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家风与家教作文(汇集20篇)

浏览

4398

作文

133

篇1:以家教家风家训为主题的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也能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价值追求。是为子女留下万贯家产,还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风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罗隐就有"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的名句留传后世。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官员也有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职业要求决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事实说明,家财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懒惰心理,扼杀创造精神,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的家风家训主题的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家风家教征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我们生活的摇篮,伴随着我们成长,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可以从那获得教育,温暖使我们长大,因此我们谁都离不开一个家,离开了家就像鱼儿从开了水,垂死挣扎,离开了家就像鸟儿失去了翅从,从此不在自由嗥翔,离开了家就像失去了方向的船儿,无依无靠。

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不一定很完美,虽然有腰缠万贯的,但总会有一些贫困人家,但而我生活在一个中等家庭,然而我的家是那么温暖,那么可靠,正是这个家使我一天天成长,朝着正确的方走,这个家是我的避风港,使我不受任何一点伤害,同时这个家的教育方法虽然有点严,但我却是感激万分,从来不去抱怨,因为我坚信,这是为了我的前程。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星期六下午,不和父母商量便去了公园玩,一玩就是下午六点钟,这时妈妈已下班回来做饭了,我走到门口,妈妈骂了几句,便叫我们在门口站着。

七点多钟了,爸爸此时已下班回来,看到我们在门口,便向妈妈询问了情况,爸爸二话不说,便抡起旁边的扫把,从脚打到头,每打一下,便断一截,当打到头时,只剩一小截了,我被打得热泪直出,止都止不住,当我洗澡时,我看到身上一条一条青青的伤痕,我也不会抱怨,但是妈妈却用万花油帮我涂了一番,我心里是多么感动。

虽说父母管教严,可他们也有温柔的一面,他们总是跟变了一个人一样,给我们想要的,我见了他们的另一面,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话,“何必这样呢”也许是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吧!他们还是很爱我们的呀!为何还要这样想呢?

家很重要,亲情更重要,我爱我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风家教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2601 字

+ 加入清单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名人家风家教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于人民来说,他是伟大的领袖;对于家庭来说,他又是儿女们的父亲。几十年前,伟人毛爷爷的教子故事,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叹。

毛爷爷喜欢将艰苦奋斗视作体格的锻炼、意志的锻炼、能力的锻炼、感情的锻炼。青年时代他曾豪迈地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解放后,毛爷爷曾在中南海接见了几位湖南教育界人土。在谈到青少年培养时,他回顾了自己当年在一师时的情景,强调应该培养青年人艰苦奋斗的品质,教育青年人要不畏艰辛、不怕困苦。毛爷爷说:你们办学校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贾宝玉、林黛玉式的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

对于儿女,他历来要求十分严格,可以说近乎苛刻。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爷爷先是让岸英脱下那身苏军制服和大皮靴,换上自己穿过的旧棉衣棉裤和江青用边区纺的粗毛线织的毛背心、毛袜子。不多久,他又让儿子从自己的住地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他还问岸英:“你吃什么灶?”岸英如实地问答:“中灶。”毛爷爷一听便有些生气,责问儿子道:“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应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虽然岸英肠胃有毛病,但仍愉快地接受了父亲的意见。接下来,毛爷爷又开始教儿子如何待人接物。他说:“你回到了国内,要按照国内的习惯方式来生活,不论吃饭还是穿着,都应该按中国的传统方式和人们交往。”稍微停顿了?下,毛爷爷接着说:“你先去探望老同志,见了人不要没大没细(小)的。年纪大些的,你喊伯伯、伯母、叔叔、婶婶,最老的要喊爷爷、老爹爹、老奶奶,跟你差不多大的,或者喊哥,或者称同志,不要随便喊人家的名字。”停了停,毛爷爷又说:“都是参加革命好多年的,他们对革命有贡献,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要多向他们学习。”后来,毛爷爷又让岸英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拜工农为师,上“劳动大学”,向实践求真知。建国以后,毛爷爷又让儿子到工厂,让他学习管理生产,接受工人阶级的教育。1947年10月8日,在给岸英的信中,毛爷爷教育儿子:“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岸英十分珍视父亲在这封信中关于人生、事业的那段教诲,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不仅对20多岁的儿子这样严格要求,即使对于几岁的女儿毛爷爷也不例外。小时候的李讷,生活在父亲身边,但毛爷爷却从来不允许她在生活上有丝毫特殊。1947年,胡宗南率大批军队进犯陕北,陕北的粮食供应非常困难。毛爷爷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韩桂馨道:“小韩,以后你就带李讷吃大食堂吧。”大食堂的伙食是?天两顿水煮黑豆,连皮都不去,大人吃了胀肚子,小孩子怎受得了?卫土们忍不住劝道:“孩子才7岁,还是跟妈妈一起吃吧。”毛爷爷的手臂弯着,大手由里往外一挥:“陕北老乡的娃娃吃黑豆一样长得壮,你们不要说了。”毛爷爷说定了的事,不会轻易更改。

就这样,才7岁的李讷每天与战士们一样,自己拿着一个小搪瓷碗,排队从大锅里分得一份黑豆,同大人们?起嚼着、咽着。如果说战争年代条件太艰苦,小孩子只能随遇而安的话,那么解放后,条件大为改善了,对小女儿总该有些照顾了吧? 但是,毛爷爷仍然不允许家人与他同餐共桌。一次,韩桂馨再次请求毛爷爷带李讷一起用餐时,毛爷爷断然作了?个手势:“不要跟我,还是跟你,你带她一起吃大食堂吧。”“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爷爷的女儿呢?还是恪守本分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毛爷爷前后共有过10个子女,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幸存下来的只有岸英、岸青两兄弟及李敏、李讷两姐妹。毛爷爷自投身革命以来,大部分生涯都处于动荡之中,岸英、岸青兄弟早年失散,1940年李讷降生后,李敏又赴苏联与贺子珍团聚。年近半百的毛爷爷多么渴望得到一些儿女亲情的慰藉啊。因此,他再也不忍心让李讷离开自己,尽管工作忙,也没把她送进保育院,而让她在自己身边长大。1958年李讷因急性盲肠炎打针针头断在肌肉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手术不顺利引起伤口感染,发烧。毛爷爷为此非常担心。?天,他工作通宵,临睡前,为解除李讷的思想负担,挥笔草书一封,信中写道:“李讷: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动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信末还抄录诗?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毛爷爷要李讷充分体验意志的力量,通过与疾病作斗争,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

毛爷爷是一位慈父,也是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和普通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女: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1956年的一天,毛爷爷在院里散步,问身边的卫士:“依你看,是李敏好呢,还是李讷好?”“都挺好。”卫士爽快地回答,“她俩对我们都很尊重,身上没有高干的子女的那种优越感。她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上进心。”听了后,毛爷爷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的苦少,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主席,您还想叫她们怎么吃苦?比起普通人家的子女来,她们吃的苦只多不少。”毛爷爷不同意,摇头说:“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路不对头,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给她们定下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她们不就是吃食堂吗,食堂的伙食要比多数农民家庭的伙食好,不是这样吗?”“主席。您总找低的比,这不公平。”卫士争辩道,“大多数城里人家的伙食,未必比学校食堂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你为革命做了贡献么,吃好点人民没意见。”毛爷爷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她们还没有做贡献呢。人哪,生活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出息了。”

毛爷爷是伟人,同时毛爷爷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和平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在家庭生活中,毛爷爷是子女的严师,又是子女的慈父。他对子女,身教重于言教,在思想上的要求严格、学业上的督促指导、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尤其注意防止子女在思想生活上的特殊化倾向,不仅是当今世人的楷模,尤对现在的领导干部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名人家风家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风家教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每家都有每家独有的家风,家风是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体现出来。家风很小,看似微不足道,家风很大,大到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家家户户家风不同,可他表达的意思却大多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对父母的关心,对亲人的帮助,这体现出来的不但是自己的爱心,也是一家人的美好品质。

爸爸是最能体现我们家家风的人,他身体强壮,同时也会修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孝顺。

就拿这次黄石市的大雨来说吧,大雨的把田给淹了,爸爸怕乡下的亲人和长辈吃不到菜,特地买了一车的菜送到英山,给乡下的亲人长辈吃,我想这应该就是家风吧!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那时妈妈正省了100多元,当得知汶川大地震这一事,她拿出了自己的100元和家人一起捐了500元,我想这应该也是家风吧!

过大年,我和家人好不容易团聚,妈妈可是做了一桌了好菜,比如龙帆鱼、腊鱼、鸡汤、鸡腿、鸡柳,还有炒豌豆,五颜六色的菜映入眼帘,我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拿着筷子去夹一些小美食,可妈妈说:“家风毁了吧,要等老人上桌先吃。”我只有听命,.等长辈开吃了,我才迫不及待的去吃,我想:这应该是家风了。

这几个生活片段,不但告诉我什么是家风,同时,也证实了因为家风,我们家才会和谐与友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对家庭的眷恋始终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基因之中。每年春节前夕,如候鸟归巢般的返乡春运大军便是中华民族浓烈家庭观念的真实写照。 一年到头无论再忙也要回家过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陪家人说说话,叙叙情;一边看春晚一边期待午夜钟声敲响,无不体现着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寄托着人们对于平安、健康、幸福的期许。“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而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则体现了“家和”的理念。

有一句歌词写得很好,“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往往把“国”称为“国家”,这是因为“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大家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每一个家庭和谐美满,整个国家、社会才会安定团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是因为国人对于家的重视,才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只有家教良好、家风和美、亲情和睦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社会个体,才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因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平安、健康、幸福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梦想,只有当这好梦圆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议家风谈家教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提笔写这篇文章,心情有些沉重,这和两件全国皆知的事情有关。一件是2月17日,齐齐哈尔市一名高三学生因为觉得医生手术时弄疼了自己,便从家中拿来铁棍当场将门诊医生打死。而另外一件事情则是2月18日,上海研究生投毒案一审宣判。这天,上海大雨如注,我在自己的微薄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上天在为这两个曾经年轻闪亮的生命泪流满面。

这两个例子当然只是个案。但如果反思当下很多家庭的家风,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之下,孩子在大人的眼里从来都不算人,只是一个能移动的物体,他的言行举止、生活喜怒,基本都由父母做主。相对开明的父母,会给孩子一点自由平等的空间,而内心弱小的父母,则更是习惯于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乐于享受绝对的支配权。面对生活的重压,父母往往会将自己内心的压力倾泻到柔弱稚嫩的孩子身上,而孩子除了无助的哭泣,对于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毫无办法。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就会承受太多的阴郁与扭曲,而往往,这种童年时期的暴虐遭遇,从外表上看,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不正常,只有到了特定的环境之下,心灵的杀戮戾气就会瞬间被点燃,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种种冲破伦理底线的事情。

我出身大山深处,但因为父母的坚持,自身的努力以及周围亲戚朋友的帮助,最终来到了大城市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特殊的因缘,还让我对于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激之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基本摆脱了物质贫瘠的泥潭之后,我学会并且努力坚持用平等的理念与自己的孩子相处。而且,我和爱人不约而同,心愿相通。

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权。比如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既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他既可以选择和男孩玩,也可以选择和女孩玩,既可以选择年长的孩子玩,也可以选择年幼的孩子玩,既可以选择玩很长时间,也可以选择玩很短的时间。除非孩子的某些行为有可能对自己或者周围人带来伤害,一般我都不会去干涉孩子玩耍的方式和工具。这样类似的对于孩子选择权的尊重其实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必须耐心学会。

坚持这种平等的理念几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良好的效果。

孩子在平等的氛围里成长,思想上没有太多的负能量,所以很少生病。而健康的身体又保证了她有足够的运动能力和生活喜好。所有这些,也让孩子获得了良好的想象力和学习力。

回到开头,如果这研究生和高中生,从小都真真切切地生活在平等的环境氛围里,平等的意识刻进其脑海,烙进其骨髓,那么他们一定不会一有冲动就要剥夺他人的生命。

在我看来,播种平等,收获自由;播种自由,收获活力;播种活力,收获快乐与幸福。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就是最好的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风家教家训的名言名句

全文共 3177 字

+ 加入清单

家教是指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家长通过自己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礼节。小编收集了家风家教家训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1、 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2、 男人要 “ 刚 ” 。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3、 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4、 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5、 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6、 为人丈夫,要从 “ 三纲 ” 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 纲 ” 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7、 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8、 为人妻,自要先从 “ 三从 ” 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 三从 ” 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 “ 身从情理 ”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 心从道理 ” :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 性从天理 ” :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9、 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0、 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11、 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 “ 刚 ” 是不动性(不发脾气), “ 正 ” 是合乎正理。 “ 柔 ” 要性如水, “ 和 ” 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2、 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13、 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15、 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6、 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7、 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8、 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19、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20、 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21、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

22、 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23、 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24、 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25、 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26、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27、 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28、 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29、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3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31、 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32、 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33、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34、 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35、 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36、 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37、 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8、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39、 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40、 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41、 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42、 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43、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44、 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45、 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46、 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47、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48、 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

49、 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50、 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51、 暴夫则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不明白自己责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为。

52、 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53、 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

54、 “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55、 “刚”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顺逆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好家风好家教的]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说到这,我脑海中不禁涌现出亲人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要勤学,要上进,要诚实,要善良,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时候,我挑食,不爱吃青菜,还常常剩饭。妈妈教育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是农民伯伯一点点种出来的,不能浪费。”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我上小学了,我们家隆重的召开一次家庭会议,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就要上一年级了。爷爷希望你记住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我家的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家规是勤俭节约;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树立优良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传递“正能量”,那么我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和谐美好,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征文: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父亲是60、70年代一名大队干部,母亲是位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母亲现已过世,如今老父亲已85岁。可是,父亲平时的许多“语录”却时时让我想起。其中的“不占公家一分便宜”这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几十年了,我一直不能忘怀。如今,它不仅成了我门宗“立家规、正家风”的家训,我还希望它成为“严家教”家风,世代传承下去。

这句话,我记得听于文革时期,那时还小,父亲是大队支书,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其时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那年头,家家户户都到生产队按人口和劳动力称“口粮”。每个月去称口粮,生产队的保管员为了拍父亲的马屁,总是多称一点给我家,妈妈似乎心里有点数,为了生计却从来没知过声,心照不宣。又一次父亲去称口粮回来后称了一下,去发现了十来斤,就连忙去问母亲,我今天去称口粮怎么多了十来斤,你们以前称多不多呀?母亲一听,一声不吭,只埋头干活。父亲见母亲不吭声,心里有底了,他毕竟是做干部的,知道里面的“猫腻”,一下子就火了,冲我母亲大声说: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你懂不懂?!你占公家的便宜,我就是以权谋私,你知道吗?说着就要母亲把到现在多称的口粮全部退给公家。我是一个大队的“当家人”,如果个个像你这样,“公家”还不早就瘫了,我是公家的干部,要对得起公家!吓得我母亲再也不敢作声,含着泪把几次多称的口粮有全部退了出去。十几年后,我长大了,母亲和我说起这事,还说,是的,你父亲就是那次对我发的火最大。但也让我一辈子都记住了“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的规矩。

我也算是一辈子“吃公家饭”的人。始终将“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作为立身处世的规矩。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国家也好,集体也罢,都是“公家”的事情,拿公家的钱为公家做事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我记着“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是“吃公家饭”的底线。

现在我的女儿、女婿也成了“吃公家饭”的人。刚工作时,我的父亲总在他们耳边絮絮叨叨地重复的“名言”,他的孙女孙女婿向他大声保证说记住了,他仍然不放心,要我“勤拎拎他们的耳朵边子”。所幸,女儿、女婿还算自觉,虽然处得岗位都不错,钱还是可以“捞”到的。但终究抗住了诱惑, 没忘记爷爷的“语录”,坚守着“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如今,女儿、女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成了公公。虽然她们的孩子还小,但我却常与女儿、女婿说:假如以后孩子吃“公家饭”,不必谈大道理。就不忘爷爷那句话,“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有这话,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全文共 297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随机采访路人、企业家、作家等各式人等,通过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家风是什么?由于这个问题接地气,有年味,播出后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发表意见,借此机会,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的文化精神教育历来注重门楣家风。然而,近年来家风的话题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无人提起了。现在央视重提这个话题,通过公众采访将原来属于私人平台的传统家教,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让清正、积极向上的家规祖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渗进我们的文化,有利于发扬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对道德回归也大有益处。

家风是什么?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一家或一族的道德准则和相沿成习的家庭传统与处世方法。好的家风来源于好的的家教与严格的家规。家规付诸实现,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为家风。家风的传承有许多是写成文字传下来的,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朱柏庐治家格言》、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等等,内容都是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与规矩。因此一说到家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家里的一条,二条等等明文规定的家规。我们平民百姓大都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也没有几点、几条成文的规矩。故记者问家风是什么?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其实,家家都有家风,而且主要是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而形成的。今天,已进入“小家庭时代”,过去的大门大户在多数地方已不复存在。但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市场”,即使三五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而社会道德的失范,也常常与家教的不足与不善密切相关。

古人云:“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道德教化养成、道德失范治理,基础在教育。而道德教育又必须从娃娃抓起。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早春的土壤,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常常是一辈子的。这是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权威。因此在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家庭的素养。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是好的家风呢?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人将传统道德归结为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就是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来最基本的家风。当然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并不全是好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特别是在宋朝以后,程朱理学兴起,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将中国人的思想带入一个严格的禁锢时期,其后的明朝、清朝统治者也把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理论神圣化,严重压抑人性。反映在家教上,倡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思想,将男尊女卑发挥到极致,鼓吹“三从四德”,什么“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繁文缛节的封建礼仪制度。使之成为一种压抑人性,束缚个性,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完全正确,非常必要的。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打倒,就有点偏激了。就像我们批判愚忠、愚孝的封建思想,却不能连忠于祖国,孝顺父母都不要了;我们否定封建礼教,同时又必须懂礼节,讲礼貌,知礼让,守礼仪,如果这些统统都不要了,中国还能算是礼仪之邦吗?总之,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时候,我们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能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股脑儿都丢了。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概括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既吸收了全人类的优秀政治文化成果,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体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辨证统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家风的传承,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价值观的传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为家教、家规指明了方向,也为发扬清正、积极的家风奠定了基础。

要培育好的家风,还必需改进家教的方法。“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正因为家风主要是由家长的形象、追求、喜好、品质、道德、家教等构成的。因此,家长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家教。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父亲从来没有和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也没有成文的家规。可他以自己的言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家的五个孩子,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承继着这十二个字的家风,虽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但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虚度此生。

当前,有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大家都围着这唯一的宝贝转。在生活上百般呵护,甚至娇惯、溺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养大的孩子,甚至连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欠缺;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进行“虎妈”式的教育,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在学校的排名,拔苗助长,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当然抓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比如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等等,都是家教的重要内容。但抓学习固然重要,却不是家教的唯一。家教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处世,不断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这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后,“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领导干部的家风是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我爸是李刚”之所以能迅速成为网络的热点话语,其原因就在于此。领导干部更应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树立清正的家风。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毛泽东主席对家属子女一向严格要求,堪称党内干部家风建设的楷模。有一本《毛泽东家风》的书,详细介绍了毛主席教育子女的情况,值得一读;又比如周恩来总理,他订立的“十条家规”,内容非常具体,要求来看望他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自己付钱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看戏;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汽车;不要别人为自己办私事;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等,其核心就是“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严格教育子女和亲属,上行而下效,就一定能够开创“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新局面,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输入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难免有时会有些小矛盾,一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劝说,从不顶撞爷爷奶奶。尽管他们有时说的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丝毫没有要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妈妈常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就是说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记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着修暖气,忽然来了一个电话,爸爸接完之后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还有什么事比修暖气还重要呢?”爸爸一回来,我就问他:“爸,你刚才干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机坏了,我帮忙修了一下。”我当时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机难道比修暖气还重要吗?要知道,冬天没暖气妹妹会很冷的。后来妈妈告诉了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

《弟子规》里也曾说到:“亲所好,力为具。”说的就是家人喜爱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争取。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堂弟——壮壮,他9岁。那天,他和奶奶去赶集,奶奶看上了一条毛衣,90块,奶奶说太贵了,没舍得买。于是壮壮把每月35元的零花钱攒了下来,再加上家人偶尔给他几元。不出两个月,就攒了90多块钱。他把90元交给奶奶,为奶奶买下了那条心仪已久的毛衣。这不就应了那句话——亲所好,力为具吗。

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是我家家训,同时我也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视为我的家训。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把这几句话牢牢记住。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这就是我家家风,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诉我的同学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教给我一个词语,叫诚实守信。她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教。而我们家的家教是:诚实守信。

从小,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过《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谎,结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这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所得到的惨痛教训。

爸爸说:“守信的好孩子会让更多人喜欢,你们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妈妈也总告诉我和哥哥:诚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诚实做人。平时,就连我的哥哥也学爸爸妈妈的样子来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虽然我以前还小,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可是我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已经慢慢的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并且严格的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受到了妈妈和爸爸诚实守信的影响。生活中,我尊敬长辈,时常会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夸我一声好孩子;过马路时,我会扶着爷爷奶奶帮助他们,收获他们一句小小的谢谢;家里,我会经常帮爸爸妈妈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听到他们夸我一声好孩子。在学校,答应了同学的事一定会尽心做好,大家都爱和我交朋友。

正因为这些简单而质朴的家风家教的影响,我才收获如此丰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记长辈的话,将我家良好的家风发扬下去。这样,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风肆无忌惮地刮着,雨冷酷无情地下着,此时,只有泪珠在闪烁着,在蹦跳着。我的心沉重极了,仿佛有块大石头压在上面,痛苦和绝望立刻就笼罩了蓝天,此时的蓝天不再是格外的蓝了,它流露出来的是黑色,是鲜明的黑色,这黑色,包含着恐惧,同时,也包含着惊悚。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紧紧地攥着试卷,生怕他会离开我的视线。这时,只有两个鲜红的数字依然徘徊于我的脑海,——87,我,心如刀绞,痛苦极了,可是,该面对的总该面对,我无话可说。

“放学”,这本是一句令人向往的话语,可是对于我而言,它又有什么意义呢?放学了,大家都沉浸在这轻松的世界里,这世界,是欢快的,也是同学们放飞烦恼的境界,唯有我,还再为这件事而担忧。心想:“人生自古谁无死,既然试卷已经批改完毕,还不如给家长看呢!”我来到了家门前,思索了片刻,忐忑不安地进了家门。我小心翼翼地放下了书包,然后不动声色地走进了房间。突然,母亲的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尊敬的家长:您好!第四单元的试卷已经发到您孩子的手上……”

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便掉了下来,我拿着手机,刚想把这条信息删除,母亲就推门而入,我的手一哆嗦,手机便摔落在地。母亲见况,迷惑不解地问道:“儿子,你干什么呢!怎么好端端地摔手机,手机又跟你无怨无仇的,你摔它干什么?”“没……没干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说。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只见母亲把手机拿起来,一看,然后把身子转过来,对我说:“试卷呢?”“不见了。”我坚定地说道。“胡说八道,试卷明明发了下来。”母亲怒气冲冲地说。可是“做贼心虚”呀!我无奈之下,只会把试卷交给母亲,母亲浏览了一番,可是她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儿子,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要做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这是我们的家风啊!”听完母亲的话,我的心豁然开朗了。

是啊,“胜不骄,败不馁”,我怎能在一点小小的挫折面前低头呢?我应该以我的家风——胜不骄,败不馁为座右铭,总结经验教训,昂首阔步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议家风谈家教征文:传承好家风汇聚正能量

全文共 2074 字

+ 加入清单

“老实做人,实在干事”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家风家教,但是家长扪心自问,你们做到了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家风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家风,也称“门风”,指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

以家规为载体形成的家风是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迹,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四知太守”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的言行,到北宋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训诫,无不教化后人当秉持操守、修身齐家,为后世子孙立规立矩,使其不可乱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一个共识,即身、家、国、天下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淳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家庭的兴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因而尤其重视家庭教化和家风建设,培育优秀家风成为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贵名节、重家声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良好的家风是国运恒昌的精神根基。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淳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家风正则家业兴,家风破则家业败

良好的家风,往往是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重要精神基石。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历史上许多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着一批践行清正家风的楷模表率,他们以优良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

“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临终前两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分配给他的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

“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训,成为儿女们一生的信条。

……

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优良品格,规范言行举止,也使自己的高风亮节广为世人传颂。

淳正家风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腐化家风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些领导干部一旦获得权力,便把家庭甚至家族利益放在首位,家庭或家族成了亲情捆绑下的利益共同体、腐败共同体——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王敏不仅自己追求奢靡,还带领家人“有福同享”……这种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发财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官场风气,败坏了社会风气,最终也毁坏了整个家庭、家族。

“关键少数”要在家风建设中做出表率

古人有言,“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这些世代流传的格言古训,劝诫世人养成良好家风,莫因家风不正而废职亡家。

作为手中握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因此,更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今年初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今天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应当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把搞好家教家风作为“三严三实”的一个“修炼所”、“检验场”,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处理公与私、大家与小家、群众与个人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治家的根本遵循。

同时,领导干部还要遵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决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有针对性、经常性地教育监督家人,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领导干部家人也应当好“廉内助”、“守门员”,常吹“清廉风”,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风家教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叛逆的我能有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有一点点乐于助人的热心,都要归功于我的姥姥。

——题记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姥姥住。

姥姥喜欢做媒。十里八村有小伙子、姑娘的人家,经常有人请姥姥给他们牵线搭桥。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此颇有微词:“妈, 你现在就好好看孩子,那么大年龄了,还图人家那几块钱干嘛呀!”姥姥笑道:“在俺农村,说媒跟建桥修路一样,是积德行善。给人家带去福,也是自己的福。” 说完朝我笑笑:“是不是,宝贝?”我也笑,但不懂,只是傻傻的点头。妈妈不再多说什么。

我只记得那时我的生活很简单,一天里最多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黄昏后搬着小板凳坐在姥姥身旁靠在她膝上看她说媒,也算是见证了许多美好姻缘。有时我真的觉得一些男女是那样的不般配,但姥姥的一张巧嘴还是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即便那时的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姥姥抚摸着我的头,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麦香,夕阳的余晖像是稍加漂色的红纸,不浓不淡地映在姥姥的脸上,与姥姥慈祥的菊花般的笑容融为一体。那感觉让人踏实,我常就这样伏在她膝上入睡。

一次,姥姥游说的一对结婚新人来请姥姥参加他们的婚礼。还要硬塞给姥姥钱。她拒绝了,笑得满脸皱纹菊花一样,说:“你们成了是缘分,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少钱也买不着。”那时的我已经大一些了,学会了察言观色。那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起来既激动又感激,而姥姥则是比他们幸福百倍的样子,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竟涨红了脸。将我拥在怀里不停摩挲着。姥姥一直把那对新人送到村头,回来的路上,她对我说:“宝贝,姥姥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想快乐啊,就要助人,友善待人。”我若有所思的点头,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懵懵懂懂得明白了很多,我明白了姥姥一直以来的坚持,明白了姥姥对我的期望。爸妈曾担心我跟姥姥住,在教育方面会稍有欠缺,毕竟姥姥没读过书。事实证明,姥姥的确没有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亦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却用超出书本的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我来说,她的爱便是最好的教育,教会我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姥姥的爱,她的教育,让我体味到作为一个人,一位女性,具备一颗乐于助人的,友善的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心与慧心示爱与人,是多么的令人敬爱啊。一个人外表固然要善良秀丽,但,具备内在的大爱更是无比重要。

如今,我正处于花季少年,未来的青年、中年、老年之路,是人生的必经,我庆幸有一位敬爱的姥姥,我庆幸我有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家风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家风家教专题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命苦,上岁数的人都这样说。

爷爷兄弟三人。排行老大的爷爷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用架子车拉着曾祖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去汝南逃荒。爷爷把一家老小安置在一个尚可遮风避雨的破窑洞里,便去了要经过一大片树林的集镇上拉车做苦力,拉了一天的钱也不足以养家糊口。

有一次,累了一天的爷爷捧着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急冲冲的往家赶,半路上,树林里窜出几个人(那年月,土匪特别猖獗),他们在爷爷身上只搜到了几个铜板,恼羞成怒,便把爷爷五花大绑在一棵柳树上,准备挖出他的心做下酒菜。即将被挖心的爷爷面无惧色,说:“有劳各位大哥,酒足饭饱后将这包子送到南山坡下土窑里,可怜我娘她老人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也许是爷爷的孝心感动了土匪,土匪放了他。

后来,解放了,爷爷用架子车拉着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尹坡。土改时,爷爷分到了几亩地,便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过上太平日子的爷爷很是知足,逢人便说:“这都是共产党的恩情啊!”也就是在那一年,爷爷入了党。

入了党的爷爷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党奉献着他的一切。除了种地以外,爷爷悉心饲养着队里的几头牲口,爷爷把干草和麦杆儿铡得碎碎的,然后在水里淘上几遍,麦杆上总有些残留的麦粒儿沉入缸底,虽然不多,可细心的爷爷还是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每次喂过牲口,爷爷就捞起缸底的麦粒儿晾晒,攒起来上交生产队。

1969年,爷爷光荣地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劳动模范。再以后,黄泛区农场历届劳动模范的名单上,始终都有爷爷的名字。

爷爷终生未娶,他的两个弟弟先他而去,留下我父亲和二爷的两个孩子。爷爷含辛茹苦,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三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爷爷挺拔的背也渐渐弯了。

后来,有了我。我的童年和我父亲一样,也是在爷爷的架子车上度过的。爷爷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割草,还是赶集逛庙会,他的架子车上总少不了我。车上的我有说不出的惬意。

我长大了,爷爷也就真的老了。

到了九五年的冬天,肺心病的折磨终于使爷爷躺在了病榻上。瘫痪在床的爷爷不能再忙碌了,便特别的寂寞,喜欢让我坐在跟前听他讲些往事,而我总是那么不耐烦,找借口溜走。再后来,我到外地上学,临走时,我站在爷爷病床前,踌躇满志地说:“我一定要让您重新站起来!”爷爷欣慰地笑了。

学校离家很远,我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爷爷的病床。此时,爷爷早已在床头摆满了一堆好吃的,等着我。“小乖(爷爷总是这样亲昵地叫我),就知道你该回来了。我每天在床头画一个道,画够十二根,我就知道我的小乖要回来了.......”这时,慈祥的笑和幸福的光彩便在爷爷脸上荡漾开来。

我终究没能让爷爷再站起来。第二年的春天,依旧风和日丽,依旧姹紫嫣红,依旧生机勃勃,依旧充满希望......可是,它却带走了我的爷爷。

那一天,床头的竖道画到了第七根,我赶到家时,爷爷已奄奄一息了。他艰难地看了我一眼,气若游丝:“小乖,还没画到十二,你怎么回来了......”

我从没把死亡和爷爷有过任何的联系,从没想过有一天爷爷会离开我,可是,说完这句话,爷爷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爷爷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劳模史册上,爷爷的名字排在了首位,他叫金魁。

爷爷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是,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勤劳,学会坚忍,学会了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启超好家风家教助成长书信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富强,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一个家庭同样要有家规,形成良好的家风。我家的家风就是“诚实、孝顺、谦逊”。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记得有一次,我把妈妈喜爱的香水拿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香水瓶被我们一不小心打碎了,我回到家立刻向妈妈承认错误。妈妈并没有怪我,而是对我说:“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香水瓶打碎了没有关系,而诚实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从此我便把“诚实”二字牢记心中!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就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从来不和爷爷奶奶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征求爷爷奶奶的意见。有时候奶奶发脾气,爸爸总会笑着向奶奶不停的讨好。事后还会教育我说:“奶奶年纪大了,有时候做事会发脾气,甚至不合情理,但我们一定要让着奶奶,多顺着奶奶。”我暗暗发誓,我也一定要做一个向爸爸妈妈那样具有孝心的人!

有人说成功来自于谦逊。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去年的一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二名。我非常得意,我那狐狸似的尾巴又翘了起来。家庭聚会时,我还在舅舅、舅妈面前卖弄,妈妈用警示的目光看着我,我却不以为然。回到家中,妈妈先是严厉的批评了我,之后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在别人面前卖弄是不对的。你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改正,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习,要谦虚才能不断进步。”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因为有了这些简单而质朴的家风家训的影响,我才收获如此丰富,我要牢记长辈的话,将我家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教,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妈妈告诉我们要节俭,买东西不一定是贵的就适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比如我和弟弟穿的衣服和鞋子吧,妈妈会去批发市场那里挑选合适的,因为我们长得比较快,所以衣服只要穿一季就要小了,买一件几百块钱的衣服穿几个月就会不能穿了。所以妈妈说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

节俭还包括吃的,就像外面的那些小吃,看着很精致,也很有食欲。但是妈妈说了这些都是不卫生的,让我们尽量少吃一些,而且妈妈也会经常在家里做一些小吃,既干净,又比那些外面的小吃好多了。如果我们一家去外面吃饭的话,也不会点很多的饭菜,够我们一家吃就可以了,如果有吃不完的话,妈妈就会让我们打包带回去,不可以浪费,要节俭。

而且妈妈也告诉我们,做人不可以说谎话,要诚实。如果我们要是想买东西要跟妈妈说实话,不可以有一些借口,如果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就会满足我们。如果有些东西我们不需要的话,就会对我们说:这个东西可以不用买,而且我们平常的时候也不用,如果买了一件东西而不用它,就是浪费。

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好家教。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做一个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