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彝族的民风民俗作文【合集20篇】

导语:其实除了汉族之外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很多他们自己民族本身很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关于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6371

作文

1000

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盛夏,盛开着五十六朵鲜花,每朵鲜花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一朵鲜花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让我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傣族那独具特色的风姿吧!

走进傣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傣族人最具特色的挂包“筒帕”。傣族人生产的筒帕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从前筒帕用麻、棉纺织而成,现在用丝、手和棉混纺,筒帕式样美观,制作精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交错在布包上,错落有致。一条银色的铃铛挂在布包上,有时还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十分悦耳。精致美观的筒帕搭配上有民族风味的傣族服装,更是别具一格。傣族的筒帕不仅漂亮,对傣族的姑娘小伙来说,筒帕还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

傣族除了有精致美观的服饰,还有热闹的泼水节,泼水节在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挑着清水,互相泼水,祝福对方能吉祥、幸福、健康。在水花四溅的空地里,人们一起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傣族人用泼水的形式祝福每一个人,在泼水节里,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四年级过年民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八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风民俗说明文

全文共 2669 字

+ 加入清单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

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

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民风民俗说明文篇2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江西民风民俗说明文篇3

如果,你看过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看过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过了历史悠久的故宫;看过了浓妆淡抹的西湖;看过了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那么你来江西浏览一番吧。既然来到江西,你就应该去庐山浏览一番,才不枉此行。

日出东方时,庐山像刚刚苏醒的少女,被晨雾笼罩着。在这时上山,你准会有一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晨雾中的庐山像是人间仙境,有仿若海市蜃楼。记得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云雾以瞬息万变闻名全国。瞧,刚刚还是仙女舞动的飘带,现在又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一会儿又变成巨大无比的天幕;一会儿又变成奔驰的骏马;一会儿又变成琼枝玉树、粉妆玉砌的天堂……

江西还有很多特产。如:庐山云雾茶、景德镇陶瓷、会昌大果金桔、玉山罗纹砚等。庐山云雾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是深受欢迎、供不应求的高档产品。“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黄山有“四绝”,而庐山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还有那狗轱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此茶的特点与其它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江西有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有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有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民间传说;还有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的民间小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赶快来这里亲身体验一下吧。你不来会终生遗憾,来了会终生难忘的哦! 民风民俗说明文篇4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中国民俗春节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劈哩啪啦!劈哩啪啦!”大清早的谁在放鞭炮,打扰人家睡觉。啊!原来今天是春节啊!首先,我在这里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于是,我快步穿好衣服,跑到楼下,哇!大家都在放鞭炮,我跑了过去(饭还没有吃)跟他们玩起了鞭炮,五彩缤纷的鞭炮真好玩,大街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大伙都买了一件崭新的红衣服,小朋友都吃这甜甜的大白兔糖。“晓迪,快点过来帮忙,我快忙不过来了。”“哦!我马上过来!”我随声应和着。于是,我便马上跑了过去……

晚上,红火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群,街上,许许多多的小孩子拿着灯笼,在大街上乱逛。我呢,则是与表妹、姐姐一同去玩了。我们用领来的压岁钱买了许许多多的鞭炮,燃起了鞭炮,鞭炮放出星星之火,让我们不由得欣喜了起来。“姐姐,你看着鞭炮多少的美丽啊”!快乐之余,当然不能忘了写作文。当天晚上,我就油然心生,写了这一篇文章,虽然这篇文章的字写有一点潦草,但是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表达了我对春节的到来的喜悦之情。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小大人”了,应当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废话不多说。我们在大街上猜灯谜,可真有趣了,回家后,还是拿了许许多多的战利品回家。瞧!大伙你送我东西,我送你东西,真的是和睦相处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愿在这个新年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幸福的滋味,享受快乐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同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对于大同人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奶奶家来说更是认真对待的,大姑二姑三姑统统都不能来,该回婆家的回婆家,该在自己家的就在自己家。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爷爷把阳台的灯打亮了。拿了个大托盘,里面放着月饼,葡萄,梨,桃,香蕉,西瓜,苹果等等,果爸给搬到阳台上,放好,问爷爷:“放这儿月亮看的到吧”,爷爷满意的点点头。奶奶负责给包饺子,爷爷非要给包个硬币,还非要在桌子上摆上五副碗筷,说是有大孙子的。饺子熟了每个碗里放三个饺子,果爸把果果碗里的饺子夹开,嘎嘎,果然看到硬币啦,嘿嘿,都说这小子有福,嘎嘎,妈妈真高兴,比自己吃到硬币还高兴。

果果出生,爷爷就托人给算命了,据说很不错,出生的时辰真是不错,妈妈也在网上用称骨算法帮果果算过命,很好,比妈妈的命还好,嘿嘿,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心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幸福,妈妈比起你瓜子仁儿阿姨,可差远了,你澎澎哥哥的名字,可是他们冒雨跑到雍和宫找人起的,嘿嘿。

话说远了,改天,妈妈好好把给你起名字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一下,将来你上学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大家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到时候你就按妈妈给你写的说,嘿嘿,虽然有点儿迷信,但不乏智慧阿。

大同中秋节,还有很多放鞭炮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亮着阳台的灯,很有家的温馨。

[大同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 "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风民俗经典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们村的民风民俗却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说说我们故乡最大的节日,新年的风俗。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新年。新年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故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新年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故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故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们故乡的民风民俗除了体现在节日的气氛里,最大的体现还是在我们故乡人的热情好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受春节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zhan)牙的东西,叫“糖瓜儿”。大人问我“粘不粘(nian)?”我说“粘(年)!”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妈妈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奶奶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爷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哈哈!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全家人看春晚、包饺子、侃大山……零点整,电视里的新春钟声敲响了,房间外的迎春鞭炮响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楼放炮。姑姑和妈妈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着一大捆烟花一起下楼了。楼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聋、烟云翻滚。开始我有点害怕,爸爸拿着鞭炮,爷爷领着我去点,邻居说:“这叫双保险”。我们几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响”、“坐地炮”、“窜天猴”、“夜明珠”。后来我胆子大了,也想过把真瘾,让爸爸放好花炮,爷爷护着我去点,点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窜上了夜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百鸟争鸣”、“吉祥如意”、“火树银花”、“万紫千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声中一岁除”,我又长大了一岁。回到楼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他们给了我很多压岁钱。我在兴奋中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新的一年开始了。龙年春节这是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也是我最快乐的节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的传人在龙年将会更加的幸福、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民俗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民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是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每个地方的春节民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吧,你们是不是也该让我长长见识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彝族的民俗民风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了。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现在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了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风民俗老家的春节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春节从腊月开始,正月十九结束,是中国最长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有趣的节日。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乡春节的气氛就是从此展开,爆竹,烟花,米糖各种小玩意儿都会堆出来卖,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在过年时卖吗?——因为过年时,人人要走访亲朋好友,哪儿有时间卖啊,为了赚点钱给小孩买玩具,就这样卖了。

腊月二十九日,那可是这快乐的日子,白天放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云霄,晚上放烟花,一支支“导弹”飞向天空,使人震耳欲聋。最痛苦也是最开心的煎熬到了——守岁。为什么痛苦呢?因为一声声的“炮声”,使人头皮发麻。为什么高兴呢?因为我可以边玩电脑边看电视,不错过一个精彩的节目。

除夕过了,正月初一来了,那可是一个不个缺少的节日,中午随着父母来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贩可不会错过这个赚大笔生意的良机,可供吃,喝,玩,乐的东西当然一个不会少。我们小孩还能拿压岁钱的。但压岁钱不是白拿的,要叩头如捣蒜。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八,回到家,我既要整理压岁钱,上报给父母,又要收拾书包。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该上班了。只能默默地盼望下一个春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丽的民俗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我游览过美丽的艺和馆,游览过壮丽雄伟的科技园,但是却从没看过那美丽的民俗馆。

民俗馆可真好啊!来到大门前一看,大门上有几个灯笼,灯笼上用毛笔写上奇瑰艳美的大字“民俗馆”。门开了,“文物在哪呢?这分明是民楼吗!”我心里想着,忽然一个同学喊着:“快来呀!”我走过去,看到那里陈列着红军的衣物、帽子、手枪,看着看着,我哭了。我心里想,红军战士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苦啊,他们为了中国,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少年。

民俗馆可真美啊!走着走着,眼前的展品让我惊呆了!精美的古物令我目不暇接,千姿百态的小泥人栩栩如生多么可爱啊!

民俗馆可真甜啊!走进一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着可贵的历史古迹啊!精美的梳发油有着迷人的香气,芦苇编的炕席新奇好玩,那些过去生活的用品让我了解了过去的艰苦岁月,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的心里甜甜的。

走进美丽的民俗馆,这样的好里有着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有着这样的甜,这样一个又一个美好,怎能让我忘了呢?

啊!美丽的民俗馆,你是多么的美好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风民俗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六年级: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只是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只能学到总量百分之四十的知识。如果在老师讲的基础上学生还能互相交流合作,那么能学到百分之六十的知识。究竟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呢?就是让学生先自己学会再教其他人,这样能吸收百分之八十的知识。”为了学会更多东西,我们全班举行了一次民俗风情的主题研究活动。

老师并没有直接教我们这次研究的重点知识,而是教会我们学习方法。这好比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会了我们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抓捕智慧的鱼儿。其实我们整个研究的过程都非常简单,虽然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收获颇丰。

我学会了感恩。

我感谢我的组员在集合的时候等待迟到的我;我感谢我的组员在排练时就算一次次重来也从来没有抱怨;我感谢我的组员就算得知结果差强人意也尽可能的安慰我;我感谢我的组员在修改幻灯片时给的一次次建议;我感谢我的组员与我分享成功时的喜悦。

我学会了探索。

刚开始的我们就犹如雏鸟一般懵懂,对药王节一无所知。直到后来,我们知道了它是壮族人所通晓的节日;知道了它是一年一度举办于四月二十八日节日;知道了它是为了纪念药王所创办的;知道了它对于壮族人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主要学会的就是两点,感恩和探索。在这个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危险和谜团,所以我要感谢那些在困难时曾经帮我一把的人,尽管有的熟悉,有的只是打过一个照面的陌生人。我还要探索那些谜团,在探索出结果时,我会突然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还有自身能力的提升与一种境界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风民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是我最爱的是包粽子。

早晨,我和妈妈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开始包粽子啦!妈妈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块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盖好,然后再拿筷子搅匀、折好,再用绳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妈妈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开始学包粽子。我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但是糯米没漏出来。然后我用绳子把粽子捆紧,我想把粽子捆紧一些,结果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这混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好洒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吗,我又细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满意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国,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地大物博。除此之外,还有着许多传统节日,譬如:热闹无比的春节,思念感满满的清明节,幸福团圆的中秋节以及快乐的元旦节等等。这些节日各有精彩以及有着专属于它们的文化习俗等,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去了解以及根据不同的节日,采取合适的庆祝方式,好好地去感受节日文化和人文气息,这或许也是一番好韵味。

面对中国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就是众多节日之首,还是我们国家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深受百姓欢迎,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尤其孩童最为欢喜,不仅春节过年长大一岁,穿新衣服且还可以收获来自长辈赠送的祝福压岁钱,别提有多幸福快乐了。

每逢春节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出门上街去置办年货,买漂亮的新衣裳。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开启美好的心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除此以外,人们还可以看到大街小巷随处挂满灯笼以及各种各样的彩灯,图案设计丰富多彩,闪烁着不同光芒,此情此景,甚是唯美暖心。

春节一直以来都是孩童们最喜爱的节日,所以一年到头,很多孩子都渴望过春节,四处走亲戚,回家口袋都是满满的祝福红包,尤为幸福快乐。热闹的春节,玩烟火可以说是点缀节日气氛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有不少孩子小时候对于玩烟火几乎都很是迷恋,看着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火,脑海里不禁浮想联翩,内心也跟着激动万分,快乐无比。

俗话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每逢春节步伐的来临,其意味着这是中华民族的源,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寄托和希望。所以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和传承这些节日,让属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得以弘扬,继续向下一代带来美好寓意,以及显现传统节日的意义和更好地去感受价值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的民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舞龙、舞狮、贴对联、剪纸……

其实我比较喜欢的是舞龙,最喜欢的是贴对联。因为每到过新年都会有贴对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极了。这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但是你知道吗?过年里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的,可是不管怎么样年还是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害怕极了,但是又无能为力。

第二年的大清早,人们就纷纷地收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告诉人们说:“怪兽害怕红色和响声有。”就这样人们听了以后就回到村里买了对联贴在门上;到了晚上年又来了,它一看到红色就开始害怕了,人们见到有效果又敲起了锣鼓。这时年更害怕了吓得连忙就跑了。

从此,村庄就和平了。之后人们每逢过新年都会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风的作文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过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自家院子里观看舞龙了!舞龙是要预约的,过完小年,家人就早早地把贡品准备好,在家里激动地等待龙灯的到来。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大年初一终于到来了。舞龙的人一到,我们就高高兴兴地跑到院子里观看,龙还没开始舞,院子里的人就激动的不得了。鞭炮响起了,龙也开始飞腾,鞭炮放得越响,龙也舞得越欢!

“哟呵·……”只听领队一声吆喝,龙头抬起来寓意龙醒了。然后身子也一点点地动了起来,随着噼里啪啦的鞭声,龙开始飞腾了。鞭炮燃起缕缕轻烟,巨龙在这云间飞腾。周围的小孩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大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快乐。爷爷拉着我的手,在龙的身体下钻来钻去,此刻好像自己也飞起来了一样。

鞭炮声越来越响,我害怕地捂住耳朵,却又止不住那种兴奋的感觉。只见一位身穿黄袍、手持龙棒的老先生走到龙头前,双手作揖,嘴里念念有词,虽然一些句子没听懂,但他那庄严郑重的样子让我大气都不敢出。接下来,只听他身后的一群人“嘿"的一声,鞭炮越发地响了,满天都是烟花。龙也舞得更欢了,龙头跟随着“龙珠”的人,旋出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弧线,龙身随着锣鼓的节奏,一圈圈地旋转,时而俯冲,时而昂首,场面甚是壮观。

当龙尾和龙头相对时,也就是高潮时,我们纷纷拿出烟、肉、鱼、鸡、鸭这些准备已久的贡品,庄重地放到前面那张大的黄色桌子前摆好。听姥姥说,人们之所以这样敬龙、爱龙,是因为传说龙是神,有替天行道、降灾赐福和支配乾坤的巨大力量和权势。所以它可以让天下有九年水灾,七年旱灾。但是我们如果敬重它的话,它也可以保佑我们幸福平安。所以人们觉得龙有威可敬,有德可怀,便着意求龙祛祸布福。大人们纷纷领着小孩子们虔诚地磕头作揖,心里默默地祈祷着新年新气象。

“砰!”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烟花散开,金色的阳光映衬着,仿佛化成了千万条新的希望坠落下来。刚才的那位老先生拿出了一大堆红布条,说是能保平安。平安谁不想要啊!大人小孩便一窝蜂地拥了过去。

那条黄色的龙围着院子游走了一圈,又游向别处了,我们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也跟着那条可以保平安的龙走到另一个地方。但不论走到哪里,人们对它的喜爱是不变的,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永远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范例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文化村生活着无数个少数民俗,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整天沉浸在欢笑之间……

在清明节这天,我来到“传说”中和谐的民俗文化村,作文网《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哦!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布达拉宫。

虽小,却与真的一模一样:一样的房顶,一样的颜色,伴着香气甜甜的花儿,是那样美丽!那样宏伟!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着琢磨着:西藏是美妙的,拉萨是神奇的,那布达拉宫呢?是伟大的!

北京的长城是独立一地无二的,举世地双的。

可现在却有了一个特小版!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一直伴随着我的步伐与我同行。

走了好久,一直不见长城的尽头,分明就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我的天啊!这可是特小版啊,连这么小的长城都无边无际,那真正的长城到底是它的几倍呢?

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它规模宏大。

一个个将士们右手持刀,左手持弓,侧卧马背,大喊着:“为国家做殊死拼搏,冲啊!”沙地上尘土飞扬,喊叫声如五雷轰顶。

这个缩小版生动地再现了秦军昂首挺胸,雄兵百万的气势。

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秦军十万,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也不惧怕,反为秦王做殊死搏!

今天,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一会儿去了“西藏”,一会儿去了“北京”,一会儿又去了“西安”……真是忙碌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民风民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农历的 三月初三,我的家乡湖南便有一个习俗,就是用地菜煮鸡蛋吃。

其实“地菜”这种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学名叫“荠菜”。这荠菜在田边、地头、沟坑、丛林哪儿都长,它虽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么,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资料告诉我:“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痛即痊愈。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便成了习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长辈便会用地菜煮鸡蛋给家里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时常让我回味,这虽然只是家乡的一种习俗,但是俨然已经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家,有一把已经十几年的藏刀了,它是银色的,上边绣着许多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花纹,唯一能让我看清楚的,就是一只凤凰和一只龙,它们绣在刀鞘上,看上去很精致。

这把藏刀,听爸爸说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朋友,去西藏时,送给爸爸的,在我六岁时,爸爸就把这把心爱的刀送给了我。

爸爸说藏刀是藏族人随身携带的工具,在他们那里。藏刀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用它宰羊、防身,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藏族人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藏刀,这也是一种成为男子汉的象征。

我的这把藏刀很锋利,轻轻用手一碰,就会发现你的手上面就会有一道口子,这把藏刀如果套着刀鞘放在太阳底下,就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它的刀刃已经生锈了,不再像当年那样如同镜子一般闪光耀眼了。

我认为藏刀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我的床垫地下,一来可以让我有一种安全感,二来可以防止我晚上做噩梦,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和勇气,让我感觉一下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样,我就不再感觉到孤单、害怕了。

我经常玩这把刀,动不动就看一下,越看越觉得越来越有趣,甚至还感觉藏刀上边的花纹像幽灵,说得也是,它上边的花纹的确很稀奇古怪,我真想知道他真正的含义呀!

我非常喜欢这把藏刀,因为它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