃饺子、吃汤圆、逛庙会等等,这些习俗给春节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秋节的习俗满分作文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到来了,天空中的月亮就像玉盘一样挂在蓝蓝的天空中。在中秋的夜晚中,人们都会在月光下赏月,我们还会一边吃月饼,一边期盼着家人回家团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这是唐朝李白思念家乡所写得诗句。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玩花灯. 舞火龙. 赏月.

吃月饼......在中秋节的那一天,我们全家人坐在一张圆圆的桌子周围,一起吃着团圆饭,大家都和和美美的吃着盘中的月饼。

吃完了团圆饭,我们家八口人一起拿出凳子,在这中秋节的夜晚赏月。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听着奶奶讲述着中秋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有个叫后羿的人,射了九个太阳,为百姓造福,有一个人送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死药。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嫦娥迫不得已,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听到消息,后羿很伤心,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永远也追不上月亮,后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听了奶奶说的,我们都明白了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它寓意着团团圆圆,也代表着花好月圆,我永远也忘不了八月十五是我国著名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就要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在街上卖的现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总之春节对联是少不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趣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了。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是在濮阳过年,但是我们很快乐。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为传说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要买来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只说好,不说坏。

“二十四,扫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打扫了,得快点打扫干净利落才行,快点行动吧。

过了二十四,大人们都忙了起来,就连我们小孩子也忙了起来,大人们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炖肉肉,贴花花、蒸馒头……我们小孩子就去买鞭炮、放鞭炮 。有的时候还帮帮大人在家里装饰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来了,更使人们激动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充满了爱的气息,大人们把早就准备好了的的年夜饭端出来,门外的鞭炮声声响震耳欲聋。吃完饭,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这一夜,每家每户的灯都亮着,都还没有睡,钟表一分一秒的走动着,12点了,响起了一声声的鞭炮声……大年初一,大家早早的就起了床,吃完饭,就去串门了,“噔噔噔”

家里又来了一位客人,一进门,就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们就回家了……过了这几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学生们就应该上学了,我们也该忙碌的生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的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们回到老家过年,和南京比起来,老家的年味儿更浓: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挂灯笼、舞龙灯、赶庙会、走亲戚……个个令人回味无穷。

除夕夜,贴春联可是外公的专利,绝不让我和姐姐两个淘气包插手。一大早,外公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了。先是打浆糊:把开水和进小麦粉里,用筷子快速搅拌,那种淡黄色的粘粘的浆糊就打好了。接下来,外公把自己写好的春联摊在桌上,按照大门、后门、房门分好,对联反面朝上摊开,用细毛刷子蘸上浆糊,均匀的刷在四边,用手捏着两边的角落,把它按在门上,把书卷成筒状,由上到下,由中间到两边抹平,用抹布把溢出来的浆糊抹干,春联就贴好了。浓浓的年味儿也出来了。外公笑得合不拢嘴。

包饺子就换外婆登场了。她把青菜择好了,洗干净切碎,再把肉绞烂拌在一起,加点香料。香味扑鼻的馅儿做好了。她把面皮铺在手心,用勺子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把饺皮对折,沿边捏紧。船形的饺子就这样捏好了。在开水中浮上来的饺子像一只只小耳朵,白嫩嫩水盈盈的,洋溢着喜气。

吃完团圆饭就是放鞭炮了。我们选择了一种名叫仙女拜年的烟花。爸爸点燃了引火线,我们远远的看着,只听见“嗖”的一声,烟花窜了上去,在空中绽放出一副美丽的图案,真的像一位迷人的仙女在给大家拜年呢!

“火树银花不夜天,爆竹声中年味显。”这火红的春联,热气腾腾的饺子,灿烂的烟花,让幸福充满我们心间,这浓浓的年味儿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见闻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到了,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鞭炮。

这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大家都贴对联放鞭炮呢?”

爸爸回答说:“这个呀,是古人传下来的,那个时代的时候,人们传说每到春节时,就会有一只叫‘年’年怪兽,来破坏庄稼和房子”。

直到有一天,人们在墙上贴红色的纸,把竹子烧的“碰碰”响,“年”来了看见了红色的东西,听到了响声,就很害怕,逃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渐渐发明了对联和鞭炮。

说到底,人们就想驱邪,避邪,过幸福的日子。

哦,原来是这样,我要多贴对联,多放鞭炮。我说。

妈妈来了,说:“大伯大妈都来了,快去吃年夜饭吧!要不然菜就凉了。”

好!我和爸爸一同叫着,然后就去吃饭了。

今天晚上真好!因为我懂了这么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习俗年夜饭习俗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 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 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年夜饭菜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其宗旨就是饭菜要代表吉祥,象征着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要万事顺利。年夜饭菜谱讲究名称吉祥如意,菜做出来要色香味俱全,下边是几个年夜饭做法,供大家做年夜饭时参考!

南北不同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 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 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 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 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作文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关到笼子里,以减少他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们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杀鸡宰鹅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的灰尘打扫的一尘不染,然后包粽子,爆米花,备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会挂上大大的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会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就是把钱放在红色封套里做成的小礼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灯火,看着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钟声敲响,也就是所说的守岁。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杜绝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的话,大人们要给长辈们拜年,给小朋友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互相串门,初三一起床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纸烧掉。“人日”“人胜节”“七元节”都指这一天——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突出一个“闹”字。这一天,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快乐。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初中作文家乡的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二年级春节作600字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一个喜庆又快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猪年春节。下午,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都在准备晚上那顿丰富的年夜饭哩!我和妹妹趁爸爸妈妈在准备晚餐的空档,洗了头洗了澡。洗着洗着,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妈妈正在煮妹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The 29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is a happy and happy day, because this da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of the Year of the Pig.In the afternoon, Mom and Dad were too busy, and they were preparing to have the rich New Years Eve dinner at night! My sister and I took a bath while my parents were preparing for dinner.Washing, a seductive fragrance came,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sweet and sour pork ribs that the mother was cooking her sister.

洗完澡以后,我带着妹妹来到赣州公园,打算转一圈。在赣州公园的门口,花坛上有两条龙,中间一个灯笼,这不这个是双龙戏珠吗?走进赣州公园,里面一条小“河”,准确的说不是河,因为里面只有一点儿水,连小鱼都不来光顾。河上有座小桥。走过小桥,姿态不一的太湖石映入眼帘,犹如一座假山。往右走,又有一座桥,这是一座拱桥,桥通往一个亭子。亭子外有搭石,每块石头大约有一米高,像一个个小柱子……

玩了一会儿,我和妹妹就回家了。回到家,虽说是四点半,还没到晚上,但是已经听到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到爸爸妈妈还在忙,我便又去玩了一个小时的电脑。“吃饭了!吃饭了!”妈妈大声喊道。我跑到餐厅一看,满桌子都是大家爱吃的菜:有妹妹爱吃的糖醋排骨,有爸爸爱吃的扣肉,还有奶奶爱吃的鱼丸……

看着这些美味佳肴,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不等大家上桌,我禁不住拿起筷子,夹起一片扣肉,咬了一大口,一边吃一边发出“真好吃啊”的赞叹。

吃完饭,天空中早已是五彩缤纷,到处都在放烟花爆竹。小朋友们有的玩烟花,有的玩爆竹。我也不例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两盒甩炮玩。突然“哗哗——哗哗——”一场倾盆大雨如豆大的汗珠从天空中滚落下来。天空中顿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虽然天空中下着倾盆大雨,但是耀眼的礼花还在空中闪烁,鞭炮还是震耳欲聋,家家户户还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映亮了人们的心房,点燃了人们新的美好的希望……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年级学生写盼春节作文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德化,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

除夕

除夕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

正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糖果呀,瓜子呀......

......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他,他设计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

有一次,祖乙去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结尾: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察,精心推算,制定出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五年级作文过春节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每个人都沉浸在一个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

除夕晚上,我和小伙伴的手早就开始痒痒了,迫不及待的想去买些小鞭炮来玩。放着放着,我们又开始嘀咕了:“这么点鞭炮放怎么能够玩个痛快呢?”于是我急匆匆的跑回家,正准备偷偷拿一些的时候,被爷爷发现了,我还以为爷爷会批评我,没想到他竟然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小鞭炮。我们先拿几个小鞭炮出来,小鞭炮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形状像一个个小包子似的。往地扔上去会“啪啪”响,好几个合在一起,往地上用力一扔就会发出很大的“轰”声。

每次过春节,我最期待的都是吃年夜饭。“开饭了!”的声音刚从烟味十足的厨房里传出,立即点燃了我的胃口。我飞快的坐在餐桌边,拿起筷子,往招牌菜“鸡炖汤”里一伸,立马就夹到了一个小鸡腿,拿起来就吃,突然我大叫一声:“啊,怎么这么烫!”其他人都哄然大笑。

晚饭过后全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春节晚会,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而看电视;一会儿而又跑到窗户旁窥视外面的动静;一会儿紧紧的看着桌子上的大闹钟,生怕午夜“12”点悄然的过去,心声随着钟声“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盼到了迎接新年的钟声。外面都放起了烟花,整个村子顿时热闹起来。这里刚放完烟花,另一边的鞭炮又响起来,这边的鞭炮下去了,那边连续好多的烟花又放起来。无数的烟花像离弦之箭一样飞上天空,转眼间变成无数只小蝌蚪落下天空。一直持续了好久,天空才平静了下来。

村子里慢慢的静下来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春节一个快乐的日子,我真希望每天的生活都这样丰富精彩。我太喜欢春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习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美食作文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地处中原,是以面食为主的河南省。馍,面条是经常吃的。馍的种类也有很多,煎的、炸的、蒸的、烤的;面条也有很多种,捞面、汤面、卤面、蒸面、炒面、焖面……还有胡辣汤、锅盔加卤猪肉、擀面皮、凉皮、浆面条,好吃的太多了,想想都流口水了!

今年春节爸妈带我回老家过,春节期间好吃的就更加多了,可让我这个吃货开心坏了。

过年期间外婆会做花馍,各种各样形状的,有小鱼、荷花等,看看都舍不得下口呢!妈妈告诉我,花馍寓意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

除了馍,还有其他的美味,比如:灌肠,它外面是猪的大肠,洗干净煮好里面放入猪肉馅,加了秘制的酱料,上锅蒸熟,吃起来特别的香,不油腻。这是我最喜欢吃的。

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年三十的下午外婆和妈妈就开始忙活了,馅料是早就准备好的,和面揉面,妈妈擀皮,外婆包,妈妈从小就练就了擀皮的本领,她擀的速度外婆都来不及包的。我吃到了外婆包的幸运饺子,为什么叫“幸运饺”呢?因为那么多饺子中只有这个饺子的馅是不同的,我吃到的是麦片馅的,妈妈说她小时候会吃到“硬币馅”的饺子,外婆说吃到幸运饺的人这一年都会顺顺利利的!我希望我的2019是平平安安的!

这就是我的春节之-美食,家乡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习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在春节里贴春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赶走邪灵,把我们带向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记叙文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吃着年夜饭,孩子们收到了长辈们的压岁钱,乐得欢蹦乱跳……

春节的来历十分有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名叫“年”的怪物经常在正月初一来临的前个晚上出来吞食人畜,人们只好在年三十带着一家老少上山躲避。

有一年,一位老者来到了一个村庄,请求借宿一晚。这位老者年近九十,银白的头发在春风中随风飘动,花白的胡须散落在胸前垂到了地上。当时,人们正在收拾家当,带着家人,赶着家畜往山上躲,人喊马嘶,猪嚎犬吠,杂乱的声音混成一片,没有人愿意多留一会儿,更没有人搭理他。这时,东村大娘走了过来,老人便迎了上去,说:“老大娘,求求您,让我借宿一夜吧!我能帮你们除掉‘年’。”老大娘一听,面露喜悦,说:“老人家,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定要帮我们除掉“年”啊!”就这样,老者就留在东村大娘家等候“年”。

到了晚上,皎洁的月光温和地撒在大地上,村庄里格外宁静。突然,一阵怒吼打破了宁静。“年”掀起了百丈巨浪,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村庄,到处肆掠。此时,白发老者气淡神闲,在门口挂起了红灯笼和贴上对联,当“年”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点燃了炮竹,“年”被鲜红的颜色和“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到屁滚尿流,灰溜溜地逃回大海去了。自此,每年一到春节,每家每户就贴上红色的对联和挂上红灯笼,还在除夕晚上点燃炮竹,“年”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大家合家欢喜,高高兴兴的过大年。

春节不仅有有趣的来历,还有传统的习俗。我就挑几个说说吧。

正月二十三,祭灶神。人们在家摆上桌案,献上甘甜的米酒,粘粘的关东糖和糖瓜,还有香脆可口的糍粑和芝麻糖,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上写有祷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红布条,愿灶神上天庭作报告时多说几句好话。

正月二十七,逛花墟。市场上可热闹了,大大小小的铺子摆满了兰花、菊花、鸡冠花,金桔、四季桔、代代果,花朵竞相开放,桔子你挤我碰,似乎都急不可耐地供人们挑选。商人们拿着货物大声叫卖,游人来来往往,人山人海,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披落。拥挤的街道上,前脚挨着后脚,熙熙攘攘,吵吵闹闹,大家忙着挑选鲜花、年货,拥挤的街道顿时变成了一锅上下翻滚的热粥。

正月二十九,理家务。这是过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人们不管男女老少,一大清早,就忙着扫地、擦窗,剪窗花,贴春联,挂鞭炮,摆鲜花等等。

大年三十,吃团年饭。人们携家带口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一家老小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小孩子收到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高高兴兴地玩起了放鞭炮、点烟花……

春节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食物。

长寿面是男女老少新年里都爱吃的食物,寓意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寿比南山;鱼是团年饭里必不可少的,寓意年年有余(鱼),祈愿每年都能余下有钱……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每到春节我都会收到压岁钱,还会学到更多有关过年的习俗,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的日子过得总是那么快,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春节眨眼间就过去了,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各具特色。你想知道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吗?那就和我一起重温那美好的时光吧!

腊八,似乎就是春节的前奏曲,一到腊八,妈妈就会用大米、糯米、麦仁、小枣、豆子、小米、白莲子、葡萄干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腊八粥,喝了腊八粥,人们就会知道年就快要来到了。

腊月二十三,在我们家乡是祭灶的日子。在这一天,大人们会拿着麻糖来到厨房的灶台前祭祀灶王爷,据说这是请他回到天庭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祭祀过后,我们就会分享又酥又甜的麻糖。

腊月二十三仿佛吹响了春节开始的号角,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在除夕之前,我们都会把房子打扫的一尘不染,然后购年货、蒸花糕、贴花花……

到了除夕,年货都准备得停停当当,家家户户的门上和窗上都贴上来红红的对联和窗花。这一天会十分得热闹,早上爸爸和大伯拿着鞭炮、纸钱来到祖先的墓前祭祀,“请”他们“回”到家里一同过年,而妈妈和大娘就会在家里热火朝天地准备丰盛的午餐。午饭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包着饺子。最有趣儿的是,妈妈还会在饺子里包入一枚硬币,看谁能吃到这个硬币,它寓意着吃到硬币的人在下一年里福气多多。在这一天,不管你是什么时候吃的午饭,饺子包好后,人们就会早早地把鞭炮挂在树上,饺子一入锅,就开始放鞭炮。这在我的老家这叫做抢福,谁家放鞭炮越早,谁家吃饺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谁家的福气就越多。饺子煮熟后,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习俗,那就是盛出第一碗饺子,先要祭祀祖先,祭祀完毕后,把饺子重新放入锅里煮一下,重新捞出后,全家人才围在一起,一边谈论着一年中遇到的开心事,一边品尝这饺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饭,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惬意地吃着瓜子,其乐融融地等待着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比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觉,这叫做守岁。

新年终于来到了,正月初一,虽说新年,却不如除夕的热闹。早上,人们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吃饺子。孩子们跟在大人的身后,来到长辈家磕头拜年。在这一天,最开心的就要数我们小孩儿了,我们会收到很多的压岁钱,拿着压岁钱的我们,尽情地去购买鞭炮和零食。

眨眼间,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来了。早上,人们早早地涌上街头,兴高采烈地观看着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赏花灯,看礼花。街道上,各个商店的门口都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每个招牌上都围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就连树上都挂满了一个个小彩灯,头顶上红色、黄色、紫色……的礼花一个连着一个在空中绽放,这样的礼花,这样的花灯连在一起,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呀!

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很有趣儿吧!明年的春节,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感受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大汇总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

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着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年级愉快地春节小学生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大家都非常的开心,今年过年我到老家爷爷奶奶家过年,快过年了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过年不能少的。

大年三十那天,奶奶和爷爷在准备年夜饭妈妈也在帮忙,爸爸负责陪弟弟玩,我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玩,我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还有捉迷藏、我们还一起跳绳,我们玩的很开心。

年夜饭好了,我们全家聚集在一起,我分别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敬酒(以饮料代替),向他们表示祝福,并保证在新的一年好好学习,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让他们操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并给了我和弟弟压岁钱。

吃完年夜饭,爸爸带我和弟弟出去放烟花和鞭炮,很是热闹,然后爸爸带我们去邻居家串门,并互相表示新年的问候,大家都喜气洋洋,快快乐乐。

过年真的是很快乐呀!我希望每年都能过一个愉快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传统习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统的节日,就有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传统的春节习俗真的是又多又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桂林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