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2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范文10篇 优秀作文大全(热门20篇)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小编收集了2022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范文10篇 优秀作文大全,欢迎阅读。

浏览

4130

作文

1000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1500字作文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针扎。满脑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我这四天把自己的饭菜全吃的一干二净,但是还是觉得内心是深深地自责和痛苦。

也许,面对这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我还很小,还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义务和责任,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今天,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剪纸是我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一种民间艺术。

一次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剪纸的图案,栩栩如生,发现一个更完美的剪纸——“连年又鱼”。这个图案是一个孩子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

每当看到这个剪纸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神话: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神仙下凡体察民情,来到一个村庄里,他每到一家都会问:“我可以进去吃点东西吗?”但那些人都很自私,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直到最后一家,一位老人接受了他,并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鹅招待客人。这可是他们家唯一可吃的东西了,神仙很感动,在他们家门前写了“连年有鱼”这几个大字,写完后便飞走了。这时,他们的小儿子回来了,怀里抱着一条大鱼,说是在路上捡到的。这幅简简单单的剪纸就可以表达出做人只有大方,乐于助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回报。

我对剪纸很感兴趣,因为它里面不但包含着小故事,还包含着意思,使人懂得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传统文化中,我最喜欢景泰蓝。因为它很高贵,是从宫里传来的。最好的景泰蓝是明代景泰蓝,因为那时的景泰蓝虽不如清代的精细,花纹样式多,但釉底较厚,镀金线条饱满,更加生动。所以明代的景泰蓝最好。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不同色彩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大集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

有一次,我在中央二套的《鉴宝》栏目中,看见了一个深蓝色的明代景泰蓝,上面花纹不多,但画的栩栩如生,像真的有花和树长在上面似的。镀金线条都鼓了出来,非常漂亮。我便喜欢上了景泰蓝。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真聪明,造出了景泰蓝这种既漂亮又不失高贵的工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人,来谈传统文化,总有一点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又是最应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的。尽管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还有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擅开拓在近代历史上让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生命的点点滴滴影响的太多太多,我们的思维方式里有它,我们的行为准则里有它,甚至我们的衣食住行里都充满了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神州这块神奇的土地,换句话讲,它是中国人的身份证。

我喜欢读历史书,具体地说是中国历史,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部分也来自于此。说实话,在对传统文化有限的了解当中,我被深深地折服了,甚至我最初的民族自豪感正是来自于此。

五千年的文明,我看到过那个真正为了社会底层人民而默默奋斗过的墨翟,我仿佛看到了他在黑夜里急行,为了宋国人民的安危而废寝忘食,它的“兼爱”思想光芒万丈,在我看来,这是诸子百家里最闪耀的明珠;我看到了那个遍行中国的名医,尝遍这片土地的所有植物,编著了不朽的《本草纲目》,这是古代中国为全人类留下的福祉;我看到了曹雪芹在大富大贵之后,处于人生的辛酸中完成了那部堪称社会百科全书的巨著《红楼梦》,当然,不能忘掉,在此之前,有一位叫做王世贞的大才子,创作了同样一部奇书《金瓶梅》……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而伟大的文明必将催生创造传奇的不朽。在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一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不朽。而做到这一切的仅有两个半,其中之一便是王守仁。每一次提到他的名字时,我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因为他不世出之文韬武略,因为他照耀后世的心学,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那份我最为欣赏的睿智——知行合一,而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知行合一”深深地影响了我,也必将指导我的余生。

只有亲身经历了太多太多,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是如何天才的让一个迷茫的、顽强的、坚韧的、追求正义的理想主义者来实现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受益者,一个紧紧抱着完美主义前行,忍受着被别人嘲笑,却依然孤独前行的人。在最为困难、最为艰辛的时候,正是“知行合一”让我重新找到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有了好的想法,也要有好的方法去实现这个想法,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不得不承认,伟大的思想总是最朴实无华的。

对王守仁的认识过程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思考。之前我从没有想到我的处事方式、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竟然能和产生时间与我相差近几百年的古代文化有了如此完美的契合点,我读懂“知行合一”的那一刻,我和先生的心灵是相通的。谁又能体会到一个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失落者在被自己曾无视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时,是多么的欣喜,真是手舞足蹈的快乐啊。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死板落后的文学、书法、戏曲、宗教……而是这些文化表现形式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丰富的、睿智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他们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有生命力的,应该令我们好好珍惜的。无论你对它抱何种看法,你的生命都被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它早已沁入了你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它影响着。当你人生有了足够的积淀,再来审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联系时,你会重新认识到它最为光辉的一面,为你的存在找到最合理的理论依据,并为身处其中而自豪而欣慰。

无论如何,中华民族的根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完美的契合,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自己的普世价值。美国有美国自己的普世价值,这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日本有日本的普世价值,这与他们的传统文化也有着不小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民族只有在自己优秀文化的指导下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就像是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下,就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外来优秀文明根植于自身优秀文化而迸发出巨大能量的典范。尽管有些人总在诟病共产党,但我要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功绩是任何人都不能磨灭的!

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都是积极的,不是因为我没有看到它的负面,是因为我觉得花心思用语言把自己对传统文化负面的思考组织成批判性的文字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要明白,我们有手有脚、有头脑,我想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谁也不愿意看到传统文化负面的因素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再优秀的文化也是人创造的,我们也是未来传统文化的创造者!既然这样,只要我们怀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初衷,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怀着对后来人负责的态度,用博大的胸怀接受外来的优秀的文化,并把其发展成为自己的文化,那么,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定会更加顽强,民族的前途也会因此更加坦荡。

[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优秀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保护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过去的辉煌历史,更能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烈的自信心,激发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从而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承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奋斗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史诗,每一次进步中都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两汉时期儒家文化高度发展,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到隋唐时期长安城发展为世界的文化中心,从两宋时期文化广泛传播到明代的万国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印鉴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给予了华夏儿女深厚的精神寄托,见证了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和生长,散发着耀眼光芒。提起古城西安,就少不了先秦文化、大唐文化,脑海里立马就涌现出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关键词”,“长安文化”也融入了西安的城市发展,融入了西安人民的生活,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提起“锦官城”成都,三国文化、茶馆文化都会让每一位成都人找到由衷的归属和认同,一说起这些文化,每一位成都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摆”上“龙门阵”。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而文化就是根植于一个城市的“灵魂”,见证着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积淀着人们的智慧,寄托着人们的精神。

文化是城市最为靓丽的名片。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一个城市的魅力能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大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扮靓城市的发展蓝图,浸润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生命力,把城市真正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座城市照亮世界、温暖人心的“长明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另一方面也是留住乡愁的“记忆”。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一座城市能否保持长盛不衰、屹立不倒,在融合多元文化的同时,必须传承发展好自身独有的历史文脉,如果都是“千城一面”,就无法激起人民群众对所生活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要保护好那些承载历史的老地方、老物件等文化“记忆”,进一步讲好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奋斗故事,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光彩。

文化是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只会在传承中更加灿烂、更加耀眼。要点亮文化这盏“长明灯”,以文化温暖人心,以文化激励斗志,以文化凝聚力量,让奋斗中的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远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在市里,贴春联很简单,就是入户门门口贴一幅。而在农村,大大小小的门口、高高低低的窗子、人住的房动物住的窝都要贴春联、挂钱。贴春联是个很费力的活,一干都得半天。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贴春联挂钱,所以,不管住不住人的院落,过年时都贴上春联亮堂亮堂,否则路人经过就会口中念念有词:哦,这家死人了。

农村老破的房子在冬天没有了红花绿叶的遮挡显得十分破旧,春联挂钱一贴,就添了一份喜气,多了几许美。一般来说,春联要在过年的头一天贴。我觉得,贴春联纯是一种祝愿一种祈祷。我家房子已经五六年没人常住了。鸡窝多年没鸡,猪圈多年没猪,并且由于铁矿打竖井采矿石,地下水过度开采,井也没啥水了,但鸡窝依然要贴金鸡满架,猪圈门口贴肥猪满圈,井边贴井泉水旺。而大小门口等处对联横批都是祈盼祝愿之类的话。贴春联也要有点文化。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忙着贴春联,爹在屋里涂胶水,儿子在门外贴。其中,本该贴在驴棚门口的横批“六畜兴旺”贴在了人住的屋子门口,正月有人来拜年时才被发现。看来没文化真的很可怕——贴对联都能贴成自己骂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作文_600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新的一年开始时,人们都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呢?这里还有一个奇妙的神话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它居住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这个怪兽生性凶猛,样子可怕。他很聪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种野兽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兽吃兽。百姓们都很讨厌他,但又害怕他,人们都束手无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们只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不进不出。

但年这个怪兽还是可以进来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们早早的就把门窗关紧了。这时一个从外地来的人来到村子里,看见家家户户都关着紧紧的,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他连忙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一位老人问道:“是谁呀?”“我是一个外地人,想借宿一晚。”这个外地人说。

老人便把外地人请进屋里,并告诉这个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我有办法来整治它。”老人听了,高兴地说:“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来,你跟他们说说。”说着,村里的村民都来了。外地人说:“年兽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响声。”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找几张红纸贴在门口上。”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烧火去。”到了晚上,年兽又来了,它看见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纸,院子里又烧着大火,吓得狼狈而逃,又因为有一户家人用竹子在烧火发出噼啪声,年兽被吓坏了,他逃回了山谷。年兽因为没有吃到东西,活活地被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现在为止,放鞭炮、贴春联、敲锣打鼓这些习俗都流传下来,成了我国春节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中国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大家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大家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大家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大家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文化遗产优秀说明文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各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仑湖,长700多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分为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开放的颐和园也曾多次遭到破坏。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大体修复。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它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现在,我们在感受颐和园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保护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了数之不尽的灿烂文化,发明了世界的科学技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仅在科技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创造了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_,还在思想、艺术、制造、教育等各领域遍地开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我们应该学习苏步青爷爷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精神,还要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每一个人都要担负起国家民族兴亡的责任。我觉得爱国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我们不仅要热爱祖国,还要传承祖国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文化,热爱艺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魅力永恒的文化。中华文化有博大精深的内涵,有益于世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在全世界正兴起中国文化热,这正是中华文化有益于促进世界发展的证明。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对于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依恋,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节日,共同的礼仪美德和民族精神。正是这些共同让我们血脉相承,中华民族文化连绵不断。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界上,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源,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所以我们把祖国视为“母亲”。失去祖国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我们就变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祖国繁荣富强需要每一个儿女倾注爱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许下坚定的誓言:为国争光。

中华一家亲,只有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一家亲首先要关爱伙伴,种下友谊之树,结下友谊之果。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尊敬长辈,爱护弟弟妹妹。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文明是一种运动,而不是状态;它是一次航行,而不是一个港口。”这是法国作家雨果的话。举止文明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文明传统,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自己文明的同时,也要提醒身边的人文明。

民族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复兴中华做出应尽的贡献。

对于学习,我们不仅要充满兴趣,爱读书,爱学习,还要牢牢记住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争取早日成才,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有这样一句话,“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激昂向上的心态,做一个阳光少年,那么中华民族的前途必会如初升的太阳一般蓬勃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给我们看了关于这方面的视频,主要讲了:“仁爱,爱国,好学,清廉”等多个主题,讲述我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其中,“好学”这个主题,讲述了匡衡非常好学的故事:匡衡很好学,但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活挣钱,只有晚上才能看书,但是,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于是,匡衡小心的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邻居家的烛光就透了过来,这样匡衡就能在晚上看书了,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又如,其它方面还讲了“孟子”等人,古代那些名事讲也讲不完……

我被惊住了,中华民族竞如此多的优良传统。古人都能做到“仁爱,爱国……,他们可以做到,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更应学习弘扬祖国优良的文化、家风。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厚育的许多优良传统。我们上一代的爸爸妈妈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传给了我们,那我们也要学会并传承这伟大的家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传承并弘扬我们优良的家风。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

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很多地方办起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流传。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少数,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期待。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毁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依然相当于一个岿然不动的庞大军队。

那年夏天,我来到西安。刚一进兵马俑地窖的洞门,一阵清凉袭来,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几千年前建造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费的钱财和劳力可想而知,沉静的洞穴里传来一阵赞叹。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兵马俑雕刻得极其传神。兵佣的每一条手纹都了了可见,历历可数。每个兵佣神情各异。有些俑眼神愤怒,可能是被强行掳来当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沧桑的脸颊上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战死沙场再也照顾不了妻儿老小吧;有些俑却神情坚定,像是在大喊:“今天就让我马革裹尸吧!”所有的俑都形神兼备,每一张脸都折射出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另一边。那里全是战车和烈马,充满力量感。所有战马都昂首长嘶,像是在锣鼓喧天和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与主人冲锋陷阵,势如破竹。马群中有一辆最精致、最豪华的马车,车上雕满花纹、飞龙。导游介绍道:传说这是为秦始皇的灵魂准备的,可以让他仙逝后飞往天宫。我突然感觉打扰了泱泱大国一代帝王的肃穆和庄严。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将平复。至今,我还对那天的游览刻骨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高三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随着初夏的和风款款而来,家家户户的人们都忙碌了起来。

糯米是昨天晚上泡的,粽叶是今天早上洗的,我对粽子的盼望,是几月前就开始的。

食材似乎准备的很慢,但也不过两个小时就准备好了,为了区分各种口味的粽子,奶奶用她那灵巧的手把粽子包成各种图形,咸口的是三角形的,甜的是枕头型的,甚是别致。到了傍晚,天边的云霞悄悄的离场了,粽子也随之包好了。

它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得滚进了大锅中,咕咕噜噜地泡起了温泉澡。

灶里的木柴噼啪作响,锅中的水咕咕沸腾,不停地叹气,淡淡的粽叶清香,慢慢地侵占我的鼻腔,勾起了我那嘴馋贪吃的“魂”,肚子不知为何也瞬间感到了饥饿。必是在锅中的粽子在召唤着我,这使我恨不得把时间爷爷的时钟,向后拨转十几个小时!我几次战胜不了好奇心,想用手去掀开锅盖,可没等手碰到锅盖,锅边的“守卫”,就立马制止了我的行动。“还没熟呢,把盖掀了会让蒸汽流失,导致煮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还有可能夹生呢!”奶奶的“威胁”让我再也不敢靠近锅盖半步,生怕吃不成。奶奶告诉我,煮生的粽子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要把糯米蒸的软糯香甜,把里面的馅儿蒸熟也得花费大量时间。仿佛过了几个小时,大锅中散发出阵阵香气,粽叶的清香?糯米的油香?蜜枣的甜香?我只闻到满屋子的香味,充溢着我,我实在忍不住了,托着肚子一副要哭的样子,“奶奶,我饿了,什么时候能吃啊?应该熟了吧,我闻到了,就是熟了!可奶奶却摸摸我的急红的脸,“马上好啦,再煮30分钟就好了,很快的!”

30分钟!快了快了!我紧紧盯着墙上的时钟,圆圆的钟盘,好像有一个个粽子在围着它不停地转呢。“好啦!好吃咯!”仿佛一道圣喻从天而降——“烫!小心点!”,我哪顾得上,剥开墨绿的箬叶,油白的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俨然一件珍奇的艺术品。忍不住尝一口,软糯香甜的味道直击心脑,幸福不过此刻啊!不一会儿,我就倚在桌旁,肚子已然是一面小鼓了。

那一粒粒糯米,一个个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的心,随着初夏的和风,吹拂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五年级优秀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到大足石刻的社会实践活动。 Golden Autumn October, our school organized a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to go to Dazu stone carvings.

大清早,同学们乘着大巴,一路上洒下我们的欢歌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大足的宝顶山,这里云雾缭绕,风景优美。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上统一的汉服,迫不及待地来到刻有“天下大足”的大门旁。只见宽阔的广场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具有古典气息的石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和《弟子规》,广场正前方还挂着两幅孔子的画像。我们庄重而严肃地站在石桌前,仔细地听着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同学们虔诚地在孔子像前行三鞠躬礼,还恭敬地写了一个“人”字,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人”的笔画含义,一撇代表学问,一捺代表品德,大家还一齐朗诵了《弟子规》。最后老师在我们的眉心点上一颗朱砂,这个仪式代表老师已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门。

通过学习儒家文化,拜孔子,让我们知道了从小学要会礼仪,学会感恩,还教育了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随后,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地下层。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如何沏茶,品茶,喝茶,让我们知道了茶其实也是一种文化。

午饭后,我们来到大足石刻。这里石窟有75处,造像多达5万多尊,这些石刻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它是世界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一部伟大的石窟“连环画”。其中“千手观音”石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千手观音”高7。7米,刻于88平方米的峭壁上。她全身镀满了金箔,金光闪闪,被誉为“天下奇观”,千手观音共有1007只手,手里拿着120件法器,每只手中心均有一个法眼,像在视察人间疾苦,这些佛手无一雷同,千姿百态地分布在佛身四周,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

细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石刻全部由山体直接开凿而成。可以想象,在那个缺乏现代科技的时代,古人不知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古代的能工巧匠们的非凡技艺。

随后,我们又进行了写生活动和参观了石刻博物馆。

通过这次大足石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弘扬并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对笔者触动很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厚植文化沃土,扎下稳固根基,保护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化是历史的索引,要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文化与文明,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篇章,是古代智者先人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留给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优秀文化可以催人奋进,亦可以发人深省,我们可以顺着文化这条索引找寻心灵慰藉和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在学习中坚持辩证的观点,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又要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不断探索新时期下文化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文化是思想的牵引,要把稳中华儿女精神之舵。文化是一种内生动力,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幻化成文字、诗歌、舞蹈、歌曲等各种形式,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补充能量、凝聚共识,是人类的心灵导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共同的文化牵引。民族文化能释放出“强磁场”,汇聚成“大能量”,将亿万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中华儿女点亮心灵之灯、把稳精神之舵、照亮前行之路。

文化是时代的显照,要推动文艺创作大放光彩。文化的传承既要回望过去,也要立足当下,文化创作要紧跟时代节奏,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与人间百态,与时代同频共振。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时刻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社会正能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要为文艺创作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不断推动新时代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也要有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源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源于天长日久的文化积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中华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节日600字优秀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呀……”每当听到了这首歌,我就想起了中秋节,每年有很多节日,中秋节是我最欢的节日了。

过中秋节最让人开心的事是“做月饼”了。月饼有很多种类,月饼制作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烘烤制成的,有的是蒸熟的,还有的是冷冻的。月饼的口味非常丰富,各有不同,有很多美味的水果馅,有的是芒果味,有的是苹果味,有的是桃子来,还有的是草莓味……也有很多营养丰富的伍仁月饼,香气诱人的蛋黄月饼,甜甜蜜蜜的莲蓉月饼,还有清新爽口的冰皮月饼。月饼外表有许多美丽的花纹,不同的月饼花纹和造型也各式各样,有可爱的小动物系列,有漂亮的花朵系列,还有苍劲有力的书法系列……

今天是中秋节,下午,妈妈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做月饼。首先,我们用盆子把面粉用水发好,用筷子搅和均匀。等一会拿出来,搓成一个个小面团,把它们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把面团一个一个拍扁,接着再把自己喜欢的馅放在面皮上,馅不要放太多,最后再把馅包起来,将它揉成一个小球,放进自己喜欢的模具里压一下,就做好啦!最后妈妈把刚做好的月饼放进烤箱烘烤15分钟,我们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做的月饼了!

在我们小区里,小路边,大门前到处挂满了红色的灯笼。灯笼上写着灯迷,小朋友们在争先恐后地猜灯迷,那边,一群小孩在你追我赶地玩游戏,大门广场还有歌表表演呢!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我们一家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我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四年级中国文化议论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在海湾战争中,几乎每个美国士兵都在研读千年以前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或许会有人疑惑,军事科技如此发达的美国军队,为什么会需要中国古人所著的兵书呢?美国人接受并吸收了《孙子兵法》,挖掘出了它的价值,并将古老的兵法运用到了现代战场上,从而得到了突破与胜利。而作为先人璀璨遗产的直接继承人,我们中国人自己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文化的星空浩瀚无垠,中华文化历尽千年的洗涤,在千姿百态的各民族的文化中露出它的智慧与沧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爱国英雄对日下江山发出的喟然叹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千古伟人在巍巍古楼上的深远豁达;“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浩然智者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和对世人的谆谆教诲。

前人留下无尽财富,后人得以享其荫蔽,然而现代青年却多对本国文化报以漠视的态度,语文书上精选的古文,考试时死记硬背,考完后就抛之脑后,有几人会钻研其中的内涵与寓意。在西风东渐的今天,人们狂热地追求外国文化,认为只有国外传来的才是先进时尚的,而国内文化则代表了古旧与劣质。诚然,国外的发达与进步确实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国内的某些文化也已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文化的发展靠的是人的推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果一味地蔑视国学而推崇外国文化,那么先人世代流传的文化瑰宝靠谁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什么不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它变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文化呢?

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是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永生不忘的责任,而作为有着优良条件的一中学子,我们更是承担起了更重的责任。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华巨龙腾飞于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华传统文化中考热点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华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颐和园.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过了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00多米,上面画着五彩的画,有花鸟虫鱼、人物、风景,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漫步其间,使人心旷神怡.

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我抬头望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佛香阁掩映在树丛中,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我们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水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玉,湖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桥,我们上了石桥,爸爸告诉我,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许多石柱,上面雕刻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可有趣了!昆明湖周围栽满了垂柳,柳枝随风飘动,柳絮像无数调皮的小娃娃,一会儿飞到人们的脸上,一会儿沾在衣服上,一会儿钻进脖子里,一会儿藏到脚下,让你抓不着.龙舟、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我和爸爸妈妈上了龙舟到了对岸.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让你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国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中国节日就是中华传统的体现之一。

中国节日最典型,最盛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又叫新年。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也是我最爱的节日。人们会穿上红新衣,去给邻居亲戚串门拜年,人们还会早早的去买年货,这时候的各家超市是最火爆拥挤的,人们会买大鱼大肉,对联福贴和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贴上对联和福字,听妈妈说,要倒贴福字,因为福贴倒,意味着:福“倒”(到)了!到了晚上,小孩儿们会出门点鞭放炮,天空中绚丽的颜色,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们个个欢呼雀跃,笑得合不拢嘴,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的色彩。各家宴请宾客,大人们会和长辈亲戚们在酒桌上谈笑风生。说到吃的,春节美食也是春节特色之一,年糕,饺子、汤圆、春卷……这些传统美食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色彩。

中国端午节也是传统文化的典范,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规定这一天悼念屈原。今天的端午节也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就是其中之一,人们会摘粽叶,淘洗糯米,包好做成三角状,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小时候,我看见爷爷在这一天把一种不知名的草插在大门口和窗户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问爷爷这是做什么。爷爷笑了笑,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这个叫艾草,插上它,这一年蚊虫就会远离咱家,咱们一家人也就会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端午节,一些地方会举行“赛龙舟”,人们会拉上亲朋好友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就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驶来,激起了江边人的热情,人们都在争辩自己认为会胜利的龙舟,人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虽然在一些人看来它平淡无奇,但你若仔细回味,就会发现原来看似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可能忽视了的生活之中,我们要珍惜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经久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