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大寒节气的农事及谚语通用4篇 作文1000字(实用19篇)

农业的谚语你知道不少,那其中的道理,你明白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大寒节气的农事及谚语通用4篇 作文1000字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3803

作文

575

篇1: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及习俗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节气大寒作为压轴出现,吸千年寒冰之灵气,携万古冰川之气势。大寒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虽偶有大晴天暖阳温尔,但凛凛寒风依然占据主场优势,让人们忘不了它。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去看看,大寒时节是怎么来的,它又有着什么样的传统习俗呢?快来看一看吧。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及习俗

大寒的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大寒的习俗

一、迎灶神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二、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农事经典谚语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麦吃三月雨,还得二月下。

枣芽发,种棉花。

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麦收八、十、三月雨。

三判无三卯,田间米不饱。

春雨来得早,粮食吃不了。

一年两头春,带角贵似金。

春雨贵如油,有雨人不愁。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刨红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小满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四月芒种前熟麦,五月芒种麦不熟。

五月端午雨生虫。六月六日雨灭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伏里豆儿,指不就儿。

头伏罗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

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伏雨歪,伏雨抠,有了伏雨收愁。

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结籽粒。

七月十三,枣红半边。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

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贼(虫)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立冬不倒股,个如土里捂。(指小麦)

稠谷稀麦恼煞人。

重茬谷,守着哭。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扫帚响,粪堆长。

墙头土,鼓三鼓。

一九,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燕归来,数九尽九,耕牛遍地走。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暖。

燕走不过九月九,燕来不过三月三。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

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庄稼上了场,先打种子粮。

今年混—粒,明年杂百株。

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根不正,秧不盛,结的葫芦歪着腚。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

深栽茄子浅栽莱,黄豆不砘出得快。

谷子高梁顶破瓦,麦子耩到黄泉下(有的说“犁镜下”)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深耕细耙保好墒,来年小麦装满仓。

冬耕划破皮,强似春天犁一犁。

黄土掺黑上,一亩顶二亩。

麦苗耩黄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麦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指施肥)

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施肥)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早种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壮苗先壮根,中耕是根本。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种是金,地是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萝卜白菜葱,不怕大粪攻。

驴怕晒,牛怕淋,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

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立秋节气的气象谚语大全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要吃葱,高里封。

吃辣葱,炕洞壅。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七月菱角八月藕,九月才吃老鸡头(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芒种节气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节气谚语【1】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雷打芒种,稻子好种(桂)

雷打芒种,谷子满仓送(桂)

芒种闻雷好种田(湘)

芒种一声雷,一晴九雨(湘)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打雷无灾麦(鲁)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芒种一声雷,符里三日雨(苏)

芒种无雷是丰年(苏)

芒种闻雷是好年(黑)

芒种鸣雷年成好,今年黄牛不吃草(湘)

芒种节气看雾、虹的气象谚语还有:

芒种节日雾,井水全喝完(鲁)

芒种出虹雨水多(湘)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紧密相关,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芒种南风起火,北风送芒种雷雨多(冀)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夏至刮北风,旱死青苗根(陕)

芒种北风多,六月大风多(桂)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赤烘烘,大水十八套(浙)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芒种节气其他气象谚语还有:

芒种前扁豆开花,主水(苏)

雨洒芒种头,阴沟无水流(浙、鄂)

芒种遇雨,年丰物美(苏、赣)

芒种入霉,夏至交前(苏)

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冀、晋)

芒种节气的谚语【2】

1、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2、十三,不雨直干。

3、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4、芒种,连收带种。

5、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6、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7、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8、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9、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10、几天,增产一年甜。

11、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12、,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13、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14、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15、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16、十九,不收一百一。

17、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18、生割,谷子要熟妥。

19、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20、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21、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22、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23、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24、五忙:割、拉、打、晒、藏。

25、场昼夜忙,快打、快扬、快入仓。

26、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27、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28、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29、武器,庄稼人爱农具。

30、戴防火帽,防止火星把麦烧。

31、谷捆梢,芝麻捆在正当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寒节气习俗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大寒节气从1月20日开始至2月4日结束,大寒结束之后便迎新春,所有大寒期间辞旧迎新渐渐开展。大寒节气寒冷阴邪最盛,大寒习俗吃糯米饭可御寒、暖胃、补血,不失为大寒节气饮食不二之选,糯米饭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小编为您在此介绍大寒节气习俗吃糯米饭吧。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大寒节气习俗吃糯米饭的由来

大寒吃糯米饭是一种习俗。大寒是二十四气节最后一个气节,也是整个冬天感觉最冷的一天,故名曰“大寒”。在这一天,广东人不仅穿得最多,而且也会吃一些暖胃的东西以御寒,比如糯米饭。糯米暖胃养胃,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冬天吃,吃完全身上下都感到暖呼呼。

旧时穷苦人家屋漏墙透,被席单薄,防寒条件太过简陋,每到这一天都要面对苦寒的煎熬。而中医认为,糯米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于是老百姓们一试,果然觉得胃里暖烘烘的,就像揣了个小暖炉,不再怕寒气入侵了,于是大寒日吃糯米饭这种风俗开始流传起来。

广东人俗语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一般家家户户都有吃糯米饭的习惯。

大寒节气习俗吃糯米饭的养生功效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广东人俗语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一般家家户户都有吃糯米饭的习惯。

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加红枣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元宵节的汤团、八宝饭、糍粑、年糕,端午节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清明的青团,清明粑。贵州省流行各种口味糯米饭,各种糯米饭的甜咸酸辣做法层出不穷。大寒节气期间不妨多多做些糯米饭御御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暑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

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

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

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乱云天顶绞,风雨就来到。

云彩乱绞头,下得没了牛。

午后西北黑云生,往往下雨还刮风。

云从西北起,狂风连急雨。

云从东南上,下雨不过晌。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厚云连成片,当时把雨见。

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

乌云接驾,不阴就下。

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

云来接,龙王不得歇。

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

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

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

早晨烧,晚上浇。

早晨下雨一天晴。

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

午后云遮,夜雨滂沱。

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

扫帚云,淋死人。

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

日出云如山,午后地不干。

早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

早晨遇云,不雨也阴。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东风云过去,雨下不多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满节气的经典谚语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1、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3、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5、伏里豆儿,指不就儿。

6、头伏罗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

7、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8、伏雨歪,伏雨抠(读kou),有了伏雨收愁。

9、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结籽粒。

10、七月十三,枣红半边。

11、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1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

13、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14、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贼(虫)。

15、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16、立冬不倒股,个如土里捂。(指小麦)

17、稠谷稀麦恼煞人。

18、重茬谷,守着哭。

19、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20、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

21、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22、扫帚响,粪堆长。

23、黄土掺黑上,一亩顶二亩。

24、麦苗耩黄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25、麦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26、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

27、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指施肥)

28、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施肥)

29、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30、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31、早种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32、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33、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34、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3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暖。

36、燕走不过九月九,燕来不过三月三。

37、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

38、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39、壮苗先壮根,中耕是根本。

40、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41、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42、种是金,地是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43、萝卜白菜葱,不怕大粪攻。

44、驴怕晒,牛怕淋,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

45、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46、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47、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48、庄稼上了场,先打种子粮。

49、今年混—粒,明年杂百株。

50、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51、根不正,秧不盛,结的葫芦歪着腚。

52、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53、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54、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

55、深栽茄子浅栽莱,黄豆不砘出得快。

56、谷子高梁顶破瓦,麦子耩到黄泉下(有的说“犁镜下”)。

57、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58、深耕细耙保好墒,来年小麦装满仓。

59、冬耕划破皮,强似春天犁一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寒节气天气农谚24节气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节气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农民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准确地预见作物的丰收情况。那么关于“大寒”有哪些农谚呢?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谚语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芒种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

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

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

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

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

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芒种闻雷,对农业生产好坏及未来天气均有一定的预示意义,反映在气象谚语中: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意义,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黄熟收,干熟丢。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紧收麦子慢收秋。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1、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2、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3、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4、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5、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6、猪衔草 寒潮到

7、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8、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9、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10、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1、蚯蚓封洞 有大雨

12、燕子低飞 天将雨

13、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14、朝霞雨,晚霞晴。

15、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16、鸡晒翅 天将雨

17、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18、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19、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20、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21、早雾晴,晚雾阴。

22、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23、星光含水 雨将临

24、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25、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26、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27、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28、好中秋,好晚稻。

29、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30、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3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32、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33、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34、狗泡水 天将雨

35、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36、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37、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38、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39、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40、蚂蚁搬家 天将雨

41、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42、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43、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44、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45、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46、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47、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48、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49、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50、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51、风吵有雨。

52、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53、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54、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5、十雾九晴天。

56、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57、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58、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9、对时雨 连几天

60、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霜降的农事谚语大全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霜降农事谚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夏雨少,秋霜早。 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作物霜后有表现:地瓜秧最明显,棉花处中间,蓖麻是硬汉,大白菜有霜无霜它不管,一个月后才被砍。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霜降,瞎撞。

时间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搂上。

缺苗补,密苗间,麦苗匀全才增产。

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种麦。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坝里霜降点。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晚麦不过霜降。

霜降前,要种完。

麦不让霜。

湿地无晚麦。

霜降拢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地冻萝卜长。

复收拣起地里粮,积少成多堆满仓。

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复收一亩数量少,万亩复收不得了。

宁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

扁担不扎,两头溜塌。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三遭。

出门带镰刀,回来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

出门样样收,回来过遍手,该喂牛的喂牛,能编篓的编篓,最后剩下入灶口。

留地不种麦,快着耕起来。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

种完麦,忙完秋,快采藕。

种完麦,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雪节气养生谚语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5、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

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8、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9、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1、立夏种绿豆。

2、立春晴,雨水匀。

3、立夏芝麻小满谷。

4、立夏前后种络麻。

5、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6、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7、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8、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9、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10、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1、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12、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

13、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14、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15、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16、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

17、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18、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19、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20、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21、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2、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23、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4、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25、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6、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27、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28、谷雨好种姜,夏至姜离娘。

29、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30、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31、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32、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33、冬至唔过唔寒,夏至不过唔。

34、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35、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36、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37、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38、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39、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40、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1、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42、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3、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44、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45、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46、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47、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48、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50、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51、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52、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53、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54、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55、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56、春来遍地绿,夏至剩半数,秋天无人管,入冬又荒芜。

57、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58、夏至不种高山黍,平地还有十天谷耕地看拖头,耙地看牛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秋分节气的气象谚语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适时种麦年年收,过早过迟有闪失,

先种淤地后种沙,七天出苗正合适。

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棉花进入中喷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喷棉花质量好,单存留种正适时。

菠菜小葱要种上,白菜浇水把肥施,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有雨来年丰。(苏)

秋分前后必有雨。(辽)

秋分前后有风霜。(内蒙古)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晋)

秋分夜冷天气旱。(桂)

秋分节日后,青蛙仍在叫,秋末还有大雨到。(鲁)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桂)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苏)

秋分西北风,下年多雨。(皖)

秋分刮北风,腊月雨水多。(皖)

秋分过后必有风。(内蒙古)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北方)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江南)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江南)

秋分,暝日平分(闽南)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白露高粱秋分豆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闽南)

秋分北(风),热到脱壳(闽南)

秋分天气白云多。 处处欢歌好晚禾(山东)

秋分天晴 必久旱(南京)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南京)

秋分有雨来年丰(南京)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北方)

秋分无生田,处署动刀镰(东北)

白露看花,秋分看谷(江苏)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江苏)

大暑旱,处暑寒,过了秋分见寒霜(宁夏)

春分日有雨, 秋分日大水;

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北方)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北(风),热到脱壳(闽南)

大暑莲蓬水中扬, 秋分菱角舞刀枪(长江流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热至秋分冷至春分

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北方)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北方)

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重庆)

大暑莲蓬水中扬, 秋分菱角舞刀枪(长江流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热至秋分冷至春分

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北方)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北方)

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重庆)

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于24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1、谚语:立春早,天气暖;立春晚,天气寒。

2、谚语:三月雷,麦屹堆。

3、谚语: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4、谚语:四月八,冻死黑豆英。

5、谚语:春风有雨万物收。

6、谚语:雨洒清明节,黄风刮半月。

7、谚语:立夏刮北风,旱死青苗根。

8、谚语:雨打小满头,晒死老黄牛。

9、谚语: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10、谚语:夏至无云三伏烧,三伏有雨多种麦。

11、谚语:淋伏头,晒伏尾。

12、谚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3、谚语:立秋二十八,百草结疙瘩。

14、谚语: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15、谚语:东风是短节,白露是暖节。

16、谚语:雨下重阳,冻死牛羊。

17、谚语: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18、谚语:头九二九不算九,

19、谚语:三九四九拉门叫狗,

20、谚语:五九六九水在浮头,

21、谚语: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22、谚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3、谚语:三九不冷夏不收,

24、谚语:中伏不热秋不收。

25、谚语:月亮背弓,必然起风。

26、谚语:雾吃霜,风必狂。

27、谚语:太阳晕圈破,必有大风过。

28、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9、谚语: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吹不大。

30、谚语:雨过生东风,夜里雨更凶。

31、谚语:南风冷有雨,南风烧有风。

32、谚语:南风暖北风寒,东风多雨西风干。

33、谚语:日落山灰黄,来日大风响。

34、谚语: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35、谚语:瓦块云,晒死人。

36、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37、谚语:东明西暗,等不到吃饭。

38、谚语: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39、谚语:云相参推倒山,云相磨水成河。

40、谚语: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41、谚语:雷轰天顶,有雨不猛。

42、谚语: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43、谚语:风是雨头,风狂雨收。

44、谚语:十雾九晴,不晴雨紧跟。

45、谚语:久雨见星光,明日雨更狂。

46、谚语:夏日雷雨三后晌。

47、谚语:天上无根云,地上雹打人。

48、谚语:红云夹黄云,定有冰雹跟。

49、谚语:久晴久旱,雨里结蛋。

50、谚语:燕子钻天蛇过道,不用三天雨来到。

51、谚语:蚂蚁成群,大雨淋淋。

52、谚语:鸡迟回窝有雨,鸡早回窝大睛。

53、谚语:蛤蟆叫不停,大雨定来临。

54、谚语:瓮穿裙,有雨淋。

55、谚语: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56、谚语: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57、谚语:雹打一条线,霜杀一大片。

58、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59、谚语:风前暖,风后寒;霜后暖,雪后寒。

60、谚语:霜降杀百草,立冬地不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大寒节气谚语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大寒谚语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能掐会算,钱粮不断。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节约要从入仓起,船到江心补漏迟。

能叫囤尖省,不叫囤底空。

家里有个节约手,一年吃穿不用愁。

不会省着,窟窿等着。

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到无时思有时。

燕子衔泥垒大窝。

一年不吸烟,省个大黄犍。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节省一根线,十年能织一匹绢。

平常不喝酒,零钱手里有。

勤扫院子清地皮,三年能买一头驴。

一天节省一两粮,十年要用囤来量。

院内院外打扫净,过好年来讲卫生。

乡富村富家富共走致富路,山收水收田收同唱丰收歌。

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东西南北中四方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1、立春晴,雨水匀。

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10、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11、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12、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13、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14、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15、雨水明,夏至晴。(湘)

16、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17、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18、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19、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20、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21、早上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22、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23、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24、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25、早上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26、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27、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28、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29、雨打夜,落一夜。(浙)

30、夜雨三日雨。(浙)

31、白天下雨夜里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32、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33、夜里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34、惊蛰至,雷声起。

35、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36、没到惊蛰雷先鸣,定有四十五天阴。

37、冷惊蜇,暖春分。

38、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39、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40、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4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4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43、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44、“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5、“春分无雨到清明”

46、“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47、“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48、“春分降雪春播寒”

49、“春分无雨划耕田”

50、“春分有雨是丰年”

51、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52、“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53、“春分不冷清明冷”

54、“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55、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56、“春分西风多阴雨”

57、“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58、“春分大风夏至雨”

59、“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60、“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新的小暑节气谚语大全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乌云往东,有雨稀松。

西北风是开天的钥匙。

傍晚西北风,半夜天就晴。

早上浮云走,明日晒死狗。

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早晨天无云,尽管远处巡。

云随风雨疾,风雨霎时息。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

火烧云,晒死人。

傍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

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

沉雷主连阴。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一夜起雷三日雨。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当头雷无雨。

干打雷,不下雨。

早雷当日晴。

闪光西北天,大雨下连连。

立闪风雨急,横闪雨来迟。

东闪晴,西闪雨,南闪雾露北闪水。

闪光强转弱,有雨来不到。

朝虹雨,夕虹晴。

对日虹,不到明。

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下涝雨。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摸鲶鱼。

虹吃雨,下一指;雨吃虹,下一丈。

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溜溜;晚霞红丢丢,明天好日头。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青蛙。

早霞备雨具,晚霞行千里。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雾露不收,细雨淋丘。

早晚雾不散,有雨不过天。

三日雾蒙,非雨即风。

三日雾,起东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服。

早晨有雾,尽管晒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农业生产节气谚语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1、龙交龙,凤交凤,稳龟交当憨。

2、无时无效,惊蛰种豆。

3、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4、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5、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6、天无岛甲子,人无鸟道理。

7、冷收麦,热收秋。

8、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9、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0、大股呆,无呆状元才。

11、侪子饿煞爸,侪牛踏无粪。

12、土豆吃茶配,拐仔扌举狗仔跟。

13、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4、憨牛犁屎山。

15、夏作秋,没得收。

16、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7、麦怕清明连夜雨。

18、有囝有囝命,无囝无注定。

19、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20、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1、春雷响,万物长。

22、青蛙号响,播三斗。

23、不孝媳妇三餐烧,有孝女儿路上摇。

24、看姑看女类,口母达着身边二百钱。

25、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啦举。

26、黑夜下雨白天晴,打得粮食没处盛。

27、半山半海,饫甲踢白屎。

28、遭啦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9、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0、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1、有云无影,鬼仔督壁。

32、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33、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34、处暑里得雨,谷仓里得米。

35、立夏、播田饲老爸。

36、吃人酒礼,受人溪洗。

37、天无边,海无底,鸭仔出世无娘礼。

38、某是珍珠宝贝,爸母是六月天破被。

39、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40、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1、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2、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43、叶汉李九,口母是亲戚,道是朋友,斗阵吃烧酒。

44、处暑下雨烂谷箩。

45、谷雨、播田饲老母。

46、人热啦跳,稻热啦笑。

47、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48、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49、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50、立啦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吃冷水着看天时。

52、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3、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54、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55、土二公、白目眉,无请自己来。

56、春雨漫啦垅,麦子豌豆丢啦种。

57、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5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59、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0、晚雨朝暝,晚缴勿会彭。

61、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62、春那无下种,冬就无收成。

63、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64、走船跑马三分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