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忠烈杨家将剧情讲解(最新三篇)

讲解员的自我介绍分为几个不同类别的,有讲解员的面试时的自我介绍,还有讲解员在工作时的自我介绍,无论哪种他们都可以用正能量的话语打动一个一个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讲解员的自我介绍,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浏览

811

作文

3

篇1:忠烈杨家将观后感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忠烈杨家将》情节,在很多人看是硬伤,故事显得太过简单,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其实又那么顺理成章。

郑少秋撞死李陵碑,不过是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们。这有错吗?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七郎年纪最小,性格莽撞又率真,因为自责和内疚,他去找潘仁美,却被乱箭射死。但这就是七郎!哪个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一股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劲!

六郎吴尊坚持带父回家,这有错吗?换做是我们自己,哪个忍心教血肉至亲的人埋尸荒野。这不过是一个儿子在尽自己最后的孝道。况且当时六个儿子都在,身怀武艺,难不成一具尸体都带不回去?

大郎郑伊健只身赴死,拦截住敌人,给弟弟们回家留了不少时间,二郎于波去了又回,大概是经历了心理挣扎,就算死,也不能丢下大郎一人孤军奋战。杨家将个个好儿郎,如果真做了那种,要兄弟命换自己命的人,估计大家又要吐槽了。

四郎和五郎之死,因为追兵太多。但林峰和李晨两人并肩作战的场面,兄友弟恭,各种教人热泪盈眶。有木有!三郎之死,太突然,但周渝民奉献了一场最精彩的射箭戏!

很多人说电影没什么台词,情节过于简单。我只想说,爱国不需要语言,兄弟不需要语言,孝顺不需要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忠烈杨家将观后感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忠烈杨家将》上映了,对于杨家将的故事我们是听过不少了,但似乎描写杨门女将的更多一些,我不是很清楚杨家将这段历史,但是电影的最后,当六郎面对杨母那句我们回家吧,轻轻的闭上了眼,像是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我的眼眶突然就湿了。

对于这段历史,我只知道杨家所有男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了杨六郎,但是具体怎么样,我根本就不知道。或许就是这样,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感受。

杨六郎杨六郎的个性有点优柔寡断,比较像文生,而非一个武将。此事在擂台之时有所描画,父亲要他为了宋国放弃爱情,他说好,但是又不拦着七郎,那是他心里在挣扎。

其实我觉得他内心其实是赞同七郎的,前面和郡主的爱情画面,是在说他内心的挣扎。他爱郡主,但是又不愿让宋国危难。这样的一个人,在片中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到最后,他一开始被耶律原打得措手不及,很弱很弱,最后却杀了耶律原。

杨六郎不想让父亲失望,他要留下命,因为他身上背着比耶律原还重的承诺,以及母亲对父亲的等候,所以他开挂了。至于后面,没杀耶律原。他的性格加之前从没上过战场,让他还不习惯于杀戮。至于最后的情节,我对于耶律原为什么又起来这一点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或许是因为战士的骨气和杀意,总之他起来,然后让六郎报了仇。

没有那么多的壮志凌云,但却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好男儿,六郎,你是忠烈杨家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悲情故事六:满门忠烈杨家将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出过15个大大小小皇帝,山西太原被冠之以“龙城”的外号。在这15个皇帝中,最后一个是北汉的末代皇帝刘继元。刘继元手下有位叫杨业的大将,为人忠勇,武艺高强,江湖人称“杨无敌”。但是,无敌的杨业终究挡不住历史潮流,就在刘继元献出晋阳城向宋朝称臣之后,杨业依旧在残破的街巷中与宋军肉搏。直到刘继元排出亲信来劝降,杨业大哭之后这才放下武器。

如今的山西代县城里,有一座醒目的钟鼓楼。钟鼓楼上悬挂着两块沧桑的牌匾,一块是“威震三关”,一块是“声闻四达”,说的就是杨家将的事儿。杨业归顺宋朝之后,很受当时的皇帝赵光义的重用,被任命为山西防御契丹的边关大将。杨业一上任,马上在契丹出入的路口修起六个兵寨,并在随后对契丹的战斗中大破敌军。从此,只要杨业镇守,契丹只有望关兴叹,不敢靠近半步。

但皇帝赵光义并不满足。杨业的屡次大胜,让皇帝有了彻底解决契丹的想法。公元?986年,宋朝兵分东、西、中三路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 很不幸,东路军刚刚出兵就遭到契丹主力军的迎头痛击,惨败而归。噩耗传到中路军那里,当时就乱了阵脚,??掉头就往回撤。只有杨业和潘美所率领的西路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不少失地。但是,随着其他两路军的失利,契丹集中起所有兵马向杨业展开凶猛反扑。敌众我寡之际,为了保护边境居民内撤,杨业与当时的主帅潘美及监军王诜发生了争执。按照杨业的主意,一边派骑兵保护百姓,一边派弓箭手埋伏在契丹必经之地陈家谷,安全撤退应该不是问题。但是,监军王诜否定了他的意见。在王诜看来,你杨业不是号称无敌吗,怎么就不敢和契丹决一死战,是不是有什么小算盘呢。杨业被逼之下,只好率兵出击。临行之前,深知此仗必败的杨业留着眼泪恳求主帅潘美,一定要在陈家谷埋伏弓箭手,一旦兵败,也好在这里射退契丹兵马。但是,杨业万万没有想到,他前脚刚走,潘美就在王诜的威逼下,撤走了埋伏在谷口的弓箭手。

军事力量的悬殊,让杨业苦战之后还是难以挽回败势,只好便打边退,到陈家谷时,疲惫不堪的杨业惊讶地发现,谷口空荡荡毫无一人。又是一番苦战之后,杨业受伤坠马,被契丹军擒获。契丹国王一心想收复这位令他既欣赏又恨之入骨的将军,无奈杨业誓死不降,绝食七日后悲壮去世,时年60岁。

杨家将传说中最惨烈的战争莫过于“血战金沙滩”,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事实上,杨业有七个儿子,除老七杨延玉随父战死外,其余六个始终都是镇守边关的大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后世熟知的杨六郎杨延昭。至于杨宗保和穆桂英两口子,压根就没这回事儿。大概是后世的小说家们为了渲染杨家的忠烈,好心好意编撰出这样让我们明知是假但依然当真的故事来。杨延昭之后,他的儿子杨文广继续承接忠勇遗风,最终死在边关。

杨家三代,生前都是镇守边关的将领。之所以为人怀念,是因为在那些战事不断的动荡岁月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带给百姓难得的平静与祥和。为此,无论他们生前遭遇到多少不公与坎坷,在那些平凡的心灵土壤上,却为他们树立起不朽的丰碑。这样用民心树立的丰碑,从来都不会被岁月风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