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礼赞奋斗者(精彩十篇)

导语:艰苦孕育着希望,奋斗昭示着成功。今天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艰苦奋斗的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浏览

4247

作文

10

篇1:礼赞奋斗者主题作文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当金戈铁马喊杀声渐渐远去,谁,会为人们所崇拜?在曾经一次媒体调查中,有舞台上明星,有英勇烈士,还有伟大领袖,直到这份名单最后,袁隆平教授名字才挤入我眼帘,这唯一入选科学家默默守望着人们对科学家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这唯一守望者也消失了。

数年前一个夏天,在湖南安江一块农田里,一位农民模样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着头,弯着腰,正在寻寻觅觅。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时,他是安江农校一位教师,正在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在次年六月份,他带领助手新婚不久妻子,先后共检查了1.4万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之后耗时六年进行试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挫折,袁隆平并不气馁,继续坚持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于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每年增产稻谷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成就不仅是中国骄傲,也是世界骄傲,他成就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面对世人高度评价各项殊荣,袁隆平教授没有居功自傲,继续默默地探索着奉献着,只为让更多人不再忍受饥饿。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教授又研制出一项重大发明——海水稻,然而,在中国并没有很多人注意到这项成就,是因为在同一时期,某某明星公布恋情,导致网络瘫痪。看到这件事,我不禁万分感叹,想起一句话将军冢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不正是当下社会写照吗?

为了心中那崇高理想,袁隆平教授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却鲜有人知,而某个明星家常小事,却引起了网络轰动。这是一种多么不正常现象啊!诚然明星优异外表风度知名度会深深吸引青少年目光,追星行为也无可厚非,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追星中迷失了自我?

周国平说过,有着纯正追求青春岁月才是最美好。在这最美好时光中,我们崇拜对象不应该是聚光灯下那些所谓“星”,而是那些能够激励我们,充实自我,真正为社会做出奉献人。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样无私奉献“星”,让我们星光同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礼赞奋斗者主题作文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就是中国的脊梁。

说道袁隆平,大家不会感到陌生,那位伟人距离我们离去的时间,已经将近一年了,他为国家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的精神,值得被每个人歌手。

他为什么能成为伟人,为什么从中国的田地里走出这样一位世界级科学家?

在袁隆平少年时期,他就亲眼看到了有许多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街头的人。那时,他立志学农,发誓要让每一个中国人吃的上饱饭,这个愿望在当时看起来遥不可及,但他不怕困难,也不会去放弃,他的母亲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

袁隆平在追逐这个梦想的过程中,他遭受过许多的困难与挫折,在那段时间里,质疑,失败,如同家常便饭;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他默不作声的坚持,证明他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这份勇气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来自心中的信念。

工作期间,难上加难他乘车几经周转,来到南方各地,这么做的目的是只为寻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终于,在他不懈努力之下,在某地找到了。后面将它带了回去,经过日夜反复观察与实验,第一批杂交水稻被研制出来。

袁隆平成为了全世界皆知“杂交水稻之父”。他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他没有失败和退缩。成名后的袁隆平没有被金钱的地位所迷惑,他将这些“碍于事业的事物”看的比水还淡,他说:“我始终将事业放在第一位,不能是为了名利而去搞研究,那就会一定到挫折就泄气”

袁隆平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四颗心。一颗少年立志为天下饱暖的责任之心;一颗不惧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之心;一颗淡薄名利和地位的淡泊之心;一颗报忠祖国与人民的赤子之心,无心同体,终成就一代伟人。

每次手里拿着一碗米饭,我都会想起那个在水稻田里辛勤试验的老人,中国各人民万分感谢他的贡献。让子孙后代得以享受,他以前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光辉,我到底是浅才薄学,似乎用什么词语都不能概括他的一生的奉献。

他可以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礼赞奋斗者作文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的好朋友焱焱的座右铭。

焱焱,瘦小的身材,短短的头发,白净净的脸蛋儿,眼睛虽小,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焱焱虽然长得普普通通,却弹得一手好钢琴,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疏疏密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洒在门前的小河上,漾起一道道涟漪。夏天,屋子里滞留着热气,人们都出去乘凉了,可她家的窗口仍然不断传出优美的琴声——叮咚、叮咚。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夜空,令人陶醉、痴迷、向往。叮咚、叮咚。多么熟悉的声音!

过几天焱焱就要参加钢琴比赛,于是她更加刻苦地练习,手指尖都磨破了。我多次劝她别练了,她却说:“时间可贵,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我一定要抓紧时间练习,争取在这次比赛中夺魁。”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望着她那喜悦的神情,望着她那瘦小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次运动会。

学校开运动会,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次运动会增加了长跑项目,谁愿意报名?”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正当老师为难之时,焱焱勇敢地举起了手:“老师,我参加!”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她,她?一个矮小瘦弱的女生能行吗?每个同学的心里都画了一个大问号。看到她那坚定的目光时,我相信她一定会成功。

自从报名后,她便天天早早来到学校练习。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滚落下来,衬衫都湿透了,她还坚持跑。大家都劝她别练习了,累坏了怎么办?她听了淡淡一笑:“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成功。”

运动会上,她不负众望,夺得了长跑比赛的第一名。

瞧,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奋进的人。她家的墙上挂满了奖状,每个了解她的人都深知这一张张奖状背后凝聚的辛勤汗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焱焱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礼赞奋斗者作文

全文共 1612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Yuan Longping, almost a household name.Yuan Longping, who studied farmers at the university, made him dissatisfied with the great famine in the 1960s in the 1960s, so he was not satisfied with being a teacher at an agricultural school, so he turned to study hybrid rice.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Yuan Longping has closely linked the fate of "solving the Chinese peoples food and clothing and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my countrys grain safety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income of world food production, and has been awarded a number of national top honors such as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the Republic of the Medal, and the "Affecting the Lifetime Achievement of the World".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08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礼赞奋斗者主题作文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想成为精灵,还是成为平庸的小丑,这一切的一切,都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人生本没有既定的脚本,都是一个偶然地出发者,每一个人都将自己来设计自己的人生,具体怎样设计、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你的梦想有多珍贵,你的奋斗就会有多艰辛。

前提是奋斗者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成功学里有一个公式,成功=目标+行动+坚持+积极的态度,所以奋斗者始终如一的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必须品质。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奋斗者的故事:

奋斗能创造奇迹: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疾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

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当你还没省悟过来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因为你的人生画卷是如此得空白,如此得缺乏光彩!本来应该由你自己涂抹的画卷,却因为你自己的虚度而被白白地弃用,你说可悲不可悲?

奋斗成全了左思:西晋时的左思,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奋斗能改变命运: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沙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

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海伦.凯勒虽然五官残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了大学教育。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的!

为了自己的理想,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拼搏职场,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学生,起早贪黑,三点一线,默默贡献,这更是奋斗。

是劳动者的奋斗,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者的奋斗,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者的奋斗,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

奋斗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明天喝彩、高歌,为劳动者击掌,向奋斗者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礼赞奋斗者作文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是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他于一九三0年出生,今年已是九十岁高龄了,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袁隆平自幼就有一个当“农民”的梦想。

袁隆平小时候,他的父亲曾把家里人聚焦在一起,问他们有什么梦想。当时,袁隆平的父亲在政府工作,他希望袁隆平也能同他一样,在政府部门工作。袁隆平的表弟、表姐们都说自己想在政府工作,但袁隆平却望向田野:那里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田野中,一位农夫正辛勤地耕耘。袁隆平见了这一幕,顿了一下,说:“我要当农民!”这句话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几年后,袁隆平报考了农业大学。他的父亲在他临走前失望地说:“别人都是望子成龙,而我却是望子成农啊!”袁隆平听了,十分伤感,但向往“农门”却坚定不移!

几年后,袁隆平大学毕业了。

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某一天,袁隆平正在一片实验田边走着。突然,他发现,有一株水稻长势旺盛,结了许多颗粒饱满的稻穗。第二年,袁隆平将这株水稻的后代播种下去,长势却有的高,有的低。袁隆平十分好奇,便大量阅读资料,发现这符合西方“分离学说”,而那株高产水稻,正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这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成了实验的开始。在此之前,美国和日本的两位专家也曾发现过这种现象,也曾做过这种实验,但最终都失败了。有人劝袁隆平:“那么多外国的科学家都失败了,你怎么可能顺利成功呢?”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坚持。

杂交水稻需要“雄性不育株”做“种子选手”,但这类水稻却十分罕见。于是,袁隆平顶着炎炎烈日,在水稻田里苦苦寻找。但不知怎么,多少年过去了,一直都无法如愿。几年后,一场地震毁了所有的实验品。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隆平想到,他只有用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几年后,他的团队有海南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水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野败”。这株水稻成了实验的转折点,几年后,“南优3号”杂交水稻被培育出来了。

之后,袁隆平又培育出了“两性稻”、“海水稻”和“沙漠稻”等品种。

袁隆平为了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耗费了自己几十年的青春。因此,我们要为他鼓掌,为他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礼赞奋斗者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每天都无需担忧温饱所带来的问题,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数不胜数,可在曾经吃饱肚子,不受饥饿的折磨,是那时的人们多么迫切地希望。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古代,历朝历代的君王大臣,都在为解决粮食问题而想尽办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位伟人的诞生,解决了这从古至今的难题。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大地上一个平凡的农民,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地耕耘,解决了粮食问题。他就是我们的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平凡却伟大的科学家,用自己的汗水,解决了我国的粮食危机,用平凡的一生谱写了不平凡的辉煌。杂交水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而袁隆平老先生,虽然不是杂交水稻的最早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并将交水稻推向全国及乃至世界。他首先提出"想要利用水稻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长期生活在动乱或贫穷年代。袁隆平是在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袁隆平投身于农业事业、杂交水稻研究,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了“奋斗精神”就收获成功的。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遭遇了无数次失败,同时还遭遇了别人的冷嘲热讽和排挤。袁隆平虽然被人称为“当代神农”,但是他本人的出身并不是农民。袁隆平的父母都是老师,曾祖父是商人,神父是举人。这样的家境,在解放前的战乱年代,很多人都选择移居避难。但是,袁隆平的父母并没有离开,他们带着学生时代的袁隆平,四处躲避战争,最终在艰苦的中国生活了下来。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紧接着,一期、二期“超级稻”相继成功,亩产突破800公斤。在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以后,袁隆平受邀出国接受辰彰、交流传授杂交技术,有些国家开高薪邀请袁隆平出囯搞水稻研究,想要挖走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家,最终被袁隆平婉言拒绝,他说“我的根在中国”!袁隆平爷爷的奋斗精神、抗挫精神、爱国精神、济世精神、追梦精神,是留给“后世青年”的五大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礼赞奋斗者作文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大家可曾想到想到让全天下人都吃饱的你?当只为了虚荣的面子而把白花花的米饭剩在餐桌上时,可曾想到为解决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付出毕生心血的你?是你,是你帮助了中国人民摆脱饥饿的纠缠,带我们走向了全新的时代。

1960年罕见的天灾让本就不富裕的中国粮食饥荒,你经历了饥饿,目睹了没有粮食吃这样残酷的现实。当时,虽然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贫困,“少粮困难”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于是,你经过了两个年头的实验,又经过八年的再研究,再实践,直到1974年配制高产种子实验成功。你把每一次成功作为一个台阶,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力前进,你就这样带领你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粮食高产新品种的纪录。可是你,看起来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

你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一生。你不仅是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你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你和你的杂交水稻为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吃饭问题,在保障我国粮食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

许多国家和地区,粮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随着你卓著的成就,你的名字上有了越来越鲜亮的光环:你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威信;国家将首届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你;同时,你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其实,你闪光的不仅仅是你光闪闪的荣誉,更是你“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质,是你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是你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

你曾有个梦,稻子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自己在禾下乘凉。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你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你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

你的事迹鼓舞着我,你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乐观的态度,又低调谦虚的品质,更有对梦想的追逐与信念。

我会好好吃饭和珍惜粮食的!我会在您的精神感召下让自己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虽然您已经去了,但是您还活着,我想对你说“中国,有您,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礼赞奋斗者主题作文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不错,古往今来,哪一次成功不是奋斗产生的?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小时侯洗毛笔曾经洗黑了十大缸清水,为了写好“点”,竟用了无数张纸,为了使自己的书法更上一层楼,明知道会被训斥还要去偷看父亲的书法心得。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在书法上有了很大长进,连当时有名的书法家都认为他必后来居上。果然,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代书法名家,书法入木三分,被视为稀世珍宝。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

凯勒,是一个又聋又盲的残疾人,但她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在家庭教师莎莉文的教导下,她努力地学会说话,写字,后来居然成了美国当时极享盛名的作家,还被誉为美国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成功固然值得赞美,但不成功未必不应歌颂。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却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也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尝试。他们的举动为后来项羽,刘邦推翻秦的暴政打下了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虽然不是成功者,但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或者说是牺牲了自我而推进斗争的进程,是更悲壮的成功。

奋斗的前面是成功;奋斗而不成功,便成仁者,也是成功;奋斗但最终失败,也是成功,因为毕竟作了奋斗,精神可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礼赞奋斗者主题作文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老人,他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颜色,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他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获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袁隆平爷爷用一生去追求、去奋斗、去耕耘,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田地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袁爷爷大半辈子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为目标。他有一个梦,在梦里,稻苗长得像高梁那样高,稻[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就在稻穗下乘凉。50年来,他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却只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禾下乘凉。

都说“民以食为天”,袁爷爷不断突破粮食产量,一次次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从八百公斤到九百公斤,再到一千公斤……袁爷爷目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了这个,又有更大的目标。

当大多数老人都安享晚年时,九十多岁的袁爷爷依然亲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让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制的水稻技术取得成功,疲惫便瞬间消失,只剩下满心欢喜。面对未来,袁爷爷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的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爷爷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爷爷。“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影。虽然袁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会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爷爷,我们向您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