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内容500字(热门20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文游杭州西湖。”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的古诗句。下面是关于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内容50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6030

作文

269

篇1:内容介绍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小职员方园和妻子海萍,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朵儿的学业焦虑。“中国式应试教育”和“分数选拔”的压力,散落在这小小屋檐下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于是与越来越多的人家一样,“出国留学”成为另一种幻想和途径。

方园一家三代人,通过“找人”、“找钱”、“找爱”、“找渠道”等等细节,上演了一出出交织着亲情、爱怨的生活剧。不是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有多纠结。与方园一家相呼应的是邻居吴家、亲戚林家,他们的子女教育故事同样挑战心灵底线,“三口之家分离”、“忍痛过继孩子”……生活有多艰,而亲情是温暖的安慰,痛与爱由此缠绵,映照着当下教育困境对小人物的压力。三户人家,是当前中国“留学潮”中的三朵浪花,《小别离》用起伏的情节,浓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人生两难处境,扣问当下社会众多热点,触及了应试教育、高昂房价、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等等,故事中有人情有人性有人心,在世俗的家长里短中,作品执拗而艰难地追问着形而上的“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别,映衬着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留学移民热潮下,是一个民族的内心在经受内外因的底线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瞭望》:道路决定命运。党中央做出的哪几次重大抉择改变了红军命运,或者说对于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决定性的影响?

徐焰:一是结束左倾错误。为解决事关党和红军命运的最紧迫的军事指挥问题,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二是坚持北上方针。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张国焘在企图落空后,一意孤行,阴谋胁迫中央。中共中央当机立断,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单独北上。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

三是转变政治路线。长征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推动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疯狂侵略中国,抗日救亡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为挽救民族于危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把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抉择,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军长征的故事征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总听说长征的伟大,但不知道具体的事迹。今天查阅资料,才觉得长征的艰难。

当时因为好长时间没吃东西,红军战士吃锅盔,它是干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撑起来。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没有吃喝,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许多,当时就有九个红军战士撑死了。想想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没东西吃时常吃煮皮带,有时甚至连煮皮带都吃不上。我们要珍惜粮食,节约花费每一分钱。

红军在长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进行造谣污蔑,和当地反动势力勾结,不准给红军带路,企图置红军死地。通过广大红军的实际行动,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渐渐认识了红军,他们不仅热情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这些看似简单的信任,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工作量啊!我们现在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打出手,大骂出口,和红军比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应该珍惜这份宁静。不要斤斤计较,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80个长征纪念日来临之际,我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从中身受启发和教育。

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大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向全国人民发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但蒋介石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及其主力,由于敌强我弱,红军内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导,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为了保存实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回顾这段坎坷、艰辛的革命史,长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吃苦奉献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红军长征由弱变强,以少胜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今天更成为激励我们努力向上,不断进取的风标。

也许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在以前,我可能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今后,我将以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挫败气馁,攻克难关。让自己在风风雨雨的征途上,经受磨难,历练品格,学会成长。

最后,在长征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将向先烈献上我最崇高的敬礼,愿长征精神永远伴随着我的成长,愿长征的祝福永远回荡中华的上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长征小故事红军女战士“接受检查”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到达甘肃宕昌哈达铺。

部队进入宿营地之后,所有小贩都向红军部队围拢过来。为避免买卖拥挤,各部红军战士都只派出采买员去购买东西,而且买卖用现大洋。群众觉得红军说话和气,买卖又公平,这样多的人马一点不嘈杂,都感到有点惊奇。

在这里更有意思的是几位汉族、回族农妇对于红军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战士产生了兴趣,她们觉得这些女战士言语行动明明是女子,但细看她们穿着戎装、麻鞋,又缠上绑腿,配着手枪,雄赳赳地又引起她们怀疑。于是几个农妇格外亲热地拉着一个女同志向他们家里跑,因为她们对女战士是男是女还抱一点怀疑态度,所以向女战士“实行检查”。红军女战士当时被弄得莫名其妙,大家哗然一笑,然而那些“执行检查”的农妇们则更进一步“亲热”,请那些红色女战士上炕(北方睡土炕,凡有客人来了都请上炕,但女人的炕只请女客)。女同志不仅被请上炕,而且被农妇请吃了晚饭。

一般的战士们虽然没有农妇请吃晚饭,但各个伙食单位都买到了羊肉和白面、盐、油,与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数月不尝盐油之味的情形比较起来,简直就像“困于囚笼之鸟儿,一旦逃脱而翱翔空中一样”。

红军经过短暂的休整,由此继续向陕北行进,由于宣传北上抗日的主张,由于秋毫无犯的纪律,沿途都受到群众的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内容介绍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由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的《挪威的森林(电影特别版)(精)》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挪威的森林(电影特别版)(精)》的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

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军长征的故事征文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在网上阅读了《红军长征故事》这本书,那雪山上的身影,那草地上的篝火,那鼓动员的竹板声……很多很多的故事,都出现在眼前。我从书本里读懂了长征精神。

过雪山时,有一位军需处长,为了大家能多一个人穿得暖一些,自己穿着薄薄的衣服,最后被冻僵了,在雪地里,就像一尊塑像,他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过草地时,有一位老班长,为了战士们能吃上鱼,想方设法弄了一个鱼钩,钓了几条少得不能再少的鱼,做成鱼汤给战士们吃,最后自己躲在背地里吃战士们吃剩下来的鱼骨头,他想别人的多想自己的少。长征路上,有一个小战士掉队了,陈赓让他骑马并要给他吃的,他说不累,吃得还多着呢,等他停止呼吸的时候,陈庚才知道他一直在撒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像鼓一样震撼着我的心灵。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应该从他们身上吸取点什么才对呀。

长征是一部史书,是一部指引人走向正确道路的伟大史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书,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金色的一页。长征精神永远伴随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会议观后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两万五千里,这个数字见证着一段血与火的征程,一场生与死的进击。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队伍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长驱11省、历经无数场战役战斗……以“铁脚板”打开了一条通向陕甘宁的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实施“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按照“铅笔划好的路线”直线前进。有时打了3天,才走4公里,有时几天几夜睡不上觉,精疲力竭,行动迟缓,损失巨大。面对围追堵截和重重天险,红军为何能冲出重围绝处逢生?这支队伍又如何能够越战越强,释放出无限伟力最终夺取胜利?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藏在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细节中,在一次次浴血奋战的顽强拼搏中。翻阅泛黄的史料发现,这支队伍如巨龙般驾驭时代之风雨,以百年国耻为熔点,以南昌起义枪声为号令,以井冈巨石作铁钻,以古田风雷作锤声,一朝腾越与黄河齐鸣,锻造成顽强的脊骨,历练出腾飞的从容。

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空前危机、抗日救国成为中华民族最现实最紧迫任务的情况下发生的,将中国革命引到胜利发展前进的崭新道路上,其特有的伟力不但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写给长征红军的一封信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要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10月23日,由果洛藏族自治州主办,班玛县及班玛邮政分公司承办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明信片首发寄递活动在班玛县红军沟举行。

本次活动包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文艺演出”、“重走长征路——向历史汲取力量”、“缅怀先烈、祭奠红军烈士纪念”、“参观班玛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及班玛首枚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明信片寄递活动。这次发行的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明信片意义重大,这枚明信片制作精美,气势磅礴,取班玛红军沟实景印制,独具特色,具有很好的纪念价值。

据悉,本次发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明信片1枚,面值1.20元。正面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军旗、青海班玛红军沟红军红旗雕塑、及“弘扬长征魂,同筑中国梦”主题词,背面为:“飞夺泸定桥”及邮政集团公司发行面值80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邮票1枚。本次活动统计寄递明信片5000枚。

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天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明信片首发寄递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和集邮爱好者,在寄递明信片的过程中,重温红军长征的那段峥嵘岁月,缅怀红军和革命老前辈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有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战,犹如一场新的长征。”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副主任黎仁寅表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确保所有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胜利会师于全面小康社会。

省军区、武警湖南总队、省消防总队等驻湘部队官兵纷纷表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更应将伟大的长征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仰,坚定看齐追随,用实际行动投身强军实践,争做合格的“四有”革命军人。

对高校师生来说,重温长征精神,就是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坚持植根人民的初心、克服困难的决心、取得胜利的信心、淬火成钢的恒心和永不止步的进取心。湖南科技大学学生陈勃鑫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发愤图强、刻苦学习,用扎实的知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与老红军紧密联系的部门,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始终做到对老红军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对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永远不能丢,尊重、学习、关心和爱护老红军的政策永远不能变。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军长征的故事征文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电影《长征》向现代人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感人情景,其中有几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彭德怀:‘何止我们在饿肚子啊!主席也断了粮昏迷中的恩来同志也没有吃的......彭德怀的这句话道出了千千万万红军的苦,生活艰难,连最基本的粮食都没有一点,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倒下,没有物质就用精神食粮来弥补。他们靠自己对革命的忠诚,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对人民的责任支撑着自己,他们告诉自己,要坚持!他们一直撑到最后,一直撑到革命胜利了才终止。

“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没有粮食了,为了救战士们,彭德怀把目光投向了跟随自己多年的战马他想用战马来挽救战士们的生命,终于他横着心,对准自己心爱的战马扣动了扳机。战马倒下了,战士们又重新站起来了。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胜利。

......

看着这部感人的电影,读着这篇感人的文章,就如同走一走长征路,就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珍惜这靠无数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70个长征纪念日来临之际,我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从中身受启发和教育。

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大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向全国人民发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但蒋介石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及其主力,由于敌强我弱,红军内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导,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为了保存实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回顾这段坎坷、艰辛的革命史,长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吃苦奉献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红军长征由弱变强,以少胜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今天更成为激励我们努力向上,不断进取的风标。

也许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在以前,我可能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今后,我将以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挫败气馁,攻克难关。让自己在风风雨雨的征途上,经受磨难,历练品格,学会成长。

最后,在长征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将向先烈献上我最崇高的敬礼,愿长征精神永远伴随着我的成长,愿长征的祝福永远回荡中华的上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湘江战役意义: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湘江战役长征转折点,它不仅在军事上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更重要的是,湘江战役后红军开始反思战略思想的错误,开始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湘江战役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多年后刘伯承回忆道:“开始长征,由于‘左’倾路线在军事行动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继续使红军受到重大损失。当时中央红军第五军团,自离开中央根据地起,长期成为掩护全军的后卫,保护着骡马、辎重,沿粤、桂、湘边境向西转移。全军八万多人马在山中羊肠小道行进,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夜只翻一个山坳,非常疲劳。而敌人走的是大道,速度很快,我们怎么也摆脱不掉追敌。面临敌人重兵,‘左’倾路线的领导更是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企图夺路突围,把希望寄托在与二、六军团会合上。”

“广大干部眼看反第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着,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湘江战役后,红军也甩掉了包袱,增强了机动能力,为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条件。从湘江血战起,中国红军与中国革命开始走向伟大的转折,走向历史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宜宾市兴文县、珙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等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战斗过的地方,为动员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宾,特开展“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稿。

征文要求:

1、内容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植根宜宾的历史与现实,深入领悟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挖掘长征记忆,探寻长征精神启迪宜宾绿色发展的路径。

2、体裁不限,提倡短文,字数原则控制在5000字以内,图文并茂。来稿请注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并附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尊重他人著作权,侵权责任作者自负。

3、截稿时间为10月20日。投稿形式以纸质或电子文稿均可。

4、征文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学者对来稿进行评选,对具有新观点、新论据或新的思维方式的优秀稿件进行表彰并汇集出版,颁发入选证书。

投送地点:宜宾市翠屏区都长街市委大院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情信息科

联系人:刘刚

联系电话:0831-8213177 13990976726

投稿邮箱:851470376@qq.com

“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组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会议有感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方面要求。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伟大长征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长征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我们党、国家、军队各项事业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面对、善于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有为的举措,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小书橱里一直静悄悄地躺着一本《红军长征故事》。它是怎么来的,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我一见这书名就想过:这些老掉牙的故事肯定没有我喜欢的童话故事有意思……所以,我一直不愿意碰它。

在妈妈一次次的“软磨硬泡”下,我终于一篇一篇地往下读,最平淡最朴实的语言简单直白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字里行间、点点滴滴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战地英雄故事中,贺子珍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与机枪扫射下,不顾生命危险从安全的隐蔽处冲出掩护伤员,头部、上身、四肢被17块弹片击中。由于没有麻醉药,医生在给她做手术时,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

一袋干粮故事中,13岁的小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因照顾伤员自己的干粮袋被河水冲走。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没告诉战友,拔了许多野菜将挎包塞得鼓鼓的装作干粮。后来她的身体不行了,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争着分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家的温暖……

现在的我无法体会红军战士当年真实的生活,我只有努力地想象着红军战士:穿着单衣草鞋爬雪山;啃着野菜树皮过草地;面对死亡他们无畏无惧;面对艰险他们一往无前;面对困难他们坚毅忍耐;面对战友、同志和亲人他们又体贴关爱、无私奉献……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剧《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首悲壮的长征史诗,这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战斗历程,这是展现闽西儿女赤胆忠心的再现……10月17日,在全国上下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与策划的、以红三十四师为原型创作的32集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登录央视与广大观众见面。

尽管这一大剧刚刚开启,但因为还原的这段历史之前鲜为人知,自然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特别是闽西人民关切的目光。资料显示,《绝命后卫师》以长征期间为背景,以红三十四师为故事原型,将历史与艺术相结合,重现了当年这支由福建闽西6000余名子弟组成的红五军团浴血湘江,绝命断后,在长征路上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一路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北上抗日,最终全军覆没的英勇事迹。

红三十四师全体官兵生死存亡之际,顾全大局,将生命置之度外,一路喋血鏖战、浴血杀敌,在中央红军纵队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和胜利的希望。可以说,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拼将十万头颅血”,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长征精神的见证。而央视播出《绝命后卫师》,无疑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同志们,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方面要求。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伟大长征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长征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我们党、国家、军队各项事业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面对、善于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有为的举措,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祖国在我心中征文:伟大的红军长征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七十周年了,让我们来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吧!让我们来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吧!让我们来读读长征这感人的事迹吧!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长征开始了。长征的开始,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很惨重。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面,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采用了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 红军继续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最后红军长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可是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在红军长征途中,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积雪。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一个省,占领过大小六十二个城市,突破了十八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此时,我了解到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环境是多么的险恶,粮食是多么的短缺。这让现在的我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恐惧。然而我们的前辈却能够穿着草鞋在雪地里和沼泽地里一步步艰难的走来。

红军们那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就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展开阅读全文